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期九年級四質檢模擬考試化學試題相對原子質量:H-1C-120-16Mg-24S-32C1-35.5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神舟十三號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脫離空間站B.自由下落C.外殼燒蝕D.打開降落傘2.具有獨特臭味的螺斯粉深受年輕人喜愛,螺螄粉主要原料米粉中富含的營養物質為(A.蛋白質B.糖類C.油脂D.維生素3.科學真諦在于不斷探索和創新。我國制堿工業先驅,發明聯合制堿法的科學家是(A.閔恩澤B.張青蓮C.徐光憲D.侯德榜4.在“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興趣小組同學做了系列實驗,下列相關實驗操作不規范的是(有清液石蕊試液的玻璃棒玻p清液土試紙過7片A.加水攪拌B.過濾得到上清液C.檢驗酸堿性D.測定pH5.物質由分子、原子、離子等微粒構成,下列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一組是()A.鐵、C60B.硅、氬氣C.氨氣、硫酸銅D.水、干冰6.學校采購了一批含75%灑精的免洗手消毒噴霧,存放處應張貼的安全標志是(島蝕司ABD7.分類、歸納等是化學學習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歸納中正確的是()A.復合肥:硝酸鉀、磷酸二氫鉀B.氧化物:二氧化硫、碳酸C.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膠D.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鈣、氟8.生產、生活中常要區分物質。下列區分物質的試劑或方法不正確的是()A.用帶火星的木條區分氮氣和氧氣B.用水區分氯化鈣和碳酸鈣C.用酚酞區分硫酸和硫酸鈉溶液D.用灼燒的方法區分黃金和黃銅9榴蓮被譽為水果之王,因其獨特的氣味而著名,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在榴蓮中含有乙硫醇這種物質,其化學式為CH3CH2SH。關于乙硫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乙硫醇屬于有機物B.乙硫醇是由碳原子、硫原子、氫原子構成的C.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硫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6:310我國科研團隊首次合成了單原子鉑催化劑,率先提出“單原子催化”概念。如圖第1頁共6頁為單原子催化劑用于合成氣制造燃料甲醇(CHOH)的微觀示意圖。根據微觀示意圖,判斷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氫原子●0+o0單原子鉑,2●D物碳原子甲●氧原子A.使用單原子催化劑能提高生成物的產量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C.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7:1D.反應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構成11.下列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酸雨形成:H2O+CO2==H2CO3B.除去CO2中的HCl氣體:HCl+NaHCO3=-NaCl+HO+CO2↑C.除去CO2中混有的CO:CO+Cuo Cu+CO2tD.鹽酸除鐵銹時,不宜長時間浸泡:2Fe+6HCI一2FeCl3+3H2↑12.某化學探究小組按圖1、圖2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過程中瓶內物質質量變化用圖3表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質量A.實驗過程中錐形瓶內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B.圖3縱坐標可表示實驗過程中固體質量變化加熱射行C.圖3縱坐標可表示實驗過程中錐形瓶內氧氣質量變化2圖3D.該反應前后,銅原子和氧原子的種類、數目均不變,但質量增大13.部分含鐵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在氧氣中燃燒生成b鹽B.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e氧化柯C.c溶于水形成黃色溶液單質D.e與稀硫酸反應可生成d+1+2+3化合的14.實驗室有碳酸鈣和碳酸鋇的固體混合物50g,加入300g稀鹽酸恰好反應,將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得到54.4g固體。則原混合物中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40%B.48%C.52%D.72%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用化學用語填空:人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焙制糕點用的發酵粉中的鹽是16.鋁和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鋁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鋁和鈦屬于不同種元素的原因是:+3價的鈦13A122 Ti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鋁鈦26.9847.8717.“大樹輸液”是一種園林處理技術。輸液用的營養液配制需用到硝酸鉀和氯化鉀固體,如圖是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