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分層作業一、課堂作業(1)下列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鎂條能燃燒B. 水的沸點是100℃C. 酒精易揮發D. 銅是紫紅色固體(2)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炸藥爆炸B. 煙花燃放C. 酒精揮發D. 紙片燃燒(3)關于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正確的順序是( )A. 提出問題→設計并實施實驗→形成假設→獲取證據→形成結論B. 提出問題→形成假設→設計并實施實驗→獲取證據→形成結論C. 形成假設→提出問題→設計并實施實驗→獲取證據→形成結論D. 形成假設→設計并實施實驗→提出問題→獲取證據→形成結論(4)在探究銅片受熱變黑原因的實驗中,用潔凈的白色抹布擦已冷卻的銅片黑色部分,目的是驗證( )A. 銅片變黑是因為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反應B. 銅片變黑是因為表面有煙灰C. 銅片變黑與加熱溫度有關D. 銅片變黑與加熱時間有關(5)進行化學實驗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用手接觸試劑B. 把鼻孔直接湊到容器口去聞試劑氣味C. 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滴管豎直在管口上方D. 將用剩的試劑放回原瓶二、課后作業(1)下列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銅的導電性B. 汽油的揮發性C. 鎂能在氧氣中燃燒D. 水的沸點(2)關于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排序正確的是( )①設計并實施實驗 ②形成結論 ③提出問題 ④獲取證據、分析解釋 ⑤形成假設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 ⑤③①④② D. ①③⑤④②(3)在銅受熱變黑原因的探究實驗中,用潔凈的白色抹布輕輕擦一擦已冷卻的銅片黑色部分,此操作目的是( )A. 驗證黑色物質是否能被擦掉B. 驗證黑色物質是不是煙灰C. 使銅片表面更干凈D. 沒有實際目的(4)進行化學實驗時,以下做法錯誤的是( )A. 加熱試管內物質時使用試管夾B. 用嘴吹滅酒精燈C. 實驗后清洗儀器并整理實驗臺D. 實驗剩余試劑放入指定容器內(5)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火藥爆炸 B. 紙張燃燒 C. 酒精揮發 D. 食物變質(6)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 用銅絲作導線 B. 用金剛石切割玻璃 C. 用氫氣作燃料 D. 用鐵制作鐵鍋(7) 某同學在探究物質性質時,提出“蠟燭燃燒后生成的物質是什么”的問題,該步驟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 提出問題 B. 作出假設 C. 設計實驗 D. 得出結論(8)物質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作______;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作______。(9)在銅受熱變黑原因的探究實驗中,用銀白色的金屬鋁箔將銅片嚴密包裹后加熱,若銅片不變色,說明銅片變黑是因為______。(10)劉星的家鄉在北方農村,寒假的一天早晨,他看到在屋外的水缸被凍裂了,而與水缸同在屋外的咸菜缸卻沒有被凍裂,甚至其中的咸菜湯連冰都沒有結.他把這一現象告訴了幾個同學.對于結冰和不結冰的原因,幾個人的看法不一,歸納有下列幾種猜測: ①可能是咸菜缸內的液體中放有蘿卜的緣故;②咸菜缸中有咸菜的緣故;③咸菜缸有蓋子蓋住保溫,而水缸沒有蓋子;④咸菜缸中的水加了食鹽,氯化鈉溶液不結冰;⑤咸菜缸內液體多,水缸內水少而容易結冰;⑥水缸距房屋遠,咸菜缸距房屋近,受屋內溫度影響,咸菜缸沒有被凍裂.(1)根據當時的環境條件,你認為這六種猜測中可能性不大,不需要繼續進行研究的是________;(填序號)(2)他們找來4只鐵制舊罐頭桶、蘿卜,并從咸菜缸中撈出咸菜,并取來食鹽,針對最有可能的幾種情況開始了實驗,然后,把4只桶放在院中過夜.第二天一早,他們驚奇地發現: ①放蘿卜的罐頭桶結了冰,且蘿卜也被凍得堅硬如鐵;②放入咸菜的罐頭桶也結了冰,但冰不結實,特別是咸菜沒有被凍硬;③食鹽水溶液沒有結冰;④只放水的桶結了冰.請根據第二天他們觀察的現象,你推測他們進行的實驗分別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在桶中單獨放水.(3)他們又配制了一些濃稀不同的溶液,也把它們放在院中過夜,其記錄結果如下:溶液 食鹽(濃) 食鹽(稀) 白糖(濃) 石灰水(飽和) 高錳酸鉀(稀) 碳酸鈉(濃) 水結冰情況 無 結 無 結 結 無 結從該實驗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可能是________;(寫一條)(4)在兩次探究實驗中他們都安排了純水與其他液體一同放在院中過夜,其目的是________(11)閱讀有關酒精的短文回答問題:酒精是一種①無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揮發;④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質;⑥易燃燒;⑦常做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⑧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據上述文字可歸納出酒精的物理性質有(填序號,下同)_____;化學性質有_____。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_____;發生的化學變化有_____。用途有_____;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分層作業一、課堂作業(1)下列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鎂條能燃燒B. 水的沸點是100℃C. 酒精易揮發D. 銅是紫紅色固體【答案】A【解析】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鎂條能燃燒,燃燒是化學變化,所以能燃燒屬于化學性質;水的沸點、酒精易揮發、銅的顏色都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答案故選A。(2)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炸藥爆炸B. 煙花燃放C. 酒精揮發D. 紙片燃燒【答案】C【解析】物理變化是指物質發生變化時沒有生成新物質。酒精揮發只是狀態改變,由液態變為氣態,沒有生成新物質;炸藥爆炸、煙花燃放、紙片燃燒都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3)關于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正確的順序是( )A. 提出問題→設計并實施實驗→形成假設→獲取證據→形成結論B. 提出問題→形成假設→設計并實施實驗→獲取證據→形成結論C. 形成假設→提出問題→設計并實施實驗→獲取證據→形成結論D. 形成假設→設計并實施實驗→提出問題→獲取證據→形成結論【答案】B【解析】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先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然后結合已學知識和生活經驗作出假設,接著依據假設設計并實施實驗,通過實驗獲取證據,最后根據證據進行分析和解釋,從而形成結論 。故選B。(4)在探究銅片受熱變黑原因的實驗中,用潔凈的白色抹布擦已冷卻的銅片黑色部分,目的是驗證( )A. 銅片變黑是因為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反應B. 銅片變黑是因為表面有煙灰C. 銅片變黑與加熱溫度有關D. 銅片變黑與加熱時間有關【答案】B【解析】用潔凈的白色抹布擦已冷卻的銅片黑色部分,若黑色能擦掉,說明黑色物質可能是煙灰,若擦不掉,則說明黑色物質不是煙灰,所以該操作目的是驗證銅片變黑是否因為表面有煙灰。故選B。(5)進行化學實驗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用手接觸試劑B. 把鼻孔直接湊到容器口去聞試劑氣味C. 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滴管豎直在管口上方D. 將用剩的試劑放回原瓶【答案】C【解析】進行化學實驗時,不能用手接觸試劑,不能把鼻孔直接湊到容器口去聞試劑氣味,用剩的試劑不能放回原瓶,A、B、D錯誤;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滴管應豎直在管口上方,防止污染試劑,C正確。故選C。二、課后作業(1)下列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銅的導電性B. 汽油的揮發性C. 鎂能在氧氣中燃燒D. 水的沸點【答案】C【解析】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鎂能在氧氣中燃燒,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屬于化學性質;而銅的導電性、汽油的揮發性、水的沸點,都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故選C。(2)關于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排序正確的是( )①設計并實施實驗 ②形成結論 ③提出問題 ④獲取證據、分析解釋 ⑤形成假設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 ⑤③①④② D. ①③⑤④②【答案】A【解析】 科學探究一般先提出問題,然后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作出假設,接著設計并實施實驗來驗證假設,在實驗過程中獲取證據并進行分析解釋,最后形成結論,所以順序為③⑤①④②。故選A。(3)在銅受熱變黑原因的探究實驗中,用潔凈的白色抹布輕輕擦一擦已冷卻的銅片黑色部分,此操作目的是( )A. 驗證黑色物質是否能被擦掉B. 驗證黑色物質是不是煙灰C. 使銅片表面更干凈D. 沒有實際目的【答案】B【解析】在該探究中,假設黑色物質可能是煙灰,用抹布擦已冷卻的銅片黑色部分,若能擦掉,可能是煙灰;若擦不掉,則黑色物質不是煙灰,所以此操作目的是驗證黑色物質是不是煙灰。(4)進行化學實驗時,以下做法錯誤的是( )A. 加熱試管內物質時使用試管夾B. 用嘴吹滅酒精燈C. 實驗后清洗儀器并整理實驗臺D. 實驗剩余試劑放入指定容器內【答案】B【解析】用嘴吹滅酒精燈可能會引起燈內酒精燃燒,引發危險,應該用燈帽蓋滅酒精燈;加熱試管內物質時使用試管夾、實驗后清洗儀器并整理實驗臺、實驗剩余試劑放入指定容器內都是正確的實驗操作。(5)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火藥爆炸 B. 紙張燃燒 C. 酒精揮發 D. 食物變質【答案】C【解析】物理變化是指物質發生變化時沒有生成新物質。酒精揮發只是酒精由液態變為氣態,狀態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火藥爆炸、紙張燃燒、食物變質都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答案選C。(6)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 用銅絲作導線 B. 用金剛石切割玻璃 C. 用氫氣作燃料 D. 用鐵制作鐵鍋【答案】C【解析】用氫氣作燃料,利用氫氣能燃燒的性質,燃燒屬于化學變化,所以利用的是氫氣的化學性質;用銅絲作導線利用銅的導電性、用金剛石切割玻璃利用金剛石硬度大、用鐵制作鐵鍋利用鐵的導熱性,這些性質都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C正確。(7) 某同學在探究物質性質時,提出“蠟燭燃燒后生成的物質是什么”的問題,該步驟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 提出問題 B. 作出假設 C. 設計實驗 D. 得出結論【答案】A【解析】科學探究的步驟中,提出問題是指針對觀察到的現象或遇到的問題,提出疑問。該同學提出“蠟燭燃燒后生成的物質是什么”,屬于科學探究中的提出問題環節。故選A。(8)物質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作______;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作______。【答案】化學性質;物理性質【解析】這是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基本定義,根據教材內容直接填寫。(9)在銅受熱變黑原因的探究實驗中,用銀白色的金屬鋁箔將銅片嚴密包裹后加熱,若銅片不變色,說明銅片變黑是因為______。【答案】銅片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反應【解析】用鋁箔包裹銅片隔絕空氣加熱,銅片不變色,對比在敞口試管中加熱銅片變黑的現象,說明銅片變黑是因為在空氣中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黑色新物質。(10)劉星的家鄉在北方農村,寒假的一天早晨,他看到在屋外的水缸被凍裂了,而與水缸同在屋外的咸菜缸卻沒有被凍裂,甚至其中的咸菜湯連冰都沒有結.他把這一現象告訴了幾個同學.對于結冰和不結冰的原因,幾個人的看法不一,歸納有下列幾種猜測: ①可能是咸菜缸內的液體中放有蘿卜的緣故;②咸菜缸中有咸菜的緣故;③咸菜缸有蓋子蓋住保溫,而水缸沒有蓋子;④咸菜缸中的水加了食鹽,氯化鈉溶液不結冰;⑤咸菜缸內液體多,水缸內水少而容易結冰;⑥水缸距房屋遠,咸菜缸距房屋近,受屋內溫度影響,咸菜缸沒有被凍裂.(1)根據當時的環境條件,你認為這六種猜測中可能性不大,不需要繼續進行研究的是________;(填序號)(2)他們找來4只鐵制舊罐頭桶、蘿卜,并從咸菜缸中撈出咸菜,并取來食鹽,針對最有可能的幾種情況開始了實驗,然后,把4只桶放在院中過夜.第二天一早,他們驚奇地發現: ①放蘿卜的罐頭桶結了冰,且蘿卜也被凍得堅硬如鐵;②放入咸菜的罐頭桶也結了冰,但冰不結實,特別是咸菜沒有被凍硬;③食鹽水溶液沒有結冰;④只放水的桶結了冰.請根據第二天他們觀察的現象,你推測他們進行的實驗分別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在桶中單獨放水.(3)他們又配制了一些濃稀不同的溶液,也把它們放在院中過夜,其記錄結果如下:溶液 食鹽(濃) 食鹽(稀) 白糖(濃) 石灰水(飽和) 高錳酸鉀(稀) 碳酸鈉(濃) 水結冰情況 無 結 無 結 結 無 結從該實驗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可能是________;(寫一條)(4)在兩次探究實驗中他們都安排了純水與其他液體一同放在院中過夜,其目的是________(1)⑥;(2) ① ;②; ④;(3)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質配成濃溶液,能降低水的凝固點;(4) 對比(1)因為同樣都在室外,溫度是相同的,所以不需要探究溫度的影響。(2)①放蘿卜的罐頭桶結了冰,且蘿卜也被凍得堅硬如鐵,該實驗驗證的應該是猜想①可能是咸菜缸內的液體中放有蘿卜的緣故;②放入咸菜的罐頭桶也結了冰,但冰不結實,特別是咸菜沒有被凍硬,該實驗驗證的應該是猜想②咸菜缸中有咸菜的緣故;③食鹽水溶液沒有結冰;該實驗驗證的應該是猜想④咸菜缸中的水加了食鹽,氯化鈉溶液不結冰。故填①②④。(3)根據表格中的記錄結果可發現,濃溶液不易結冰,稀溶液易結冰,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可能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質配成濃溶液,能降低水的凝固點。(4)安排純水的實驗是為了與其他實驗作對比。(11)閱讀有關酒精的短文回答問題:酒精是一種①無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揮發;④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質;⑥易燃燒;⑦常做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⑧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據上述文字可歸納出酒精的物理性質有(填序號,下同)_____;化學性質有_____。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_____;發生的化學變化有_____。用途有_____;①②③④⑤ ⑥ ⑧ ⑨ ⑦由題意可知,酒精是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溶解碘等物質,沒有經過化學變化來表現,屬于物理性質;酒精易燃燒,經過了化學變化是化學性質;酒精常做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屬于用途;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酒精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教學】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分層作業(原卷版)--科粵版(2024)化學九年級上冊.docx 【大單元教學】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分層作業(解析版)--科粵版(2024)化學九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