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浙江省七年級下冊科學押題沖刺試卷01(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20分)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患流感發高燒時,醫學上經常使用布洛芬來退燒,其化學式為C13H18O2下列關于布洛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B.C、H、O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3:18:2C.相對分子質量是206克D.布洛芬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答案】B【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答】A、布洛芬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3):(1×18):(16×2)=78:9:16,則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A錯誤;B、1個布洛芬分子是由13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則C、H、O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3:18:2,B正確;C、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寫,C錯誤;D、布洛芬是由布洛芬分子構成的,布洛芬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D錯誤。故答案為:B。2.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過氧化氫(H2O2)都是生產、生活中最常用的消毒劑.三種物質中都含有( )A.氧分子 B.氧離子 C.氧氣 D.氧元素【答案】D【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 根據這三種物質分子的組成和構成進行分析;【解答】A、從三種物質的組成來看,它們均不含氧分子,畢竟只有氧氣中才存在氧分子,所以 A 錯誤。B、這三種物質都不含氧離子,不過含有氧原子,因此 B 錯誤。C、臭氧、二氧化碳、雙氧水皆屬于純凈物,且都不含氧氣,故 C 錯誤。D、依據三種物質的化學式能夠得知,它們都含有氧元素,所以 D 正確。故答案為:D。3.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傳,生生不息。如圖是幾種生物生殖和發育的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圖是青蛙的發育過程,其一生中呼吸器官有3種B.乙圖中的a是受精和胚胎發育的場所,也是女性主要生殖器官C.丙圖中的大豆種子萌發時所需的營養物質來自子葉D.丁圖將多肉植物的葉插入土壤中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答案】B【知識點】生物的呼吸器官;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植物通過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繁殖,屬于營養繁殖,屬于無性生殖。【解答】A、青蛙在蝌蚪時期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和皮膚呼吸,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a是子宮,是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輸卵管是受精的場所,故B錯誤,符合題意;C、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利用葉進行繁殖,不需要形成受精卵,屬于無性生殖,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4.如圖表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草履蟲在結構層次上屬于aB.人體的心臟、血液在結構層次上屬于bC.桃樹在結構層次上屬于cD.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如圖所示的結構層次【答案】C【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結構與層次;單細胞生物;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a是組織,b是器官,ce 是生物體,d是系統。【解答】A、草履蟲屬于單細胞生物,a表示的是組織,故A錯誤;B、人體的心臟屬于器官即b,血液屬于組織,即a,故B錯誤;C、桃樹屬于生物體,可知屬于c,故C正確;D、病毒屬于生物,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D錯誤。故答案為:C。5.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答案】A【知識點】凝固與凝固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解析】【分析】熔化:由固態轉化為液態;凝固:由液態轉化為固態;凝華:由氣態轉化為固態;升華:由固態轉化為氣態;汽化:由液態轉化為氣態;液化:由氣態轉化為液態。【解答】A、雪由水蒸氣凝華而成,凝華放熱,故A正確;B、霧由水蒸氣液化而成,液化放熱,故B錯誤;C、露由水蒸氣液化而成,液化放熱,故C錯誤;D、霜由水蒸氣凝華而成,凝華放熱,故D錯誤。故答案為:A。6.某品牌的食用調和油,瓶上標有“5L(升)”字樣。若這瓶油用去四分之一,剩下的油與原來的油相比()A.質量和密度均減小 B.質量和密度均增大C.質量和密度均不變 D.質量減小,密度不變【答案】D【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質量指的是所含物質的多少。【解答】用去四分之一,剩余的油所含物質減少,可知質量減小,密度是物質的屬性,與質量和體積無關,可知密度不變。故答案為:D。7.某興趣小組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圖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B.當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5︰4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克D.液體乙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答案】D【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由圖象可知容器質量為20g,利用密度公式求甲、乙液體的密度。(2)由V=可知,在質量相同時,體積與密度成反比;(3)由圖象可以得出當體積為60cm3時,液體甲的質量。【解答】AD、由圖象可知,容器質量為20g,當m=100g時,V甲=80cm3、V乙=100cm3,甲、乙液體的密度為:=1g/cm3,=0.8g/cm3=0.8×103kg/m3,且ρ甲>ρ乙,故A錯誤,D正確。B、由V=可知,在質量相同時,V甲':V乙'=ρ乙:ρ甲=0.8g/cm3:1g/cm3=4:5,故B錯誤;C、由圖象可以得出當體積為60cm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g-20g=60g,故C正確。故答案為:D。8.四季更替,歲月變遷,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現象需要吸熱的是(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瑩C.千里冰封 D.霜掛枝頭【答案】A【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凝固與凝固現象;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解析】【分析】根據物態變化判斷分析,冰雪消融是熔化,需要吸熱;露珠是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水結冰是凝固,凝固放熱;霜是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解答】A.冰雪消融,發生的物態變化是熔化,這個過程需要吸熱,A正確;B.露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B錯誤;C.水結冰,物態變化是凝固,凝固放熱。C錯誤;D.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凝華會放熱。D錯誤。故答案為:A。9.小明剛學完地球的結構,記錄下了如下的見解,其中不正確的是( )A.地球內部根據密度由大到小大致可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B.生物圈不但包含了生物,還包含生物所處的環境,如空氣,水等C.土壤是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四個圈層的共有部分D.地殼和地幔的分界線是軟流層,地殼漂浮在軟流層上【答案】B【知識點】生物圈的定義及范圍;地球內部的結構;土壤的組成與形成【解析】【分析】AD.根據地球內部結構的知識判斷;B.根據生物圈的成分判斷;C.根據對土壤的認識判斷。【解答】 A.地球內部根據密度由大到小大致可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故A錯誤符合題意;B.生物圈不但包含了生物,還包含生物所處的環境,如空氣,水等,故B正確不合題意;C.土壤不是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四個圈層的共有部分,故C錯誤符合題意;D.地殼和地幔的分界線是軟流層,地殼漂浮在軟流層上,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0.在研究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質時,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在測量“土壤空氣的體積分數”實驗時,用同樣體積的鐵塊和土壤進行實驗是為了形成對照,便于測出土壤中空氣的體積B.在驗證“土壤中是否有水”實驗時,固定試管時,試管口要略向上傾斜C.在驗證“土壤中是否有有機物”實驗時,所采用的土壤必須是充分干燥的土壤D.在驗證“土壤中是否有無機鹽”實驗時,所采用的土壤必須是灼燒過的土壤且用蒸餾水來溶解礦物質【答案】B【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解析】A.用同樣體積的鐵塊和土壤進行實驗是為了形成對照,便于測出土壤中空氣的體積,故A正確;B.在驗證“土壤中是否有水”實驗時,加熱土壤,固定試管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故B錯誤;C.在驗證:“土壤中是否有有機物”實驗時,所采用的土壤必須是充分干燥的土壤,干燥的土壤含較多的空氣,實驗效果明顯,故C正確;D.在驗證“土壤中是否有無機鹽”實驗時,所采用的土壤必須是灼燒過的土壤,除去其中的有機物。且用蒸餾水來溶解礦物質中的無機鹽,故D正確;答案選B。11.某元素氧化物的分子量為 a,其相同價態硫酸鹽(定義:硫酸根離子與其它金屬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的分子量為b,則該元素的化合價數值可能是 ( )A. B. C. D.【答案】B【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根據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1)如x為奇數時,氧化物化學式為R2Ox,硫酸鹽的化學式為R2(SO4)x;(2)x為偶數時,氧化物化學式為,硫酸鹽的化學式為, 依據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式的關系解答出x的值即可。【解答】 設該元素化合價為+x價,相對原子質量為y。(1)如x為奇數時,氧化物化學式為 R2Ox,硫酸鹽的化學式為R2(SO4)x,據題意有:2y+16x=a,2y+96x=b;解得:。(2)x為偶數時,氧化物化學式為,硫酸鹽的化學式為,根據題意得到:,;解得:。故選B。12.下列產品的制作過程主要采用了鑄造工藝的是( )A.陶瓷花盆 B.塑料花盆C.鐵鍋 D.玻璃杯【答案】C【知識點】金屬制品及其制造技術【解析】【分析】金屬鑄造是最古老的加工方法之一,是機械制造工業的基礎。【解答】鑄造技術是將液態金屬注入模具,待金屬凝固,再移除模具得到所需產品的制造技術,可知鐵鍋的制作采用了鑄造工藝。故答案為:C。13.生物體內有很多“橋梁”結構承擔著運輸的功能,如圖所示,甲乙分別為人體和植物體內的有關物質運輸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中的物質主要通過血管運輸B.臍帶是胎兒和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C.③主要是有機物,依靠導管運輸D.④主要是水和無機鹽,依靠篩管運輸【答案】A【知識點】莖的運輸作用;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經導管自下而上運輸,葉片制造的有機物,經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解答】A、人體的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通過血管運輸,故A正確;B、胎盤是胎兒和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故B錯誤;C、③主要是水分和無機鹽,依靠導管運輸,故C錯誤;D、④主要是有機物,依靠篩管運輸,故D錯誤;故答案為:A。14.下列土壤模型中,適合大多數植物生長的是 ( )A. B.C. D.【答案】D【知識點】土壤的結構和類型【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壤土類土壤的特點;【解答】 適合大多數植物生長的是壤土類土壤,壤土的特點:通氣、透水、保水、保肥。壤土含大小顆粒、空隙適中、排水和涵水適中。優良的壤土含有高達50%的空隙,內含水和空氣各半,其它為適當比例的碎石、沙粒和黏土,另外還有大量的腐植質。D合理;故答案為:D.15.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強打算用天平、燒杯、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實驗課題:①測量牛奶的密度;②鑒定戒指是否為純金;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④鑒定鐵球是否空心;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個數。其中能夠完成的是( ?。?br/>A.①⑤ B.②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答案】C【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設計實驗測密度【解析】【分析】天平用來測質量,量筒和水可測固體的體積,還可用量筒天平得到相同質量的液體。【解答】(1)通過天平測量牛奶質量,借助量筒測定牛奶體積,再利用 ρ=m/v的公式即可求得牛奶密度,因此該實驗課題能夠順利完成。(2)借助量筒、細線和水可測出戒指體積,使用天平能稱出戒指質量,依據密度公式計算出戒指密度后,與金的密度對比 —— 若數值相等則為純金,不等則非純金,故該實驗課題可以完成。(3)取一小段銅導線,雖能測量其質量和體積并計算密度,但因無法測量銅導線的直徑及總質量,故而無法推導出它的長度,所以該實驗課題無法完成。(4)用天平稱出鐵球質量,通過燒杯、量筒和水測出鐵球體積,利用密度計算公式求得密度后,與鐵的密度比較,即可判斷鐵球是空心還是實心,因此該實驗課題能夠完成。(5)由于一根大頭針的質量小于托盤天平的分度值,直接稱量無法實現,但可先稱出幾十根大頭針的總質量,由此推算出單根質量;再稱出幾百根大頭針的總質量,通過單根質量與總質量的比值就能算出大頭針數目,所以該實驗課題能夠完成。故答案為:C。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16-17題,每空2分,其余題目每空1分,共30分)16.2024年1月5日19時20分,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四星”方式將天目1號氣象星座15-18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衛星從地面到太空,其質量 。(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2)衛星在太空中飛行,向陽面和背陽面兩側的溫差高達250℃,而衛星內部的電子設備又需要將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科學家采用了熱管溫控技術,管內工作的液體在熱端吸熱而 ,在冷端放熱而液化,這樣反復工作使衛星兩面溫度趨于平衡。【答案】(1)不變(2)汽化【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解析】【分析】(1)物體的質量指的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的位置、狀態、溫度等無關。(2)汽化:由液態轉化為氣態;液化:由氣態轉化為液態。【解答】(1)物體的質量大小與其所在位置無關,所以衛星從地面到太空,質量不變。(2)液體在熱端吸收熱量,汽化成氣體,降低熱端的溫度,氣體又在冷端受冷液化,放出熱量,提升冷端的溫度,液體回流熱端,反復汽化、液化,使衛星兩面溫度趨于平衡。17.現在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其中肺炎支原體、甲流病毒、新冠病毒感染是三種易產生疊加感染的病原體。如果出現發燒持續不退或咳嗽劇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1)病毒屬于生物,以下各項能作為判斷依據的是( )。A.病毒體積微小 B.病毒能繁殖C.病毒有各種形狀 D.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75%的酒精是常用的醫用消毒劑,消毒時酒精擦拭在手上會感覺到涼爽,因為酒精蒸發時會 (填“吸熱”或“放熱”)。在配制酒精溶液時,將酒精和水混合,發現混合后的體積比混合前的總體積小,從微觀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B(2)吸熱;分子之間有空隙【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生物具有的特征進行區分。(2)分子間存在空隙,所以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體積之和。【解答】(1)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繁殖、能生長、能遺傳和變異、能進行新陳代謝等。故答案為:B。(2)酒精揮發,屬于汽化過程,汽化吸熱,所以會感覺涼爽。分子間存在間隙,將酒精和水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跑到彼此的間隙中,導致總體積減小。18.楊梅(如圖甲)的花期非常短,楊梅樹是雌雄異株的,雄株只能開雄花,花粉多而輕(如圖乙);雌株只能開雌花,柱頭呈須狀張開,能分泌黏液。請回答:(1)根據楊梅花的特征推斷,楊梅花屬于 (填“風媒花”或“蟲媒花”)。(2)小科同學吃完楊梅,拿著吐出楊梅核斷定: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只有1顆胚珠,他的理由是 。(3)有時在楊梅果實上會看見白色的小蟲子,這是果蠅幼蟲,其生長周期與蠶類似,右圖能表示果蠅發育過程的是: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答案】(1)風媒花(2)一個果實內只有一粒種子(3)D→A→B→C【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風媒花一般都比較小,既沒有艷麗的色彩,也沒有香味。蟲媒花不僅靠顏色和氣味吸引昆蟲,子房的基部還生有蜜腺。【解答】(1)楊梅雄花花粉多而輕,雌花柱頭呈須狀張開,能分泌黏液,故楊梅花屬于風媒花。(2)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一個胚珠發育成一粒種子,故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有一顆胚珠,理由是一個果實內只有一粒種子。(3)果蠅的生長和發育需經歷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即D→A→B→C。19.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1)如圖1是探究水組成的實驗裝置。反應開始后,試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2)圖2是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x的值為 。【答案】(1)氫氣;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8【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也可據此判斷氣體類型。(2)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解答】(1)a與電源負極相連,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另一端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可知水由氫和氧組成。(2)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由圖可知,氧原子的電子數為8,可知質子數也為8。20.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執行月背采樣任務,將帶回月壤進行科學研究。(1)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還有空氣、水、無機鹽和 等成分。(2)科學家設想:假如環境條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條件下形成類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經過的階段如下,按順序補全月壤形成過程 ?、邰?。①形成原始月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 ②巖石風化 ③高等植物生長 ④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⑤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月壤形成 ⑥低等植物生長【答案】(1)腐殖質(2)②④⑥①③⑤【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解析】【分析】 (1)根據地球中土壤的成分來分析;(2)根據使月球在自然條件下形成類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的規律來分析;【解答】 (1)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水、無機鹽外,還有腐殖質等成分。腐殖質是有機物經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膠體物質,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等。(2)土壤的形成過程:巖石風化→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低等植物著生→形成原始月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高等植物生長→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月壤形成,故正確的順序為:②④⑥①③⑤。21.用化學用語完成下列填空:(1)空氣中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的物質的化學式 。(2)CO2 中 2 表示的意義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4)4 個銨根離子 。(5)H2SO4 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 。(6)符號“6Cu”的含義 。【答案】(1)O2(2)1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3)Al(4)4NH4+(5)+6(6)6個銅原子【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解答】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化學式為:N2;(2)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所以CO2中2表示的意義是:1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4)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4個銨根離子表示為4NH4+;(5)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6;(6)標在化學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微粒的個數,符號“6Cu”的含義是:6個銅原子。22.用序號回答: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質子、④電子⑤離子、⑥原子核、⑦中子中,選擇填空。(1)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是 (寫出3種),其中 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 和 構成的。(2)元素的種類由 數決定。(3) Mg和Mg2+因具有相同的 數,故屬于同種元素。【答案】(1)①②⑤;②;⑥;④(2)③(3)③【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對分子、原子、離子等構成的知識分析解答。【解答】(1)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離子,故選①②⑤,其中②(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⑥(原子核)和④(電子)構成的。(2)元素的種類由③(質子)數決定。(3)Mg和Mg2+因具有相同的③(質子)數,故屬于同種元素。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28分)23.(4分)當前,陽臺小菜園已成為一種家庭時尚。請回答有關問題:(1)選擇和改善土壤的方法:選擇壤土類土壤有利于大多數植物,因為這種土壤 ??;將魚的內臟深埋入土壤中,過一段時間翻開土壤發現魚內臟不見了,土壤變肥沃了。(2)種植黃瓜首先要通過催芽促使種子萌發:浸泡種子1~2小時,在育苗盆底墊幾層紗布,用清水浸濕,放上浸泡過的種子,置于28~30℃、通風的環境中1~5天。通過催芽能促使種子萌發的原因是 。(3)種植空心菜的一種方法:到菜場買來空心菜,去掉葉子,剪取有3~4個節的莖段,插入土壤中,過幾天就可以長成一株空心菜,這種生殖方式屬于,這種繁殖方式的優點是 。(4)種植南瓜后,有的花能結成一個大南瓜,南瓜中的南瓜籽是由花中的 發育而來的。【答案】(1)能為植物生長提供空氣、水分和無機鹽(2)為種子萌發提供適宜的外界條件(3)營養繁殖,繁殖速度快,又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4)胚珠【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土壤的組成與形成【解析】【分析】利用植物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繁殖后代的方式成為營養繁殖,屬于無性生殖,其優點是營養繁殖,繁殖速度快,又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種子的萌發需要同時滿足三個外部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解答】(1) 壤土類土壤的通氣、透水、保水和保肥性能比較好,選擇和改善土壤的方法:選擇壤土類土壤有利于大多數植物,因為這種土壤 能為植物生長提供空氣、水分和無機鹽 ;將魚的內臟深埋入土壤中,過一段時間翻開土壤發現魚內臟不見了,土壤變肥沃了。魚內臟不見了的原因是被微生物分解了。(2)種子的萌發需要同時滿足三個外部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所以通過催芽能促使種子萌發的原因是為種子萌發提供適宜的外界條件;(3)利用植物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繁殖后代的方式成為營養繁殖,屬于無性生殖,其優點是營養繁殖,繁殖速度快,又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所以種植空心菜的一種方法:到菜場買來空心菜,去掉葉子,剪取有3~4個節的莖段,插入土壤中,過幾天就可以長成一株空心菜,這種生殖方式屬于,這種繁殖方式的優點是營養繁殖,繁殖速度快,又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 ;(4)南瓜籽屬于植物的種子,它是由花中的胚珠發育而來的;故答案為:(1)能為植物生長提供空氣、水分和無機鹽、(2) 為種子萌發提供適宜的外界條件 (3) 營養繁殖,繁殖速度快,又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 (4) 胚珠24.(6分) 為了了解原子結構的奧秘,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為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于1911年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①α粒子源————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束(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靶子,厚度1μm;③熒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顯微鏡上發出閃光。【實驗現象】如圖乙所示,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偏轉,有極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的偏轉。【分析解釋】(1)根據實驗現象,不能獲得的結論是____。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C.原子核帶正電荷 D.核外電子帶負電荷(2)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文中“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3)1932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內含2個質子)轟擊鈹原子核(內含4個質子),微觀示意圖如圖丙所示,生成的微粒C是 原子的原子核(填寫名稱)。【答案】(1)D(2)原子核(3)碳【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1)盧瑟福提出了核式結構模型,修正了湯姆生關于正電荷的描述,沒有探究電子。(2)原子中很小的、帶正電的結構為原子核。(3)質子數等于原子序數,碳是6號元素,可知其原子中含有6個質子。【解答】(1)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說明原子核體積小;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偏轉,說明原子核帶正電;有極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的偏轉,說明原子核質量很大。故答案為:D。(2)由(1)可知,原子核的質量很大,體積很小,可知“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3)由圖可知,C中含有6個質子,可知C為碳原子的原子核。25.(4分)小科為了研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進行了如下實驗:①空盒子里裝入土。②在甲、乙區域的土壤上灑上水,使其濕潤。③在甲、乙、丙、丁四個區域均勻的各撤上20粒干燥、同品種的玉米種子。④用黑紙板把乙、丁蓋上,放在20℃左右的環境中。一周后拿掉黑紙板,觀察種子的萌發情況。區域 甲 乙 丙 丁種子發芽數(粒) 19 18 1 1(1)實驗中所用到的玉米種子除不處于休眠期的同品種的活種子外,還應相同的是 。(2)小科設計甲和乙兩個實驗區域,基于的假設是 。(3)對比甲和丙的玉米種子的萌發數量,可以得出: 。(4)根據實驗結果可知:要使儲藏的種子不發芽,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 。【答案】(1)完整的胚(2)種子萌發可能不需要光照(3)種子萌發需要一定水分(4)將種子曬干【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解答】(1)種子的萌發的自身條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且過了休眠期。因此實驗中所用到的玉米種子除不處于休眠期的同品種的活種子外,還應相同的是完整的胚、飽滿。(2)甲、乙實驗區域除光照不同外其他實驗條件都相同,因此甲和乙兩個實驗區域,基于的假設是:種子萌發需要(不需要)光照。(3)甲和丙除水分外,其他實驗條件都相同,因此對比甲和丙的玉米種子的萌發數量,可以得出: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4)由實驗結果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要使儲藏的種子不發芽,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將種子曬干。26.(6分)小李同學在常溫下做探究“冰和石蠟熔化特點”的實驗,實驗裝置分別如圖甲、乙所示。(1)圖甲是探究“冰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該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 (選填“可 行”或“不可行”)的;(2)圖乙是探究“石蠟熔化特點”的裝置,此實驗中采用的加熱方式優點是 。(3)在觀察探究冰的熔化特點時,小李繪制了如圖丙所示的圖像。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BC 段處于 狀態。【答案】(1)可行的(2)均勻受熱(3)固液共存【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比熱容【解析】【分析】(1)冰的溫度遠遠低于室溫,因此它可以不斷的從空氣中吸熱,從而進行熔化過程,只是速度比用酒精燈加熱要慢很多;(2)根據“水浴法”加熱的優點解答;【解答】(1)圖甲是探究“冰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該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可行的;(2)圖乙是探究“石蠟熔化特點”的裝置,此實驗中采用的加熱方式優點是均勻受熱。27.(8分)學習了“測量物質的密度”之后,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鹽水的密度。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方法一:小浩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量鹽水的密度,操作過程如下:①將天平調節平衡;②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104.2g;③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甲所示;④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如圖乙所示;⑤計算鹽水的密度。(1)根據圖乙,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 g。(2)計算鹽水的密度: 。(3)若步驟③中有部分鹽水灑到外面,則測得的鹽水密度將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4)方法二:小明同學找來兩個相同的瓶子,分別裝入體積都為V的水和上述鹽水,在用調好的天平而不用砝碼的情況下,也測量出了鹽水的密度(水的密度為ρ水)。步驟如下:①將裝有鹽水的瓶子放在天平的左盤,裝有水的瓶子放在右盤;②調節標尺上的游碼使天平平衡,讀出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m1。計算鹽水的密度: (用V、m1、ρ水表示)。【答案】(1)71.2(2)1.1(3)偏大(4)【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等于砝碼加游碼的質量,游碼的分度值為0.2g。(2)計算鹽水密度用的是量筒內鹽水的質量除以量筒內鹽水的體積。(3)由(1)可知,剩余液體點的質量偏小,會導致量筒內鹽水的質量偏大,再根據密度公式判斷。(4)根據左盤質量等于右盤質量加砝碼進行計算。【解答】(1)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50g+20g+1.2g=71.2g。(2)量筒內鹽水的體積為30mL,鹽水的質量為:m=104.2g-71.2g=33g。鹽水的密度為。(3)有部分水灑出,會導致剩余鹽水的質量偏小,由(2)可知,會導致測得的量筒內的鹽水的質量偏大,由可知,測得的鹽水的密度將偏大。(4)鹽水的質量為水的質量加游碼,可知鹽水的質量為,鹽水的體積等于水的體積,可知鹽水的密度為。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2分)28.(4分)根據如圖回答:(1)A、B兩果實中,不能繼續長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斷了運輸有機物的 。(2)枝條上部的葉片不會因樹皮環剝而萎縮,是因為 是通過莖里的 向上運輸的。【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由圖可以看出A周圍有葉子,葉制造的有機物能不斷送到A果實,可以得到豐富的營養物質,故可以繼續發育;B在其上下都進行了環割,是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送到B果實,到營養物質B將停止發育而凋落。如果對莖進行環割,這樣營養物質就積存在節口上端,使節口上端出的形成層得到豐富的營養物質,細胞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狀物,我們發現枝條上的1處會出現明顯腫脹。因為有機物通過篩管向下運輸,枝條上端的葉制造的有機物向下運輸到1處時受阻。而2~3之間沒有綠葉,基本不會制造有機物,所以3處不會明顯腫脹。4處雖然有綠葉但有機物通過篩管向下運輸,4處不會有有機物積存,所以4處也不會明顯腫脹。我們還可知道導管是植物體內木質部中主要輸導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而圖中的處理并沒有傷及木質部,所以植物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管道還在。枝條上部的葉片會得到水分和無機鹽不會因樹皮環剝而萎蔫。故答案為:(1)B;篩管;(2)水分;導管;29.(6分)為破解原子內部結構的奧秘,一代又一代科學家進行了不懈地探索。材料一:1897 年,湯姆生通過實驗發現原子中有帶負電的微粒,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從而建立了西瓜模型。材料二:1911年,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如下現象:①絕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部分α粒子被彈了回來。根據現象,盧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金的原子序數為79)材料三:盧瑟福的學生莫塞萊注意到,原子核所帶電荷數與質子數相等,但原子核質量卻遠大于質子總質量。(1)湯姆生建立西瓜模型時,推測原子中必須存在帶正電的物質,其依據的科學原理是 。(2)若改用鋁箔重復實驗,有人認為被反彈的α 粒子比例會減少,他的理由是 。(3)在認識原子結構模型的基礎上,為強化同學們對分子結構模型的理解,老師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實踐性活動,并為此次活動設計了相應的評價量表:小紅同學用超輕黏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圖所示),參照評價量表。組長把小紅作品的“指標一”評定為“優秀”,而“指標二”評定為“合格”。為使該模型的“指標二”達到“優秀”。“甲烷分子結構攜型制作”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倒不合理 同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調指標二 形態規整、能很好體現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 形態規整、們不能體現分子的立體結構 用態扭曲與實際不府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答案】(1)電荷守恒(2)鋁的原子序數為13,遠小于金的原子序數79,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越少,對α粒子的電荷排斥力也越小,因此被反彈的α粒子比例會減少。(3)調整四個氫原子的位置,使其能更好地體現正四面體結構【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 (1)湯姆生推測原子中存在帶正電的物質,需要從電荷平衡的角度進行分析。(2)鋁箔與金箔的原子序數不同,影響α粒子散射的原因需要從原子核的電荷量和質量角度進行分析。(3) 分子模型制作評價:依據甲烷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特點,對模型制作提出改進建議。【解答】 (1)湯姆生推測原子中必須存在帶正電的物質,其依據的科學原理是電荷守恒。原子整體呈電中性,而湯姆生已經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因此為了使原子保持電中性,原子中必須存在帶正電的物質來中和電子的負電荷。(2)若改用鋁箔重復實驗,被反彈的α粒子比例會減少。其理由是:鋁的原子序數為13,遠小于金的原子序數79。原子序數越小,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越少,對α粒子的電荷排斥力也越小。因此,鋁原子核對α粒子的散射作用較弱,被反彈的α粒子比例會減少。(3) 甲烷分子是正四面體結構,為使“指標二”達到“優秀”,應調整四個氫原子的位置,使其能更好地體現正四面體結構,比如讓四個氫原子位于以碳原子為中心的正四面體的四個頂點位置。30.(6分)2022年9月,天宮課堂發起“天地共播一粒種”活動,航天員講解了植物擬南芥在空間站“從種子到種子”的培養過程。同年11月,我國在問天實驗艙完成了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太空培養實驗。為研究種子結構以及種子的萌發過程,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項目式學習。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項目一:了解擬南芥的生長特性。觀察擬南芥種子的萌發過程,并收集相關資料。(1)圖1為擬南芥種子及其結構模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擬南芥的子葉有 片;(2)據圖2資料分析,將擬南芥種子放置在2~4℃低溫環境中的目的是 (填“解除”或“促進”或“抑制”)種子的休眠;(3)種子萌發長成幼苗后,約4~6周就可以開花,再經歷傳粉和雙受精后結出果實。擬南芥種子是由花中 發育而成的。項目二:某品牌休閑西服標簽的部分內容如下,請根據標簽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4)西服面料兩種成分中,屬于高分子聚合物的是 。(5)在面料中加入滌綸的作用是 。(6)從熨燙標準推測,羊毛、滌綸這些纖維材料具有的特點是 。【答案】(1)2(2)解除(3)胚珠(4)滌綸(5)增加面料的耐磨性等(6)不耐高溫【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花的結構【解析】【分析】(1)圖4中①花藥、②柱頭、③花絲、④子房。圖5中⑤胚乳、⑥胚芽、⑦胚軸、⑧胚根。(2)果實、種子形成過程如圖:【解答】(1)從圖中可以看出,擬南芥的子葉有2片,屬于雙子葉植物。種子萌發過程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胚根,將來發育成根。(2)據圖2資料分析,將擬南芥種子放置在2~4℃低溫環境中的目的是解除種子的休眠,有利于種子的萌發。(3)種子萌發長成幼苗后,約4~6周就可以開花,再經歷傳粉和雙受精后結出果實。擬南芥種子是由花中的胚珠發育而成的。31.(6分)紹興酒文化悠久,臨近過年時,諸暨農家開始燒制當地特色美酒同山燒(白酒),這一傳統是諸暨人過年不可或缺的溫馨環節。制酒主要包含兩個關鍵過程:發酵和蒸餾。(1)發酵的過程:酵母分解糖,產物之一是酒精.發酵過程屬于 ?。ㄌ睢拔锢碜兓被颉盎瘜W變化”)。(2)如圖所示的過程中,酒精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3)釀造出的同山燒白酒度數很高,一般不宜飲用,需要與適量水勾兌(混合)后才能出售。有關行業規定:白酒的“度數”是指氣溫在20℃時,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數,即酒精的體積分數;比如50度白酒是指氣溫在20℃時,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為50毫升。(ρ水=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請計算: ①該廠生產的每瓶裝“500毫升、45度”的同山燒白酒,質量是多少?②這種酒的密度約是多少?【答案】(1)化學變化(2)先汽化再液化(3)①V酒精=45%×500mL=225mL=225cm3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225cm3=180gm水=ρ水V水=ρ水(V總-V酒精)=1g/cm3×(500-225)cm3=275g,m=m水+m酒精=275g+180g=455g②ρ= mV = 455g500cm3 =0.91g/cm3=0.91×103kg/m3【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密度公式的應用;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1)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2)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3)已知白酒度數的含義和白酒度數,可以得到白酒中所含酒精的體積;已知酒精的密度和體積,可以得到酒精的質量;已知白酒體積和酒精體積,可以得到水的體積;已知水的體積和密度,可以得到水的質量;已知酒精和水的質量,可以得到白酒的質量;已知白酒質量和體積,利用公式得到白酒的密度。【解答】(1)在發酵的過程中酵母分解糖,產物之一是酒精,說明產生了新物質,所以發生的是化學變化;(2)由圖可知,酒精經石爐加熱后由液態變成酒精蒸汽,屬于汽化;后酒精蒸汽經過冷卻成為液態酒精,此過程叫液化,所以是先汽化再液化;(3)①V酒精=45%×500mL=225mL=225cm3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225cm3=180gm水=ρ水V水=ρ水(V總-V酒精)=1g/cm3×(500-225)cm3=275g,m=m水+m酒精=275g+180g=455g②ρ== =0.91g/cm3=0.91×103kg/m3故答案為:(1)化學變化;(2)先汽化再液化;(3)見解答。32.(4分)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春季流感高發,注意防控。如果被確認為甲流,醫生建議在48小時內服用磷酸奧司他韋,可以有效縮短病程。如圖為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及其說明書部分內容。【成分】本品活性成分為磷酸奧司他韋【性狀】白色混懸液【適應癥】用于成人和1周及以上兒童的甲型流感【規格】總容量60mL(按照奧司他韋計) 12.5mL: 75mg奧司他韋分子式: C16H28N2O4【用量】對1歲以上的兒童推薦按照下列體重一劑量表服用(劑量是以奧司他韋質量計)體重 推薦劑量≤15千克 每次30毫克,每天兩次15-23千克 每次45毫克,每天兩次23-40千克 每次60毫克,每天兩次>40千克 每次75 毫克,每天兩次(1)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精確至0.01%)(2)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在治療過程中,需每天服用“奧司他韋”2次,那么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多少毫升 (請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2)【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浙江省七年級下冊科學押題沖刺試卷01(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20分)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患流感發高燒時,醫學上經常使用布洛芬來退燒,其化學式為C13H18O2下列關于布洛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B.C、H、O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3:18:2C.相對分子質量是206克D.布洛芬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2.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過氧化氫(H2O2)都是生產、生活中最常用的消毒劑.三種物質中都含有( ?。?br/>A.氧分子 B.氧離子 C.氧氣 D.氧元素3.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傳,生生不息。如圖是幾種生物生殖和發育的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圖是青蛙的發育過程,其一生中呼吸器官有3種B.乙圖中的a是受精和胚胎發育的場所,也是女性主要生殖器官C.丙圖中的大豆種子萌發時所需的營養物質來自子葉D.丁圖將多肉植物的葉插入土壤中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4.如圖表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草履蟲在結構層次上屬于aB.人體的心臟、血液在結構層次上屬于bC.桃樹在結構層次上屬于cD.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如圖所示的結構層次5.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6.某品牌的食用調和油,瓶上標有“5L(升)”字樣。若這瓶油用去四分之一,剩下的油與原來的油相比()A.質量和密度均減小 B.質量和密度均增大C.質量和密度均不變 D.質量減小,密度不變7.某興趣小組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圖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B.當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5︰4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克D.液體乙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8.四季更替,歲月變遷,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現象需要吸熱的是( ?。?br/>A.冰雪消融 B.露珠晶瑩C.千里冰封 D.霜掛枝頭9.小明剛學完地球的結構,記錄下了如下的見解,其中不正確的是( )A.地球內部根據密度由大到小大致可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B.生物圈不但包含了生物,還包含生物所處的環境,如空氣,水等C.土壤是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四個圈層的共有部分D.地殼和地幔的分界線是軟流層,地殼漂浮在軟流層上10.在研究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質時,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在測量“土壤空氣的體積分數”實驗時,用同樣體積的鐵塊和土壤進行實驗是為了形成對照,便于測出土壤中空氣的體積B.在驗證“土壤中是否有水”實驗時,固定試管時,試管口要略向上傾斜C.在驗證“土壤中是否有有機物”實驗時,所采用的土壤必須是充分干燥的土壤D.在驗證“土壤中是否有無機鹽”實驗時,所采用的土壤必須是灼燒過的土壤且用蒸餾水來溶解礦物質11.某元素氧化物的分子量為 a,其相同價態硫酸鹽(定義:硫酸根離子與其它金屬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的分子量為b,則該元素的化合價數值可能是 ( )A. B. C. D.12.下列產品的制作過程主要采用了鑄造工藝的是( ?。?br/>A.陶瓷花盆 B.塑料花盆C.鐵鍋 D.玻璃杯13.生物體內有很多“橋梁”結構承擔著運輸的功能,如圖所示,甲乙分別為人體和植物體內的有關物質運輸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中的物質主要通過血管運輸B.臍帶是胎兒和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C.③主要是有機物,依靠導管運輸D.④主要是水和無機鹽,依靠篩管運輸14.下列土壤模型中,適合大多數植物生長的是 ( ?。?br/>A. B.C. D.15.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強打算用天平、燒杯、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實驗課題:①測量牛奶的密度;②鑒定戒指是否為純金;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④鑒定鐵球是否空心;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個數。其中能夠完成的是( ?。?br/>A.①⑤ B.②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16-17題,每空2分,其余題目每空1分,共30分)16.2024年1月5日19時20分,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四星”方式將天目1號氣象星座15-18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衛星從地面到太空,其質量 。(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2)衛星在太空中飛行,向陽面和背陽面兩側的溫差高達250℃,而衛星內部的電子設備又需要將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科學家采用了熱管溫控技術,管內工作的液體在熱端吸熱而 ,在冷端放熱而液化,這樣反復工作使衛星兩面溫度趨于平衡。17.現在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其中肺炎支原體、甲流病毒、新冠病毒感染是三種易產生疊加感染的病原體。如果出現發燒持續不退或咳嗽劇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1)病毒屬于生物,以下各項能作為判斷依據的是( ?。?。A.病毒體積微小 B.病毒能繁殖C.病毒有各種形狀 D.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75%的酒精是常用的醫用消毒劑,消毒時酒精擦拭在手上會感覺到涼爽,因為酒精蒸發時會 ?。ㄌ睢拔鼰帷被颉胺艧帷保?。在配制酒精溶液時,將酒精和水混合,發現混合后的體積比混合前的總體積小,從微觀角度分析原因 。18.楊梅(如圖甲)的花期非常短,楊梅樹是雌雄異株的,雄株只能開雄花,花粉多而輕(如圖乙);雌株只能開雌花,柱頭呈須狀張開,能分泌黏液。請回答:(1)根據楊梅花的特征推斷,楊梅花屬于 (填“風媒花”或“蟲媒花”)。(2)小科同學吃完楊梅,拿著吐出楊梅核斷定: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只有1顆胚珠,他的理由是 。(3)有時在楊梅果實上會看見白色的小蟲子,這是果蠅幼蟲,其生長周期與蠶類似,右圖能表示果蠅發育過程的是: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19.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1)如圖1是探究水組成的實驗裝置。反應開始后,試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2)圖2是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x的值為 。20.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執行月背采樣任務,將帶回月壤進行科學研究。(1)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還有空氣、水、無機鹽和 等成分。(2)科學家設想:假如環境條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條件下形成類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經過的階段如下,按順序補全月壤形成過程 ③⑤。①形成原始月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 ②巖石風化 ③高等植物生長 ④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⑤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月壤形成 ⑥低等植物生長21.用化學用語完成下列填空:(1)空氣中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的物質的化學式 。(2)CO2 中 2 表示的意義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4)4 個銨根離子 。(5)H2SO4 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 。(6)符號“6Cu”的含義 。22.用序號回答: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質子、④電子⑤離子、⑥原子核、⑦中子中,選擇填空。(1)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是 (寫出3種),其中 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 和 構成的。(2)元素的種類由 數決定。(3) Mg和Mg2+因具有相同的 數,故屬于同種元素。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28分)23.(4分)當前,陽臺小菜園已成為一種家庭時尚。請回答有關問題:(1)選擇和改善土壤的方法:選擇壤土類土壤有利于大多數植物,因為這種土壤 ?。粚Ⅳ~的內臟深埋入土壤中,過一段時間翻開土壤發現魚內臟不見了,土壤變肥沃了。(2)種植黃瓜首先要通過催芽促使種子萌發:浸泡種子1~2小時,在育苗盆底墊幾層紗布,用清水浸濕,放上浸泡過的種子,置于28~30℃、通風的環境中1~5天。通過催芽能促使種子萌發的原因是 。(3)種植空心菜的一種方法:到菜場買來空心菜,去掉葉子,剪取有3~4個節的莖段,插入土壤中,過幾天就可以長成一株空心菜,這種生殖方式屬于,這種繁殖方式的優點是 。(4)種植南瓜后,有的花能結成一個大南瓜,南瓜中的南瓜籽是由花中的 發育而來的。24.(6分) 為了了解原子結構的奧秘,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為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于1911年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①α粒子源————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束(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靶子,厚度1μm;③熒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顯微鏡上發出閃光。【實驗現象】如圖乙所示,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偏轉,有極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的偏轉。【分析解釋】(1)根據實驗現象,不能獲得的結論是____。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C.原子核帶正電荷 D.核外電子帶負電荷(2)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文中“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3)1932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內含2個質子)轟擊鈹原子核(內含4個質子),微觀示意圖如圖丙所示,生成的微粒C是 原子的原子核(填寫名稱)。25.(4分)小科為了研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進行了如下實驗:①空盒子里裝入土。②在甲、乙區域的土壤上灑上水,使其濕潤。③在甲、乙、丙、丁四個區域均勻的各撤上20粒干燥、同品種的玉米種子。④用黑紙板把乙、丁蓋上,放在20℃左右的環境中。一周后拿掉黑紙板,觀察種子的萌發情況。區域 甲 乙 丙 丁種子發芽數(粒) 19 18 1 1(1)實驗中所用到的玉米種子除不處于休眠期的同品種的活種子外,還應相同的是 。(2)小科設計甲和乙兩個實驗區域,基于的假設是 。(3)對比甲和丙的玉米種子的萌發數量,可以得出: 。(4)根據實驗結果可知:要使儲藏的種子不發芽,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 。26.(6分)小李同學在常溫下做探究“冰和石蠟熔化特點”的實驗,實驗裝置分別如圖甲、乙所示。(1)圖甲是探究“冰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該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 ?。ㄟx填“可 行”或“不可行”)的;(2)圖乙是探究“石蠟熔化特點”的裝置,此實驗中采用的加熱方式優點是 。(3)在觀察探究冰的熔化特點時,小李繪制了如圖丙所示的圖像。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BC 段處于 狀態。27.(8分)學習了“測量物質的密度”之后,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鹽水的密度。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方法一:小浩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量鹽水的密度,操作過程如下:①將天平調節平衡;②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104.2g;③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甲所示;④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如圖乙所示;⑤計算鹽水的密度。(1)根據圖乙,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 g。(2)計算鹽水的密度: 。(3)若步驟③中有部分鹽水灑到外面,則測得的鹽水密度將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4)方法二:小明同學找來兩個相同的瓶子,分別裝入體積都為V的水和上述鹽水,在用調好的天平而不用砝碼的情況下,也測量出了鹽水的密度(水的密度為ρ水)。步驟如下:①將裝有鹽水的瓶子放在天平的左盤,裝有水的瓶子放在右盤;②調節標尺上的游碼使天平平衡,讀出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m1。計算鹽水的密度: (用V、m1、ρ水表示)。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2分)28.(4分)根據如圖回答:(1)A、B兩果實中,不能繼續長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斷了運輸有機物的 。(2)枝條上部的葉片不會因樹皮環剝而萎縮,是因為 是通過莖里的 向上運輸的。29.(6分)為破解原子內部結構的奧秘,一代又一代科學家進行了不懈地探索。材料一:1897 年,湯姆生通過實驗發現原子中有帶負電的微粒,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從而建立了西瓜模型。材料二:1911年,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如下現象:①絕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部分α粒子被彈了回來。根據現象,盧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金的原子序數為79)材料三:盧瑟福的學生莫塞萊注意到,原子核所帶電荷數與質子數相等,但原子核質量卻遠大于質子總質量。(1)湯姆生建立西瓜模型時,推測原子中必須存在帶正電的物質,其依據的科學原理是 。(2)若改用鋁箔重復實驗,有人認為被反彈的α 粒子比例會減少,他的理由是 。(3)在認識原子結構模型的基礎上,為強化同學們對分子結構模型的理解,老師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實踐性活動,并為此次活動設計了相應的評價量表:小紅同學用超輕黏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圖所示),參照評價量表。組長把小紅作品的“指標一”評定為“優秀”,而“指標二”評定為“合格”。為使該模型的“指標二”達到“優秀”。“甲烷分子結構攜型制作”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兩種顏色,原子大小比倒不合理 同種顏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調指標二 形態規整、能很好體現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 形態規整、們不能體現分子的立體結構 用態扭曲與實際不府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30.(6分)2022年9月,天宮課堂發起“天地共播一粒種”活動,航天員講解了植物擬南芥在空間站“從種子到種子”的培養過程。同年11月,我國在問天實驗艙完成了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太空培養實驗。為研究種子結構以及種子的萌發過程,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項目式學習。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項目一:了解擬南芥的生長特性。觀察擬南芥種子的萌發過程,并收集相關資料。(1)圖1為擬南芥種子及其結構模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擬南芥的子葉有 片;(2)據圖2資料分析,將擬南芥種子放置在2~4℃低溫環境中的目的是 (填“解除”或“促進”或“抑制”)種子的休眠;(3)種子萌發長成幼苗后,約4~6周就可以開花,再經歷傳粉和雙受精后結出果實。擬南芥種子是由花中 發育而成的。項目二:某品牌休閑西服標簽的部分內容如下,請根據標簽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4)西服面料兩種成分中,屬于高分子聚合物的是 。(5)在面料中加入滌綸的作用是 。(6)從熨燙標準推測,羊毛、滌綸這些纖維材料具有的特點是 。31.(6分)紹興酒文化悠久,臨近過年時,諸暨農家開始燒制當地特色美酒同山燒(白酒),這一傳統是諸暨人過年不可或缺的溫馨環節。制酒主要包含兩個關鍵過程:發酵和蒸餾。(1)發酵的過程:酵母分解糖,產物之一是酒精.發酵過程屬于 ?。ㄌ睢拔锢碜兓被颉盎瘜W變化”)。(2)如圖所示的過程中,酒精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3)釀造出的同山燒白酒度數很高,一般不宜飲用,需要與適量水勾兌(混合)后才能出售。有關行業規定:白酒的“度數”是指氣溫在20℃時,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數,即酒精的體積分數;比如50度白酒是指氣溫在20℃時,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為50毫升。(ρ水=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請計算: ①該廠生產的每瓶裝“500毫升、45度”的同山燒白酒,質量是多少?②這種酒的密度約是多少?32.(4分)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春季流感高發,注意防控。如果被確認為甲流,醫生建議在48小時內服用磷酸奧司他韋,可以有效縮短病程。如圖為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及其說明書部分內容。【成分】本品活性成分為磷酸奧司他韋【性狀】白色混懸液【適應癥】用于成人和1周及以上兒童的甲型流感【規格】總容量60mL(按照奧司他韋計) 12.5mL: 75mg奧司他韋分子式: C16H28N2O4【用量】對1歲以上的兒童推薦按照下列體重一劑量表服用(劑量是以奧司他韋質量計)體重 推薦劑量≤15千克 每次30毫克,每天兩次15-23千克 每次45毫克,每天兩次23-40千克 每次60毫克,每天兩次>40千克 每次75 毫克,每天兩次(1)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精確至0.01%)(2)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在治療過程中,需每天服用“奧司他韋”2次,那么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多少毫升 (請寫出計算過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浙江省七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押題沖刺試卷01(學生版).docx 2025年浙江省七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押題沖刺試卷01(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