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集體備課本單元是識字單元,以“場景”“樹木”“動物”“農事”等識字主題串聯起了本單元的識字、寫字與多音字,旨在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識字學詞。《場景歌》把語義相關的數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個不同場景中,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生動的風景畫;《樹之歌》介紹了祖國大江南北常見的樹木,通過對不同樹木的描述,讓學生了解它們的基本特點;《拍手歌》是根據傳統歌謠改編的一首富有時代氣息的兒歌,通過有趣的拍手游戲,滲透保護動物的意識;《田家四季歌》展現了鄉村美麗的四季景色,介紹了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歌頌了勤勞樸素的生活。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文中的梯度序列內容 教學要點字詞識寫 ◎認識67個生字,讀準2個多音字,會寫37個字,認識隹字旁,知道它與鳥類有關,能用部件歸類法識字,會寫27個詞語。 ◎能結合圖畫識字學文,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 ◎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語言積累 ◎背誦《樹之歌》《田家四季歌》。 ◎背誦民謠《數九歌》,了解數九氣候變化。讀懂其中蘊含的氣候知識,感受民俗文化。閱讀理解 ◎閱讀《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臘月中每月開花的花名和特點。◎初步了解不同樹木的基本特點和四季農事,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感受農民的辛勤勞作和豐收的喜悅。 ◎懂得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 實踐活動 ◎了解量詞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當運用量詞。1 場景歌【教學目標】 1.認識“帆、艘”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行”,會寫“處、塊”等8個字,會寫“花園、飛鳥”等5個詞語。2.能正確朗讀課文。3. 初步感受場景展示的美麗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詞的不同表達。4. 能仿照課文,用量詞表達生活中的事物。【教學重難點】1.初步感受場景展示的美麗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詞的不同表達。2. 能仿照課文,用量詞表達生活中的事物。【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 2課時第1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課時目標】1.認識“帆、艘、軍、港、隊、銅、號”等9個生字,會寫“隊、領、銅、號”4個字,會寫“銅號、紅領巾、歡笑”3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情境中學習兒歌,積累數量詞。 3.反復朗讀課文,感受場景展示的美麗景色。【教學過程】板塊一 創設情境,識記生字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讓我們高舉隊旗,吹響銅號,一起高高興興地出發去旅游吧!(課件播放少先隊員舉隊旗、吹銅號去旅游的視頻) 2.學習課文第4小節,交流場景。(出示短語: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隊“紅領巾”一片歡笑) 3.理解詞語,識記生字。 (1)認讀“隊旗”。 ①(課件出示隊旗的圖片)解讀隊旗:這就是隊旗,它的全稱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上面的圖案是五角星加火炬,表示優秀的少先隊員向著光明的未來前進。拓展交流:你還認識什么旗?和同桌交流。 ②比較辨析“隊”和“對”,選詞填空:(?對?)號入座(?隊?)員(?對?)不起排(?隊?) ③引導學生比較、辨析字義:“隊”字在第4小節中出現了兩次,意思一樣嗎?點撥:“一面隊旗”中的“隊”特指中國少年先鋒隊。“一隊紅領巾”中的“隊”是量詞。 (2)指導書寫“隊”:左窄右寬,第一筆是橫撇彎鉤。 (3)指導書寫“領”:左窄右寬,第二筆是點。教師展評后學生再練寫。 (4)指導學習“銅號”:①看圖認識“銅號”(課件出示長號、短號、小號、圓號的圖片)。②指導書寫“銅、號”:“銅”左窄右寬;“號”上小下大,上緊下松。 板塊二 初讀韻文,了解場景 1.教師范讀,感知課文。 同學們,我們的旅游馬上要開始了!我們要去哪些地方呢?聽老師讀課文,注意“一”在不同的詞語里,音調會發生變化,聽的時候要注意聽它的讀音。(預設交流三個場景:海邊、鄉村、公園)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完后想想這次旅游要去哪些地方。3.學習課文第1小節。 (1)(課件出示大海的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描述,隨機出示短語“一只海鷗、一條帆船、一艘軍艦、一處港灣”,引導學生認讀。 (2)將第1小節四個短語中的量詞和名詞分開,并打亂順序,引導學生重新搭配,掌握量詞的準確搭配。 (3)學生自由練讀,教師指名讀,男女生接讀。 (4)指導學習生字“帆、艘”。 ①引導學生拼讀字音,識記“艘”:引導學生明白帶“舟”的字大多和船有關。 ②帆:看圖認識帆船上的白帆,引導學生了解“帆”字左邊的“巾”表示的意義。 ③量詞練習,提示:船只的大小不同,所用的量詞也有變化:一(?艘?)軍艦 一(?條?)帆船 (5)指導學習生字“軍”:如軍人穿的制服叫——軍裝,軍人生活、訓練的地方叫——軍營。(6)指導學習生字“港、灣”:有水的巷子就是“港”;“灣”的三點水表義,“彎”表音。(7)小結并指導朗讀第1小節。第2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課時目標】1.鞏固生字,認識“稻、垂、園、溪、叢、群”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行”,會寫“處、塊、園、群”4個字,會寫“花園、飛鳥”2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仿照課文,學習用量詞表達生活中的事物。【教學過程】板塊一 回顧復習,指導朗讀 1.請學生當小老師,檢查上節課學過的生字和詞語。 (1)認讀:帆船、一艘、軍艦、隊旗、銅號。 (2)聽寫:一隊、銅號、紅領巾、歡笑。指名上講臺在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 2.指導朗讀課文第1、4小節。 板塊二 觀察發現,總結方法 1.圖文對照,學生齊讀第1、4小節,你發現這兩小節有什么相同點?(預設:每一小節都包含4種事物,每一種事物前面有量詞,每一小節都分別描繪了一處場景。) 2.總結方法:描述一個地方的時候,可以抓住一些事物,加上恰當的量詞,就會變成一段有趣的兒歌。 板塊三 學習課文,隨文識字 1.學習課文第2小節,過渡:接下來,我們將去其他地方旅游。看,前面翠綠與鮮紅交織,那是什么地方?(課件出示鄉野圖片)你看到了什么?(預設:一方魚塘、一塊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園。) 2.指導學習生字“稻”。 (1)引導學生記憶字形:猜猜禾字旁的字和什么有關。(禾苗) (2)(課件出示稻田、稻谷、稻米圖片)拓展詞語。 3.指導學習多音字“行”。 (1)指導:讀xínɡ的時候,能表示行走或可以;讀hánɡ的時候能表示量詞,用于排列整齊的人或物。(2)練習:根據詞語的意思給“行”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行(?xínɡ?)不行第一行(?hánɡ?)行(?xínɡ?)走一行(?hánɡ?)樹4.指導學習“垂”字:(出示垂柳的圖片)垂柳的枝條特別多,整個樹形跟“垂”的字形相似。 5.指導書寫“園”。 (1)字形與字義辨析:這個“園”字,你在哪里見過?(預設:公園、幼兒園、游樂園……)(2)“園”與“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國字框里面的部件不同,意思不同。) (3)選字填空:花(?園?) (?圓?)形 公(?園?) 學習(?園?)地 (?圓?)滿成功 (4)指導書寫“園”:“元”的第二橫在橫中線上側,豎彎鉤的豎在豎中線右側。 6.引導認識事物,指導朗讀。 (1)引導理解“一方魚塘”:生活中我們還可以說“一方”什么?“一方”有時用來形容方形的物品,如“一方硯臺、一方手帕”;有時也可指土地,如“一方水土”。 (2)引導理解“一行垂柳”(課件出示圖片),提示:纖細柔軟的柳枝沿著河岸整齊地排成一排。 (3)指導朗讀:多么美麗的鄉間風光啊!讓我們想象畫面,再來讀一讀第2小節。 板塊四 學習語言,指導朗讀 1.學習課文第3小節。(課件出示公園的圖片)你看到了什么?讀讀這一小節。 2.(出示翠竹、小溪圖片)指導識記“翠、溪”。 3.引導觀察翠竹的圖片:仔細觀察,說說翠竹是什么樣子的。歸納:一竿竿翠竹修長挺拔,這么多翠竹生長在一起,便是“一叢翠竹”。識記“叢”。 4.引導學生觀察草地上一群羊在吃草的圖片:除了“一群飛鳥”,“一群”還可以形容什么事物?(一群羊)歸納:“群”字最早的時候是形容許多羊聚在一起的情景。識記“群”。5.寫字指導。 處:左邊的最后一捺要寫長,把右邊的“卜”托起來。 塊:提土旁下橫變“提”,右邊的“夬”撇筆穿插到提土旁底下。 6.指導朗讀:石橋橫跨小溪,溪水嘩啦啦地唱著歌,歌聲引來一群快樂的飛鳥。多美的畫面啊!齊讀。 板塊五 學以致用,嘗試創作 1.小結方法: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描述一個場景要先抓住具體的事物,在事物前面用上恰當的量詞。 2.(課件出示課后習題第三題和各種照片或圖畫)學生交流討論,仿照著說一說。 3.總結:今天我們欣賞了美麗的風景,學習了量詞,認識和書寫了新的字詞,讀熟了課文,還知道了寫場景的時候要抓住具體的事物,并在事物前用上合適的量詞。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 【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時,我打破常規的教學方式,把最后一小節“少先隊員歡笑的場面”作為導入片段,以旅游觀光的形式變換不同場景進行學習,將課文每一小節描繪的畫面串聯起來,把識字融入豐富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