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八 有機化學基礎(一)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甘油具有較強的吸水性,經常用于護膚品,甘油屬于三元醇B.免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銀離子、乙醇均能使蛋白質變性C.聚氯乙烯是一種塑料,最適合合成氯乙烯的原料是乙烯和氯氣D.“世間絲、麻、裘皆具素質……”,“絲、麻”的主要成分分別是蛋白質和纖維素答案 C解析 聚氯乙烯是一種塑料,聚氯乙烯可由氯乙烯發生加聚反應制得,氯乙烯可通過乙炔與氯化氫發生加成反應制得,故最適合合成氯乙烯的原料是乙炔和氯化氫,C錯誤。2.下列有機物中含有少量雜質(括號中是雜質),除雜方法正確的是( )A.乙醇(乙酸):加入碳酸鈉溶液,振蕩,靜置,分液B.硝基苯(硫酸):將其加入NaOH溶液中,振蕩,靜置,分液C.乙醛(乙酸乙酯):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靜置,分液D.溴乙烷(溴):加入四氯化碳,振蕩,靜置,分液答案 B解析 乙醇易溶于水,乙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乙酸鈉,再用蒸餾的方法分離出乙醇,故A錯誤;硝基苯不溶于氫氧化鈉溶液,硫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故B正確;乙醛溶于水,乙酸乙酯溶于氫氧化鈉溶液,可以用蒸餾的方法分離乙醛和乙酸乙酯,故C錯誤;溴乙烷、溴都溶于四氯化碳,不能分液除溴,故D錯誤。3.(2024·遼寧高三上大聯考)有機物種類繁多,其應用和研究價值前景廣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烷與氯氣反應,生成的一氯甲烷分子是正四面體結構B.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可用NaOH溶液進行除雜C.反應2CH2==CH2+O22的原子利用率為100%D.纖維素、淀粉、蛋白質等高分子在人體內均能發生水解反應答案 C解析 一氯甲烷中C—H和C—Cl鍵長不同,CH3Cl的結構不對稱,不是正四面體結構,故A錯誤;乙酸乙酯能與NaOH溶液發生水解反應,故B錯誤;人體內沒有纖維素水解酶,故纖維素不能在人體內發生水解反應,故D錯誤。4.(2025·江西高三模擬)在催化劑作用下,還原CO2制備烴的原理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和乙互為同系物,丙、丁、戊互為同系物B.合成甲和乙的催化劑所含元素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FeC.上述有機物中有4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丁、戊的二氯代物分別有10種和7種答案 B解析 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同一類物質,甲和乙都是烯烴,互為同系物,丙、丁、戊都是芳香烴,互為同系物,故A正確;Na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s1,Zn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d104s2,Fe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d64s2,因此Zn的第一電離能最大,故B錯誤;上述有機物中烯烴和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因此有4種有機物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C正確;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甲苯的二氯代物有、、,共10種,對二甲苯的二氯代物有、,共7種,故D正確。5.下列關于有機物分子中原子共線、共面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6個碳原子共直線B.分子中最多有5個原子共直線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能位于同一平面D.四苯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答案 D解析 分子中含有1個碳碳三鍵,為直線形結構,分子中至少有4個碳原子共直線,A錯誤;分子中1號碳原子為飽和碳原子,因此該分子中最多有4個原子共直線,B錯誤;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苯環、酯基,通過箭頭所示單鍵的旋轉,可使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C錯誤;四苯乙烯分子中含有4個苯環和1個碳碳雙鍵,均為平面形結構,則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D正確。6.我國科學家利用柱[5]芳烴(EtP5)和四硫富瓦烯(TTF)之間相互作用,在溶液和固體態下構建了穩定的超分子聚合物(SMP),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柱[5]芳烴(EtP5)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四硫富瓦烯(TTF)分子中σ鍵和π鍵個數比為5∶1C.柱[5]芳烴(EtP5)中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只有三組峰D.構建形成超分子聚合物SMP體現超分子的自組裝性質答案 C解析 四硫富瓦烯分子中σ鍵和π鍵個數比為15∶3=5∶1,B項正確;柱[5]芳烴(EtP5)結構不對稱,核磁共振氫譜圖中不止三組峰,C項錯誤。7.(2024·浙江模擬預測)有機物M是合成某藥物的重要中間體,其結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芳香烴B.sp2、sp3雜化的碳原子數之比為1∶2C.能發生加成、氧化、消去反應D.a處氮的價層電子對占據sp2軌道答案 C解析 烴為僅含碳、氫兩種元素的化合物,M中還含有N、O元素,故不屬于芳香烴,A錯誤;由M的結構簡式可知,M中sp2雜化的碳原子為苯環、碳碳雙鍵和碳氮雙鍵上的碳原子,共9個,其余碳原子采用sp3雜化,共9個,故sp2、sp3雜化的碳原子數之比為1∶1,B錯誤;由M的結構簡式可知,M中含有苯環、碳碳雙鍵和碳氮雙鍵,能發生加成反應,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即能發生氧化反應,含有醇羥基且與羥基相邊的鄰位碳上有H,能發生消去反應,C正確;由M的結構簡式可知,a處氮原子形成了3個σ鍵,還有一個孤電子對,即其價層電子對數為4,故其價層電子對占據sp3軌道,D錯誤。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種(不考慮立體異構)B.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個碳原子在同一直線上C.按系統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稱是2,3,4 三甲基 2 乙基戊烷D.與互為同系物答案 A解析 CH3CH==CHCH3分子中四個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內、不在同一直線上,B錯誤;化合物的主鏈有6個C原子,所以按系統命名法,名稱應為2,3,4,4 四甲基己烷,C錯誤;與中官能團不同,故不互為同系物,D錯誤。9.一種合成吲哚 2 酮類藥物的中間體X,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X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含有3種官能團C.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11H9Br2NO3D.1 mol該分子最多能與6 mol氫氧化鈉發生反應答案 A解析 由結構簡式可知,X分子中與苯環相連的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反應使溶液褪色,故A錯誤;X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為碳溴鍵、酯基和酰胺基,共3種,故B正確;由結構簡式可知,X分子中含有的碳溴鍵、酯基和酰胺基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Br原子直接與苯環相連,其水解產生的酚羥基也會與NaOH溶液反應,所以1 mol該分子最多能與6 mol氫氧化鈉發生反應,故D正確。10.抗腫瘤藥物鹽酸苯達莫司汀的合成工藝中截取其中一部分如圖所示,已知該轉化過程中化合物a需經過兩步反應才可成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12H15N3O5B.化合物a中的含氧官能團有硝基、酮羰基、羧基C.化合物a生成化合物b發生的反應類型有3種D.化合物b與足量H2加成后的產物中含有4個手性碳原子答案 B解析 由a的結構簡式可知,化合物a中的含氧官能團有硝基、酰胺基、羧基,B錯誤;由a、b的結構簡式可知,a中的酰胺基和下方N原子上的H原子發生加成反應得到羥基,羥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碳氮雙鍵,羧基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酯基,C正確;化合物b與足量H2加成后的產物為,手性碳原子是指與四個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團相連的碳原子,中含有4個手性碳原子(標*號),D正確。11.(2024·山東金科大聯考)甘油酸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可由甘油氧化制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 mol甘油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33.6 L H2(標準狀況)B.1 mol甘油酸中含有12 mol σ鍵C.可用飽和NaHCO3溶液區分甘油和甘油酸D.甘油易溶于水,甘油酸難溶于水答案 D解析 1 mol甘油中含有3 mol羥基,因此1 mol甘油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1.5 mol氫氣,即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5 mol×22.4 L·mol-1=33.6 L,故A正確;根據甘油酸的結構簡式知,1 mol甘油酸中含有σ鍵的物質的量為12 mol,故B正確;甘油中含有的官能團為羥基,不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甘油酸中含有羧基,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此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可以鑒別甘油和甘油酸,故C正確;羥基、羧基均為親水基團,因此甘油、甘油酸均能溶于水,故D錯誤。12.(2024·遼寧高三大聯考)有機物X通過“張 烯炔環異構化反應”合成有機物Y的反應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Y中含有兩種官能團B.X和Y互為同分異構體C.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D.Y苯環上氫原子發生氯代時,一氯代物有 5種答案 D解析 Y中含有碳碳雙鍵、醚鍵兩種官能團,故A正確;X和Y的分子式都是C13H14O,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故B正確;苯環、碳碳雙鍵為平面結構,碳碳三鍵為直線結構,所以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故C正確;Y苯環上有3種等效氫,氫原子發生氯代時,一氯代物有 3種,故D錯誤。13.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如下轉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Y的化學名稱為2 羥基丙酸B.X→Y的反應為還原反應C.Y、Z分子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D.Y→Z的反應為答案 D解析 X與H2發生加成反應,酮羰基變為羥基,就得到Y物質,物質得到H的反應為還原反應,因此X→Y的反應為還原反應,B正確;手性C原子是連接4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C原子,化合物Y、Z分子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C正確;Y分子中含有—OH、—COOH兩種官能團,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縮聚反應產生高聚物Z,同時產生小分子化合物H2O,故反應方程式應該為,D錯誤。14.實驗室初步分離苯甲酸乙酯、苯甲酸和環己烷的流程如圖:已知:苯甲酸乙酯的沸點為212.6 ℃,“乙醚 環己烷 水共沸物”的沸點為62.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操作a所使用的主要玻璃儀器為分液漏斗和燒杯B.操作c為重結晶C.飽和Na2CO3溶液和無水MgSO4的作用相同D.由該流程可以說明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別很大答案 C解析 向混合物中加入飽和Na2CO3溶液洗滌,將苯甲酸轉化為苯甲酸鈉,分液得到含有苯甲酸乙酯、環己烷的有機相和水相;向水相中加入乙醚,萃取水相中的苯甲酸乙酯和環己烷,分液得到有機相和萃取液;有機相混合得到有機相Ⅰ,有機相Ⅰ經蒸餾得到共沸物和有機相Ⅱ,向有機相Ⅱ中加入無水MgSO4除去水分,干燥有機相,蒸餾得到苯甲酸乙酯;向萃取液中加入稀硫酸,將苯甲酸鈉轉化為苯甲酸,過濾得到苯甲酸粗品,經重結晶得到純凈的苯甲酸,據此分析解答。由分析可知,操作a為分液,所用的主要玻璃儀器為分液漏斗和燒杯,A正確;操作b為蒸餾,操作c為重結晶,B正確;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與苯甲酸反應、降低苯甲酸乙酯的溶解度,無水MgSO4的作用是干燥苯甲酸乙酯,二者作用不同,C錯誤;該流程中苯甲酸鈉易溶于水形成水相,加入稀硫酸時生成的苯甲酸能析出,則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別很大,D正確。15.苯氧乙酸()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具有強刺激性。其制備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本實驗需要在通風櫥中進行B.苯氧乙酸具有強氧化性C.①②均用NaHCO3溶液反應D.③為消去反應答案 A解析 苯氧乙酸具有強刺激性,實驗需要在通風櫥中進行,故A正確;由苯氧乙酸的結構可知,其不具有強氧化性,故B錯誤;苯酚不能與NaHCO3溶液反應,故C錯誤;③為取代反應,故D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5分)16.(11分)已知:①R—NO2R—NH2;②+HO—SO3H+H2O;③苯環上原有的取代基對新導入的取代基進入苯環的位置有顯著影響。如圖是用苯作原料制備某些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A是一種密度比水 (填“小”或“大”)的無色液體;A轉化為B的化學方程式是 。(2)在“CD”的所有反應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填字母,下同),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3)B中苯環上的二氯代物有 種同分異構體;CH3NH2的所有原子 (填“可能”或“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答案 (1)大 +CH3Cl+HCl (2)ab c(3)6 不可能解析 苯與濃硝酸發生硝化反應生成A,A為硝基苯,A與一氯甲烷反應生成B,B在Fe/HCl條件下發生已知①的反應生成,B中引入的甲基在硝基的間位,故B為。苯與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C為溴苯,溴苯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生成D,D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可知C與濃硫酸反應發生對位取代,故D為。(3)B為,其苯環上的二氯代物為、、、、、,共6種;CH3NH2中甲基為四面體結構,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17.(13分)(2023·成都統考一模)某芳香烴X(分子式為C7H8)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研究部門以它為初始原料設計出如圖轉化關系圖(部分產物、合成路線、反應條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已知:Ⅰ.Ⅱ.(苯胺,易被氧化)(1)C的結構簡式為 。(2)E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 ;反應②和③先后順序不能顛倒的原因是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4)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所有滿足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①遇FeCl3溶液顯紫色;②能發生銀鏡反應;③苯環上一氯代物只有2種。(5)寫出由A轉化為的合成路線。(合成路線表示方法為AB……目標產物)。答案 (1) (2)羧基 防止氨基被氧化(羧基不易被氧化,氨基易被氧化)(3)(4)3(5)解析 芳香烴X(分子式為C7H8)是甲苯(),與Cl2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A(),A與NaOH水溶液共熱,發生取代反應產生B(),B催化氧化生成C(),C與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發生氧化反應生成D(),D酸化得到E()。甲苯與濃硝酸、濃硫酸混合加熱發生取代反應生成F(),F被酸性KMnO4氧化生成G(),G在Fe、HCl作用下發生還原反應生成,然后根據官能團的性質分析解答。(4)化合物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滿足條件:①遇FeCl3溶液顯紫色,說明含有酚羥基;②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含有結構;③苯環上一氯代物只有2種,說明苯環上有2種不同化學環境的H原子,則其可能的結構有、、,故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共3種。(5)化合物A是,A與H2發生加成反應生成,與NaOH的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與Cl2發生加成反應生成,與NaOH的水溶液共熱,發生取代反應生成。18.(16分)(2024·遼寧錦州模擬預測)酰胺常被用作溶劑和化工原料,也用于合成農藥、醫藥等。實驗室可以通過下列反應制備乙酰苯胺:所用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裝置等):相關物質信息列表如下:物質 性狀 沸點/℃ 溶解性冰乙酸 無色液體 118 與水、乙醇、苯等互溶苯胺 淺黃色液體 184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酸、苯等乙酰苯胺 白色固體 304 微溶于水、溶于熱水、乙醇、乙酸、苯等有如下實驗步驟:Ⅰ.用25 mL圓底燒瓶組裝成如圖所示的分餾裝置。在燒瓶中加入約4.5 mL(50 mmol)新制的苯胺(苯胺易被氧化變質)、7.5 mL(0.124 mol)的冰乙酸和0.05 g鋅粉,搖勻。Ⅱ.加熱,保持反應液微沸約20 min,逐漸升高溫度,使反應溫度維持在100~105 ℃,反應大約1 h。然后將溫度升高至110 ℃,當溫度出現較大波動時,停止加熱。Ⅲ.趁熱將反應液倒入盛有100 mL冷水的燒杯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稍加攪拌冷卻,抽濾,洗滌固體,抽干,在紅外燈下烘干。得到含有少量苯胺的粗產品,提純后得產品4.59 g。回答下列問題:(1)接液管的c出口的作用是 。(2)步驟Ⅰ中,加入鋅粉的主要目的是 。(3)寫出乙酰苯胺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步驟Ⅱ最后階段,將溫度升高至110 ℃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蒸餾出更多的 (填化學式)。分餾柱可以使部分蒸發出的物質回流到反應瓶中,該實驗使用分餾柱的目的是 。(5)粗產品提純的最佳方法是 。(6)已知酰胺中N原子的孤電子對與羰基的π電子形成共軛體系,使N原子上的電子云密度降低。相同條件下,下列物質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填序號)。①NH3 ②甲胺 ③乙酰苯胺(7)產品的產率為 %(精確至0.1%)。答案 (1)平衡裝置中壓強,使裝置能順利收集到餾分(2)防止反應過程中苯胺被氧化(3)+NaOH―→+CH3COONa(4)H2O 使得蒸出的乙酸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5)重結晶(6)②①③(7)68.0解析 (2)苯胺為還原性液體,易被氧化,鋅具有還原性,加入鋅粉可以防止反應過程中苯胺被氧化。(3)乙酰苯胺與NaOH溶液發生水解反應生成苯胺和乙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 →+CH3COONa。(4)水的沸點為100 ℃,結合表中沸點可知,步驟Ⅱ最后階段,將溫度升高至110 ℃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蒸餾出更多的H2O,分餾柱可以使部分蒸發出的物質回流到反應瓶中,該實驗使用分餾柱的目的是使得蒸出的乙酸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6)甲基為推電子基團,結合已知和N原子上電子云密度越大,堿性越強,則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②①③。(7)在燒瓶中加入4.5 mL(50 mmol)新制的苯胺、7.5 mL(0.124 mol)的冰乙酸,根據反應+―→+H2O,苯胺和冰乙酸按物質的量1∶1反應,則冰乙酸過量,理論上生成乙酰苯胺0.05 mol,故該產品的產率為×100%=68.0%。19.(15分)(2025·江西南昌高三模擬)化合物N是一種具有玫瑰香味的香料,可用作化妝品和食品的添加劑。實驗室制備N的兩種合成路線如下:已知:ⅰ.(R1、R3為烴基,R2為H或烴基)。ⅱ.R1COOR2+R2OH(R1、R2、R3為烴基)。回答下列問題:(1)A→B所需的試劑是 ;D→E反應類型是 。(2)G、M的結構簡式分別為 、 。(3)I與新制Cu(OH)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K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寫出兩種即可)。①屬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能發生銀鏡反應;③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峰面積比為1∶1∶2∶6。(5)已知CH2==CH2CH3CHO。根據本題信息,寫出以乙烯為原料制備不超過五步的合成路線(乙醚及其他無機試劑任選)。答案 (1)鐵粉和液溴 取代反應(2) CH3MgBr(3)+NaOH+2Cu(OH)2Cu2O↓+3H2O+(4)、、、(任寫兩種即可)(5)解析 A為,A與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B(),對比D、F的結構,結合B→C的轉化,可知D中羥基被溴原子取代生成E,故E為,對比F、N的結構,結合已知信息ⅰ可知G為;苯甲醛與乙醛脫去1分子水生成,被氫氧化銅氧化、再酸化生成J,故J為,K與甲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L,L與M發生已知信息ⅱ中反應生成N,由K的分子式、N的結構簡式可知J中碳碳雙鍵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K(),則L為,M為CH3MgBr。(1)A→B是轉化為,所需的試劑是液溴、鐵粉;D中羥基被溴原子取代生成E,D→E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4)K的分子式為C9H10O2,滿足條件:①屬于芳香族化合物,說明含有苯環,②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有醛基或—OOCH,③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峰面積比為1∶1∶2∶6,說明含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同分異構體有、、、。單元檢測八 有機化學基礎(一)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甘油具有較強的吸水性,經常用于護膚品,甘油屬于三元醇B.免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銀離子、乙醇均能使蛋白質變性C.聚氯乙烯是一種塑料,最適合合成氯乙烯的原料是乙烯和氯氣D.“世間絲、麻、裘皆具素質……”,“絲、麻”的主要成分分別是蛋白質和纖維素2.下列有機物中含有少量雜質(括號中是雜質),除雜方法正確的是( )A.乙醇(乙酸):加入碳酸鈉溶液,振蕩,靜置,分液B.硝基苯(硫酸):將其加入NaOH溶液中,振蕩,靜置,分液C.乙醛(乙酸乙酯):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靜置,分液D.溴乙烷(溴):加入四氯化碳,振蕩,靜置,分液3.(2024·遼寧高三上大聯考)有機物種類繁多,其應用和研究價值前景廣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烷與氯氣反應,生成的一氯甲烷分子是正四面體結構B.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可用NaOH溶液進行除雜C.反應2CH2==CH2+O22的原子利用率為100%D.纖維素、淀粉、蛋白質等高分子在人體內均能發生水解反應4.(2025·江西高三模擬)在催化劑作用下,還原CO2制備烴的原理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和乙互為同系物,丙、丁、戊互為同系物B.合成甲和乙的催化劑所含元素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FeC.上述有機物中有4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丁、戊的二氯代物分別有10種和7種5.下列關于有機物分子中原子共線、共面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6個碳原子共直線B.分子中最多有5個原子共直線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能位于同一平面D.四苯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6.我國科學家利用柱[5]芳烴(EtP5)和四硫富瓦烯(TTF)之間相互作用,在溶液和固體態下構建了穩定的超分子聚合物(SMP),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柱[5]芳烴(EtP5)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四硫富瓦烯(TTF)分子中σ鍵和π鍵個數比為5∶1C.柱[5]芳烴(EtP5)中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只有三組峰D.構建形成超分子聚合物SMP體現超分子的自組裝性質7.(2024·浙江模擬預測)有機物M是合成某藥物的重要中間體,其結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芳香烴B.sp2、sp3雜化的碳原子數之比為1∶2C.能發生加成、氧化、消去反應D.a處氮的價層電子對占據sp2軌道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種(不考慮立體異構)B.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個碳原子在同一直線上C.按系統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稱是2,3,4 三甲基 2 乙基戊烷D.與互為同系物9.一種合成吲哚 2 酮類藥物的中間體X,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X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含有3種官能團C.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11H9Br2NO3D.1 mol該分子最多能與6 mol氫氧化鈉發生反應10.抗腫瘤藥物鹽酸苯達莫司汀的合成工藝中截取其中一部分如圖所示,已知該轉化過程中化合物a需經過兩步反應才可成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12H15N3O5B.化合物a中的含氧官能團有硝基、酮羰基、羧基C.化合物a生成化合物b發生的反應類型有3種D.化合物b與足量H2加成后的產物中含有4個手性碳原子11.(2024·山東金科大聯考)甘油酸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可由甘油氧化制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 mol甘油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33.6 L H2(標準狀況)B.1 mol甘油酸中含有12 mol σ鍵C.可用飽和NaHCO3溶液區分甘油和甘油酸D.甘油易溶于水,甘油酸難溶于水12.(2024·遼寧高三大聯考)有機物X通過“張 烯炔環異構化反應”合成有機物Y的反應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Y中含有兩種官能團B.X和Y互為同分異構體C.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D.Y苯環上氫原子發生氯代時,一氯代物有 5種13.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如下轉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Y的化學名稱為2 羥基丙酸B.X→Y的反應為還原反應C.Y、Z分子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D.Y→Z的反應為14.實驗室初步分離苯甲酸乙酯、苯甲酸和環己烷的流程如圖:已知:苯甲酸乙酯的沸點為212.6 ℃,“乙醚 環己烷 水共沸物”的沸點為62.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操作a所使用的主要玻璃儀器為分液漏斗和燒杯B.操作c為重結晶C.飽和Na2CO3溶液和無水MgSO4的作用相同D.由該流程可以說明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別很大15.苯氧乙酸()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具有強刺激性。其制備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本實驗需要在通風櫥中進行B.苯氧乙酸具有強氧化性C.①②均用NaHCO3溶液反應D.③為消去反應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5分)16.(11分)已知:①R—NO2R—NH2;②+HO—SO3H+H2O;③苯環上原有的取代基對新導入的取代基進入苯環的位置有顯著影響。如圖是用苯作原料制備某些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A是一種密度比水 (填“小”或“大”)的無色液體;A轉化為B的化學方程式是 。(2)在“CD”的所有反應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填字母,下同),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3)B中苯環上的二氯代物有 種同分異構體;CH3NH2的所有原子 (填“可能”或“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17.(13分)(2023·成都統考一模)某芳香烴X(分子式為C7H8)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研究部門以它為初始原料設計出如圖轉化關系圖(部分產物、合成路線、反應條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已知:Ⅰ.Ⅱ.(苯胺,易被氧化)(1)C的結構簡式為 。(2)E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 ;反應②和③先后順序不能顛倒的原因是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4)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所有滿足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①遇FeCl3溶液顯紫色;②能發生銀鏡反應;③苯環上一氯代物只有2種。(5)寫出由A轉化為的合成路線。(合成路線表示方法為AB……目標產物)。18.(16分)(2024·遼寧錦州模擬預測)酰胺常被用作溶劑和化工原料,也用于合成農藥、醫藥等。實驗室可以通過下列反應制備乙酰苯胺:所用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裝置等):相關物質信息列表如下:物質 性狀 沸點/℃ 溶解性冰乙酸 無色液體 118 與水、乙醇、苯等互溶苯胺 淺黃色液體 184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酸、苯等乙酰苯胺 白色固體 304 微溶于水、溶于熱水、乙醇、乙酸、苯等有如下實驗步驟:Ⅰ.用25 mL圓底燒瓶組裝成如圖所示的分餾裝置。在燒瓶中加入約4.5 mL(50 mmol)新制的苯胺(苯胺易被氧化變質)、7.5 mL(0.124 mol)的冰乙酸和0.05 g鋅粉,搖勻。Ⅱ.加熱,保持反應液微沸約20 min,逐漸升高溫度,使反應溫度維持在100~105 ℃,反應大約1 h。然后將溫度升高至110 ℃,當溫度出現較大波動時,停止加熱。Ⅲ.趁熱將反應液倒入盛有100 mL冷水的燒杯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稍加攪拌冷卻,抽濾,洗滌固體,抽干,在紅外燈下烘干。得到含有少量苯胺的粗產品,提純后得產品4.59 g。回答下列問題:(1)接液管的c出口的作用是 。(2)步驟Ⅰ中,加入鋅粉的主要目的是 。(3)寫出乙酰苯胺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步驟Ⅱ最后階段,將溫度升高至110 ℃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蒸餾出更多的 (填化學式)。分餾柱可以使部分蒸發出的物質回流到反應瓶中,該實驗使用分餾柱的目的是 。(5)粗產品提純的最佳方法是 。(6)已知酰胺中N原子的孤電子對與羰基的π電子形成共軛體系,使N原子上的電子云密度降低。相同條件下,下列物質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填序號)。①NH3 ②甲胺 ③乙酰苯胺(7)產品的產率為 %(精確至0.1%)。19.(15分)(2025·江西南昌高三模擬)化合物N是一種具有玫瑰香味的香料,可用作化妝品和食品的添加劑。實驗室制備N的兩種合成路線如下:已知:ⅰ.(R1、R3為烴基,R2為H或烴基)。ⅱ.R1COOR2+R2OH(R1、R2、R3為烴基)。回答下列問題:(1)A→B所需的試劑是 ;D→E反應類型是 。(2)G、M的結構簡式分別為 、 。(3)I與新制Cu(OH)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K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寫出兩種即可)。①屬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能發生銀鏡反應;③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峰面積比為1∶1∶2∶6。(5)已知CH2==CH2CH3CHO。根據本題信息,寫出以乙烯為原料制備不超過五步的合成路線(乙醚及其他無機試劑任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檢測八 有機化學基礎(一) 無答案 .docx 單元檢測八 有機化學基礎(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