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科學試題1.(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所示,小科同學在嗅橙子的同時吃蘋果,會產生( )A.蘋果味 B.橙子味C.無味 D.蘋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答案】D【知識點】人的感覺【解析】【分析】感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解答】人對食物味道的感知在依靠味覺和嗅覺,所以在嗅橙子的時候吃蘋果,會產生二者混合的味道。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所示,在勻速行駛的高鐵列車的窗臺上有一枚硬幣屹立不動,小虞認為硬幣是運動的,則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A.座椅上的小虞 B.路邊遠去的樹C.勻速行駛的列車 D.列車的窗臺【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參照物是指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事先選定的、假設不動的物體,作為基準的對象。通常情況下,多以地面作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可以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因此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解答】A.以座椅上的小虞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硬幣是靜止的,故A不符合題意;B.以路邊遠去的樹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時刻變化,所以硬幣是運動的,故B符合題意;C.以勻速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硬幣是靜止的,故C不符合題意;D.以列車的窗臺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硬幣是靜止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2024七下·越城期末)截至5月底,2024年太陽已經發生多次大耀斑,這預示著第25個太陽周將進入高峰期。下列關于太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耀斑一般發生在光球層B.太陽活動強時地球上可能會出現極光C.太陽黑子的多少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D.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答案】A【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解析】【分析】太陽黑子的多少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約為11年,對地球的氣候和電磁環境造成影響。【解答】A、太陽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而不是光球層,A錯誤,符合題意;BCD、太陽活動強時地球上可能會出現極光;太陽黑子的多少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符合題意,故BC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4.(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是由菜豆種子萌發成的幼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菜豆種子萌發時需要進行光照B.菜豆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C.菜豆種子萌發時,先長出葉,再長出根D.菜豆種子萌發時所需的營養主要由胚乳提供【答案】B【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菜豆中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子葉。在發育過程中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子葉為種子的發育提供營養。種子萌發的外界環境條件包括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自身條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解答 】A.溫度、水分、空氣適宜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沒有光照也能萌發,A錯誤。B.菜豆種子中,由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而來的結構是胚,它是新植物體的幼體,B正確。C.菜豆種子萌發時,胚根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C錯誤。D.菜豆種子的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中,子葉為萌發的種子提供營養物質,D錯誤。故選B。 5.(2024七下·越城期末)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隨之減小B.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D.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均在同一平面內【答案】A【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1)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同一平面內)(2)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角相等)總結: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分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解答】A.在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隨之增大,故A錯誤,符合題意;B.在光的反射現象中,若光線沿反射光線射入,會從原來的入射光線射出,說明光路是可逆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在反射現象中,法線過入射點,且垂直于鏡面,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均在同一平面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6.(2024七下·越城期末)2023年9月在杭州舉行了第19屆亞運會,如圖為亞運會的四個體育項目圖標,下列有關這四項運動的分析正確的是( )A.滑板運動員在空中仍能繼續前行,是受到慣性的作用B.足球運動員踢球時,球滾動,說明力能維持物體運動C.運動員劃漿時漿對水的力和水對漿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舉重運動員舉起杠鈴后,人的重力和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析】【分析】 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稱為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表現為物體對其運動狀態變化的一種阻抗程度,質量是對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即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外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在外力作用下,相同加速度的物體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所以物體的慣性,在任何時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況下(靜止或運動),都不會改變,更不會消失。慣性是物質自身的一種屬性。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能夠讓物體發生形變;【解答】A.滑板運動員在空中時仍能繼續前行,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 “受到”慣性,故A錯誤;B.足球運動員踢球時,球滾動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C.運動員劃漿時漿對水的力和水對漿的力,作用在不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D.舉重運動員舉起杠鈴后,人的重力和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一對平衡力,故 D錯誤。故選C。7.(2024七下·越城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它將從月球背面采集土壤樣本返回。下列關于月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月球白天不能發光,晚上能發光B.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可能會遇到大風C.從月球帶回的土壤樣本回到地球后質量將變大D.缺少地球的保護,月球背面環形山比正面多【答案】D【知識點】光源;月球的概況;風【解析】【分析】 月球是圍繞地球旋轉的球形天體,同時也是地球的天然衛星。 月球的表面布滿了可能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水,沒有生命;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物體的質量不隨位置、狀態、溫度而改變;【解答】A.月球白天、晚上都不能發光,晚上可以看到月亮,是因為月亮能反射太陽光,故A錯誤;B.空氣的流動形成風,月球上沒有空氣,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不可能遇到大風,故B錯誤;C.物體的質量不隨位置、狀態、溫度而改變,從月球帶回的土壤樣本回到地球后質量將不變,故C錯誤;D.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主要是隕石撞擊月球形成的,缺少地球的保護,月球背面環形山比正面多,故D正確。故選D。8.(2024七下·越城期末)西瓜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解暑生津,深受大家喜愛,其生長發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到②的虛線表示自花傳粉過程B.③是由②中的胚珠發育而來C.⑤是由④中的胚乳發育而來D.⑥中的芽是未發育的莖葉或花【答案】D【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芽的發育;花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1)傳粉是雄蕊花藥中的花粉散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一朵花中完成傳粉與受精后,只有子房繼續發育,子房的發育情況為:(2)種子的結構由種皮和胚組成。胚是由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構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種子萌發時,首先是胚根發育成根,然后是胚軸發育層連接根和莖的部位,最后是胚芽發育成莖和葉,子葉起到提供營養物質的作用;【解答】A.西瓜是單性花,只能進行異花傳粉。圖片中①到②的虛線表示兩朵花之間的傳粉,屬于異花傳粉,A錯誤。B.③果實是由②雌花中的子房發育而來的,B錯誤。C.⑤幼苗是由④種子中的胚發育而來的,因為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體,C錯誤。D.芽是未發育的莖葉或花,根據芽的著生位置不同可分為頂芽和側芽,D正確。故選D。9.(2024七下·越城期末)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時音調越低B.圖乙中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越靠近右端音調越高C.圖丙中拉奏二胡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D.圖丁中編鐘包含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鐘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音色【答案】A【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聲音的三要素是響度、音調和音色,這三者共同決定了我們對聲音的感知。響度是指人耳對聲音強度的主觀感受,通常與聲波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高。響度的單位通常用分貝(dB)來表示。響度不僅受聲波振幅的影響,還與人離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遠,響度感知越小。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感,主要由聲波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音調的單位是赫茲(Hz),人耳能感知的頻率范圍大約在20Hz到20,000Hz之間。音調的變化會影響我們對聲音的識別,例如,男聲通常音調較低,女聲音調較高。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質或“色彩”,使我們能夠區分不同的聲音來源,即使它們的響度和音調相同。音色的差異主要由聲波的波形和頻譜組成。不同的樂器或聲音發聲體會產生不同的音色,例如,鋼琴和小提琴即使演奏同一個音符,聽起來也會有所不同。【解答】A.甲圖中鋼尺伸出桌面長度越長,撥動它時振動頻率越低,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低,故A正確;B.乙圖中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瓶里空氣柱振動發出聲音,空氣柱的長度越大,振動頻率越低,音調越低,則越靠近右端音調越低,故B錯誤;C.拉奏二胡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動的頻率改變,音調改變,故C錯誤;D.編鐘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鐘組成,質量大、體積大的鐘難振動,頻率小,音調低;相反,質量小、體積小的容易振動,頻率大,音調高,則鐘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音調,故D錯誤。故選A。10.(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所示,逆時針轉動瓶蓋,下列能夠正確表示手對瓶蓋摩擦力方向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摩擦力是指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在發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過公式 f = μN 計算,其中 N 代表壓力,μ 代表摩擦系數,壓力越大,接粗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包括接觸面粗糙、物體間有彈力等。【解答】當逆時針打開礦泉水瓶蓋時,手指受到順時針方向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瓶蓋受到手對瓶蓋的摩擦力方向為逆時針方向,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2024七下·越城期末)因為有了光,世界才會如此絢麗多彩,下列有關光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米/秒B.夜間從路燈下走過,影子先變長后變短C.我們在路上看到交警身上穿的反光馬甲比較亮,說明反光馬甲屬于光源D.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黃顏色的花是因為黃花能反射太陽光中的黃色光【答案】D【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解析】【分析】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他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他反射的色光的顏色所決定的;光在同一種均勻的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源是指自己能夠發光的物體;【解答】A.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故A錯誤;B.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夜間從路燈下走過,影子先變短后變長,故B錯誤;C.反光馬甲自身不能發光,不屬于光源,反光馬甲可以反射光線,使人們能夠看到交警,故 C錯誤;D.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黃顏色的花,是因為黃花能反射太陽光中的黃色光,吸收其它色光,故D正確。故選D。12.(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為茭農收割茭白的場景,茭白生長過程中感染黑粉菌,導致它既不開花也不結果,形成肥大的紡錘形肉質莖。茭白常采用分根方式進行繁殖,下列繁殖方式與之不同的是( )A. 蝗蟲繁殖B. 變形蟲生殖C. 桃樹嫁接D. 酵母菌生殖【答案】A【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營養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種,不通過有性途徑,而是利用營養器官:根、葉、莖等繁殖后代。營養繁殖能夠保持某些栽培物的優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較快。主要有分根、壓條、葉插、芽葉插、扦插、嫁接等。【解答】茭農常采用分根方法進行繁殖,來擴大種植面積,這種繁殖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酵母菌生殖的繁殖、變形蟲的分裂繁殖、桃樹嫁接等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而蝗蟲的繁殖是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選項 A符合題意。故選A。13.(2024七下·越城期末)圖為“太陽系示意圖”,下列有關太陽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位于水星和金星之間B.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是木星C.小行星帶位于木星與土星之間D.哈雷彗星的繞日公轉周期為67年【答案】B【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星【解析】【分析】 太陽系,位于距銀河系中心大約估計值為2.4~2.7萬光年的位置 ;距離太陽系距離有近及遠的順序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具有小行星帶;彗星:一種圍繞太陽旋轉的星體,呈云霧狀。主要部分是彗核,一般認為是由冰物質組成,形狀特殊,肉眼多看不到。因彗尾形狀像掃帚,故俗稱掃帚星。【解答】A.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間,A錯誤;B.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是木星,B正確;C.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C錯誤;D.哈雷彗星的繞日公轉周期為76年,D錯誤。故選B。14.(2024七下·越城期末)一條魚(用“·”表示)在一個大型水族箱的A處,水族箱外的小虞(P處)看到魚的像A'(用“·”表示),下列光路圖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 光的折射是指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生偏折的現象。屬于光的折射現象。光的折射定律: 1、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法線居中,與界面垂直)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兩點一面)3、折射角的正弦與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為常數(折射定律)。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它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A.人能看到水中的魚A,是因為魚反射的光由水進入空氣,再射入人的眼睛,圖中光由人眼射向魚,故A錯誤;BCD.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則折射光線遠離法線,人逆著折射光線沿直線看到的是魚A的像A',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15.(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甲所示是人的生長曲線示意圖,圖乙是男女性器官質量變化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幼兒期腦和生殖器官發育都很快B.人體全身發育較快的時期只有青春期C.睪丸迅速發育的開始時間比卵巢晚D.青春期卵巢比睪丸質量增加得更快【答案】C【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它能夠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形成受精卵;【解答】A.由圖甲可知,幼兒期腦的發育較快,生殖器管的發育緩慢,A錯誤。B.由圖甲可知,人體全身發育較快的時期有幼兒期和青春期,B錯誤。C.如圖乙,在進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約在9-11歲,男孩約在11-13歲,性器官開始迅速發育。在性器官的發育上男孩一般比女孩晚兩年,C正確。D.由圖乙可知,青春期卵巢比睪丸質量增加得慢,D錯誤。故選C。16.(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墻上出現一個倒立縮小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墻上所成的燭焰像是虛像B.手和透鏡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手和透鏡的影子大小不變D.若蠟燭不動,透鏡靠近蠟燭,能再次呈現清晰的燭焰像【答案】D【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解答】A、根據題意知道,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墻上出現一個倒立縮小清晰的像,即像可以由墻(相當于光屏)呈接,所以,此像是實像,故A錯誤;B、手和透鏡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C、由光的直線傳播特點知道,當蠟燭遠離透鏡,手和透鏡的影子變小,故C錯誤;D、若蠟燭不動,透鏡靠近蠟燭,即物距減小,像距變大,根據光路可逆原理知道,能再次呈現清晰的燭焰像,故D正確。故答案為:D。17.(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為某半球日照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圖是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B.地球自轉會引起晝夜長短變化現象C.A點和C點分別位于晨線和昏線上D.此時B點的太陽高度為一天中最小【答案】C【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晝夜交替;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地球繞著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從北極的上空看呈逆時針轉動,從南極的上空看呈順時針轉動; 晨昏線指地球上迎著太陽的晝半球與背著太陽的夜半球之間的分界線,也稱晨昏圈。晨昏圈把它所通過的緯線圈分成晝弧和夜弧,晝弧與夜弧的長短可表示該緯線圈晝夜長短的狀況。由于地球不停地以1個太陽日為周期的自轉,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斷地移動,其周期也為1個太陽日(24小時),從而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 太陽光線和地面的夾角叫做太陽高度角,一天中正午的太陽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解答】A.由圖可知,該圖地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是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A錯誤;B.地球公轉會引起晝夜長短變化現象,B錯誤;C.A點和C點分別位于晨線和昏線上,C正確;D.B點位于白晝的中央經線上,時間為中午12點,此時B點的太陽高度為一天中最大,D錯誤;故選C。18.(2024七下·越城期末)太陽、地球和月球在某兩天的位置關系如圖所示,則( )A.月球在 A位置時的月相是滿日B.月球在 B位置時的月相是下弦月C.月球在A 位置時可能出現月食D.月球在B位置時可能出現日食【答案】B【知識點】月球的概況;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 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陽之間時,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被太陽直射的月球部分,這就是滿月。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陽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朔月;而當首度再見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時,稱為“新月”。當地月聯線和日地聯線正好成直角時,我們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陽直射的部分的一半,這就是上弦月。 日月食是一種天文現象。日食一定發生在朔,即農歷初一當日。此時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時,但因地球軌道(黃道)與月球軌道(白道)成5°9'交角,故并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發生,而日食發生時,日月兩者皆一定在「黃白交點」(升交點或降交點)附近發生。日食發生在新月時,也就是農歷初一左右。相反月食發生在每月十五左右的滿月時。這時,月球運行進地球的陰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軌道處的投影總比月球大,所以月環食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月全食每13.5個月發生一次,月偏食的情況少些,約22個月一次。【解答】A.月球在A位置時,日月地位于同一直線且月球位于中間,則可能為日食,為新月,故A不符合題意;B.月球在B位置時的月相是下弦月,故B符合題意;C.月球在A位置時可能出現日食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月球在B位置時不可能出現日食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2024七下·越城期末)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我們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每次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受到了阻力C.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D.根據甲、乙、丙的實驗現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答案】B【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解析】【分析】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又稱慣性定律,每個物體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除非有外力改變其運動狀態。【解答】A.實驗中,我們讓小車從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的是為了讓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都相同,故A錯誤;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其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是因為小車受到了阻力,故B正確;C.實驗表明:小車在木板表面運動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故C錯誤;D.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減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概括出來的,不能有實驗直接得到,故D錯誤。故選B。20.(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著底面積相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同種液體且深度相同,兩容器底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是F甲、F乙、兩容器病部所受液體壓強分別用p甲、p乙表示,則(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答案】C【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大小比較;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密度公式判斷液體質量大小關系,從而確定總重力的大小關系,即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的大小關系;由p=ρgh判斷液體產生的壓強的大小關系。【解答】兩容器的質量相等,由圖知道,液體的體積關系為V甲>V乙根據m=ρV知道,液體的質量關系為m甲>m乙由G=mg知道,兩容器的總重力關系為G甲>G乙容器對水平桌面上壓力等于容器的總重力,所以F甲>F乙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同種液體,且液體深度相同,由p=ρgh知道,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同,即p甲=p乙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1.(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為人體生殖發育過程,請回答:(1)圖中A器官表示 。(2)圖中B細胞形成的部位在 。(3)胎兒在母體內通過 和 獲取營養和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答案】睪丸;輸卵管;臍帶;胎盤【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它能夠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起點;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解答】(1)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夠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圖中A器官表示睪丸。(2)人的新生命的起點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的B受精卵,受精卵經過分裂、生長、分化等,一步步發育成胎兒,輸卵管是受精的場所。(3)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取營養并排出廢物。故答案為:(1)睪丸;(2)輸卵管(3)臍帶;胎盤22.(2024七下·越城期末)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太陽因某種原因快速老化,體積膨脹,將逐漸吞沒鄰近星球,所以政府計劃采取措施推動地球走向新家園。(1)假設太陽逐漸膨脹,最先被吞沒的行星會是 。(2)“計劃”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臺巨大的發動機,產生和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轉。該推力的方向為 。(3)若地球最后到達離太陽最近的恒星附近。該恒星可能位于 (選填“地月系”“太陽系”或“銀河系”)。【答案】水星;自東向西;銀河系【知識點】地球自轉;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星【解析】【分析】(1)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層里一切活動現象的總稱。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陽風,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層,耀斑分布在色球層,太陽風分布在日冕層。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活動的平均周期約是11年。(2)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解答】由于水星距離太陽最近,所以假設太陽逐漸膨脹,最先被吞沒的行星會是水星;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要想使地球停止自轉,則該推力的方向為自東向西;地球最后到達離太陽最近的恒星附近,則說明該星系等級與太陽系一致,所以該恒星可能位于銀河系。23.(2024七下·越城期末)周末小虞與同學去爬山,看見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圓形光斑,其形成原理是 (填光學原理)。同時看見山間水庫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這屬于 (選填“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他們還發現一處洞穴,小虞想利用平面鏡將光線射入洞中,如圖所以,則他應該將平面鏡與水平地面成 夾角放置。【答案】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30°【知識點】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作光的反射光路圖【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種均勻的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的反射是一種光學現象。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當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上是可逆的。【解答】(1)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圓形光斑,這是小孔成像現象,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2)山間水庫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太陽光照在水面,在水面發生反射形成的,屬于光的反射現象。(3)作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然后過反射點垂直于法線作出平面鏡,此時入射角為60°,則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所以,應將平面鏡與水平地面成30°夾角放置,如圖故答案為: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30° 24.(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甲所示,用力F拉彈簧,彈簧伸長,說明 。再用力F壓彈簧,彈簧縮短,對比甲中的兩圖說明 。彈簧測力計內部裝有可伸縮的彈簧,將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再用一個力向下拉秤鉤,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這個力的大小是 牛。【答案】力能夠改變物體的形狀;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2.6【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彈力;力的測量【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力與彈性形變大小成正比。【解答】彈簧因受拉力而變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甲圖中,施加力的方向不同,物體發生形變的程度不同,因此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則讀數為2.6N。故答案為:力能夠改變物體的形狀;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2.625.(2024七下·越城期末)茶園養雞就是將茶樹和散養的雞放在一起養殖,實現茶葉和養雞的雙豐收。(1)如圖甲,公雞與母雞相比較,公雞的雞冠高大,羽毛顏色鮮艷,尾羽較長,這些特征是公雞的第 性征。(2)茶葉一般由茶樹的頂芽和幼葉制成。茶農摘除茶樹的頂芽后,解除了 ,使側芽得到發育,新枝數量增加,保證年年有新芽。(3)新茶制成后,香氣清新,口感鮮爽,這些感覺形成的部位在 。(4)扦插是茶樹良種繁殖最常用的方法。如圖乙所示,剪取茶樹上帶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就會長成新的植株。這種繁殖方法的優點是 。【答案】二;頂端優勢;大腦皮層;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栽培品種的優良性狀【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芽的發育;植物的無性生殖;人的感覺【解析】【分析】 頂端優勢指植物的主莖頂端生長占優勢,同時抑制著它下面鄰近的側芽生長,使側芽處于休眠狀態的現象。原因是莖尖產生的生長素運輸到側芽,抑制了側芽生長。 營養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種,不通過有性途徑,而是利用營養器官:根、葉、莖等繁殖后代。營養繁殖能夠保持某些栽培物的優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較快。主要有分根、壓條、葉插、芽葉插、扦插、嫁接等。 第二性征是指除生殖器官之外的性征稱為第二性征;【解答】(1)公雞的雞冠高大,羽毛顏色鮮艷,尾羽較長,這與公雞的睪丸分泌雄性激素有關,這些特征是公雞的第二性征。(2)茶葉一般由茶樹的項芽和幼葉制成,茶農摘除茶樹的頂芽后,解除了頂端優勢,使側芽得到發育,新梢數量增加,保證年年有新芽。(3)大腦包括左右兩個半球,表面的大腦皮層有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嗅覺中樞、語言中樞、觸覺中樞和味覺中樞等。人的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可見,茶香(味覺)形成的部位在人體的大腦皮層。(4)如圖乙所示,扦插的優點是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栽培品種的優良性狀。故答案為:二;頂端優勢;大腦皮層;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栽培品種的優良性狀26.(2024七下·越城期末)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1)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2)某次實驗中燭焰和透鏡位置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在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3)某次實驗一同學將近視眼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將光屏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答案】10.0;不能;遠離【知識點】實像與虛像;透鏡的光路圖;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凸透鏡成像的應用27.(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水平桌面上有一弧形彎道。小鋼球從A端滾入,若保持速度大小不變,從B端離開,它在AB段運動時,受力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若它離開B的瞬間,所有外力都消失,小鋼球會沿著 (選填“a”、“b”、“c”或“d”)方向運動。【答案】不平衡;b【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平衡狀態的判斷【解析】【分析】物體的平衡態包括: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若它離開B的瞬間,所有外力都消失,小鋼球將沿著曲線的切線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解答】小鋼球從A端滾入,若保持速度大小不變,從B端離開,它在AB段運動時,受重力和軌道的摩擦阻力,小鋼球做曲線運動,運動狀態時刻發生變化,因此小鋼球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若它離開B的瞬間,所有外力都消失,小鋼球不受力的作用,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小鋼球會沿著b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28.(2024七下·越城期末)2024年4月25日晚,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開始6個月的太空之旅。(1)這天太陽公轉至圖中 之間,太陽直射點位于 半球,這天上虞的晝夜長短情況為 。(2)浩瀚的太空由各種天體組成,下圖中的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關系的是 。A BC D【答案】(1)AB;北;晝長夜短(2)A【知識點】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于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的地球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地球公轉的四個節氣是:春分: 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夏至: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秋分: 太陽再次直射赤道,晝夜平分。冬至: 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這些節氣標志著一年中的重要時刻,反映了地球公轉與太陽位置的關系。【解答】(1)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A為北半球春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時間是3月21日前后;B為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時間是6月22日前后;C為北半球秋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時間是9月23日前后;D為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時間是12月22日前后。那么這天(2024年4月25日)太陽公轉至圖中AB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那么這天位于北半球的上虞的晝夜長短情況為晝長夜短。(2)銀河系包含太陽系,太陽系包含地月系。圖中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三者之間關系的是A,三者屬于包含關系,A正確,BCD錯誤。故選A。故答案為:(1)AB;北;晝長夜短(2)A(1)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A為北半球春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時間是3月21日前后;B為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時間是6月22日前后;C為北半球秋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時間是9月23日前后;D為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時間是12月22日前后。那么這天(2024年4月25日)太陽公轉至圖中AB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那么這天位于北半球的上虞的晝夜長短情況為晝長夜短。(2)銀河系包含太陽系,太陽系包含地月系。圖中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三者之間關系的是A,三者屬于包含關系,A正確,BCD錯誤。故選A。29.(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虞在學校美食節上購買了一袋面包,因忘記食用,一星期后發現發霉了。為探究“面包上霉菌生長的環境因素”,小虞進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相同的培養皿,分別放入相同的兩小塊面包,在空氣中暴露30分鐘(讓霉菌孢子進入),再按下表中的方法處理,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組別 實驗處理 放置時間 實驗現象甲 不烘烤,加蓋后室溫下放置 6-7天 發霉乙 在烘箱中烘烤2分鐘,晾涼后加蓋在室溫下放置 6-7天 不發霉丙 不烘烤,加蓋后放入冰箱冷藏室(4℃) 6-7天 不發霉(1)霉菌和細菌在細胞結構上的最大區別是 。(2)甲組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3)選擇乙、丙兩組進行研究,能否得出霉菌生長與溫度有關的結論,并說明理由 。(4)若要探究霉菌生長與空氣的關系,還需增加一組實驗,該實驗處理方法是 。【答案】有無成形的細胞核;對照;不能,因為實驗現象是都不發霉;不烘烤、加蓋后放入密封容器后抽成真空【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控制變量法;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細菌和真菌的區別:比較內容 細菌 真菌個體大小 單細胞 單細胞類型,也有多細胞的類型細胞結構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只有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營養方式 異養 異養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對照實驗要求遵循變量唯一的原則。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解答】(1)真菌和細菌都有獨立生活能力,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真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葉綠體。霉菌是真菌,與細菌在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有成形的細胞核。(2)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甲組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對照。(3)選擇乙、丙兩組進行研究,不能得出霉菌生長與溫度有關的結論,因為乙、丙兩組都不發霉。(4)若要探究霉菌生長與空氣的關系,要以空氣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其他條件相同。該實驗處理方法是不烘烤、加蓋后放入密封容器后抽成真空。故答案為:(1)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對照(3)不能,因為實驗現象是都不發霉(4)不烘烤、加蓋后放入密封容器后抽成真空30.(2024七下·越城期末)某校項目化實驗小組利用可樂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圖甲),并進行飛行高度測試實驗。水火箭的結構如圖乙所示。實驗過程:將水火箭豎立于地面,用打氣筒通過打氣管向瓶內打氣,當瓶內壓強足夠大時,瓶塞脫落,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就接近豎直向上飛。(1)水火箭向下噴水,水火箭卻向上飛行是由于 ;(2)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水火箭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轉換為測量 來間接反映這個高度;(3)如圖丙所示,小組同學用頻閃照相機拍下了水火箭從A處起飛,到C處達到最高點的運動情況,照相如每隔0.2秒曝光一次,從照片可以看出,水火箭運動情況是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4)以下是水火箭的部分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功能性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時間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 中的上升時間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時間或不能升空圖丁是小組同學實驗時水火箭的速度和時間的關系,請結合評價量表的功能性指標,對該水火箭進行評價并說明理由。 。【答案】噴出的水對火箭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火箭發射到落地的時間;變速;優秀,因為根據圖丁可知,火箭從發射開始加速,到減速上升到最高點,速度為0,總用時8s,大于6s的標準。【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析】【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最起碼發生在兩個物體身上,力的作用相互的;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解答】(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火箭的氣體給水向下的力,使水向下噴出,同時水給水火箭向上的反作用力,水火箭向上飛行是由于噴出的水對火箭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2)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水火箭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轉換為測量火箭發射到返回的時間來間接反映這個高度;時間越長,說明火箭上升高度越高。(3)如圖丙所示,水火箭從A處起飛到C處達到最高點時,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從照片可以看出,水火箭相同時間通過的路程不同,水火箭做變速直線運動。(4)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時間為優秀;根據圖丁可知,火箭從發射開始加速,到減速上升到最高點,速度為0,總用時8s,大于6s的標準,因此對該火箭的評價指標為優秀。故答案為:(1)噴出的水對火箭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2)火箭發射到落地的時間(3)變速(4)優秀,因為根據圖丁可知,火箭從發射開始加速,到減速上升到最高點,速度為0,總用時8s,大于6s的標準。31.(2024七下·越城期末)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如圖是小虞同學設計的用壓強計進行探究的兩次實驗情景,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2)在乙圖中,小虞保持壓強計的橡皮膜到燒杯底部的高度不變;將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之后,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設液面高度不變),發現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與原來相比增加了,小虞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 。【答案】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不變;液體內部深度相同時,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液體具有流動性。由于液體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體的內部就存在由液體本身的重力而引起的壓強,從實驗結果及理論推證都表明,這個壓強等于液體單位體積的質量和液體所在處的深度的乘積,即p=ρgh(式中g≈9.8牛頓/千克即 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公式知,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深度有關,深度增加,壓強亦隨著增加。【解答】(1)觀察甲、乙兩次實驗發現,液體都是水,液體密度相同,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各不相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不同,故可得出結論: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2)在同種液體中的同一深度處,物體受到的液體壓強相同,所以將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不變。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改變了液體的密度,液面高度不變,則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不變,所以小明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液體內部深度相同時,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故答案為:(1)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2)不變;液體內部深度相同時,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32.(2024七下·越城期末)請完成以下光學問題:(1)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實驗中,將蠟燭A遠離玻璃板一段距離,蠟燭的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選填“較暗’或“較亮”)的環境中進行;(2)如圖乙所示是模擬司機在倒車時通過后視鏡看到右后方行人A的情景,P點是司機的眼睛,請你畫出司機看到行人A的光路圖 。【答案】不變;較暗;【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特點:1.平面鏡所成的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常簡述為: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解答】(1)根據平面鏡成像可知,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成正立、等大的虛像,因此蠟燭A遠離玻璃板一段距離,蠟燭的像的大小將不變。[2]實驗中選用蠟燭做實驗,因此需要在較暗的環境中做實驗,便于觀察像。(2)根據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是相等的,像與物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且像與物 關于平面鏡對稱。先延長平面后視鏡,作A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即像點,后連接A'P,與平面鏡的交 點為O(即也為入射點),連接AO即為入射光線,再連接OP即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故答案為:(1)不變;較暗(2) 33.(2024七下·越城期末)某品牌電動行李箱的部分參數如下表。質量為50千克的測試者坐在空行李箱上(如圖),以最大速度在展廳勻速直線騎行20秒,騎行時所受阻力是總重的0.04倍。部分參數最大速度 3米/秒空箱質量 10千克輪子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 0.003米2(1)測試者在20秒內騎行的路程為 米;(2)測試者騎行時行李箱所受地面阻力為 牛;(3)求測試者坐在電動行李箱上時,行李箱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答案】60;24;200000Pa【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 速度,表征動點在某瞬時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的矢量。 在最簡單的 勻速直線運動 中,速度的大小等于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路程。 速度的常用單位有:厘米/秒,米/秒,千米/小時等。 壓強是單位面積上垂直于物體表面施加的力,定義式是 P=F/S;【解答】解:(1)由可知,測試者在20秒內騎行的路程(2)根據題意可知,行李箱所受地面阻力為(3)行李箱和測試者的總重力測試者坐在電動行李箱上時,行李箱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行李箱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答:(1)測試者在20秒內騎行的路程為60米;(2)測試者騎行時行李箱所受地面阻力為24N;(3)行李箱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200000Pa。1 / 1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科學試題1.(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所示,小科同學在嗅橙子的同時吃蘋果,會產生( )A.蘋果味 B.橙子味C.無味 D.蘋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2.(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所示,在勻速行駛的高鐵列車的窗臺上有一枚硬幣屹立不動,小虞認為硬幣是運動的,則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A.座椅上的小虞 B.路邊遠去的樹C.勻速行駛的列車 D.列車的窗臺3.(2024七下·越城期末)截至5月底,2024年太陽已經發生多次大耀斑,這預示著第25個太陽周將進入高峰期。下列關于太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耀斑一般發生在光球層B.太陽活動強時地球上可能會出現極光C.太陽黑子的多少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D.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4.(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是由菜豆種子萌發成的幼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菜豆種子萌發時需要進行光照B.菜豆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C.菜豆種子萌發時,先長出葉,再長出根D.菜豆種子萌發時所需的營養主要由胚乳提供5.(2024七下·越城期末)關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隨之減小B.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D.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均在同一平面內6.(2024七下·越城期末)2023年9月在杭州舉行了第19屆亞運會,如圖為亞運會的四個體育項目圖標,下列有關這四項運動的分析正確的是( )A.滑板運動員在空中仍能繼續前行,是受到慣性的作用B.足球運動員踢球時,球滾動,說明力能維持物體運動C.運動員劃漿時漿對水的力和水對漿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舉重運動員舉起杠鈴后,人的重力和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7.(2024七下·越城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它將從月球背面采集土壤樣本返回。下列關于月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月球白天不能發光,晚上能發光B.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可能會遇到大風C.從月球帶回的土壤樣本回到地球后質量將變大D.缺少地球的保護,月球背面環形山比正面多8.(2024七下·越城期末)西瓜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解暑生津,深受大家喜愛,其生長發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到②的虛線表示自花傳粉過程B.③是由②中的胚珠發育而來C.⑤是由④中的胚乳發育而來D.⑥中的芽是未發育的莖葉或花9.(2024七下·越城期末)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時音調越低B.圖乙中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越靠近右端音調越高C.圖丙中拉奏二胡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D.圖丁中編鐘包含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鐘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音色10.(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所示,逆時針轉動瓶蓋,下列能夠正確表示手對瓶蓋摩擦力方向的是( )A. B.C. D.11.(2024七下·越城期末)因為有了光,世界才會如此絢麗多彩,下列有關光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米/秒B.夜間從路燈下走過,影子先變長后變短C.我們在路上看到交警身上穿的反光馬甲比較亮,說明反光馬甲屬于光源D.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黃顏色的花是因為黃花能反射太陽光中的黃色光12.(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為茭農收割茭白的場景,茭白生長過程中感染黑粉菌,導致它既不開花也不結果,形成肥大的紡錘形肉質莖。茭白常采用分根方式進行繁殖,下列繁殖方式與之不同的是( )A. 蝗蟲繁殖B. 變形蟲生殖C. 桃樹嫁接D. 酵母菌生殖13.(2024七下·越城期末)圖為“太陽系示意圖”,下列有關太陽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位于水星和金星之間B.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是木星C.小行星帶位于木星與土星之間D.哈雷彗星的繞日公轉周期為67年14.(2024七下·越城期末)一條魚(用“·”表示)在一個大型水族箱的A處,水族箱外的小虞(P處)看到魚的像A'(用“·”表示),下列光路圖正確的是( )A. B.C. D.15.(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甲所示是人的生長曲線示意圖,圖乙是男女性器官質量變化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幼兒期腦和生殖器官發育都很快B.人體全身發育較快的時期只有青春期C.睪丸迅速發育的開始時間比卵巢晚D.青春期卵巢比睪丸質量增加得更快16.(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墻上出現一個倒立縮小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墻上所成的燭焰像是虛像B.手和透鏡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手和透鏡的影子大小不變D.若蠟燭不動,透鏡靠近蠟燭,能再次呈現清晰的燭焰像17.(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為某半球日照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圖是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B.地球自轉會引起晝夜長短變化現象C.A點和C點分別位于晨線和昏線上D.此時B點的太陽高度為一天中最小18.(2024七下·越城期末)太陽、地球和月球在某兩天的位置關系如圖所示,則( )A.月球在 A位置時的月相是滿日B.月球在 B位置時的月相是下弦月C.月球在A 位置時可能出現月食D.月球在B位置時可能出現日食19.(2024七下·越城期末)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我們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每次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受到了阻力C.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D.根據甲、乙、丙的實驗現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20.(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著底面積相等、質量相同的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同種液體且深度相同,兩容器底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是F甲、F乙、兩容器病部所受液體壓強分別用p甲、p乙表示,則(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21.(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為人體生殖發育過程,請回答:(1)圖中A器官表示 。(2)圖中B細胞形成的部位在 。(3)胎兒在母體內通過 和 獲取營養和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22.(2024七下·越城期末)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太陽因某種原因快速老化,體積膨脹,將逐漸吞沒鄰近星球,所以政府計劃采取措施推動地球走向新家園。(1)假設太陽逐漸膨脹,最先被吞沒的行星會是 。(2)“計劃”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臺巨大的發動機,產生和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轉。該推力的方向為 。(3)若地球最后到達離太陽最近的恒星附近。該恒星可能位于 (選填“地月系”“太陽系”或“銀河系”)。23.(2024七下·越城期末)周末小虞與同學去爬山,看見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圓形光斑,其形成原理是 (填光學原理)。同時看見山間水庫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這屬于 (選填“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他們還發現一處洞穴,小虞想利用平面鏡將光線射入洞中,如圖所以,則他應該將平面鏡與水平地面成 夾角放置。24.(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甲所示,用力F拉彈簧,彈簧伸長,說明 。再用力F壓彈簧,彈簧縮短,對比甲中的兩圖說明 。彈簧測力計內部裝有可伸縮的彈簧,將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再用一個力向下拉秤鉤,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這個力的大小是 牛。25.(2024七下·越城期末)茶園養雞就是將茶樹和散養的雞放在一起養殖,實現茶葉和養雞的雙豐收。(1)如圖甲,公雞與母雞相比較,公雞的雞冠高大,羽毛顏色鮮艷,尾羽較長,這些特征是公雞的第 性征。(2)茶葉一般由茶樹的頂芽和幼葉制成。茶農摘除茶樹的頂芽后,解除了 ,使側芽得到發育,新枝數量增加,保證年年有新芽。(3)新茶制成后,香氣清新,口感鮮爽,這些感覺形成的部位在 。(4)扦插是茶樹良種繁殖最常用的方法。如圖乙所示,剪取茶樹上帶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就會長成新的植株。這種繁殖方法的優點是 。26.(2024七下·越城期末)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1)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2)某次實驗中燭焰和透鏡位置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在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3)某次實驗一同學將近視眼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將光屏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27.(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圖水平桌面上有一弧形彎道。小鋼球從A端滾入,若保持速度大小不變,從B端離開,它在AB段運動時,受力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若它離開B的瞬間,所有外力都消失,小鋼球會沿著 (選填“a”、“b”、“c”或“d”)方向運動。28.(2024七下·越城期末)2024年4月25日晚,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開始6個月的太空之旅。(1)這天太陽公轉至圖中 之間,太陽直射點位于 半球,這天上虞的晝夜長短情況為 。(2)浩瀚的太空由各種天體組成,下圖中的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關系的是 。A BC D29.(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虞在學校美食節上購買了一袋面包,因忘記食用,一星期后發現發霉了。為探究“面包上霉菌生長的環境因素”,小虞進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相同的培養皿,分別放入相同的兩小塊面包,在空氣中暴露30分鐘(讓霉菌孢子進入),再按下表中的方法處理,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組別 實驗處理 放置時間 實驗現象甲 不烘烤,加蓋后室溫下放置 6-7天 發霉乙 在烘箱中烘烤2分鐘,晾涼后加蓋在室溫下放置 6-7天 不發霉丙 不烘烤,加蓋后放入冰箱冷藏室(4℃) 6-7天 不發霉(1)霉菌和細菌在細胞結構上的最大區別是 。(2)甲組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3)選擇乙、丙兩組進行研究,能否得出霉菌生長與溫度有關的結論,并說明理由 。(4)若要探究霉菌生長與空氣的關系,還需增加一組實驗,該實驗處理方法是 。30.(2024七下·越城期末)某校項目化實驗小組利用可樂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圖甲),并進行飛行高度測試實驗。水火箭的結構如圖乙所示。實驗過程:將水火箭豎立于地面,用打氣筒通過打氣管向瓶內打氣,當瓶內壓強足夠大時,瓶塞脫落,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就接近豎直向上飛。(1)水火箭向下噴水,水火箭卻向上飛行是由于 ;(2)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水火箭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轉換為測量 來間接反映這個高度;(3)如圖丙所示,小組同學用頻閃照相機拍下了水火箭從A處起飛,到C處達到最高點的運動情況,照相如每隔0.2秒曝光一次,從照片可以看出,水火箭運動情況是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4)以下是水火箭的部分評價量表: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功能性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時間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 中的上升時間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時間或不能升空圖丁是小組同學實驗時水火箭的速度和時間的關系,請結合評價量表的功能性指標,對該水火箭進行評價并說明理由。 。31.(2024七下·越城期末)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如圖是小虞同學設計的用壓強計進行探究的兩次實驗情景,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2)在乙圖中,小虞保持壓強計的橡皮膜到燒杯底部的高度不變;將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之后,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設液面高度不變),發現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與原來相比增加了,小虞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 。32.(2024七下·越城期末)請完成以下光學問題:(1)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實驗中,將蠟燭A遠離玻璃板一段距離,蠟燭的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選填“較暗’或“較亮”)的環境中進行;(2)如圖乙所示是模擬司機在倒車時通過后視鏡看到右后方行人A的情景,P點是司機的眼睛,請你畫出司機看到行人A的光路圖 。33.(2024七下·越城期末)某品牌電動行李箱的部分參數如下表。質量為50千克的測試者坐在空行李箱上(如圖),以最大速度在展廳勻速直線騎行20秒,騎行時所受阻力是總重的0.04倍。部分參數最大速度 3米/秒空箱質量 10千克輪子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 0.003米2(1)測試者在20秒內騎行的路程為 米;(2)測試者騎行時行李箱所受地面阻力為 牛;(3)求測試者坐在電動行李箱上時,行李箱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人的感覺【解析】【分析】感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解答】人對食物味道的感知在依靠味覺和嗅覺,所以在嗅橙子的時候吃蘋果,會產生二者混合的味道。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參照物是指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事先選定的、假設不動的物體,作為基準的對象。通常情況下,多以地面作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可以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因此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解答】A.以座椅上的小虞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硬幣是靜止的,故A不符合題意;B.以路邊遠去的樹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時刻變化,所以硬幣是運動的,故B符合題意;C.以勻速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硬幣是靜止的,故C不符合題意;D.以列車的窗臺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硬幣是靜止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答案】A【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解析】【分析】太陽黑子的多少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約為11年,對地球的氣候和電磁環境造成影響。【解答】A、太陽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而不是光球層,A錯誤,符合題意;BCD、太陽活動強時地球上可能會出現極光;太陽黑子的多少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符合題意,故BC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4.【答案】B【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菜豆中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子葉。在發育過程中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子葉為種子的發育提供營養。種子萌發的外界環境條件包括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自身條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解答 】A.溫度、水分、空氣適宜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沒有光照也能萌發,A錯誤。B.菜豆種子中,由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而來的結構是胚,它是新植物體的幼體,B正確。C.菜豆種子萌發時,胚根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C錯誤。D.菜豆種子的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中,子葉為萌發的種子提供營養物質,D錯誤。故選B。 5.【答案】A【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1)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同一平面內)(2)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角相等)總結: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分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解答】A.在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隨之增大,故A錯誤,符合題意;B.在光的反射現象中,若光線沿反射光線射入,會從原來的入射光線射出,說明光路是可逆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在反射現象中,法線過入射點,且垂直于鏡面,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均在同一平面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6.【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析】【分析】 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稱為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表現為物體對其運動狀態變化的一種阻抗程度,質量是對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即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外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在外力作用下,相同加速度的物體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所以物體的慣性,在任何時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況下(靜止或運動),都不會改變,更不會消失。慣性是物質自身的一種屬性。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能夠讓物體發生形變;【解答】A.滑板運動員在空中時仍能繼續前行,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 “受到”慣性,故A錯誤;B.足球運動員踢球時,球滾動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C.運動員劃漿時漿對水的力和水對漿的力,作用在不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D.舉重運動員舉起杠鈴后,人的重力和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一對平衡力,故 D錯誤。故選C。7.【答案】D【知識點】光源;月球的概況;風【解析】【分析】 月球是圍繞地球旋轉的球形天體,同時也是地球的天然衛星。 月球的表面布滿了可能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水,沒有生命;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物體的質量不隨位置、狀態、溫度而改變;【解答】A.月球白天、晚上都不能發光,晚上可以看到月亮,是因為月亮能反射太陽光,故A錯誤;B.空氣的流動形成風,月球上沒有空氣,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不可能遇到大風,故B錯誤;C.物體的質量不隨位置、狀態、溫度而改變,從月球帶回的土壤樣本回到地球后質量將不變,故C錯誤;D.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主要是隕石撞擊月球形成的,缺少地球的保護,月球背面環形山比正面多,故D正確。故選D。8.【答案】D【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芽的發育;花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1)傳粉是雄蕊花藥中的花粉散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一朵花中完成傳粉與受精后,只有子房繼續發育,子房的發育情況為:(2)種子的結構由種皮和胚組成。胚是由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構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種子萌發時,首先是胚根發育成根,然后是胚軸發育層連接根和莖的部位,最后是胚芽發育成莖和葉,子葉起到提供營養物質的作用;【解答】A.西瓜是單性花,只能進行異花傳粉。圖片中①到②的虛線表示兩朵花之間的傳粉,屬于異花傳粉,A錯誤。B.③果實是由②雌花中的子房發育而來的,B錯誤。C.⑤幼苗是由④種子中的胚發育而來的,因為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體,C錯誤。D.芽是未發育的莖葉或花,根據芽的著生位置不同可分為頂芽和側芽,D正確。故選D。9.【答案】A【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聲音的三要素是響度、音調和音色,這三者共同決定了我們對聲音的感知。響度是指人耳對聲音強度的主觀感受,通常與聲波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高。響度的單位通常用分貝(dB)來表示。響度不僅受聲波振幅的影響,還與人離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遠,響度感知越小。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感,主要由聲波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音調的單位是赫茲(Hz),人耳能感知的頻率范圍大約在20Hz到20,000Hz之間。音調的變化會影響我們對聲音的識別,例如,男聲通常音調較低,女聲音調較高。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質或“色彩”,使我們能夠區分不同的聲音來源,即使它們的響度和音調相同。音色的差異主要由聲波的波形和頻譜組成。不同的樂器或聲音發聲體會產生不同的音色,例如,鋼琴和小提琴即使演奏同一個音符,聽起來也會有所不同。【解答】A.甲圖中鋼尺伸出桌面長度越長,撥動它時振動頻率越低,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低,故A正確;B.乙圖中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瓶里空氣柱振動發出聲音,空氣柱的長度越大,振動頻率越低,音調越低,則越靠近右端音調越低,故B錯誤;C.拉奏二胡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動的頻率改變,音調改變,故C錯誤;D.編鐘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鐘組成,質量大、體積大的鐘難振動,頻率小,音調低;相反,質量小、體積小的容易振動,頻率大,音調高,則鐘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音調,故D錯誤。故選A。10.【答案】C【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摩擦力是指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在發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過公式 f = μN 計算,其中 N 代表壓力,μ 代表摩擦系數,壓力越大,接粗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包括接觸面粗糙、物體間有彈力等。【解答】當逆時針打開礦泉水瓶蓋時,手指受到順時針方向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瓶蓋受到手對瓶蓋的摩擦力方向為逆時針方向,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答案】D【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解析】【分析】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他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他反射的色光的顏色所決定的;光在同一種均勻的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源是指自己能夠發光的物體;【解答】A.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故A錯誤;B.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夜間從路燈下走過,影子先變短后變長,故B錯誤;C.反光馬甲自身不能發光,不屬于光源,反光馬甲可以反射光線,使人們能夠看到交警,故 C錯誤;D.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黃顏色的花,是因為黃花能反射太陽光中的黃色光,吸收其它色光,故D正確。故選D。12.【答案】A【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營養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種,不通過有性途徑,而是利用營養器官:根、葉、莖等繁殖后代。營養繁殖能夠保持某些栽培物的優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較快。主要有分根、壓條、葉插、芽葉插、扦插、嫁接等。【解答】茭農常采用分根方法進行繁殖,來擴大種植面積,這種繁殖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酵母菌生殖的繁殖、變形蟲的分裂繁殖、桃樹嫁接等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而蝗蟲的繁殖是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選項 A符合題意。故選A。13.【答案】B【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星【解析】【分析】 太陽系,位于距銀河系中心大約估計值為2.4~2.7萬光年的位置 ;距離太陽系距離有近及遠的順序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具有小行星帶;彗星:一種圍繞太陽旋轉的星體,呈云霧狀。主要部分是彗核,一般認為是由冰物質組成,形狀特殊,肉眼多看不到。因彗尾形狀像掃帚,故俗稱掃帚星。【解答】A.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間,A錯誤;B.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是木星,B正確;C.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C錯誤;D.哈雷彗星的繞日公轉周期為76年,D錯誤。故選B。14.【答案】B【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 光的折射是指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生偏折的現象。屬于光的折射現象。光的折射定律: 1、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法線居中,與界面垂直)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兩點一面)3、折射角的正弦與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為常數(折射定律)。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它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A.人能看到水中的魚A,是因為魚反射的光由水進入空氣,再射入人的眼睛,圖中光由人眼射向魚,故A錯誤;BCD.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則折射光線遠離法線,人逆著折射光線沿直線看到的是魚A的像A',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15.【答案】C【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它能夠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形成受精卵;【解答】A.由圖甲可知,幼兒期腦的發育較快,生殖器管的發育緩慢,A錯誤。B.由圖甲可知,人體全身發育較快的時期有幼兒期和青春期,B錯誤。C.如圖乙,在進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約在9-11歲,男孩約在11-13歲,性器官開始迅速發育。在性器官的發育上男孩一般比女孩晚兩年,C正確。D.由圖乙可知,青春期卵巢比睪丸質量增加得慢,D錯誤。故選C。16.【答案】D【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解答】A、根據題意知道,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墻上出現一個倒立縮小清晰的像,即像可以由墻(相當于光屏)呈接,所以,此像是實像,故A錯誤;B、手和透鏡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C、由光的直線傳播特點知道,當蠟燭遠離透鏡,手和透鏡的影子變小,故C錯誤;D、若蠟燭不動,透鏡靠近蠟燭,即物距減小,像距變大,根據光路可逆原理知道,能再次呈現清晰的燭焰像,故D正確。故答案為:D。17.【答案】C【知識點】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晝夜交替;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地球繞著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從北極的上空看呈逆時針轉動,從南極的上空看呈順時針轉動; 晨昏線指地球上迎著太陽的晝半球與背著太陽的夜半球之間的分界線,也稱晨昏圈。晨昏圈把它所通過的緯線圈分成晝弧和夜弧,晝弧與夜弧的長短可表示該緯線圈晝夜長短的狀況。由于地球不停地以1個太陽日為周期的自轉,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斷地移動,其周期也為1個太陽日(24小時),從而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 太陽光線和地面的夾角叫做太陽高度角,一天中正午的太陽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解答】A.由圖可知,該圖地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是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A錯誤;B.地球公轉會引起晝夜長短變化現象,B錯誤;C.A點和C點分別位于晨線和昏線上,C正確;D.B點位于白晝的中央經線上,時間為中午12點,此時B點的太陽高度為一天中最大,D錯誤;故選C。18.【答案】B【知識點】月球的概況;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 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陽之間時,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被太陽直射的月球部分,這就是滿月。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陽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朔月;而當首度再見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時,稱為“新月”。當地月聯線和日地聯線正好成直角時,我們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陽直射的部分的一半,這就是上弦月。 日月食是一種天文現象。日食一定發生在朔,即農歷初一當日。此時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時,但因地球軌道(黃道)與月球軌道(白道)成5°9'交角,故并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發生,而日食發生時,日月兩者皆一定在「黃白交點」(升交點或降交點)附近發生。日食發生在新月時,也就是農歷初一左右。相反月食發生在每月十五左右的滿月時。這時,月球運行進地球的陰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軌道處的投影總比月球大,所以月環食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月全食每13.5個月發生一次,月偏食的情況少些,約22個月一次。【解答】A.月球在A位置時,日月地位于同一直線且月球位于中間,則可能為日食,為新月,故A不符合題意;B.月球在B位置時的月相是下弦月,故B符合題意;C.月球在A位置時可能出現日食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月球在B位置時不可能出現日食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答案】B【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解析】【分析】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又稱慣性定律,每個物體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除非有外力改變其運動狀態。【解答】A.實驗中,我們讓小車從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的是為了讓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都相同,故A錯誤;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其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是因為小車受到了阻力,故B正確;C.實驗表明:小車在木板表面運動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故C錯誤;D.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減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概括出來的,不能有實驗直接得到,故D錯誤。故選B。20.【答案】C【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強大小比較;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密度公式判斷液體質量大小關系,從而確定總重力的大小關系,即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的大小關系;由p=ρgh判斷液體產生的壓強的大小關系。【解答】兩容器的質量相等,由圖知道,液體的體積關系為V甲>V乙根據m=ρV知道,液體的質量關系為m甲>m乙由G=mg知道,兩容器的總重力關系為G甲>G乙容器對水平桌面上壓力等于容器的總重力,所以F甲>F乙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同種液體,且液體深度相同,由p=ρgh知道,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同,即p甲=p乙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1.【答案】睪丸;輸卵管;臍帶;胎盤【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解析】【分析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它能夠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起點;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解答】(1)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夠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圖中A器官表示睪丸。(2)人的新生命的起點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的B受精卵,受精卵經過分裂、生長、分化等,一步步發育成胎兒,輸卵管是受精的場所。(3)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取營養并排出廢物。故答案為:(1)睪丸;(2)輸卵管(3)臍帶;胎盤22.【答案】水星;自東向西;銀河系【知識點】地球自轉;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及其衛星【解析】【分析】(1)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層里一切活動現象的總稱。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陽風,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層,耀斑分布在色球層,太陽風分布在日冕層。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活動的平均周期約是11年。(2)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解答】由于水星距離太陽最近,所以假設太陽逐漸膨脹,最先被吞沒的行星會是水星;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要想使地球停止自轉,則該推力的方向為自東向西;地球最后到達離太陽最近的恒星附近,則說明該星系等級與太陽系一致,所以該恒星可能位于銀河系。23.【答案】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30°【知識點】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作光的反射光路圖【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種均勻的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的反射是一種光學現象。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當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上是可逆的。【解答】(1)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圓形光斑,這是小孔成像現象,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2)山間水庫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太陽光照在水面,在水面發生反射形成的,屬于光的反射現象。(3)作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然后過反射點垂直于法線作出平面鏡,此時入射角為60°,則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所以,應將平面鏡與水平地面成30°夾角放置,如圖故答案為: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30° 24.【答案】力能夠改變物體的形狀;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2.6【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彈力;力的測量【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力與彈性形變大小成正比。【解答】彈簧因受拉力而變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甲圖中,施加力的方向不同,物體發生形變的程度不同,因此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則讀數為2.6N。故答案為:力能夠改變物體的形狀;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2.625.【答案】二;頂端優勢;大腦皮層;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栽培品種的優良性狀【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芽的發育;植物的無性生殖;人的感覺【解析】【分析】 頂端優勢指植物的主莖頂端生長占優勢,同時抑制著它下面鄰近的側芽生長,使側芽處于休眠狀態的現象。原因是莖尖產生的生長素運輸到側芽,抑制了側芽生長。 營養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種,不通過有性途徑,而是利用營養器官:根、葉、莖等繁殖后代。營養繁殖能夠保持某些栽培物的優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較快。主要有分根、壓條、葉插、芽葉插、扦插、嫁接等。 第二性征是指除生殖器官之外的性征稱為第二性征;【解答】(1)公雞的雞冠高大,羽毛顏色鮮艷,尾羽較長,這與公雞的睪丸分泌雄性激素有關,這些特征是公雞的第二性征。(2)茶葉一般由茶樹的項芽和幼葉制成,茶農摘除茶樹的頂芽后,解除了頂端優勢,使側芽得到發育,新梢數量增加,保證年年有新芽。(3)大腦包括左右兩個半球,表面的大腦皮層有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嗅覺中樞、語言中樞、觸覺中樞和味覺中樞等。人的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可見,茶香(味覺)形成的部位在人體的大腦皮層。(4)如圖乙所示,扦插的優點是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栽培品種的優良性狀。故答案為:二;頂端優勢;大腦皮層;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栽培品種的優良性狀26.【答案】10.0;不能;遠離【知識點】實像與虛像;透鏡的光路圖;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凸透鏡成像的應用27.【答案】不平衡;b【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平衡狀態的判斷【解析】【分析】物體的平衡態包括: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若它離開B的瞬間,所有外力都消失,小鋼球將沿著曲線的切線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解答】小鋼球從A端滾入,若保持速度大小不變,從B端離開,它在AB段運動時,受重力和軌道的摩擦阻力,小鋼球做曲線運動,運動狀態時刻發生變化,因此小鋼球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若它離開B的瞬間,所有外力都消失,小鋼球不受力的作用,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小鋼球會沿著b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28.【答案】(1)AB;北;晝長夜短(2)A【知識點】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于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的地球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地球公轉的四個節氣是:春分: 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夏至: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秋分: 太陽再次直射赤道,晝夜平分。冬至: 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這些節氣標志著一年中的重要時刻,反映了地球公轉與太陽位置的關系。【解答】(1)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A為北半球春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時間是3月21日前后;B為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時間是6月22日前后;C為北半球秋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時間是9月23日前后;D為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時間是12月22日前后。那么這天(2024年4月25日)太陽公轉至圖中AB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那么這天位于北半球的上虞的晝夜長短情況為晝長夜短。(2)銀河系包含太陽系,太陽系包含地月系。圖中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三者之間關系的是A,三者屬于包含關系,A正確,BCD錯誤。故選A。故答案為:(1)AB;北;晝長夜短(2)A(1)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A為北半球春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時間是3月21日前后;B為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時間是6月22日前后;C為北半球秋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時間是9月23日前后;D為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時間是12月22日前后。那么這天(2024年4月25日)太陽公轉至圖中AB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那么這天位于北半球的上虞的晝夜長短情況為晝長夜短。(2)銀河系包含太陽系,太陽系包含地月系。圖中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三者之間關系的是A,三者屬于包含關系,A正確,BCD錯誤。故選A。29.【答案】有無成形的細胞核;對照;不能,因為實驗現象是都不發霉;不烘烤、加蓋后放入密封容器后抽成真空【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控制變量法;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細菌和真菌的區別:比較內容 細菌 真菌個體大小 單細胞 單細胞類型,也有多細胞的類型細胞結構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只有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營養方式 異養 異養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對照實驗要求遵循變量唯一的原則。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解答】(1)真菌和細菌都有獨立生活能力,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真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葉綠體。霉菌是真菌,與細菌在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有成形的細胞核。(2)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甲組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對照。(3)選擇乙、丙兩組進行研究,不能得出霉菌生長與溫度有關的結論,因為乙、丙兩組都不發霉。(4)若要探究霉菌生長與空氣的關系,要以空氣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其他條件相同。該實驗處理方法是不烘烤、加蓋后放入密封容器后抽成真空。故答案為:(1)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對照(3)不能,因為實驗現象是都不發霉(4)不烘烤、加蓋后放入密封容器后抽成真空30.【答案】噴出的水對火箭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火箭發射到落地的時間;變速;優秀,因為根據圖丁可知,火箭從發射開始加速,到減速上升到最高點,速度為0,總用時8s,大于6s的標準。【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析】【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最起碼發生在兩個物體身上,力的作用相互的;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解答】(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火箭的氣體給水向下的力,使水向下噴出,同時水給水火箭向上的反作用力,水火箭向上飛行是由于噴出的水對火箭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2)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水火箭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轉換為測量火箭發射到返回的時間來間接反映這個高度;時間越長,說明火箭上升高度越高。(3)如圖丙所示,水火箭從A處起飛到C處達到最高點時,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從照片可以看出,水火箭相同時間通過的路程不同,水火箭做變速直線運動。(4)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時間為優秀;根據圖丁可知,火箭從發射開始加速,到減速上升到最高點,速度為0,總用時8s,大于6s的標準,因此對該火箭的評價指標為優秀。故答案為:(1)噴出的水對火箭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2)火箭發射到落地的時間(3)變速(4)優秀,因為根據圖丁可知,火箭從發射開始加速,到減速上升到最高點,速度為0,總用時8s,大于6s的標準。31.【答案】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不變;液體內部深度相同時,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液體具有流動性。由于液體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體的內部就存在由液體本身的重力而引起的壓強,從實驗結果及理論推證都表明,這個壓強等于液體單位體積的質量和液體所在處的深度的乘積,即p=ρgh(式中g≈9.8牛頓/千克即 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公式知,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深度有關,深度增加,壓強亦隨著增加。【解答】(1)觀察甲、乙兩次實驗發現,液體都是水,液體密度相同,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各不相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不同,故可得出結論: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2)在同種液體中的同一深度處,物體受到的液體壓強相同,所以將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不變。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改變了液體的密度,液面高度不變,則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不變,所以小明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液體內部深度相同時,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故答案為:(1)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2)不變;液體內部深度相同時,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32.【答案】不變;較暗;【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特點:1.平面鏡所成的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常簡述為: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解答】(1)根據平面鏡成像可知,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成正立、等大的虛像,因此蠟燭A遠離玻璃板一段距離,蠟燭的像的大小將不變。[2]實驗中選用蠟燭做實驗,因此需要在較暗的環境中做實驗,便于觀察像。(2)根據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是相等的,像與物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且像與物 關于平面鏡對稱。先延長平面后視鏡,作A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即像點,后連接A'P,與平面鏡的交 點為O(即也為入射點),連接AO即為入射光線,再連接OP即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故答案為:(1)不變;較暗(2) 33.【答案】60;24;200000Pa【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 速度,表征動點在某瞬時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的矢量。 在最簡單的 勻速直線運動 中,速度的大小等于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路程。 速度的常用單位有:厘米/秒,米/秒,千米/小時等。 壓強是單位面積上垂直于物體表面施加的力,定義式是 P=F/S;【解答】解:(1)由可知,測試者在20秒內騎行的路程(2)根據題意可知,行李箱所受地面阻力為(3)行李箱和測試者的總重力測試者坐在電動行李箱上時,行李箱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行李箱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答:(1)測試者在20秒內騎行的路程為60米;(2)測試者騎行時行李箱所受地面阻力為24N;(3)行李箱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200000Pa。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