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總結提升課件+測評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總結提升課件+測評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簡介

(共26張PPT)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總結提升
構建網絡 素養提升
重點突破 素養培優
知識點1 水循環過程及類型(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下圖為我國長江口附近地區水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1.圖示地區水循環最活躍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圖示地區的水汽主要來自(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解析】 第1題,讀圖可知,圖示地區為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區夏季不僅氣溫高,蒸發旺盛,而且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所以水循環最活躍;其他季節水循環相對夏季較弱。故選B。第2題,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東臨太平洋,夏季風從太平洋帶來豐沛的水汽,所以該地區的水汽主要來自太平洋。故選A。
知識點2 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觀)
(2023·北京高一檢測)下圖是已建成的雄安新區雨水街坊示范區,它成為雄安新區打造海綿城市的標志工程。據此完成3~4題。
3.雨水街坊示范區對水循環的影響是(  )
A.增加植物蒸騰 B.減少大氣降水
C.減少地下徑流 D.增加地表徑流
4.雄安新區某校學生為建設雨水街坊示范區獻計獻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城市湖泊鋪設不透水地膜
B.公園建設下凹式草坪
C.城市增加路面硬化面積
D.城市建設增加地下水管道
【解析】 第3題,由材料可知,雨水街坊示范區考慮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減少硬化地面,增加地表植被,因此雨水街坊示范區對水循環的影響是增加植物蒸騰,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地下徑流;由于蒸騰作用增強,空氣中水汽含量增加,因此會增加大氣降水。故選A。第4題,城市湖泊鋪設不透水地膜,會阻礙湖泊水下滲,該措施不可行。公園應該建設下凹式草坪,利于地表水下滲,減少地表徑流,還可緩解城市內澇。城市應減少路面硬化面積,使用滲水磚增加水的下滲。地下水管道屬于人工排水,應優先考慮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增加地下水管道與建設示范區關系較小。故選B。
知識點3 海水的性質(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海濱浴場是當地居民和游客喜愛的去處。我國海岸線綿長,擁有眾多海濱浴場,表層海水溫度在20 ℃以上時適宜游泳。下圖示意葫蘆島、廈門海洋站表層海水月均溫度變化。據此完成5~6題。
5.兩海洋站水溫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
A.都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B.最低水溫都出現在1月
C.水溫變化幅度都很小
D.最高水溫都出現在8月
6.影響兩地適宜游泳時間長短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周邊地形 B.洋流
C.緯度 D.地表徑流
【解析】 第5題,根據圖中信息,兩海洋站水溫都有明顯的季節變化;葫蘆島海洋站表層海水月均溫度最低水溫出現在1月,廈門海洋站表層海水月均溫度最低水溫出現在2月;根據圖中信息,兩海洋站水溫變化幅度都較大;根據圖中信息,兩海洋站水溫最高值出現在7月。故選A。第6題,由材料可知,表層海水溫度在20 ℃以上時適宜游泳。圖中顯示,兩地適宜游泳時間差異較大。這主要是由于葫蘆島緯度較高,表層海水溫度在20 ℃以上的時間短,廈門緯度較低,表層海水溫度在20 ℃以上的時間長,適宜游泳時間長,故影響兩地適宜游泳時間長短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周邊地形、地表徑流對海濱浴場的水溫影響不大;海濱浴場位于沿海淺水區,受洋流的影響較小。故選C。
(2023·濰坊高一檢測)東海大陸架海區海水深度不足200米,該海域海水鹽度季節變化明顯,圖2示意圖1中PN1~PN7斷面春季鹽度等值線。據此完成7~8題。
7.斷面PN1點垂直方向鹽度變化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降水 B.蒸發
C.入海徑流 D.海水溫度
8.從春季到夏季,31.5‰等鹽度線將(  )
A.向偏東方向移動 B.向偏南方向移動
C.向偏西方向移動 D.向偏北方向移動
【解析】 第7題,根據圖中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該地區位于長江入海口,根據圖中的等鹽度線,可以判斷出鹽度從長江入海口向海洋深處逐漸增大,說明有入海徑流稀釋海水,所以斷面PN1點垂直方向鹽度變化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入海徑流。故選C。第8題,由于該地區春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所以從春季到夏季入海徑流量增加,導致海水被稀釋,所以31.5‰等鹽度線應當向遠離長江入海口的方向移動,所以從春季到夏季,31.5‰等鹽度線將向偏東方向移動。故選A。
知識點4 海浪和潮汐(區域認知)
(2023·邯鄲高一檢測)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撿拾海產品的過程,稱為趕海。下圖為山東省青島港2022年8月5日(農歷七月初八)潮汐表曲線圖。據此完成9~11題。
9.該日最適合趕海的時間段為(  )
A.7:00~9:00 B.12:00~14:00
C.17:00~19:00 D.19:00~21:00
10.在適合趕海的時間段同樣適宜開展的活動有(  )
A.游泳 B.沖浪
C.采集海帶 D.船舶進港
11.與該日相比,青島港7月29日的潮高(  )
A.高潮更高,低潮更低 B.高潮更低,低潮更高
C.高潮和低潮均更高 D.高潮和低潮均更低
【解析】 第9題,由生活經驗及材料可知,趕海應選擇在落潮時,潮差越大,低潮越低,往往收獲越多。由圖可知,該日潮位最低時在19:00,19:00之前為退潮,19:00之后開始漲潮,所以選在低潮前1~2個小時,隨著海水的下降,來不及退走的海洋生物會比較多,更適合趕海。7:00~9:00正在漲潮,不適宜趕海。12:00~14:00正在落潮,但潮高較高,不適宜趕海。19:00~21:00處于漲潮期間,不適宜趕海。故選C。第10題,落潮時游泳的危險遠大于漲潮,容易被推到離岸邊較遠的地方。沖浪運動需要較高的浪高來增加挑戰性,所以往往在風浪更大的時候。落潮時,水位較低,適合采集海帶。落潮時海水水位
較低,船舶停靠時離海港較遠,不適宜船舶進港。故選C。第11題,由材料可知,8月5日為農歷七月初八,可推知7月29日為農歷七月初一,日、月、地三者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日月引力相互疊加,所產生的引潮力較大,形成大潮,潮差較大,因此高潮更高,低潮更低。故選A。
海水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表層海水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有海浪、潮汐和洋流。據此完成12~13題。
12.在表層海水的運動形式中(  )
A.海浪都是由風導致的
B.洋流具有周期性變化
C.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動力
D.風暴潮是地震導致的
13.下列關于潮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漲潮時更適合軍事登陸
B.一天中海水的漲落時間間隔約24小時
C.是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導致的
D.陽歷每月初潮水漲得最高
【解析】 第12題,海浪分為風浪、涌浪和近岸浪,風浪是由風引起的,非風作用下的浪為涌浪;洋流是指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一定方向進行較為穩定的流動,較穩定;海岸地貌是在構造運動的基礎上,受海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氣候因素等塑造出眾多復雜的
海岸形態,其中海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主要的動力因素;風暴潮是發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種嚴重自然災害,這種災害主要是由大風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的,使局部地區猛烈增水,釀成重大災害。故選C。第13題,潮汐現象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在海岸可以見到一般潮的漲落周期為12小時;每當農歷初一(朔)或十五(望)時,地球、月球、太陽的位置幾乎在同一直線上,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是一致的,兩種力量疊加在一起,就使海水出現大潮;潮汐在進行登陸作戰中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都是選擇有利的潮高所對應的潮時突擊登陸,這樣可乘潮流的有利條件,加快登陸速度。故選A。
知識點5 洋流(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2024·蚌埠高一檢測)下圖為某海域的表層海水水溫等值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4~15題。
14.有關①處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暖流 D.北半球寒流
15.下列關于該海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受①洋流影響,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
B.受②洋流影響,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
C.①處洋流使沿岸氣候增溫增濕
D.②處洋流使沿岸氣候降溫減濕
【解析】 第14題,讀圖可知,①洋流所在海域水溫自南向北遞減,表明南部緯度更低,向北緯度增加,因此應位于北半球;①洋流從水溫低的海域流向水溫高的海域,為寒流。故選D。第15題,圖中顯示,①洋流自北向南流,所以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逆流而行,速度減慢;②洋流自南向北流動,所以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順洋流而行,速度加快;①洋流從水溫低的海域流向水溫高的海域,為寒流,寒流使沿岸氣候降溫減濕;②洋流自水溫高的海域流向水溫低的海域,為暖流,暖流使沿岸氣候增溫增濕。故選B。第三章 單元素養測評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天府綠道全長16 000多千米,把綠地、公園、河湖原本碎片化的生態板塊串聯到一起并新增許多綠地、公園,擁有運動、休閑、健身等多種功能,使成都市重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景象。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和天府綠道鋪裝透水路面人行道景觀圖。完成1~2題。
1.環節①為(  )
A.蒸發 B.下滲
C.徑流 D.水汽輸送
2.與傳統水泥路面相比,天府綠道鋪裝的透水路面會使(  )
A.④增加,⑤增加,⑥減少
B.④增加,⑤減少,⑥增加
C.④減少,⑤增加,⑥減少
D.④減少,⑤減少,⑥增加
【解析】 第1題,環節①由下墊面指向大氣,表示下墊面的水經過蒸發變成水汽,故環節①表示蒸發,A正確;環節④表示由地面滲入地下,表示下滲,B錯誤;環節⑤表示在地面由高處向低處流動,表示地表徑流,環節⑥表示在地下由高處向低處流動,表示地下徑流,統稱徑流,C錯誤;環節③表示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氣流輸送到大陸上空,表示水汽輸送,D錯誤。故選A。第2題,透水路面直接影響的環節是下滲,透水路面可以讓雨水下滲速度加快。與水泥地面相比,綠道攔蓄水源的能力較強,有利于雨水下滲,補給地下水,減小地表徑流量,因此會使④下滲增加,⑤地表徑流減少,⑥地下徑流增加,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睛】 城市建設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城市建設使得地表硬化,使得地表水很難下滲,下滲減少,導致地下徑流減少;城市地表很難保存水分,使得蒸發減少;城市建設導致熱島效應加劇,城區盛行上升氣流,有可能使得降水增多;由于前面環節的變化,使得地表徑流增加。
我國南方某中學,北部區域以教學樓、綠地為主,地勢較高;南部區域以田徑場、籃球場等運動場地為主,其中田徑場中央設置了大草坪,地勢較低。該學校過去的雨水排水方式較為傳統,通過雨水收集口收集雨水排入城市河道,雨季受淹嚴重。近幾年,該學校采用了新的排水方式(下圖),受淹現象得以緩解。完成3~4題。
3.該學校之前受淹最嚴重的區域是(  )
A.南部籃球場 B.南部田徑場
C.北部教學樓 D.北部綠地
4.新的排水方式對該區域水循環的主要影響是(  )
A.增加下滲量 B.增加地表徑流量
C.減少降水量 D.減少地下徑流量
【解析】 第3題,本題考查影響地表徑流和下滲的因素。結合材料可知,學校南部地勢較低,籃球場地面硬化,下滲少,受淹最嚴重,A項正確;南部田徑場雖然地勢較低,但是中央設置了大草坪,雨水下滲多,不易受淹,B項錯誤;北部教學樓和北部綠地地勢較高,不易受淹,C、D項錯誤。故選A。第4題,本題考查水循環的過程。由圖可知,新的排水方式通過大草坪和導滲管,增加雨水的下滲量,增加地下徑流,減少地表徑流,A項正確,B、D項錯誤;新的排水方式對降水量影響不大,C項錯誤。故選A。
【點睛】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坎兒井是我國新疆維吾爾族世代從事農業生產時使用的水利灌溉系統,該系統將高山冰雪融水引到農業灌溉區,以滿足當地生產生活用水的需求。圖1為坎兒井縱剖面示意圖,圖2為水循環示意圖,完成5~6題。
5.坎兒井灌溉系統主要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圖中的(  )
A.⑤ B.⑥
C.⑦ D.⑧
6.坎兒井采用暗渠輸水是為了(  )
A.減少③ B.增加⑤
C.減少⑨ D.增加⑦
【解析】 第5題,坎兒井是將地下水引入蓄水池,改變的是地下徑流,圖中⑤為地表徑流、⑥為植物蒸騰、⑦為下滲、⑧為地下徑流,A、B、C錯誤,D正確;故選D。第6題,新疆氣候干旱,蒸發旺盛,坎兒井采用暗渠輸水是為了減少蒸發導致的水分減少,圖中⑨表示陸地水蒸發,C正確;不會增加⑤地表徑流和⑦下滲,B、D錯誤;也不是為了減少③海洋水蒸發,A錯誤;故選C。
【點睛】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①聯系四大圈層、促進能量傳輸;②促進水體更新,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③促進化學元素的遷移;④改造著地表形態。
下圖為大西洋不同緯度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圖。據此完成7~8題。
7.在水深1千米以內,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最大的海區位于(  )
A.熱帶 B.北溫帶
C.寒帶 D.南溫帶
8.造成大西洋表層水溫緯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深度 B.洋流性質
C.太陽輻射 D.海水蒸發
【解析】 第7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在水深1千米位置,各緯度海水溫度差異較小,海洋表層溫度在熱帶海域溫度較高,在水深1千米以內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最大,A正確;北溫帶、寒帶、南溫帶海域在水深1千米以內,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較小,B、C、D錯誤。所以選A。第8題,根據圖示信息以及所學知識可知,大西洋表層水溫大致由赤道向南北兩側(由低緯向高緯)遞減,說明影響大西洋表層水溫緯度差異的因素是緯度差異導致的太陽輻射差異,C正確;海水深度、洋流性質、海水蒸發都不是影響大西洋表層水溫緯度差異的主要因素,A、B、D錯誤。所以選C。
鶯歌海鹽場是海南島最大的海鹽場,建于山海之間,面朝大海,背靠尖峰嶺林區,是一片30多平方千米的灘涂地帶。下圖為鶯歌海鹽場附近表層海水鹽度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
9.圖中甲地表層海水鹽度等值線向遠海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域封閉 B.蒸發旺盛
C.降水豐富 D.河流注入
10.鶯歌海鹽場曬鹽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
①附近海水鹽度低 ②灘涂平坦、面積廣 ③迎風地帶,降水多 ④晴天多,蒸發旺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9題,由圖可知,該海域有紅河注入,由于受到入海徑流的影響,近岸地區海水鹽度較低,遠離河流入海口的地區鹽度逐漸升高,故甲地表層海水鹽度等值線向遠海凸出,D正確。該海域不封閉,A錯誤。鹽度等值線向遠海凸出跟蒸發旺盛、降水豐富關系不大,B、C錯誤。故選D。第10題,海水鹽度高是曬鹽的有利條件,從圖中可知鶯歌海鹽場附近海水鹽度高,①錯誤;鶯歌海鹽場多平坦的灘涂,有利于曬鹽,②正確;鶯歌海鹽場位于背風地帶,降水少,③錯誤;晴天多,蒸發旺盛,有利于曬鹽,④正確。②④正確,故選D。
【點睛】 海水鹽度因海域所處緯度位置不同而有差異,主要受氣候(降水和蒸發)、入海徑流、洋流結冰與融冰等的影響。在外海或大洋,影響鹽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發等;在近岸地區,鹽度則主要受河川徑流的影響。
亞速海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南部一個被克里木半島與黑海隔離的內海,主要的河流有頓河和庫班河。亞速海平均鹽度很低,約9~11‰,冰期2~3個月,海底向南坡降,是世界上最淺的海。讀圖,完成11~12題。
11.推測亞速海海域冬季結冰厚度的變化特征及主導影響因素(  )
A.由北向南漸厚 緯度位置
B.由北向南漸厚 海水水質
C.由北向南漸薄 緯度位置
D.由北向南漸薄 海水水質
12.該處海域鹽度較低的影響因素有(  )
①水域封閉 ②緯度較高 ③西風影響 ④淡水稀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11題,亞速海位于47°N附近,緯度較高,冬季有結冰期,北部海區緯度更高,冰期較南部海區更長,冰層更厚。此外海水深度和南下的冷空氣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由于緯度位置導致了冬季結冰厚度由北向南漸薄,C正確、A、B、D錯誤。故選C。第12題,亞速海水域較封閉,外部海水進入較少,①正確;從圖中可看出,亞速海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弱,陸上淡水河流的注入,稀釋海水,因此海水鹽度低,②④正確,D正確;該海區位于亞歐大陸內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受西風影響弱,③錯誤,A、B、C錯誤。故選D。
【點睛】 海水鹽度主要受氣候、徑流、洋流、融(結)冰、海域封閉程度等因素影響。氣候:外海和大洋鹽度主要受降水與蒸發影響,降水大于蒸發,鹽度降低,反之升高。徑流:近海受河川徑流影響,河流入海口處鹽度低;洋流:暖流經過的海區比同緯度鹽度高,寒流經過的海區比同緯度低;融(結)冰:高緯度海區結冰時期鹽度升高,融冰時期鹽度降低;海域封閉程度:受外海影響程度大小。
左圖為某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分布圖,右圖為某河口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
13.影響左圖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陸位置 B.陸地徑流
C.盛行風向 D.緯度位置
14.M、N兩海域表層海水密度大小比較及原因(  )
A.M較大,大量陸地淡水注入
B.M較小,有寒流流經水溫低
C.N較大,有暖流流經水溫高
D.N較小,河流注入大量淡水
【解析】 第13題,左圖海域,海水溫度大致從赤道向高緯度降低,受到不同緯度太陽輻射影響,D對;大陸西岸受寒流影響,等溫線向低緯度彎曲,是受洋流影響,不是海陸位置和陸地徑流影響的,A、B錯;該海域盛行東南信風,對溫度影響不大,C錯。故選D。第14題,M、N兩地緯度相近,M處岸邊有高山,沒有發育大江大河,無大量陸地淡水,A錯;M密度較小,是因為地處赤道地區水溫高,寒流只能影響到4°S左右,B錯;N地水溫高,且有淡水匯入,密度應該較小,C錯,D對。故選D。
【點睛】 表層海水溫度的水平分布規律:(1)海水表面平均溫度的緯度分布規律:從低緯向高緯遞減。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所獲得的太陽輻射熱量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從赤道向兩極遞減。(2)海水表面溫度的變化特點:海水表面溫度受季節影響、緯度制約以及洋流性質的影響。
紅海位于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受東、西兩側熱帶沙漠夾峙,氣候終年干熱,降水稀少。下圖為紅海地理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5~16題。
15.紅海表層海水(  )
A.溫度高、鹽度高 B.溫度低、鹽度高
C.溫度低、鹽度低 D.溫度高、鹽度低
16.一艘裝滿糧食的貨輪由亞丁灣開往紅海,經過曼德海峽時,貨輪吃水深度(  )
A.變深 B.先變深后變淺
C.變淺 D.先變淺后變深
【解析】 第15題,結合圖示信息可知,紅海地處北回歸線附近,緯度較低,故溫度較高,B、C錯;由于溫度高,海水蒸發旺盛,加之此地為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稀釋作用弱,故鹽度高,A對D錯。本題選A。第16題,船的吃水深度與海水密度有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海水密度與鹽度呈正相關,與溫度呈負相關,紅海鹽度高,故密度大,船的吃水深度較小,故由亞丁灣至紅海,貨輪吃水深度變淺,A、B、D錯,C對。本題選C。
【點睛】 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海水溫度、蒸發量與降水量、徑流注入量、海區封閉程度等。
波浪傳播到近岸時,由于水深變淺,波高增大,波長變小,當波陡不斷增大到極限時,波浪發生倒卷和崩塌,破碎波浪向海岸拍擊,這種現象稱為拍岸浪。完成17~18題。
17.拍岸浪的主要動力來自(  )
A.潮汐 B.盛行風
C.日月引力 D.地球自轉
18.拍岸浪可能帶來的影響有(  )
①破壞水工建筑 ②塑造海岸地貌 ③產生海洋能 ④調節沿岸氣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17題,拍岸浪主要是波浪,是在盛行風的影響下形成的,與地球自轉無關,B正確、D錯誤;潮汐是由于太陽和月球引力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漲落,A、C錯誤。故選B。第18題,拍岸浪會破壞水工建筑,①正確;拍岸浪不斷塑造海岸地貌,②正確;拍岸浪能量較分散,不易利用,③錯誤;拍岸浪屬于波浪的后期形式,不會調節沿岸氣候,④錯誤。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 波浪是海水受海風的作用和氣壓變化等影響,促使它離開原來的平衡位置,而發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運動。洋流又稱海流,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運動外,海水沿一定途徑的大規模流動。引起海流運動的因素可以是風,也可以是熱鹽效應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勻性。
潮差是高潮位與低潮位之間的高度差。潮汐發電是利用潮差推動水輪機進行發電。下圖是英國周邊海域潮差分布圖。讀圖,完成19~20題。
19.英國潮汐發電站主要分布在(  )
A.北部沿海地區
B.西部沿海地區
C.東部沿海地區
D.南部沿海地區
20.影響各地潮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密度 B.海水鹽度
C.海水溫度 D.海灣形狀
【解析】 第19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英國的西部沿海地區的潮差在7~8之間,潮差較大,有利于潮汐發電,因此英國的潮汐電站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20題,結合所學知識,海水的密度、鹽度和溫度與潮差無關,從圖中可以看出,英國不同的海岸形狀與當地的潮差有一定的關系,引起各地潮差差異,因此D正確,故選D。
【點睛】 潮差是指從低潮到高潮的潮位差,稱漲潮潮位差;從高潮到低潮的潮位差,稱落潮潮位差。漲潮潮位差和落潮潮位差兩者的平均值便是這個潮汐循環的潮差。潮差的大小因引潮力的大小,并受海岸與海底地形的影響而不同。把一定期間內的潮差平均值,稱相應的平均潮差,如日平均潮差、月平均潮差、年平均潮差和多年平均潮差等。
“弄潮兒”指敢于冒險、有進取精神的人,原是對“浮潮頭而戲弄”者的昵稱,南宋的《夢粱錄》記載如下:“每歲八月內,潮怒勝于常時,杭人以大彩旗,或小清涼傘,紅綠小傘兒,各系繡色緞子滿竿,伺潮出海門,百十為群,執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戲。或有手腳執五小旗浮潮頭而戲弄。”據此完成21~22題。
21.古人戲弄的“潮頭”指(  )
A.波浪 B.潮汐
C.海嘯 D.洋流
22.有關海水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正確的是(  )
A.潮汐蘊藏的能量巨大,目前正被大規模利用
B.波浪的存在,有利于漁民出海開展捕撈作業
C.寒暖流交匯處形成大型漁場,漁業資源豐富
D.海嘯由風浪強烈發展形成,能帶來大量能量
【解析】 第21題,“杭人”指杭州人,題干信息可知“每歲八月內”即每年八月份,描述的是錢塘江大潮景觀,古人戲弄的“潮頭”指潮汐,B正確;波浪、洋流屬于海水的基本運動形式,不是特別出現在錢塘江的八月份,A、D錯誤;海嘯為自然災害,需要進行躲避,C錯誤。故選B。第22題,寒暖流交匯可以形成大的漁場,如北美的紐芬蘭漁場是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灣暖流交匯形成的,C正確;波浪、潮汐、洋流、海嘯、風暴潮等蘊藏巨大能量,但不易被人們開發和利用,A錯誤;風浪是一種常見的波浪形式,風浪不利于漁民出海,可能掀翻船只,B錯誤;海嘯一般是地震、火山噴發引起,不是風浪強烈發展形成,D錯誤。故選C。
【點睛】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在白天的稱潮,夜間的稱汐,總稱潮汐。一般每日漲落兩次。
23.下圖為甲、乙、丙、丁四海區海水等溫線示意圖,其中能反映南半球暖流經過的海區是(  )
【解析】 北半球海水溫度自南向北遞減,南半球海水溫度自北向南遞減。A圖和C圖自南向北水溫逐漸遞減,符合北半球海水溫度的變化規律,A、C錯誤。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彎曲方向一致,暖流應從水溫高的海域流向水溫低的海域,D正確。B圖為寒流,B錯誤。故選D。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作大規模的流動,叫做洋流,洋流深刻地影響著附近的地理環境。讀世界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圖,完成24~25題。
24.圖示N洋流對沿岸地區氣候的影響是(  )
A.增溫減濕 B.降溫增濕
C.降溫減濕 D.增溫增濕
25.圖中①②③④海域最易形成茫茫海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24題,結合圖文及所學知識可知,N洋流由較高緯度流向較低緯度,為千島寒流。寒流對沿岸地區氣候的影響是降溫減濕,故選C。第25題,在寒暖流交匯處最容易形成茫茫海霧,圖中只有①處于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處。故選A。
【點睛】 海霧大多是因為暖濕空氣流經較冷表面(寒流)被冷卻飽和而形成;寒、暖流交匯處往往具備這樣的大氣環流條件,很容易形成海霧。
二、綜合題(共4個大題,50分)
26.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10分)
“海綿城市”是我國大力倡導的一種構建新型水循環系統的城建模式。圖1是“海綿城市”與傳統“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環對比示意圖。2021年7月20日,地處華北平原的鄭州市出現特大暴雨,單日降水量高達622.7 mm,造成了嚴重的城市內澇(圖2)。
(1)對比“快排”模式,分析“海綿城市”對水循環各環節影響。(4分)_地表徑流減少;下滲增加;地下徑流增加;蒸發蒸騰量增加。__
(2)近年來,鄭州市花巨資打造了“海綿城市”,但本次暴雨仍造成了嚴重的城市內澇。試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原因。(6分)_短時間內降水量大(降水強度大);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本次暴雨超過了“海綿城市”對雨水的吸納能力。__
【分析】 本題以“海綿城市”與傳統“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環對比示意圖為材料,設置2道小題,考查海綿城市對水循環的影響、城市內澇的原因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
【解析】 第(1)題,據圖,對比“快排”模式,“海綿城市”中通過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等設施增加了下滲量,通過蓄水池、雨水罐、濕塘、雨水濕地等對徑流進行集蓄利用,同時通過對比蒸發(騰)的箭頭大小可知,海綿城市蒸發(騰)量大于快排模式,最后減少了徑流的排放量,排放量<40%,而快排模式,排放量>80%。因此對比發現,海綿城市增加了下滲、增加了地下徑流量,增加了蒸發(騰)、減少了地表徑流。第(2)題,結合水循環原理分析,導致城市內澇的原因是由于地表徑流量大于排水量,使得水在城市滯留進而形成內澇;結合材料可知,鄭州市出現特大暴雨,單日降水量高達622.7 mm,說明短時間內降水強度大,由于城市建設地面大量被硬化,導致下滲減少,地表徑流增加;該城市位于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水流速度較慢,排水不暢;以及本次暴雨量超過了海綿城市對雨水的吸納能力,進而導致城市內澇。
2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2021年,沖浪首次作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在東京奧運會亮相,也首次成為我國全運會比賽項目。全運會沖浪比賽舉辦地是海南省萬寧市日月灣。日月灣是個半月形的海灣,這里水質清澈,四季如夏,全年都適宜沖浪,常年平均浪高1.5 m~2 m,海浪綿長有力。日月灣有潔白、松軟、細柔的沙灘,海邊筑有防波堤。下圖為萬寧市日月灣景觀圖。
(1)簡述日月灣全年適合沖浪的原因。(4分)_緯度低,四季如夏,海水溫度全年適宜沖浪;全年風浪較大,海浪綿長有力,具有挑戰性。__
(2)結合材料說明沖浪借助的海水運動形式對當地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6分)_形成沙灘,塑造海岸地貌;波浪能量巨大,對沿岸建筑造成破壞;波浪造成的顛簸,影響海上航行、漁業作業等。__
【分析】 本題以沖浪運動及萬寧市日月灣景觀圖為背景材料,涉及知識點為海水運動,重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及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及地理實踐力的學科核心素養。
【解析】 第(1)題,日月灣全年適合沖浪的原因主要從海水溫度和風浪兩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日月灣位于海南省萬寧市,緯度較低,四季如夏,海水溫度全年都比較適宜沖浪;日月灣是個半月形的海灣,風浪較大,常年平均浪高1.5 m~2 m,海浪綿長有力,全年適合沖浪且具有挑戰性。第(2)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沖浪借助的海水運動形式為海浪。注意本問要求回答海浪對(自然)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兩方面的影響,同時也要注意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由材料“日月灣有潔白、松軟、細柔的沙灘”可知,海浪堆積會形成沙灘,不斷塑造著海岸地貌。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其能量巨大,會對港口、碼頭等建筑造成嚴重破壞,所以要修筑防波堤。海浪也會影響海上航行、海面捕撈和其他海上作業。
28.讀某月我國南海部分海域表層海水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6分)
(1)指出影響世界海洋表層海水溫度分布狀況的主要因素。(4分)_緯度位置;海陸分布;海水運動(洋流);所處季節等。__
(2)判斷該示意圖的月份(2月或8月),并簡要分析乙地比甲地氣溫季節變化小的原因。(4分)_8月。甲地位于島嶼內部地區,乙地鄰近海洋,海水對大氣溫度有調節作用;乙地海拔較甲地低。__
(3)比較該月丙、丁兩地鹽度大小,并說明判斷依據。(8分) 丙地鹽度低于丁地(或丁地鹽度高于丙地)。判斷依據:丙地靠近陸地,有大量淡水注入,稀釋海水使其鹽度降低;丙地海水溫度較丁地低,蒸發量較丁地小,且溶解能力較低,鹽度較低(或丁地海水溫度較丙地高,蒸發量較丙地大,且溶解能力較高,鹽度較高)。 
【分析】 本大題以“某月我國南海部分海域表層海水等溫線分布示意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海水溫度的影響因素、氣溫年變化影響因素、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地理信息、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解析】 第(1)題,根據所學知識,影響表層海水溫度的主要因素有緯度高低、洋流性質、海陸分布、季節等。第(2)題,由圖可知,該月份海南島東側水溫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升高,是受西南季風影響,離岸風導致的沿岸上升補償流水溫較低;且該月份南海水溫較高,故該月應為8月。由圖可知,乙地位于沿海,海洋對氣溫有調節作用;且乙地海拔較低,氣溫季節變化小。第(3)題,海水鹽度可從降水、蒸發、入海徑流等角度進行分析。由圖可知,相較丁地,丙地水溫較低,蒸發較弱;該地夏季降水豐富,丙地位于沿海,大量入海徑流稀釋鹽分,故丙地鹽度低于丁地。
2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渤海是我國內海之一,海水鹽度為28‰~31‰,渤海海域的鹽度低于黃海海域。圖1為渤海海域年平均氣溫低于-4 ℃日數圖。
材料二 海洋為人類提供豐富的資源。圖2為世界部分海域洋流圖。
(1)據估算,在氣溫低于或等于-4 ℃條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僅考慮自然因素,推測圖1中甲、乙、丙、丁四個海域一年中可開采海冰的次數最少的海域是_丙__。依據圖中的等值線,推測渤海海域海水表層溫度的分布規律。(4分)_近岸的水溫低于中心海區(北部低,南部高)。__
(2)圖2中①②③④海域中,形成了世界著名大漁場的是_①__(填數字序號),圖中⑤處也有著名漁場,下列四幅圖中能夠說明該漁場成因的示意圖是_B__。(2分)
(3)澳大利亞大陸西側洋流的性質是_寒流__,若澳大利亞東海岸發生了石油泄漏,油污擴散的方向是_向南__。(2分)
(4)說明渤海海水鹽度低的原因,并推測渤海與黃海之間表層海水的流向。(6分)_原因:降水量大于蒸發量;有河流淡水注入;海區較封閉。流向:渤海流入黃海。__
【解析】 第(1)題,據估算,在氣溫低于或等于-4 ℃條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僅考慮自然因素,丙海域年平均氣溫低于或等于-4 ℃日數最少,一年中可開采海冰的次數最少。年平均氣溫低于或等于-4 ℃的日數越長,海水表層溫度越低,從圖中等值線可以看出,近岸的年平均氣溫低于或等于-4 ℃的日數較長,近岸的水溫低于中心海區,水溫北部低、南部高。第(2)題,圖2中①②③④海域中,①海域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的交匯處,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漁場。圖中⑤處為秘魯漁場,該海域表層海水在風力作用下向偏西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則由深層的海水來補充,深層海水上泛,帶來了海底豐富的營養鹽類,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蝦提供充足的餌料,形成大漁場,B正確。第(3)題,澳大利亞大陸西側洋流由高緯流向低緯,故性質為寒流。澳大利亞東海岸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向南流,若發生了石油泄漏,油污向南擴散。第(4)題,渤海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少,降水量大于蒸發量;渤海是我國內海之一,有河流淡水注入;海區較封閉,與外部海域海水交換較少,導致渤海海水鹽度低。渤海海域的鹽度低于黃海海域,渤海海面較高,黃海海面較低,故渤海與黃海之間表層海水由渤海流入黃海。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库伦旗| 淳安县| 修文县| 康平县| 黎平县| 永川市| 增城市| 武义县| 邵武市| 厦门市| 安岳县| 永济市| 那坡县| 盘锦市| 宿州市| 襄汾县| 仁布县| 喀什市| 株洲市| 错那县| 荃湾区| 澄城县| 琼中| 太原市| 高阳县| 土默特左旗| 巴里| 常熟市| 兴义市| 民乐县| 平果县| 余干县| 泰来县| 新民市| 英吉沙县| 封丘县| 潼南县| 黔东| 正镶白旗|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