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蜘蛛開店》教學目標①文化自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告訴學生明白做事要迎難而上,有始有終的道理。②語言運用:會認“蹲、店”等15個生字,會寫“店、決”等9個生字,會寫“飛蟲、決定”等6個詞語。朗讀課文,能根據示意圖講故事。③思維能力:在朗讀的過程中,了解課文內容,明白蜘蛛的改變。④審美創造:在了解蜘蛛的變化的基礎上,明白做事要迎難而上,有始有終的道理。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能讀準讀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的意思,初步建立音形義的聯系。書寫時初步感受漢字筆畫的搭配勻稱,力求規范、端正、整潔。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教學難點 能講述這個故事。學會運用想象續編故事,培養學生迎難而上、不退縮的美好品質。教學過程詞語聽寫商店 決定 終于 工夫 完成一、回顧蜘蛛開“口罩編織店”的故事1.根據故事的四個要點,回顧蜘蛛開“口罩編織店”的過程。賣什么 招牌是什么 顧客是誰 結果怎樣 2.貼板書:賣口罩——河馬—織了一整天。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蜘蛛開店》的故事。任務一 學習蜘蛛開“圍巾編織店”和“襪子編織店”的過程一、學習蜘蛛開“圍巾編織店”的過程活動一 讀第5—8自然段,完成填空。1.研究蜘蛛改賣圍巾的原因。(1)提問:蜘蛛開始是賣口罩,這一次為什么改賣圍巾呢?(2)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教師引導:蜘蛛織了一整天的口罩,晚上他想著賣圍巾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2.研究“招牌”。(1)指名讀第六自然段,提問:看了蜘蛛的招牌你想說什么 (2)齊讀句子,指導朗讀3.研究“顧客(1)招牌一換,顧客就來了。指名讀第七自然段,誰來介紹一下蜘蛛的新顧客?(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只見身子不見頭”“脖子和大樹一樣高”“腦袋從樹葉間露出來”,體會長頸鹿個子高和脖子長的特點。4.研究“結果”。(1)蜘蛛覺得圍巾織起來很簡單,結果怎樣呢 指名讀第八自然段,引導思考:這么簡單的圍巾,怎么足足織了一個星期呢?(2)補充資料:成年的長頸鹿站立時可達6~8米,剛剛出生的長頸鹿就有1.8米,而其中頭和脖子就占了身高的一半以上。(3)引導思考:同學們,想想長頸鹿的圍巾該有多長啊(4)指導朗讀:想想小小的蜘蛛不停織毛巾的樣子,可以重讀“織啊織”“足足”“一個星期”“長長的”。三、學習蜘蛛開“襪子編織店”的過程活動二 讀第9—11自然段,完成填空1.看來織圍巾很簡單,但遇到長頸鹿就不簡單了,所以蜘蛛又決定賣什么呢 投影展示小組學習單,小組代表反饋學習成果。2.引導討論:這一部分和前兩部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3.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想象蜘蛛織了一個星期圍巾的心情,以及見到蜈蚣后嚇得跑回網上的心情,再讀這一部分內容。4.讓小組同學合作朗讀這一部分,學生之間互評。任務二、根據示意圖,練習講故事1.提問:學完了蜘蛛三次開店的故事,你發現了什么 (可以提示學生看板書或者課后題的示意圖)2.依據示意圖,同桌練習講故事3.全班展示,評價。任務三 展開想象,續編故事1.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呢 2.通過問題,提示續編故事的思路。我們可以這么想……(1)接下來蜘蛛和蜈蚣會發生什么事情 (2)蜘蛛接下來又會想賣什么 又會遇到什么動物 (3)蜘蛛可能會反思自己,他會做出什么改變 又會遇到什么事情 (4)如果蜘蛛放棄開店,又會遇到什么事情 (5)關于蜘蛛的故事,還有什么新的想法 3.根據問題提示,小組選一個思路來合作編故事。4.全班展示,續講故事任務四 書寫生字1.出示漢字:換、期。交流寫這2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2.指導觀察這4個字的比例和關鍵筆畫。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指導:(1)“換”:左右兩部分上下平齊,右半部分寫的緊密些,橫畫注意避讓,最后一筆是捺。(2)“期”:左右同寬,左邊“其”略高,右邊“月”略低,“其”的最后一筆略短。中間兩橫挨左挨右,“月”中間兩橫挨左不挨右。3.范寫4.學生練寫,展示,評價。教學反思1、課堂時間管理不夠合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課堂時間的管理還不夠合理,有時在某些環節上花費了過多的時間,這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需要我今后在備課和教學中更加注意時間的分配。2.部分學生參與度不高,雖然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參與了課堂活動,但仍有部分學生表現出參與度不高的現象。他們可能由于性格或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動發言或參與討論。針對這種情況,我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調動這些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也能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3.在課文講解完畢后,我為學生安排了一些拓展內容,但可能由于時間限制或其他原因,這些拓展內容相對較為簡單和有限。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設計更加豐富、多樣的拓展內容。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我將更加注重課堂時間的管理,合理安排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同時,我也將積極探索如何更好地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都能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此外,我還將設計更加豐富、多樣的拓展內容,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