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 黃山奇石1.認識“聞、景”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都”,會寫“南、部”等9個字,會寫“南部、山頂”等9個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陡峭”等詞語的意思。4.能用積累的詞語說一處景物,仿照課文的句子,用“像”說說圖片中的石頭,并寫一寫。1.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陡峭”等詞語的意思。2.能用積累的詞語說一處景物,仿照課文的句子,用“像”說說圖片中的石頭,并寫一寫。多媒體課件。2課時第1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1.認識“聞、景”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都”,會寫“南、部”2個字。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陡峭”等詞語的意思。板塊一 解題知“奇”1.圖片導入,揭示課題:(課件出示黃山的奇石圖)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今天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欣賞黃山的奇石吧!(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2.介紹黃山,識記“景、區、省”:黃山風景區位于我國安徽省南部,占地面積超百余平方千米,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3.學習第1自然段。(1)教師范讀,學生思考第1自然段寫的內容。(預設:黃山的地理位置,黃山風景秀麗、怪石有趣)(2)識記“聞、秀、神”。“聞”結合“中外聞名”理解;“秀、神”可結合“秀麗神奇”理解。 板塊二 初讀找“奇”1.自由讀第2~6自然段,提取關鍵信息。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陡峭”的意思。2.交流“奇石”。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黃山奇石?(課件出示奇石的名字)(1)識記“仙、盤”等9個生字:(課件出示“仙、盤、指、巨、伸、著、搶、狀、巖”)指名認讀,正音,學生齊讀。(2)指導回答,全班齊答。這些名字有什么特點?(“奇”)(3)明確重點。指名回答課文重點介紹的奇石。(預設:“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板塊三 指導書寫指導書寫“南、部”。提示:“南”,上小下大,上部豎筆略向左斜,下部里面只有兩橫,短豎在豎中線上。“部”,左右寬窄相當,左部“立”寬“口”窄,“阝”先寫橫撇彎鉤,再寫豎。第2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1.會寫“仙、頂”等7個字,會寫“南部、山頂”等9個詞語。2.理解并積累“風景如畫、一枝獨秀”等詞語。3.能用積累的詞語說一處景物,仿照課文的句子,用“像”說說圖片中的石頭,并寫一寫。板塊一 回顧內容,引出奇石1.復習導入,認讀詞語。(課件出示奇石的名字)2.聚焦“奇石”。指名說課文重點描寫的奇石。3.自主讀文。選擇一處重點描寫的奇石的片段讀一讀,想一想有趣在哪里。板塊二 感受寫法,仿寫贊“奇”1.品讀“奇石”。自由讀第2~5自然段,提取關鍵信息。2.以學定教。(1)學生認為哪塊石頭最有趣,就先欣賞哪塊石頭,以“猴子觀海”為例:①看。看課文插圖,說說猴子在干什么。②找。找一找課文是怎么寫這塊石頭的。③說。說說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猴子觀海”的有趣。④演。演一演猴子的動作。⑤讀。再讀第3自然段,體會“猴子觀海”的有趣。⑥小結學法:剛才我們通過“看、找、說、演、讀”的方法欣賞了有趣的“猴子觀海”。(2)遷移運用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學其他幾塊奇石。(3)仿照課文寫“奇”。仿照課文,用“好像、真像”說說你喜歡的奇石,然后完成課后習題第二題。板塊三 指導書寫,積累詞語1.(課件出示“仙、頂、觀、位、站、閃、狗”)指導書寫:(1)左右結構:仙、頂、觀、位、站、狗。提示“站”的偏旁“立”下橫變提。(2)半包圍結構:閃。提示“門”字里面的“人”,捺筆變點。2.(出示課后習題第三題的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并選幾個詞語說說某處的景物,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3.(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詞語)認讀并練寫詞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指導學生學習“猴子觀海”,教授學生學習方法,由扶到放,讓學生自學其他有關奇石的段落,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