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西省部分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是A.電熱水器 B.手機電池C.打火機 D.太陽能電池A.A B.B C.C D.D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可將鼻子湊近濃氨水瓶口去聞氨水的氣味B.加熱條件下,用熟石灰和氯化銨固體制備時,試管口應略向上傾斜C.在通風櫥或通風良好的實驗室里制備D.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的氫氧化鈉溶液3.下列過程的熱效應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A.B. C. D.4.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所含的電子數為B.()分子中含有的數目為C.反應,每生成需消耗D.加熱條件下,足量的與硫酸反應,轉移電子數為5.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的敘述正確的是A.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只能是整數,不能是分數B.熱化學方程式中的焓變表示“反應物”參加反應時對應的“熱量”C.表示液態肼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D.相同條件下,;,則6.透明氧化鋁陶瓷可被用在電子工業、照明等領域。氧化鋁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經高溫煅燒可轉化為,該轉化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比穩定B.到的轉化是吸熱過程C.相同質量的的總能量高于的總能量D.該條件下,7.原電池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下列有關原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A.原電池中,負極材料一定比正極材料活潑B.原電池鹽橋中的電解質應能與電池中溶液反應C.鹽橋可維持氧化還原反應持續進行,使能量轉換率達到100%D.理論上說,任何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設計成原電池8.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錯誤的是A.與強堿的反應:B.少量溶于稀硝酸:C.溶液中通入過量D.等體積、等濃度的溶液與溶液反應:9.常溫下,下列關于物質鑒別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可鑒別溶液和溶液B.用鐵片可鑒別濃硝酸和濃硫酸C.用澄清石灰水可鑒別和D.用氨水可鑒別溶液和溶液10.自然界中有豐富的含硫元素的物質,部分含硫物質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c均可用f的濃溶液干燥 B.試管內壁沾有b,可用乙醇洗滌試管C.d可由b與直接化合得到 D.e溶液在空氣中久置后,溶液減小11.與生成的反應可以一步完成,也可以分兩步完成,各步反應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為B.C.相同質量的碳,完全燃燒比不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更多D.根據圖示推出12.某實驗小組在實驗室進行如圖所示實驗,杠桿兩端分別掛有體積相同、質量相同的空心銅球和空心鐵球,調節杠桿使其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燒杯中滴入濃溶液作電解液。已知:①實驗過程中,不考慮兩球的浮力變化;②銅絲和鐵絲表面均包裹有絕緣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杠桿為導體時,球上發生氧化反應B.當杠桿為導體時,的移動方向為電解液→球→杠桿→球C.當杠桿為導體時,電路中通過電子,電解質溶液質量減少D.當杠桿為絕緣體時,可觀察到球下降,球上升13.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向久置于空氣中的溶液中滴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已完全變質B 將濃硫酸和銅加熱,冷卻后用水稀釋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稀釋后溶液呈藍色 體現了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和酸性C 向濃硝酸中加入紅熱的炭 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炭與濃發生反應生成了D 將稀硫酸加入到滴有溶液的溶液中 溶液由淺綠色變為血紅色 稀硫酸將氧化A.A B.B C.C D.D14.乙烷、乙烯、乙炔和均為常見的氣體燃料,四種物質各完全燃燒的焓變如圖所示。已知:單位體積氣態可燃物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叫作該可燃物的熱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上述四種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等質量液態水時放出熱量最多的是B.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上述四種氣態可燃物中,熱值最大的是D.由圖示可知,15.和可發生化合反應生成,實驗室利用和制備少量的裝置如圖所示。已知:可與反應生成(只存在于溶液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裝置②中的試劑水可用稀硫酸代替B.若撤去③或⑤,可能會導致產品中混有雜質C.裝置⑥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防止污染空氣D.裝置①中反應掉,理論上最多生成二、解答題16.氨氣和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氨氣制備硝酸的原理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步驟Ⅰ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若將裝滿氣體的試管倒立在水槽中,一段時間后,試管內剩余氣體約占試管總體積的 。(3)某工廠利用稀硝酸和該廠的固體廢渣(主要含和,還含有少量的和)制取的部分工藝流程如下。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不穩定,會轉化為和。①“酸溶”過程中銅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酸溶”溫度不宜過高,原因是 。②試劑X可選用 (填字母);若除酸時加入的X恰好完全反應,則過濾后所得廢渣的成分為 (填化學式)。A. B. C. D.17.連二亞硫酸鈉(呈價)是一種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的白色固體,以上分解,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連二亞硫酸鈉常用作造紙工業中的漂白劑,能將有色物質還原為無色物質,提高紙漿白度。實驗室利用鋅粉法制備連二亞硫酸鈉的方案如下,回答下列問題:Ⅰ.制取并收集干燥純凈的,所用裝置如圖1所示:(1)裝置A中生成的化學方程式為 ;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口,順序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裝置D中的試劑為 。Ⅱ.利用圖2裝置制取連二亞硫酸鈉:將實驗Ⅰ制備的通入圖2裝置,與鋅粉的懸濁液在下反應生成,冷卻至,加入溶液,攪拌,生成和的懸濁液,過濾后,邊攪拌邊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固體,并冷卻至,濾出晶體后用乙醇洗滌,經干燥后制得連二亞硫酸鈉成品。已知:單向閥是指氣體(或液體)只能沿進口流入,出口處氣體(或液體)無法回流的裝置。(3)三頸燒瓶中生成的化學方程式為 。(4)圖2裝置中,單向閥的作用是 。(5)下列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的漂白原理與相同b.上述制取的過程中,可用水浴控制反應溫度c.“洗滌”過程中,用乙醇而不用水的原因是乙醇可減少的溶解并加速干燥d.“干燥”可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并將溫度設置在(6)尾氣可以用溶液處理,與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某同學為驗證與發生了反應,設計如下實驗: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加少量溴水,溴水褪色說明發生了反應。該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三、填空題18.某興趣小組對原電池進行性能改進研究,并利用改進后的原電池裝置進行物質驗證實驗。已知:本題中涉及的鹽橋由和瓊脂組成。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1中,負極反應式為 。(2)實驗時發現裝置1的電流強度很快降低,且鋅片表面有紅色海綿狀固體析出,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由此提出裝置1原電池的缺點是 。(3)為改進裝置1的缺點,甲同學提出采用裝置2,裝置2工作時,鹽橋中的向 (填“左”或“右”)移動。(4)裝置2中,當電路中轉移電子,理論上石墨電極質量增加 g。(5)在酸化的溶液中滴加適量的溶液,振蕩,溶液褪色,為確認氧化產物為,可利用裝置3進行實驗。閉合開關K,反應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石墨極燒杯中溶液褪色。①裝置3中,電極為原電池的 (填“正”或“負”)極。圖中裝置放電時,正極反應式為 。②實驗結束后,設計實驗證明氧化產物為: 。19.研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對于實際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回答下列問題:(1)汽車尾氣中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會污染環境,在汽車尾氣系統中裝催化轉化器,可有效降低和的排放。已知:i.。ii.。iii.。①上述反應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反應 。②與反應生成和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已知熱化學方程式:。通常把拆開某化學鍵吸收的能量看作是該化學鍵的鍵能,相關鍵能數據如下表,則 。化學鍵鍵能 364 x 436(3)中和反應的熱量變化,其數值Q可通過如圖1所示量熱裝置,測量反應前后體系溫度變化,用公式計算獲得。實驗中用溶液和鹽酸各進行反應熱的測定。①若攪拌器改用金屬材質,則該實驗求得的中和反應焓變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下同);若用量筒量取鹽酸時,仰視讀數,則 。②實驗測得反應前后體系的溫度平均值分別為,則該過程放出的熱量為 J[結果用含的式子表示,c和分別取和,忽略水以外各物質吸收的熱量]。③將鹽酸和未知濃度的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的溫度,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填字母)。A.做該實驗時環境溫度低于B.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C.時,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D.溶液的濃度約為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B D D D C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B C D16.(1)(2)(3) ① 溫度過高會導致硝酸分解和揮發過多,降低利用率 ②BD17.(1) (濃)(2)濃硫酸(3)(4)讓氣體進入并防倒吸(5)bc(6) 不合理,溶液中溶解的也能使溴水褪色18.(1)(2) 能量轉換效率較低,不能得到持續穩定的電流(3)左(4)3.2(5) ①負 ②取少量電極附近溶液于試管中,滴加足量鹽酸,再滴加適量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證明氧化產物有19.(1) ii(2)414(3) 偏大 偏小 A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