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下列對于硝酸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濃硝酸在見光或受熱時會發生分解 B.金屬與硝酸反應不產生氫氣C.可用鐵和鋁制品盛裝濃硝酸 D.銅與硝酸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2.下列關于濃H2SO4與Cu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反應中,濃H2SO4只表現出氧化性B.此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C.在反應中,濃H2SO4既表現出氧化性,又表現出酸性D.每1 mol銅參加反應就有2 mol H2SO4被還原,同時生成2 mol SO23.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的是A.NaCl(aq)Cl2(g)FeCl2(s)B.MgCl2(aq)Mg(OH)2(s)MgO (s)C.S(s)SO3(g)H2SO4(aq)D.N2(g)NH3(g)Na2CO3(s)4.已知反應X(g)+3Y(g)2Z(g) ,一定條件下,將1 mol X和3 mol Y通入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10min后達到化學平衡,測得Y的物質的量為2.4 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0min內,Y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3 mol·Lˉ1·sˉ1B.第10min時,X的反應速率為0.01 mol·Lˉ1·minˉ1C.10min內,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D.平衡后增大X的濃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5.關于下列四個裝置說法錯誤的是裝置Ⅰ 裝置Ⅱ 裝置Ⅲ 裝置Ⅳ原電池裝置示意圖 普通鋅錳電池示意圖 鉛蓄電池示意圖 燃料電池示意圖A.裝置Ⅰ:銅電極質量增加 B.裝置Ⅱ:鋅筒作負極,發生氧化反應C.裝置Ⅲ:可充電,屬于二次電池 D.裝置Ⅳ:內電路中電子由b極移向a極6.某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B.該反應只有在加熱條件下才能進行C.反應過程中斷開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學鍵所放出的能量D.的能量變化與圖相符7.松油醇是一種天然有機化合物,存在于芳樟油、玉樹油及橙花油等天然精油中,具有紫丁香香氣,是制造香皂及香精的重要原料,其結構簡式如下:下列有關松油醇的敘述錯誤的是A.松油醇屬于醇類,其官能團為和—OHB.松油醇可以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C.松油醇既可以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松油醇和氫氣完全加成后產物的分子式為C10H18O8.從中藥茯苓中提取的茯苓新酸DM,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茯苓新酸DM的說法錯誤的是A.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可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產生1.5molH2C.分子中含有4種官能團D.可發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9.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組成。下列關于乙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球棍模型為:B.結構簡式為:C.甲基()的電子式為:D.乙酸的官能團是醛基10.在汽車尾氣凈化裝置里,氣體在催化劑表面吸附與解吸作用的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轉化過程中有3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B.NO 和O2必須在催化劑表面才能反應C.該裝置將有毒的NO和CO轉化為無毒的CO2和N2D.該催化轉化的總反應方程式為:2NO+O2+4CO4CO2+N211.根據下列各實驗的操作和現象所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A 向某待測溶液中滴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該溶液中含有B 向蔗糖中滴入濃硫酸 蔗糖變黑后膨脹,同時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C 將分別通入品紅的乙醇溶液和品紅的水溶液 品紅的乙醇溶液不褪色,品紅的水溶液慢慢褪色 使品紅褪色的不是,而是與水反應后的產物D 向溶液中通入 有淡黃色沉淀產生 氧化性:A.A B.B C.C D.D12.是一種難溶于冷水和稀鹽酸的白色固體。某化學興趣小組根據反應設計的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裝置主要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電極為原電池的負極C.電池工作時,電極上有白色沉淀生成D.電池工作時,溶液中向電極區域移動13.在2L恒溫密閉容器中通入氣體X并發生反應:2X(g)Y(g)(正反應放熱),X的物質的量n(X)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圖中的兩條曲線分別代表有、無催化劑的情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實線表示使用催化劑的情形B.b、c兩點表明反應在相應的條件下達到了最大限度C.反應進行到a點時放出的熱量多于反應進行到b點時放出的熱量D.反應從開始到a點的平均反應速率可表示為v(Y)=0.01mol·L-1·min-114.符合分子式“C6H6”的多種可能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⑤對應的結構中一氯取代物只有1種的有3個B.①~⑤對應的結構均能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加成反應C.①~⑤對應的結構中所有原子均可能處于同一平面的有1個D.①~⑤對應的結構中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有4個15.已知羥基能與Na反應,羧基能與NaHCO3溶液反應。分子式為C5H10O3的有機物 與 Na反應時生成C5H8O3Na2,而NaHCO3溶液反應時生成C5H9O3Na。則符合上述條件的該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不考慮立體異構)有A.10 種 B.11 種 C.12 種 D.13 種二、填空題16.氮氧化物(NOx)是硝酸工業和汽車尾氣產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通過氣體傳感器可以測定其含量。(1)利用催化技術可將汽車尾氣中的NO、CO轉化為無污染的CO2和N2,反應的化學方程催化劑式為2NO(g)+2CO(g)N2(g)+2CO2(g)。該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1所示,則該反應是 (填“放熱反應”或“吸熱反應”),反應中斷開反應物中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學鍵放出的總能量。 (2)為了測定汽車尾氣催化轉化反應的反應速率,某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時NO濃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 ①0~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CO2)= 。②該條件下,NO的平衡轉化率為 。③下列有關上述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斷裂N≡N鍵與形成C=O鍵數目之比為1∶2時,該反應達到平衡B.消耗2molNO(g)的同時生成2molCO(g)時,該反應達到平衡C.其他條件不變,縮小容器的體積,反應速率加快(3)通過NO傳感器可監測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 ①a極是 (填“負極”或“正極”),發生的是 反應(填“氧化”或“還原”)。②工作時,a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③每消耗標準狀況下4.48LNO,理論上外電路中通過電子的物質的量是 。三、解答題17.一種以黃鐵礦(主要成分是 FeS2,假設雜質均不參與反應)為原料生產硫酸的簡要流程圖如圖:(1)粉碎黃鐵礦的目的: 。(2)黃鐵礦 FeS 中的化學鍵類型: (填寫序號)。①離子鍵 ②極性共價鍵 ③非極性共價鍵(3)寫出煅燒黃鐵礦的化學方程式: 。(4)“吸收”時用98.3%濃硫酸,若用水吸收三氧化硫會有不利的結果: 。(5)依據上述流程,當最終生成2molH2SO4時,共轉移的電子數 。(6)H2SO4工業的尾氣中主要含有害氣體SO2,通常用過量氨水進行回收利用,變廢為寶,請寫出相應的離子方程式: 。18.化合物G(丙酸異丙酯)可用作食品香料?,F可通過下列轉化制取(部分反應條件略去)。回答下列問題:(1)A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 ;E→F的反應類型是 。(2)寫出A→B的化學方程式 。(3)G的分子式是 。(4)B與D在一定條件下生成G的同分異構體,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等物質的量的D和G消耗的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6)G的同分異構體中與D具有相同官能團的結構有 種;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G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有兩個 ②有4種不同的氫原子 ③能與溶液反應19.某實驗小組探究與溶液反應的產物。I.配制溶液(1)所需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 。(2)轉移溶液時,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將導致所配溶液濃度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Ⅱ.利用如下圖所示裝置制備,并探究其相關性質。(3)裝置A的圓底燒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裝置B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說明具有 性。(5)裝置C中產生白色沉淀,該小組成員對白色沉淀的成分進行探究。提出假設假設1:白色沉淀為假設2:白色沉淀為假設3:白色沉淀為和的混合物查閱資料實驗探究步驟i:將白色沉淀溶于足量的氨水,過濾得到少量灰黑色固體和濾液:步驟ii:向步驟i所得濾液中加入足量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經過濾洗滌后得到白色固體,向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步驟iii:將步驟所得灰黑色固體洗滌,并向其中加入足量濃硝酸,固體溶解,產生紅棕色氣體。實驗結論①步驟ⅱ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后,觀察到白色固體部分溶解,說明 (填“假設1”“假設2”或“假設3”)成立。②推測灰黑色固體為 ,查閱資料得知生成該物質的原因是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與溶液發生反應,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參考答案1.D2.C3.B4.C5.D6.C7.D8.B9.A10.B11.A12.D13.B14.C15.C16.(1) 放熱反應 小于(2) 3.75×10-4mol L-1 s-1 90% BC(3) 負極 氧化 NO-2e-+O2-=NO2 0.4mol17.(1)增大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2)①③(3)4FeS2+11O22Fe2O3+8SO2(4)有酸霧產生,會腐蝕設備(5)15NA(6)SO2+2NH3·H2O=2NH+SO+H2O18.(1) 碳碳雙鍵 取代反應(2)(3)(4)(5)(6) 819.(1)容量瓶(2)偏低(3)(4) 溶液褪色 還原(5) 假設3 (或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