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內蒙古集寧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考試政治試題一、單選題1.近年來,全國人大建立了預算審查聯系代表機制,聚焦“事前”“事中”和“事后”,圍繞財政預算編制審查、預算執行監督、決算審查和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監督等工作,全過程發揮人大代表看護“國家賬本”的作用。這一做法( )①是對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重大發展和完善②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③能夠發揮民主集中制的優勢,促進國家財政合理合規收支④為人大代表履行管理社會、服務群眾的職能創造條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文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歷史與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實物見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2022年2月28日,國務院公布新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條例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的公布( )①體現了國家履行促進社會發展的職能②表明政府堅持依法執政,推進文化建設③能為水下文物傳承提供有利的法治環境④有利于傳承水下文物,維護國家穩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年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深刻闡述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科學回答了我們黨為什么要自我革命、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樣推進自我革命等重大問題,明確提出以跳出歷史周期率為戰略目標,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為有效途徑,以正風肅紀反腐為重要抓手等“九個以”的實踐要求。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我們黨要( )①把自我革命作為根本的活動準則②以黨的思想建設為統領,鞏固長期執政地位③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④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從習近平總書記的上述講話中,我們可以感悟到( )①增進民生福祉是共產黨的根本立場②大國大黨領袖的赤子情懷和為民擔當③共產黨始終維護自身和廣大人民利益④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高度重視法治社會建設,系統提出了法治社會建設的任務書和路線圖,確立了新時代新征程建設法治社會的行動綱領,建設法治國家能夠更好的形成全社會學法、信法用法的氛圍。下列措施屬于建設法治社會的是( )①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②社會糾紛依法得到解決,人們普遍通過訴訟來主張自己的權利③發揮法律的教化作用,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④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體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南寧市蟠龍社區生活有漢族、壯族、瑤族、水族、朝鮮族等15個民族的同胞,少數民族人口占社區總人口的近1/3。社區常態化開展非遺項目體驗、民族服飾展演、民歌比賽、民族文化知識競賽、民族團結趣味運動會等,并開設公益課堂,開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動。由此我們感受到各民族( )①和衷共濟,共興家園 ②自力更生,艱苦奮斗③攜手并進,共謀繁榮 ④水乳交融,消除差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從返鄉創業,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鄭培坤的視線一直放在農民身上。鄭培坤就像一個挑夫,一頭挑著黨委、政府的殷切囑托,一頭挑著人民群眾的深切厚望。他走村串戶,認真了解村民的發展意愿和所需所求,為村民排憂解難,讓他們切實享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和福祉。這表明人大代表( )①肩負人民的重托,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②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應該對人民負責③密切聯系群眾,代替人民行使國家權力④認真履行職責,踐行人民至上的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受到出生人口數量走低、消費層次上升等因素影響,醫保籌資和支出面臨多重挑戰,如醫療服務價格機制與醫務人員薪酬缺乏有效銜接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醫療服務價格政策供給等措施。據此,某市醫療保障局近日印發公立醫療機構專項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方案的通知,調整項目涉及24項,并于12月30日實施。政協委員提出有效措施說明( )A.作為政治聯盟積極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 B.人民政協履行職能促進決策更加科學化C.人民政協充分履行政治協商的國家職能 D.人民政協將協商民主貫穿民主監督全過程9.國家憲法日前后,多地組織公職人員開展憲法宣誓儀式,感受澎湃不息的法治力量。“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儀式莊重,誓言鏗鏘,生動地詮釋了國家公職人員( )①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 ②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③提高憲法地位,履行憲法使命 ④健全法律體系,保證憲法實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全民國防教育是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的基礎性工程,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的有效途徑。為適應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需要,2024年4月23日,國防教育法修訂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初次審議。這表明全國人大常委會( )①通過立法加強我國的國防教育 ②根據人民的利益行使國家權力③作為立法機關行使最高立法權 ④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安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嚴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目的是( )A.保障人民權益,推進全民民主B.實現司法機關在政府的指導下有序推進工作C.提高司法公信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D.有利于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審判制度12.浩渺太空中,分外耀眼的中國紅又一次定格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都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牢牢把握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正確方向。這體現了( )①堅持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②我國強化頂層設計,推動科技事業跨越發展③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的各項制度④建設科技強國,關鍵在黨的具體執行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群書治要·淮南子》中說:“不知禮義,不可以刑法。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曾之行;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為伯夷之廉。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這啟示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 )①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②以法治體現道德觀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③堅持規范執法,提升執法機關公信力④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是一部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法律。下列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立法邏輯順序合理的是( )①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牽頭中宣部、司法部等在內的工作專班,研究起草工作②習總書記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③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④法工委召開座談會,聽取中央有關部門、基層立法聯系點、專家學者等的意見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15.指尖立案、云端辦案、智慧執行……隨著支持法院“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統的建成,“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訴訟服務理念落在了實處。建設智慧法院的意義在于( )A.確保司法公平正義,實現審判能力現代化B.拓展訴訟服務種類,滿足多元糾紛的需求C.有利于發揮司法優勢,保障法院行使審判權D.提高糾紛解決效率,推動裁決結果的落實16.2024年2月27日,中央統戰部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會議指出,要堅決貫徹落實“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將黨中央關于自我革命和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抓具體、抓深入,堅決鏟除統戰系統腐敗問題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切實增強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本次會議( )①彰顯黨在新征程上勇于通過實踐創新指導理論創新②通過黨的自我革命達成推進黨的建設偉大事業目的③表明黨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④為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指明了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觀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三屆全國政協第55次雙周協商座談會2021年10月29日在京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強調,全國政協圍繞“提高涉外執法司法質效”進行協商座談,是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舉措。要以歷史的眼光看待我國涉外執法司法工作的發展,以辯證的思維研究工作成績和短板,以問題為導向推動涉外執法司法提質增敗。要充分發揮政協組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持續聚焦相關重大問題調研議政,努力為做好新時代涉外法治工作聚共識、添助力,10位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在會上作協商發言,70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發表意見,重點圍繞涉外執法司法體制機制、能力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問題建言咨政。結合材料并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全國政協在“提高涉外執法司法質效”上發揮作用的依據。18.合作討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們黨在科學把握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關系全局的重大戰略考量,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與時代共同進步的先進性本色,體現了把握歷史規律和歷史趨勢的高度自覺和高度自信。今天,我們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于偉大的自我革命,在廣袤國土上繼續書寫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歷史新篇章。(1)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這一準確判斷有何重大意義?(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是什么?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來,湖北省公安交管局在全省試點推出一系列優化通行環境、便民利企營商舉措,持續推行“首違不罰”“先勸后處”“輕微免處”“云哨喚醒”等柔性執法管理舉措,2022年已惠及5100萬人次,免罰金額5947.6萬元,減少群眾企業辦事成本6.1億元。為此,有專家點評:執法工作的目的并非“為罰而罰”,若能教育當事人自覺守法,讓當事人體會到溫情和體恤,不僅能給執法工作帶來更多的溫度,也會讓社會治理更加容易。行政執法應有“尺度”,有“力度”,也應有“溫度”、用管理的“人情味”提升城市的“煙火氣”。結合材料,運用嚴格執法的知識,說明行政執法應如何實現有“尺度”,有“力度”,也有“溫度”。參考答案1.C2.A3.D4.C5.B6.A7.B8.B9.A10.A11.C12.A13.C14.C15.D16.D17.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這為人民政協在“提高涉外執法司法質效”上發揮作用提供制度前提。②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組織,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機構,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政協通過發揮組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聚焦相關重大問題調研議政,為做好新時代涉外法治工作聚共識、添助力。③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積極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等職能。全國政協圍繞“提高涉外執法司法質效”進行協商座談,圍繞涉外執法司法體制機制、能力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問題建言咨政。18.(1)主要矛盾: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意義: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準確判斷為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長遠戰略提供了重要依據。(2)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19.①行政機關是執法的最重要主體,行政執法應有“尺度”要求行政機關執法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規范執法,以憲法和行政法規為準繩,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用法治的思維和方式履行職責。②行政執法應有“力度”要求行政機關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執法公正,同等情況平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恰當行使自由裁量權,避免為罰而罰,不斷提升執法機關的公信力。③行政執法要有“溫度”要求執法部門應文明執法,改進執法方式,做到語言、行為規范,融法、理、情于一體,堅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爭取當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實現執法效果最大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