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 日月潭1.認識“潭、繞”等15個生字,會寫“灣、湖”等7個字,會寫“群山、湖面”等5個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3.理解“群山環繞、隱隱約約”等詞語,感受日月潭的優美景色,體會作者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理解“群山環繞、隱隱約約”等詞語,感受日月潭的優美景色,體會作者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多媒體課件。2課時第1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1.認識“潭、繞”等7個生字,會寫“灣、湖、勝、島”4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自然段。3.理解“群山環繞”等詞語,初步感受日月潭的優美景色。板塊一 視頻導入,質疑激趣1.談話:同學們,在我國臺灣省有一個著名的湖叫日月潭。那里風光秀麗,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視頻播放:日月潭風景)2.(板書課題)引導質疑:看到課題,你有什么想說的?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來欣賞日月潭的美景吧!板塊二 初讀課文,厘清脈絡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相機正音。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板書:位置、名字、美景。板塊三 品讀課文,隨文識字1.學習第1自然段。(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1)識記“潭、繞、茂、盛、勝”:回憶《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理解識記“潭”;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跡”的意思,識記“繞、茂、盛、勝”。(2)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指名讀,齊讀。2.學習第2自然段。(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1)教師范讀第2自然段,學生思考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板書:名字由來)(2)(課件出示句子)比較句子,體會“圓圓的、彎彎的”這些表示形狀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3)識記“央、島”:利用簡筆畫理解識記“央”;通過比一比“島”和“鳥”來識記“島”,并書寫“島” 板塊四 鞏固識字,規范書寫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灣、湖、勝”)指名認讀,引導觀察:你有什么發現?(都是左窄右寬)2.教師范寫,學生練寫。提示:(1)“灣”要注意右下部“弓”要寫得窄一些,筆順為“橫折、橫、豎折折鉤”。(2)“湖”中間的“古”要寫得瘦長,位置偏上,“月”的撇拉長穿插到“古”下面。(3)“勝”第一筆為豎撇,“生”首筆短撇起筆于豎中線,豎筆起筆高于“月”。第2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1.認識“隱、約”等8個生字,會寫“現、就、外”3個字以及“群山、湖面”等5個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3.理解“隱隱約約”等詞語,感受日月潭的優美景色,體會作者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板塊一 回顧舊知,導入新課齊讀課文第1~2自然段,回顧舊知,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知道了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來,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細細欣賞日月潭的美景。板塊二 品讀課文,感受美景1.自由讀課文第3~4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寫了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預設:清晨、中午、雨中)2.品讀“清晨美景”。(1)生齊讀課文第3自然段。結合“薄薄的霧”理解“隱隱約約”的意思,想象清晨日月潭的美。(2)識記生字“隱、約、倒、映”:①注意“隱”和“穩”字形的區分。②“約”右部是“勺”。③“亻”+“到”=“倒”。④“映”是日字旁。(3)指名讀,教師范讀,全班齊讀。3.品讀“中午美景”。(1)(課件出示課文第4自然段的第1句)齊讀,理解“清晰”的意思。(2)(出示晴天日月潭的圖片)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日月潭晴天時的清晰美。4.品讀“雨中美景”。(1)(課件出示課文第4自然段的第2句)齊讀,通過組詞“童話”識記“童”。(2)借助“蒙蒙細雨、輕紗、朦朧”感受雨中日月潭的朦朧美,積累“清晰”和“朦朧”這對反義詞。5.小結:日月潭無論是在清晨還是中午,無論是在晴天還是雨天,都那么美麗。所以課文最后一段用哪個詞語概括日月潭總的特點?(風光秀麗)齊讀第5自然段,體會作者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借助字理識記“吸、引、客”:①“吸”從口,本義為通過口、鼻把氣納入體內。②“引”表示人開弓欲射的意思,本義為拉開弓。③“客”上面的寶蓋頭,表示屋舍,引申為家,有人來到自己家里就是客。板塊三 指導書寫,練寫詞語1.(課件出示“現、就、外”)指名認讀,引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都是左右結構)2.教師范寫,學生練寫。提示:(1)“現”右邊的“見”左豎緊貼豎中線,收筆于橫中線下側,豎撇撇尖伸至“王”下。(2)“就”不要漏寫最后一點。(3)“外”要注意與形近字“處”進行區分。3.(課件出示“群山、湖面”等5個詞語)認讀并練寫詞語。在本課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初讀課文,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難懂詞語的意思,再精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感受日月潭的清晰美和朦朧美,體會作者對日月潭的贊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