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學期第四次模擬考試試卷【院外從八年級地理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2025年1月23日13時15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千帆極軌06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成功。讀局部經緯網圖(圖1)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圖2)和太原周圍地圖,完成下面1-3小題■了文昌◆石有流1.當千帆極軌O6組衛星發射升空時,地球運轉在公轉軌道中的位置和相對應的地理現象是A.①②之間,沈陽從春季到夏季B.②③之間,晉省河流含沙量大C.③④之間,沈陽晝變長夜變短D.④①之間,晉省老陳醋會結冰2.下列關于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酒泉的經緯度(40°N,100°W)B.文昌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象C.太原有極晝和極夜的現象D.西昌在文昌的東南方向3.結合右上圖信息分析太原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觀點不正確的是A.煤炭、鐵礦等資源豐富B.鐵路運輸等交通便利C.渭河提供工業所需水資源D.設施完善,工業基礎好我國共建有11座北回歸線標志塔,分別位于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云南省。夏至日的正午時刻,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標志塔,陽光從塔頂直射塔底,形成“立竿不見影”的自然現象,11座北回歸線標志塔出現該現象的時間不同。冬至日時,北回歸線標志塔影子最長。下圖為北回歸線標志塔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4一5小題。0北回歸線標志塔特別行政區界省、自治區界一河流北鐘2326210024.“立竿不見影”現象出現當日,我國各地(A.晝最長夜最短B.晝短夜長C.晝最短夜最長D.晝夜等長5.夏至日我國最先出現“立竿不見影”現象的北回歸線標志塔位于(A.臺灣省B.廣東省C.云南省D,廣西壯族自治區板栗喜溫喜光,適合生長在地勢平緩,背風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海拔稍高的地區。為探尋板栗生長環境,某中學組織學生前往某板栗種植地開展研學活動。下圖示意某板栗種植地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6-8小題。6.圖中山峰的高度范圍是掃描全能王創建A.700-900米B.500-700米C.600-700米D.550一600米7.以下是某中學學生對該地區的相關描述,其中正確的是A.圖中①號路線比②號路線坡度緩和B.該地區地勢北高南低C.圖中丙點位于甲點的北方D,該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8.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地點,最適宜板栗生長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025年2月10日新聞報道,世界最大冰山A23a與南喬治亞島有相撞的風險,南喬治亞島被稱為“野生動物樂園”,棲息著包括企鵝在內的約30種鳥類,總數約為6500萬只。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面9-10小題.9.近年來南極邊緣冰山數量不斷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隨風影響B.降水增加C.人類活動D,氣候變暖10.如果冰山A23a與南喬治亞島相撞,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是A.動物棲息地遭到破壞B.引發火山地震C.導致空氣污染D.河流水質惡化湖南省永順縣雙鳳村是一個土家族村寨,村寨中一條小溪蜿蜒流淌,溽瀑水聲伴隨著彎彎青石板路和土家轉角吊腳樓,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麗畫卷,被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圖1為“土家族村寨的民居分布示意圖”,圖2為“轉角吊腳樓的照片”。據此回答下列11-13小題。圖111.村寨所在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A.平原B.高原C.山地D.丘陵12.村寨沿溪流分布,主要因為這里①土壤肥沃適合農耕②海拔較高氣候冷濕③靠近水源取水方便④生物多樣便于狩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3.吊腳樓的“轉角設計”主要是為了A.適應潮濕環境B.充分利用空間C.便于就地取材D:追求視覺美觀2024年8月5日,由中國投資建設的東埔寨德崇扶南運河正式開工。該運河全長180千米,可通航3000噸級貨船,預計2028年建成通航。運河建成后,將改變束埔寨長期以來貨物從越南海港進出口的現狀,極大地改善束埔寨的國內交通條件。下圖為德崇扶南運河所在區域圖和金邊港氣候圖。據此,完成下面14-15小題。德紫扶南20。爸都。城市一周界“炫河●兆口廣水相即海城14.柬埔塞德渠扶南運河線照選擇主要考慮①利用地勢特征,運河基本可以自流②利用一部分天然河道,減少工程量③沿線農田數量少,可降低征地成本④聯通了河港和海港,利于對外貿易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