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三模化學復習沖刺練習卷相對原子質量:H:1,N:14,O:16,Cu:64,Na:23一、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同學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完成下列小題。1.“賞詩詞之美、尋文化之根、鑄民族之魂”,《中國詩詞大會》欄目帶我們重溫豐富燦爛的中國詩詞文化。下列詩詞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B.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C.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元素觀、微粒觀是重要的化學觀念。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原子中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一定相等B.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元素種類不變C.原子核的體積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質量D.繁多復雜的物質世界是由種類有限的元素組成的3.在實驗室中區分下列各組物質的兩種方案都正確的是選項 A B C D區分物質 空氣和氧氣 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 木炭粉和硫粉 二氧化碳和氮氣方法一 觀察顏色 嘗味道 觀察顏色 分別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現象方法二 聞氣味 觀察顏色 聞燃燒后產物的氣味 分別加入澄清石灰水,觀察A.A B.B C.C D.D4.某實驗小組用菱鎂礦(主要成分是 MgCO3)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鎂,需要經歷酸浸、調節 pH、過濾、洗滌、加熱等操作。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A.按裝置甲圖示配制稀硫酸B.按裝置乙圖示測定溶液的 pHC.按裝置丙圖示洗滌 Mg(OH)2固體D.按裝置丁圖示加熱 Mg(OH)2固體5.第53個世界環境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環境日主題“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A.植樹種草增加綠地面積 B.增大一次性餐具的使用C.工廠廢水處理后再排放 D.生產生活垃圾分類回收二、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電池技術、車身材料以及DeepSeek等AI技術于智駕、智艙等領域的應用上取得突破,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完成下列小題。6.2011年1月,懷寧縣部分兒童血鉛超標事件,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鉛元素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鉛原子核內有82個質子 B.相對原于質量為207.2C.鉛有毒,兒童不能使用鉛筆 D.鉛可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7.下列生活中的常見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A.木桶 B.紫砂壺C.塑料花盆 D.不銹鋼鍋8.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氣成分,其中一項實驗是加熱紅色氧化汞(HgO)粉末得到汞(Hg)和氧氣(O2),該反應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原子的個數沒有發生改變B.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分子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C.氧化汞是混合物D.氧化汞、汞、氧氣都是由分子構成的9.明礬石廣泛用于造紙、制革、化工。其化學式為,的值是A.5 B.6 C.7 D.810.沒食子酸(化學式為)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機酸,中醫常用其治療流感。下列有關沒食子酸的描述正確的是A.沒食子酸屬于氧化物B.沒食子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沒食子酸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6:5D.沒食子酸中含有7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11.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鐵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B.霉變食物中可能含有劇毒物質C.使用農藥和化肥是作物增產的重要途徑D.用可降解塑料可以有效解決“白色污染”問題12.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科學態度與責任: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可實現資源的回收再利用B.科學思維:活潑金屬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所以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C.科學探究與實踐:將一根潔凈的金屬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無明顯現象,則說明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鋁強D.化學觀念: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13.下列有關物質檢驗、鑒別和除雜的實驗設計,錯誤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A 檢驗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氯化氫 將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B 鑒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固體 取樣,分別加入足量的稀鹽酸C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鈣 加入適量碳酸鈉溶液,過濾D 除去粗鹽中的少量泥沙 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A.A B.B C.C D.D14.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A.銅用于制作導線 B.一氧化碳用于煉鐵C.天然氣用作燃料 D.氧氣用于氣焊15.消防用自動感溫噴淋頭結構如圖。當噴淋頭附近溫度升高到設定值時,丙三醇將熱敏玻璃球脹破,噴淋頭自動噴水滅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噴水滅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溫度B.熱敏玻璃比一般的玻璃導熱性能要好C.丙三醇受熱發生膨脹時,其分子之間的間隔增大D.為了防止噴淋頭生銹,平時可以用紗布將其包裹起來三、填空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30分)16.贛南臍橙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請回答下列問題:(1)臍橙常用塑料袋包裝,塑料屬于 (填“合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2)食用臍橙可預防壞血病,原因是臍橙富含 。臍橙通過選果、剝皮、破碎、發酵、過濾等工藝可以制成臍橙酒,上述工藝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3)臍橙適宜生長在pH為5.5~6.5的土壤中。某果園土壤的pH為4.5~5.5,種植臍橙前,可散入適量的 進行改良。(4)贛南臍橙的種植過程中要用到復合肥。下列屬于復合肥的是 。(填序號)A.CO(NH2)2 B.KNO3 C.K2SO4 D.Ca3(PO4)217.下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三種物質中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是 。(填“a”或“b”或“c”)。(2)t1℃時,b、c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 (3)a物質中有少量的b物質,用 結晶提純a物質。(4)t2℃時,將40ga放入50g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質量是 。18.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信區私家車數量不斷增加,給人們出行帶來很多方便。請回答下列問題:(1)目前多數傳統汽車使用的燃料是 ;(2)汽車表面噴漆主要是為了防銹,其原理是 ;(3)與傳統汽車相比,太陽能汽車低碳環保,真正實現了零排放。制造太陽能汽車所用的太陽能電池需要大量的單質硅,如圖是用粗硅原料(含氧化鎂等雜質,不考慮其他雜質與酸反應)制備單質硅的一種簡易流程。【提示】MgO+2HCl=MgCl2+2H2O①寫出操作m的名稱 。②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③寫出SiCl4與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9.閱讀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問題。《周禮·考工記》有記:“涑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淫之以蜃。”其中包含的化學原理是高溫煅燒貝殼得到氧化鈣,加入到草木灰水中,最終與碳酸鉀作用制得氫氧化鉀,其不但可以清除油污,還能使木質纖維膠化,增加衣物的光澤和強度。馬王堆墓中出土的麻織品的纖維表面就顯示出曾用這個方法處理過。化學課外小組的同學對此很感興趣,在實驗室對“古法制堿”開展深究活動。【查閱資料】碳酸鉀的性質類似于碳酸鈉,氫氧化鉀的性質類似于氫氧化鈉。(1)取少量高溫煅燒貝殼得到氧化鈣,加入適量水,用玻璃棒攪拌,用手摸燒杯外壁,該反應是一個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請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古法制堿”的氫氧化鉀可以清除油污,它和洗滌劑去油污的原理不同。其中洗滌劑去油污的原理是 。20.“氧循環”、“碳循環”、“水循環”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環。(1)從分子種類改變的角度看, 循環與另外兩種循環有本質區別。(2)過程⑤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化學方程式為6X+6H2OC6H12O6+6O2,則X的化學式為 。(3)下列關于碳、氧循環的相關認識,錯誤的是______(填序號)。A.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B.碳、氧循環過程中各元素守恒,碳、氧元素質量和化合價均不變C.碳循環是自然界物質和能量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D.將從排放源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海底,是一項二氧化碳封存技術(4)作為一名中學生,請你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一條切實可行的低碳行動方案: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0分)21.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1)用于制取O2的A裝置有一處明顯錯誤,請加以改正: ,寫出用改正后的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 。(2)圖甲中,實驗室選用裝置B制取CO2,將產生的CO2通入圖乙裝置,觀察到試紙I不變色而試紙Ⅱ變紅,根據玻璃管中的現象可知CO2的化學性質是 。(3)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化學式為C2H2),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出的熱引起發生裝置炸裂。你認為圖甲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如果用D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 (填“a”或“b”)端管口進入。22.碳酸氫鈉片是常見的抗酸藥。某興趣小組對碳酸氫鈉片的作用原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進行實驗探究,實驗中選擇pH=1.4的稀鹽酸模擬與該抗酸藥反應的胃液。(1)胃液的性質:查閱資料可知,胃液的pH在0.9~1.5,說明胃液顯 (填“酸性”“中性”或“堿性”)。(2)作用原理:取該抗酸藥一片,滴加pH=1.4的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定量分析:利用如圖裝置測定CO2的質量推算抗酸藥中碳酸氫鈉的含量。實驗操作步驟為:①組裝好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按要求填充藥品,打開K1和K2,再通入足量N2,目的是 。③稱量干燥管的質量為m1。④關閉K1,往錐形瓶中滴加過量稀鹽酸,充分反應。⑤ ,再次稱量干燥管的質量為m2。根據本實驗數據推算出該抗酸藥中NaHCO3的含量偏高,原因是 。(4)生活應用:市售兩種抗酸藥碳酸氫鈉片和鋁碳酸鎂片,分別與稀鹽酸反應的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調節胃液酸性變化較大的胃藥是 。五、計算題(本題共1小題,共5分)23.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實驗時不慎把稀鹽酸灑在實驗室的磨石地板上,發現有氣泡冒出。查閱資料得知,磨石中含有碳酸鈣,同學們用同種磨石進行了如下實驗(假設磨石中的其它成分不參與反應,也不溶于水,生成的氣體全部逸出)。請完成下列問題:(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g。(2)計算反應后燒杯內溶液的溶質質量(寫出計算過程)。參考答案1.C2.A3.C4.C5.B6.C7.C8.A9.B10.B11.A12.A13.B14.A15.D16.(1)合成(2)維生素C;發酵(3)熟石灰(4)B17.(1)c(2)b=c(3)降溫結晶(4)80g18.(1)汽油(或柴油等)(2)隔絕氧氣和水(3)過濾;HCl;19.(1)放熱;(2)乳化作用20.(1)水(2)CO2(3)B(4)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即可)21.(1)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2)CO2能與水反應(3)C;b22.(1)酸性(2)(3)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CO2和水蒸氣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打開K1,再通入足量N2;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干燥管中(4)鋁碳酸鎂片23.(1)8.8(2)設反應生成氯化鈣的質量為x答:反應后燒杯內溶液的溶質質量為22.2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