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下學期高一年級 6 月份聯合考試地理考生注意:1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75 分鐘。2 .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 0.5 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 .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 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 0.5 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 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 .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必修第一冊十必修第二冊十選擇性必修 1 第一章。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3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撫仙湖是云南省第三大湖泊,也是我國內陸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該湖通過海口河泄水,注 入南盤江,最終注入珠江。受湖泊水位和人為調控的影響,海口河下泄水量變化很大。下圖示意撫仙湖局 部流域。據此完成 1~2 題。1 .撫仙湖主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 )A .海陸間循環 B .海上內循環 C .陸地內循環 D .生物大循環2 .海口河下泄徑流量最大的季節可能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下圖示意甘肅省典型植被類型分布。據此完成 3~5 題。3 .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相比,溫帶荒漠植被( )A .垂直結構復雜 B .高度較大 C .多以喬木為主 D .葉片較小4 .導致甘肅省南北部典型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人類活動 B .風速 C .水分 D .地形5 .甘肅省沒有亞寒帶針葉林分布,主要是因為( ) ·A .年降水量較多 B .年均溫較高 C .平原面積較大 D .無黑土分布2023 年,蘇丹發生軍事沖突,導致其境內流離失所人數新增 710 多萬,另有 190 萬人逃離至境外。下 圖示意人口遷移模式,其中 A、B、C 表示蘇丹國內三個不同行政區,D 表示國外。據此完成 6~7 題。6 .導致眾多蘇丹人流離失所的直接原因是( )A .自然資源缺乏 B .經濟發展水平低 C .氣候環境惡化 D .國家政局動蕩7 .逃離至境外的 190 萬人,其遷移模式符合( )A .B1→ B2 B .B2→ C1 C .A1→ D D .C1→ A1法蘭克福是德國乃至歐洲重要的工商業、金融和交通中心,也是著名的國際會展中心城市,其會展區 距離火車站、機場路程很短,每年會舉辦超過 50 個展覽會。下圖示意法蘭克福城市空間結構。據此完成 8 ~10 題。3 .根據城市空間結構規劃的一般規律判斷甲、乙功能區分別是( )A .居住區、文化區 B .居住區、工業區 C .工業區、居住區 D .文化區、工業區3 .金融區所在地通常( )A .地價較高 B .人口稀少 C .位置偏僻 D .鐵路密集10 .會展區與火車站、機場間的路程很短,這樣布局的主要好處有( )①方便參展商品的運輸 ②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③提高參展人員交通可達性 ④降低城市居民出行成本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通化市坐落于長白山下,森林覆蓋率達 67% ,是吉林省的醫藥大市。2008 年通化市成為首個國家級醫 藥城,現已成為全國較大的中成藥生產基地,大批醫藥企業在通化市發展壯大,并逐步形成集聚。下圖示 意通化市山地和交通線路分布。據此完成 11~13 題。11 .通化市發展醫藥產業的突出區位條件是( )A .醫藥原料豐富 B .勞動力素質高 C .土地租金較低 D .水資源較充足12 .大量醫藥企業向通化市集聚的目的是( )①形成規模效益 ②加大藥材的采收 ③降低生產成本 ④開拓當地銷售市場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13 .通化市醫藥產業的發展對當地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A .帶動就業,促進經濟發展 B .降低了新藥的研發難度C .延長壽命,提高人口出生率 D .提高了醫生的就診水平華陽島是我國駐守南沙群島中最南端的島嶼,自然環境惡劣。為改善駐島人員的生活環境,我國在華 陽島西部實施陸域吹填(造陸的一種方式),擴大了華陽島的陸地面積。下圖示意華陽島位置。據此完成14~15 題。14 .選擇在華陽島西部實施陸域吹填,主要考慮的是( )A .距離大陸較近,造陸設備易運輸 B .地處我國管轄范圍,他國干擾小C .位于島嶼西部,受臺風影響較小 D .島嶼沿岸海域較淺,吹填難度小15 .華陽島陸地面積擴大后有利于( )A .減少南海海域爭端 B .增加我國領海面積C .維護我國海洋權益 D .保障我國東海安全矛隼是一種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獵鷹,適應寒冷的生存環境,常在高山懸崖筑巢繁殖。近半個世紀以來, 隨著自然環境變化,適生區范圍逐漸減小,矛隼活動范圍開始出現轉移,成為北極地區最脆弱的物種之一。 下圖示意矛隼在北美洲的活動范圍。據此完成 16~17 題。16 .導致矛隼適生區范圍減小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資源枯竭 B .全球氣候變暖 C .土地荒漠化 D .人類大量捕獵17 .矛隼活動范圍轉移方向最可能為( )A .向低緯地區 B .向地勢平坦地區 C .向極地地區 D .向更濕潤的地區下圖為某攝影師在夜晚采用連續曝光技術拍攝的照片,照片中的弧線為a 恒星視運動軌跡。據此完成 18~20 題。18 .據圖判斷,攝影師拍攝的地點最可能位于( )A .北半球低緯地區 B .南半球低緯地區 C .北極點 D .南極點19 .攝影師在連續曝光拍攝照片期間,a 恒星轉過的角度約為 33° ,判斷攝影師連續拍攝的時長和 a 恒星視 運動方向分別為( )A .1 個多小時、順時針 B .2 個多小時、逆時針C .1 個多小時、逆時針 D .2 個多小時、順時針20 .該星軌構成一個正圓的周期為( )A .24 時 B .24 時 3 分 56 秒 C .23 時 D .23 時 56 分 4 秒2023 年 9 月 23 日,一游客泛舟于安徽省某城市公園湖泊之中,當該游客面向湖岸時, 一輪紅日正緩緩 降落至地平線。下圖為該湖泊地理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 21~23 題。21 .下圖中符合游客泛舟當日該地太陽視運動軌跡的是( )A .B .C .D .22 .該游客面向的湖岸位于( )A .a 處 B .b 處 C .c 處 D .d 處23 .當該地紅日緩緩降落至地平線時,地球上 9 月 23 日的范圍約占全球的( )A .1/2 B .3/7 C .1/9 D .11/122024 年是中國極地考察 40 周年。2024 年 2 月 7 日建成的秦嶺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 站之后的我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下圖 1 示意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圖 2 示意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據此 完成 24~25 題。24 .秦嶺站建成時,太陽直射點最接近圖 2 中的(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25 .在不考慮海拔的情況下,下列四地中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A .中山站 B .長城站 C .秦嶺站 D .昆侖站下圖為某半球某時刻俯視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圖中甲地有一河流,其北岸侵蝕較為嚴重。據此 完成 26~27 題。26 .甲地河流流向最可能為( )A .自北向南 B .自東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西向東27 .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為( )A .( 15°S ,90° ) B .( 15°N ,0° ) C .( 15°S ,180° ) D .( 15°N ,180° )下圖為某日某時刻北半球局部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據此完成 28~30 題。28 .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 )A .0° B .30°W C .30°E D .150°E29 .該日甲地的晝長為( )A .16 小時 B .12 小時 C .14 小時 D .8 小時30 .該日過后的一個月內( )A .地球公轉速度先快后慢 B .北京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C .倫敦晝夜長短差值變小 D .全球日出方位由東北變為東南二、非選擇題:共 40 分。31 .下圖示意貴州某地喀斯特地貌發育形態。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20 分)( 1 )說出該地發育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條件。( 6 分)( 2 )判斷溶溝、峰林、孤峰地貌發育演化順序,并簡述其演化過程。( 8 分)( 3 )列舉三種溶洞內可能發育的喀斯特沉積地貌。( 6 分)32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 分)S302 公路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是連接周邊縣市的重要通道,既是國家高等級公路,也是主要的省道 和市道。2024 年 5 月 11 日,嘉興市就市區(南湖區)至平湖段 S302 公路改建工程進行招標。S302 公路改 建工程采用“ 主線高架+地面輔道”的形式進行,改建后將為嘉興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下圖示意 嘉興市部分縣市及 S302 公路改建路段線路分布。( 1 )推測嘉興市 S302 公路改建后的變化。( 8 分)( 2 )說明 S302 公路改建工程采用“ 主線高架”的好處。( 6 分)( 3 )簡析 S302 公路改建后對嘉興市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6 分)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1 .A 根據材料可知,撫仙湖為淡水湖,且湖水通過海口河注入南盤江,與外界相通,故撫仙湖主要參與的 水循環類型是海陸間循環。2 .B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云南省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夏季降水豐富,河流、湖泊水量較大,故可推測海口 河下泄徑流量最大的季節為夏季。3 .D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荒漠植被分布區自然環境以干旱為主,為適應干旱環境,荒漠植被演化出了葉片 小(減少蒸騰)、根系發達(吸收水分)等結構特點;溫帶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為主,垂直結構簡單。4 .C 由圖可知,甘肅省南部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北逐漸變為草原和荒漠植被,與南部的喬木 相比,草原和荒漠植被更加耐旱,分布區水分更少,故導致甘肅省南北部典型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水分。5 .B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亞寒帶地區,而甘肅省北部分布溫帶荒漠植被,說明甘 肅省緯度相對較低,熱量條件較好,年均溫較高,因此沒有亞寒帶針葉林的分布。6 .D 結合材料可知,因蘇丹境內發生軍事沖突,政局動蕩,生存環境被破壞,導致人們流離失所。7 .C 從蘇丹逃離至境外的 190 萬人屬于跨國移民,其遷移方式屬于國際人口遷移,與之相符的遷移模式是 A1→ D。8 .B 甲功能區在城區中面積最大,應為居住區;乙功能區位于城郊,靠近河流,有公路、鐵路經過,交通 較為便利,應為工業區。9 .A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金融區通常布局在城市中心商務區,地理位置優越,土地價格高,人口密集。中 心商務區內鐵路線較少經過。10 .C 結合材料可知,法蘭克福是著名的國際會展中心城市,舉辦的展覽會數量多,參展商品的運輸需求 大,且參展人員流動大,因此距離火車站、機場的路程很短,能夠方便參展商品的運輸,同時方便來自世 界各地參展人員的交通出行需求。會展區距離火車站、機場路程短,并不能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且對 降低城市居民出行成本影響不大。11 .A 結合材料可知,通化市坐落于長白山下,森林覆蓋率達 67% ,植被資源豐富,中藥材種類及數量多, 為醫藥產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12 .B 通化市是首個國家級醫藥城,當地醫藥產業基礎設施完善,醫藥企業向通化市集聚可以共用當地基 礎設施,共享信息,且靠近原料地,可降低企業研發、運輸成本,并形成一定的規模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 企業向通化市集聚,便于集中銷售和采購,主要有利于發展全國市場。13 .A 通化市大力發展醫藥產業,能夠增加就業機會,并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醫藥產業的發展對新藥的研發難度、醫生的就診水平以及當地人口出生率影響不大。14 .D 陸域吹填屬于造陸的一種方式,在島嶼海岸較淺的一側進行造陸活動,有利于降低難度,且造陸成 本較低;華陽島面積小,各個方位運輸距離相差不大,且受臺風影響都較大;華陽島及周邊海域都屬于我 國管轄范圍。15 .C 華陽島遠離陸地,管理較為困難,陸地面積擴大后,可以在島嶼上建設更多設施,利于維護我國海 洋權益;華陽島位于我國南海,面積擴大不會增加我國領海面積;減少海域爭端應通過雙邊協商。16 .B 結合材料可知,矛隼生活在北極地區,適應寒冷的生存環境。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部分地區氣 溫升高,導致適合矛隼生存的環境范圍減小。17 .C 由上題可知,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部分地區氣溫升高,矛隼生存環境出現變化,為追尋適合生 存的寒冷環境,矛隼活動范圍最可能向溫度更低的極地地區轉移;在地勢起伏大的地區更有利于矛隼捕食, 且利于筑巢繁殖,故不會向地勢平坦地區轉移。18 .A 由圖可知,拍攝地點可以看到北極星,所以攝影師拍攝的地點位于北半球,圖中北極星略高于地平 線上,且北半球北極星的仰角即為當地的地理緯度,北極星的仰角較小,所以該地緯度較低,可能位于低 緯地區;如果在北極點,北極星應位于天頂位置。19 .B 地球自轉角速度約為 15°/小時,a 恒星視運動轉過 33° ,則拍攝時長應為 2 個多小時;在北半球觀測 北極星附近的恒星視運動方向為逆時針。20 .D 該星軌構成正圓的周期應為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為一個恒星日,大約是 23 時 56 分 4 秒。21 .A 由材料可知,該日為北半球秋分日,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太陽正東升、正西落,該地正午太陽高 度大致=90°-(當地緯度-0°) =58° , 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向,太陽由正東向正西方向運動,與 A 圖相符。22 .C 游客泛舟湖中當日為北半球秋分日,面向湖岸時正值日落,秋分日日落正西方向,故游客面向的湖 岸應位于 c 處。23 .D 由圖可知,該地位于 117°E 附近,日落時當地時間大致為 18 時,計算得知 180°經線約為 22 時,則 9 月 23 日的范圍約占全球的 22/24=11/12。24 .D 由材料可知,我國秦嶺站建成時間為 2024 年 2 月 7 日,大約位于冬至日( 12 月 22 日前后)到春分 日( 3 月 21 日前后)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并逐漸向北移,與圖中@點位置接近。25 .B 地球自轉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緯度越低,自轉線速度越大。讀圖可知,中山站、秦嶺站和 昆侖站位于南極圈以南,緯度較高,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以北,緯度最低,因此長城站的自轉線速度最大。26 .D 圖示半球呈順時針自轉,應為南半球俯視圖,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左偏轉,該河流北岸侵蝕較為嚴 重,則該河流流向應為自西向東。27 .C 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與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最低緯度互余,圖中晨昏線與 75°S 緯線圈相切,所以 太陽直射點緯度應為 15°S ;由圖可知,此時晝半球中央經線為 180° ,所以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為( 15°S , 180° )。28 .B 由圖可知,圖中昏線與赤道交點的地方時為 18 時,相鄰兩條經線之間相差 30°、時間相差 2 小時, 則圖中 0°經線為 14 時,12 時所在經線為 30°W ,即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 30°W。29 .A 由圖可知,甲地地方時為 20 時,且位于昏線上,說明其于 20 時日落,可計算出該日甲地的晝長為 ( 20-12 )×2=16 小時。30 .C 由圖可知,圖中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說明該日為北半球夏至日,該日過后的一個月內(夏至日至 7 月 22 日前后),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動,倫敦晝長夜短且晝漸短、夜漸長,晝夜長短差值變小; 在此期間,地球公轉經過遠日點( 7 月初),所以該時期地球公轉速度先慢后快;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 北京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在此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全球日出東北、日落西北。31 .( 1 )地表可溶性巖石(石灰巖)分布廣、厚度大;位于亞熱帶濕潤地區,氣溫較高,加快流水溶蝕作 用;降水豐富,地勢起伏大,流水作用強烈等。(每條 3 分,答對 2 條得 6 分,共 6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 可酌情給分)( 2 )順序:溶溝 → 峰林→ 孤峰。( 2 分,答錯 1 個不得分)演化過程:有裂隙的巖石受地表水不斷溶蝕作 用,發育形成溶溝;隨著溶蝕作用的持續,溶溝加深,巖體逐漸形成山峰,多個山峰組成峰林;經過長期 的溶蝕,峰林中的基座被侵蝕、分割獨立,逐漸演變成孤峰。(合理即可,6 分)( 3 )石筍;石柱;石鐘乳;石幔;石簾等。(每條 2 分,答對 3 條得 6 分,共 6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 情給分)32 .( 1 )線路總體變得更加平直;公路寬度明顯拓寬;高架形式的路段增多;連接其他交通干線的出口增 多等。(每條 2 分,共 8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給分)( 2 )減少與其他交通線路平面交叉,提高通行速度,保障通行安全;減少對土地的占用,節約土地資源; 當地河湖縱橫,高架橋建設可以減少對水環境的破壞等。(每條 2 分,共 6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給分)( 3 )提高周邊居民出行效率,減輕通勤和物流運輸壓力;縮短南湖至平湖的通行時間,加快嘉興市社會經 濟、文化交流與融合;利于帶動公路沿線形成物流、科技、文化等多元化的產業集聚區,吸引更多的投資 和土地開發,促進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緩解交通擁堵,降低污染排放,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等。(每條 2 分,答對 3 條得 6 分,共 6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