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雅禮教育集團2025年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高一地理時量:75分鐘 分值:100分命題人:審題人: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人口老齡化城鄉倒置是指在老齡化發展進程中,一個國家或地區鄉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現象。如圖表示1991-2011年中國城鄉人口老齡化的時序演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據圖文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1991-2011年城鄉人口老齡化均持續增加B. 2009年以后,城鎮老齡人數呈下降趨勢C. 2005年以前城鎮人口老齡化高于農村D. 2005年以后城鎮人口老齡化低于農村2. 我國出現人口老齡化城鄉倒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就業機會多,吸引青壯年人口遷入B. 鄉村環境宜居,人均壽命顯著延長C. 城市醫療資源緊張,老年人口被迫返鄉D. 鄉村生育政策寬松,新生兒數量增加3. 中國城鄉老齡化倒置現象對農村地區的影響最可能是( )A 農業機械化水平快速提升 B. 空巢老人問題突出C. 鄉村旅游業蓬勃發展 D. 土地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2024年,“南方小土豆”成為網絡熱詞。東北三省的人口問題也隨之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下圖示意1953—2020年不同時段東北三省凈遷移的人口性別比平均狀況(人口性別比通常用100位女性對應的男性人口數表示)。完成下面小題。注:人口性別比左橫軸以上表示人口凈遷入,橫軸以下表示人口凈遷出4. 依據東北三省凈遷移的人口性別比,東北三省( )A. 1953—1964年的人口凈遷出以男性為主B. 1964—1982年的東北三省人口數量減少C. 2000—2010年遷出的女性人口數量達到峰值D. 2010—2020年凈遷出人口性別比趨于平衡5. 依據東北三省人口遷移現狀,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 阻礙了當地服務業的發展 B. 緩解了當地的人口老齡化C. 旅游業可以扭轉遷移現狀 D. 緩解春節期間的交通壓力下圖中甲圖是“位于平原地區的某城市風向頻率圖”,乙圖是該城市“地價等值線分布圖”(地價等值線數值a、b、c、d、e依次遞減)。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 乙圖中地價等值線彎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 與市中心距離大小的影響 B. 交通通達度高低的影響C. 商業中心集中布局的影響 D. 環境質量優劣的影響7. 該城市計劃新建一座大型鋼鐵廠,廠址選在以下哪個位置較為合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8. 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區是( )A. 中心商務區 B. 行政辦公區C. 旅游休憩區 D. 科教文化區“一顆印”是我國云南某山區居民為適應環境修建的天井式民居,是我國面積最小的四合院。下圖為云南某地(103°E,24.5°N)“一顆印”景觀及建筑結構側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 云南“一顆印”民居空間小巧反映了該地區( )A. 風沙較大 B. 冬季嚴寒 C. 洪澇多發 D. 地形崎嶇10. 云南“一顆印”民居對營造微氣候的作用是( )A. 增加夏季太陽輻射 B. 降低夏季室內溫度C. 改善冬季通風條件 D. 調節冬季降水總量嵊州是我國著名的桑蠶之鄉,傳統養蠶對桑葉和勞動力要求較高。近年來,在傳統蠶繭產量下滑的背景下,某公司培育出廣食性蠶種,可用人工飼料喂養,實現工廠化養蠶。下圖示意工廠化養蠶流程。完成下面小題。11. 近年來,嵊州傳統蠶繭產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A. 桑葉品質降低 B. 勞動力成本升高 C. 工廠化養殖的沖擊 D. 市場需求量減少12. 與傳統桑蠶產業相比,工廠化養蠶的主要優勢有( )①節約能源消耗②減少廢物排放③不受季節限制④降低生產成本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人們在耕作土壤表面鋪設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蓋層,發展農作物種植,這就是砂田。砂田是我國西北干旱地區經過長期生產實踐形成的一種世界獨有的保護性耕作方法,改造了農業生產條件,極大地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圖左為砂田景觀示意圖,圖右為砂田和裸田(未覆蓋砂石)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 下列關于圖右說法正確的是( )A 甲表示砂田土壤含水量,乙表示裸田土壤含水量B. 隨深度增加,砂田和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異變大C. 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垂直變化率大于砂田D. 砂田土壤含水量一定大于裸田土壤含水量14. 砂田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不包括( )A. 蓄水保墑,利于抵御旱情 B. 降低地溫,減少高溫威脅C. 削減風速,減少土壤侵蝕 D. 為土壤提供豐富的礦物質下圖為長江某河谷地形剖面圖及某時刻等溫面(等溫面是指空間中氣溫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的面)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 據圖分析,該時刻河谷等溫面發生彎曲的主要原因有( )A. 白天因山坡位于陽坡,升溫快,山坡氣溫較高B. 夜晚因山坡散熱不暢,降溫慢,山坡氣溫較低C. 白天因江水比熱容大,升溫慢,谷地氣溫較低D. 夜晚因江水比熱容大,降溫慢,谷地氣溫較高16. 此時圖中四地之間氣流方向正確是( )A. B.C. 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個題,共52分)1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最近6年我國總人口增加了4180萬,其中約15%的新增常住人口分布在一線城市,逾40%分布在二線城市,因而人口整體依然是向較發達的大中型城市聚集。材料二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規模也在變大。根據第一財經統計,至2015年,包括北上廣深在內,共有12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500萬大關,合計為11478萬人,約占全國城市城區人口(4.77億)的四分之一,中心大城市的規模效應日益凸顯。材料三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區是目前一些大城市緩解城市化問題的主要措施,下圖為某城市規劃圖。(1)請分析人口向較發達的大中型城市聚集的主要原因。(2)中心大城市人口過多帶來問題有哪些?(3)據材料三分析,該城市計劃把住宅區和行政文化區建在西南地區,請簡述理由。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縱貫挪威南北,山脈西坡陡峻、東坡平緩,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森林資源豐富。山脈西側為峽灣地貌,由冰川的切割侵蝕形成。峽灣的寬度有的僅有幾公里甚至幾百米,但它們可以深入大陸腹地幾十甚至上百公里。兩側是千仞絕壁,飛湍瀑流。挪威北部是羅弗敦群島上的建筑物底部以木柱支撐,屋頂多用厚重的石板鋪設,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大部分村民以捕魚為生。右圖示意羅弗敦群島建筑物景觀。材料二挪威為歐洲發達國家,國土面積遼闊,但人口密度小,城市化水平較高,城市化率已超80%。挪威的主要城市包括首都奧斯陸,以及重要的港口城市卑爾根和斯塔萬格。這些城市多分布于南部地區,不僅是人口聚集地,也是經濟活動的熱點區域。左圖為挪威城市分布圖。(1)簡述挪威人口的分布特點。(2)分析影響人口分布的原因。(3)根據挪威自然環境特點,分析羅弗敦群島上建筑物底部以木柱支撐的主要作用。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下切侵蝕,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這種地形稱為河流階地。黑土和黑鈣土是嫩江流域的典型土壤,多分布在廣闊平坦的階地面上,如圖左所示。分布在二級階地(T2)的黑土,形成時期氣候暖濕;分布在一級階地(T1)的黑鈣土,形成時期氣候暖干,淋溶作用強度發生了變化,土壤剖面出現鈣積層(難溶于水的鈣鎂等鹽類殘留下來,形成土層中的結核),鈣積層分布過淺不利于作物穩產高產。近百年來,因過度開墾,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圖右為黑土和黑鈣土土壤剖面示意圖。(1)判斷嫩江沿岸黑土、黑鈣土形成的時間先后順序,并從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入手,說明階地有利于土壤發育的條件。(2)結合材料,根據圖右判斷剖面①②所代表的土壤,并根據氣候特征解釋二者土壤剖面差異的原因。(3)結合材料,請為黑鈣土的改良和養護提出合理建議。雅禮教育集團2025年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高一地理時量:75分鐘 分值:100分命題人:審題人: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3題答案】【答案】1. D 2. A 3. B【4~5題答案】【答案】4. D 5. A【6~8題答案】【答案】6. B 7. C 8. D【9~10題答案】【答案】9. D 10. B【11~12題答案】【答案】11. B 12. C【13~14題答案】【答案】13. C 14. B【15~16題答案】【答案】15 D 16. 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個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大中型城市經濟發達,經濟收入高;就業機會多;教育水平高;醫療條件好等。(2)環境污染嚴重;水資源短缺;交通擁堵;治安惡化;住房緊張等。(3)地勢較高,城區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風的上風向,環境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18題答案】【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東多西少;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城市地區。(2)挪威緯度高,氣溫低,南部緯度較低,氣候相對暖和,人口分布較多;西部峽灣,地勢陡峻,而東部地形平坦開闊且位于背風地帶,光熱相對充足,人口分布較多;挪威的城市化率高且南部地區城鎮較多,城市化進程促進了人口向南部城市集中。(3)地處海邊,木柱支撐的結構可以提高建筑物主體對洪水和海浪侵蝕的抵抗力,保護居民和財產安全;海邊地區地勢陡峻,木柱支撐的結構可以靈活適應不同的地形,便于建設和維護;海邊較為潮濕,木柱支撐的建筑物底部可以通風防潮,保持建筑干燥;挪威地區森林資源豐富,使用木柱作為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方便實惠。【19題答案】【答案】(1)黑土形成早,黑鈣土形成晚。有利條件:階地上河流沉積物深厚,為土壤形成提供物質基礎;廣闊平坦的階地面上,土壤侵蝕較慢,利于保持;階地上地形平坦、沉積物深厚,利于植被生長,加速土壤發育。(2)剖面①為黑鈣土,剖面②為黑土。原因:黑鈣土形成時期氣候暖干,降水少,淋溶作用弱,鈣物質在土壤下部淀積,形成鈣積層(或答黑土形成時期氣候暖濕,降水多,淋溶作用強,無鈣積層)。(3)秸稈還田/少施化肥、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植物,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實行休耕、輪作制度;平整土地,減少坡耕地/少耕或免耕/秸稈覆蓋還田,減輕水土流失;深耕改土,破壞土壤下方鈣積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