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東莞市七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下列汽車零配件中,成分為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A.車窗玻璃 B.橡膠輪胎C.發動機 D.汽車芯片A.A B.B C.C D.D2.下列科技成果中所蘊含的化學知識敘述不正確的是A.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都屬于二次電池B.光導纖維在信息產業中應用廣泛,制造光導纖維的主要材料是單質硅C.在“人造太陽”中發生核聚變的是的同位素D.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納米管與石墨烯互為同素異形體3.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的電子式: B.甲烷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結構簡式: D.中子數為8的氧原子:4.下列做法與調控化學反應速率無關的是A.用濃硝酸與Cu反應制備B.用溶液制時,通常加入少量C.向爐膛內鼓風可以使爐火更旺D.用鋅和稀硫酸制備氫氣時滴加幾滴硫酸銅溶液5.已知下圖表示過程的能量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一個吸熱反應B.反應物斷鍵所吸收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鍵所釋放的總能量C.反應物的總能量比生成物的總能量低D.與反應的能量變化也可用右圖表示6.根據原電池原理,人們研制出了滿足不同用電需要的化學電池。某原電池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裝置可使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區域進行B.鋅片是負極,發生氧化反應C.銅片上發生反應:D.溶液中向銅片方向移動7.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均正確且有因果關系的是選項 性質 用途A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可用濃硫酸干燥氣體B 液氨常用作制冷劑 液氨汽化時會吸收大量的熱C CaO可以和反應 燃煤中加入CaO可有效防治酸雨D 碳化硅硬度很大 可用作耐高溫結構材料A.A B.B C.C D.D8.某小組在實驗室模擬粗鹽提純的部分流程如下(雜質含、、)下列相關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目的 轉化雜質 分離沉淀 中和余堿 得到產品操作選項 A B C DA.A B.B C.C D.D9.乙醇的催化氧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過程①中的現象是紅色固體變成黑色B.過程②的化學方程式是:C.由圖可知,催化劑不參與化學反應過程D.過程②中涉及到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10.“價-類二維圖”是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模型和工具。下圖是部分含氮、硫元素的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下列關于各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c、g、h的大量排放會導致酸雨的形成B.常溫下,能用鋁制容器盛裝e和i的濃溶液C.物質混合可實現,其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的比值為D.工業上制備可通過途徑:11.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氣體中,含有C-H鍵數目為B.和過量充分反應后,所得氨分子的數目為C.溶液中含有的數目為D.與足量S完全反應,轉移電子數為12.下列實驗操作、現象與結論的對應關系均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實驗結論A 銅粉加入稀硫酸中,無明顯現象,再加入硝酸鉀后溶液變藍 硝酸鉀起催化作用B 某溶液中先滴加過量的稀硝酸,無明顯現象,再滴加溶液,出現白色沉淀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 某溶液中滴加濃NaOH溶液并加熱,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藍 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D 某溶液先加入KSCN溶液,無現象,再通氯氣,溶液變為血紅色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和A.A B.B C.C D.D13.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不正確的是A.與水反應:B.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并加熱:C.實驗室用過量的NaOH溶液吸收D.用酸性溶液吸收14.下列裝置可以用于相應實驗的是A.探究硫酸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B.驗證反應是否有生成C.在光照條件下制取純凈的一氯甲烷 D.實驗室制備并收集氨氣A.A B.B C.C D.D15.香葉醇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香葉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已知:可表示為)A.分子中含有兩種官能團B.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該物質能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加聚反應D.將該有機物滴加到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褪色,即可說明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16.向一個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和,發生反應:,測得該可逆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已知:絕熱密閉容器的反應體系和外界環境無熱交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曲線M代表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B.反應在時刻達到化學平衡狀態C.該反應為放熱反應D.時Z的濃度大于時Z的濃度二、解答題17.某烴A是有機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其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展水平,A還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A可發生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其中①②③屬于同種反應類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下列反應的反應類型:② ;⑥ 。(2)反應⑤的試劑和條件分別是 。(3)D中官能團名稱是 ;請寫出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 。(4)若想除去B中混有的A氣體,最好選用 (填試劑名稱),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5)G是B的一種同系物,其相對分子質量為72,則G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其中支鏈最多的結構簡式為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A.A→C的反應涉及非極性鍵的斷裂與極性鍵的形成B.D與F互為同分異構體C.D官能團中的氫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D.E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18.氨氣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無機化合物之一,具有廣泛的用途。如圖所示為合成氨以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有關合成塔中合成氨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A.氨氣受熱易分解,須置于冷暗處保存B.工業合成氨需要在高溫、高壓、催化劑下進行C.通過調控反應條件,可以提高合成氨反應進行的程度D.達到平衡后,延長反應時間,可以提高的轉化率(2)上述流程中常用作保護氣(如填充燈泡、焊接保護等)的物質是 (填電子式),原因是 。(3)氧化爐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A的化學式為 ,吸收塔中A的作用是 。(5)“吸收塔”排出的尾氣中含有NO、等氮氧化物,可用;將其催化還原成不污染環境的氣體,寫出處理尾氣的化學方程式 。(6)采用上述工業制硝酸的流程,若(已折算成標準狀況的氣體體積)完全反應生成硝酸,理論上可制得63%的硝酸溶液的質量為 g。19.汽車是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利用催化技術可將汽車尾氣中的CO和NO轉化為和,化學方程式為:。請回答下列問題:(1)一定條件下,向一容積為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CO、10molNO,使之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上述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部分物質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①由圖中數據分析,表示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為 (填“Ⅰ”、“Ⅱ”或“Ⅲ”);a點時,的生成速率 (填“>”“<”或“=”)的消耗速率。②0-2min內,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③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填字母)。A.NO的生成速率等于NO的消耗速率B.C.混合氣體中NO的物質的量分數保持不變D.(2)某實驗小組設計以下實驗探究尾氣轉化速率的影響因素。反應物初始濃度相同,實驗溫度為200℃和300℃,進行以下實驗:實驗編號 實驗目的 溫度/℃ 同種催化劑的比表面積/ 達到平衡時所用時間/s1 對照實驗 200 502 研究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對尾氣轉化速率的影響 200 803 a 300 b【實驗分析與結論】①補全表格:a. ;b. 。②通過①中的實驗數據,測得,對比實驗1、3,可得結論: 。③通過實驗可得到“溫度相同時,增大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可加快尾氣的轉化速率”的結論,證據是對比實驗1、2, (填“>”“<”或“=”)。(3)為了檢驗催化技術的效果,可利用電化學氣敏傳感器測定汽車尾氣中CO含量,原理如圖。①根據燃料電池的原理,推測A電極是該電池的 (填“正極”或“負極”)。②B電極反應式為 。20.某同學用下列裝置完成了濃硫酸和性質實驗探究(夾持裝置已省略)。請回答:(1)試管Ⅰ中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濃硫酸和銅絲反應時,主要體現濃硫酸的酸性和 性。(2)試管Ⅱ中品紅溶液的作用是 。(3)反應過程中,裝置Ⅳ的現象是 ,說明的具有 性。(4)反應過程中,試管Ⅲ沒有明顯變化,反應后,取下試管Ⅲ并不斷振蕩,試管中出現白色渾濁,請嘗試用方程式說明原因 。(5)反應結束后,觀察到試管Ⅰ底部有灰白色沉淀,溶液接近無色。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灰白色固體可能含有無水等多種物質,且銅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均難溶于水。為探究該固體的成分,該小組進行了如表實驗探究。請在答題卡上完成表中內容。組別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實 驗結論① 待試管I冷卻至室溫后, 固體部分溶解,溶液呈藍色 固體中含有無水② 取實驗①中剩余的固體于試管中,加入濃硝酸 固體溶解,溶液呈綠色, 固體中有、CuS、等還原性物質中的一種或多種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A B D B C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B A D D17.(1) 加成反應 氧化反應(2)、光照(3) 羥基(4) 溴水(5) 3(6)AC18.(1)BC(2) 的化學性質穩定(3)(4) 氧化NO(5)(6)100019.(1) Ⅱ > AC(2) 研究溫度對尾氣轉化速率的影響 50 其他條件相同,溫度越高,尾氣轉化速率越快 >(3) 負極20.(1) 強氧化(2)檢驗(3) 紫紅色逐漸變淺至褪色 還原(4)(5) 將試管Ⅰ中的物質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稀釋 生成紅棕色氣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