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綜合模擬試題 2024-2025學年下期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新教材)一、單選題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于3月25日至28日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今年年會主題為“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亞洲是我們生活的家園,也是世界第一大洲。讀亞洲地理位置及河流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用陰影多邊形表示亞洲的主體部分,下列能正確表示亞洲的圖形是( )A. B. C. D. 2.框圖中,下列數碼所對應的內容,錯誤的是( ) A.①發達國家數量最多的大洲 B.②廣大地區深居內陸C.③地跨寒、溫、熱三帶 D.④降水差異大3.分析資料,可得出的結論是各國( )國家 日本 韓國 中國 印度 越南 孟加拉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單位:美元) 34010 12030 1100 540 430 380A.自然條件相差懸殊 B.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C.國土面積差異大 D.人口出生率高低不同“合掌造”是日本甲地(圖一)附近獨特的木造建筑物,與日本其他地區的木造建筑不同,其屋頂厚且陡,以適應當地的地理環境。圖二為甲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關于甲地氣候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溫年較差約30℃,四季如春B.6、7、8月降水量均少于200毫米,夏季干燥C.年平均氣溫約25℃,終年高溫D.12、1、2月降水量均超過200毫米,冬季降水多5.“合掌造”獨特的結構,抵御的自然災害是( )A.暴雪 B.洪澇 C.地震 D.臺風6.近年來,日本加大海外投資不斷把工廠遷移到國外,日本的外遷企業大多是( )①污染較重的企業;②高新技術企業;③資源消耗型企業;④需要大量勞動力的企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印度是農業大國,該國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優越。如圖為印度地形圖、農作物分布及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下列關于印度自然環境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 B.地勢南北低,中部高C.主要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 D.季風氣候影響下,旱澇災害頻繁8.以下關于印度農作物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水稻分布在東北部 B.小麥分布在東北部C.棉花分布在東北部 D.黃麻分布在西北部2024年1月1日西亞地區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國家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有利于各國挖掘自身潛力,合作促進本國經濟發展。讀圖西亞地區圖,完成下面小題。9.西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主要體現在( )A.地處亞非歐三大洲交界處 B.西亞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C.被稱為東西方“十字路口” D.是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地方10.西亞地處五海之中,有一個“海”實為湖泊,它是( )A.里海 B.黑海 C.紅海 D.阿拉伯海11.沙特阿拉伯、伊朗與其他國家合作的獨特優勢是( )A.工業發達 B.農業發達 C.科學技術發達 D.石油資源豐富12.下列哪個選項不是導致西亞地區沖突不斷的主要原因( )A.重要的地理位置 B.搶奪石油資源C.人口稠密,爭奪土地資源 D.宗教文化沖突2025年是《申根協定》生效、申根區成立40周年。《申根協議》取消了歐共體成員國之間的邊境檢查,允許各成員國之間公民自由通行,帶動了歐洲西部地區跨境旅游的發展。下圖為歐洲西部示意圖和英國倫敦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13.歐洲西部受《申根協定》影響最大的產業是( )A.旅游業 B.畜牧業 C.機械制造業 D.海洋捕撈業14.英國人夏季喜歡到陽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旅游,其主要原因是( )A.英國的旅游資源貧乏,休閑娛樂方式單一 B.地中海沿岸的畜牧業比英國發達C.英國陰雨天多,氣候比較潮濕 D.歐洲西部各國的居民來往自由15.下列歐洲西部國家與旅游景點搭配正確的是( )A. B.C. D.讀下左圖澳大利亞簡圖、下右圖美國本土簡圖,完成下面小題。16.關于兩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澳大利亞以山地、高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B.美國以山地、平原為主,南北相間分布C.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缺乏,但農牧業發達 D.美國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機械化程度高17.下列關于地理特征中,屬于兩國共有的是( )①瀕臨太平洋②是所屬大洲面積最大的國家③是所屬大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④首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⑤主要為白色人種,通用語言是英語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2024年是中國和巴西建交50周年,兩國在農產品貿易、能源開發、航天等領域持續深入合作。讀巴西雨林和資源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8.關于巴西的說法,錯誤的是( )A.以混血種人為主 B.領土位于熱帶C.有“足球王國”之稱 D.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19.近年,中巴合作在巴西建設大型鋼鐵工業園區,巴西的突出優勢是( )A.河流眾多 B.鐵礦資源豐富 C.勞動力豐富 D.海陸交通便利2024年9月1日,我國北極科考隊員在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65°42′N,17°22′W)用全天魚眼鏡頭拍攝到絢麗極光,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是由我國和冰島共同建設的綜合科學考察站。圖左為北極地區圖,圖右為極光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位于黃河站的(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東南方向21.我國科考隊員在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能觀測到極光現象,是因為該地( )①位于高緯度地區 ②天氣晴朗,能見度高③此時有極夜現象 ④人口稀疏,光污染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在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開展科學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A.開發旅游資源 B.開發礦產資源 C.保護生態環境 D.加強國際合作二、解答題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1: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是一個由東南亞國家組成的政治經濟聯盟。2024年東盟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是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以及美國的重要貿易伙伴。下圖示意東南亞交通位置圖(圖1)。材料2: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在內的東南亞是我國搬不走的好鄰居。中老鐵路北起我國“春城”昆明,南至湄公河沿岸的老撾萬象,被稱為“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鐵路。下圖示意中南半島山河分布及中老鐵路位置圖(圖2)。(1)據材料,從交通位置角度分析東南亞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具備的優越性。(2)中老鐵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是因為中南半島的山河分布具有 的特點,鐵路修建中有可能遇到的地質災害(3)受自然條件影響,中南半島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附近,說明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24.區域既有共性又有差異,比較法有利于更好的認識區域特點。日本和俄羅斯都是我國的鄰邦,兩國都是重要的工業強國,但發展工業的條件差異很大。根據所學知識,讀俄羅斯工業區分布圖和日本工業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知首都】(1)日本首都位于 島。俄羅斯首都位于A 山脈以西。【析工業】(2)俄羅斯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其歐洲部分及亞洲部分 部, 日本工業主要出口 。(3)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俄羅斯境內西起莫斯科,東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 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結合所學知識,從氣候方面分析該鐵路沿著南部山區修建的原因 。【辯對錯】日本:大陸性氣候顯著,降水豐沛。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河流短小湍急。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河流流向大多自南向北,注入太平洋。(4)以上關于俄羅斯與日本的描述各有一處錯誤,請任選一處,將訂正后的正確說法填在橫線上。25.讀“美國略圖”,回答下列問題。(1)山脈①是 ,國家④是(2)圖中②處是美國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 ”是新興的微電子工業中心。當地所屬的氣候類型是(3)在圖上適當位置標注“墨西哥灣”。(4)③城市是美國著名的鋼鐵工業基地,該鋼鐵工業基地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有哪些?26.習近平主席于2024年5月5日至10日應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國家領導人的邀請,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讀“歐洲西部政區圖”和“法國農產品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習近平主席出訪的三個國家都位于歐洲西部,該地區北部被 (緯線)穿過。(2)歐洲西部地區多數人愛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見牛排、奶油、乳酪。這是因為該地 業發達。試分析該農業發達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3)據法新社最新報道,2024年法國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法國葡萄主要種植在 沿岸,從氣候分析,該地區盛產葡萄的原因是 。(4)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發達、接待國際游客最多的地區。請分析該地區發展旅游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有哪些? (任答兩點)。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D A C B A A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A C C D A B B C題號 21 22答案 B C1.C 2.A 3.B【解析】1.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A選項赤道穿過陰影部分北部,A錯誤;B選項陰影部分主要位于西半球,B錯誤;C選項陰影部分主要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符合亞洲的地理位置,C正確;D選項陰影部分主要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D錯誤。故選C。2.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但發達國家數量最多的大洲是歐洲,不是亞洲,A錯誤。亞洲面積廣大,有廣大地區深居內陸,B正確。亞洲地跨緯度最大,C正確。亞洲東西距離長,各地距海遠近不同,加上地形等因素影響,降水差異大,D正確。根據題意,故選A。3.讀表可知,亞洲部分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差距大,說明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與自然條件、人口出生率、國土面積無關,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亞洲包括亞歐大陸的大部分以及周邊島嶼,面積約為4400萬平方千米,幾乎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4.D 5.A 6.C【解析】4.觀察甲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可知,該地夏季(6、7、8 月)氣溫較高,冬季(12、1、2 月)氣溫溫和,氣溫年較差大,并非四季如春,A錯誤;6、7、8 月降水量均超過100毫米,夏季降水較多,并非干燥,B錯誤;該地夏季氣溫較高,冬季溫和,年平均氣溫明顯低于25℃,并非終年高溫,C錯誤;12、1、2月降水量均超過200毫米,說明冬季降水多,D正確。故選D。5.甲地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冬季降雪多,而“合掌造”屋頂厚且陡的結構特點,有利于積雪滑落,抵御的自然災害是暴雪,A正確;“合掌造”獨特的結構可以減輕地震造成的危害,但不能抵御地震,C錯誤;“合掌造”不能抵御臺風和洪澇災害,BD錯誤。故選A。6.根據題干信息,日本近年來加大海外投資,將工廠遷移到國外。日本外遷的企業類型主要是污染較重的企業,為了規避日本國內嚴格的環保法規,減少污染治理成本。日本外遷的企業類型有資源消耗型企業,為了降低資源獲取成本,減少對國內資源的依賴。日本外遷的企業類型需要大量勞動力的企業:為了利用國外廉價的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①③④符合題意;而高新技術企業通常不會外遷,因為這類企業依賴日本國內的技術和研發環境。②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合掌屋”的屋頂用稻草覆蓋,比較輕,可以減輕地震引發房屋倒塌而造成人員的傷亡。同時,“合掌屋”屋頂坡度大,利于暴雪天氣時累積的厚雪及時下滑,防止壓塌房屋。7.B 8.A【解析】7.印度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熱量充足; 南部有德干高原,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中部為恒河平原,地勢南北高,中部低;主要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 季風氣候影響下,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旱澇災害頻繁。B說法錯誤,ACD說法正確。本題選擇不正確說法,故選B。8.由圖可知,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東北部和半島東西兩側的沿海地區;小麥、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以及恒河上游地區;黃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恒河三角洲。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印度的地形特點:北部(喜馬拉雅)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氣候以季風氣候為主,特點:冬季吹東北季風,少雨; 夏季吹西南季風,濕潤多雨。該氣候除了這里分布外,還在(中南 )半島上分布。9.A 10.A 11.D 12.C【解析】9.讀圖可知,西亞地處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交界處 ,地理位置極其重要,A正確;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是巴拿馬運河等區域,B錯誤;被稱為東西方“十字路口”的是東南亞,C錯誤;本初子午線穿過的是英國等地區,D錯誤;故選A。10.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泊,是一個內陸湖,地處西亞的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 )之間,A正確;黑海、紅海、阿拉伯海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海,BCD錯誤;故選A。11.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沙特阿拉伯、伊朗所在的西亞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這兩個國家在與其他國家合作時,石油資源豐富是其獨特優勢,D正確;沙特阿拉伯、伊朗并非以工業發達、農業發達、科學技術發達著稱,ABC錯誤;故選D。12.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西亞地區沖突不斷,是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亞非歐交通要沖;石油資源豐富,各國為爭奪石油資源易引發沖突;宗教文化復雜,不同宗教和教派之間存在矛盾,ABD正確;而西亞地區氣候干旱,人口并不稠密,C錯誤;依據題意,故選C。【點睛】沙特阿拉伯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臨波斯灣,西接紅海,是中東面積最大的國家。霍爾木茲海峽,溝通了波斯灣和阿拉伯海,被稱為“世界油閥”。13.A 14.C 15.C【解析】13.由題干可知,2025年是《申根協定》取消了歐共體成員國之間的邊境檢查,允許各成員國之間公民自由通行,帶動了歐洲西部地區跨境旅游的發展。歐洲西部受《申根協定》影響最大的產業是旅游業,A正確;《申根協定》生效對與畜牧業、機械制造業、海洋捕撈業影響不大,BCD錯誤。故選A。14.由圖可知,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英國人夏季喜歡到陽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旅游,其主要原因是英國陰雨天多,氣候比較潮濕,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陽光明媚,C正確;英國的旅游資源豐富,休閑娛樂方式多樣,A錯誤;英國畜牧業發達,地中海沿岸不適合發展畜牧業,B錯誤;歐洲西部各國的居民來往自由不是英國人喜歡區地中海曬太陽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C。15.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是其著名的旅游景點,C正確;大英博物館位于英國倫敦,幽深的峽灣風光是挪威的特色,風車村是荷蘭的特色,ABD錯誤。故選C。【點睛】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歐洲西部世界遺產地約占全球的40%。歷史文化名城眾多,歷代名人輩出,知名度高。本區現代文化事業發達,博物館、藝術館、音樂廳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入境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前列。16.D 17.A【解析】16.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東部是大分水嶺,中部是平原;所以澳大利亞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東西高,中部低,A錯誤;美國地形分為南北縱列的三大部分,即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中部是大平原,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東西高,中部低,B錯誤;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C錯誤;美國的農業具有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和地區生產的專業化的特點,D正確。故選D。17.澳大利亞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美國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北臨北冰洋,兩國都瀕臨太平洋,①符合題意;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美國位于北美洲,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②不符合題意;澳大利亞和美國都是所屬大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③符合題意;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堪培拉,最大城市是悉尼;美國的首都是華盛頓,最大城市紐約;兩國的首都都不是本國最大的城市,④不符合題意。兩國主要為白色人種,通用語言是英語,⑤符合題意。A正確,排除BCD,故選A。【點睛】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開發的歷史悠久,經濟發達。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經過規劃建設的城市,環境優美。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18.B 19.B【解析】18.巴西以混血種人為主,A說法正確;大部分位于赤道至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B說法錯誤;由于巴西人民對足球的喜愛和及其男女國家隊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成績,故有“足球王國”之稱,C說法正確;北部為亞馬孫平原、南部為巴西高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D說法正確。故選B。19.鋼鐵工業作為傳統工業,對礦產資源依賴嚴重。在中巴合作中,巴西最突出的優勢是鐵礦資源豐富,B正確;河流眾多與鋼鐵工業發展關系較小,A錯誤;勞動力豐富、海陸交通便利與中國相比不是突出優勢,CD錯誤。故選B。【點睛】巴西位于南美洲,屬于西半球,熱帶面積廣大,盛產熱帶經濟作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的鐵礦儲量大,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能源礦產石油和煤不足,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國內供電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20.C 21.B 22.C【解析】20.在北極地區圖中,北極點為最北方向。根據經緯度判斷方向,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65°42′N,17°22′W),黃河站大致位于(79°N,12°E)。從緯度看,中—冰站緯度更低,在南方;從經度看,中—冰站在西方。所以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位于黃河站的西南方向。故選C。21.高緯度地區接近磁極,更容易觀測到極光,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位于高緯度地區,具備觀測極光的地理條件,①正確;天氣晴朗、能見度高,有利于觀測極光,若天氣陰沉有云會遮擋極光,②正確;2024年9月1日,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極地區是極晝期,并非極夜,③錯誤;人口稀疏光污染小,能減少人造光源干擾,更利于觀測極光,④正確。故選B。22.在北極地區主要目的不是開發旅游資源,且開發旅游資源可能會對北極脆弱生態造成破壞,A錯誤;北極地區生態脆弱,目前不是以開發礦產資源為主要目的開展科考,B錯誤;北極地區生態系統獨特且脆弱,開展科學考察可了解其生態環境變化,為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數據和依據,C正確;加強國際合作是科考過程中的一種形式或成果體現,不是主要目的,D錯誤。故選C。【點睛】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地區位于北半球,主要的礦產資源是石油和天然氣,代表動物是北極熊、海豹,有常住人口,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極大陸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冰雪高原”之稱。23.(1)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2)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滑坡、泥石流、崩塌。(3)河流為城市建設提供充足的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任意兩點)。【分析】本題以東南亞交通位置圖、中南半島山河分布及中老鐵路位置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中南半島的山河分布特點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東南亞區域認知素養。【詳解】(1)讀圖1可知,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 “十字路口”。東南亞的產品可以通過海運,利用馬六甲海峽等重要航道,便捷地運往亞洲、歐洲、非洲以及美洲等世界各地,交通位置十分優越,有利于產品的出口貿易。(2)中老鐵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說明沿途穿越隧道、橋梁數量多。主要原因是中老鐵路經過地區地形復雜,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多山地、河谷,地勢起伏大。鐵路修建中有可能遇到的地質災害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3)讀圖2可知,中南半島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河流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滿足城市居民生活和生產用水需求;河流是重要的交通通道,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城市的對外聯系和經濟發展;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城市的建設和農業的發展。24.(1) 本州 烏拉爾(2) 南 工業制成品(3) 西伯利亞 俄羅斯北部氣候寒冷,凍土廣布,修建難度大且人口、城市稀少;南部山區氣候相對溫暖,人口、城市較多,資源豐富,運輸需求大。(4)選日本:日本海洋性氣候顯著,降水豐沛。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流短小湍急。選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河流流向大多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分析】本題以俄羅斯工業區分布圖和日本工業區分布圖等為材料,涉及俄羅斯工業區主要分布、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鐵路沿著南部山區修建的原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詳解】(1)日本首都東京位于本州島,這是日本最大的島嶼,也是政治、經濟等中心所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于烏拉爾山脈以西的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脈是劃分歐洲和亞洲的重要地理界線之一,莫斯科在歐洲部分。(2)俄羅斯工業主要分布在其歐洲部分及亞洲部分的南部。日本工業主要出口工業制成品。(3)俄羅斯境內西伯利亞大鐵路西起莫斯科,東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它橫跨歐亞大陸,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從氣候方面分析鐵路沿南部山區修建的原因:俄羅斯北部緯度高,氣候寒冷,多凍土,修建鐵路難度大,成本高;而南部緯度相對較低,氣候較溫暖,有利于鐵路的修建和維護,同時南部人口和城市相對較多,經濟較發達,修建鐵路可以加強區域間的聯系,促進經濟發展。(4)日本是島國,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降水豐富,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流短小湍急。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這是因為該地區地勢南高北低。25.(1) 落基山脈 墨西哥(2) 硅谷 地中海氣候(3)(4)附近煤鐵資源豐富,水源充足等【分析】本題以美國略圖為材料,設置4道小題,涉及美國的地形、氣候、工業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詳解】(1)美國的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①落基山脈,中部是廣闊的大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④是位于美國南部的墨西哥。(2)讀圖可知,②處是美國西部的大港口——圣弗朗西斯科又稱舊金山,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以斯坦福大學為依托的“硅谷”,是新興的電子工業中心,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區。氣候冬季溫暖多雨,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3)墨西哥灣位于美國南部沿海,是大西洋深入美洲大陸的一個海灣,位于墨西哥和美國佛羅里達州之間。圖如下:(4)讀圖可知,③城市是美國著名的鋼鐵工業基地,該鋼鐵工業基地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該地區擁有豐富的鐵礦石、煤炭等礦產資源,為鋼鐵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位于五大湖附近,水源充足等。26.(1)北極圈(2) 畜牧 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消費市場廣闊(3) 地中海 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葡萄的生長和養分積累(4)自然景觀豐富多樣,人文景觀獨特;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旅游服務水平高等【分析】本題以歐洲西部政區圖和法國農產品分布圖為材料,涉及歐洲西部的位置、氣候、農業、地形、旅游業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培養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詳解】(1)歐洲西部北部的重要緯線是北極圈(66.5°N),它穿過歐洲西部的北部地區。(2)歐洲西部多數人愛吃牛肉、喝牛奶,是因為當地畜牧業發達。從社會經濟條件看,歐洲西部人口密集,城市數量多,經濟發展水平高,居民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對乳畜產品的市場需求大,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3)法國葡萄主要種植在地中海沿岸。從氣候角度,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光照時間長、強度大,晝夜溫差大,利于葡萄進行光合作用,積累糖分和養分,產出優質葡萄。(4)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自然方面,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如高山、峽灣、海岸等;人文方面,擁有大量歷史文化遺跡和豐富的文化活動。此外,交通網絡發達,酒店等基礎設施完備,旅游服務專業規范,這些都吸引著大量游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