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 犟 龜教學目標 1.認識“陶、適”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幾”。2.能一邊讀一邊預測故事的內容,能根據故事的實際內容修正自己的想法。3.能嘗試根據文章的標題和書名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對預測的故事產生繼續閱讀的興趣。教學重難點1.能一邊讀一邊預測故事的內容,能根據故事的實際內容修正自己的想法。2.能嘗試根據文章的標題和書名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對預測的故事產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課時目標1.認識“陶、適”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幾”。2.分角色朗讀烏龜陶陶和其他動物的對話,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3.能一邊讀一邊預測故事的內容,能根據故事的實際內容修正自己的想法。教學過程板塊一 動畫導入,解析課題1.播放《龜兔賽跑》動畫視頻,了解故事里的烏龜特點,引出“犟龜”。(板書課題,指導“犟”的讀音。)2.(課件出示繪本封面圖)創設情境:犟龜陶陶要去參加獅王的婚禮,她能成功嗎?一起讀故事吧!板塊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帶著任務有感情地讀課文:用“△”標出陶陶遇到的動物,用“____”畫出重復出現的語句。2.生字學習:(課件出示會認字)(1)認讀生字組詞。(2)區分多音字“幾”。3.整體感知: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講述了烏龜陶陶克服種種困難,堅定不移地趕路,前去參加獅王的婚禮慶典的故事。)4.關注人物和情節,學生提煉情節,貼動物圖片,完成路線圖。5.學生齊讀課文中反復出現的語句(第8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感受其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板塊三 朗讀課文,嘗試預測1.回顧第8課,梳理預測的方法。(課件出示預測故事情節的方法)2.再讀課題,嘗試預測,作預測小卡。學生自由讀課文,自由預測,記錄自己的預測。3.小組合作學習:組內交流預測卡,分類整理同學們的預測,推選代表,全班交流預測內容和預測依據。4.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重點指導語速、表情、語氣等。5.邀請兩組學生作代表上臺戴頭飾表演,引導評價:誰的語氣最像蜘蛛?陶陶的表情夠堅定嗎?引導學生交流對烏龜陶陶的印象。(陶陶是一只目標堅定、固執不放棄的烏龜。)板塊四 小結遷移,作業延伸1.提煉主題:陶陶的“犟”不是固執,而是堅持目標,及時調整!2.分層作業。①基礎作業:在課文插圖中補充對話氣泡;②拓展作業:觀察身邊的“犟”人“犟”事,用1~2句話記錄下來。第2課時課型:新授 執行時間: 月 日 執教:課時目標1.能一邊讀一邊預測故事的內容,能根據故事的實際內容修正自己的想法。2.能嘗試根據文章的標題和書名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對預測的故事產生繼續閱讀的興趣。教學過程板塊一 復習導入,作業反饋1.展示學生繪制的陶陶路線圖。(示例:小洞前→荊棘叢→樹林和沙地→池塘→樹林和沙地……)2.隨機選取兩名學生,借助路線圖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教師提示關鍵詞:“雖然……但是……”)3.學生分享身邊的“犟”人“犟”事,教師板書課題。板塊二 隨文預測,學以致用1.讀第1自然段,預測烏龜陶陶的做法。讀第2~3自然段,根據故事的實際內容修正自己的想法。2.讀第4~6自然段,你覺得陶陶聽完蜘蛛的話后會是什么反應?3.當讀到蝸牛告訴陶陶走反了方向,你作了怎樣的預測?互相交流預測內容和預測依據。4.讀第14自然段,預測后面的情節。然后聽老師把故事講完,看看自己的預測和故事的實際內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板塊三 思辨探究,解讀“犟”的智慧1.創設情境:如果陶陶爬到半路,發現獅王婚禮已經取消,她還會繼續爬嗎?2.開展辯論會。正方:繼續爬,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反方:停止爬,選擇新目標更聰明。3.教師適時引導:堅持≠盲目,陶陶聽取蝸牛的建議調整路線,說明真正的“犟”需要智慧!板塊四 繪本對比,創意表達1.(課件出示繪本插圖)學生觀看插圖猜想結局,教師揭示原文結局。2.根據題目預測內容,引向課外閱讀:(課件出示課后第三題)組織學生自讀這些文章的標題和書名,大膽猜測里面可能寫了些什么。(學生交流反饋,教師小結學生的預測。)板塊五 升華主題,金句贈言1.(課件出示“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只要一步一步堅持走,我會準時趕到的?!保W生齊讀名言。2.教師總結:堅持的路上會有嘲笑和困難,但像陶陶一樣堅定目標、及時調整方向,我們都能遇見自己的慶典!布置實踐作業——我的一次“犟”經歷(要求寫出自己是如何堅持或如何調整的)。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以“讀、演、辯、創”為主線,通過沉浸式學習(如角色扮演)、批判性思考(分析“犟”是固執還是堅持)等,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領悟“堅持”的深層意義,避免空洞說教。需要改進的部分,如辯論環節需提供更具體的案例,幫助學生聯系實際;續編故事可增加繪畫選項,鼓勵多樣化表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