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四章地貌第2節地貌的觀察課件+練習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四章地貌第2節地貌的觀察課件+練習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簡介

(共57張PPT)
第四章 地貌
第二節 地貌的觀察
課標導讀 思維導圖
課程
標準 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描述其景觀的主要特點。
核心素養目標 1.知道地貌觀察的順序,并能在野外選擇恰當的地貌觀察點。(地理實踐力)
2.了解地貌觀察的主要內容,描述所觀察到的地貌類型和景觀特點。(綜合思維)
3.分析坡度和坡向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
●情境導學
2022年北京冬奧會后,滑雪活動盛行。滑雪是冬季常見的項目,自從國家提出“3億人上冰雪”后,全國的滑雪場不斷的增加。滑雪是一個戶外的滑行運動,有一定的坡度才能建設滑雪場場地,所以說山坡是比較推薦的建設地點,但是山有那么多,建設滑雪場需要坡度多高的山呢?
提示:初級滑道坡度一般在6度左右;中級滑道坡度在12度左右;滑雪圈道坡度13度左右。
必備知識 自主梳理
?地貌觀察的順序
1.地貌形態與規模
(1)形態:千姿百態——各種地貌混雜在一起。
(2)規模:大小不等——較大的地貌往往由_________的地貌組合而成。
次一級
2.觀察地貌
(1)地點選擇:選擇一個視野比較_______的地方。
(2)遵循原則:從宏觀到_______、從面到_____。
(3)順序:先觀察視野內大的地貌;再觀察和描述_________地貌;最后描述河岸、_______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4)輔助觀察:利用地形圖、_______影像等。
廣闊
微觀

次一級
陡崖
遙感
1
地貌觀察時,下圖中哪些地區會形成視線的盲區?
提示:被山頂、山脊阻擋視線的山谷或盆地以及凸坡的下方位置容易形成盲區。
?地貌觀察的內容
1.高度
分類 概念 主要作用
絕對高度 即海拔,指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劃分_______、山地和_______等地貌的主要依據
相對高度 一個點高出另一個點的垂直距離 反映地面_______狀況
高原
平原
起伏
2.坡
項目 表示 影響
坡度 坡度角 劃分_____的重要標準;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巨大,如水土流失、交通建設等
垂直距離和水平距離的比值
坡向 陽坡和_____坡 光照、降水等條件存在差異,進而影響_______的生長
迎風坡和_______坡


背風
植物
3.高度和坡度的組合:反映地貌的_______特征。
4.其他觀察內容:地貌的_______、面積、空間分布狀況,以及地面_______狀況和破碎程度等。
形態
形狀
起伏
2
如何在戶外獲知所經線路的大體坡度?
提示:利用手機或定位系統獲取起點和終點的相對高度,并記錄所經線路的水平距離,然后用相對高度除以水平距離即可得出坡度。
1.一般山地規模比山峰大。( )
2.高原上可能有山脈或丘陵。( )
3.云貴高原上地勢平坦開闊。( )
4.坡度大的地形,相對高度也越大。( )
5.青島海邊有一典型地貌叫“石老人”,這種描述主要是觀察地貌的形狀。( )


×
×

微點撥:地貌、地形和地勢的區別
(1)地貌:又稱地形,但是實際比地形的范圍更廣泛一些,包括地表起伏的形態,如陸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陸架、大陸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脈等。
(2)地形: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按其形態可分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種類型。地形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時刻在變化。
(3)地勢: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或坡度的陡緩程度。
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
●情境解讀
黃土高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約64萬km2。某中學地理老師要組織地理研學團隊到黃土高原進行研學活動。圖1是黃土高原某處的景觀圖,圖2是該研學團隊繪制的黃土高原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
任務一 地貌觀察的順序
●問題探究
問題1.該研學團隊應該按怎樣的順序觀察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提示:先觀察視野內黃土高原整體地貌狀況,再觀察和描述黃土塬、黃土墚、黃土峁等次一級地貌,最后描述黃土溝谷等更小的地貌,得出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的形態。
問題2.觀察圖1中甲處的地貌形態,與圖2中哪個字母對應?
提示:b
●歸納提升
1.地貌觀察的順序
2.地貌形態的觀察
觀察方式 主要方面 手段 觀察順序
定性觀察 主要包括地貌的幾何形態、規模、空間分布及切割程度等 有選擇地采用攝影、畫剖面或素描圖等,并附以必要的文字描述 由于觀察到的地貌有不同的相對等級和組合,記錄時一般都遵循著由遠及近、由大到小、先整體后局部的順序進行
定量測量 主要是測量地貌形態的相對高度和坡度 利用地形圖或航空、衛星照片對地面割切深度和割切密度進行統計
知識拓展:通視問題
對于等高線地形圖中的通視情況,可先作簡單判定,然后再畫剖面圖證明。常見有三種情況:
(1)若等高線上密下疏,則坡度上陡下緩,為一個凹坡,可以通視,如圖1。
(2)若等高線上疏下密,則坡度上緩下陡,為一個凸坡,不能通視,如圖2。
(3)如果穿越溝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勢會升高,即使地勢再降低,也可能會因為地形阻擋而無法看到,如圖3。
1.開都河流經巴音布魯克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環抱)時,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十八彎”的美稱,日落時可以映照出九個落日的倒影。下圖為開都河上的落日倒影景觀圖。據此回答(1)~(2)題。
●典例剖析
(1)“九曲十八彎”河段上的地貌(  )
A.以風力堆積為主 B.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C.石灰巖廣布 D.可能會形成牛軛湖
(2)野外進行地貌觀察時,按照一般觀察順序,以下正確的是(  )
A.巴音布魯克草原→S形河灣→凹凸河岸
B.凹凸河岸→S形河灣→河床剖面
C.巴音布魯克草原→天山→凹凸河岸
D.U形河谷→巴音布魯克草原→凹凸河岸
【解析】 第(1)題,“九曲十八彎”說明當地曲流發育。在地形平坦地區流淌的河流,河曲發育,隨著河水對河岸的沖刷與侵蝕,河流越來越彎曲,最后導致河流自然裁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多為彎月形,又稱牛軛湖,D正確。故選D。第(2)題,在野外進行地貌觀察時,一般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先觀察視野內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觀察和描述次一級地貌,如山嶺、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A正確。故選A。
●對點訓練
1.讀我國某區域等高線簡圖(單位:米),該區域東面臨海,據此完成(1)~(2)題。
(1)圖中村莊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2)圖中陡崖頂部P點(  )
A.海拔可能為450米
B.距甲村的水平距離約為600米
C.可直視丙村
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離可能為398米
【解析】 第(1)題,冬季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海上日出為東南方向,丙村受山體阻擋,不能看見日出;甲位于東南坡,乙位于山脊,丁位于東坡,這三個村地勢向東南方向逐漸降低無遮擋,能夠看到日出。故選C。第(2)題,P處海拔范圍是500~600米;距甲村的水平距離大約200米(2×100米=200米);P與丙村之間有山脊阻擋,不能直視;陡崖頂部的海拔范圍是500~600米,底部高度范圍為200~300米,所以陡崖相對高度范圍是200~400米。故選D。
●情境解讀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
任務二 地貌觀察的內容
●問題探究
問題1.圖示區域內的地形、地勢有哪些特征?AB河段的河流流向如何?
提示:地勢、地形特征:該區域為盆地地形;地勢四周高,中間低。
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流,再向東南流。
問題2.估算甲聚落與朝陽峰之間的相對高度。
提示:800~1 200米。
問題3.某同學在登上當地最高峰朝陽峰時,只看到了圖中所示的三個村鎮。哪個村鎮他不能看到?為什么?
提示:看不到丁村,有山脊(體)阻擋視線。
●歸納提升
1.地貌觀察與描述
2.地貌觀察的內容
(1)高度
高度 絕對高度 相對高度
概念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即海拔 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海拔)之差
圖示 圖中甲地的海拔為1 500米,乙地的海
拔為500米,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1 000米
高度 絕對高度 相對高度
含義 是劃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據 能夠反映地面的起伏狀況
數據來源 通過查找地圖或借助儀器獲得 可通過計算獲得
(2)坡
地表的各種形態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組成。坡的形態多種多樣,主要觀察坡度和坡向。
項目 內容 影響
坡度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離和水平距離的比值來表示 坡度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巨大。例如,坡地耕作容易引發水土流失,特別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種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蝕極為嚴重。又如,受機車牽引動力的限制,鐵路線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過2.5%~3%。京張鐵路采用“人”字形設計,就是通過延長路程,降低線路的坡度
項目 內容 影響
坡向 觀察坡向時應重點關注陽坡和陰坡、迎風坡和背風坡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條件存在差異,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
知識拓展:坡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陽坡和陰坡
丘陵、山地中朝著太陽的一坡日照多,稱為陽坡,背著太陽的一坡稱為陰坡。北半球東西向的山脈南坡是陽坡、北坡是陰坡。它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包括以下幾點:①陽坡日照時間長,氣溫高,霜凍比陰坡輕。②同一自然帶在陽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陰坡高。
③陽坡熱量高,冰川年消融量大,故雪線海拔比陰坡高。
(2)迎風坡和背風坡
迎風坡是指迎著風的來向一坡,另一坡為背風坡。它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如下:
對降水的影響 山脈迎風坡,暖濕氣流受地形阻擋抬升,水汽冷卻凝結形成地形雨。背風坡因空氣下沉,氣溫升高,降水少,成為雨影區
對氣溫的影響 山脈迎風坡因氣流被迫抬升而降溫,故同一高度,背風坡氣溫高于迎風坡,背風坡這種炎熱干燥的風叫焚風
對氣候的影響 因山坡方向對氣溫和降水產生了影響,使氣候類型發生改變
對自然帶的影響 迎風坡多地形雨,水分條件優于背風坡,故迎風坡植被豐富且自然帶海拔比背風坡高
2.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1)~(3)題。
●典例剖析
(1)圖示地區地形地勢的基本特點是(  )
①以丘陵、平原為主?、谥胁扛撸髂稀|北低?、垡云皆?、盆地為主?、苤胁康?,西南、東北高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圖中甲、乙兩條虛線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別是(  )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3)圖中陡崖頂部丙的海拔可能是(  )
A.320米 B.450米
C.680米 D.540米
【解析】 第(1)題,通過等高線可以看出,該地海拔基本在500米以下且地形有起伏,為丘陵地形,東北部和西南部地區海拔低于200米,比較平坦,為平原地形。所以該地區以丘陵、平原為主,且中部高,西南、東北低,B正確。故選B。第(2)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凸向高處為山谷,凸向低處為山脊。圖中甲、乙兩條虛線所在的地形部位的等高線都凸向了高處,所以均為山谷,D正確。故選D。第(3)題,該陡崖處有4條等高線在此重合,數值最大的一條等高線是500米,所以該陡崖的頂部(設為h)海拔范圍為500米≤h<600米,D正確。故選D。
●對點訓練
2.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觀察的重要內容。如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據此完成(1)~(2)題。
(1)圖中甲、乙、丙、丁四點坡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圖中①②之間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
A.400 m B.500 m
C.600 m D.700 m
【解析】 第(1)題,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的疏密表示坡度大小。讀圖可知,圖中甲、乙、丙、丁四點中,丁點附近等高線最為密集,因此坡度最大。故選D。第(2)題,讀圖可知,圖中①的海拔為800~900 m,②地的海拔為200~300 m,兩地海拔范圍交叉相減得出相對高度范圍,則兩地相對高度為500~700 m,不等于500 m和700 m。故選C。
課堂小結
課堂達標 鞏固訓練
(2023·昌吉高一檢測)如圖為某觀察者觀察某地地貌時繪制的示意圖,完成1~2題。
1.圖中A、B、C、D四點中,最適合觀察圖中地貌的是(  )
A.A B.B
C.C D.D
2.關于地貌觀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貌觀察的順序是從微觀到宏觀,從點到面
B.觀察者描述地貌時,按照從小到大,從低級地貌到高級地貌
C.某地的相對高度就是海拔
D.相對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較陡
【解析】 第1題,觀察地貌最適合的地方是海拔相對較高,視野比較廣闊的地方,這種地方才能夠觀察到區域地貌的全貌。根據圖中信息,B點海拔最高,視野開闊,最適合觀察圖中的地貌。A、C、D三個點的海拔比較低,容易受到地形阻擋。故選B。第2題,地貌觀察的順序是從宏觀到微觀,從面到點;觀察者描述地貌時,一般是按照從大到小,從高級地貌到低級地貌的順序展開;海拔是某地距離海平面的垂直高差;相對高度大,坡度大,說明其坡度陡。故選D。
兩位摩托車騎手想近距離觀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圖1)。圖2是該處沙丘的等高線圖。據此完成3~4題。
3.觀察地貌狀態,判斷騎手現在正在前往的方向大致是(  )
A.北 B.南
C.西 D.東
4.站在丁地能看見的地點是(  )
A.甲 B.乙
C.丙 D.都看不見
【解析】 第3題,騎手正在對著沙丘而去,可以看見凹形坡面,看見甲處位置,并且沙丘的緩坡面在右側,應該大致是自東向西騎行。故選C。第4題,丁在凹形坡上,可以看見坡下的甲地,乙地和丙地在另一面的緩坡上,丁地看不見這兩地。故選A。
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到華北某地進行研學活動。如圖示意該地等高線分布(單位:米),據此完成5~6題。
5.圖中甲地與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
A.215米 B.315米
C.415米 D.515米
6.學生通過研學活動得知(  )
A.甲地可觀測到乙地植被
B.河流干流自東北流向西南
C.乙地適合發展坡地耕作
D.橋梁處是瀑布最佳觀賞點
【解析】 第5題,讀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甲地海拔為400米,山峰海拔為915米,甲地與山峰的相對高度=915-400=515米。故選D。第6題,甲地和乙地之間有山脊阻擋,甲地觀測不到乙地植被。根據圖中的指向標,河流干流自東北流向西南。乙地等高線密集,地勢起伏大,不適合發展坡地耕作。橋梁位于瀑布的上游,觀賞瀑布要在瀑布下方。故選B。
7.為了發展旅游經濟,我國南方某市計劃在本市某處進行旅游開發建設。讀旅游規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地區的地形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
(2)M、N兩個觀景臺,其中N觀景臺主要是為了觀賞_______景觀;在該山區有一處適合開發攀巖的地區,請在圖中用“◇”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觀景臺M、N間修建一條“森林氧吧路”,說明其呈蛇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為山地,
東南部為平原
自西北流向東南
瀑布
標注略(提示:標注在等高線重合的位置,即圖中M景觀臺東南方的陡崖)。
沿等高線修建,線路平坦,盡量減小路面坡度,降低施工難度。
【解析】 第(1)題,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可知,西北部地區等高線密集,最高超過900 m,為山地地形;東南部等高線稀疏,海拔不足100 m,為平原地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由此可判斷河流由西北流向東南。第(2)題,N觀景臺附近河流上游有兩條等高線相交,是陡崖,易形成瀑布。N在瀑布下方,可很好地觀看瀑布景觀。第(3)題,M、N間修建道路,呈蛇形,原因主要是沿等高線延伸方向修建,沿線地勢起伏小,線路平坦,工程量小。第四章 第二節
課時跟蹤·分層訓練
學業考達標練
選擇題
讀圖,回答1~3題。
1.選擇在丙地觀察地貌的主要原因是該地(  )
A.海拔最高 B.視野廣闊
C.海拔最低 D.起伏較小
2.與丙地相比,乙地(  )
A.為陰坡 B.海拔低
C.為陽坡 D.海拔高
3.與甲地相比,丁地(  )
A.海拔低,坡度大 B.海拔低,坡度小
C.海拔高,坡度大 D.海拔高,坡度小
【解析】 第1題,地貌觀察應選擇視野比較廣闊的地方,而非僅考慮位置高低。故選B。第2題,讀圖可知,乙地比丙地海拔高。陰坡和陽坡在圖中無法判斷。故選D。第3題,據圖可知,丁地比甲地海拔高,坡度小。故選D。
讀下面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4~6題。
4.圖中①—④的地貌名稱依次是(  )
A.山脊、山峰、陡崖、山谷 B.山峰、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峰、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峰
5.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
A.從西向東流 B.從東南向西北流
C.從北向南流 D.從西南向東北流
6.甲村所在虛線區域內的地貌類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解析】 第4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結合圖示可知: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稱依次是山峰、山脊、山谷、陡崖。故選B。第5題,河流總是從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由圖中指向標箭頭可知,圖中河流的流向是從北向南流。故選C。第6題,甲村所在虛線內,等高線稀疏且海拔在200米以下,說明此地地勢平坦,所以為平原。故選A。
甲、乙兩地點之間有三條道路相連。某地理活動小組測繪了這三條道路的縱向剖面圖。讀圖,回答7~8題。
7.甲、乙兩地點間高差大致為(  )
A.80米 B.110米
C.170米 D.220米
8.在對應的地形圖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為直線
B.道路②經過甲、乙兩地間的最高點
C.道路③最長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解析】 第7題,讀圖可知,剖面線兩端是甲、乙兩點,甲地海拔約260米,乙地海拔150米,甲、乙兩地點間高差大致為110米,B正確。故選B。第8題,在對應的地形圖上可以看出,道路①路程最長,坡度最小,為曲線;根據剖面線海拔,道路②沒有經過甲、乙兩點間的最高點;道路③最短;道路①和②剖面線的右側形態相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D正確。故選D。
選擇考提升練
一、選擇題
下圖為某次戰役使用的等高線作戰圖。主陣地負責伏擊敵軍,前沿觀察哨負責快速發現敵軍,用無線電向指揮部匯報位置,開戰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陣地協同作戰。指揮部負責指揮全局,為前后方通信信息樞紐,且有一定后勤、醫療功能。據此回答9~10題。
9.最佳的前沿觀察哨和指揮部位置分別是(  )
A.①地和⑤地 B.②地和⑥地
C.③地和⑦地 D.④地和⑥地
10.伏擊主陣地的布置主要考慮(  )
①公路拐彎,車速較慢?、诙钙峦蛊?,易守難攻?、燮露绕骄彛子诔鰮簟、苌州^密,利于隱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第9題,前沿觀察哨負責快速發現敵軍,應位于視線良好,不被地形阻擋,利于觀察的地方。由敵軍車隊行進方向可知,②地可以在整個敵軍車隊行進路線上快速發現敵軍,適合設置前沿觀察哨,②地符合,⑥地位于主陣地西側,在敵軍車隊行進路線的后方,較為安全,B正確;①地和⑤地在開戰之后都無法安全撤回主陣地,A錯誤;③地距離敵軍不夠近,不適合做前沿觀察哨,C錯誤;④地是最晚發現敵軍的地方,D錯誤。故選B。第10題,公路拐彎,車速會變慢,可防止敵軍加速開車逃跑,①正確;該地是陡坡凹坡,②錯誤;主陣地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③錯誤;當地森林較密,利于隱蔽伏擊,④正確。故選C。
長城是我國古代軍事防御工程?!爸L城,因地形,用制險塞……”關城是萬里長城防線上最為集中的防御據點,其位置至關重要?!暗歉咄穑l謂塞塵飛?!狈榛鹋_是古代用于點燃煙火傳遞消息的設施。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以長城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了風化、風蝕作用對長城的影響。下圖為某地長城景區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回答第11題。
11.關城選址在圖示位置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緩 B.易守難攻
C.臨近道路 D.平坦開闊
【解析】 關城的主要功能是軍事防御,圖示位置東部、東北部和西南部海拔較高,有山體阻擋,利于防守,B正確。故選B。
二、綜合題
12.讀下面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白水河的流向。_自東向西。__
(2)簡述圖示地區地形、地勢的基本特征。 該地區地形以山地為主(或以低山、河谷為主);北、東、南三面地勢較高;中部為谷地,地勢較低。 
(3)依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說明甲、乙兩村所處位置的相同點。(最少3點)_①海拔300~400米;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經過;④位于白水河北岸。(答出3點即可)__
【解析】 第(1)題,河流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出方向相反。根據指向標和等高線判斷,圖中東部海拔高,且支流較多,為上游地區,則河流流向大致為自東向西。第(2)題,描述地形、地勢基本特征可從地形類型、地形分布、高低起伏等方面分析。圖中大部分地區海拔超過500米,地形以山地為主,北、東、南三面地勢較高,中部河谷地勢較低。第(3)題,比較兩村的位置特點,可從村莊與地形地勢、河流等的相對位置歸納。比如兩地海拔相近,河流均流經河谷地帶和均位于河流北岸等。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扎县| 华池县| 盈江县| 高邮市| 北辰区| 潜江市| 三亚市| 岑巩县| 建始县| 新疆| 新田县| 玉树县| 徐闻县| 辽宁省| 疏勒县| 铁岭市| 隆德县| 观塘区| 彭泽县| 共和县| 张掖市| 海兴县| 普陀区| 会昌县| 嘉定区| 缙云县| 门源| 丰台区| 洱源县| 南城县| 凌海市| 玛多县| 万年县| 房山区| 炉霍县| 河西区| 寻乌县| 始兴县| 巴青县| 丽江市|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