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新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5章第1節 走進制造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幾種產業屬于制造業的是( ?。?br/>A.化工業 B.塑料業 C.制藥業 D.汽車業2.先進的制造技術是集多種先進技術為一體所產生的技術、設備和系統的總稱。下列不屬于先進制造技術與工程所具有的特點的是( ?。?br/>A.以較高消耗創造高效益以提高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B.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需求并快速調整適應市場C.生產過程利用多種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D.注重生產過程的環保性和資源的有效利用3.智能制造集成了哪些技術( )A.先進制造技術、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B.先進制造技術、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C.信息技術、化學制造和食品制造D.智能技術、機械制造和紡織制造4.如圖所示為某汽車生產車間中全流程執行和對外展示料箱搬運任務的人形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是智能化生產設備中最具代表性的種類之一。關于智能機器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有靈活的操作能力、精準的感知與決策系統,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B.能夠執行重復性的勞動任務,如焊接、噴涂、搬運等C.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裝配、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D.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機器人的所有缺點都可以改進和克服5.我國制造業領域已經具有全球領先的競爭力,下列不屬于我國制造業優勢的是( ?。?br/>A.軌道交通 B.通信裝備 C.芯片制造 D.輸變電裝備6.(5.2 我們一起來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解析版)在現代汽車制造中,為了確保汽車零部件的高精度和一致性,廣泛應用的技術是( )A.手工鍛造 B.精密鑄造C.模具制造與沖壓成型 D.自由鍛造7.(5.2 我們一起來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解析版)人造琥珀是一種將昆蟲、植物等物品封入樹脂中的琥珀制品,人造琥珀采用的是以下哪一種成型技術?( )A.模壓成型 B.擠出成型 C.注射成型 D.澆鑄成型8.(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2024年9月25日,解放軍火箭軍發射了東風31AG洲際導彈。東風31AG導彈采用了高強度碳纖維替換原有金屬材料,使得導彈的質量大幅降低,從而提高了射程和載荷重量。高強度碳纖維具有很多優異的性能,以下關于高強度碳纖維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高強度碳纖維密度小B.高強度碳纖維的耐腐蝕性能較差C.高強度碳纖維具有硬度大的特點D.高強度碳纖維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9.(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1764年的一個晚上,英國紡織工詹姆斯 哈格里夫斯回到家,不小心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發現被踢倒的紡紗機仍在轉動。受其啟發他把幾個紗錠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制造出可以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珍妮紡紗機。詹姆斯獲得技術問題來源的途徑是( ?。?br/>A.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 B.觀察日常生活C.搜集和分析信息 D.別人給出的問題10.(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下列制造技術與工程中,只用到物理變化的是( ?。?br/>A.金屬鍛造 B.納米制造 C.生物制造 D.智能制造11.(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滿足人們衣、食、住、行、交往、聯系等方面的需求,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技術。下列技術中,是為了滿足人們“行”這一方面需求的是( )A.烹飪技術 B.建筑設計技術C.通信技術 D.車船制造技術12.(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人類生活中,需要進食以補充能量,于是便產生了( )A.通信技術 B.食品加工技術C.紡織縫制技術 D.通信郵電技術13.(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以下哪個不是制造門類中的細分領域( ?。?br/>A.電子產品制造 B.航空母艦制造C.時尚設計制造 D.醫藥制造14.(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生物制造主要利用什么進行化學品合成( ?。?br/>A.微生物細胞 B.植物細胞 C.動物細胞 D.人造細胞15.(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智能制造集成了哪些技術( ?。?br/>A.先進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 B.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C.化學制造和食品制造 D.機械制造和紡織制造16.(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某少年的爺爺患了一種老年神經系統疾病,經常出現失憶、失語等情況,偶爾會發生走失現象,家里人非常著急。少年在人的幫助下,設計制造了一雙帶有薄膜式傳感器的“襪子”,當那雙裝有傳感器的襪子一觸地時,他的手機就會發出警報。下列有關技術與設計的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br/>A.一般情況下設計是集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綜合體B.技術設計需要結構學、材料學、電子技術等方面知識和技術的支撐C.技術越發達,設計越進步,越限制人的自由,技術與設計帶給人們的是束縛和限制D.技術領域中的設計,核心是技術設計17.(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中國科學家實現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這一過程需要哪些基本元素( ?。?br/>A.水、氧氣和電 B.水、二氧化碳和陽光C.水、二氧化碳和電 D.二氧化碳、土壤和電18.(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下列事物的變遷不能反映科學改變人們生活的是( ?。?br/>A.玻璃保溫杯→塑料保溫杯→不銹鋼保溫杯B.唐詩→宋詞→元曲C.人力紡織機→水力紡織機→蒸汽紡織機D.書信→電話→手機19.如圖所示為某汽車生產車間中全流程執行和對外展示料箱搬運任務的人形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是智能化生產設備中最具代表性的種類之一。關于智能機器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有靈活的操作能力、精準的感知與決策系統,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B.能夠執行重復性的勞動任務,如焊接、噴涂、搬運等C.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裝配、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D.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機器人的所有缺點都可以改進和克服20.在剛剛落幕的校第75屆運動會上,同學們努力拼搏,攜手奮進,展現了“青春領跑人”的校運精神。根據所學內容回答問題:校運會的下列設施或器材中,沒有用到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br/>A.塑膠跑道 B.鋁合金接力棒C.實心球 D.尼龍跳繩二、填空題21.(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3D打印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藍圖,通過電腦控制,將“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變成 。22.(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納米制造大大提升了制造的 。23.(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生物制造主要有基因工程、 、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新技術。24.伽利略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溫度計——空氣溫度計。如圖所示,一個細長頸的球形容器倒插在裝有紅色液體的槽中,細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見,如果不考慮外界大氣壓的變化,可根據液面的變化測出溫度的變化。當氣溫升高時,球形容器內氣體體積 (填“膨脹”或“縮小”),細管內液面 。三、綜合題25.《中國制造2025》提出,我國應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制造業的發展,向制造業強國邁進。讀2017-2021年中國智能制造業產值規模及增速圖,解決下面問題。(1)據圖可知,近五年(2017-2021)我國智能制造業產值規模( ?。?br/>A.基本持平 B.有增有減 C.持續下降 D.持續上升(2)中國制造業的持續發展,歸功于我國積極發展( ?。?br/>A.家具制造業 B.高新技術產業C.農副產品加工業 D.棉紡織工業26.(5.2 我們一起來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解析版)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進“中國制造”走向世界。(1)“天問一號”使用了西安交大研發團隊的材料——新型鎂鋰合金,該合金屬于 ?。ㄌ睢敖饘俨牧稀被颉八芰稀保?。(2)下列汽車組件中,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填字母)。A.鋼鐵車架 B.真皮座套 C.玻璃車窗 D.橡膠輪胎27.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興國之器。制造業是國家創新的主要載體和國家安全的保障部門,能夠吸納各種技能人員就業。制造業是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的重要構成,制造業的健康發展是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主要標志和基本前提。制造業為產業鏈、供應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產品和要素,為經濟社會的穩定運行和健康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質保障。目前我國的工業經濟實現了規模總量的跨越式增長和發展質量的顯著提升,以強大的實力推動著我國由農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1)目前,如中國高鐵、5G通信等,我國有部分制造業已走在世界的前列。請再列舉兩個世界領先的中國制造業: (2)目前我國的高端芯片制造、航空發動機、極小徑銑刀、超精密拋光工藝等關鍵制造技術仍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請查閱資料,再列舉兩項我國目前仍待改進的技術: (3)為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國家制定了實現制造強國“三步走”戰略。該戰略的計劃如下:第一步到2025年,目標是 ?。坏诙绞堑健? 年,目標是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 時,我國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28.生物制造是以微生物細胞生產生物制劑,或以酶蛋白為催化劑進行化學品合成,或以生物質為原料合成能源與材料的制造模式,主要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新技術。如圖所示為某國發布的未來生物制造目標示意圖。生物制造具有環境友好、高效生產、能定制化生產、靈活性和適應性強、原料可再生等優勢。請查閱相關資料,從上述優勢中選取兩個角度深入分析生物制造具備這些優勢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 制造業是將已獲取的物質資源作為勞動對象,通過加工、制作、裝配等環節以形成新部件、新產品的工業部門。制造業主要有冶金工業、機械工業、食品工業、紡織工業、電子工業等。【解答】化工業和塑料業都是為制造業提供材料的,而制藥業和汽車業,都是利用現有的材料加工制造新產品的,屬于制造業。故選CD。2.【答案】C【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所謂先進的制造技術,肯定是從生產工藝、生產材料、消耗能源,器材性能等多方面都有進步和優勢。【解答】 A.以較高消耗創造高效益以提高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故A正確不合題意;B.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需求并快速調整適應市場,故B正確不合題意;C.生產過程不一定用多種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故C錯誤符合題意;D.注重生產過程的環保性和資源的有效利用,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3.【答案】B【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根據對智能制造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 智能制造集成了先進制造技術、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4.【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根據對智能機器人的優點和缺點的認識分析判斷。【解答】 A.有靈活的操作能力、精準的感知與決策系統,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故A正確不合題意;B.能夠執行重復性的勞動任務,如焊接、噴涂、搬運等,故B正確不合題意;C.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裝配、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故C正確不合題意;D.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機器人的缺點可以改進,但是不可能全部克服,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5.【答案】C【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根據對我國制造業的現狀的認識和了解判斷即可。【解答】我國的軌道交通四通八達,包括北斗在內通信設備十分先進,高壓輸電技術更是世界第一,只有芯片制造受限于光刻機,暫時沒有什么優勢,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故選C。6.【答案】B【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鑄造技術可以制造出高精度的零部件,尺寸穩定性好等特點。【解答】為了確保汽車零部件的高精度和一致性,官方應用的技術是精密鑄造。故選:B。7.【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金屬的的成型技術:(1)成型技術:成型技術可以讓材料發生永久的形變,根據制造時工的受力和變形,有軋制、擠壓、拉拔、鍛造等方式。生產中,人們會根據所需金屬制品的形狀選用不同的成型技術。(2)成型技術的特點:金屬成型需要對材料施加足夠大的壓力,才能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鍛件。(3)成型技術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成型技術也在發展。古時鐵匠用鐵錘、鐵砧和火爐,鍛造農具、硬幣、珠寶等金屬制品?,F在,大多數鍛造機已經實現了計算機自動控制,可自動制造各類工具、零部件和產品。【解答】澆鑄成型將液態塑料倒入模具中硬化,即可制成薄板等制品。例如:將昆蟲、植物、紀念物等封人樹脂中制成的人造琥珀制品。故選:D。8.【答案】B【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高強度碳纖維的性質與應用,需要結合其在導彈上的應用(替換金屬材料減重等),分析各選項關于其密度、耐腐蝕性、硬度、應用領域描述的正誤 。【解答】A、東風31AG導彈采用了高強度碳纖維替換原有金屬材料,使得導彈的質量大幅降低,這說明高強度碳纖維密度小,故A說法正確;B、東風31AG導彈采用了高強度碳纖維替換原有金屬材料,說明高強度碳纖維的耐腐蝕性能較好,故B說法錯誤;C、東風31AG導彈采用了高強度碳纖維替換原有金屬材料,說明高強度碳纖維具有硬度大的特點,故C說法正確;D、由題干信息可知,高強度碳纖維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故D說法正確。故選:B。9.【答案】B【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題目描述了英國紡織工詹姆斯 哈格里夫斯在日常生活場景中,不小心踢到妻子使用的紡紗機,進而從這一現象中獲得靈感制造出珍妮紡紗機,問題是詢問他獲得技術問題來源的途徑。【解答】A、“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材料中并沒有提及詹姆斯是通過有目的、系統性的技術研究或者專門設計的技術試驗來獲得制造珍妮紡紗機的思路,他只是偶然在生活中發現的現象,所以該選項不符合。B、“觀察日常生活”:詹姆斯是在回到家,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因踢到紡紗機這一偶然事件,觀察到被踢倒的紡紗機仍在轉動,從而獲得制造新紡紗機的靈感,這明顯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觀察得到技術問題的來源,該選項符合題意。C、“收集和分析信息”:材料里沒有表明詹姆斯是通過收集和分析各類信息來產生制造新紡紗機的想法,是基于生活中的意外觀察,并非信息收集分析,該選項不符合。D、“別人給出的問題”:整個過程中沒有別人給他提出制造新紡紗機這樣的問題,是他自己在生活場景中的發現促使他制造出新機器,該選項不符合。故選:B。10.【答案】A【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物理變化是指 物質的狀態或形態發生了改變,但其內部結構和組成保持不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的過程。【解答】A、金屬鍛造是利用外力使金屬發生形變,改變其形狀和尺寸,在這個過程中,金屬的內部結構和組成不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A符合題意。B、納米制造過程中可能涉及到材料的合成等操作,會有新物質生成,可能發生化學變化,B不符合題意。C、生物制造通常會利用生物的代謝等生命活動來制造產品,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不符合題意。D、智能制造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其中的制造過程可能包含各種化學反應等,不一定只發生物理變化,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 紡織制造,滿足了人們在衣方面的需求;建筑設計技術,滿足了人們在住方面的需求;通信技術,滿足了人們在交往方面的需求;車船制造技術,滿足了人們在行方面的需求。【解答】為了滿足人們“行”這一方面需求產生了車船制造技術。故選:D。12.【答案】B【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通信技術,滿足人類交往的需求;食品加工技術,滿足了人們對進食以及補充能量的需求;防止縫紉技術,滿足了人們對衣的需求;通信郵電技術,滿足人們對信息傳遞的需求。【解答】人類生活中,需要進食以補充能量離不開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能方便快捷的獲取食物獲得能量補充。故選:B。13.【答案】B【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解析】【分析】制造門類眾多,有電子產品制造、汽車制造、船舶制造、機械制造化學制造、食品制造、紡織制造、醫藥制造等細分領域。【解答】航空母艦制造屬于船舶制造門類中的一個分支,不屬于細分領域。故選:B。14.【答案】A【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生物制造是以微生物細胞生產生物制劑、或以酶蛋白為催化劑進行化學品合成、或以生物質為原理合成能源與材料的制造模式。【解答】生物制造主要利用微生物細胞進行化學合成。故選:A。15.【答案】A【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智能制造是具有感知、決策、執行能力的各類制造裝備的統稱。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與融合。【解答】智能制造集成了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故選:A。16.【答案】C【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技術是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手段。設計是人們為了一定目的創造性活動。為了滿足人們不斷的提高的需求,所以技術需要不斷的創新,技術創新需要人們的設計活動去實現。而技術的不斷進步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更為先進的設計手段。【解答】A、設計是集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綜合體,例如薄膜式傳感器的“襪子”既要需要涉及傳感器技又需要符合人體結構,故A說法正確;B、技術設計需要結構學、材料學、電子技術等方面知識和技術的支撐,例如設計傳感器襪子需要考慮襪子的材質、符合人體腳的結構、同時要選擇什么樣的芯片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故B正確;C、技術越發達,設計越進步,才能給人類提供更多的可能,而不是限制和束縛,故C錯誤;D、技術設計的核心是設計,故D正確。故選:C。17.【答案】C【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人工合成過程的原理,與自然光合作用(利用陽光、水、二氧化碳)不同,人工合成淀粉是在實驗室等環境下,以電等提供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等進行轉化 。【解答】解: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這項技術只需要水、二氧化碳和電,不依賴光合作用。故選:C。18.【答案】B【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解析】【分析】科學的進步和技術的改變,會改變生活的方式。【解答】A、玻璃保溫杯→塑料保溫杯→不銹鋼保溫杯,是科學改變生活的表現,故A不符合題意;B、唐詩→宋詞→元曲,是文化的發展,不屬于科學的發展,故B符合題意;C、人力紡織機→水力紡織機→蒸汽紡織機,是科學改變生活的表現,故C不符合題意;D、書信→電話→手機,是科學改變生活的表現,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根據對智能機器人的優點和缺點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 A.有靈活的操作能力、精準的感知與決策系統,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故A正確不合題意;B.能夠執行重復性的勞動任務,如焊接、噴涂、搬運等,故B正確不合題意;C.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裝配、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故C正確不合題意;;D.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機器人缺點可以減小,但是不可能全部克服,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0.【答案】B【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解析】【分析】根據合成材料是由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分析。【解答】合成材料是由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膠跑道、實心球、尼龍跳繩均用到有機合成材料。故選:B。21.【答案】實物【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1、3D 打印技術的工作基礎:明確 3D 打印是以數字模型文件作為藍圖,體現其數字化驅動的特性,這是區別于傳統制造從實體模具等開始的關鍵,涉及數字建模與制造流程的關聯知識 。2、3D 打印的過程機制:闡述通過電腦控制,將 “打印材料” 一層層疊加的成型方式,包含分層制造的增材制造原理,即從二維層積到三維實體構建的技術邏輯 。3、3D 打印的結果呈現:最終轉化為實物,體現該技術實現數字模型向物理實體轉化的能力,涉及數字制造與實體產出的對應關系,以及增材制造在實物成型上的應用知識 。【解答】3D打印技術是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22.【答案】精度【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納米制造的核心優勢是能夠顯著提升制造的精度,這是由其在納米尺度下進行精確設計與加工的技術特點決定的。【解答】納米制造大大提升了制造的精度。23.【答案】酶工程【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解析】【分析】生物制造的核心技術:明確生物制造主要涵蓋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這些是生物制造領域的關鍵技術分支 。【解答】生物制造主要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新技術。故答案為:酶工程。24.【答案】膨脹;下降【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氣體溫度變化時球形瓶中氣體體積發生變化,細管中液面高度會發生變化,根據細管液面高度的變化情況可以判斷氣體溫度的變化情況,根據題意與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分析答題。【解答】當外界氣溫上升時,球形容器內的氣體受熱膨脹,由于密閉,所以壓強增大,使管內的液面下降。25.【答案】(1)D(2)B【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1)“基本持平”意味著產值規模在這五年中數值大致相同,沒有明顯變化;“持續下降”表示產值規模一年比一年低;“持續上升”表示產值規模一年比一年高。(2)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它具有高附加值、高創新性、高成長性等特點。家具制造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棉紡織工業都屬于傳統制造業,對經濟發展有一定貢獻,但相比之下,高新技術產業能為制造業帶來更先進的技術、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強的競爭力。【解答】 (1)A.“基本持平”:在實際經濟發展,尤其在國家大力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背景下,產值規模不太可能五年都基本無變化,不符合實際發展趨勢,故A錯誤;B.“ 有增有減 ”:題目中未明確該表述,且從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大環境看,不是簡單的有升有降,表述不準確,故B錯誤;C.“持續下降”:國家積極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制造業發展,在這樣的政策推動下,產值規模不會持續下降,不符合發展態勢,故C錯誤;D.“持續上升”:由于我國積極推動智能制造業發展,隨著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等因素,智能制造業產值規模會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符合實際情況,故D正確。故選D。(2)A.家具制造業屬于傳統制造業,主要生產家具產品,其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對中國制造業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有限,故A錯誤;B.高新技術產業如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發展,能夠為制造業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創新的生產工藝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極大地促進制造業的升級和持續發展,故B正確;C.農副產品加工業是對農產品進行加工處理的產業,雖然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一定地位,但屬于傳統產業,對制造業整體的技術提升和持續發展的帶動作用不如高新技術產業,故C錯誤;D.棉紡織工業是傳統的輕工業,主要從事棉紡織品的生產,技術創新相對較慢,對中國制造業持續發展的貢獻相對較小,故D錯誤。故選B。26.【答案】(1)金屬材料(2)D【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1)根據金屬材料的定義,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分析新型鎂鋰合金所屬的材料類別。(2)依據有機合成材料的概念,有機合成材料是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制得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判斷汽車組件中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部件。【解答】(1)新型鎂鋰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因為金屬材料是指金屬元素或以金屬元素為主構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材料,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新型鎂鋰合金是鎂和鋰組成的合金,所以它屬于金屬材料。(2)A、選項鋼鐵車架是由鐵的合金制成,屬于金屬材料;B、選項真皮座套是由天然皮革制成,屬于天然有機材料;C、選項玻璃車窗是由玻璃制成,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選項橡膠輪胎是由合成橡膠制成,合成橡膠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答案為:D。27.【答案】(1)特高壓輸電、新能源汽車(合理即可)(2)掃描電子顯微鏡、工業設計軟件(或先進科研儀器等,合理即可)(3)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1)(2)根據對我國制造業的認識解答即可;(3)根據對我國實現制造強國“三步走”戰略的認識解答。【解答】(1) 目前,如中國高鐵、5G通信等,我國有部分制造業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列舉兩個世界領先的中國制造業:特高壓輸電、新能源汽車;(2) 目前我國的高端芯片制造、航空發動機、極小徑銑刀、超精密拋光工藝等關鍵制造技術仍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兩項我國目前仍待改進的技術:掃描電子顯微鏡、工業設計軟件(或先進科研儀器等,合理即可)。(3)為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國家制定了實現制造強國“三步走”戰略。該戰略的計劃如下:第一步到2025年,目標是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是到2年,目標是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2035年時,我國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28.【答案】①生物制造過程通常在接近體溫和常壓的條件下進行,減少了能源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②生物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和污染物較少,降低了環境污染治理的成本。③生物制造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選擇性,能夠精確地合成復雜的分子結構,這對于傳統化學合成來說往往難以實現,生物制造能夠生產出傳統物理或化學方法難以合成的新型材料和化合物,為醫藥、能源、材料等領域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④生物制造能利用可再生資源(如農業廢棄物、工業尾氣等)進行生產,降低對傳統資源的依賴。(合理即可)【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可從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環境治理成本、新材料和能源依賴等角度分析生物制造具有優勢的原因。1 / 1初中科學新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5章第1節 走進制造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幾種產業屬于制造業的是( )A.化工業 B.塑料業 C.制藥業 D.汽車業【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 制造業是將已獲取的物質資源作為勞動對象,通過加工、制作、裝配等環節以形成新部件、新產品的工業部門。制造業主要有冶金工業、機械工業、食品工業、紡織工業、電子工業等。【解答】化工業和塑料業都是為制造業提供材料的,而制藥業和汽車業,都是利用現有的材料加工制造新產品的,屬于制造業。故選CD。2.先進的制造技術是集多種先進技術為一體所產生的技術、設備和系統的總稱。下列不屬于先進制造技術與工程所具有的特點的是( )A.以較高消耗創造高效益以提高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B.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需求并快速調整適應市場C.生產過程利用多種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D.注重生產過程的環保性和資源的有效利用【答案】C【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所謂先進的制造技術,肯定是從生產工藝、生產材料、消耗能源,器材性能等多方面都有進步和優勢。【解答】 A.以較高消耗創造高效益以提高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故A正確不合題意;B.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需求并快速調整適應市場,故B正確不合題意;C.生產過程不一定用多種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故C錯誤符合題意;D.注重生產過程的環保性和資源的有效利用,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3.智能制造集成了哪些技術( ?。?br/>A.先進制造技術、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B.先進制造技術、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C.信息技術、化學制造和食品制造D.智能技術、機械制造和紡織制造【答案】B【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根據對智能制造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 智能制造集成了先進制造技術、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4.如圖所示為某汽車生產車間中全流程執行和對外展示料箱搬運任務的人形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是智能化生產設備中最具代表性的種類之一。關于智能機器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有靈活的操作能力、精準的感知與決策系統,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B.能夠執行重復性的勞動任務,如焊接、噴涂、搬運等C.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裝配、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D.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機器人的所有缺點都可以改進和克服【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根據對智能機器人的優點和缺點的認識分析判斷。【解答】 A.有靈活的操作能力、精準的感知與決策系統,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故A正確不合題意;B.能夠執行重復性的勞動任務,如焊接、噴涂、搬運等,故B正確不合題意;C.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裝配、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故C正確不合題意;D.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機器人的缺點可以改進,但是不可能全部克服,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5.我國制造業領域已經具有全球領先的競爭力,下列不屬于我國制造業優勢的是( ?。?br/>A.軌道交通 B.通信裝備 C.芯片制造 D.輸變電裝備【答案】C【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根據對我國制造業的現狀的認識和了解判斷即可。【解答】我國的軌道交通四通八達,包括北斗在內通信設備十分先進,高壓輸電技術更是世界第一,只有芯片制造受限于光刻機,暫時沒有什么優勢,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故選C。6.(5.2 我們一起來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解析版)在現代汽車制造中,為了確保汽車零部件的高精度和一致性,廣泛應用的技術是( ?。?br/>A.手工鍛造 B.精密鑄造C.模具制造與沖壓成型 D.自由鍛造【答案】B【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鑄造技術可以制造出高精度的零部件,尺寸穩定性好等特點。【解答】為了確保汽車零部件的高精度和一致性,官方應用的技術是精密鑄造。故選:B。7.(5.2 我們一起來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解析版)人造琥珀是一種將昆蟲、植物等物品封入樹脂中的琥珀制品,人造琥珀采用的是以下哪一種成型技術?( )A.模壓成型 B.擠出成型 C.注射成型 D.澆鑄成型【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金屬的的成型技術:(1)成型技術:成型技術可以讓材料發生永久的形變,根據制造時工的受力和變形,有軋制、擠壓、拉拔、鍛造等方式。生產中,人們會根據所需金屬制品的形狀選用不同的成型技術。(2)成型技術的特點:金屬成型需要對材料施加足夠大的壓力,才能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鍛件。(3)成型技術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成型技術也在發展。古時鐵匠用鐵錘、鐵砧和火爐,鍛造農具、硬幣、珠寶等金屬制品。現在,大多數鍛造機已經實現了計算機自動控制,可自動制造各類工具、零部件和產品。【解答】澆鑄成型將液態塑料倒入模具中硬化,即可制成薄板等制品。例如:將昆蟲、植物、紀念物等封人樹脂中制成的人造琥珀制品。故選:D。8.(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2024年9月25日,解放軍火箭軍發射了東風31AG洲際導彈。東風31AG導彈采用了高強度碳纖維替換原有金屬材料,使得導彈的質量大幅降低,從而提高了射程和載荷重量。高強度碳纖維具有很多優異的性能,以下關于高強度碳纖維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高強度碳纖維密度小B.高強度碳纖維的耐腐蝕性能較差C.高強度碳纖維具有硬度大的特點D.高強度碳纖維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答案】B【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高強度碳纖維的性質與應用,需要結合其在導彈上的應用(替換金屬材料減重等),分析各選項關于其密度、耐腐蝕性、硬度、應用領域描述的正誤 。【解答】A、東風31AG導彈采用了高強度碳纖維替換原有金屬材料,使得導彈的質量大幅降低,這說明高強度碳纖維密度小,故A說法正確;B、東風31AG導彈采用了高強度碳纖維替換原有金屬材料,說明高強度碳纖維的耐腐蝕性能較好,故B說法錯誤;C、東風31AG導彈采用了高強度碳纖維替換原有金屬材料,說明高強度碳纖維具有硬度大的特點,故C說法正確;D、由題干信息可知,高強度碳纖維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故D說法正確。故選:B。9.(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1764年的一個晚上,英國紡織工詹姆斯 哈格里夫斯回到家,不小心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發現被踢倒的紡紗機仍在轉動。受其啟發他把幾個紗錠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制造出可以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珍妮紡紗機。詹姆斯獲得技術問題來源的途徑是( ?。?br/>A.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 B.觀察日常生活C.搜集和分析信息 D.別人給出的問題【答案】B【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題目描述了英國紡織工詹姆斯 哈格里夫斯在日常生活場景中,不小心踢到妻子使用的紡紗機,進而從這一現象中獲得靈感制造出珍妮紡紗機,問題是詢問他獲得技術問題來源的途徑。【解答】A、“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材料中并沒有提及詹姆斯是通過有目的、系統性的技術研究或者專門設計的技術試驗來獲得制造珍妮紡紗機的思路,他只是偶然在生活中發現的現象,所以該選項不符合。B、“觀察日常生活”:詹姆斯是在回到家,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因踢到紡紗機這一偶然事件,觀察到被踢倒的紡紗機仍在轉動,從而獲得制造新紡紗機的靈感,這明顯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觀察得到技術問題的來源,該選項符合題意。C、“收集和分析信息”:材料里沒有表明詹姆斯是通過收集和分析各類信息來產生制造新紡紗機的想法,是基于生活中的意外觀察,并非信息收集分析,該選項不符合。D、“別人給出的問題”:整個過程中沒有別人給他提出制造新紡紗機這樣的問題,是他自己在生活場景中的發現促使他制造出新機器,該選項不符合。故選:B。10.(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下列制造技術與工程中,只用到物理變化的是( ?。?br/>A.金屬鍛造 B.納米制造 C.生物制造 D.智能制造【答案】A【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物理變化是指 物質的狀態或形態發生了改變,但其內部結構和組成保持不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的過程。【解答】A、金屬鍛造是利用外力使金屬發生形變,改變其形狀和尺寸,在這個過程中,金屬的內部結構和組成不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A符合題意。B、納米制造過程中可能涉及到材料的合成等操作,會有新物質生成,可能發生化學變化,B不符合題意。C、生物制造通常會利用生物的代謝等生命活動來制造產品,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不符合題意。D、智能制造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其中的制造過程可能包含各種化學反應等,不一定只發生物理變化,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滿足人們衣、食、住、行、交往、聯系等方面的需求,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技術。下列技術中,是為了滿足人們“行”這一方面需求的是( )A.烹飪技術 B.建筑設計技術C.通信技術 D.車船制造技術【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 紡織制造,滿足了人們在衣方面的需求;建筑設計技術,滿足了人們在住方面的需求;通信技術,滿足了人們在交往方面的需求;車船制造技術,滿足了人們在行方面的需求。【解答】為了滿足人們“行”這一方面需求產生了車船制造技術。故選:D。12.(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人類生活中,需要進食以補充能量,于是便產生了( ?。?br/>A.通信技術 B.食品加工技術C.紡織縫制技術 D.通信郵電技術【答案】B【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通信技術,滿足人類交往的需求;食品加工技術,滿足了人們對進食以及補充能量的需求;防止縫紉技術,滿足了人們對衣的需求;通信郵電技術,滿足人們對信息傳遞的需求。【解答】人類生活中,需要進食以補充能量離不開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能方便快捷的獲取食物獲得能量補充。故選:B。13.(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以下哪個不是制造門類中的細分領域( )A.電子產品制造 B.航空母艦制造C.時尚設計制造 D.醫藥制造【答案】B【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解析】【分析】制造門類眾多,有電子產品制造、汽車制造、船舶制造、機械制造化學制造、食品制造、紡織制造、醫藥制造等細分領域。【解答】航空母艦制造屬于船舶制造門類中的一個分支,不屬于細分領域。故選:B。14.(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生物制造主要利用什么進行化學品合成( ?。?br/>A.微生物細胞 B.植物細胞 C.動物細胞 D.人造細胞【答案】A【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生物制造是以微生物細胞生產生物制劑、或以酶蛋白為催化劑進行化學品合成、或以生物質為原理合成能源與材料的制造模式。【解答】生物制造主要利用微生物細胞進行化學合成。故選:A。15.(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智能制造集成了哪些技術( )A.先進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 B.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C.化學制造和食品制造 D.機械制造和紡織制造【答案】A【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智能制造是具有感知、決策、執行能力的各類制造裝備的統稱。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與融合。【解答】智能制造集成了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故選:A。16.(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某少年的爺爺患了一種老年神經系統疾病,經常出現失憶、失語等情況,偶爾會發生走失現象,家里人非常著急。少年在人的幫助下,設計制造了一雙帶有薄膜式傳感器的“襪子”,當那雙裝有傳感器的襪子一觸地時,他的手機就會發出警報。下列有關技術與設計的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br/>A.一般情況下設計是集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綜合體B.技術設計需要結構學、材料學、電子技術等方面知識和技術的支撐C.技術越發達,設計越進步,越限制人的自由,技術與設計帶給人們的是束縛和限制D.技術領域中的設計,核心是技術設計【答案】C【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技術是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手段。設計是人們為了一定目的創造性活動。為了滿足人們不斷的提高的需求,所以技術需要不斷的創新,技術創新需要人們的設計活動去實現。而技術的不斷進步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更為先進的設計手段。【解答】A、設計是集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綜合體,例如薄膜式傳感器的“襪子”既要需要涉及傳感器技又需要符合人體結構,故A說法正確;B、技術設計需要結構學、材料學、電子技術等方面知識和技術的支撐,例如設計傳感器襪子需要考慮襪子的材質、符合人體腳的結構、同時要選擇什么樣的芯片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故B正確;C、技術越發達,設計越進步,才能給人類提供更多的可能,而不是限制和束縛,故C錯誤;D、技術設計的核心是設計,故D正確。故選:C。17.(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中國科學家實現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這一過程需要哪些基本元素( ?。?br/>A.水、氧氣和電 B.水、二氧化碳和陽光C.水、二氧化碳和電 D.二氧化碳、土壤和電【答案】C【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人工合成過程的原理,與自然光合作用(利用陽光、水、二氧化碳)不同,人工合成淀粉是在實驗室等環境下,以電等提供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等進行轉化 。【解答】解: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這項技術只需要水、二氧化碳和電,不依賴光合作用。故選:C。18.(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下列事物的變遷不能反映科學改變人們生活的是( ?。?br/>A.玻璃保溫杯→塑料保溫杯→不銹鋼保溫杯B.唐詩→宋詞→元曲C.人力紡織機→水力紡織機→蒸汽紡織機D.書信→電話→手機【答案】B【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解析】【分析】科學的進步和技術的改變,會改變生活的方式。【解答】A、玻璃保溫杯→塑料保溫杯→不銹鋼保溫杯,是科學改變生活的表現,故A不符合題意;B、唐詩→宋詞→元曲,是文化的發展,不屬于科學的發展,故B符合題意;C、人力紡織機→水力紡織機→蒸汽紡織機,是科學改變生活的表現,故C不符合題意;D、書信→電話→手機,是科學改變生活的表現,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如圖所示為某汽車生產車間中全流程執行和對外展示料箱搬運任務的人形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是智能化生產設備中最具代表性的種類之一。關于智能機器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有靈活的操作能力、精準的感知與決策系統,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B.能夠執行重復性的勞動任務,如焊接、噴涂、搬運等C.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裝配、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D.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機器人的所有缺點都可以改進和克服【答案】D【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根據對智能機器人的優點和缺點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 A.有靈活的操作能力、精準的感知與決策系統,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故A正確不合題意;B.能夠執行重復性的勞動任務,如焊接、噴涂、搬運等,故B正確不合題意;C.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電子裝配、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故C正確不合題意;;D.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機器人缺點可以減小,但是不可能全部克服,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0.在剛剛落幕的校第75屆運動會上,同學們努力拼搏,攜手奮進,展現了“青春領跑人”的校運精神。根據所學內容回答問題:校運會的下列設施或器材中,沒有用到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br/>A.塑膠跑道 B.鋁合金接力棒C.實心球 D.尼龍跳繩【答案】B【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解析】【分析】根據合成材料是由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分析。【解答】合成材料是由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膠跑道、實心球、尼龍跳繩均用到有機合成材料。故選:B。二、填空題21.(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3D打印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藍圖,通過電腦控制,將“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變成 。【答案】實物【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1、3D 打印技術的工作基礎:明確 3D 打印是以數字模型文件作為藍圖,體現其數字化驅動的特性,這是區別于傳統制造從實體模具等開始的關鍵,涉及數字建模與制造流程的關聯知識 。2、3D 打印的過程機制:闡述通過電腦控制,將 “打印材料” 一層層疊加的成型方式,包含分層制造的增材制造原理,即從二維層積到三維實體構建的技術邏輯 。3、3D 打印的結果呈現:最終轉化為實物,體現該技術實現數字模型向物理實體轉化的能力,涉及數字制造與實體產出的對應關系,以及增材制造在實物成型上的應用知識 。【解答】3D打印技術是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22.(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納米制造大大提升了制造的 。【答案】精度【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納米制造的核心優勢是能夠顯著提升制造的精度,這是由其在納米尺度下進行精確設計與加工的技術特點決定的。【解答】納米制造大大提升了制造的精度。23.(5.1走進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生物制造主要有基因工程、 、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新技術。【答案】酶工程【知識點】制造的概念及其門類【解析】【分析】生物制造的核心技術:明確生物制造主要涵蓋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這些是生物制造領域的關鍵技術分支 。【解答】生物制造主要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新技術。故答案為:酶工程。24.伽利略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溫度計——空氣溫度計。如圖所示,一個細長頸的球形容器倒插在裝有紅色液體的槽中,細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見,如果不考慮外界大氣壓的變化,可根據液面的變化測出溫度的變化。當氣溫升高時,球形容器內氣體體積 (填“膨脹”或“縮小”),細管內液面 。【答案】膨脹;下降【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氣體溫度變化時球形瓶中氣體體積發生變化,細管中液面高度會發生變化,根據細管液面高度的變化情況可以判斷氣體溫度的變化情況,根據題意與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分析答題。【解答】當外界氣溫上升時,球形容器內的氣體受熱膨脹,由于密閉,所以壓強增大,使管內的液面下降。三、綜合題25.《中國制造2025》提出,我國應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制造業的發展,向制造業強國邁進。讀2017-2021年中國智能制造業產值規模及增速圖,解決下面問題。(1)據圖可知,近五年(2017-2021)我國智能制造業產值規模( )A.基本持平 B.有增有減 C.持續下降 D.持續上升(2)中國制造業的持續發展,歸功于我國積極發展( )A.家具制造業 B.高新技術產業C.農副產品加工業 D.棉紡織工業【答案】(1)D(2)B【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1)“基本持平”意味著產值規模在這五年中數值大致相同,沒有明顯變化;“持續下降”表示產值規模一年比一年低;“持續上升”表示產值規模一年比一年高。(2)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它具有高附加值、高創新性、高成長性等特點。家具制造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棉紡織工業都屬于傳統制造業,對經濟發展有一定貢獻,但相比之下,高新技術產業能為制造業帶來更先進的技術、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強的競爭力。【解答】 (1)A.“基本持平”:在實際經濟發展,尤其在國家大力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背景下,產值規模不太可能五年都基本無變化,不符合實際發展趨勢,故A錯誤;B.“ 有增有減 ”:題目中未明確該表述,且從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大環境看,不是簡單的有升有降,表述不準確,故B錯誤;C.“持續下降”:國家積極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制造業發展,在這樣的政策推動下,產值規模不會持續下降,不符合發展態勢,故C錯誤;D.“持續上升”:由于我國積極推動智能制造業發展,隨著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等因素,智能制造業產值規模會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符合實際情況,故D正確。故選D。(2)A.家具制造業屬于傳統制造業,主要生產家具產品,其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對中國制造業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有限,故A錯誤;B.高新技術產業如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發展,能夠為制造業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創新的生產工藝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極大地促進制造業的升級和持續發展,故B正確;C.農副產品加工業是對農產品進行加工處理的產業,雖然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一定地位,但屬于傳統產業,對制造業整體的技術提升和持續發展的帶動作用不如高新技術產業,故C錯誤;D.棉紡織工業是傳統的輕工業,主要從事棉紡織品的生產,技術創新相對較慢,對中國制造業持續發展的貢獻相對較小,故D錯誤。故選B。26.(5.2 我們一起來制造(分層練習)--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解析版)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進“中國制造”走向世界。(1)“天問一號”使用了西安交大研發團隊的材料——新型鎂鋰合金,該合金屬于 ?。ㄌ睢敖饘俨牧稀被颉八芰稀保?。(2)下列汽車組件中,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填字母)。A.鋼鐵車架 B.真皮座套 C.玻璃車窗 D.橡膠輪胎【答案】(1)金屬材料(2)D【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1)根據金屬材料的定義,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分析新型鎂鋰合金所屬的材料類別。(2)依據有機合成材料的概念,有機合成材料是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制得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判斷汽車組件中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部件。【解答】(1)新型鎂鋰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因為金屬材料是指金屬元素或以金屬元素為主構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材料,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新型鎂鋰合金是鎂和鋰組成的合金,所以它屬于金屬材料。(2)A、選項鋼鐵車架是由鐵的合金制成,屬于金屬材料;B、選項真皮座套是由天然皮革制成,屬于天然有機材料;C、選項玻璃車窗是由玻璃制成,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選項橡膠輪胎是由合成橡膠制成,合成橡膠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答案為:D。27.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興國之器。制造業是國家創新的主要載體和國家安全的保障部門,能夠吸納各種技能人員就業。制造業是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的重要構成,制造業的健康發展是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主要標志和基本前提。制造業為產業鏈、供應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產品和要素,為經濟社會的穩定運行和健康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質保障。目前我國的工業經濟實現了規??偭康目缭绞皆鲩L和發展質量的顯著提升,以強大的實力推動著我國由農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1)目前,如中國高鐵、5G通信等,我國有部分制造業已走在世界的前列。請再列舉兩個世界領先的中國制造業: (2)目前我國的高端芯片制造、航空發動機、極小徑銑刀、超精密拋光工藝等關鍵制造技術仍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請查閱資料,再列舉兩項我國目前仍待改進的技術: (3)為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國家制定了實現制造強國“三步走”戰略。該戰略的計劃如下:第一步到2025年,目標是 ??;第二步是到 年,目標是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 時,我國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答案】(1)特高壓輸電、新能源汽車(合理即可)(2)掃描電子顯微鏡、工業設計軟件(或先進科研儀器等,合理即可)(3)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解析】【分析】(1)(2)根據對我國制造業的認識解答即可;(3)根據對我國實現制造強國“三步走”戰略的認識解答。【解答】(1) 目前,如中國高鐵、5G通信等,我國有部分制造業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列舉兩個世界領先的中國制造業:特高壓輸電、新能源汽車;(2) 目前我國的高端芯片制造、航空發動機、極小徑銑刀、超精密拋光工藝等關鍵制造技術仍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兩項我國目前仍待改進的技術:掃描電子顯微鏡、工業設計軟件(或先進科研儀器等,合理即可)。(3)為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國家制定了實現制造強國“三步走”戰略。該戰略的計劃如下:第一步到2025年,目標是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是到2年,目標是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2035年時,我國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28.生物制造是以微生物細胞生產生物制劑,或以酶蛋白為催化劑進行化學品合成,或以生物質為原料合成能源與材料的制造模式,主要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新技術。如圖所示為某國發布的未來生物制造目標示意圖。生物制造具有環境友好、高效生產、能定制化生產、靈活性和適應性強、原料可再生等優勢。請查閱相關資料,從上述優勢中選取兩個角度深入分析生物制造具備這些優勢的原因。【答案】①生物制造過程通常在接近體溫和常壓的條件下進行,減少了能源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②生物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和污染物較少,降低了環境污染治理的成本。③生物制造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選擇性,能夠精確地合成復雜的分子結構,這對于傳統化學合成來說往往難以實現,生物制造能夠生產出傳統物理或化學方法難以合成的新型材料和化合物,為醫藥、能源、材料等領域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④生物制造能利用可再生資源(如農業廢棄物、工業尾氣等)進行生產,降低對傳統資源的依賴。(合理即可)【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可從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環境治理成本、新材料和能源依賴等角度分析生物制造具有優勢的原因。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科學新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5章第1節 走進制造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初中科學新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5章第1節 走進制造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