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2025年高二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模擬檢測地 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和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錢凱港(11°35'S,77°16'W)位于秘魯首都利馬以北80公里,東側是綿延的南美沙漠,西側是浩瀚的太平洋。這里是全球航運的“黃金中轉站”,向東能連接巴西、阿根廷等資源大國,向西直通亞洲市場,不僅為秘魯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為遠隔重洋的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貿易機遇。圖1示意錢凱港布局。據此完成1~3題。1.錢凱港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 D.地中海氣候2.錢凱港成為全球航運“黃金中轉站”的主要原因是A.地處熱帶地區,氣候條件優越 B.連接大洋和內陸,地理位置優越C.周邊人口稠密,消費市場廣闊 D.周邊資源豐富,礦產出口量大3.錢凱港向遠隔重洋的中國運輸的主要貨物可能是A.電子產品 B.汽車 C.礦產品 D.服裝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保護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眾多的湖泊、濕地面積縮小甚至干涸,沼澤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生態環境脆弱。圖2示意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置。據此完成4~5題。4.三江源地區的冰川、雪山逐年萎縮,會導致中下游地區A.徑流量持續增加 B.徑流量季節變化逐漸減小C.洪澇災害減輕 D.水資源供應不穩定性增強5.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有①海拔高,氣候寒冷 ②地質條件復雜,多地震③植被生長條件差,植被稀疏 ④人類活動強度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近年來,河北省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2024年6月,邢臺市隆堯縣南楊樓村建立耕地質量保護提升示范區,圍繞耕地質量提升和退化耕地治理修復兩個方面開展土壤改良及提升技術示范,采用常規施肥+有機肥、化肥減量+有機肥等兩種模式,展示不同用量水平的生物有機肥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投入產出等方面的應用效果。據此完成6~8題。6.南楊樓村建立該示范區的主要目的是A.提升耕地質量 B.優化耕地結構C.提高糧食質量 D.擴大耕地面積7.示范區采用常規施肥+有機肥、化肥減量+有機肥的模式可以A.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B.減少土壤污染C.提高生物的多樣性 D.豐富產品種類8.南楊樓村建立該示范區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意義是A.提高耕地數量 B.提高糧食自給率C.提高育種技術 D.提高種糧積極性在內蒙古大草原上,一座座現代化的數字化牧場正悄然興起。牧場中的每頭牛都戴著智能耳標,5G遠程獸醫隨時在線問診,產奶量、健康數據實時上傳云端;掃碼溯源,牛奶從牧場到貨架全程可查。圖3示意數字化牧場車間。據此完成9~10題。9.內蒙古發展大規模數字化奶牛養殖的有利自然條件是A.氣候溫暖濕潤,利于奶牛成長 B.地形平坦開闊,便于大規模養殖C.河網密布,奶牛飲用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為奶牛提供豐富草料10.掃碼溯源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牛奶的生產成本 B.提高牛奶的營養價值C.增強消費者的信任 D.延長牛奶的保質期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國,提出了“3060”目標。目標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常州某公司堅持“低碳節能生活倡導者”理念,并計算出了日常生活中某些行為的碳排放量,助力“3060”目標的實現。表1為該公司計算得出的部分碳排放量。據此完成11~12題。表1項目 數量 碳排放量/kg紙制品 1 kg 3.5塑料袋 1個 0.0001一次性筷子 1雙 0.005玫瑰 1支 0.2城市垃圾 1克 2.06高耗油小汽車 1公里 0.41火車 1公里 0.01輪船 1公里 0.01地鐵 1站 0.1公共汽車 1站 0.01飛機 1公里 0.2811.從低碳生活角度出發,下列行為合理的有①減少一次性筷子使用,自帶可重復使用餐具 ②出行盡量選擇公共汽車或地鐵,少開私家車 ③多購買鮮花(玫瑰)來裝飾家居 ④做好垃圾分類,減少城市垃圾排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3060”目標與個人碳減排的關系為A.“3060”目標是企業的責任,與個人的關系不大B.個人碳減排對實現“3060”目標的作用可以忽略C.個人通過低碳生活方式進行碳減排,可助力“3060”目標實現D.個人只要不乘坐飛機和高耗油汽車,就能夠實現“3060”目標烏克蘭擁有大片肥沃的“黑鈣土帶”,使其成為第二大糧食出口國,被稱為“世界糧倉”。俄烏戰爭熱點區域集中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地區,地緣沖突升級勢必對于作物的生產、加工、運輸產生不利影響。據此完成13~14題。13.烏克蘭被稱為“世界糧倉”,主要糧食作物最可能是A.水稻、玉米 B.小麥、玉米 C.小麥、水稻 D.高粱、小麥14.俄烏沖突導致烏克蘭農業生產受到沖擊,最可能引發A.全球糧食供應緊張 B.歐洲能源危機加劇C.世界石油價格上漲 D.美國農業產量大增伶仃洋位于廣東省珠江口,北起虎門,南達香港、澳門。伶仃洋海域海洋資源豐富,水域生境多樣,生物區系復雜,是多種經濟魚、蝦類的重要繁育場。圖4示意伶仃洋位置。據此完成15~16題。15.伶仃洋在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中,對海底空間資源開發的是A.建設海上風力發電場 B.開展海洋捕撈作業C.建設海底通信電纜 D.發展海上旅游業16.為保護伶仃洋的生態環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建立自然保護區②禁止在該海域進行任何海洋開發活動③加強對海洋污染的監測和治理④限制海洋捕撈強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察爾汗鹽湖位于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南部海拔最低處,鹽層厚約為2~20米,總面積達5 856 平方千米,是中國最大鹽湖,也是世界第二大鹽湖,有格爾木河等10多條河流注入。察爾汗鹽湖以鉀鹽為主,伴生有鎂、鈉、鋰、硼等多種礦產,鹽礦開采成本低。圖5為察爾汗鹽湖位置示意圖。(1)分析察爾汗鹽湖成為中國最大鹽湖的自然原因。(6分)(2)簡述察爾汗鹽湖發展鉀鹽開采業的優勢條件。(6分)(3)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為察爾汗鹽湖資源開發提出合理建議。(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開封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黃河是其主要水源。引黃灌溉工程為工農業和生態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用水量的不斷增加(農業占開封市用水量約70%且效率低下),開封市水資源供需產生矛盾。蘭考縣政府投資建設了一批高標準農田,農業灌溉均采用噴灌、微灌、管道輸水等高效灌溉方式,高效節水灌溉農田面積達到 33.1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率達35.67%。圖6為開封市行政區劃示意圖。(1)分析近年來開封市水資源供需矛盾產生的原因。(6分)(2)說明開封市引黃灌溉工程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并分析該工程可能面臨的問題。(8分)(3)簡述蘭考縣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農田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4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民主硫鐵礦位于朝天區李家鎮民主村,于2013年被區人民政府實施政策性關閉。2019年,該礦納入長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項目采取棄渣堆殘余建筑物拆除、土地平整、覆土回填以及修建生產道路和水利設施等,實現新增耕地 14.03畝,礦區生態系統逐漸恢復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和凈化大氣的功能。圖7分別示意礦區改造前和改造后景觀圖。(1)推測民主硫鐵礦政策性關閉的原因。(6分)(2)說明民主硫鐵礦生態修復項目采取棄渣堆殘余建筑物拆除、土地平整、覆土回填等措施對礦區生態恢復的作用。(6分)(3)從地理環境整體性角度,闡述民主硫鐵礦生態修復后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4分)地理參考答案及解析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C D B A B B B C B C B A C C1. C 【解析】由材料可知,錢凱港東側是綿延的南美沙漠,且受西側的秘魯寒流影響,降溫減濕,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多分布在赤道附近;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分明,多分布在雨林氣候兩側;地中海氣候多分布在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均不符合錢凱港所在地區特征。故選C。2. B 【解析】錢凱港向東連接巴西、阿根廷等資源大國,向西直通亞洲市場,處于連接太平洋東西兩岸及南美洲內陸的關鍵位置,是其成為“黃金中轉站”的主要原因;地處熱帶與成為航運中轉站關系不大;錢凱港周邊是沙漠,人口不會稠密;周邊資源豐富不是其成為全球航運“黃金中轉站”的主要原因。故選B。3. C 【解析】秘魯礦產資源豐富,是重要礦產出口國,中國是其最大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錢凱港運往中國的貨物中,礦產品應占重要地位。秘魯電子產品、汽車制造非優勢產業,產量有限;中國是服裝生產出口大國,從秘魯進口服裝的需求小。故選C。4. D 【解析】冰川、雪山逐年萎縮,初期可能使中下游徑流量增加,但長期來看,不會持續增加;由于冰川、雪山逐年萎縮,湖泊、濕地面積縮小甚至干涸,其調節徑流的能力減弱,徑流量季節變化會增大,洪澇災害風險增加,水資源供應不穩定性增加。故選D。5. B【解析】三江源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植被生長條件差,植被稀疏,導致生態環境脆弱;地質條件復雜,多地震不是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原因;目前該地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強度相對較小。故選B。6. A 【解析】由材料可知,南楊樓村建立示范區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耕地質量和治理修復退化耕地,提升現有耕地的質量。故選 A。7. B 【解析】有機肥的使用可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從而減少化肥對土壤的污染,保護耕地質量。故選B。8. B 【解析】通過提升耕地質量,提高糧食總產量,從而提高糧食自給率,保障耕地資源與國家糧食安全。故選 B。9. B 【解析】內蒙古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降水較少,河網稀疏,水源不充足;內蒙古高原地形平坦開闊,有利于開展大規模的奶牛養殖,便于智能化設備的布局和使用;內蒙古草原土壤肥力相對較低,其草料豐富主要是因為草原面積廣闊,并非土壤肥沃。故選 B。10. C 【解析】掃碼溯源并不能降低牛奶的生產成本;牛奶的營養價值主要取決于奶牛的品種、飼養方式等,與掃碼溯源無關;讓消費者了解牛奶從牧場到貨架的全程信息,能增強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信任;掃碼溯源無法延長牛奶保質期。故選C。11. B 【解析】減少一次性筷子使用、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做好垃圾分類都有利于減少碳排放;多購買玫瑰會增加碳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選 B。12. C 【解析】“3060”目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個人碳減排能為實現該目標起到重要作用,并非與個人關系不大;個人不乘坐飛機和小汽車只是碳減排的部分措施,不能僅靠這點實現“3060”目標。故選C。13. B【解析】烏克蘭地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水稻適合高溫多雨的氣候環境,烏克蘭的氣候條件不適宜大規模種植水稻;烏克蘭是第二大糧食出口國,小麥和玉米是其主要的糧食作物。故選B。14. A 【解析】烏克蘭是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俄烏沖突導致其農業生產受沖擊,糧食產量下降,使得全球糧食供應緊張;歐洲能源危機與烏克蘭農業生產關系不大;世界石油價格上漲主要與石油生產和供應相關,與烏克蘭農業生產無直接關系;美國農業產量大增與俄烏沖突導致烏克蘭農業生產受沖擊沒有必然聯系。故選 A。15. C 【解析】建設海底電纜是利用海底空間來鋪設電纜,屬于對海底空間資源的開發。海上風力發電場是利用海面及水體空間;海洋捕撈作業是對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主要在海面及水體中進行;海上旅游業主要利用海面空間及海岸帶等。故選C。16. C 【解析】建立自然保護區可保護特定的生態系統和物種;加強海洋污染監測和治理可減少污染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限制海洋捕撈強度能避免過度捕撈,保護漁業資源。禁止在該海域進行任何海洋開發活動不現實,合理的開發活動在保護的前提下是可以進行的,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故選C。17.(18分)【答案】(1)位于柴達木盆地地勢低洼處,四周高山環抱,眾多河流攜帶礦物質流入湖盆,帶來大量鹽分;(2分)深居內陸,氣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強,多大風,蒸發旺盛,鹽分不斷積累;(2分)地形封閉,為內陸湖,鹽分無法排出,逐漸形成中國最大鹽湖。(2分)(2)鹽層厚(儲量大),分布面積廣,原料豐富;鹽礦開采成本低;有鐵路等交通線路經過,交通相對便利;鉀鹽是農業化肥等重要原料,市場對鉀鹽的需求量大。(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6分)(3)加強資源勘查,制定科學開采計劃,避免過度開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對伴生礦產進行綜合開發;延長產業鏈,發展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循環經濟,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理控制開發規模和強度;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資源外運和旅游業發展;兼顧礦業開發與旅游等多元產業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6分)【解析】(1)利于察爾汗鹽湖形成的自然原因可從地形地勢、河流、氣候等方面分析。先說明地處盆地低洼處利于鹽分匯聚;再指出眾多河流帶來鹽分;接著闡述深居內陸干旱氣候導致蒸發旺盛,鹽分積累;最后強調地形封閉,內陸湖鹽分無法排出,從而成為最大鹽湖。(2)察爾汗鹽湖發展鉀鹽開采業的優勢條件從原料、開采成本、交通、市場等方面闡述。先指出鹽層厚、面積廣,原料豐富;再說明開采成本低;再說明有鐵路等交通線路,交通便利,利于鉀鹽開采業發展;最后說明市場對鉀鹽的需求量大。(3)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為察爾汗鹽湖資源開發提出合理建議可從科學開采、科技投入、產業鏈、循環經濟、生態保護、基礎設施、產業多元化等方面提出。先強調科學開采的重要性,再說明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綜合利用效率,再說明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接著闡述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完善基礎設施、促進產業多元化。18.(18分)【答案】(1)地處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枯水期水資源不足;黃河來水不穩定,影響引黃水量;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用水需求增加且利用效率低下;水資源污染現象導致清潔水資源量減少,造成水質性缺水。(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6分)(2)作用:為農業生產提供灌溉水源,保障糧食產量,促進農業發展;(2分)增加工業和生態用水,推動工業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2分)問題:黃河含沙量大,易造成淤積;長期引黃灌溉可能導致農田地下水位上升,引發土壤鹽堿化;受黃河水量變化影響,供水不穩定。(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3)減少水資源浪費,緩解水資源緊張狀況,有利于生態補水;降低灌溉用水量,減少地下水位上升引發的土壤鹽堿化風險;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水排放,改善水環境;減少對黃河水的過度依賴,利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解析】(1)近年來開封市水資源供需矛盾產生的原因可從氣候(降水的時間變化)、河流(來水情況)、社會經濟(用水需求和利用效率)、水污染等方面著手。先指出季風氣候導致降水變率大,枯水期缺水;再說明黃河來水不穩定影響引水量;然后闡述人口和經濟發展使用水需求增加且利用效率低;最后說明水污染帶來的影響,從而產生供需矛盾。(2)作用主要表現為對農業、工業和生態的作用,工程面臨的問題主要從泥沙淤積、土壤鹽堿化、供水穩定性等方面指出。先說明引黃灌溉對農業生產、工業發展和生態改善的作用;再闡述黃河含沙量大易淤積,長期灌溉引發鹽堿化,以及黃河水量變化導致供水不穩定等問題。(3)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農田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可從水資源緊張狀況、土壤鹽堿化、水環境等方面著手。先指出能減少水資源浪費,緩解緊張狀況和生態補水;再說明可降低地下水位上升引發鹽堿化的風險;再提及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水排放,改善水環境;最后可說明對黃河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19.(16分)【答案】(1)長期開采導致硫鐵礦資源儲量減少,開采難度增大,浪費嚴重,經濟效益下降;(2分)礦山開采過程中產生廢渣、廢氣、廢水等污染物,對周邊土壤、大氣和水環境造成污染,生態破壞嚴重;(2分)礦山開采存在安全隱患,如塌方、冒頂等,威脅礦工生命安全。(2分)(2)棄渣堆殘余建筑物拆除:減少廢渣占用土地面積,降低廢渣中有害物質對土壤和水體的污染風險;(2分)土地平整:可以改善礦區地表形態,有利于植被恢復和水土保持,減少水土流失;(2分)覆土回填:為植被生長提供土壤條件,促進植被恢復,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分)(3)植被恢復增加了地表植被覆蓋率,植物蒸騰作用增強,空氣濕度增加,調節了氣候;生態修復使得涵養水源能力增強,水土流失減少,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強;植被增加改善了生態系統,使得生物多樣性增加;生態修復減少了因采礦活動產生的粉塵等污染物,大氣質量改善,有利于生態環境良性發展。(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解析】(1)民主硫鐵礦政策性關閉的原因主要從資源狀況、生態環境、安全隱患等方面著手。資源角度,長期開采致儲量減少、難度增大、浪費嚴重、效益下降;生態角度,開采產生廢渣、廢氣、廢水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安全角度,開采存在塌方、冒頂等安全隱患,威脅礦工生命,導致政策性關閉。(2)分別說明每一項修復措施對廢渣、地表形態、植被生長條件等方面的作用。棄渣堆殘余建筑物拆除可減少土地占用和污染風險;土地平整改善地表利于水土保持;覆土回填為植被生長提供條件,促進生態恢復,這些措施對礦區生態恢復有重要作用。(3)民主硫鐵礦生態修復后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可從植被覆蓋率、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大氣質量等方面說明。生態修復后植被恢復,增加覆蓋率,增強蒸騰作用,減少水土流失,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大氣質量,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看,各要素相互影響,促進生態環境良性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