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粵人版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臨考押題卷03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25小題,共50分)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序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2025年2月7日20點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隆重舉行,本屆亞冬會的口號是“冰雪同夢,亞洲同心”。沙特阿拉伯和柬埔寨首次參加亞冬會。讀圖“亞洲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沙特阿拉伯和柬埔寨的運動員在參賽期間,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是( )A.低溫天氣 B.通訊困難 C.交通不便 D.場館簡陋2.圖中甲國家位于( )A.東亞 B.南亞 C.西亞 D.北亞3.圖中乙大洋、丙大洲分別是( )A.大西洋 北美洲 B.北冰洋 大洋洲 C.印度洋 大洋洲 D.太平洋 歐洲4.圖中所示的民居風格迥異,反映了亞洲( )A.河流眾多 B.氣候多樣 C.地形多樣 D.人口眾多【答案】1.A 2.C 3.D 4.B【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沙特阿拉伯位于熱帶沙漠氣候區,柬埔寨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兩國氣溫常年較高,而亞冬會2月7日在哈爾濱舉辦,哈爾濱冬季寒冷,所以兩國運動員面臨的最大挑戰可能是低溫天氣,A正確;舉辦國際賽事,現代通訊技術發達,不會是最大挑戰,排除B;哈爾濱作為大城市交通設施完善,不會是最大挑戰,排除C;亞冬會作為大型賽事,場館設施通常先進,不會是最大挑戰,排除D。故選A。2.根據所學知識,讀圖可知,甲國家位于西亞地區,C正確,排除ABD。故選C。3.根據所學知識,從圖中可以看出,乙大洋位于亞洲東部,為太平洋,丙大洲位于亞洲西部為歐洲,D正確,排除ABC。故選D。4.根據所學知識,民居風格適應不同氣候,B正確;河流眾多與民居風格無關,排除A;雖然地形影響氣候,但直接反映的是氣候多樣性,排除C;人口眾多與民居風格無關,排除D。故選B。東南亞許多國家缺乏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崎嶇的地形和較低的人均收入使摩托車成為東南亞居民最受歡迎的出行方式。近年來,東南亞各國紛紛推進摩托車“油改電”,以提升新能源消費占比。下圖示意東南亞位置和地形特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摩托車在東南亞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當地多( )A.平原、盆地 B.高原、陡崖 C.山地、丘陵 D.丘陵、盆地6.東南亞吸引全球摩托車制造商在此投資建廠的優勢主要是( )A.需求旺盛,市場廣闊 B.科技發達,技術先進C.礦產資源豐富 D.人口稠密,勞動力素質高7.東南亞推進摩托車“油改電”,將有利于當地( )A.完善公共系統 B.改善環境質量 C.減緩交通擁堵 D.提高通勤效率【答案】5.C 6.A 7.B【解析】5.東南亞地區地形復雜,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盆地、高原面積較少。崎嶇的地形使得摩托車成為當地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摩托車在東南亞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當地多山地、丘陵。C正確,ABD錯誤;故選C。6.東南亞地區人口眾多,摩托車需求旺盛,市場廣闊,因此吸引了全球摩托車制造商在此投資建廠,A正確。東南亞主要屬于發展中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勞動力素質低,BD錯誤;與礦產資源無關,C錯誤;故選A。7.推進摩托車“油改電”有助于減少燃油消耗,降低尾氣排放,從而改善環境質量,B正確;對完善公交系統、減緩交通擁堵和提高通勤效率影響不大,ACD錯誤。故選B。“硅谷”位于美國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市的東南部,是世界微電子工業中心。如圖為美國本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根據密西西比河干流流向,推斷美國中部平原的地勢特征,大致是( )A.西高東低 B.北高南低 C.東西高,中間低 D.四周高,中間低9.下列關于美國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成為“硅谷”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①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 ②交通便捷 ③氣候溫暖濕潤,環境優美 ④礦產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8.B 9.A【解析】8.讀圖可知,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大致是從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根據水往低處流的原理,河流的流向反映了地勢的高低變化,密西西比河干流從北向南流,說明美國中部平原的地勢特征是北高南低,B正確,ACD錯誤。故選B。9.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眾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能夠為微電子工業提供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和科研成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①正確。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交通便利,發達的交通有利于產品的運輸和人員的往來,便于與國內外市場進行聯系,②正確。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氣候溫暖濕潤,環境優美,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環境能夠吸引高科技人才在此工作和生活,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和發展,③正確。微電子工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其發展主要依賴的是科技和人才,而不是礦產資源,④錯誤。故選A。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國家正聯手在打造橫穿非洲大陸的“綠色長城”,完成下面小題。10.據“綠色長城”的位置,分析修建“綠色長城”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荒漠化南移 B.增加大氣降水C.防治水土流失 D.保護生物多樣性11.除建設“綠色長城”外,沿線國家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大量放牧和開墾耕地 B.鼓勵生育,提高人口數量C.完全禁止開發任何土地資源 D.保護好現有的林草資源12.非洲“綠色長城”帶大致位于( )的交接帶。A.熱帶草原與熱帶季風氣候區 B.熱帶雨林與熱帶沙漠氣候區C.熱帶草原與熱帶沙漠氣候區 D.熱帶雨林與熱帶草原氣候區【答案】10.A 11.D 12.C【解析】10.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緣的熱帶草原地區,由于過度放牧、過度開墾、人口增長等因素,導致土地退化,沙漠化加劇。修建“綠色長城”可以有效地阻止沙漠化南移,保護生態環境,A正確;與增加大氣降水、防治水土流失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無關,BCD錯誤。故選A。11.由上題分析可知,修建“綠色長城”的主要作用是防治荒漠化南移,因此沿線國家還可以保護現有的林草資源,防止風沙的漫延,D正確;大量放牧和開墾耕地會破壞地表植被,加快土地的荒漠化,A錯誤;鼓勵生育,提高人口數量,在生產力水平落后的非洲,為養育更多的人口,人們會過度放牧、開始耕地,加劇土地的荒漠化,B錯誤;完全禁止開發任何土地資源,不利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C錯誤。故選D。12.根據題目描述,“綠色長城”帶位于非洲,其主要作用是防治荒漠化南移。結合已學可知,非洲的荒漠化主要發生在撒哈拉沙漠南緣,即熱帶草原與熱帶沙漠氣候區的交接地帶,ABD錯誤,C正確。故選C。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水生產國,截至2024年底,全國擁有43座海水淡化廠,日產淡水最高可達1330萬噸。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設施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石油。近年來,沙特阿拉伯開始探索修建太陽能海水淡化廠,這種水廠采用光伏和反滲透技術淡化海水,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太陽光,為海水淡化過程提供動力,從而減少碳排放。圖1為沙特阿拉伯及周邊地區油氣田和輸油管道分布圖,圖2為海水淡化廠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廠主要位于( )A.紅海沿岸 B.油氣田附近 C.輸油管道附近 D.波斯灣沿岸14.修建太陽能海水淡化廠對沙特阿拉伯的有利影響有( )①有利于增加沙特阿拉伯的淡水量,為生產生活提供用水②有利于節約本國石油資源,保存石油儲備③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減少燃燒石油產生的環境污染④有利于熱帶沙漠氣候的改善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3.A 14.B【解析】13.由海水淡化廠的圖例分布可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廠主要分布在紅海沿岸,波斯灣沿岸海水淡化廠分布少于紅海沿岸,A正確,D錯誤;油氣田附近、輸油管道附近均不是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廠分布區,BC錯誤;故選A。14.太陽能海水淡化廠通過光伏技術淡化海水,直接增加了淡水產量,為生產生活提供用水,①正確;傳統海水淡化廠依賴石油作為能源,而太陽能淡化廠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減少了對石油的消耗,②正確;太陽能是清潔能源,不產生碳排放;而燃燒石油會排放溫室氣體和污染物。因此,太陽能淡化廠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③正確;沙漠氣候主要由大氣環流和地理因素決定,無法通過修建太陽能海水淡化廠改善,④錯誤;故選B。印度階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個標志性建筑物,為人們提供了取水、納涼等多種用途,現在大部分階梯井處于衰落狀態。下圖為印度齋浦爾市的階梯井景觀及該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5.結合材料分析,“階梯井”采用階梯狀建造主要是為了( )A.節約成本 B.利于采光 C.減少蒸發 D.匯集雨水16.如今,印度政府大力保護和修繕階梯井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財力雄厚 B.消除旱澇災害 C.文化傳承和保護 D.方便蓄水、取水【答案】15.D 16.C【解析】15.階梯狀建造并沒有明顯節約成本的優勢,相反可能會增加建設成本,因為其結構相對復雜,A錯誤;階梯并主要功能不是采光,采光不是采用階梯狀建造的主要目的,B錯誤;印度氣候炎熱,蒸發強烈,采用階梯狀建造不利于減少蒸發,C錯誤;階梯狀建造使得人們可以更方便地用水,尤其是在不同水位時都能較容易地取水,這是采用階梯狀建造的主要目的,D正確,故選D。16.政府大力保護和修復階梯井不是因為政府財力雄厚,財力雄厚不是主要原因,A錯誤;階梯井作用有限,無法達到消除旱澇災害的程度,B錯誤;印度階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標志性建筑物,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印度政府大力保護和修復主要是為了文化傳承和保護,C正確;雖然階梯井有蓄水、取水功能,但這不是如今政府大力保護和修復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C。青年以舞傳情,兩國地標亮起國旗色,2024年8月15日巴西舉行多項慶祝活動,慶祝同中國建交50周年。巴中建交50年以來,“上到太空,下至大豆”取得多項外交成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上到太空,下至大豆”,在中巴合作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到太空”是指中國在航天航空領域可以給巴西提供技術支持B.巴西擁有資金和資源優勢C.中國擁有資金和資源優勢D.“下至大豆”是指中國出口大豆到巴西18.中國和巴西還將研發巴西首顆地球同步衛星,監測“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預報極端天氣。下列關于“地球之肺”的亞馬孫雨林的生態效益的描述,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①調節氣候,減少極端天氣的出現 ②調節生態平衡,影響生物多樣性③凈化空氣 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17.A 18.D【解析】17.中國在航天航空領域發展迅速,取得了眾多先進的技術成果,相比巴西在航天航空領域具有技術優勢,所以“上到太空”是指中國在航天航空領域可以給巴西提供技術支持,A正確;巴西資源豐富,但在資金方面并不具有明顯優勢,與發達國家相比,巴西仍屬于發展中國家,在資金和技術等方面有提升空間,B錯誤;中國資金相對較為充裕,但在資源方面,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鐵礦石等,中國并不是在資源方面全面具有優勢,C錯誤;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下至大豆”是指巴西出口大豆到中國,而不是中國出口大豆到巴西,D錯誤;故選A。18.亞馬孫雨林通過蒸騰作用等方式調節氣候,增加空氣濕度,減少極端天氣的出現,①正確;雨林是眾多生物的棲息地,對于調節生態平衡、維持生物多樣性起著關鍵作用,一旦雨林遭到破壞,許多生物將失去生存環境,影響生物多樣性,②正確;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亞馬孫雨林面積廣闊,能夠凈化空氣,被稱為“地球之肺”,③正確;雨林的植被可以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其龐大的根系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④正確。綜上,D①②③④都正確,ABC錯誤;故選D。俄羅斯秋明、漢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這些城市以及周邊地區采用荷蘭等國的技術,建立了大型溫室蔬菜培植基地。下圖為俄羅斯局部地區略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9.限制該地區蔬菜種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熱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20.該地區利用溫室種植蔬菜的優勢條件是( )A.勞動力成本低 B.生產技術先進 C.種植歷史悠久 D.能源供應充足【答案】19.A 20.D【解析】19.俄羅斯該區域緯度高,太陽高度角小,獲得太陽輻射少,熱量不足,蔬菜生長周期受影響,是限制蔬菜種植的主要自然因素,A正確;該區域有河流等,水分不是最主要限制因素;緯度高夏季日照時間長,光照不缺;俄羅斯秋明、漢特—曼西斯克等城市土壤肥沃,土壤不是限制因素,BCD錯誤。故選A。20.讀圖例可知,俄羅斯該區域煤、石油等能源資源豐富,溫室種植需能源維持溫度等,能源供應充足是優勢,D正確;俄羅斯地廣人稀,勞動力成本并不低;生產技術是引進荷蘭等國的,本地種植歷史并不悠久,ABC錯誤。故選D。油橄欖具有喜溫耐旱的特性,根系發達,葉面較硬且具有蠟質層。讀“油橄欖景觀圖”和“油橄欖生長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21.讀圖分析,油橄欖根系發達,葉面較硬且具有蠟質層的特性是為了適應當地( )A.全年溫和濕潤的氣候 B.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C.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 D.夏季炎熱干燥的氣候22.根據油橄欖生長習性,推測其適合生長的國家是( )A.新加坡 B.法國 C.巴西 D.印度【答案】21.D 22.B【解析】21.圖中氣候類型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氣候。油橄欖根系發達,有利于吸收水分,樹皮厚,樹葉葉面有油質包裹,有利于防止水分蒸發,這些特征都是為了適應夏季炎熱干燥的氣候,D正確,ABC錯誤。故選D。22. 根據油橄欖生長習性,油橄欖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法國南部屬于地中海氣候,B正確;新加坡、印度、巴西以熱帶氣候為主,ACD排除。故選B。《光語者》是我國首部有關極地科考的紀錄片,主要記錄了我國科考隊員在北極觀測極光、監測極地空間環境的故事。讀北極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3.《光語者》紀錄片中有一段令人震撼的北極極光混剪,結合北極地區極夜等自然現象,在北極觀測極光的最佳時期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24.黃河站工作人員所需果蔬均需外運,這是因為( )A.該地沒有土地資源 B.該地氣候寒冷,無法種植果蔬C.為了節省科學考察費用 D.臨近海洋,運輸便利25.中國在北極地區建立黃河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開展空間環境探測 B.研究氣候變化C.開發豐富的礦產資源 D.進行光學觀測【答案】23.D 24.B 25.C【解析】23.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時,黑暗的天空背景更利于極光觀測。12月-次年2月北極地區處于極夜期,而3-5月、6-8月、9-11月不是極夜為主的時段,所以在北極觀測極光的最佳時期是12月-次年2月,D正確,排除ABC。故選D。24.黃河站位于北極地區,緯度高,氣候寒冷,不具備果蔬生長所需的熱量等條件,無法種植果蔬,所以工作人員所需果蔬均需外運,B正確;該地有土地資源只是不適宜果蔬種植,A錯誤;果蔬外運不是為節省科考費用,C錯誤;臨近海洋與果蔬需外運的原因關聯小,D錯誤,故選B。25.中國在北極地區建立黃河站,主要是開展空間環境探測、研究氣候變化、進行光學觀測等科研活動,ABD正確,不符合題意;開發北極地區礦產資源受國際規則等限制,且不是建立黃河站的主要目的,C錯誤,符合題意。故選C 。二、綜合題(每空2分,共50分)26.小麥喜溫耐旱,是一種在世界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印度和俄羅斯根據自身地理條件種植小麥,成為全球小麥主要生產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小麥的生長】(1)受熱量影響,俄羅斯小麥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氣溫 ℃之間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南部。(2)與俄羅斯相比,印度緯度較低,絕大部分地區處于熱帶和亞熱帶,小麥則主要分布在 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平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的區域。【小麥的生產】(3)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是以首都 為中心的工業區。俄羅斯重工業發達,為小麥生產提供了農用機械等設備,機械化水平高。(4)印度人口眾多,勞動力數量 ,成為糧食生產的優勢之一,而迅速增長的人口,以及西南季風不穩定導致的 災害頻繁,又給印度糧食生產帶來了沉重壓力。【小麥的發展】(5)為了提高小麥產量,俄羅斯和印度都在采取措施,其中印度采取了 等措施。【答案】(1)0-12 (2)德干 (3)莫斯科 (4) 充足/多 水旱(5)改良品種/科學技術/發展水利工程等【解析】(1)從俄羅斯小麥主產區及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可知,小麥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氣溫0-12℃之間的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該區域熱量條件相對適宜小麥生長。(2)根據印度小麥主產區分布圖,印度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平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區域。(3)俄羅斯工業最發達地區是以首都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其重工業發達,能為小麥生產提供農用機械等設備,提升機械化水平。(4)印度人口眾多,勞動力數量充足(多),利于糧食生產。印度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西南季風不穩定,會導致水旱災害頻繁,給糧食生產帶來壓力。(5)為提高小麥產量,印度采取改良品種、運用科學技術、發展水利工程等措施。改良品種可提高小麥抗病蟲害能力和產量;科學技術能優化種植方法;發展水利工程可應對水旱災害,保障灌溉。2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機器人是指采用傳感器、智能和控制系統以及驅動系統三種基本技術的智能機械系統。【突破困境——機器人產業方興未艾】由于日本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等因素,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持續加大機器人產業投入,機器人產量逐年增長。圖為2000—2030年日本人口年齡結構圖。(1)據材料推斷,日本持續加大機器人產業投入的背景是( )A.自然資源匱乏 B.科技創新能力強C.海運便利 D.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成本高【快速發展——強大工業托舉產業發展】日本工業機器人占全球供應量的45%,被稱為“機器人王國”。日本出臺了《機器人白皮書》《機器人新戰略》等政策,將機器人與IT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圖為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示意圖。(2)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與 沿岸的狹長地帶,并分析分布在該區域的主要原因是 。(3)分析日本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優勢條件 。【未來可期——機器人產業賦能生活】近些年,機器人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制造業、服務業、醫療護理、公共建設等領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4)日本機器人產業中所需要的金屬材料主要依賴 (填“國外進口”或“國內自產”),采用的主要運輸方式是 運輸(填“海洋”或“公路”)。(5)根據圖文資料,結合日本國情推測日本機器人將廣泛應用于哪些方面 。【答案】(1)D (2) 瀨戶內海 原因:沿海多平原,便于建設:城市和人口集中,國內消費市場廣闊:港口條件優越,海運便利:便于進出口,節約交通成本:人口集中,勞動力豐富/素質高(任答1點,言之有理即可)(3)政策支持:資金充足:科技發達(任答2點,言之有理即可)(4) 國外進口 海洋(5)工業生產、醫療護理、養老服務等(任答1點,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讀材料可知,日本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老年人口比重越來越大,出現了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現象,因此日本重視與持續加大機器人產業投入的背景:一是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二是勞動力工資水平較高,故D正確。和自然資源匱乏無關,故A錯誤,科技進步,創新研發能力強不是持續加大該產業投入的背景,故B錯誤;與海運便利無關,故C錯誤。故選D。(2)讀圖可知日本的工業區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與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原因:日本國內資源缺乏,需要大量進口原料,國內市場狹小,需要出口產品。太平洋沿岸與瀨戶內海沿岸,沿海多平原,便于建設工廠;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這里城市和人口集中,國內消費市場廣闊;人口集中,勞動力較豐富等。(3)根據材料日本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優勢條件有:日本經濟發達,資金充足;非常重視科技創新,科技力量雄厚;日本出臺了《機器人白皮書》《機器人新戰略》等政策,有政策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早,經濟技術較成熟。(4)日本國內礦產資源貧乏,金屬材料大多依賴進口;日本是島國,海運發達,海洋運輸運量大、運費低,適合大量進口金屬材料。(5)機器人可以應用在工業生產、醫療護理、養老服務等多個領域;如工業機器人、掃地機器人、老人護理機器人、餐館送菜機器人、包裹分揀機器人、道路指引機器人、快遞配送機器人、高空作業機器人等,機器人在生產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可以節省勞動力資源;提高生產效率;提高人們生活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從事安全應急和極限環境的工作等。28.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多汁牧草水分含量比較高,長的柔嫩,口感良好,適宜在溫和濕潤、水源充足的環境中生長。而普通牧草相對而言則水分較少,因為它對環境的要求較低,所以也就導致它所含有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相對“貧瘠”,同時抗病能力較弱。材料二 圖1是澳大利亞位置及降水分布圖,圖2是澳大利亞丁地氣候資料圖,圖3是澳大利亞地形、礦產分布圖。(1)從緯度位置看,澳大利亞大陸中部被特殊緯線南回歸線穿過,圖1中的③地位于五帶中的 。(2)高溫干燥易引發森林火災,圖3中的丁地森林火災較多,根據圖2丁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判斷丁地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該地發生火災可能性最大的是哪幾個月? (填字母)。A.5—8月 B.12月—次年2月(3)澳大利亞某農場主計劃從英國引種多汁牧草,最適合的地點是圖3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4)讀圖可知,澳大利亞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簡要分析一下其原因? 。(任答一點)【答案】(1)南溫帶 (2) 地中海 B (3)甲(4) 東南沿海 東南部降水豐沛,氣候宜居;東南沿海地勢低平、土壤肥沃,適合城市建設和農業開發;海運便利,利于國際貿易和資源出口;為早期殖民據點、開發歷史悠久等。【解析】(1)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地球上五帶的劃分,南北回歸線之間是熱帶,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是北溫帶,南回歸線到南極圈之間是南溫帶;澳大利亞大陸中部被南回歸線穿過,③地在南回歸線以南,所以位于南溫帶。(2)讀丁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符合地中海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易引發火災。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12月-次年2月是夏季,高溫少雨,發生火災可能性最大,所以選B。(3)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多汁牧草適宜在溫和濕潤、水源充足環境生長。甲處位于澳大利亞東南沿海,降水豐富,氣候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生長;乙、丙、丁處降水相對較少,不太適宜引種多汁牧草。(4)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澳大利亞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氣候方面,東南沿海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居住;地形土壤上,地勢平坦、土壤條件好,利于發展城市和農業;交通上,沿海地區海運發達,便于對外交流;歷史因素是這里是早期殖民者到達并開發的地方。29.2024年2月7日宣布,中國南極秦嶺站正式開站。秦嶺站是中國在南極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之后的第五個考察站。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搜集了相關材料,對科考站建設及科考意義進行了探究性學習。 探究一:南極地區的氣候特征秦嶺站(74°56'S,163°42'E)位于南極三大灣系之一的羅斯海區域沿岸,羅斯海西海岸是南極洲氣候環境最為惡劣的區域之一。(1)由材料可知,秦嶺站地處東、西半球的 半球。試簡要分析秦嶺站選擇在2月開站的主要自然原因: 。(2)從氣候角度分析考察站工作人員進行科考時可能遭遇的困難: 。探究二:南極地區的主人前肢成鰭狀,在海里可以化身為一雙強有力的“劃槳”;重疊、密接的鱗片狀羽毛,海水難以浸透,以減少摩擦和湍流,還能抵御零下幾十度的低溫。(3)上述材料描述的是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 ,它們皮膚下厚厚的脂肪層,可以抵御嚴寒。探究三:南極地區的憂患南極大陸幾乎全被冰川覆蓋,占全球現代冰被面積的80%以上。冰層平均厚2000米,最厚達4750米。若地球氣溫持續上升,這些冰層全部融化,那么世界海平面將上升66米。(4)請你為緩解南極地區冰川消融趨勢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 。【答案】(1) 西 氣溫較高,白晝時間長 (2)酷寒、干燥、烈風 (3)企鵝(4)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等。【詳解】(1)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據圖可知,從東西半球看,秦嶺站地處西半球。秦嶺站位于南極地區,每年的2月份是南極地區的暖季,氣溫相對較高,且晝長夜短,有極晝現象,方便施工,這樣的氣候條件有利于進行科學考查。(2)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年平均氣溫-50℃;除嚴寒外,南極地區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極地區也被稱為地球上的“風庫”,年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考察站工作人員進行科考時可能遭遇的困難是酷寒、干燥和烈風。(3)企鵝是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被稱為“南極的主人”,企鵝皮膚下厚厚的脂肪層,可以抵御嚴寒。(4)南極地區冰川消融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密切,而全球氣候變暖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過度排放有關,因此,應對全球變暖問題,應從排放和吸收、公眾參與等方面分析。一方面應通過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提高植被覆蓋率,增加對溫室氣體的吸收;另一方面應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廣清潔能源,使用公共交通,綠色出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此外應加大監管的力度,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粵人版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臨考押題卷03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25小題,共50分)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序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2025年2月7日20點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隆重舉行,本屆亞冬會的口號是“冰雪同夢,亞洲同心”。沙特阿拉伯和柬埔寨首次參加亞冬會。讀圖“亞洲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沙特阿拉伯和柬埔寨的運動員在參賽期間,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是( )A.低溫天氣 B.通訊困難 C.交通不便 D.場館簡陋2.圖中甲國家位于( )A.東亞 B.南亞 C.西亞 D.北亞3.圖中乙大洋、丙大洲分別是( )A.大西洋 北美洲 B.北冰洋 大洋洲 C.印度洋 大洋洲 D.太平洋 歐洲4.圖中所示的民居風格迥異,反映了亞洲( )A.河流眾多 B.氣候多樣 C.地形多樣 D.人口眾多東南亞許多國家缺乏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崎嶇的地形和較低的人均收入使摩托車成為東南亞居民最受歡迎的出行方式。近年來,東南亞各國紛紛推進摩托車“油改電”,以提升新能源消費占比。下圖示意東南亞位置和地形特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摩托車在東南亞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當地多( )A.平原、盆地 B.高原、陡崖 C.山地、丘陵 D.丘陵、盆地6.東南亞吸引全球摩托車制造商在此投資建廠的優勢主要是( )A.需求旺盛,市場廣闊 B.科技發達,技術先進C.礦產資源豐富 D.人口稠密,勞動力素質高7.東南亞推進摩托車“油改電”,將有利于當地( )A.完善公共系統 B.改善環境質量 C.減緩交通擁堵 D.提高通勤效率“硅谷”位于美國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市的東南部,是世界微電子工業中心。如圖為美國本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根據密西西比河干流流向,推斷美國中部平原的地勢特征,大致是( )A.西高東低 B.北高南低 C.東西高,中間低 D.四周高,中間低9.下列關于美國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成為“硅谷”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①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 ②交通便捷 ③氣候溫暖濕潤,環境優美 ④礦產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國家正聯手在打造橫穿非洲大陸的“綠色長城”,完成下面小題。10.據“綠色長城”的位置,分析修建“綠色長城”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荒漠化南移 B.增加大氣降水C.防治水土流失 D.保護生物多樣性11.除建設“綠色長城”外,沿線國家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大量放牧和開墾耕地 B.鼓勵生育,提高人口數量C.完全禁止開發任何土地資源 D.保護好現有的林草資源12.非洲“綠色長城”帶大致位于( )的交接帶。A.熱帶草原與熱帶季風氣候區 B.熱帶雨林與熱帶沙漠氣候區C.熱帶草原與熱帶沙漠氣候區 D.熱帶雨林與熱帶草原氣候區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水生產國,截至2024年底,全國擁有43座海水淡化廠,日產淡水最高可達1330萬噸。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設施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石油。近年來,沙特阿拉伯開始探索修建太陽能海水淡化廠,這種水廠采用光伏和反滲透技術淡化海水,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太陽光,為海水淡化過程提供動力,從而減少碳排放。圖1為沙特阿拉伯及周邊地區油氣田和輸油管道分布圖,圖2為海水淡化廠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廠主要位于( )A.紅海沿岸 B.油氣田附近 C.輸油管道附近 D.波斯灣沿岸14.修建太陽能海水淡化廠對沙特阿拉伯的有利影響有( )①有利于增加沙特阿拉伯的淡水量,為生產生活提供用水②有利于節約本國石油資源,保存石油儲備③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減少燃燒石油產生的環境污染④有利于熱帶沙漠氣候的改善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印度階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個標志性建筑物,為人們提供了取水、納涼等多種用途,現在大部分階梯井處于衰落狀態。下圖為印度齋浦爾市的階梯井景觀及該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5.結合材料分析,“階梯井”采用階梯狀建造主要是為了( )A.節約成本 B.利于采光 C.減少蒸發 D.匯集雨水16.如今,印度政府大力保護和修繕階梯井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財力雄厚 B.消除旱澇災害 C.文化傳承和保護 D.方便蓄水、取水青年以舞傳情,兩國地標亮起國旗色,2024年8月15日巴西舉行多項慶祝活動,慶祝同中國建交50周年。巴中建交50年以來,“上到太空,下至大豆”取得多項外交成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上到太空,下至大豆”,在中巴合作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到太空”是指中國在航天航空領域可以給巴西提供技術支持B.巴西擁有資金和資源優勢C.中國擁有資金和資源優勢D.“下至大豆”是指中國出口大豆到巴西18.中國和巴西還將研發巴西首顆地球同步衛星,監測“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預報極端天氣。下列關于“地球之肺”的亞馬孫雨林的生態效益的描述,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①調節氣候,減少極端天氣的出現 ②調節生態平衡,影響生物多樣性③凈化空氣 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俄羅斯秋明、漢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這些城市以及周邊地區采用荷蘭等國的技術,建立了大型溫室蔬菜培植基地。下圖為俄羅斯局部地區略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9.限制該地區蔬菜種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熱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20.該地區利用溫室種植蔬菜的優勢條件是( )A.勞動力成本低 B.生產技術先進 C.種植歷史悠久 D.能源供應充足油橄欖具有喜溫耐旱的特性,根系發達,葉面較硬且具有蠟質層。讀“油橄欖景觀圖”和“油橄欖生長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21.讀圖分析,油橄欖根系發達,葉面較硬且具有蠟質層的特性是為了適應當地( )A.全年溫和濕潤的氣候 B.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C.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 D.夏季炎熱干燥的氣候22.根據油橄欖生長習性,推測其適合生長的國家是( )A.新加坡 B.法國 C.巴西 D.印度《光語者》是我國首部有關極地科考的紀錄片,主要記錄了我國科考隊員在北極觀測極光、監測極地空間環境的故事。讀北極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3.《光語者》紀錄片中有一段令人震撼的北極極光混剪,結合北極地區極夜等自然現象,在北極觀測極光的最佳時期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24.黃河站工作人員所需果蔬均需外運,這是因為( )A.該地沒有土地資源 B.該地氣候寒冷,無法種植果蔬C.為了節省科學考察費用 D.臨近海洋,運輸便利25.中國在北極地區建立黃河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開展空間環境探測 B.研究氣候變化C.開發豐富的礦產資源 D.進行光學觀測二、綜合題(每空2分,共50分)26.小麥喜溫耐旱,是一種在世界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印度和俄羅斯根據自身地理條件種植小麥,成為全球小麥主要生產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小麥的生長】(1)受熱量影響,俄羅斯小麥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氣溫 ℃之間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南部。(2)與俄羅斯相比,印度緯度較低,絕大部分地區處于熱帶和亞熱帶,小麥則主要分布在 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平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的區域。【小麥的生產】(3)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是以首都 為中心的工業區。俄羅斯重工業發達,為小麥生產提供了農用機械等設備,機械化水平高。(4)印度人口眾多,勞動力數量 ,成為糧食生產的優勢之一,而迅速增長的人口,以及西南季風不穩定導致的 災害頻繁,又給印度糧食生產帶來了沉重壓力。【小麥的發展】(5)為了提高小麥產量,俄羅斯和印度都在采取措施,其中印度采取了 等措施。2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機器人是指采用傳感器、智能和控制系統以及驅動系統三種基本技術的智能機械系統。【突破困境——機器人產業方興未艾】由于日本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等因素,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持續加大機器人產業投入,機器人產量逐年增長。圖為2000—2030年日本人口年齡結構圖。(1)據材料推斷,日本持續加大機器人產業投入的背景是( )A.自然資源匱乏 B.科技創新能力強C.海運便利 D.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成本高【快速發展——強大工業托舉產業發展】日本工業機器人占全球供應量的45%,被稱為“機器人王國”。日本出臺了《機器人白皮書》《機器人新戰略》等政策,將機器人與IT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圖為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示意圖。(2)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與 沿岸的狹長地帶,并分析分布在該區域的主要原因是 。(3)分析日本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優勢條件 。【未來可期——機器人產業賦能生活】近些年,機器人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制造業、服務業、醫療護理、公共建設等領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4)日本機器人產業中所需要的金屬材料主要依賴 (填“國外進口”或“國內自產”),采用的主要運輸方式是 運輸(填“海洋”或“公路”)。(5)根據圖文資料,結合日本國情推測日本機器人將廣泛應用于哪些方面 。28.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多汁牧草水分含量比較高,長的柔嫩,口感良好,適宜在溫和濕潤、水源充足的環境中生長。而普通牧草相對而言則水分較少,因為它對環境的要求較低,所以也就導致它所含有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相對“貧瘠”,同時抗病能力較弱。材料二 圖1是澳大利亞位置及降水分布圖,圖2是澳大利亞丁地氣候資料圖,圖3是澳大利亞地形、礦產分布圖。(1)從緯度位置看,澳大利亞大陸中部被特殊緯線南回歸線穿過,圖1中的③地位于五帶中的 。(2)高溫干燥易引發森林火災,圖3中的丁地森林火災較多,根據圖2丁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判斷丁地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該地發生火災可能性最大的是哪幾個月? (填字母)。A.5—8月 B.12月—次年2月(3)澳大利亞某農場主計劃從英國引種多汁牧草,最適合的地點是圖3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4)讀圖可知,澳大利亞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簡要分析一下其原因? 。(任答一點)29.2024年2月7日宣布,中國南極秦嶺站正式開站。秦嶺站是中國在南極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之后的第五個考察站。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搜集了相關材料,對科考站建設及科考意義進行了探究性學習。 探究一:南極地區的氣候特征秦嶺站(74°56'S,163°42'E)位于南極三大灣系之一的羅斯海區域沿岸,羅斯海西海岸是南極洲氣候環境最為惡劣的區域之一。(1)由材料可知,秦嶺站地處東、西半球的 半球。試簡要分析秦嶺站選擇在2月開站的主要自然原因: 。(2)從氣候角度分析考察站工作人員進行科考時可能遭遇的困難: 。探究二:南極地區的主人前肢成鰭狀,在海里可以化身為一雙強有力的“劃槳”;重疊、密接的鱗片狀羽毛,海水難以浸透,以減少摩擦和湍流,還能抵御零下幾十度的低溫。(3)上述材料描述的是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 ,它們皮膚下厚厚的脂肪層,可以抵御嚴寒。探究三:南極地區的憂患南極大陸幾乎全被冰川覆蓋,占全球現代冰被面積的80%以上。冰層平均厚2000米,最厚達4750米。若地球氣溫持續上升,這些冰層全部融化,那么世界海平面將上升66米。(4)請你為緩解南極地區冰川消融趨勢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情境化素養測評】期末臨考押題卷03(原卷)-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末檢測卷(粵人版2024).doc 【情境化素養測評】期末臨考押題卷03(解析)-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末檢測卷(粵人版2024).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