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核心考點 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5春 海淀區校級期中)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應物本身的性質B.催化劑C.溫度和壓強以及反應物的接觸面D.反應物的濃度2.(2025春 朝陽區校級期中)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高爐煉鐵,把鐵礦石粉碎B.工業合成NH3提高反應溫度C.SO2與氧氣制備SO3降低氧氣濃度D.分解H2O2溶液制氧氣,加入二氧化錳3.(2025 北京學業考試)變量控制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同質量的鐵與足量0.1mol L﹣1硫酸溶液分別在下列條件下發生反應,開始階段化學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選項 A B C D鐵的狀態 片狀 粉狀 片狀 粉狀溫度/℃ 20 20 30 30A.A B.B C.C D.D4.(2025 北京學業考試)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當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3H8、C3H6、H2的濃度不再變化B.C3H8全部轉化為C3H6和H2C.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C3H8、C3H6、H2的濃度一定相等5.(2024秋 西城區校級月考)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 2SO3(g),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2mol L﹣1、0.1mol L﹣1、0.2mol L﹣1,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可能存在的數據是( )A.SO2為0.4mol L﹣1,O2為0.2mol L﹣1B.SO2為0.25mol L﹣1C.SO2、SO3均為0.15mol L﹣1D.SO3為0.4mol L﹣16.(2025春 通州區期中)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起始時投入一定量的SO2(g)和O2(g),發生反應:2SO2(g)+O2(g) 2SO3(g)。tmin后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投入2mol SO2與1mol O2,則生成2mol SO3B.tmin后,SO2(g)、O2(g)與SO3(g)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2C.tmin后,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均達到最大值D.tmin后,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均不再變化7.(2025春 豐臺區期中)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金屬鈉與足量水反應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應速率B.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時,可改用98%的濃硫酸加快生成氫氣速率C.Na2SO4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時,增加壓強可加快反應速率D.合成氨時增大氣體壓強可以加快反應速率8.(2025 順義區一模)用細菌等微生物從固體中浸出金屬離子,有速率快、浸出率高等特點。氧化亞鐵硫桿菌是一類在酸性環境中加速Fe2+氧化的細菌,浸出輝銅礦(Cu2S)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Ⅰ的離子方程式為B.溫度越高,Cu2S浸出速率越快C.浸出過程中幾乎不需要補充鐵鹽D.理論上反應Ⅰ中每消耗2.24LO2(標準狀況)可浸出0.2mol Cu2+9.(2024秋 順義區校級期中)下列措施是為了增大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將食物放進冰箱避免變質B.用鋅粒代替鎂條制備氫氣C.自行車車架鍍漆避免生銹D.工業合成氨時加入鐵觸媒作催化劑10.(2024秋 海淀區期末)一定條件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A(s)+2B(g) 3C(g)+4D(g),測得5min后A的物質的量減小了1mol,則反應的平均速率可表示為( )A.v(A)=0.1mol L﹣1 s﹣1B.v(B)=0.1mol L﹣1 min﹣1C.v(C)=0.005mol L﹣1 s﹣1D.v(D)=0.2mol L﹣1 min﹣111.(2024秋 昌平區期末)已知丙酮()碘化反應為:。實驗測得該反應的速率可表示為:v=kc(丙酮)c(H+),其中k為反應速率常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其他條件不變,增加丙酮濃度,反應速率增大B.其他條件不變,增大I2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C.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催化劑H+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D.催化劑H+參與反應,降低反應活化能,增大反應速率12.(2025 房山區一模)下列對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原因的分析錯誤的是( )A.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增大壓強使容器容積減小,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B.向反應體系中加入相同濃度的反應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C.升高溫度,使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D.加入適宜的催化劑,使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13.(2022春 海淀區校級期末)用Cl2生產某些含氯有機物時會生成副產物HCl,利用下列反應可實現氯的循環利用:4HCl(g)+O2(g) 2Cl2(g)+2H2O(g)ΔH=﹣115.6kJ/mol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應物發生上述反應,能充分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A.氣體的質量不再改變B.氯化氫的轉化率不再改變C.斷開4 mol H—Cl鍵的同時生成4 mol H—O鍵D.n(HCl):n(O2):n(Cl2):n(H2O)=4:1:2:214.(2024秋 東城區期末)向兩個容積相同的錐形瓶中各加入0.05g鎂條,塞緊橡膠塞,然后用注射器分別注入2mL2mol L﹣1鹽酸2mL2mol L﹣1醋酸,測得錐形瓶內氣體的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曲線對應的酸是鹽酸B.任意相同時間段內,化學反應速率:鹽酸均快于醋酸C.兩種溶液最終產生的氫氣總量基本相等,與酸的電離程度無關D.容器內壓強均達到140kPa時,所用時間越長反應速率越小15.(2024春 東城區校級期中)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當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時,表明下述反應:A(s)+2B(g) C(g)+D(g)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①混合氣體的壓強②混合氣體的密度③各氣體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④氣體的總物質的量⑤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二.解答題(共4小題)16.(2025春 廣西期中)自然界中的局部氮循環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氮氣的電子式為 。(2)如圖各含氮物質的轉化途徑中,共表示了 種氮的固定途徑。(3)氨氣是氮循環中重要的重要物質。①請寫出工業合成氨的化學方程式 。②在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2s后測得N2為1.9mol,則以NH3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氫氣的轉化率為 。③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下列條件改變可加快其反應速率的是 。A.升高溫度B.充入適量氮氣C.充入適量He,使體系壓強增大(4)土壤中的硝酸鹽會被細菌分解,有一種脫氧硫桿菌能夠利用土壤中的硫化物來分解硝酸鹽,其主要原理為5K2S+8KNO3+4H2O═4N2↑+5K2SO4+8KOH該反應中被氧化的物質為 。17.(2025春 閔行區期中)在一定條件下,將一定量SO2、O2的混合氣體在2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在反應相同時間內測得SO3的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1)溫度高于500℃時,SO3的體積分數迅速降低的條件可能是 。A.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B.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2)500℃時,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A.SO2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恒為2:1B.密閉容器中氣體質量不再變化C.SO3的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而變化D.SO2的消耗速率與SO3的生成速率相等(3)如上圖所示,溫度為500℃時,反應時間為10min,此時測得容器內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0mol,則0~10minSO3的生成速率是 。(4)測定空氣中SO2含量的實驗如下:取標準狀況下,1.000L空氣(含N2、O2、CO2、SO2),通過足量碘水發生反應:SO2+I2+2H2O=2HI+H2SO4,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將沉淀洗滌、干燥,稱得其質量為0.233g。計算空氣樣品中SO2的體積分數 。(寫出計算過程)18.(2025春 成都期中)“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大戰略之一,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合成甲醇工藝為“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回答下列問題:Ⅰ.可再生能源制氫太陽能光解水:2H2O2H2↑+O2↑。(1)該反應能量轉化形式主要是由太陽能轉化為 。(2)已知H2O(g)2H(g)+O(g),H2(g)2H(g),O2(g)2O(g),則利用TiO2催化分解2mol H2O(g)時,反應會 (填“吸收”或“放出”) kJ的能量。Ⅱ.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O2催化加氫轉化成甲醇的反應原理為CO2(g)+3H2(g) CH3OH(g)+H2O(g)。一定溫度下,將CO2和H2按物質的量為1:3的投料比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測得反應過程中部分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3)曲線b表示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4)在0~2min內,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4min時,v正 v逆(填“>”“<”或“=”);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 。若8min時,將容器的容積變為3L,此時化學反應速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5)下列情況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填標號)。A.3v正(H2O)=v進(H2)B.CO2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C.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D.容器內混合氣體中甲醇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19.(2025春 蘭州期中)以煤炭為原料制備氫氣是一種常用的方法,總反應為:C(s)+2H2O(g) CO2(g)+2H2(g)(正反應為吸熱反應)。(1)上述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 生成物的總能量。A.大于B.小于C.等于(2)下列措施中,能加快上述反應的反應速率的是 。A.將煤炭粉碎B.降低溫度C.加入催化劑(3)能說明上述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A.n(H2)保持不變B.v正(H2O)=2v逆(CO2)C.物質的總質量不變D.c(CO2):c(H2)=1:2(4)一定溫度下,在2L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s)和3mol H2O(g),反應至5min時,H2O(g)的物質的量變為1mol,0~5min內H2O(g)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5春 海淀區校級期中)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應物本身的性質B.催化劑C.溫度和壓強以及反應物的接觸面D.反應物的濃度【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分析與推測能力.【分析】A.物質本身的性質決定化學反應速率;B.催化劑只是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C.溫度、壓強、反應物的接觸面積都是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D.反應物的濃度是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解答】解:A.物質本身的性質決定化學反應速率,其它都是影響因素,故A正確;B.催化劑只是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不能決定因素,故B錯誤;C.溫度、壓強、反應物的接觸面積都是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不能決定因素,故C錯誤;D.反應物的濃度是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不能決定因素,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明確決定因素、影響因素的區別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2.(2025春 朝陽區校級期中)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高爐煉鐵,把鐵礦石粉碎B.工業合成NH3提高反應溫度C.SO2與氧氣制備SO3降低氧氣濃度D.分解H2O2溶液制氧氣,加入二氧化錳【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分析與推測能力.【分析】A.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化學反應速率增大;B.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C.SO2與氧氣制備SO3降低氧氣濃度,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個數減小;D.MnO2能作H2O2分解的催化劑。【解答】解:A.高爐煉鐵,把鐵礦石粉碎,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故A錯誤;B.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故B錯誤;C.SO2與氧氣制備SO3降低氧氣濃度,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個數減小,化學反應速率減小,故C正確;D.MnO2能作H2O2分解的催化劑,所以分解H2O2溶液制氧氣,加入二氧化錳,增大化學反應速率,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原理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3.(2025 北京學業考試)變量控制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同質量的鐵與足量0.1mol L﹣1硫酸溶液分別在下列條件下發生反應,開始階段化學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選項 A B C D鐵的狀態 片狀 粉狀 片狀 粉狀溫度/℃ 20 20 30 30A.A B.B C.C D.D【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越大、溶液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解答】解:A.接觸面積和溫度均最小,故A錯誤;B.接觸面積大,但溫度較低,故B錯誤;C.溫度高,但接觸面積小,故C錯誤;D.同時具備最大接觸面積和更高溫度,反應速率最大;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比較,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原理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4.(2025 北京學業考試)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當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3H8、C3H6、H2的濃度不再變化B.C3H8全部轉化為C3H6和H2C.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C3H8、C3H6、H2的濃度一定相等【專題】化學平衡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當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的濃度、百分含量等變量不再變化,以此進行判斷。【解答】解:A.當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即C3H8、C3H6、H2的濃度不再變化,故A正確;B.可逆反應中,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即C3H8不會全部轉化為C3H6和H2,故B錯誤;C.反應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故C錯誤;D.反應達到平衡時,C3H8、C3H6、H2的濃度不一定相等,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相關知識,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能力,當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各組分濃度不再改變,對于各組分濃度強調的是“不變”,此題難度中等。5.(2024秋 西城區校級月考)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 2SO3(g),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2mol L﹣1、0.1mol L﹣1、0.2mol L﹣1,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可能存在的數據是( )A.SO2為0.4mol L﹣1,O2為0.2mol L﹣1B.SO2為0.25mol L﹣1C.SO2、SO3均為0.15mol L﹣1D.SO3為0.4mol L﹣1【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分析】化學平衡的建立,既可以從正反應開始,也可以從逆反應開始,或者從正逆反應開始,不論從哪個方向開始,物質都不能完全反應,利用極限法假設完全反應,各自的物質的量濃度范圍為:0<c(SO2)<0.4 mol L﹣1,0<c(O2)<0.2 mol L﹣1,0<c(SO3)<0.4 mol L﹣1,計算出相應物質的濃度變化量,實際變化量小于極限值。【解答】解:A.若SO3完全反應,則SO2和O2的濃度濃度變化分別為0.2 mol L﹣1、0.1 mol L﹣1,因可逆反應,實際變化應小于該值,所以SO2小于0.4 mol L﹣1,O2小于0.2 mol L﹣1,故A錯誤;B.反應過程中的某時刻反應剛好達到平衡,SO2的濃度為0.25 mol L﹣1,故B正確;C.SO2的濃度減小0.05 mol L﹣1,轉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SO3的濃度應增大0.05 mol L﹣1,SO3的濃度為0.25 mol L﹣1,上述數據不可能存在,故C錯誤;D.SO3的濃度增大,說明該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氣完全反應,SO3的濃度的濃度變化為0.2 mol L﹣1,SO3濃度小于0.4 mol L﹣1,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建立,關鍵是利用可逆反應的不完全性,運用極限假設法解答,題目不難。6.(2025春 通州區期中)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起始時投入一定量的SO2(g)和O2(g),發生反應:2SO2(g)+O2(g) 2SO3(g)。tmin后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投入2mol SO2與1mol O2,則生成2mol SO3B.tmin后,SO2(g)、O2(g)與SO3(g)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2C.tmin后,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均達到最大值D.tmin后,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均不再變化【專題】化學平衡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A.可逆反應不可能進行完全;B.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不一定等于計量數之比;C.隨著反應的進行,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根據反應平衡狀態特征分析判斷。【解答】解:A.SO2轉化為SO3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則2mol SO2與1mol O2反應生成SO3的物質的量小于2mol,故A錯誤;B.tmin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但SO2(g)、O2(g)與SO3(g)的物質的量之比不一定為2:1:2,與起始量和轉化率有關,故B錯誤;C.起始時正反應速率最大,隨著反應的進行,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則平衡狀態時正反應速率最小,故C錯誤;D.tmin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均不再變化,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及其特征,側重基礎知識檢測和辨析能力考查,把握化學平衡狀態特征、可逆反應的特點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7.(2025春 豐臺區期中)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金屬鈉與足量水反應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應速率B.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時,可改用98%的濃硫酸加快生成氫氣速率C.Na2SO4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時,增加壓強可加快反應速率D.合成氨時增大氣體壓強可以加快反應速率【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A.純液體的濃度為定值;B.常溫下Fe遇濃硫酸鈍化;C.壓強對溶液中的反應速率無影響;D.有氣體參與的反應,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解答】解:A.水為液體,在金屬鈉與足量水反應中,增加水的量反應速率不變,故A錯誤;B.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時,可改用98%的濃硫酸,常溫下Fe遇濃硫酸鈍化,無法生成氫氣,故B錯誤;C.Na2SO4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時,增加壓強反應速率不變,故C錯誤;D.合成氨時,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題目難度中等,掌握外界條件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解題的關鍵。8.(2025 順義區一模)用細菌等微生物從固體中浸出金屬離子,有速率快、浸出率高等特點。氧化亞鐵硫桿菌是一類在酸性環境中加速Fe2+氧化的細菌,浸出輝銅礦(Cu2S)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Ⅰ的離子方程式為B.溫度越高,Cu2S浸出速率越快C.浸出過程中幾乎不需要補充鐵鹽D.理論上反應Ⅰ中每消耗2.24LO2(標準狀況)可浸出0.2mol Cu2+【專題】物質的性質和變化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由圖可知,反應I中發生4Fe2++O2+4H+=4Fe3++2H2O,反應II中發生4Fe3++Cu2S=4Fe2++S+2Cu2+,總反應為O2+4H++Cu2S=S+2Cu2++2H2O,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由圖可知,反應Ⅰ中Fe2+和O2反應生成Fe3+和H2O,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配平離子方程式為:4Fe2++O2+4H+=4Fe3++2H2O,故A正確;B.高溫會導致氧化亞鐵硫桿菌的蛋白質發生變性,而降低浸出速率,故B錯誤;C.反應I中發生4Fe2++O2+4H+=4Fe3++2H2O,反應II中發生4Fe3++Cu2S=4Fe2++S+2Cu2+,總反應為O2+4H++Cu2S=S+2Cu2++2H2O,可知浸出過程中不需要補充鐵鹽,故C正確;D.總反應為O2+4H++Cu2S=S+2Cu2++2H2O,標準狀況下2.24LO2的物質的量為0.1mol,由關系O2~2Cu2+可知可浸出0.2mol Cu2+,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物質的性質及應用,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發生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圖中轉化及總反應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9.(2024秋 順義區校級期中)下列措施是為了增大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將食物放進冰箱避免變質B.用鋅粒代替鎂條制備氫氣C.自行車車架鍍漆避免生銹D.工業合成氨時加入鐵觸媒作催化劑【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根據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加入催化劑、升高溫度、增大壓強(氣相反應)、增大物質的濃度(固體除外)均能加快反應速率來回答。【解答】解:A.溫度降低會降低反應速率,將食物放進冰箱,環境溫度降低,降低食物變質的速率,故A錯誤;B.用鋅粒代替鎂粉制備氫氣,鋅的活潑性小于鎂,化學反應速率降低,故B錯誤;C.自行車車架鍍漆,降低自行車車架生銹的速率,故C錯誤;D.催化劑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為高頻考點,把握溫度、濃度、金屬性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10.(2024秋 海淀區期末)一定條件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A(s)+2B(g) 3C(g)+4D(g),測得5min后A的物質的量減小了1mol,則反應的平均速率可表示為( )A.v(A)=0.1mol L﹣1 s﹣1B.v(B)=0.1mol L﹣1 min﹣1C.v(C)=0.005mol L﹣1 s﹣1D.v(D)=0.2mol L﹣1 min﹣1【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因為A為純固體,不能用來表示反應速率,所以測得5min內,A的物質的量減小了5mol,則B、C、D的變化量分別為2mol、3mol、4mol,再根據v進行計算。【解答】解:A.因為A為純固體,不能用來表示反應速率,故A錯誤;B.v(B)0.2mol L﹣1 min﹣1,故B錯誤;C.v(C)0.3mol L﹣1 min﹣1=0.005mol L﹣1 s﹣1,故C正確;D.v(D)0.4mol L﹣1 min﹣1,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計算,明確化學反應速率計算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關系、各物質反應速率之比與其計量數之比關系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反應速率適用范圍,題目難度不大。11.(2024秋 昌平區期末)已知丙酮()碘化反應為:。實驗測得該反應的速率可表示為:v=kc(丙酮)c(H+),其中k為反應速率常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其他條件不變,增加丙酮濃度,反應速率增大B.其他條件不變,增大I2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C.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催化劑H+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D.催化劑H+參與反應,降低反應活化能,增大反應速率【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由反應的速率表達式v=kc(丙酮)c(H+)可知,增大丙酮的濃度或者氫離子的濃度,均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據此進行解答。【解答】解:A.其他條件不變,增加丙酮濃度,由v=kc(丙酮)c(H+)可知反應速率增大,故A正確;B.其他條件不變,增大I2的濃度,由v=kc(丙酮)c(H+)可知反應速率不受影響大,故B錯誤;C.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催化劑H+的濃度,由v=kc(丙酮)c(H+)可知反應速率增大,故C正確;D.催化劑H+參與反應,降低反應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多,故增大反應速率,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相關知識,注意掌握速率常數的表示意義是解題的關鍵。12.(2025 房山區一模)下列對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原因的分析錯誤的是( )A.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增大壓強使容器容積減小,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B.向反應體系中加入相同濃度的反應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C.升高溫度,使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D.加入適宜的催化劑,使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分析】A.增大壓強后容器容積減小,活化分子總個數不變;B.向反應體系中加入相同濃度的反應物,活化分子總個數增多;C.溫度升高,反應物獲得能量;D.催化劑能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部分非活化分子轉化為活化分子。【解答】解:A.對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增大壓強使容器容積減小,活化分子總個數不變,則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故A正確;B.向反應體系中加入相同濃度的反應物,使活化分子總個數增多,但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故B錯誤;C.升高溫度,反應物分子獲得能量,部分非活化分子轉化為活化分子,可使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大,故C正確;D.催化劑能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部分非活化分子轉化為活化分子,則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側重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能力,明確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原理內涵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13.(2022春 海淀區校級期末)用Cl2生產某些含氯有機物時會生成副產物HCl,利用下列反應可實現氯的循環利用:4HCl(g)+O2(g) 2Cl2(g)+2H2O(g)ΔH=﹣115.6kJ/mol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應物發生上述反應,能充分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A.氣體的質量不再改變B.氯化氫的轉化率不再改變C.斷開4 mol H—Cl鍵的同時生成4 mol H—O鍵D.n(HCl):n(O2):n(Cl2):n(H2O)=4:1:2:2【專題】化學平衡專題.【分析】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發生變化,以此進行判斷,得出正確結論.【解答】解:A、氣體的質量一直不變,所以不一定達平衡狀態,故A錯誤;B、氯化氫的轉化率不再改變,說明各物質的量不變,反應達平衡狀態,故B正確;C、只要反應發生就存在斷開4 mol H—Cl鍵的同時生成4 mol H—O鍵,故C錯誤;D、n(HCl):n(O2):n(Cl2):n(H2O)=4:1:2:2,不能說明各物質的量不變,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要注意把握平衡狀態的特征.14.(2024秋 東城區期末)向兩個容積相同的錐形瓶中各加入0.05g鎂條,塞緊橡膠塞,然后用注射器分別注入2mL2mol L﹣1鹽酸2mL2mol L﹣1醋酸,測得錐形瓶內氣體的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曲線對應的酸是鹽酸B.任意相同時間段內,化學反應速率:鹽酸均快于醋酸C.兩種溶液最終產生的氫氣總量基本相等,與酸的電離程度無關D.容器內壓強均達到140kPa時,所用時間越長反應速率越小【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n(HCl)=n(CH3COOH)=2mol/L×0.002L=0.004mol,HCl、CH3COOH和Mg反應的方程式分別為Mg+2HCl=MgCl2+H2↑、2CH3COOH+Mg=Mg(CH3COO)2+H2↑,根據方程式知,HCl、CH3COOH完全反應消耗n(Mg)n(HCl)0.002mol,消耗m(Mg)=0.002mol×24g/mol=0.048g<0.05g,則Mg過量;A.曲線斜率表示反應速率,斜率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反應速率與c(H+)成正比,開始時c(H+):HCl>CH3COOH;B.曲線的斜率越大,反應速率越快;C.Mg過量,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取決于酸的物質的量;D.容器內壓強均達到140kPa時,時間越長,速率越小。【解答】解:n(HCl)=n(CH3COOH)=2mol/L×0.002L=0.004mol,HCl、CH3COOH和Mg反應的方程式分別為Mg+2HCl=MgCl2+H2↑、2CH3COOH+Mg=Mg(CH3COO)2+H2↑,根據方程式知,HCl、CH3COOH完全反應消耗n(Mg)n(HCl)0.002mol,消耗m(Mg)=0.002mol×24g/mol=0.048g<0.05g,則Mg過量;A.曲線斜率表示反應速率,斜率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反應速率與c(H+)成正比,開始時c(H+):HCl>CH3COOH,所以開始時HCl的反應速率較快,則a曲線代表鹽酸與鎂條反應時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故A正確;B.曲線的斜率越大,反應速率越快,根據圖知,部分時間段內b曲線的效率大,則此時醋酸的反應速率大于鹽酸,故B錯誤;C.Mg過量,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取決于酸的物質的量,兩種酸的物質的量相等且都是一元酸,所以最終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相等,與酸的電離程度無關,故C正確;D.容器內壓強均達到140kPa時,時間越長,反應速率越小,根據圖知,醋酸需要的時間長,反應速率較慢,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側重考查圖象分析判斷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明確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判斷方法、圖中曲線與物質成分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注意要進行過量計算,題目難度不大。15.(2024春 東城區校級期中)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當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時,表明下述反應:A(s)+2B(g) C(g)+D(g)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①混合氣體的壓強②混合氣體的密度③各氣體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④氣體的總物質的量⑤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專題】化學平衡專題.【分析】根據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生變化,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發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解答】解:①該反應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建立平衡的過程中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的始終不變,故混合氣體的壓強始終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錯誤;②由于A呈固態,建立平衡的過程中混合氣體的總質量發生變化,在一定溫度下的剛性密閉容器中,根據ρ,混合氣體的密度發生變化,則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正確;③各氣體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發生變化是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特征標志,故正確;④由于A呈固態,該反應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建立平衡的過程中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始終不變,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再發生變化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錯誤;⑤由于A呈固態,該反應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建立平衡的過程中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始終不變,混合氣體的總質量發生變化,根據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發生變化,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發生變化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正確;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②③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難度不大,注意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為0。二.解答題(共4小題)16.(2025春 廣西期中)自然界中的局部氮循環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氮氣的電子式為 。(2)如圖各含氮物質的轉化途徑中,共表示了 2 種氮的固定途徑。(3)氨氣是氮循環中重要的重要物質。①請寫出工業合成氨的化學方程式 。②在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2s后測得N2為1.9mol,則以NH3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0.05mol L﹣1 s﹣1 ,氫氣的轉化率為 10% 。③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下列條件改變可加快其反應速率的是 AB 。A.升高溫度B.充入適量氮氣C.充入適量He,使體系壓強增大(4)土壤中的硝酸鹽會被細菌分解,有一種脫氧硫桿菌能夠利用土壤中的硫化物來分解硝酸鹽,其主要原理為5K2S+8KNO3+4H2O═4N2↑+5K2SO4+8KOH該反應中被氧化的物質為 K2S 。【分析】(1)氮氣中氮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氮氣之間存在氮氮三鍵,電子式為:;(2)氮的固定是將游離態的氮(即N2)轉化為化合態氮的過程。圖中①植物根瘤菌固氮、合成氨過程,都是將N2轉化為含氮化合物,所以共表示了 2 種氮的固定途徑;(3)①工業合成氨是N2和 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NH3,其化學方程式為:;②根據題干可知,N2物質的量的變化量△n(N2)=2mol﹣1.9mol=0.1mol,△n(NH3)=2△n(N2),容器體積V=2L,時間△t=2s,根據反應速率公式ν(NH3);由△n(N2)=0.1mol,根據化學計量數之比,△n(H2)=3△n(N2),氫氣的轉化率100%;③A.升高溫度,分子運動加劇,有效碰撞幾率增大,反應速率加快;B.充入適量氮氣,反應物氮氣濃度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反應速率加快;C.充入適量He,使體系壓強增大,但容積不變,各反應物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4)在氧化還原反應5K2S+8KNO3+4H2O═4N2↑+5K2SO4+8KOH中,K2S中S元素化合價從﹣2價升高到K2SO4中+6價,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所以被氧化的物質是K2S。【解答】解:(1)氮氣中氮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氮氣之間存在氮氮三鍵,電子式為:,故答案為:;(2)氮的固定是將游離態的氮(即N2)轉化為化合態氮的過程。圖中①植物根瘤菌固氮、合成氨過程,都是將N2轉化為含氮化合物,所以共表示了 2 種氮的固定途徑,故答案為:2;(3)①工業合成氨是N2和 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NH3,其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②根據題干可知,N2物質的量的變化量△n(N2)=2mol﹣1.9mol=0.1mol,根據化學方程式:,△n(NH3)=2△n(N2)=0.2mol,容器體積V=2L,時間△t=2s,根據反應速率公式ν(NH3)0.05mol L﹣1 s﹣1;由△n(N2)=0.1mol,根據化學計量數之比,△n(H2)=3△n(N2)=0.3mol,氫氣的轉化率100%100%=10%,故答案為:0.05 mol L﹣1 s﹣1;10%;③A.升高溫度,分子運動加劇,有效碰撞幾率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A正確;B.充入適量氮氣,反應物氮氣濃度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反應速率加快,故B錯誤;C.充入適量He,使體系壓強增大,但容積不變,各反應物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故C錯誤;故選:AB;(4)在氧化還原反應5K2S+8KNO3+4H2O═4N2↑+5K2SO4+8KOH中,K2S中S元素化合價從﹣2價升高到K2SO4中+6價,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所以被氧化的物質是K2S,故答案為:K2S。【點評】本題根據循環圖考查氮氣的電子式和相關化學性質,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和轉化率的計算,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等。17.(2025春 閔行區期中)在一定條件下,將一定量SO2、O2的混合氣體在2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在反應相同時間內測得SO3的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1)溫度高于500℃時,SO3的體積分數迅速降低的條件可能是 B 。A.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B.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2)500℃時,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C 。A.SO2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恒為2:1B.密閉容器中氣體質量不再變化C.SO3的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而變化D.SO2的消耗速率與SO3的生成速率相等(3)如上圖所示,溫度為500℃時,反應時間為10min,此時測得容器內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0mol,則0~10minSO3的生成速率是 0.45mol/(L min) 。(4)測定空氣中SO2含量的實驗如下:取標準狀況下,1.000L空氣(含N2、O2、CO2、SO2),通過足量碘水發生反應:SO2+I2+2H2O=2HI+H2SO4,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將沉淀洗滌、干燥,稱得其質量為0.233g。計算空氣樣品中SO2的體積分數 。(寫出計算過程)【專題】化學平衡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1)溫度高于500℃時,SO3為生成物;(2)A.SO2和O2的起始物質的量未說明;B.密閉容器中氣體質量一直不變化;C.隨著平衡的移動SO3的物質的量是個變化值;D.SO2的消耗速率代表正反應,SO3的生成速率也代表正反應;(3)溫度為500℃時,反應時間為10min,SO3的體積分數為90%,此時測得容器內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0mol,則SO3物質的量為9mol;(4)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將沉淀洗滌、干燥,稱得其質量為0.233g,得硫酸鋇物質的量為,根據原子守恒,得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為0.001mol,標準狀況下,體積為0.001mol×22.4L/mol=2.24×10﹣2L。【解答】解:(1)溫度高于500℃時,SO3為生成物,體積分數迅速降低可能是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故答案為:B;(2)A.SO2和O2的起始物質的量未說明,所以比值無法判斷是否平衡,故A錯誤;B.密閉容器中氣體質量一直不變化,所以無法判斷是否平衡,故B錯誤;C.隨著平衡的移動SO3的物質的量是個變化值,所以不隨時間而變化說明達到平衡,故C正確;D.SO2的消耗速率代表正反應,SO3的生成速率也代表正反應,所以相等無法判斷是否平衡,故D錯誤;故答案為:C;(3)溫度為500℃時,反應時間為10min,SO3的體積分數為90%,此時測得容器內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0mol,則SO3物質的量為9mol,則0~10minSO3的生成速率是,故答案為:0.45mol/(L min);(4)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將沉淀洗滌、干燥,稱得其質量為0.233g,得硫酸鋇物質的量為,根據原子守恒,得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為0.001mol,標準狀況下,體積為0.001mol×22.4L/mol=2.24×10﹣2L,樣品中SO2的體積分數為,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側重考查學生平衡移動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18.(2025春 成都期中)“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大戰略之一,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合成甲醇工藝為“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回答下列問題:Ⅰ.可再生能源制氫太陽能光解水:2H2O2H2↑+O2↑。(1)該反應能量轉化形式主要是由太陽能轉化為 化學能 。(2)已知H2O(g)2H(g)+O(g),H2(g)2H(g),O2(g)2O(g),則利用TiO2催化分解2mol H2O(g)時,反應會 吸收 (填“吸收”或“放出”) 483 kJ的能量。Ⅱ.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O2催化加氫轉化成甲醇的反應原理為CO2(g)+3H2(g) CH3OH(g)+H2O(g)。一定溫度下,將CO2和H2按物質的量為1:3的投料比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測得反應過程中部分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3)曲線b表示的物質是 CO2 (填化學式)。(4)在0~2min內,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1.5mol L﹣1 min﹣1 。4min時,v正 > v逆(填“>”“<”或“=”);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 75% 。若8min時,將容器的容積變為3L,此時化學反應速率 減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5)下列情況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BC (填標號)。A.3v正(H2O)=v進(H2)B.CO2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C.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D.容器內混合氣體中甲醇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專題】物質的性質和變化專題;化學平衡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1)該過程為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2)由信息可知,2mol H2O(g)斷鍵吸收的能量為1852kJ,形成2mol H2和1mol O2放出的能量為1369kJ;(3)由圖可知,a、b曲線的變化值相同,其中a為生成物,b為反應物;(4)0~2min內,CO2減少2mol,則H2減少6mol,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4min時,反應未達到平衡,且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不斷變大,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不斷變小,反應仍是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故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5)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濃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不變。【解答】解:(1)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故該反應的能量轉化形式主要是由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故答案為:化學能;(2)由信息可知,2mol H2O(g)斷鍵吸收的能量為1852kJ,形成2mol H2和1mol O2放出的能量為1369kJ,則說明反應物斷開化學鍵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化學鍵所需要放出的能量,故該反應吸收483kJ的能量,故答案為:吸收;483;(3)由圖可知,a、b曲線的變化值相同,其中a為生成物,b為反應物,則b為CO2,故答案為:CO2;(4)0~2min內,CO2減少2mol,則H2減少6mol,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4min時,反應未達到平衡,且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不斷變大,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不斷變小,反應仍是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故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由4mol變為1mol,CO2的轉化率為;8min時,反應達到平衡,若將容器的容積變為3L,即容積增大,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都減少,反應速率減小,故答案為:1.5mol L﹣1 min﹣1;>;75%;減小;(5)A.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即v正(H2O):v逆(H2)=系數比,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A錯誤;B.反應體系中CO2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一直保持不變為1:3,所以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故B正確;C.混合氣體的質量和體積均為定值,則混合氣體的密度一直保持不變,所以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故C正確;D.混合氣體中甲醇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說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再發生改變,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D錯誤;故答案為:BC。【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中能力變化、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及化學反應速率的相關知識,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題目比較簡單。19.(2025春 蘭州期中)以煤炭為原料制備氫氣是一種常用的方法,總反應為:C(s)+2H2O(g) CO2(g)+2H2(g)(正反應為吸熱反應)。(1)上述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 B 生成物的總能量。A.大于B.小于C.等于(2)下列措施中,能加快上述反應的反應速率的是 AC 。A.將煤炭粉碎B.降低溫度C.加入催化劑(3)能說明上述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AB 。A.n(H2)保持不變B.v正(H2O)=2v逆(CO2)C.物質的總質量不變D.c(CO2):c(H2)=1:2(4)一定溫度下,在2L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s)和3mol H2O(g),反應至5min時,H2O(g)的物質的量變為1mol,0~5min內H2O(g)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 0.2mol/(L min) 。【專題】化學反應速率專題;分析與推測能力.【分析】(1)如果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如果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總能量,該反應為吸熱反應;(2)溫度越高、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越大、加入催化劑都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3)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變;(4)0~5min內H2O(g)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解答】解:(1)C(s)+2H2O(g) CO2(g)+2H2(g)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則反應物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總能量,故答案為:B;(2)A.將煤炭粉碎,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故A正確;B.降低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減小,減慢化學反應速率,故B錯誤;C.加入催化劑,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故C正確;故答案為:AC;(3)A.隨著反應的進行,n(H2)逐漸增大,當n(H2)保持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A正確;B.v正(H2O)=2v逆(CO2)=v逆(H2O),水蒸氣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B正確;C.物質的總質量始終不變,不能據此判斷平衡狀態,故C錯誤;D.無論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都存在c(CO2):c(H2)=1:2,不能據此判斷平衡狀態,故D錯誤;故答案為:AB;(4)0~5min內H2O(g)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0.2mol/(L min),故答案為:0.2mol/(L min)。【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原理,側重考查分析、判斷及計算能力,明確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方法、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原理、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方法等知識點是解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