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考前對標適應性試題卷(科學)考生須知:1.全卷共8頁,有四大題,32小題,滿分為16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全卷分為卷I(選擇題)和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卷”上作答。卷I的答案必須用2B鉛筆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3.請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卷”上先填寫姓名和考號。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S-32 Na-23 0-16 Cl-35.5 Al-275. 本卷計算中g取10牛/千克。卷 I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用“◎”表示氧原子,“O”表示氫原子。則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是A. B.O C. D.2.穿山甲(如圖)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其外觀與爬行類相似,但它在分類上卻屬于哺乳動物。判斷穿山甲屬于哺乳動物的主要依據是A.體表覆蓋有鱗片和甲 B.有脊椎骨,體溫恒定C.體內有心臟,靠肺呼吸 D.胎生,母乳哺育幼體3.四季更替,歲月變遷,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現象屬于凝華的是霜降春 冬至A.冰雪消融 B.露珠晶瑩 C.霜掛枝頭 D.千里冰封4.如圖所示,一只白鷺在水面上方飛行,小科在湖邊看到水中也有一只“白鷺”在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水中的“白鷺”是空中白鷺的實像B.水中的“白鷺”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白鷺靠近水面時,則水中“白鷺”變大D.若白鷺向上飛,則水中“白鷺”也向上飛5. 乙硫醇(C H S)易揮發,具有強烈的蒜臭味,常被添加到煤氣中,以便在煤氣泄漏時通過其特殊的氣味來提醒人們。下列有關乙硫醇的說法正確的是A.由C、H、S三種元素組成 B.相對分子質量是62gC.碳、硫元素的質量比為2:1 D.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科學試題卷 第1頁 (共8頁)6.如圖所示是某汽車發動機的壓縮沖程的示意圖。在活塞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汽缸內氣體的A.密度減小 B.溫度降低C.內能增大 D.分子熱運動減慢7.白車軸草又名白花三葉草,一般同一葉柄上有三片小葉,但偶爾也會有同一葉柄上出現四片小葉的植株。在遺傳學上這種現象稱為A.生殖 B.變異 C.進化 D.遺傳8.如圖是高溫下人體體溫調節的部分示意圖,從反射弧的組成結構分析,汗腺屬于 刺高溫環境 一激 神經沖動 體溫下降A.感受器 B.神經中樞 熱敏小體 汗腺分泌汗液C.傳出神經 D.效應器 下丘腦9.已知金屬M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CuSO =MSO +Cu,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M可能是鋁 B. M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C. M不可能是鋅 D.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10.2025年初,“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執行第41次南極考察任務,并停靠在中山科考站卸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卸貨后船所受浮力變小了 B.卸貨前后船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變C.卸貨前后船所受浮力不變 D.停靠岸邊時船所受浮力大于重力11.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離分別插入銅片和鋅片,即為番茄電池。將銅片、鋅片與電壓表相連,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銅片是番茄電池的負極B.圖中所示的電壓值為4V鋅片 銅片C.為提倡節約,制作電池后的番茄仍作蔬菜食用D.番茄電池形成通路后,電子將從鋅片流向銅片12.科學家們通過對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的長期觀察研究發現,地球的自轉速度在逐漸減慢。這將造成A.晝夜時間變長 B.晝夜時間變短 C.四季交替變慢 D.四季交替變快13.“物質與能量”“穩定與變化”是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人體通過神經體液的動態調節,使產熱與散熱相對穩定,維持體溫穩定B.鹽酸與碳酸鈣反應時,燒杯中總質量逐漸減少,這違背了質量守恒定律C.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依賴生產者和分解者,能量也隨之在兩者間循環流動D.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機物并放出氧氣,同時釋放能量14.下列選項中所列的科學方法,并沒有在相應的活動中用到的是選項 活動名稱 科學方法A 制作簡單的生物檢索表 分類法B 探究水的組成 類比法C 認識花的基本結構 實驗觀察法D 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 理想實驗法科學試題卷 第2頁 (共8頁)15.如圖為兩個光滑的弧面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連接的裝置。將質量為m的物體從左側弧面的a點靜止釋放,a、c兩點距離水平面的高度均為h(忽略空氣阻力)。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能到達c點 a IC.B.經b點時,物體的動能最大hC.物體在水平面運動時,內能增加 bD.物體從a點滑到b時,重力所做的功大于mgh卷 Ⅱ說明:本卷有三大題,17小題,共115分。二、填空題(本題有7小題,每空2分,共40分)16.《天工開物》中記載燒制青磚時“火候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轉釉”。該過程的主要化學反應為Fe O +Co高溫FeO+CO 。請回答:(1)該反應中的還原劑是 ▲。(2)FeO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價。(3)塞住磚窯的通氣孔,窯內柴火會較快熄滅,是由于▲。17.紫玉米被稱為玉米界的“黑珍珠”,如圖1①所示。種植紫玉米時,要選擇質地較疏松, ②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較好的壤土種植, 子葉 空氣 礦物質顆粒能獲得較高的產量。據圖回答: 一胚芽③ X胚軸(1)紫玉米的紫色性狀是由其DNA上的 胚根有機物▲控制。 圖1 圖2 圖3(2)圖2為紫玉米種子結構示意圖,紫玉米中富含的淀粉主要貯存在圖中_▲(填序號)所示結構中。(3)圖3是壤土類土壤的結構示意圖,其中X表示的物質為▲。18.有A、B、C三個燒杯中分別盛有質量為100克的水,在相同的溫度下,向三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50g、40g、30g某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 A B C(1)A、B兩個燒杯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PA PB (2)C燒杯中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無明顯現象,這說明溶液具有▲的特點。(3)若要從C燒杯的溶液中重新結晶出該固體,可采用的方法是▲。19.我國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是由一臺內燃機和一臺電機組成(如圖所示),這臺電機既可以當電動機,又可以充當發電機。請回答: 內燃機(1)內燃機啟動向車輪輸送能量的同時也會給蓄電池充 明吐電機電,此過程將內能轉化為▲_和電能。 D◎(2)電機充當發電機時,它的發電原理是▲現象。(3)某種混合動力汽車電機(充當電動機)的額定功率 蓄電池為20kW,汽車所用的蓄電池的最大容量為30kW·h,蓄電池充滿電后的電能全部供給電機,能使電機正常工作▲小時。科學試題卷 第3頁 (共8頁)20.在探究植物的各種生命現 , 同 處理。 圖分析:(1)如圖甲所示,在“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實驗中,需將新鮮菠菜密閉于塑料袋在暗處放置一個晚上,其中在暗處放置的目的 塑料袋 澄清是▲。 石灰水BA(2)如圖乙,在“研究有機物的運輸部位”的 菠菜實驗中,對枝條進行環剝處理,放在營養 甲 乙液中培養一段時間,最先長出不定根的部位是▲(填“A”或“B”)。21.科學家預測最近一次日食將發生在2025年9月21日,此次日食可見區域主要集中在大洋洲東部、太平洋西南部以及南極洲的部分區域。請回答:(1)日食發生當天,地球繞太陽運動所在位置最接近圖甲的▲(填字母)點。(2)如圖乙所示是日全食模擬實驗,中間的小球模擬的是▲。若要模擬觀 B_ D 小球察到日環食,在此基礎上可保持觀察 尊 意者和大球位置不動,將該小球▲(填“靠近”或“遠離”)觀察者。 甲 乙22.如圖甲所示,用兩只金屬盆可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實驗過程中,先將兩只金屬盆用凡士林粘合,然后抽氣,再向兩邊拉,如圖乙為單只盆的示意圖,已知大氣壓作用于每只金屬盆的有效面積S均為0.03m2。請回答:(1)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的存在,并且十分強大。 S(2)實驗時測得大氣壓強po為1×10Pa,理論上每 甲 乙只金屬盆所受外界大氣壓力F的大小均為▲N。(3)經測定,最后拉開金屬盆時兩邊用的力均小于F,其原因可能是▲。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螺螄粉是風靡全國的網紅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筍。腌制酸筍時常加入食鹽,為探究食鹽含量對酸筍發酵的影響,小科同學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第一步 將新鮮竹筍洗凈,切絲,煮熟。第二步 A組 B組 C組控制食鹽含量 食鹽含量1% 食鹽含量7% 食鹽含量12%第三步 對發酵罐體進行高溫處理,然后“ ”放置,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實驗結果 第3天酸化 第11天酸化 酸化不明顯(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2)實驗第三步要對發酵罐體進行高溫處理的目的是▲。(3)在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 ”處的放置方式是▲(填“密封”或“敞開”)。(4)小科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得出的實驗結論是▲。科學試題卷 第4頁 (共8頁)24.小科同學為驗證壓力大小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選用了長木板、木塊、彈簧測力計、細線和若干個相同的鐵塊,設計并開展了如圖實驗。請回答:W N 鐵塊木塊 世# 木塊 博#拼 木塊 ###木板I圖1 圖2 圖3(1)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運動。(2)在圖1所示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牛。(3)小科完成了圖1和圖2所示的實驗,又進行了圖3實驗,請用作圖的方式把圖3對應的實驗補充完整:▲。(4)小科查閱資料獲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于是他將同一木塊放置在同一木板上,進行了如圖4中的a、b、c所示的實驗。拉動木塊勻速運動所用的力為Fi、F 和F ,推測Fi、F 和F 的大小關系為▲。0.2米/秒0.2米/秒 0.1米/秒 鐵塊木塊 F 木塊 F 木塊 Fa b c圖425.小科同學利用如圖裝置制取氧氣,并研究氧氣的性質。請回答:O 采集數據 80氧氣(%)PA B 中間隔板 形成圖像60士 燃燒室 氧氣傳感器40傾倒室 20電極 電極 0 25 5075100 時間(s)甲 乙 丙 丁(1)小科用圖甲裝置制取氧氣,則收集氧氣的裝置應連接▲(填“A”或“B”)側導管。(2)小科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集氣瓶中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磨砂面在水下蓋緊集氣瓶口,取出后將集氣瓶▲(填“正”或“倒”)放在水平桌面上。(3)小科用如圖丙裝置研究氧氣的性質,實驗步驟如下:①將透明實驗盒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兩部分,點燃燃燒室內的蠟燭,將傾倒室內的氧氣傳感器連接電腦并采集數據繪制成圖像丁;②將氧氣緩慢倒入傾倒室;③取走中間隔板;④觀察并記錄蠟燭的燃燒現象。圖像丁中P點后氧氣含量迅速下降,是因為P時刻進行了上述實驗步驟▲(填序號)。(4)根據上述探究實驗能說明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具有助燃性的實驗現象是▲。科學試題卷 第5頁(共8頁)26.小科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歐姆在探究歐姆定律時曾做過一個實驗:如圖所示,電流扭秤內有小磁針,其作用與電流表相同,將金屬棒的一端浸入沸水中,另一端浸入碎冰中,從而形成溫差電池,以提供電源電壓。當用待測導線連接兩個水銀杯,就能形成閉合回路,產生電流,并利用電流扭秤來測量電流強度。歐姆利用8根直徑相等但長度不同的銅導線進行實驗,探究當待測導線兩端電壓相同時,電流和待測導線之間的關系。請回答:(1)實驗時將待測導線放入兩個水銀杯中,這是利用了水銀 電流扭秤待測導線的▲性。(2)實驗時是通過觀察電流扭秤中▲__來比較電流強度大 水銀杯小的。一金屬棒-(3)實驗時需保持相同的電源電壓,在此實驗中,是通過保沸水 碎冰持▲相同來實現保持電源電壓相同的。(4)歐姆通過實驗推導出x=ksa (X表示電流強度,k為常數,S為導線的橫截面積,a為導線兩端的電壓差,L為導線長度),在此基礎上又引入了電阻的概念,由此可知電阻R=▲(用題中字母表示)。27.草木灰是一種常見的肥料,其主要成分為K CO ,可能含有少量K SO 和KCI。請回答:(1)從化肥分類角度分析,草木灰屬于▲(填“氮肥”“磷肥”“鉀肥”或“復合肥”)。(2)為測定草木灰中K CO 的質量分數,小科用下圖1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已略去)進行實驗,實驗中通過測定丁裝置質量的增加量來計算K CO 的質量分數。反應結束后需緩緩抽氣一段時間,其目的▲。魚稀鹽酸抽氣先加稀HNO , 白色沉淀CuSO 草木灰 后加 BaCl 溶液粉末 堿石灰 浸出液 都足量 AgNO 溶液濾液 白色沉淀足量NaOH溶液 草木灰 足量NaOH溶液甲乙 丙 丁 戊圖1 圖2(3)為確定草木灰是否含有K SO 4和KCl,小金取適量草木灰于燒杯中,加足量水浸泡;取少量浸出液于試管中,進行如圖2操作。根據實驗現象小金得出結論:草木灰中肯定含有▲。(4)小華認為要確定另一物質,只需改變圖2中的一種藥品即可,小華的方案是▲。科學試題卷 第6頁(共8頁)四、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35分)28.(6分)麻雀在水稻田生態系統中具有多方面作用。如圖1為某水稻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圖2為該生態系統中碳元素流經麻雀種群的部分圖解。請回答: 昆蟲—→青蛙碳元素輸入- 麻雀種群 下一級消費者水稻—→麻雀· 蛇 微生物分解作用圖1 圖2(1)由圖1可知,該水稻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中共有▲條食物鏈。(2)分析圖2可知,圖中“ ”處可以補充的生理過程是麻雀的▲。(3)由圖1食物網可知,麻雀既能捕食昆蟲又要啄食稻谷。請你評價麻雀在該水稻田生態系統中的作用:▲。29.(7分)如圖是將40g稀鹽酸逐滴加入20g溶質質量分數為4 氫氧化鈉溶液中,溶液的溫度變化曲線(B點為恰好完全反應)。請回答: ▲溫度/℃(1)圖中從A到B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填“增大”或 B“減小”) C(2)圖中C點對應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 A(3)列式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0 20 40 稀鹽酸的質量30.(8分)如圖甲為某款電熱敷眼罩,它具有高溫、中溫和低溫三個擋位,圖乙是其內部簡化電路圖,R 、R 、R 為加熱電阻,其中Ri、R 的阻值均為10Ω,通過旋轉開關可以實現擋位切換,正常工作時電壓為5V。請回答:(1)電熱敷眼罩通過發熱元件對眼部加熱,有助于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進而改進眼部血液循環,為眼部組織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更多的氧氣和▲,并帶走代謝廢物,從而可以緩解眼部疲勞。 R R (2)旋轉開關轉至cd時,該電熱敷眼罩的功率為多大 C d(3)若旋轉開關轉至de時,電路中總電流為0.9A, R b則R 的大小是多少 e旋轉開關 a 0 5Vo-甲 乙科學試題卷 第7頁(共8頁)31.(6分)在南美洲熱帶雨林 , 一 , 子 形 “彈簧”的莢果中(如圖1)。莢果表面覆蓋著遇水會膨脹的特殊纖維,且莢果兩端尖銳。請回答:(1)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該植物的莢果形成了“彈射播種”機制以適應雨林環境,這是▲的結果。(2)莢果在成熟時,內部壓力增大,利用“彈簧”結構將種子斜向上彈射出去。種子在空中飛行時,重力勢能大小的 圖1 圖2變化情況為▲。(3)受該莢果“彈射播種”機制和特殊纖維的啟發,科研團隊設計出一種新型救災物資投放裝置(如圖2)。該裝置外殼采用類似莢果纖維的可降解材料,內部采用彈簧結構儲存能量。①在制作可降解外殼時,選用的材料能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緩慢氧化反應,逐漸分解產生CO 和H O,由此可以推測該材料中一定含有▲_元素。②從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角度分析,這種以可降解材料和彈簧結構設計的救災物資投放裝置,相比傳統的金屬或塑料投放裝置,具有的優勢有▲(寫出一條)。32.(8分)如圖甲為一款智能機器人。在AI大模型的驅動下,該機器人不僅學會了跳舞、180°后空翻等技能,而且可以在復雜工業環境中執行各種搬運任務。請回答:(1)機器人依靠電機驅動部件做出動作。在人體四大基本組織中,能提供動力驅動骨骼運動的是▲組織。(2)機器人搬運物品時,對物品的水平推力F隨時間1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物品運動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則在6~8s內,重物受到的摩擦力為▲N。FIN v/(m·s')300 3200 2100 1t/s0L 0L t/s2 4 6 8 10 2 4 6 8 10甲 乙 丙(3)機器人堅硬的鋁合金(由鋁和少量銅合成)外殼能有效保護內部零件。為測定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將10g鋁合金樣品放入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共收集到0.8g氫氣。則該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為▲。(4)機器人后滾翻時,每次重心升高0.8m。已知該機器人的質量為10kg,它由一臺額定功率為160W的電機驅動,電機的工作效率為80 計算正常工作時,該機器人完成一次后滾翻的時間。科學試題卷 第8頁(共8頁)2025年中考考前對標適應性試卷科學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C B A C B D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D A A B C二、填空題(本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1)CO (2)+2 (3)缺少氧氣(助燃劑)17.(1)基因 (2)② (3)水18.(1)= (2)穩定 (3)恒溫蒸發溶劑(或改變溶液溫度)19.(1)機械能 (2)電磁感應 (3)1.520.(1)避免植物光合作用對實驗造成干擾 (2)A21.(1)C (2)月球 遠離22.(1)大氣壓(強) (2)3000(3)金屬盆內未抽成真空(盆內留有空氣等合理即可)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1)食鹽含量(2)防止罐內其他微生物干擾實驗(或殺滅其他微生物)(3)密封(4)其他條件相同時,食鹽含量越高,酸筍發酵時間越長(酸筍酸化越不明顯)24.(1)勻速直線(2)2.2木塊 #(3) (鐵塊疊放或畫三個或者更 也可)(4)Fi=F 25.(1)A (2)正 (3)③(4)0~25秒傾倒室內氧氣含量上升,25秒后蠟燭燃燒更旺26.(1)導電 (2)小磁針的偏轉角度 (3)水溫溫差(4)k27.(1)鉀肥(2)使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丁裝置中的NaOH溶液吸收(合理即可)(3)K SO (4)把足量的BaCl 溶液改為足量的Ba(NO ) 溶液科學答案 第1頁 (共2頁)四、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35分)28.(1)3(2)呼吸作用(3)麻雀在該水稻田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有兩面性:一方面,它能控制害蟲數量,保護水稻生長;另一方面,一定程度影響水稻產量。所以一定數量的麻雀對維持水稻田生態系統的平衡有積極意義(合理即可)(每空2分)29.(1)減小(1分)(2)NaCl、HCI(2分)(3)由圖可知,加入20g稀鹽酸時恰好完全反應,設此時生成NaCl的質量為x。HCl+NaOH==NaCl+H O(1分)4058.520g×4x40/58.5=(20g×4 解得:x=1.17g(2分)NaCl 1.17g/(20+20g)]×100 .925 分)30.(1)營養物質(2分)(2)旋轉開關轉至cd時,R 電阻單獨工作,此時電熱敷眼罩的功率為P--1582=25W(3分)(3)若旋轉開關轉至de時,電路為R 、R 兩電阻并聯,此時R 支路電流為==-1o2=05AR 支路電流為I =1-I =0.9A-0.5A=0.4A則R 的阻值為R ==.4=12.59 (3分)31.(1)自然選擇(1 )(2)先增大后減小(2分)(3)①C、H(1分)②減少固體廢棄物污染,可降解材料分解后融入自然環境,減小對土壤結構和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彈簧結構可重復利用,節約資源,降低成本等合理即可(2分)32.(1)肌肉(1分) (2)200(1分) (3)72 分)(4)解:Wπ=Gh=mgh=10kg×10N/kg×0.8m=80J(2分)Wε=W右/η=80J/0.8=100J(1分)=W/P=100J/160W=0.625s(1分)科學答案 第2頁 (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6月浙江省中考考前對標適應性科學試卷.pdf 2025年6月浙江省中考考前對標適應性科學試卷_1.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