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 田家四季歌【教學目標】 1.認識“季、蝴”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場”,會寫“季、肥”等9個字,會寫“四季、春風”等8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田家四季農事。【教學重難點】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初步了解田家四季農事。【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 2課時第1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課時目標】1.通過多種方法認識“季、蝴、蝶、麥、肥、農、勤、歸、戴”9個生字,會寫“季、肥、農、事”4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田家四季農事。【教學過程】板塊一 認識四季,揭示課題1.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導入課題。2.齊讀課題。指導學習“季”字。 (1)記憶字形:熟字加一加,如“禾”加“子”;形近字比一比,如區分“季”與“李”。(2)教師范寫,指導書寫要點:“禾”要寫得扁、小,“子”三筆寫成,橫要長。 3.再來讀讀這個題目,這個題目想告訴我們什么?(預設:這首兒歌介紹的是農家一年四季的場景。) 板塊二 初讀兒歌,認讀字詞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圈畫生字。同桌互讀,檢查讀音。 2.教師指名讀,學生開火車讀,一人讀一小節。 板塊三 隨文識字,學好語言 1.讀第1小節:這就是春季美麗的田家景色,快看看都提到了哪些景物,它們是什么樣的景物。(預設:春風、花、草、蝴蝶、麥苗、桑葉。) 2.認讀生字:在這春意盎然的景色中,有5個字是我們要認識的字: 3.學習生字。 (1)指導學習“蝴蝶”: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左邊的蟲字旁表示昆蟲,右邊的“胡”表示讀音…… (2)指導學習“麥”字:(出示麥子圖和“麥”字的甲骨文)“麥”字的甲骨文字形很像長在田里的麥穗。 (3)指導學習“肥”字:①理解字義:“桑葉兒正肥”的“肥”指的是什么?(大、新鮮、茂盛)②指導書寫:“月”+“巴”=“肥”。③練習組詞,拓展運用:“肥”字能組什么詞呢?(預設:肥肉、肥胖、減肥、肥沃、肥美、化肥、施肥) 4.學生自由讀第1小節,教師指名讀,重點指導朗讀“多嫩”“正肥”。 5.一切都是那么生機盎然,看到這樣的美景,讓人不由得想起某些詩詞來,你想到了哪些詩詞?(課件出示詩詞范例) 6.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概括田家春天的場景,你會用哪個詞?(隨機板書:美或生機勃勃)7.想象著美好的春景,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第1小節。 板塊四 辨析漢字,拓展練說 1.學習第2小節:夏季的田家有著哪些獨特的景象?指名回答。 2.整體感知:夏天里的田家有什么特點?(“農事忙”,人們都忙著做農事) 3.指導書寫“農”字。 (1)生活中常見的招牌“農業銀行”等;想象記憶;與“衣”對比記憶。 (2)指導書寫,示范提示:第一筆和第二筆居橫中線上側,撇捺要平衡伸展。 4.指導書寫“事”字:橫筆較多,各部分要寫緊湊。中間“口”要稍窄略扁。 5.聯系上下文,體會“農事忙”。 (1)了解“農事”:農事指農業生產中的各項工作。 (2)找“農事”:這一小節中寫了哪些農事呢?(視頻播放采桑、養蠶、插秧)(3)小結過渡:農民伯伯每天早上出去干活的時候,天還沒亮,晚上回來的時候,月亮已經出來了,真是“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用組詞法指導識記“勤、歸”:勤勞、辛勤、勤快,歸來、回歸。 6.借助插圖理解“戴月光”的意思。(1)引導理解“戴”:月光灑在農民伯伯的身上,就像披戴著月光一樣。有一個詞語叫“披星戴月”。 (2)“戴”這個動作我們經常做。平時我們把東西戴在頭上、臉上、脖子上,都用這個“戴”字,想想我們戴過什么。(預設:戴紅領巾、戴帽子、戴圍巾、戴項鏈、戴手表、戴面具……)7.區分“戴”和“帶”:隨身裝上某個東西,用“帶”。(出示句子選字填空) 8.除了采桑插秧,農民伯伯還有哪些農事要做呢?借助拼音讀一讀,看看農民伯伯還要干哪些活。課件出示 種 田 地 草 麥 打 谷9.讀讀這一小節,感受農民伯伯的辛苦。 板塊五 指導朗讀,嘗試背誦 1.指導朗讀第1、2小節:生字放回文中還能不能讀好? 2.以填空形式出示第1、2小節,指名讀。嘗試背誦第1、2小節。第2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課時目標】1.會認“谷、雖、辛、苦、制”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場”,會寫“谷、金、辛、苦、初”5個字,會寫“四季、春風”等8個詞語。 2.體會兒歌韻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過程】板塊一 情景識字,學知練能1.導入第3小節:農民伯伯在夏天這么忙碌,到了秋天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讓我們讀讀第3小節。 (1)正音:多音字“場”在這里讀“chánɡ”,指平坦的空地,一般是用來打谷、曬糧食的地方。(課件出示圖片)(2)講解:“稻上場”指的是把稻谷放在平坦的空地上晾曬。(3)(課件出示圖片)拓展詞語:場院、打場。 2.過渡:在第3小節中有個句子寫得很形象,你們發現了嗎?(谷像黃金粒粒香) (1)認讀“谷”,拓展詞語。(2)巧用字謎指導書寫“谷”:八人齊張口,要把糧食吃。(3)提問:為什么把“谷”比作黃金呢?(4)指導書寫“金”:“全”+“丷”(倒八)=“金”。(5)(課件出示云朵、雪花、雨滴等圖片)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比喻練習說話。 3.指導學習生字“雖、辛、苦”,體會情感。 (1)過渡:農民伯伯之前“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如今豐收了,他們“身體雖辛苦,心里喜洋洋”。 (2)指導學習“雖”字:強調“雖”是平舌音和聲調的標注位置。拼讀字音,理解字義:“雖”就是“雖然”。 (3)理解“辛苦”:除了農民伯伯,你還覺得哪些人很辛苦? (4)指導書寫“辛、苦”:“辛”前兩橫間距稍大。“苦”中間的第五筆豎較短,稍傾斜。4.引導理解“喜洋洋”,拓展其他表示喜悅心情的ABB式的詞語:樂呵呵、笑哈哈、美滋滋…… 5.面對這豐收的好光景,此時你又想到了哪些詩詞?(預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6.激發情感朗讀:請同學們帶著豐收的喜悅之情朗讀課文。 板塊二 學習語言,體會情感 1.指名讀第4小節:冬季的田家又有著哪些獨特的景象?(雪、棉衣、笑盈盈) 2.“大家笑盈盈”,為什么他們會這么高興呢?請大家完整地朗讀4個小節。(預設:辛苦了一年,大家終于可以暫時放下手上的農活,開開心心過大年了。今年的收成很好,辛苦沒有白白付出。大雪覆蓋田地,預示明年又是個豐收年。大家都穿上了又漂亮又暖和的新棉衣。) 3.組詞法引導識記“制”:制作、制造、制衣廠…… 4.指導書寫“初”:注意左邊的“衤”不要寫成“礻”。板塊三 多種方式,熟讀成誦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不同季節的田家場景。你最喜歡哪一個季節的場景?請你讀給同桌聽。 2.師生合作,一邊拍手打節拍一邊讀兒歌。看一看,思考:每一小節有什么共同特點?(預設:每一小節的字數相同。兒歌的字數整齊一致,讀起來有節奏感。) 3.引導學生體會韻味:圈出每一行最后一個字,讀一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韻腳相似)4.指導觀察要點,說說田家四季不同的特點。 課件出示春天——麥苗嫩、桑葉肥 夏天——采桑、養蠶、插秧秋天——稻上場 冬天——制棉衣5.自由練習背誦。借助提示,嘗試熟讀成誦。按春夏秋冬的順序開火車分節背誦。 板塊四 自由表達,語言積累 1.(課件出示四季的圖片)在四個季節里,有哪些景物悄悄發生了變化?請接著說一說:“春季里,__________。” 要點:盡量用“什么東西怎么樣”的句式,如“柳絮飛”“江水暖”“鳥兒唱”“蟲兒舞”……2.用這樣的方法,自由地去換一換文中你想換的地方,一首新兒歌就產生了。快來試試吧!【板書設計】【教學反思】首先,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特別重視文中各個組成部分的整合,以識字為切入點,通過圖文結合、字理識字等方法幫助學生認字,借助組詞鞏固識字成果,強化語言訓練。再通過朗讀兒歌等方式進一步鞏固識字、識詞的成果,將看圖、識字、識詞、誦讀有機串聯。其次,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了解田家四季的主要農事活動,感受農民勞動的艱辛和豐收的喜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