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模擬三地理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下圖為“某地土壤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該土壤剖面各垂直土層的名稱與圈碼對應正確的是A.腐殖質層—① B.淋溶層—② C.有機層—③ D.淀積層—④2.調查發現,該地土壤中鈣、鐵、錳等營養元素含量較高。可以使這些營養元素在土壤表層富集的是A.成土母質 B.地形 C.生物 D.氣候下圖為“1994—2022年我國春運總客運量(單位:億人次)資料圖”。讀圖完成3~4題。3.我國1994—2022年春運總客運量A.持續增多 B.波狀起伏 C.先增多后減少 D.先減少后增多4.結合下圖,分析我國2020年起春運總客運量呈斷崖式下降的主要影響因素有①經濟發展②自然因素③國家政策④社會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讀下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人口遷移模式圖”,完成5~6題。5.對圖中各大洲判斷正確的是A.甲為亞洲、非洲B.乙為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C.丙大洲發達國家最多D.丁為拉丁美洲6.各大洲人口遷移主要原因判斷有誤的是A.甲遷入主要是為了開發新大陸B.乙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遷入主要是因為殖民擴張C.丙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遷出主要是經濟原因D.丁遷入主要是因為勞動力短缺貴州晴隆縣境內的“史迪威公路”也被稱為“晴隆二十四道拐”,此段公路始建于民國24年(1935年),次年竣工。從山腳至山頂的直線距離約350m,垂直高度約260m;在傾角約60°的斜坡上以“S”形順山勢而建,蜿蜒盤旋至關口,全程約4km。據下圖完成7~8題。7.當時修建此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發展旅游 B.對外商品交換 C.運輸援華物資 D.保護生態環境8.近年來,當地政府和公路部門多次想拓寬“二十四拐”并鋪設柏油路面,但上級部門要求只做原樣維護,原因是A.工程難度大 B.經費限制 C.使用價值低 D.銘記歷史陜西榆林市靖邊縣龍洲鎮分布著一個百千米皆覆蓋紅色砂巖的峽谷,此峽谷歷經數百萬年形成,谷內紋路像波浪,地貌獨特,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波浪谷”,這里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交會地帶,年均降水量400.6mm,是近年發現的一處集攝影、探險、旅游于一身的絕佳勝地。下圖是“陜西榆林周邊區域及龍洲波浪谷景觀圖”。讀圖完成9~10題。9.形成波浪谷地貌景觀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風力侵蝕與流水侵蝕 B.風力堆積與流水堆積C.地殼運動與巖漿活動 D.物理風化與海水侵蝕10.推測這種地貌最可能屬于A.雅丹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丹霞地貌 D.海岸地貌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一則穿越3.2億km的祝福“從天而降”!此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搭乘“天問一號”著陸火星,與“祝融號”火星車一起同框合影。如今,“天問一號”探測器、五星紅旗與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會徽太空同框自拍。據此完成11~12題。11.從天體類型來看,“天問一號”環繞器在繞火星飛行時屬于A.行星 B.衛星 C.恒星 D.彗星12.人們發現,當火星、地球及太陽三者處于某個相對位置時,“天問一號”無法向地球傳輸遙測數據,該位置是A.太陽、火星的連線與太陽與地球的連線相垂直B.太陽、火星和地球大致同一直線,地球位于中間C.太陽、火星和地球大致同一直線,火星位于中間D.太陽、火星和地球大致同一直線,太陽位于中間成語“蜀犬吠日”出自唐代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后用“蜀犬吠日”比喻少見多怪。讀下面“大氣保溫作用示意圖”,完成13~14題。13.與“庸、蜀之南,恒雨少日”相對應的是A.①多、②少 B.②多、④少 C.③多、④多 D.①少、③少14.與“蜀犬吠日”相關聯的地理現象是A.天府之國 B.蜀道難,難于上青天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根據報告數據顯示,在2021年度全國百城擁堵榜單TOP10的城市中,北京以2.048的通勤高峰擁堵指數排名第一。這也意味著,在2021年度中,北京是最擁堵的,是名副其實的“堵城”。下表示意2021年全國交通擁堵排名TOP5。據此完成15~16題。排名 城市 通勤高峰擁堵指數 通勤高峰實際速度(km/h)1↑2 北京 2.048 25.842↓1 重慶 2.006 25.273↑7 長春 1.956 25.994↓2 貴陽 1.935 26.425- 上海 1.877 25.9035.許多大城市成為“堵城”,會導致A.大氣質量下降 B.綠地、濕地等遇到破壞C.交通事故急劇上升 D.公交、地鐵等利用率下降15.治理“堵城”這一現象的有效措施是A.所有路口設置交通信號燈 B.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C.集中布局商超,縮短人員通勤時間 D.禁止燃油汽車上路下圖為“我國某區域景觀圖”。據此完成17~18題。16.形成圖中地貌的主要外力是A.流水侵蝕B.流水侵蝕C.風力侵蝕D.風力堆積17.形成該景觀的外力作用具有的明顯特點是A.我國東部地區沒有此類作用 B.隨著高度增加其強度減弱C.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區 D.具有明顯的分選性下圖為“我國兩次全國人口普查江蘇省各地級市人口占全省總人口比重(單位:%)圖”。據此完成19~20題。18.據圖可知,江蘇省人口密度空間分布的大致規律是A.自南向北遞減B.自北向南遞減C.自長江向南北遞減D.自西向東遞減19.造成江蘇省不同地級市兩次普查人口占全省比重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經濟發展水平 D.國家政策下圖為“某大城市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據此完成21~22題。20.圖中城市鐵路線建設在郊區,其主要原因是A.節省土地利用B.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C.有效控制列車對城市的大氣污染D.利于城市實施錯峰出行21.圖中甲和乙是同一種功能區,它們最可能是A.工業區B.商業區C.住宅區D.公共事業用地上海市黃浦江沿岸是上海近代工業的發源地。隨著城市發展,大量企業外遷,留下很多工業遺跡。下圖示意上海市黃浦江沿岸部分工業遺跡分布,完成23~25題。22.早期大量工業布局在黃浦江沿岸,其主要原因是A.原料豐富 B.土地充足 C.運輸便利 D.市場廣闊23.適宜保留在黃浦江沿岸的企業類型是A.鋼鐵工業 B.航運服務 C.水產加工 D.電子裝配24.上海市正對黃浦江沿岸工業遺跡進行修繕和改造,此舉有利于上海市A.緩解用地緊張 B.吸引人口遷入C.豐富城市職能 D.優化城市布局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50分)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給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作為鋰電池研發和生產的龍頭企業,N公司始創于福建寧德,近年來營業總收入迅速增長。下圖為“N公司國內產業布局示意圖”。(1)鋰電池的研發按主導區位因素劃分,屬于____指向性工業。(2)據圖可以看出,N公司國內布局主要集中在____地帶和長江沿岸,其中武漢市屬于長江沿岸經濟帶中的長江____經濟圈,上海是____城市群的中心城市。(3)從圖中可以看出,現階段N公司空間布局戰略區位選擇的趨勢是____(選填“擴散”或“集聚”),該公司選擇在江西宜春設立生產基地的區位因素是____。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都市圈是城市地域空間形態演化的高級形式,也是城鎮化進程中大城市區域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出現的空間現象。我國都市圈的推出就是為了遏制城市群建設過程中“攤大餅”的現象,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高質量發展。武漢城市圈(如下圖),又稱武漢“1+8”城市圈,是指以中國中部最大城市武漢為圓心,覆蓋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等8個周邊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圈。(1)關于該城市圈,下列敘述正確的有(__)①武漢市的服務范圍可以擴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②等級低的城市數量多、相距較遠③天門比武漢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④各級城市間相互獨立、互不聯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圖示城市圈中,等級最高的城市是____(武漢/鄂州),武漢市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為________(同心圓/多核心)模式。(3)圖中長江為武漢市的發展提供了____和____。(4)孝感和黃石更適合發展內河航運的是__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5)簡析在鄂州建設貨運機場的主要原因。27.讀下圖回答問題。(1)地租與距市中心的距離之間的關系是____。(2)圖中表示商業支付能力的曲線是____;表示工業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線是____。(3)城市中心對____(工業、商業、住宅)活動吸引力最大,此處地租最高的原因是____;B區域最可能分布的功能區為____原因是____。工業區布局在城市外緣地帶所考慮的因素是____。(4)除距市區遠近對地租影響較大外,另外還有____因素。【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C B B C D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A D A B C B A C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B A C B D26. (1)技術(2) 沿海 中游 長三角(3) 擴散 原料27. (1)C(2) 武漢 多核心(3) 水源 交通(4) 黃石 靠近長江,內河航運條件好。(5)距離武漢近,便于與武漢開展聯運;航空貨運需求增長快;位于我國中部,便于貨物集散。28. 距市中心的距離越遠,地租越低 a c 商業 交通便利接近最大的消費人群 住宅區 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購物 地價便宜,對市中心影響少(或降低地價,保持環境) 交通便捷程度(或交通通達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