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九年級第三次調研考試化學試題2025.6(本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1-10題每小題2分,11-15題每小題3分,共3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4年巴黎奧運會充滿了中國元素與中國科技。下列事項與化學無直接關系的是( )A.使用清潔能源,維護空氣質量 B.加強水質檢測,確保運動員健康C.使用廢棄回收物制作奧運獎牌 D.使用新技術實現賽事的高清轉播2.崇尚科學家精神,厚植愛國情懷。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是( )A.侯德榜 B.張青蓮 C.袁隆平 D.徐光憲3.玉米是三大糧食作物之一。我國科學家破解了鐵元素進入玉米籽粒的路徑,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圍人群的鐵營養狀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玉米含淀粉等營養物質 B.鐵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C.人體缺鐵會引起貧血 D.該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鐵含量4.下列與燒杯有關的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A.稀釋濃硫酸 B.檢查裝置氣密性 C.過濾粗鹽水 D.加熱液體5.2024年5月使用了鈦等多種材料的嫦娥6號開啟探月之旅。下圖是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不正確的是( )A.鈦原子和氦原子的化學性質相似 B.x的數值為8C.鈦原子容易失電子形成鈦離子 D.鈦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6.下列對勞動實踐中涉及的化學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A 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凈水器 活性炭有可燃性B 用檸檬酸和小蘇打自制汽水 檸檬酸和小蘇打能反應生成C 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作龍舟槳 碳纖維復合材料密度小、強度高D 用鐵板和硫酸銅溶液制作金屬蝕刻畫 鐵和硫酸銅溶液能發生置換反應A.A B.B C.C D.D7.中醫認為艾草具有抗菌消炎、鎮定止咳等功效。藍桉醇為艾草的一種成分,下列對藍桉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一種氧化物 B.由三種元素組成 C.由42個原子構成 D.氫元素質量分數最高8.下列現象從微觀粒子的角度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現象 解釋A 墻內開花墻外聞到花香 分子在不停運動B 水蒸發為水蒸氣,體積變大 分子間間隔變大C 氫氧化鈉溶液能導電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鈉離子、氫氧根離子D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物質的狀態不同,化學性質不同A.A B.B C.C D.D9.下列方案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①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②比較和的催化效果C.③探究溶劑種類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 D.④探究燃燒的所有條件10.歸納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正確的是( )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則均一、穩定的物質一定是溶液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凈化空氣,則碳單質都能凈化空氣C.活潑金屬和鹽酸反應生成氣體,但和鹽酸反應生成氣體的物質不一定是活潑金屬D.通常情況下,物質燃燒需要氧氣,則有氧氣參與的反應一定是燃燒11.小丁同學發現和在同一條件下會發生兩個化學反應。一般反應I來制取甲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反應I中,參加反應的和的分子個數比為B.反應Ⅱ前后的分子數量發生改變C.小丁同學想要增加甲醇的產量,就要減少反應Ⅱ的發生D.利用這兩個反應不僅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還可以產生燃料12.甲、乙、丙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如圖2是選用圖1中某種固體進行實驗時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2試管中固體對應圖1中的丙B.時,甲、乙兩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C.時,將甲加入到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D.將等質量的甲、乙、丙飽和溶液從降溫到,得到溶液的質量:丙>乙>甲13.鑒別、檢驗、除雜與分離是進行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取樣,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觀察顏色變化B 檢驗溶液中含有 取樣,滴入溶液,觀察是否有沉淀C 除去中的氣體 將氣體通過盛有溶液的洗氣瓶D 分離和固體混合物 加入足量水溶解固體A.A B.B C.C D.D14.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反復拉、推注射器,觀察到試管內出現白色渾濁現象(下表列出了相關物質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 溶劑 溶質 溶解度乙醇A.拉動注射器,試管內產生氣泡 B.推動注射器,廣口瓶內冒氣泡C.實驗過程中兩個干燥管內吸收的物質相同 D.試管內反應為15.某興趣小組在研究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時,在鐵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溶液,再逐滴加入溶液,剩余固體質量與所加溶液總質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推論合理的是( )A.在圖中b點時,剩余固體中只有銅粉 B.段發生的是和溶液的反應C.d點時溶液中含有金屬陽離子只有含 D.的值為21.6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共65分)16.(11分)“山東艦”、“福建艦”先后解纜啟航,標志著我國航空母艦建設邁向新征程。I.航母建造(1)航母建造需使用純銅、鋼鐵、鈦合金等。①航母電纜用純銅制作,主要利用銅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②鋼鐵的硬度比純鐵________(填“大”或“小”)。③鈦可由二氧化鈦制得,中的化合價為________。Ⅱ.能源供給(2)航母動力由重油(含等多種成分)燃燒提供。分子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________(填最簡整數比)。(3)通訊工具使用的鋰電池,工作時能量轉化的主要方式為________轉化為電能。Ⅲ.生命保障(4)過氧化鈉可用作艦載機飛行員供氧面罩的供氧劑。原理為與反應生成和。請計算出生成的,需要過氧化鈉的質量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17.(8分)氫氣的發現、生產和應用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1)18世紀,科學家用鐵與稀鹽酸作用制得了,同時還得到了淺綠色的溶液,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1969年,科學家利用催化劑實現光分解水制氫氣。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②氫氣儲運成本較高,原因之一是氫氣易逸散而對儲運容器密閉性的要求極高。從微觀粒子視角分析氫氣易逸散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3)2023年我國建成首座氨制氫加氫站。氨制氫的一種生產流程圖如下所示。①步驟Ⅱ的反應屬于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②步驟Ⅲ的分子篩只讓氫分子通過而阻止其他分子通過,該過程屬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4)在鐵觸媒(主要成分是)作用下,用體積比為的氮氣和氫氣可以合成氨氣。合成氨催化過程中因部分與反應使催化劑“失效”。在一定溫度下可用將其“再生”,原理如圖所示。若開始加入,“失效”一段時間后測得固體中的質量為,則此時所得固體的總質量等于________g。18.(10分)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如圖1是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圖示。(1)圖I中滴入稀鹽酸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圖Ⅱ為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兩者反應的微觀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2)結合圖Ⅱ的微觀圖示,判斷圖Ⅲ中①代表的粒子是________,若要驗證反應后溶液中稀鹽酸有剩余,可加入一種紅棕色粉末,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時,證明鹽酸有剩余。(3)通過分析組成和結構,可以預測物質的某些性質。請根據氫氧化鈉的性質,結合圖2分析推測的性質,下列不合理的是________。A.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B.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水C.能與反應生成 D.能與反應19.(12分)如圖所示為常見氣體制備、凈化、干燥、收集的部分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A中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2)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如果選用B裝置制二氧化碳,其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3)實驗室用裝滿水的E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口________(填“a”或“b”)輸入氣體。(4)若用鋅粒和稀鹽酸反應制取氫氣,收集的氫氣往往不純,想要得到純凈的氫氣,則連接儀器的順序是。(5)用裝置制取氧氣,由于藥品不足,沒有收集滿一瓶氧氣,在不拆解裝置、不添加反應物的情況下,想要多收集一些氧氣,接下來應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20.(10分)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能顯著提升建造航母及艦載機的材料性能,含有稀土元素釔的氧化釔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涂層材料。以富釔稀土礦(主要成分為,含有少量的等雜質)生產氧化釔的工藝流程如下,請回答:(1)在粉碎機中研磨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操作I的名稱是________,“酸溶”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3)向反應釜2中通入氣體X使溶液呈堿性,調節溶液的除去濾液I中雜質,沉淀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4)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為________(填化學式)。21.(14分)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對我國造紙工藝開展了項目式研學活動。(1)活動一:了解我國古代造紙技術【查閱資料】我國古代手工造紙以麻、木材、竹等為原料,經過如下圖多道工序而制成。【分析交流】古代造紙過程中步驟1加的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填“放熱”或“不放熱”)。同學們對黑液成分產生興趣,將少量黑液帶回實驗室進行探究。(2)活動二:探究黑液成為【提出問題】黑液中除了有機物還有哪些成分呢?【查閱資料】①黑液呈堿性;②氫氧化鈣與草木灰(主要成分為碳酸鉀)反應生成氫氧化鉀和碳酸鈣。【提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和;猜想三:和。【實驗方案】該興趣小組分別設計如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實驗 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方案一 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觀察現象。 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猜想________成立另取適量黑液于容器中,將二氧化碳傳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溶液至過量。 濃度變化呈明顯上升趨勢方案二 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溶液,觀察現象。 試管中有________生成 與方案一的結論一致【廢液處理】造紙會產生堿性廢水,加酸調節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鹽可用來制備________肥,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倒伏能力。(3)活動三:展望造紙發展前景現代壁紙、包裝紙要求紙張具有阻燃性,氫氧化鋁是常見的阻燃劑,其受熱至開始分解生成氧化鋁和水,氧化鋁覆蓋在紙張表面,起到________作用。【成果分享】通過研學實踐,同學們認識到造紙術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項杰出的發明創造,并且在不斷創新中傳承。化學試題參考答案(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1-10題每小題2分,11-15題每小題3分,共3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B C A A B D C C B D B D D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共65分)16.(11分)(1)導電(1分);大(1分);(1分);(2)(2分);(3)化學能(2分);(4)解:設生成的,需要過氧化鈉的質量為X……(1分)答:需要過氧化鈉的質量為。……(1分)17.(8分)(1)(2分);(2)①(2分);②氫分子很小,且在不斷運動(1分);(3)①分解反應(1分);②物理(1分);(4)68(1分)。18.(10分)(1)(2分);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2分);(2)氫氧根離子(2分); 紅棕色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2分); (3)D(2分)。19.(12分)(1)長頸漏斗(2分);(2)(2分);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2分);(3)b(2分);(4)(2分);(5)向長頸漏斗中加水(2分)。20.(10分)(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合理即可)(2分);(2)過濾(2分);(2分);(3)(2分);(4)(2分)。21.(14分)(1)(2分);放熱(2分);(2)二(2分);氯化鈣(合理即可)(2分);白色沉淀(與上一空對應,合理即可)(2分);鉀(2分);(3)隔絕氧氣(或阻燃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