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滾動檢測二 化學基本概念與元素化合物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5·大連高三模擬)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涉及很多化學知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中的越窯瓷器“翠色”來自氧化鐵B.《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描述石膽“能化鐵為銅”,從分類角度來看“石膽”屬于單質(zhì)C.《抱樸子》中記載“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該過程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D.《本草綱目》中記載“蓋此礬色綠,味酸,燒之則赤”,“礬”指的是明礬答案 C解析 氧化鐵是紅棕色的,越窯瓷器“翠色”不是來自氧化鐵,A錯誤;鐵比銅活潑、能與銅鹽反應生成銅,“石膽能化鐵為銅”,則“石膽”主要成分為銅鹽,不屬于單質(zhì),B錯誤;“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是指硫酸銅溶液遇鐵時,鐵與硫酸銅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金屬銅和硫酸亞鐵,Cu和Fe元素化合價均發(fā)生了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正確;明礬是白色的,該礬為綠色,指的是FeSO4·7H2O,不是明礬,D錯誤。2.(2025·福建寧德高三模擬)下列關(guān)于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A.Na2CO3·10H2O的風化屬于物理變化B.SiO2可與氫氟酸反應,故SiO2為堿性氧化物C.NaH2PO2為正鹽,故H3PO2為一元酸D.直徑介于1~100 nm的氮化鎵(GaN)為膠體答案 C解析 Na2CO3·10H2O風化過程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A錯誤;二氧化硅屬于酸性氧化物,B錯誤;因為NaH2PO2是正鹽,H3PO2只能電離出一個氫離子,故是一元酸,C正確;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D錯誤。3.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丹霞地貌的巖層呈紅色是因富含某種鐵的氧化物,該氧化物還可以用于紅色顏料B.Mg分別與空氣和氧氣反應,生成的產(chǎn)物相同C.模具注入鋼水之前必須干燥,否則會生成黑色的FeO和可燃性氣體D.由于AlCl3熔點低,故工業(yè)上采用電解熔融AlCl3制備單質(zhì)Al答案 A解析 丹霞地貌的巖層呈紅色是因富含F(xiàn)e2O3,F(xiàn)e2O3可以用于紅色顏料,A正確;Mg和O2反應只生成MgO,Mg與空氣反應時,除了會與O2反應,還會與空氣中的N2、CO2反應,生成MgO、C、Mg3N2,B錯誤;高溫下Fe與H2O(g)反應生成Fe3O4和H2,C錯誤;由于AlCl3是共價化合物,熔融時幾乎不導電,故工業(yè)上采用電解熔融Al2O3制備單質(zhì)Al,D錯誤。4.(2025·黑龍江牡丹江高三模擬)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數(shù)目之和為NAB.3.36 L HF(標準狀況)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0.15NAC.常溫常壓下,Na2O2與足量H2O反應,共生成0.2 mol O2,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4NAD.0.1 mol·L-1的CH3COONH4溶液顯中性,1 L該溶液中含CH3COO-的數(shù)目為0.1NA答案 C解析 標準狀況下,11.2 L Cl2的物質(zhì)的量為0.5 mol,所含氯原子數(shù)為NA,因Cl2與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溶液中還存在氯氣分子,溶液中含氯微粒有Cl2、Cl-、ClO-和HClO,則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數(shù)目之和小于NA,A錯誤;標準狀況下HF是液態(tài),所以不能用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計算3.36 L HF所含的分子數(shù),B錯誤;Na2O2與足量H2O反應:2Na2O2+2H2O===4NaOH+O2↑,每生成1個O2轉(zhuǎn)移2個電子,則生成0.2 mol O2,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4NA,C正確;因c(CH3COOH)+c(CH3COO-)=0.1 mol·L-1,即c(CH3COO-)<0.1 mol·L-1,所以1 L該溶液中含CH3COO-的數(shù)目小于0.1NA,D錯誤。5.鈉和鈉的化合物有許多重要的用途,如碳酸鈉可用于從海水中提取溴,涉及的反應為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雙線橋法標出電子的轉(zhuǎn)移:B.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5∶1C.等物質(zhì)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在相同條件下Na2CO3產(chǎn)生CO2的體積小于NaHCO3產(chǎn)生的D.碳酸氫鈉溶于水顯堿性,可用于去除油污答案 C解析 反應中溴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化合價降低的做氧化劑,升高的做還原劑,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1,B正確;等物質(zhì)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根據(jù)碳原子守恒,在相同條件下二者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體積相同,C錯誤;碳酸氫鈉溶于水顯堿性,油污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可用于除去油污, D正確。6.(2024·廣西模擬)為處理制硝酸過程中產(chǎn)生的尾氣NO2,可用具有堿性的Na2CO3溶液進行吸收,反應方程式為2NO2+Na2CO3===NaNO2+NaNO3+CO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22.4 L NO2氣體所含分子數(shù)為NAB.1 mol·L-1 NaNO2溶液中,N的數(shù)目小于NAC.Na2CO3溶液中含有1 mol ,則Na+的數(shù)目大于2NAD.每生成22 g CO2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NA答案 C解析 沒有明確溶液體積,不能計算NaNO2溶液中含的數(shù)目,B錯誤;Na2CO3溶液中含有1 mol ,因為水解,則Na2CO3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1 mol,則Na+的數(shù)目大于2NA,C正確;根據(jù)反應2NO2+Na2CO3===NaNO2+NaNO3+CO2,N元素由+4價變?yōu)椋?價和+5價,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1,每生成22 g(即0.5 mol)CO2,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5NA,D錯誤。7.(2024·重慶,8)單質(zhì)M的相關(guān)轉(zhuǎn)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可使灼熱的銅變黑 B.b可與紅熱的鐵產(chǎn)生氣體C.c可使燃燒的鎂條熄滅 D.d可使?jié)駶櫟牡矸鄣饣浽嚰堊兯{答案 C解析 堿溶液與單質(zhì)d反應生成漂白液,故單質(zhì)d為Cl2,堿溶液是NaOH溶液;NaOH溶液與氧化物c(適量)反應得純堿溶液,故氧化物c為CO2;單質(zhì)M與氧化物b反應得堿溶液,故單質(zhì)M為Na,氧化物b為H2O;Na與單質(zhì)a反應得氧化物,因此單質(zhì)a為O2,據(jù)此回答。單質(zhì)a為O2,O2可與灼熱的銅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A正確;氧化物b為H2O,水蒸氣可與紅熱的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B正確;氧化物c為CO2,鎂條在CO2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燃燒的鎂條不熄滅,C錯誤;單質(zhì)d為Cl2,Cl2可與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碘單質(zhì)能使?jié)駶櫟牡矸墼嚰堊兯{,D正確。8.(2024·山東高三聯(lián)考)利用下列試劑和如圖所示裝置制備氣體并除去其中的非水雜質(zhì),能達到目的的是(必要時可加熱,加熱及夾持裝置已略去)( )選項 氣體 試劑Ⅰ 試劑Ⅱ 試劑ⅢA Cl2 濃鹽酸 MnO2 NaOH溶液B CO2 稀鹽酸 CaCO3 飽和NaHCO3溶液C SO2 濃硝酸 Na2SO3(s) 飽和NaHSO3溶液D C2H4 濃硫酸 C2H5OH(l) 酸性KMnO4溶液答案 B解析 實驗室用濃鹽酸和MnO2制備的Cl2中含有HCl,除去Cl2中的HCl應該用飽和食鹽水,而不是NaOH溶液,A不符合題意;實驗室用稀鹽酸和CaCO3制備的CO2中含有少量的雜質(zhì)HCl,可用飽和NaHCO3溶液除去,B符合題意;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將Na2SO3氧化為Na2SO4,故不能用濃硝酸和Na2SO3來制備SO2,C不符合題意;乙烯能被高錳酸鉀氧化,故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來除雜,D不符合題意。9.制備氮化鎂的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在不銹鋼舟內(nèi)加入鎂粉,通氮氣,升溫至1 073 K,加熱半小時,冷卻至室溫,停止通氮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中的試劑是濃硫酸,便于觀察氣泡,調(diào)節(jié)氣流速度B.7中的試劑是濃硫酸,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C.氮化鎂的水解反應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D.實驗時,應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后加熱瓷管答案 C解析 制備氮化鎂需要加熱,且要防止氮化鎂水解,所以進入瓷管的氣體必須干燥,1中試劑應為濃硫酸,通入氮氣時便于觀察氣泡,調(diào)節(jié)氣流速度,故A正確;7中試劑是濃硫酸,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裝置使氮化鎂水解,故B正確;氮化鎂的水解反應是Mg3N2+6H2O===3Mg(OH)2+2NH3↑,Mg(OH)2和NH3都是堿性物質(zhì),該反應不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故C錯誤;加熱時O2、CO2會與Mg反應,實驗時,應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排出裝置中的空氣,故D正確。10.(2024·廣州執(zhí)信中學月考)部分含N及S物質(zhì)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A.c'分子的空間結(jié)構(gòu)為直線形B.a分別溶于e的溶液和e'的溶液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用玻璃棒分別蘸取濃的a溶液和濃的e'溶液,玻璃棒靠近時有白煙產(chǎn)生D.常溫下,F(xiàn)e能溶于濃的e溶液生成紅棕色的d,也能溶于濃的e'溶液生成無色氣體c'答案 B解析 根據(jù)N、S元素的化合價及物質(zhì)所屬類別可推知各種物質(zhì)分別是a:NH3;b:N2;c:NO;d:NO2;e:HNO3;a':H2S;b':S;c':SO2;d':H2SO3;e':H2SO4。c'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3,為sp2雜化,空間結(jié)構(gòu)為V形,A不符合題意;NH3分別溶于HNO3、H2SO4,反應得到NH4NO3和(NH4)2SO4,反應過程中元素化合價不變,因此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B符合題意;濃H2SO4不具有揮發(fā)性,故蘸有濃氨水和濃H2SO4的玻璃棒靠近時沒有白煙產(chǎn)生,C不符合題意;常溫下,F(xiàn)e遇濃H2SO4、濃HNO3會發(fā)生鈍化,在金屬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進一步反應的發(fā)生,D不符合題意。11.(2024·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模擬)在金屬Pt、Cu和銥(Ir)的催化作用下,密閉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轉(zhuǎn)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態(tài)氮(N)以達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Ir的表面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1 mol N2時轉(zhuǎn)移2NA個電子B.導電基體上的Pt顆粒上發(fā)生的反應:N+8e-+10H+===N+3H2OC.若導電基體上的Pt顆粒增多,有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D.在導電基體上生成NO的反應式為N+3e-+4H+===NO↑+2H2O答案 C解析 由原理的示意圖可知,Ir的表面上氫氣和N2O發(fā)生反應:H2+N2O===N2+H2O,屬于氧化還原反應,N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變?yōu)?價,則生成1 mol N2時轉(zhuǎn)移2NA個電子,故A正確;根據(jù)圖示,導電基體的Pt顆粒上,N得到電子變?yōu)镹,則Pt顆粒上發(fā)生的反應:N+8e-+10H+===N+3H2O,故B正確;導電基體的Pt顆粒上,部分N得到電子變?yōu)镹,N仍在溶液中,所以若導電基體的Pt顆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故C錯誤;導電基體的單原子銅上,N得到電子變?yōu)镹O,化學方程式為N+3e-+4H+===NO↑+2H2O,故D正確。12.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硫化堿法制備Na2S2O3·5H2O。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可觀察到②中溶液先析出黃色固體,其量先增多后又減少,當溶液pH至7左右時,溶液接近無色,說明反應已完成。該實驗的制備原理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下列有關(guān)該制備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Na2S2O3中S的化合價為+2價B.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C.SO2是還原劑D.若轉(zhuǎn)移4 mol 電子則生成1 mol Na2S2O3答案 A解析 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知,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A正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中Na2S是還原劑,SO2是氧化劑,則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故B、C錯誤;反應中生成3 mol Na2S2O3時轉(zhuǎn)移8 mol電子,若轉(zhuǎn)移4 mol 電子則生成1.5 mol Na2S2O3,故D錯誤。13.(2025·山東高三模擬)含NO的煙氣需要處理后才能排放。現(xiàn)有兩種方法處理NO煙氣:方法Ⅰ.酸性條件下,用NaClO2做氧化劑將NO氧化為N。若加入Fe3+,則NO的氧化率更高。方法Ⅱ.在釩基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脫硝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方法Ⅰ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3B.方法Ⅰ中加入Fe3+,氧化率更高的原因可能是產(chǎn)生氧化性更強的ClO2C.方法Ⅱ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4NO+O24N2+6H2OD.反應過程中V5+==O被還原答案 A解析 方法Ⅰ中,NaClO2中Cl元素化合價由+3價降低至-1價,做氧化劑,NO中N元素化合價由+2價升高至N中的+5價,做還原劑,則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4,故A項錯誤;方法Ⅰ中加入Fe3+,可將NaClO2氧化為ClO2,氯元素化合價更高,氧化性更強,故B項正確;由圖可知,方法Ⅱ中加入的反應物為NH3、O2、NO,生成物為H2O、N2,由于不確定各物質(zhì)的比例,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4NO+O24N2+6H2O或4NH3+2NO+2O23N2+6H2O等,故C項正確;反應過程中V5+==O轉(zhuǎn)化為NO—NH2—V4+—OH,V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故D項正確。14.從高砷煙塵(主要成分為As2O3、As2O5和Pb5O8,其中Pb5O8中的Pb為+2價或+4價,As2O3、As2O5均為酸性氧化物)中回收制備砷酸鈉晶體的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堿浸”時,Pb5O8發(fā)生的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B.為加快“氧化”時的反應速率,可將溶液加熱至沸騰C.浸出液“氧化”過程中,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D.“系列操作”包括: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答案 B解析 根據(jù)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Pb5O8可以寫成2PbO·3PbO2形式,“堿浸”時,PbO2中Pb元素化合價降低,Na2S中S元素化合價升高,故PbS是還原產(chǎn)物,S是氧化產(chǎn)物,結(jié)合得失電子守恒,可知其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A正確;“氧化”時用的氧化劑為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受熱分解速率加快,因此不能將溶液加熱至沸騰,B錯誤;浸出液“氧化”過程中,發(fā)生反應:H2O2+As+2OH-===As+2H2O,消耗了氫氧根離子,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C正確;“氧化”后得到Na3AsO4溶液,經(jīng)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砷酸鈉晶體,D正確。15.硼酸(H3B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種以硼鎂礦(含2MgO·B2O3·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為原料生產(chǎn)硼酸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已知:硼酸和硼砂(Na2B4O7·10H2O)均易溶于熱水,在冷水中溶解度小]A.將硼鎂礦研磨成粉末可以加快浸取速率B.NaBO2溶液中的雜質(zhì)主要是NaOH和Na[Al(OH)4]C.一系列操作主要包括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D.硼砂溶液與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4+5H2O+2H+===4H3BO3答案 B解析 向硼鎂礦粉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堿浸,將2MgO·B2O3·H2O轉(zhuǎn)化為Mg(OH)2、NaBO2,SiO2轉(zhuǎn)化為Na2SiO3,Al2O3轉(zhuǎn)化為Na[Al(OH)4],F(xiàn)e2O3與NaOH溶液不反應,過濾得到含有Mg(OH)2、Fe2O3的濾渣和濾液;向濾液中通入CO2氣體,將NaBO2溶液轉(zhuǎn)化為硼砂,硅酸鈉和四羥基合鋁酸鈉轉(zhuǎn)化為硅酸沉淀和氫氧化鋁沉淀,過濾得到含有硅酸、氫氧化鋁的濾渣和濾液,濾液經(jīng)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得到硼砂;向硼砂中加入熱水和稀硫酸調(diào)節(jié)溶液pH為2,將硼砂轉(zhuǎn)化為硼酸,反應后的溶液經(jīng)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硼酸。硼鎂礦研磨成粉末可以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浸取速率,故A正確。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5分)16.(13分)高鐵酸鹽是一種新型、高效、多功能綠色水處理劑,工業(yè)上可用濕法制備高鐵酸鉀:2Fe(OH)3+3ClO-+4OH-===2Fe+3Cl-+5H2O(1)Fe中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化合價為 ,上述反應中氧化劑是 ,還原劑是 ,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2)請用雙線橋標出上述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情況: 。(3)根據(jù)化合價,推測Fe能和下列 (填字母,下同)反應。A.KMnO4 B.SO2C.H2S D.O2(4)在下列反應中,水既不做氧化劑又不做還原劑的是 。A.Cl2+H2OHCl+HClOB.2Na2O2+2H2O===4NaOH+O2↑C.CaH2+2H2O===Ca(OH)2+2H2↑D.3Fe+4H2O(g)Fe3O4+4H2答案 (1)第四周期第Ⅷ族 +6 ClO-Fe(OH)3 2∶3(2) (3)BC (4)AB17.(13分)根據(jù)所學知識,按要求填空。(1)利用焰色試驗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繽紛的節(jié)日煙花,也可定性鑒別某些金屬鹽。灼燒硫酸銅粉末的焰色為 (填字母)。A.黃色 B.磚紅色C.綠色 D.黃綠色(2)用鋁箔包住0.1 g金屬鈉,用針在鋁箔上刺些小孔,用鑷子夾住放入水中,產(chǎn)生的氫氣比將0.1 g金屬鈉直接投入水中產(chǎn)生的氫氣多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3)用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離子方程式: 。(4)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久置會生成銅綠,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已知H3PO2(次磷酸)與足量的NaOH反應只生成一種鹽NaH2PO2。H3PO2水溶液中存在H3PO2分子。①NaH2PO2是 (填“正鹽”“酸式鹽”或“堿式鹽”)。②向H3PO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的NaOH溶液至過量,其導電性變化圖像為 (填字母,下同);向稀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濃H3PO2溶液至恰好中和,其導電性變化圖像為 。答案 (1)C (2)2Al+6H2O+2NaOH===2Na[Al(OH)4]+3H2↑ (3)Fe3++3H2OFe(OH)3(膠體)+3H+ (4)2Cu+O2+CO2+H2O===Cu2(OH)2CO3 (5)正鹽 B C解析 (2)鈉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H2,NaOH又與鋁反應放出H2。18.(15分)金屬鈷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器制造等領(lǐng)域,是一種重要的戰(zhàn)略金屬。以含鈷廢料(主要成分為Co2O3,含有少量CaO、NiO、Fe3O4和Ti的化合物)為原料制備Co2O3的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酸浸”過程中,Co2O3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濾渣1”的成分是 (填化學式)。(3)“除鈦”時,TiO2+生成TiO2·xH2O的離子方程式為 。(4)“調(diào)pH”時,pH越低,“除鈣”時所需NaF越多,原因是 。(5)已知:萃取率=×100%。萃取劑P507對金屬離子的萃取率與溶液pH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萃取應選擇的最佳pH在 左右。若用等體積有機萃取劑連續(xù)萃取三次,每次萃取率均為80%,則經(jīng)過三次萃取后,Co2+的總萃取率為 。答案 (1)Co2O3+4H++H2O2===2Co2++3H2O+O2↑(2)Fe(OH)3(3)TiO2++(x+1)H2OTiO2·xH2O+2H+(4)F-能與H+反應生成HF,且pH越低,溶液中c(H+)越大,則結(jié)合的F-的物質(zhì)的量越多(5)4.0 99.2%解析 含鈷廢料(主要成分為Co2O3,含有少量CaO、NiO、Fe3O4和Ti的化合物)研磨后加入硫酸、雙氧水進行酸浸,再加入熱水除鈦得到TiO2·xH2O,浸出液調(diào)節(jié)pH至3.7除去濾渣1為Fe(OH)3,濾液中加入適量NaF除鈣,得到濾渣2為CaF2,濾液加入萃取劑萃取得到含有Co2+的有機相,后續(xù)處理得到Co2O3,含有Ni2+的水相可再生利用。(1)“酸浸”過程中,Co2O3在硫酸、過氧化氫作用下反應生成C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o2O3+4H++H2O2===2Co2++3H2O+O2↑。(5)由萃取劑P507對金屬離子的萃取率與溶液pH的關(guān)系圖可知,pH在4.0左右時,Co2+的萃取率較大,且Ni2+的萃取率為0,若用等體積有機萃取劑連續(xù)萃取三次,每次萃取率均為80%,則經(jīng)過三次萃取后,Co2+的總萃取率為[1-(1-80%)3]×100% = 99.2%。19.(14分)(2025·石家莊高三模擬)亞硝酰氯的化學式為NOCl,主要用于合成洗滌劑、觸媒,也可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其熔點為-64.5 ℃,沸點為-5.5 ℃,易水解。某實驗小組用以下實驗來探究亞硝酰氯的制備。請回答下列問題:(1)文獻中記載可利用濃鹽酸和NaNO2濃溶液反應制取少量的NOCl,裝置如圖所示:①NOCl的晶體類型為 。②用儀器X代替分液漏斗的優(yōu)點是 。③裝置B中盛放無水CaCl2的儀器名稱為 ,裝置C的作用是 。(2)亞硝酰氯也可以用NO與Cl2混合制取。①實驗室用銅和稀硝酸反應來制備NO,標準狀況下1.92 g Cu完全反應理論上可產(chǎn)生 L NO。②選用如圖所示的部分裝置,用二氧化錳制備并收集一瓶純凈且干燥的氯氣,各玻璃導管接口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g(氣流方向從左至右,每組儀器最多使用一次)。③NO與Cl2制取NOCl的實驗過程中“先通入Cl2,待反應裝置中充滿黃綠色氣體時,再將NO緩緩通入”,此操作的目的是 。答案 (1)①分子晶體 ②平衡氣壓,便于濃鹽酸順利滴入雙頸燒瓶中 ③球形干燥管 冷卻收集NOCl(2)①0.448 ②b→e→f→i→h→d→c ③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NO被O2氧化解析 (1)由實驗裝置圖可知,裝置A中濃鹽酸和亞硝酸鈉濃溶液反應制取少量的亞硝酰氯,裝置B中盛有的無水氯化鈣用于干燥亞硝酰氯,裝置C用于冷凝收集亞硝酰氯,D裝置中盛有的堿石灰用于吸收水蒸氣,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C中導致亞硝酰氯水解,裝置E中盛有的氫氧化鈉溶液用于吸收亞硝酰氯,防止污染空氣。(2)由實驗裝置圖可知,裝置是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共熱反應制備氯氣的裝置,裝置用于除去氯化氫氣體,裝置用于干燥氯氣,裝置長進短出是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氯氣的裝置,裝置用于吸收未反應的氯氣,防止污染空氣,則裝置的接口連接順序為b→e→f →i →h→d→c→g。①實驗室用銅和稀硝酸反應制備一氧化氮的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NO↑+4H2O,由化學方程式可知,1.92 g銅完全反應時,理論上生成標準狀況下一氧化氮的體積為××22.4 L·mol-1=0.448 L。③一氧化氮易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一氧化氮與氯氣制取NOCl的實驗過程中“先通入氯氣,待反應裝置中充滿黃綠色氣體時,再將一氧化氮緩緩通入”的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一氧化氮被氧氣氧化。滾動檢測二 化學基本概念與元素化合物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5·大連高三模擬)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涉及很多化學知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中的越窯瓷器“翠色”來自氧化鐵B.《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描述石膽“能化鐵為銅”,從分類角度來看“石膽”屬于單質(zhì)C.《抱樸子》中記載“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該過程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D.《本草綱目》中記載“蓋此礬色綠,味酸,燒之則赤”,“礬”指的是明礬2.(2025·福建寧德高三模擬)下列關(guān)于元素與物質(zhì)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A.Na2CO3·10H2O的風化屬于物理變化B.SiO2可與氫氟酸反應,故SiO2為堿性氧化物C.NaH2PO2為正鹽,故H3PO2為一元酸D.直徑介于1~100 nm的氮化鎵(GaN)為膠體3.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丹霞地貌的巖層呈紅色是因富含某種鐵的氧化物,該氧化物還可以用于紅色顏料B.Mg分別與空氣和氧氣反應,生成的產(chǎn)物相同C.模具注入鋼水之前必須干燥,否則會生成黑色的FeO和可燃性氣體D.由于AlCl3熔點低,故工業(yè)上采用電解熔融AlCl3制備單質(zhì)Al4.(2025·黑龍江牡丹江高三模擬)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數(shù)目之和為NAB.3.36 L HF(標準狀況)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0.15NAC.常溫常壓下,Na2O2與足量H2O反應,共生成0.2 mol O2,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4NAD.0.1 mol·L-1的CH3COONH4溶液顯中性,1 L該溶液中含CH3COO-的數(shù)目為0.1NA5.鈉和鈉的化合物有許多重要的用途,如碳酸鈉可用于從海水中提取溴,涉及的反應為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雙線橋法標出電子的轉(zhuǎn)移:B.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5∶1C.等物質(zhì)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在相同條件下Na2CO3產(chǎn)生CO2的體積小于NaHCO3產(chǎn)生的D.碳酸氫鈉溶于水顯堿性,可用于去除油污6.(2024·廣西模擬)為處理制硝酸過程中產(chǎn)生的尾氣NO2,可用具有堿性的Na2CO3溶液進行吸收,反應方程式為2NO2+Na2CO3===NaNO2+NaNO3+CO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22.4 L NO2氣體所含分子數(shù)為NAB.1 mol·L-1 NaNO2溶液中,N的數(shù)目小于NAC.Na2CO3溶液中含有1 mol ,則Na+的數(shù)目大于2NAD.每生成22 g CO2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NA7.(2024·重慶,8)單質(zhì)M的相關(guān)轉(zhuǎn)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可使灼熱的銅變黑 B.b可與紅熱的鐵產(chǎn)生氣體C.c可使燃燒的鎂條熄滅 D.d可使?jié)駶櫟牡矸鄣饣浽嚰堊兯{8.(2024·山東高三聯(lián)考)利用下列試劑和如圖所示裝置制備氣體并除去其中的非水雜質(zhì),能達到目的的是(必要時可加熱,加熱及夾持裝置已略去)( )選項 氣體 試劑Ⅰ 試劑Ⅱ 試劑ⅢA Cl2 濃鹽酸 MnO2 NaOH溶液B CO2 稀鹽酸 CaCO3 飽和NaHCO3溶液C SO2 濃硝酸 Na2SO3(s) 飽和NaHSO3溶液D C2H4 濃硫酸 C2H5OH(l) 酸性KMnO4溶液9.制備氮化鎂的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在不銹鋼舟內(nèi)加入鎂粉,通氮氣,升溫至1 073 K,加熱半小時,冷卻至室溫,停止通氮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中的試劑是濃硫酸,便于觀察氣泡,調(diào)節(jié)氣流速度B.7中的試劑是濃硫酸,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C.氮化鎂的水解反應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D.實驗時,應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后加熱瓷管10.(2024·廣州執(zhí)信中學月考)部分含N及S物質(zhì)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A.c'分子的空間結(jié)構(gòu)為直線形B.a分別溶于e的溶液和e'的溶液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用玻璃棒分別蘸取濃的a溶液和濃的e'溶液,玻璃棒靠近時有白煙產(chǎn)生D.常溫下,F(xiàn)e能溶于濃的e溶液生成紅棕色的d,也能溶于濃的e'溶液生成無色氣體c'11.(2024·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模擬)在金屬Pt、Cu和銥(Ir)的催化作用下,密閉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轉(zhuǎn)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態(tài)氮(N)以達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Ir的表面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1 mol N2時轉(zhuǎn)移2NA個電子B.導電基體上的Pt顆粒上發(fā)生的反應:N+8e-+10H+===N+3H2OC.若導電基體上的Pt顆粒增多,有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D.在導電基體上生成NO的反應式為N+3e-+4H+===NO↑+2H2O12.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硫化堿法制備Na2S2O3·5H2O。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可觀察到②中溶液先析出黃色固體,其量先增多后又減少,當溶液pH至7左右時,溶液接近無色,說明反應已完成。該實驗的制備原理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下列有關(guān)該制備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Na2S2O3中S的化合價為+2價B.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C.SO2是還原劑D.若轉(zhuǎn)移4 mol 電子則生成1 mol Na2S2O313.(2025·山東高三模擬)含NO的煙氣需要處理后才能排放。現(xiàn)有兩種方法處理NO煙氣:方法Ⅰ.酸性條件下,用NaClO2做氧化劑將NO氧化為N。若加入Fe3+,則NO的氧化率更高。方法Ⅱ.在釩基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脫硝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方法Ⅰ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3B.方法Ⅰ中加入Fe3+,氧化率更高的原因可能是產(chǎn)生氧化性更強的ClO2C.方法Ⅱ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4NO+O24N2+6H2OD.反應過程中V5+==O被還原14.從高砷煙塵(主要成分為As2O3、As2O5和Pb5O8,其中Pb5O8中的Pb為+2價或+4價,As2O3、As2O5均為酸性氧化物)中回收制備砷酸鈉晶體的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堿浸”時,Pb5O8發(fā)生的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B.為加快“氧化”時的反應速率,可將溶液加熱至沸騰C.浸出液“氧化”過程中,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D.“系列操作”包括: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15.硼酸(H3B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種以硼鎂礦(含2MgO·B2O3·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為原料生產(chǎn)硼酸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已知:硼酸和硼砂(Na2B4O7·10H2O)均易溶于熱水,在冷水中溶解度小]A.將硼鎂礦研磨成粉末可以加快浸取速率B.NaBO2溶液中的雜質(zhì)主要是NaOH和Na[Al(OH)4]C.一系列操作主要包括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D.硼砂溶液與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4+5H2O+2H+===4H3BO3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5分)16.(13分)高鐵酸鹽是一種新型、高效、多功能綠色水處理劑,工業(yè)上可用濕法制備高鐵酸鉀:2Fe(OH)3+3ClO-+4OH-===2Fe+3Cl-+5H2O(1)Fe中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化合價為 ,上述反應中氧化劑是 ,還原劑是 ,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2)請用雙線橋標出上述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情況: 。(3)根據(jù)化合價,推測Fe能和下列 (填字母,下同)反應。A.KMnO4 B.SO2C.H2S D.O2(4)在下列反應中,水既不做氧化劑又不做還原劑的是 。A.Cl2+H2OHCl+HClOB.2Na2O2+2H2O===4NaOH+O2↑C.CaH2+2H2O===Ca(OH)2+2H2↑D.3Fe+4H2O(g)Fe3O4+4H2答案 (1)第四周期第Ⅷ族 +6 ClO-Fe(OH)3 2∶3(2) (3)BC (4)AB17.(13分)根據(jù)所學知識,按要求填空。(1)利用焰色試驗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繽紛的節(jié)日煙花,也可定性鑒別某些金屬鹽。灼燒硫酸銅粉末的焰色為 (填字母)。A.黃色 B.磚紅色C.綠色 D.黃綠色(2)用鋁箔包住0.1 g金屬鈉,用針在鋁箔上刺些小孔,用鑷子夾住放入水中,產(chǎn)生的氫氣比將0.1 g金屬鈉直接投入水中產(chǎn)生的氫氣多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3)用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離子方程式: 。(4)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久置會生成銅綠,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已知H3PO2(次磷酸)與足量的NaOH反應只生成一種鹽NaH2PO2。H3PO2水溶液中存在H3PO2分子。①NaH2PO2是 (填“正鹽”“酸式鹽”或“堿式鹽”)。②向H3PO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的NaOH溶液至過量,其導電性變化圖像為 (填字母,下同);向稀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濃H3PO2溶液至恰好中和,其導電性變化圖像為 。18.(15分)金屬鈷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器制造等領(lǐng)域,是一種重要的戰(zhàn)略金屬。以含鈷廢料(主要成分為Co2O3,含有少量CaO、NiO、Fe3O4和Ti的化合物)為原料制備Co2O3的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酸浸”過程中,Co2O3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濾渣1”的成分是 (填化學式)。(3)“除鈦”時,TiO2+生成TiO2·xH2O的離子方程式為 。(4)“調(diào)pH”時,pH越低,“除鈣”時所需NaF越多,原因是 。(5)已知:萃取率=×100%。萃取劑P507對金屬離子的萃取率與溶液pH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萃取應選擇的最佳pH在 左右。若用等體積有機萃取劑連續(xù)萃取三次,每次萃取率均為80%,則經(jīng)過三次萃取后,Co2+的總萃取率為 。99.2%。19.(14分)(2025·石家莊高三模擬)亞硝酰氯的化學式為NOCl,主要用于合成洗滌劑、觸媒,也可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其熔點為-64.5 ℃,沸點為-5.5 ℃,易水解。某實驗小組用以下實驗來探究亞硝酰氯的制備。請回答下列問題:(1)文獻中記載可利用濃鹽酸和NaNO2濃溶液反應制取少量的NOCl,裝置如圖所示:①NOCl的晶體類型為 。②用儀器X代替分液漏斗的優(yōu)點是 。③裝置B中盛放無水CaCl2的儀器名稱為 ,裝置C的作用是 。(2)亞硝酰氯也可以用NO與Cl2混合制取。①實驗室用銅和稀硝酸反應來制備NO,標準狀況下1.92 g Cu完全反應理論上可產(chǎn)生 L NO。②選用如圖所示的部分裝置,用二氧化錳制備并收集一瓶純凈且干燥的氯氣,各玻璃導管接口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g(氣流方向從左至右,每組儀器最多使用一次)。③NO與Cl2制取NOCl的實驗過程中“先通入Cl2,待反應裝置中充滿黃綠色氣體時,再將NO緩緩通入”,此操作的目的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滾動檢測二 化學基本概念與元素化合物 無答案 .docx 滾動檢測二 化學基本概念與元素化合物.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