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羅山縣高級中學、第二高級中學二模聯考高三地理試題注意事項: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考生應首先閱讀答題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交卷時只交答題卡。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入圍“燈塔工廠”重點考量三個方面: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以及對環境的友好性。2023年1月13日公布了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其中有包括海爾、聯想、聯合利華等8家位于中國的工廠入圍。下圖分別示意燈塔工廠所屬公司所在國家分布和燈塔工廠所在國家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燈塔工廠( )A.均為高新技術產業 B.均為產業鏈上游產業C.均能實現污染物的零排放 D.均能有效縮短產品上市周期2.據此推測,我國制造業發展( )A.已基本實現了轉型升級 B.已基本完成了產業轉移C.應加強本國制造業品牌培育 D.應增大本國制造業召回力度共享辦公是指不同行業的工作者通過空間或時間細分的方式共享同一辦公空間,以滿足靈活辦公需求的新型辦公模式。某國外大城市共享辦公的主要使用者是藝術工作者、程序員、創意團隊等適合移動辦公的群體。下圖是基于大數據的該市共享辦公發展模式的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2011~2017年,該市共享辦公場所數量的增長主要得益于( )A.辦公設備改善 B.交通網絡完善 C.城市規模擴張 D.信息傳播加快4.共享辦公的用戶行業差異程度隨時間變化,反映了該市( )A.產業結構的加速升級 B.單一行業對共享辦公需求減小C.行業融合與創新增加 D.采用傳統辦公的行業快速減少5.與傳統辦公相比,分時段靈活共享辦公可以使該市( )A.生態用地的面積占比下降 B.交通高峰期擁堵緩解C.辦公場所空置率大幅上升 D.通勤的平均距離增加辨狀水系多發育于地勢平坦處,因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水流散亂,形成形似發辮的水系。帕隆藏布江位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北部,屬雅魯藏布江下游一級支流,其支流天摩溝近年發生多次大規模泥石流,大量堆積物通過溝口進入帕隆藏布江河道,帕隆藏布江河道也由原本窄深的峽谷發育成游蕩的辮狀。圖1為帕隆藏布江天摩溝溝口辮狀水系景觀圖,圖2為摩天溝冰川泥石流堆積體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給該地帶來大量降水的是( )A.盛行西風 B.西南季風 C.東南季風 D.東北信風7.天摩溝溝口附近由峽谷型河道演變為辮狀型河道的主要原因是( )A.徑流增加 B.河道加深 C.落差減小 D.河道收窄8.天摩溝泥石流對帕隆藏布主河床影響正確的是( )A.上游侵蝕加劇 B.砂礫含量減小 C.主流擺動增強 D.河道變得平直東海洋流系統主要由黑潮及其入侵分支、沿岸流等構成。黑潮具有高溫、高鹽、流量大、流幅窄、流速高等特征。注入東海的河流對東海洋流系統產生深刻影響。下圖示意東海主要洋流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甲處底層海水流動方向及成因是( )A.自東向西 密度差異 B.自東向西 盛行風向C.自西向東 溫度差異 D.自西向東 鹽度差異10.下列關于長江水匯入對東海造成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減弱了沿岸流 B.大氣降水增加 C.漁業資源增多 D.海水鹽度升高居延海是位于內蒙古西部的內陸湖。研究人員在居延海中部干涸的湖底開挖探槽,獲得1.58米的柱狀湖泊沉積巖芯,以此分析2600年以來區域氣候環境的演變。湖泊沉積物中碳酸鹽含量的高低指示湖泊的咸淡變化。湖泊沉積物磁化率增高反映湖泊沉積物中的細顆粒鐵磁性礦物成分相對增加,湖泊細顆粒鐵磁性礦物來自入湖河流和風力搬運。下圖示意采樣點湖泊沉積物中碳酸鹽含量和磁化率隨深度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據如圖所示湖泊沉積巖芯深度154~142cm處的碳酸鹽含量信息推測,當時( )A.湖水鹽度較高 B.湖心沉積物較細C.湖泊面積較小 D.流域氣候較干燥12.據如圖所示湖泊沉積巖芯深度98~74cm處的信息推測,當時與湖水性質變化關聯性最大的人類活動,是該流域的( )A.引水灌溉 B.屯墾戍邊 C.植樹造林 D.逐水草居13.據如圖所示湖泊沉積巖芯深度6~0cm處的信息推測,該流域最近歷史時期氣候趨于( )A.冷濕 B.冷干 C.暖濕 D.暖干研究者把外來人口計劃在流入地居留至少5年的意愿稱為長居意愿,把在流入地購房定居的意愿稱為定居意愿,把戶口遷入流入地的意愿定義為落戶意愿。影響流動人口長居意愿、定居意愿和落戶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特征(性別和年齡等)、家庭隨遷、生活成本、落戶門檻等。下圖示意居留意愿(長居意愿、定居意愿和落戶意愿的統稱)的城市比較。完成下面小題。14.對于不同城市來說( )A.長居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基礎 B.長居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子集C.定居意愿是落戶意愿的基礎 D.落戶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子集15.北京、上海一類的城市落戶意愿高于定居意愿,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人口特征 B.家庭隨遷 C.生活成本 D.落戶門檻16.研究居留意愿可以( )①為預測流動人口規模和結構變化提供依據②為城市公共設施規劃建設提供依據③為判斷城鎮化趨勢提供依據④為增強城市輻射功能提供依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近年來,太原市實施了工業強市戰略,工業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呈現出高速度、高質量發展態勢。“十四五”期間,太原市將繼續推動各縣(市、區)、開發區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區域間融合互動發展,把太原建設成為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型工業城市。圍繞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該市統籌優化產業布局,建設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城六區重點以產品設計技術開發、精密加工和技術服務為主體,構建現代工業體系。太原市依托陽曲—尖草坪—古交和杏花嶺—迎澤—萬柏林兩大組團,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綠色能源產業集群。下圖為太原市行政區劃圖。(1)分析太原市傳統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和具體措施。(5分)(2)從工業流程的角度,說明太原市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帶來的環境效益。(5分)(3)簡述太原城六區對附近縣、市的輻射帶動作用。(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平均海拔4300米,地廣人稀。近年來,當地與東部發達地區合作,大力發展數字化果蔬種植,成立甘孜州首個現代數字農業園區——理塘濯桑果蔬數字化農業園區。園區全程采用數字化跟蹤,現已成功栽培小番茄、白蘿卜、草莓、香菇等20余個品種,產品主要銷往港澳臺中高端大型生鮮超市,走出了一條農業、農村振興的新道路。下圖示意理塘濯桑農業園數字化產業鏈。(1)分別說明數字化技術對理塘縣農業生產端、流通端、消費端的促進作用。(6分)(2)分析理塘濯桑數字化農業園區果蔬產品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費市場的原因。(6分)(3)簡述理塘縣數字化農業發展模式對欠發達地區農業發展的借鑒意義。(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菲爾德斯半島面積約為40平方千米,作為喬治王島上最大的無冰區,是進行南極科學研究的理想場所。半島年平均大風日數為133天,地層主要由玄武巖、火山碎屑巖等組成。菲爾德斯半島是南極生物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如圖為我國某次南極科考土壤樣品采樣點簡圖。(1)菲爾德斯半島是南極洲最濕潤的地區,試分析原因。(3分)(2)各采樣點的地表均有一層棱角狀礫石平鋪在土壤的表面,請分析采樣點地表礫石層的形成原因。(5分)(3)菲爾德斯半島上幾乎見不到植食性鳥類,而全為肉食性鳥類,試分析原因。(5分)(4)有人建議將菲爾德斯半島建設成南極旅游的目的地,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5分)2025屆羅山縣高級中學、第二高級中學二模聯考高三地理試題參考答案1.D 2.C3.D 4.D 5.B6.B 7.C 8.C9.A 10.C11.B 12.B 13.D14.A 15.C 16.A17.(1)方向: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清潔生產/可持續發展措施:加大科技創新;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廢棄物排放;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2)新興工業原料、能源消耗少,對環境污染程度低;生產工藝先進,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棄物少,對環境的污染少;大多數產品輕薄短小,運輸量小,減少產品運輸過程中的環境污染。(3)太原城六區向附近縣、市輸出資金、技術、人才;與附近縣、市構成產業鏈的上下游關系,形成梯度分工合理、各展所長、緊密合作的經濟格局;促進了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完善。18.(1)生產端:理塘縣海拔高,氣溫低,數字化技術可以減少惡劣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理塘縣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足,數字化技術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緩解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數字化技術可以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數字化技術可以及時反饋市場銷售情況,便于調整生產計劃,使產品生產更適應市場需求。流通端:數字化技術可以提高物流效率,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損失。消費端:理塘縣遠離消費市場,數字化技術通過線上推廣、銷售,可以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2)理塘縣生態環境好,產品品質高,能夠滿足中高端消費市場對安全、綠色產品的需求;數字化技術條件下生產,生產成本高,銷售價格高,需面向中高端消費市場;數字化技術條件下可生產反季節果蔬產品,在中高端消費市場競爭力強。(3)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加強農業與信息技術、交通、物流的聯系,擴大產品銷售市場;地方政府應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作用;加強與發達地區的區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19.(1)緯度較低,氣溫較高,海面蒸發較旺盛,水汽較充足;半島(面積狹小)周圍海域廣闊,受海洋影響大,海洋性強;多大風天氣,將水汽帶至半島遇冷降溫,降水較豐富。(2)地質時期巖漿活動劇烈,地表玄武巖、火山碎屑巖廣布;氣溫日變化和季節變化較大,巖石熱脹冷縮作用強烈,風化作用強;降水較豐富,巖石的裂隙中水的凍融作用強烈;經過風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形成漠境礫冥;強大的風力吹蝕作用,留下粗大的礫石覆蓋地表。(3)半島植物以地衣、苔蘚和藻類等低等植物為主,缺少大型植物,植食性鳥類食物匱乏;島嶼周邊海洋面積廣闊,磷蝦和魚類資源極為豐富,為肉食性鳥類提供豐富食物來源。(4)贊同理由:緯度較低,氣候較為適宜;極地景觀環境獨特,游覽價值高;無極夜現象,可開展旅游的時間較長;距離其他大陸相對較近。不贊同理由:多大風、暴風雪等氣象災害;面積狹小,基礎設施匱乏,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環境承載力小;生態環境脆弱,易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對南極科學研究活動產生干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