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地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S國位于亞洲,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20年該國人口總數約為3481萬,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下圖為該國2020年人口結構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該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主要原因是( )A.老齡化嚴重 B.科技發達 C.生育政策 D.資源開發2.該國最可能位于( )A.東南亞 B.南亞 C.中亞 D.西亞人口算術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可耕地面積之比。下表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算術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據此完成下列小題。國家 人口算術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 )加拿大 3 35埃及 70 3503印度 313 559中國 129 9343.“地廣人稀”但耕地資源缺少的國家是( )A.加拿大 B.埃及 C.印度 D.中國4.對比中國、印度兩國的統計數字可知( )A.印度的人口壓力較中國大 B.中國的人口壓力與印度相當C.中國的人口壓力較印度大 D.中、印兩國的人口壓力都較小自然條件長期穩定地影響人口的分布,短期內影響人口流動的主要是社會經濟因素。讀下圖“不同類型自然資源的空間流動成本”,回答下列各題。5.據圖可知,A.礦產資源的開發對長期人口分布影響力度大,流動成本較高B.水資源可以通過水利工程進行調配,將導致人口大規模向干旱地區流動C.土地資源開發受地形影響,技術水平提高將吸引人口向高海拔地區流動D.氣候資源分布有一定規律,人口會長期集中分布在溫暖的中低緯地區6.改革開放后,我國東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遷入的主要因素是A.氣候 B.資源 C.經濟收入 D.婚姻家庭廣西桂林地區,因自然條件優越,曾是古人類活動活躍的地區。迄今為止,桂林低山丘陵區已發現有人類活動的洞穴遺址38 處,其中大部分洞穴與地下河相連,洞內多沉積、堆積物,如洞穴化學沉積物、文化堆積物(古人類活動的遺留物)、河流沉積物以及坍塌堆積物等。全新世中期,整個西南地區氣溫升高,桂林地區降水增多,許多古人類開始向洞外遷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該地區分布有古人類洞穴的優勢條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A.石灰巖廣布,洞穴較多 B.冬無嚴寒,適宜居住C.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 D.野生動植物種類和數量多,便于采集和捕獵8.古人類在全新世中期向洞外遷移的原因不正確的是 ( )A.氣溫升高,降水增多 B.地下河水位上升,淹沒洞穴C.部分洞穴坍塌,洞穴內潮濕、悶熱 D.洞內食物減少,外出尋找食物下圖為“某城市功能分區簡圖”,該城市主導風向為西北風。讀圖完成下列各題。9.圖中甲、乙圖例分別代表以下兩種功能區( )A.工業區;居民區 B.商業區;工業區C.居民區;綠化帶 D.工業區;綠化帶10.城市通風廊道是指把郊外的風引進城區吹散污染物的風道。該城最適合作為通風廊道的是( )A.城區西部的綠化帶 B.城區西北部的綠化帶C.城區南部的綠化帶 D.城區東南部的綠化帶下圖為我國某都市圈軌道交通與城市空間形態關系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1.甲、乙、丙分別是( )A.市區地鐵市郊鐵路高速鐵路 B.市郊鐵路市區地鐵高速鐵路C.市區地鐵高速鐵路市郊鐵路 D.市郊鐵路高速鐵路市區地鐵12.軌道交通發展帶來的影響是( )A.都市圈內部通勤距離縮短 B.近郊產業沿軸線集聚C.中心城區的環境質量下降 D.遠郊空間呈連綿發展利用手機基站定位城市用戶,并在地圖上疊加用戶數量信息,繪制城市熱力圖,用以表示城市人口密度的分布狀況。下圖為“北京局部地區實時城市熱力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用城市熱力圖反映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狀況的前提假設是( )A.城市人口數量多 B.手機普及率極高C.城市土地面積大 D.手機基站密度小14.此時圖示區域人口集中分布在( )A.城區西南部 B.二環路到四環路之間C.二環路以內 D.高速公路沿線15.通過不同時段的城市熱力圖,可以推斷該城市的( )A.功能區類型 B.建筑風格C.人口性別比例 D.人均收入水平遼寧省盤山縣位于遼河下游地區。2020年,該地某農戶擅自改變1.78公頃永久基本農田的用途、挖塘發展水產養殖,破壞了耕地。該縣相關部門及時發現了此違法行為,勒令該農戶恢復土地原貌和原種植條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被該農戶破壞的永久基本農田,最可能用于種植( )A.茶葉 B.水稻 C.棉花 D.甘蔗17.耕地的破壞情況可以借助遙感技術及時發現,是因為遙感技術可以監測( )A.土地利用狀況 B.土壤肥力 C.農業生產效益 D.作物熟制18.恢復土地原貌和原種植條件的核心措施是( )A.修筑田坎 B.開挖溝渠 C.填土培肥 D.修建道路榆林市地處農牧交錯地帶,耕地后備資源充足。近年來,該市加大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推廣玉米、薯類等高產糧食作物種植。下圖為2000~2019年陜西省耕地重心和糧食生產重心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19.陜西省糧食生產重心移動原因是陜西北部( )①土地開發整理,耕地面積增加 ②種植結構調整,糧食單產提高③育種技術改進,糧食品質提升 ④技術裝備應用,生產效率提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0.榆林市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關鍵是( )A.提高土地平整度 B.增加耕作層厚度 C.提升灌溉保證率 D.完善田間道路網碳中和背景下,發展海上風電成為全球共識。各國政府對海上風電產業,往往通過政策激勵和引領,不斷提高其經濟性,實現快速發展。2021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完成下面小題。21.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風能清潔 B.國家政策支持 C.風能可再生 D.市場需求增加22.海上風電在我國總發電量中占比低,是因為( )①產業發展起步晚②海上可利用空間?、勰茉聪M總量大④海上風能資源匱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世紀50年代,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創建于河南省洛陽市,是我國農機裝備制造特大型企業。2023年12月,洛陽首次開通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該列車從洛陽出發,經陜西省后一路向南,由云南省磨憨口岸抵達老撾首都萬象,為我國農機裝備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增添了一條國際物流通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20世紀50年代,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創建于河南省,主要是因為當時該省( )A.人口眾多 B.經濟發達 C.耕地廣布 D.技術先進24.該貨運專列將農機裝備運輸到云南磨憨口岸,通過的線路包含( )A.成昆線 B.哈大線 C.京滬線 D.蘭新線柬埔寨是“一帶一路”東南亞節點上的重要國家之一,旅游資源豐富,產業以初級產品生產加工為主。近年來,該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謀求產業轉型升級。教育合作是中柬合作的重要領域,我國已在柬埔寨設立了多個職業教育辦學機構。2023年12月20日,我國職業教育第一所海外應用技術大學—柬華應用科技大學在柬埔寨金邊成立,這是中柬教育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5.柬華應用科技大學主要培養( )A.科學研究人才 B.金融業服務人才 C.政府管理人才 D.高層次技能人才26.柬華應用科技大學成立時最可能設置的專業有( )①旅游管理 ②汽車服務工程技術 ③機械制造工程技術 ④網絡工程技術 ⑤人工智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埃森登機場曾是墨爾本近郊的綜合性國際機場。1971年,墨爾本新機場投入運營,埃森登機場轉變為以公務、商務、緊急救援等職能為主的專用機場。隨著機場職能的改變,埃森登機場區域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將航空與城市商業融合,成為墨爾本西北部新興商業中心,逐步發展為“空港城市”。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7.埃森登機場作為專用機場,以下最可能成為其客源的行業是( )A.金融服務業 B.倉儲物流業 C.批發零售業 D.休閑旅游業28.埃森登機場區域發展成為墨爾本西北部新興商業中心的有利條件是( )①市場規模較大 ②基礎設施完備 ③勞動力價格低 ④空陸交通便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城市間相互作用通過客貨流、信息流等聯系實現。城市的貨運聯系網絡可表征區域內城市之間的貨運聯系強度,下圖是浙江省城市主要貨運聯系網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9.浙江省城市主要貨運聯系網絡的空間分布特征是( )A.雙核結構突出 B.南部網絡密集 C.省內均勻分布 D.聯系強度相同30.寧波市港口的發展對浙江省貨運聯系網絡的影響是( )A.縮短聯系距離 B.增大聯系強度 C.提高運輸成本 D.減少公路運量城市軌道交通出行分擔率可以用乘坐軌道交通的人次占所有交通方式出行總人次的比例表示。自然條件會影響城市地面交通,進而影響城市軌道交通出行分擔率。如圖為2019年莫斯科(55°45'N,37°42'E)和巴塞羅那(41°23'N,2°11'E)城市軌道交通相關調查數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1.兩個城市軌道交通站點密度的差異表明巴塞羅那比莫斯科( )A.交通出行的方式更單一 B.軌道里程更長C.站點平均服務范圍更小 D.人口總量更多32.根據城市軌道交通出行分擔率的特征,推測冬季影響莫斯科地面交通的主要氣候因素是( )A.降水多 B.光照弱 C.風速大 D.氣溫低二、填空題33.圖1為我國南方某地地形圖,圖2為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1,A、B兩個城市中.規模較大的是 ,判斷理由是 (至少寫兩點)(2)讀圖1,在C、E兩地中,水稻種植應布局在 地,柑橘種植應布局在 地,分析上述布局的主導區位因素是(3)讀圖2,判斷該城鎮功能分區是:甲 、乙 丙(4)讀圖2,現擬在①處布局一大型批發市場,你的意見是 (贊同/不贊同),理由是三、綜合題3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塞俄比亞人口超過1億,農業人口約占80%,以小農戶為主,農業是經濟支柱。該國土地資源豐富,干濕季分明,絕大多數耕地只在濕季種植作物,灌溉農田比例?。还I基礎及道路、供電等設施薄弱。近年來,該國引進灌溉農機具,但推廣緩慢。下圖示意埃塞俄比亞地形。(1)評價埃塞俄比亞發展灌溉農業的水資源條件:大部分地區 較多,但季節分配不均。河湖多,地表水資源較豐富,但 分布不均。評價埃塞俄比業發展灌溉農業的地形條件:地形以 為主,地勢起伏大,土地 大,不利于灌溉。(2)指出埃塞俄比亞推廣灌溉技術對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3)說明埃塞俄比亞難以大規模引進灌溉農機具的社會經濟原因。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地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C D C C D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B B A B A C A C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A C A D B A C A B題號 31 32答案 C D33.(1) B 等高線稀疏,地勢平坦開闊;國道、省道經過,交通便利;河流交匯處,水資源豐富;水運便利等。(2) E C 地形(3) 商業區 住宅區 工業區(4) 贊同 鐵路、公路、河流經過,交通便利;地處城市外緣,土地面積大且地租便宜。不贊同,理由:距主城區較遠,運輸成本較高;占用耕地。34.(1) 降水 空間 高原山地 坡度(2)緯度低,光熱條件能滿足農作物全年生長,但大部分地區只在濕季種植作物。推廣灌溉技術,可以充分利用水資源,實現全年種植農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產品總產量。(3)國內基礎設施(道路、電力等)落后,難以支撐農機具推廣;進口灌溉農機具價格高,當地經濟較為落后,購買力低;工業基礎薄弱,技術人員缺乏;進口農機具適應性差(缺乏適合當地自然環境條件的設備);設備維修難(零部件需進口)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