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浪花》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浪花》是一篇清新優美,充滿童趣的散文,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我”在海邊與浪花互動的場景,通過“我”的視角展現浪花“像淘氣的小娃娃”一般活潑可愛,以及它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課文將浪花擬人化,賦予它人的感情和行為,使浪花的形象更加親切可愛。【教學目標】文化自信:品味有趣的語言,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美景。語言運用:能夠通過加一加、換偏旁等方法自主識字。思維能力:聯系生活經驗,讀懂浪花帶給“我”的快樂感受。審美創造:體會課文的語言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1.體會浪花的淘氣和可愛,感受作者對浪花的喜愛之情。2.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任務驅動——分享夏日旅行中的美好1.回顧單元主題在《古詩二首》的學習中,我們跟著詩人去詩中尋夏,與荷花池中的小娃一起“偷采白蓮回”,還欣賞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初夏荷花美景。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第11課,跟著小女孩一起去往夏日的海邊,聽聽海邊浪花的聲音。2.創設情境,發布任務(1)準備好和我來一場夏日海邊旅行了嗎?快一起出發吧!播放大海的視頻:說說你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揭示課題,識記“浪”字。學習任務一:識字學詞,海邊拾貝1.學習要求(1)我們要和浪花玩什么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借助拼音朗讀課文,標好自然段的序號,圈一圈課文里的生字。浪花 邁著步子 悄悄地 眼淚 這次 送給貝殼 小蝦 裝滿 好像 淘氣 娃娃(2)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糾正讀音。2.識字學詞(1)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3個自然段)(2)現在我們要和浪花玩一玩“撿貝殼”的游戲。貝殼上的詞語你會讀嗎?自己先借助拼音,自己來讀一讀。(3)指名領讀生字,教師相機正音。(4)識記“淘”字,利用偏旁識記,了解字義:用水淘洗,洗去雜質。學習任務二:感知浪花,理解淘氣1.抓住關鍵句讀淘氣(1)嘩嘩嘩,浪花跑去又跑來,就像淘氣的小娃娃。(2)教師引導學生對比朗讀:讓學生感受句子表達的不同效果。“浪花就像小娃娃。”“浪花就像淘氣的小娃娃。”(3)你覺得浪花就像怎樣的小娃娃呢?浪花就像( )的小娃娃。2.舉例子說淘氣孩子們,你們身邊有沒有淘氣的朋友?他/她是怎么樣子的呀?學習任務三:找關鍵句,感受淘氣1.學習要求為什么說浪花就像淘氣的小娃娃呢?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為什么說浪花就像淘氣的小娃娃?用橫線在第一自然段當中找到相關句子。2.分享交流(1)你找到了哪個句子,覺得浪花很調皮、很淘氣?(2)引導學生畫完整句子。浪花看見了,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悄悄地撓我的小腳丫。笑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它才嘩嘩嘩地笑著跑回家。3.學習第一處(1)識記“邁”字,理解字義:“邁”指的就是抬起腿跨步行走。警察叔叔——邁著堅定的步伐;正在運動的叔叔正——邁著大步;小寶寶剛剛學習走路——邁出了人生第一步。(2)識記“撓”字,動作識記:撓就是抓的意思。(3)情境演繹:師生合作演一演、同桌合作演一演。(4)理解“悄悄地”:說一說剛才兩組小朋友他們演的怎么樣?動作輕輕地、悄悄地。(5)理解“輕輕地”:為什么剛才邁著輕輕的步子、悄悄地撓呀?(6)朗讀感受:孩子們,能不能請你把這份快樂讀一讀?(7)聯系生活:你們都到過海邊嗎?你在海邊的時候浪花怎么和你玩吶?4.學習第二處笑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它才嘩嘩嘩地笑著跑回家。兩個“笑”: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嘩嘩嘩的笑著,要請你把這兩個“笑”送一送,分別送給誰呢?你們有沒有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這樣的經歷?配樂朗讀第一自然段。學習任務四:書寫生字,送給浪花1.生字指導(1)觀察“眼”“淚”,發現相同——“目”。關注筆畫位置。(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3)書寫展示,交流評價。2.課堂總結孩子們,今天這節課,咱們認識了淘氣的浪花娃娃。浪花娃娃邁著——輕輕的步子,悄悄地撓——我的小腳丫。笑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它才——嘩嘩嘩的笑著跑回家。那浪花還會再來嗎?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浪花》課文文質兼美,詞句學習內容比較豐富,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去感受語言的特點,并通過朗讀表達對美的感悟。在導入時,借助多媒體展示海灘的場景,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主讀合作讀等多種形式,把課文讀正確。在此基礎上關聯學生的已知生活和經驗,運用加一加、換偏旁等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在課文講解時,通過讀一讀、比一比、借助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意思,在此基礎上仿說句子、情境表演等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構建對夏天更豐富的認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