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聊城一中老校區 2024級第二次階段性測試地理學科試題一、單選題(每題 2分,共 60分)近年來,哈爾濱成為冰雪旅游勝地,旅游人次不斷增加。 2025年 2月 7日~14日,第 九屆亞冬會在中國哈爾濱舉行。完成下面 1~2小題。1.哈爾濱舉辦亞冬會,對其產生的有利影響有 ( )① 吸引大量人口遷入,提高創新能力 ② 帶動旅游業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③ 提高知名度,促進冰雪產業發展 ④ 增加城市服務功能,利于經濟發展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③ ④2.從冰雪產業聯系的角度,哈爾濱能承辦亞冬會的優勢條件有 ( )① 冰雪旅游業發達,接待能力強 ② 省會城市,基礎設施完善③ 冰雪裝備產業發達,提供器械支持 ④ 冰雪營銷產業強大,擴大賽事影響力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H公司成立于 2022年,致力于打造“ 家門口的零食樂園 ”。該公司通過加盟模式快速 擴張,加盟店(指加盟商在支付一定的加盟費用后,獲得品牌使用權和經營模式的授權,按照 總部的要求進行店鋪的裝修、設備采購、人員培訓等,并在經營過程中接受總部的指導和監 督的店鋪)數量不斷增加,截至 2024年 7月,該公司門店已覆蓋全國 27個省級行政區,門 店數量及增速均為行業領先。在快速開店的同時, H公司在供應鏈、品牌建設、組織精細化 管理、數字化等方面持續投入。據此完成下面 3~5小題。3. H公司門店大部分聚集在大城市和人口規模較大的縣城以上城市,主要是由于 ( )A. 產品供應充足 B. 運輸方式多樣 C. 勞動力素質高 D. 市場需求量大4. H公司零食加盟門店數量迅速增加可能會導致 ( )A. 零食行業市場競爭加劇 B. 零食市場需求量增加C. 總店資金投入更加頻繁 D. 門店服務能力增強5. H公司近幾年一路“ 領跑 ” ,得益于 ( )① 品牌化和規模化 ② 產品難以復制 ③ 經營效率高 ④ 市場競爭壓力小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③ ④為激發城市夜間活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重慶市萬州區陳家壩街道在江南新區 CBD區 域建設夜市步行街(如下圖)。據此完成下面 6~8小題。試6.重慶市萬州區陳家壩街道修建步行街可以 ( )A. 提高生產效率 B. 增加就業崗位 C. 優化城市布局 D. 改善城市交通7.設立夜市步行街后,工作量會大幅增加的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業有 ( )① 金融服務業 ② 城市管理部門 ③ 環境衛生部門 ④ 旅游業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② ④8.夜市步行街的建設,使城區原先分散經營的大量攤販集聚夜市,可以 ( )A. 減少經營競爭 B. 降低攤位租金 C. 加劇交通擁堵 D. 共享基礎設施隨著現代城市的發展,以機動車為主導的“ 寬馬路、大路網 ”城區交通體系出現了一 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小街區、密路網 ”是城區規劃常采取的一種道路模式,它疏通了城區 道路的“ 毛細血管網 ” ,保障綠色出行空間,激活街區活力。下圖為兩種模式對比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 9~10小題。9.推測“ 小街區、密路網 ”中“ 路 ”的主要作用是 )A. 縮短機動車等待紅綠燈時間 B. 保障機動車輛通過的快速性和直達性C. 解決城區機動車停車難問題 D. 滿足非機動車、行人及社區巴士的通行10.與“ 寬馬路、大路網 ”模式相比,“ 小街區、密路網 ”的優勢是 ( )A. 提高城市住宅區的比重 B. 促進城市 CBD等級提升C. 促 進 小 區 街 巷 商 業 活 動 D. 減 少 居 民 職 住 出 行 的 距 離卷 第 1頁 , 共 4頁盤州至興義地形復雜,2025年 3月26日,新建盤州至興義高速鐵路(簡稱盤興高鐵)全線控制 性工程-妥樂隧道按期貫通,標志著盤興高鐵全線隧道順利貫通,為全線按期建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作 為貴州省實現“ 市市通高鐵”目標的最后一個項目,盤興高鐵橋梁和隧道的比例達 90.66%,是目前貴 州高鐵線路中橋隧比例最高的線路。據此完成下面 11~13小題。11. 下列關于貴州實現“ 市市通高鐵”對區域發展主要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擴大貴州省人口遷出規模 B. 促進綜合交通網絡的形成C. 只加強貴州省內經濟聯系 D. 直接促進貴州省外貿發展12.貴州修路橋隧占比高,主要是因為 ( )A. 資金力量雄厚 B. 造橋技術精湛C. 受地形地質制約 D. 地方政策支持13.盤興高鐵全線通車后,可以 ( )A. 縮短貴州省的出海空間距離 B. 促進沿線旅游業的發展C. 改善高鐵沿線地區生態環境 D. 徹底解決貴州省的交通問題2025年為期40天的鐵路春運圓滿結束,客貨運量均創春運同期歷史新高。春運期間,鐵路部 門利用新開通線路和新造動車組加大運力投放,客座能力同比增長 8.4%。據此完成下面 14~15小題。14.2025年春運期間鐵路旅客發送量創歷史新高,主要反映出 ( )A. 人口流動規模擴大 B. 城鄉收入差距擴大C. 人口老齡化的加劇 D. 人口自然增長加快15.鐵路部門利用新線和新造動車組加大運力投放,主要是為了 ( )A. 提高對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 B. 滿足貨物運輸需求C. 體現交通運輸方式的多樣性 D. 應對人口流動高峰作為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項目,沙特阿拉伯將于 2025年開工建設橫跨阿拉伯半島、 連接波斯灣與紅海的大陸橋鐵路。沙特阿拉伯物資運輸主要依靠海洋運輸,但易受海盜、地緣政治等 因素影響,該鐵路建成后將極大地減輕對海洋運輸的依賴。如圖示意規劃中的沙特阿拉伯大陸橋鐵路。據此完成下面 16~17小題。試16. 與海洋運輸相比,該鐵路運輸方式的主要優點是 ( )A. 建設成本低 B. 運輸量大 C. 運輸效率高 D. 靈活性強17.修建該大陸橋鐵路的主要目的有 ( )①推動中阿經濟合作 ②促進人口向外流動 ③增加石油出口渠道④保障物資運輸安全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② ④下圖為長江經濟帶部分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 18~19 小題。18. 圖中經濟地帶 ( )①I 軸、 Ⅱ 軸分別沿河流、鐵路線分布 ②Ⅱ 軸較 I 軸經過地區地勢平坦、地價較低③M區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從外區調入 ④N區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發達,環境質量優良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③ ④19.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產業分工協作方面、上海市應重點發展的產業是 ( )①國際金融 ②機械制造 ③服裝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創意 ⑥進出口貿易A. ① ⑤ ⑥ B. ① ② ⑥ C. ① ② ④ D. ④ ⑤ ⑥“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基調從開始就非常明確。推動建立地區間、 上下游間的生態補償機制,遵循“ 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原則,加快形成區 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為以后的全國生態建設提供經驗。據此回答下面 20~21小題。20.符合長江經濟帶發展基調的是 ( )A. 鼓勵新一輪的大干快上 B. 協調城鄉的空間發展C. 促進上、中、下游地區的平衡 D.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21.按照“ 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為有效保護生態環境,長江經濟帶在探索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過 程中,下列措施設計合理的是 ( )①建立負面清單,限制不利生態保護的經濟活動 ②加強環境污染聯防聯控③建立長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④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卷 第 2頁 , 共 4頁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洋經濟改革發展示范區和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 極是發展藍色經濟的主要目標。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包括:海岸開發保護帶(從海岸線向 陸域 10km起至領海基線之間的帶狀區域) ,近海開發保護帶(從海岸開發保護帶外部界線至領 海區外部界線的帶狀區域) ,遠海開發保護帶(從近海開發保護帶外部界線至專屬經濟區外部界 線的帶狀區域)“ 三帶 ”。下圖示意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據此完成下面 22~24小題。22.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近海開發保護帶外部界線距離領海基線A. 10海里 B. 12海里 C. 24海里 D. 200海里23.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遠海開發保護帶內,我國可 ( )① 合理開采海底礦產資源 ② 禁止外國漁船捕撈③ 禁止任何外國船只駛入 ④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24.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 三帶 ”的主要目的是一 ( )A. 加大海陸資源開發力度 B. 推動現代化城鎮組團發展C. 促進海陸產業互惠互利 D. 減少陸域對海洋生態破壞2022年,我國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管理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下發后,某市積極響應,對尚未建設或配置密閉式 垃圾收集站、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和密閉式垃圾運輸車輛的鄉村,將逐步配置鄉村垃圾回收處 理設備。據此完成下面 15~27小題。25.農村垃圾長期露天堆放,易產生的危害有 ( )① 污染土壤,改變土壤礦物成分 ② 破壞環境,減少生物多樣性③ 污染水體,降低地下水水位 ④ 滋生細菌,危害村民身心健康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③ ④26.農村生活垃圾規范處理,有利于 ˊ )A. 減輕政府財政壓力 B. 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C. 減少農村碳排放量 D. 改善農村生活環境27.國家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的意義有 ( )① 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保障我國生態安全 ② 提高農田復種指數,確保我國糧食安全③ 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村振興 ④ 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能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③ ④2015-2017年, 我國部分城市經濟增速(△ GDP%) 與碳排放增速(△ CO %) 之間呈現出一定的 關系(下圖)。據此完成下面 28~30小題。28.從可持續發展原則看,下列城市中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協調程度最高的是 ( )A. 武漢 B. 烏魯木齊 C. 沈陽 D. 深圳29.與烏魯木齊相比,成都市 ( )A. 經濟增速較高 B. 碳排放增速較低 C. 經濟增速較低 D. 碳排放增速較高30.為推動城市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 控制 GDP 增長 ② 優化資源配置 ③ 提高單位生產總值消耗能源量 研發節能減排技術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試 卷 第 3頁 , 共 4頁二、綜合題(共 40分)31.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廣州市增城區位于香港、深圳、廣州 3個大都市的中部,高速路網與周邊城市無縫對接,全 域 10分鐘上高速,有“ 黃金走廊 ”之稱。增城區田園風光秀美,是著名的“ 荔枝之鄉 ” ,鄉村旅 游發達。 2014年,政府出臺了《萬家旅舍計劃工作方案》,民宿業快速發展。為促進民宿業健康 發展, 2022年增域區對民宿業發展存在問題進行調研,調查結果如下圖所示。(1)分析增城區發展民宿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3分)(2)請結合增城區民宿業發展現狀,為其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6分)32.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9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2000萬人次,不斷增長的運輸量讓成都修建 第二機場的需求日益迫切。 2013 年四川省選址蘆葭建設天府機場,蘆葭鎮位于成都市東部新區, 距成都高新南區 73. 9公里,距簡陽城區 21公里,以淺丘寬谷為主,地勢平緩,全年無霧期 340 天左右,雷暴日數少。 2021年隨著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成都市成為中國第三個擁有雙 4F 機 場(國際等級最高的機場)的城市,有助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同時使得成都作為國家 中心城市、“ 一帶一路 ”戰略下的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城市,在對外開放上的區位優勢得到釋放。 下圖為天府國際機場周邊區域示意圖。(1)從交通運輸需求的角度,分析成都建設天府國際機場的原因。 (6分)(2)說明天府國際機場選址蘆葭的有利區位條件。 (6分)33.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和若鐵路為喀和鐵路的東延工程,西起喀和鐵路和田站,途經和田、洛浦縣、策勒縣、于田 縣、民豐縣、且末縣、若羌縣 7個市(縣) ,終點接入庫格鐵路的若羌站。線路全長 825. 476公里, 設計標準為國鐵Ⅰ 級,設計時速 120公里。是新疆“ 四縱四橫 ”鐵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1)簡述和若鐵路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3分)(2)分析和若鐵路建設和開通對和田社會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 (6分)34.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長江刀魚是洄游性魚類,每年春天從長江口進入長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濕地產卵、孵 化。長江刀魚曾經是尋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與河豚、鰣魚并稱為中國長江三鮮。近年來 長江刀魚資源嚴重衰竭。(1)近年來長江刀魚資源嚴重衰竭,指出其違背的可持續發展基本原則,并簡述理由。 (4分)(2)分 析 導 致 長 江 刀 魚 資 源 衰 竭 的 原 因 并 提 出 保 護 措 施 。 (6分 )聊城一中老校區 2024級第二次階段性測試 地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D A B B C D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A D C B A A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B B C C D B D A D31. (1)地理位置優越,周邊經濟發達;鄉村旅游發達,民宿業市場廣闊;高速路網密度大,變 通通達度高;政府政策支持。 (3分)(2)健全民宿管理體系,推動民宿規范化發展;加強金融扶持,給予資金補貼;依托本土文化, 打造特色鄉村民宿;與線上平臺的合作,加強宣傳推介;合理規劃配套設施,加強基礎設施 建設。 (6分)32. (1)成都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 ,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經濟發展速度快,人民生活水平快 速提高,國內運輸需求增長快;隨著“ 一帶一路 ”戰略的推進,成都國際運輸需求增長快; 雙流國際機場運力接近飽和,急需新建機場緩解運輸壓力。 (6分)(2)以淺丘寬谷為主,地形平坦開闊,便于機場建設;全年無霧期長;雷暴日數少,利于飛機 安全起降和飛行;地處成渝核心圈之間,位置優越,輻射范圍廣;距城區較遠,人口密度較小, 開發程度低,征地及拆遷成本低(“ 建設成本低”也可) 。 (6分)33. (1)經濟欠發達,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地質條件復雜,技術要求高;氣候干旱,水資源 短缺:生態脆弱,環保要求嚴格。 (3分)(2)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 會;增加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加強與內地聯系,加強民族團結。 (6分)34. (1)持續性原則;人類活動導致刀魚的數量減少,其減少的速度超過了生長發育的速度,即超過了資源環境承載力。公平性原則:破壞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的公平。 (4分)(2)原因:過度捕撈;河湖濕地減少;河流上的大壩切斷刀魚洄游線路,水體污染。 (2分)措 施:禁止過度捕撈,規定休漁期;保護濕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養魚苗等。 (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