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壽昌中學2025屆高三地理標準化試題(五)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40分鐘 命題人: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80 分。)大氣散射輻射的強弱和大陽高度、大氣透明度有關。下圖為我國某城市大氣散射輻射日變化圖。完成 1 題。 有關該城市大氣散射輻射強弱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城區大于郊區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郊區大于城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國一海濱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陸風明顯。如圖示意當日該市不同高度的風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2~4題。2.當日在觀測場釋放一只氦氣球,觀測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漸轉向西南。釋放氣球的時間可能為A.1時 B.7時 C.13時 D.19時3.據圖推測,陸地大致位于海洋的A.東北方 B. 西北方 C.西南方 D.東南方4.當日該市所處的氣壓場的特點是A.南高北低,梯度大 B.南高北低,梯度小C.北高南低,梯度大 D.北高南低,梯度小副熱帶高壓的南側盛行強勁的東風氣流。受區域氣壓、風場和溫濕度等擾動的影響,在東風氣流中會存在一個槽或氣旋性彎曲較大區域,隨氣流如同波浪自東向西移動,稱為東風波。如圖示意我國東南某山區一次東風波過境情況,該地出現了暴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據此完成5~6題。5.圖示現象最可能發生在A.1月 B.4月 C.7月 D.10月6.此刻,東風波槽線附近大氣物理狀況是 B我國東北局部地區冬季會出現鋒面,北部氣溫高于南部的反常天氣過程,即倒暖鋒。該過程是因暖水面形成的暖氣團替代常規冷氣團,并被更強冷氣團推行導致。有無寒潮侵襲是預報倒暖鋒的關鍵。如圖為“某測站14—24時氣溫與風向示意圖”。完成7~8題。7. 下列關于倒暖鋒的說法,正確的是A.18—20時過境,向西南推進并伴隨降雪過程 B.18—20時過境,向東北推進并伴隨大風過程C.20—22時過境,向西南推進并伴隨增溫過程 D.20—22時過境,向東北推進并伴隨降水過程8. 在倒暖鋒影響下,該測站周邊近地面等壓線分布最接近A.① B.② C.③ D.④在空氣中水汽含量不變,保持氣壓一定的情況下,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稱為露點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如圖為“我國河套平原及其附近地區6月某日14時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據此完成 9 題。9. 最易出現揚沙天氣的地點是A.甲 B.乙 C.丙 D.丁伏爾加河流域開發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樞紐、梯級開發為核心,為城市生活和工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電力和水源。俄羅斯鱘屬于洄游性魚類,適宜在溫度為18 ℃—25 ℃的半咸水中生活,每年春秋兩季從里海沿伏爾加河上溯產卵,但不同季節洄游距離差異較大。如圖示意里海部分水域及伏爾加河主要流經地區。據此完成10題。10.伏爾加河流域的開發可能會導致河口處A.湖水的鹽度降低 B.生物多樣性增多 C.俄羅斯鱘餌料增多 D.三角洲面積變大如圖為“世界某區域洋流分布示意圖”。完成 11 題。11.圖中②洋流A.受極地東風影響,成因上屬風海流 B.受西風影響,性質上屬于暖流C.屬于副熱帶環流,該環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D.屬南極環流,該環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懷特基急流是出現在赤道印度洋海表面的東向急流,僅在部分季節出現。其產生的大量熱、鹽和水團緯向再分配對東印度洋熱鹽環流具有重要作用,并改變印度洋局部氣壓。厄爾尼諾能改變懷特基急流的強度,進而影響東印度洋表層海水鹽度。在厄爾尼諾期間,索馬里附近降水增加,水溫上升。如圖示意不同季節赤道附近印度洋表層環流(注:溫躍層是位于海面以下100—200 m的、溫度和密度有巨大變化的一層,是上層的薄暖水層與下層的厚冷水層間出現水溫急劇下降的層)。據此完成12~13題。12. 懷特基急流主要出現的季節可能是①春季(4—5月) ②夏季(6—8月) ③秋季(10月—11月) ④冬季(12月—次年2月)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③13. 懷特基急流發生時,會導致赤道印度洋表層A. 東印度洋密度變大 B.東印度洋溫躍層加深C.西印度洋溫躍層下降 D.西印度洋海平面上升硬葉常綠闊葉林是我國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特有的植被類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規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數量稀少的硬葉常綠闊葉林存活并繁衍,成為該地區優勢植被。川滇高山櫟是其建群種,從河谷至雪線均有分布,極低溫下仍終年常綠。下圖示意川滇高山櫟平均高度與山地海拔的關系。據此完成14~15題。14.青藏高原大規模隆起前,其東南邊緣的優勢植被最可能為A.落葉闊葉林 B.常綠闊葉林 C.常綠針葉林 D.常綠硬葉林15.影響海拔3 100—3 200米地區川滇高山櫟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條件 B.熱量條件 C.河谷風速 D.人類干擾如圖為“華北某山谷局部植被分布圖”。據此完成 16 題。16. 該山谷植被生長狀況較好的一側及其主要原因是( )A.南坡,蒸發較弱 B.北坡,光照較強 C.南坡,降水較多 D.北坡,熱量較強17.18.1920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21. 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 圖1為“長江兩水文站位置及水文數據圖”,懸沙是指河水中懸移的泥沙,甲地為雨養農業(無人工灌溉,僅靠自然降水作為水分來源的農業生產)區。圖2為“圖1中甲地某年土壤鹽分變化圖”,土壤電導率值越大鹽分越高。第21題圖1 第21題圖2材料二 長江三峽水庫的建成蓄水,對其下游河段輸水輸沙能力造成一定影響。水庫下泄水流挾帶的泥沙越少,對河床沖刷越強。河口土壤的水鹽變化深受氣象、水文等因素制約,土壤鹽分過高,會對低耐鹽作物造成危害。三峽水庫建成前后,宜昌與漢口兩水文站測得懸沙平均粒徑發生了變化,宜昌站變________,漢口站變________,分析成因。(8分)22.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材料一 尼日爾河發源于富塔賈隆高原,注入幾內亞灣,全長約4 200 km,流域面積210萬km2,在塞古—迪雷間的盆地形成大型內陸三角洲,在幾內亞灣發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 如圖為“尼日爾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圖”,如表為“尼日爾河部分水文站年徑流量與年輸沙量統計表”。水文站 馬西納 迪雷 尼亞美 洛科賈 奧尼查年徑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年輸沙量(萬噸) 177 100 350 1 290 5 800說明尼日爾河流經內陸三角洲前后徑流量和輸沙量發生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12分)壽昌中學2025屆高三地理標準化試題(五)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40分鐘 命題人: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80 分。)大氣散射輻射的強弱和大陽高度、大氣透明度有關。下圖為我國某城市大氣散射輻射日變化圖。完成 1 題。 有關該城市大氣散射輻射強弱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城區大于郊區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郊區大于城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國一海濱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陸風明顯。如圖示意當日該市不同高度的風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2~4題。2.當日在觀測場釋放一只氦氣球,觀測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漸轉向西南。釋放氣球的時間可能為A.1時 B.7時 C.13時 D.19時3.據圖推測,陸地大致位于海洋的A.東北方 B. 西北方 C.西南方 D.東南方4.當日該市所處的氣壓場的特點是A.南高北低,梯度大 B.南高北低,梯度小C.北高南低,梯度大 D.北高南低,梯度小副熱帶高壓的南側盛行強勁的東風氣流。受區域氣壓、風場和溫濕度等擾動的影響,在東風氣流中會存在一個槽或氣旋性彎曲較大區域,隨氣流如同波浪自東向西移動,稱為東風波。如圖示意我國東南某山區一次東風波過境情況,該地出現了暴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據此完成5~6題。5.圖示現象最可能發生在A.1月 B.4月 C.7月 D.10月6.此刻,東風波槽線附近大氣物理狀況是 B我國東北局部地區冬季會出現鋒面,北部氣溫高于南部的反常天氣過程,即倒暖鋒。該過程是因暖水面形成的暖氣團替代常規冷氣團,并被更強冷氣團推行導致。有無寒潮侵襲是預報倒暖鋒的關鍵。如圖為“某測站14—24時氣溫與風向示意圖”。完成7~8題。7. 下列關于倒暖鋒的說法,正確的是A.18—20時過境,向西南推進并伴隨降雪過程 B.18—20時過境,向東北推進并伴隨大風過程C.20—22時過境,向西南推進并伴隨增溫過程 D.20—22時過境,向東北推進并伴隨降水過程8. 在倒暖鋒影響下,該測站周邊近地面等壓線分布最接近A.① B.② C.③ D.④在空氣中水汽含量不變,保持氣壓一定的情況下,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稱為露點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如圖為“我國河套平原及其附近地區6月某日14時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據此完成 9 題。9. 最易出現揚沙天氣的地點是A.甲 B.乙 C.丙 D.丁伏爾加河流域開發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樞紐、梯級開發為核心,為城市生活和工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電力和水源。俄羅斯鱘屬于洄游性魚類,適宜在溫度為18 ℃—25 ℃的半咸水中生活,每年春秋兩季從里海沿伏爾加河上溯產卵,但不同季節洄游距離差異較大。如圖示意里海部分水域及伏爾加河主要流經地區。據此完成10題。10.伏爾加河流域的開發可能會導致河口處A.湖水的鹽度降低 B.生物多樣性增多 C.俄羅斯鱘餌料增多 D.三角洲面積變大如圖為“世界某區域洋流分布示意圖”。完成 11 題。11.圖中②洋流A.受極地東風影響,成因上屬風海流 B.受西風影響,性質上屬于暖流C.屬于副熱帶環流,該環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D.屬南極環流,該環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懷特基急流是出現在赤道印度洋海表面的東向急流,僅在部分季節出現。其產生的大量熱、鹽和水團緯向再分配對東印度洋熱鹽環流具有重要作用,并改變印度洋局部氣壓。厄爾尼諾能改變懷特基急流的強度,進而影響東印度洋表層海水鹽度。在厄爾尼諾期間,索馬里附近降水增加,水溫上升。如圖示意不同季節赤道附近印度洋表層環流(注:溫躍層是位于海面以下100—200 m的、溫度和密度有巨大變化的一層,是上層的薄暖水層與下層的厚冷水層間出現水溫急劇下降的層)。據此完成12~13題。12. 懷特基急流主要出現的季節可能是①春季(4—5月) ②夏季(6—8月) ③秋季(10月—11月) ④冬季(12月—次年2月)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③13. 懷特基急流發生時,會導致赤道印度洋表層A. 東印度洋密度變大 B.東印度洋溫躍層加深C.西印度洋溫躍層下降 D.西印度洋海平面上升硬葉常綠闊葉林是我國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特有的植被類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規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數量稀少的硬葉常綠闊葉林存活并繁衍,成為該地區優勢植被。川滇高山櫟是其建群種,從河谷至雪線均有分布,極低溫下仍終年常綠。下圖示意川滇高山櫟平均高度與山地海拔的關系。據此完成14~15題。14.青藏高原大規模隆起前,其東南邊緣的優勢植被最可能為A.落葉闊葉林 B.常綠闊葉林 C.常綠針葉林 D.常綠硬葉林15.影響海拔3 100—3 200米地區川滇高山櫟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條件 B.熱量條件 C.河谷風速 D.人類干擾如圖為“華北某山谷局部植被分布圖”。據此完成 16 題。16. 該山谷植被生長狀況較好的一側及其主要原因是( )A.南坡,蒸發較弱 B.北坡,光照較強 C.南坡,降水較多 D.北坡,熱量較強17.18.1920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21. 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 圖1為“長江兩水文站位置及水文數據圖”,懸沙是指河水中懸移的泥沙,甲地為雨養農業(無人工灌溉,僅靠自然降水作為水分來源的農業生產)區。圖2為“圖1中甲地某年土壤鹽分變化圖”,土壤電導率值越大鹽分越高。第21題圖1 第21題圖2材料二 長江三峽水庫的建成蓄水,對其下游河段輸水輸沙能力造成一定影響。水庫下泄水流挾帶的泥沙越少,對河床沖刷越強。河口土壤的水鹽變化深受氣象、水文等因素制約,土壤鹽分過高,會對低耐鹽作物造成危害。三峽水庫建成前后,宜昌與漢口兩水文站測得懸沙平均粒徑發生了變化,宜昌站變________,漢口站變________,分析成因。(8分)細(2分) 粗(2分)粗泥沙在庫區沉積,(2分)宜昌站懸沙粒徑變細;宜昌—漢口段河流含沙量減少,對河床沖刷增強,(2分)漢口站懸沙粒徑變粗。22.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材料一 尼日爾河發源于富塔賈隆高原,注入幾內亞灣,全長約4 200 km,流域面積210萬km2,在塞古—迪雷間的盆地形成大型內陸三角洲,在幾內亞灣發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 如圖為“尼日爾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圖”,如表為“尼日爾河部分水文站年徑流量與年輸沙量統計表”。水文站 馬西納 迪雷 尼亞美 洛科賈 奧尼查年徑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年輸沙量(萬噸) 177 100 350 1 290 5 800說明尼日爾河流經內陸三角洲前后徑流量和輸沙量發生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12分)變化:徑流量減少;徑流季節變化減小;輸沙量減少。原因:河湖多,調節能力強;蒸發強;下滲多;地勢平緩,流速減小,泥沙沉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