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核心考點 歐洲西部一.選擇題(共12小題)1.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發達的地區之一,其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不包括( )A.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B.各國使用不同種類貨幣,便于收集C.自然環境多樣,景觀豐富D.文化遺產多,人文旅游資源豐富2.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格林尼治時間2020年1月31日23:00,英國正式“脫歐”。“脫歐”是指脫離( )A.歐洲 B.歐元 C.歐盟 D.歐共體3.世界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A.萊茵河 B.多瑙河 C.湄公河 D.印度河4.下列歐洲西部的國家與其首都對應正確的是( )A.德國——柏林 B.意大利——巴黎C.法國——新德里 D.西班牙——雅典5.下列關于歐洲河流特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流程較短 B.水流湍急C.水流季節變化小 D.河網稠密6.下列關于歐洲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河網稠密,航運價值高B.大河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流C.流程長,落差大D.多瑙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7.下列關于歐洲西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本區國家眾多,大多數都是發達國家B.其商品只限在內部流通C.由于歐盟的成立,本區間貿易往來減少D.“歐盟”在世界經濟、軍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8.下列描述中符合歐洲的是( )A.大陸輪廓平直B.北回歸線穿過歐洲北部C.西臨大西洋D.面積最小的大洲9.歐洲西部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瑞士有( )A.陡峻幽深的峽灣B.陽光燦爛的海灘C.冰雪皚皚的山峰D.風光旖旎、景色如畫的田園10.關于歐洲西部敘述正確的是( )A.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B.歐洲西部農業發達是主要經濟支柱C.海岸線曲折,海運便利D.國家眾多,絕大部分屬于發展中國家11.關于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的原因的表述,錯誤的是( )A.交通發達 B.旅游設施完備C.統一使用英語 D.多數國家使用歐元12.下列國家與其旅游資源聯系正確的是( )A.法國—埃菲爾鐵塔B.荷蘭—日內瓦湖光山色C.奧地利—峽灣風光D.西班牙—風車、圍海造田工程二.解答題(共3小題)1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助塞經貿,大國領航2025年1月11日,上海往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首飛航線開通,為中塞兩國經貿、旅游、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架起更便捷的空中橋梁。下圖為“塞爾維亞地理位置和地形圖”。【判經緯,識方向】塞爾維亞,地處巴爾干半島核心區域,是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國家,首都貝爾格萊德既是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中心。(1)讀圖可知,貝爾格萊德的經緯度坐標為 ,該市位于薩瓦河和 河的交匯處,豐富的水資源滋養了這片土地。(2)結合圖文資料可知,塞爾維亞屬于 國(內陸/沿海),該國被稱為“歐洲十字路口”,是連接歐洲和 洲,中東、非洲的陸路必經之路。【識地圖,析要素】塞爾維亞,北部以伏伊伏丁那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系發達;南由迪納拉山脈和巴爾干山脈構成,地形崎嶇,喀斯特地貌廣布。(3)結合圖文資料,從因地制宜角度,闡述塞爾維亞南北地形差異對農業類型分布的影響。【助博礦,促共贏】塞爾維亞的博爾銅礦曾經是該國經濟的支柱,但因戰爭和制裁而陷入困境,淪為西方媒體口中的“死亡之城”。2018年,中國紫金礦業以3.5億美元收購銅礦63%股份,通過引入先進采礦設備與提純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半年內扭虧為盈;保障了當地4000余名就業崗位;投入巨資治理廢氣、廢渣,將礦區變為生態示范區……(4)結合上述材料,從經濟、社會、環境任一方面,說明“中塞合作開發博爾銅礦”項目對中國或塞爾維亞的積極影響。14.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4年5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塞爾維亞是首個對中國免簽證的歐洲國家,與中國友好關系源遠流長。如圖1為塞爾維亞地理位置和地形。(1)從海陸位置看,塞爾維亞屬于 (選填“內陸”或“沿海”)國,首都是 。(2)塞爾維亞的地勢特征是 。斯梅代雷沃鋼廠是塞爾維亞唯一一家國有大型鋼鐵企業,該企業一直沿用20世紀70年代的生產工藝與設備,虧損嚴重。2016年我國河北鋼鐵集團出資收購該廠,僅半年時間就實現扭虧為盈,成為歐洲鋼鐵市場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圖2為斯梅代雷沃市位置圖。(3)分析斯梅代雷沃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塞爾維亞是最早向中國免簽的歐洲國家,雖是歐洲小國,卻有著無與倫比的美麗景色,河中小屋、薩爾干窄軌鐵路、烏瓦茨峽谷等旅游資源非常豐富。(4)說出發展旅游業對塞爾維亞的積極影響。1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冰島是歐洲最西部的島國,沿大西洋海岸線4970公里,人口僅39.7萬人(2023年),多峽灣風光,是世界上火山、溫泉最多的國家之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形以臺地為主。臺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間。冰島多噴泉、瀑布、湖泊,漁業、水力和地熱資源豐富,其他自然資源匱乏,石油等產品需要進口。全境無鐵路,運輸依靠海運及公路。如圖為冰島地理位置圖。(1)描述冰島的地理位置。(2)結合材料,解釋冰島全境為什么無鐵路。(3)推斷冰島為什么多溫泉。(4)結合材料,列舉冰島城市居民家庭集中供暖所生產的暖氣的兩個主要能源資源來源。并分析該能源比其他能源的優勢。期末核心考點 歐洲西部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1.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發達的地區之一,其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不包括( )A.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B.各國使用不同種類貨幣,便于收集C.自然環境多樣,景觀豐富D.文化遺產多,人文旅游資源豐富【考點】歐洲西部的文化景觀、旅游勝地與旅游業.期末核心考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B【分析】歐洲旅游業發達的原因:1、當地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備。2、歐洲西部國家人口素質高,社會治安好,相關法律比較完善。3、西臨沿海,交通發達,周圍國家經濟發達,當地海陸空交通設施完善。4、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發達,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質量高。5、歐洲西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氣溫溫和,河流無結冰期,四季均適宜旅游業的發展。【解答】解:歐洲西部多數國家使用統一貨幣——歐元,C符合題意;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有: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自然環境多樣,景觀豐富;文化遺產多,人文旅游資源豐富,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該題考查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理解解答。2.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格林尼治時間2020年1月31日23:00,英國正式“脫歐”。“脫歐”是指脫離( )A.歐洲 B.歐元 C.歐盟 D.歐共體【考點】歐盟及其組成.期末核心考點【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C【分析】歐洲聯盟是歐洲多國共同建立的政治及經濟聯盟,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會員國有27個。【解答】解: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是歐洲多國共同建立的政治及經濟聯盟,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英國“脫歐”是指脫離歐盟。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歐洲的國際組織,牢記知識點解答即可。3.世界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A.萊茵河 B.多瑙河 C.湄公河 D.印度河【考點】歐洲西部的主要半島、臨海、山脈和河流.期末核心考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B【分析】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世界航運最繁忙的河流﹣﹣萊茵河。【解答】解:由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歐洲的多瑙河,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歐洲的河流概況,熟記即可解答。4.下列歐洲西部的國家與其首都對應正確的是( )A.德國——柏林 B.意大利——巴黎C.法國——新德里 D.西班牙——雅典【考點】歐洲西部的主要港口、國家和首都.期末核心考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A【分析】德國的首都是柏林。【解答】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德國的首都是柏林,意大利的首都是羅馬,法國的首都是巴黎,西班牙的首都是馬德里。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歐洲西部的國家及其首都,熟記知識點并分析解答。5.下列關于歐洲河流特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流程較短 B.水流湍急C.水流季節變化小 D.河網稠密【考點】歐洲西部的主要半島、臨海、山脈和河流.期末核心考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B【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洲的河流流程較短,河網稠密,水流季節變化小。【解答】解:結合所學知識,歐洲面積較小,因此河流流程較短;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水流平緩;歐洲河網稠密,水流季節變化小。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歐洲河流特點,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解答。6.下列關于歐洲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河網稠密,航運價值高B.大河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流C.流程長,落差大D.多瑙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考點】歐洲西部的主要半島、臨海、山脈和河流.期末核心考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A【分析】歐洲位于東半球的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瀕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該地河流眾多,主要是: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世界航運最繁忙的河流﹣﹣萊茵河,法國塞納河,英國泰晤士河,德國易北河等。【解答】解:歐洲地勢低平,氣候濕潤,河網密布,水流平穩;水量豐富,航運價值高;河流短小,多為外流河;歐洲山地多分布在南、北兩側,中部是平原,因此次大河不是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流,B錯誤;歐洲河流的水量季節變化小,流程短小,水流平緩,C錯誤;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歐洲河流概況,理解回答即可。7.下列關于歐洲西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本區國家眾多,大多數都是發達國家B.其商品只限在內部流通C.由于歐盟的成立,本區間貿易往來減少D.“歐盟”在世界經濟、軍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考點】歐盟及其組成.期末核心考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A【分析】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于發達國家;歐洲大陸輪廓破碎,海岸線漫長曲折;歐洲西部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乳肉畜牧業發達;歐洲西部經濟發達,氣候適宜,人口密集。【解答】解:歐洲西部地區國家眾多,大多數都是發達國家,A正確;歐洲西部地區的商品大部分在國際流通,B錯誤;由于歐盟的成立,本區間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C錯誤;“歐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組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在世界經濟、政治領域發揮重要作用,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歐洲西部的組織、經濟等地理知識點,掌握課本知識點是解答此題的基礎。8.下列描述中符合歐洲的是( )A.大陸輪廓平直B.北回歸線穿過歐洲北部C.西臨大西洋D.面積最小的大洲【考點】歐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期末核心考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C【分析】歐洲氣候的特征歐洲氣候的特征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混合,表現為四季分明、濕潤多雨,同時南部地區有明顯的炎熱夏季和干旱問題。【解答】解:根據所學可知,歐洲的大陸輪廓曲折幽深,故A錯誤;歐洲北部被北極圈穿過,故B錯誤;歐洲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故C正確;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歐洲的地理特征,熟記即可解答。9.歐洲西部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瑞士有( )A.陡峻幽深的峽灣B.陽光燦爛的海灘C.冰雪皚皚的山峰D.風光旖旎、景色如畫的田園【考點】歐洲西部的文化景觀、旅游勝地與旅游業.期末核心考點【答案】C【分析】歐洲西部國家通過合理開發和利用這些旅游資源,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旅游業.目前,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是歐洲三大著名的旅游國.【解答】解:歐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異常豐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峽灣、瑞士冰雪皚皚的山峰、西班牙陽光燦爛的海灘、法國景色如畫的田園,風光旖旎;千年古都羅馬、音樂之都維也納、藝術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莊嚴的教堂、為數眾多的博物館,風格各異;西班牙的斗牛場、意大利的狂歡日、慕尼黑的啤酒節,氣氛熱烈。故選:C。【點評】考查歐洲西部的旅游資源,要理解記憶.10.關于歐洲西部敘述正確的是( )A.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B.歐洲西部農業發達是主要經濟支柱C.海岸線曲折,海運便利D.國家眾多,絕大部分屬于發展中國家【考點】歐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期末核心考點【專題】地理探究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C【分析】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歐洲西部的服務業體系完善,服務質量優,產值大,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解答】解: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A錯誤;歐洲西部農業發達,是基礎部門,但經濟支柱是服務業,B錯誤;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的地區,海運便利,C正確;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國家屬于發達國家,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歐洲西部的概況,結合知識點分析解答即可。11.關于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的原因的表述,錯誤的是( )A.交通發達 B.旅游設施完備C.統一使用英語 D.多數國家使用歐元【考點】歐洲西部的文化景觀、旅游勝地與旅游業.期末核心考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C【分析】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于發達國家。歐洲西部人口稠密,以白種人為主。【解答】解:歐洲西部人口稠密,交通發達,旅游設施完備,多數國家使用統一的貨幣﹣﹣歐元;歐洲西部的語言不統一。故選:C。【點評】該題主要考查了歐洲西部的交通、人口、語言等,結合課本知識解答即可。12.下列國家與其旅游資源聯系正確的是( )A.法國—埃菲爾鐵塔B.荷蘭—日內瓦湖光山色C.奧地利—峽灣風光D.西班牙—風車、圍海造田工程【考點】歐洲西部的文化景觀、旅游勝地與旅游業.期末核心考點【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A【分析】歐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異常豐富,目前歐洲西部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歐洲西部主要旅游地有:希臘雅典巴臺農神廟;意大利羅馬古斗獸場和水城威尼斯;奧地利維也納“音樂之都”;挪威奧斯陸峽灣和午夜太陽;荷蘭鹿特丹花卉、風車、圍湖造田工程;瑞士日內瓦湖光山色、手表作坊、登山滑雪;西班牙地中海沿岸沙灘風光、斗牛比賽;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凱旋門、凡爾賽宮、時裝節;英國倫敦白金漢宮、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大英博物館、馬克思墓地。【解答】解:法國名勝埃菲爾鐵塔,日內瓦湖光山色是在瑞士,峽灣風光分布在挪威西部海岸,風車、圍海造田工程屬于荷蘭。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歐洲西部的旅游資源,屬于基礎題,熟記相關知識點解答即可。二.解答題(共3小題)1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助塞經貿,大國領航2025年1月11日,上海往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首飛航線開通,為中塞兩國經貿、旅游、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架起更便捷的空中橋梁。下圖為“塞爾維亞地理位置和地形圖”。【判經緯,識方向】塞爾維亞,地處巴爾干半島核心區域,是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國家,首都貝爾格萊德既是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中心。(1)讀圖可知,貝爾格萊德的經緯度坐標為 (44°49′N,20°30′E) ,該市位于薩瓦河和 多瑙 河的交匯處,豐富的水資源滋養了這片土地。(2)結合圖文資料可知,塞爾維亞屬于 內陸 國(內陸/沿海),該國被稱為“歐洲十字路口”,是連接歐洲和 亞 洲,中東、非洲的陸路必經之路。【識地圖,析要素】塞爾維亞,北部以伏伊伏丁那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系發達;南由迪納拉山脈和巴爾干山脈構成,地形崎嶇,喀斯特地貌廣布。(3)結合圖文資料,從因地制宜角度,闡述塞爾維亞南北地形差異對農業類型分布的影響。【助博礦,促共贏】塞爾維亞的博爾銅礦曾經是該國經濟的支柱,但因戰爭和制裁而陷入困境,淪為西方媒體口中的“死亡之城”。2018年,中國紫金礦業以3.5億美元收購銅礦63%股份,通過引入先進采礦設備與提純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半年內扭虧為盈;保障了當地4000余名就業崗位;投入巨資治理廢氣、廢渣,將礦區變為生態示范區……(4)結合上述材料,從經濟、社會、環境任一方面,說明“中塞合作開發博爾銅礦”項目對中國或塞爾維亞的積極影響。【考點】歐洲西部的主要港口、國家和首都.期末核心考點【專題】示意圖;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1)(44°49′N,20°30′E);多瑙;(2)內陸;亞;(3)塞爾維亞北部平原廣闊,適宜大規模種植業;南部多山地,適宜畜牧業和特色林果業等;(4)促進當地就業與經濟增長;創造工作崗位、改善民生。【分析】塞爾維亞是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內陸國。塞爾維亞國土總面積為88361平方公里,首都貝爾格萊德。與黑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經其境內。【解答】解:(1)依據經度向東增大的為東經,緯度向北增大的為北緯,貝爾格萊德的經緯度為(44°49′N,20°30′E)。由圖可知,該市位于薩瓦河與多瑙河交匯處,水資源豐富,經濟發達,人口稠密。(2)讀圖結合題干“塞爾維亞被稱為‘歐洲十字路口’,塞爾維亞位于歐洲巴爾干半島中部,是連接歐洲和中東、亞洲、中東、非洲的陸路必經之路,可知它沒有海岸線,為內陸國。(3)讀圖結合材料可知,塞爾維亞北部平原廣闊、土壤肥沃、水源豐富,適宜大規模種植業;南部多山地、喀斯特地貌廣布,坡地和草場較多,適宜畜牧業和特色林果業等。(4)讀圖結合材料可知,“中塞合作開發博爾銅礦”項目對中國或塞爾維亞的積極影響包括:1.經濟方面:提高礦產附加值、促進當地就業與經濟增長;2.社會方面:創造工作崗位、改善民生;3.環境方面:投入治理污染、營造生態示范區。故答案為:(1)(44°49′N,20°30′E);多瑙;(2)內陸;亞;(3)塞爾維亞北部平原廣闊,適宜大規模種植業;南部多山地,適宜畜牧業和特色林果業等;(4)促進當地就業與經濟增長;創造工作崗位、改善民生。【點評】本大題以塞爾維亞地理位置和地形圖等相關內容,涉及歐洲主要國家、地形、位置及經濟等相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4.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4年5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塞爾維亞是首個對中國免簽證的歐洲國家,與中國友好關系源遠流長。如圖1為塞爾維亞地理位置和地形。(1)從海陸位置看,塞爾維亞屬于 內陸 (選填“內陸”或“沿海”)國,首都是 貝爾格萊德 。(2)塞爾維亞的地勢特征是 南高北低 。斯梅代雷沃鋼廠是塞爾維亞唯一一家國有大型鋼鐵企業,該企業一直沿用20世紀70年代的生產工藝與設備,虧損嚴重。2016年我國河北鋼鐵集團出資收購該廠,僅半年時間就實現扭虧為盈,成為歐洲鋼鐵市場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圖2為斯梅代雷沃市位置圖。(3)分析斯梅代雷沃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塞爾維亞是最早向中國免簽的歐洲國家,雖是歐洲小國,卻有著無與倫比的美麗景色,河中小屋、薩爾干窄軌鐵路、烏瓦茨峽谷等旅游資源非常豐富。(4)說出發展旅游業對塞爾維亞的積極影響。【考點】歐洲西部的主要港口、國家和首都.期末核心考點【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1)內陸;貝爾格萊德;(2)南高北低;(3)煤炭資源豐富,為鋼鐵工業提供燃料;鐵路和河流穿過,水陸交通便利;鄰近歐洲西部,消費市場廣闊;多瑙河流經,水資源豐富;(4)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等。【分析】塞爾維亞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內陸國。塞爾維亞國土總面積8.85萬平方公里(科索沃地區1.09萬平方公里)。與黑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經其境內。【解答】解:(1)塞爾維亞四面被鄰國包圍,沒有瀕臨海洋,屬于內陸國。根據圖中提供的圖例判斷首都為貝爾格萊德。(2)結合圖例讀圖可知,塞爾維亞大部分地區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上,且地勢起伏較大,該國南部平均海拔超過1500米,北部大多在200米以下,故地勢具有南高北低的特點。(3)斯梅代雷沃是發展鋼鐵工業的理想地區,有以下有利條件:斯梅代雷沃地區流經多條重要河流,這些河流為鋼鐵工業提供了重要的水資源;斯梅代雷沃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這是鋼鐵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能源;有鐵路和河流經過,水陸交通便利;鄰近歐洲西部,消費市場廣闊等。(4)塞爾維亞發展旅游業可以帶動相關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完善基礎設施,促進經濟發展。故答案為:(1)內陸;貝爾格萊德;(2)南高北低;(3)煤炭資源豐富,為鋼鐵工業提供燃料;鐵路和河流穿過,水陸交通便利;鄰近歐洲西部,消費市場廣闊;多瑙河流經,水資源豐富;(4)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等。【點評】本題以塞爾維亞地理位置和地形圖為材料,涉及塞爾維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工業、旅游業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培養區域認知核心素養。1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冰島是歐洲最西部的島國,沿大西洋海岸線4970公里,人口僅39.7萬人(2023年),多峽灣風光,是世界上火山、溫泉最多的國家之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形以臺地為主。臺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間。冰島多噴泉、瀑布、湖泊,漁業、水力和地熱資源豐富,其他自然資源匱乏,石油等產品需要進口。全境無鐵路,運輸依靠海運及公路。如圖為冰島地理位置圖。(1)描述冰島的地理位置。(2)結合材料,解釋冰島全境為什么無鐵路。(3)推斷冰島為什么多溫泉。(4)結合材料,列舉冰島城市居民家庭集中供暖所生產的暖氣的兩個主要能源資源來源。并分析該能源比其他能源的優勢。【考點】歐洲西部的主要半島、臨海、山脈和河流;歐洲西部的主要港口、國家和首都.期末核心考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歐洲地區與國家.【答案】(1)歐洲西部,大西洋北部,西經約14°﹣26°之間,北緯約63°﹣66°之間,完全位于北半球,跨東西半球;(2)臺地地形邊緣陡峭,鐵路修建和運行困難;多海港,環島海運比鐵路性價比更高;人口稀少,鐵路貨源分散,公路更靈活;(3)位于亞歐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地熱能源豐富;(4)地熱,水能;清潔;本國資源豐富,成本低;節約能源進口外匯;保障了能源自給的安全等。【分析】(1)冰島位于歐洲西部,大西洋北部,經緯度范圍是63°N﹣66°N,14°W﹣26°W,完全位于北半球,跨東西半球。(2)冰島人口密度低,地廣人稀,鐵路運輸需求量小。地勢起伏大,修建鐵路的技術難度和成本較高。(3)冰島位于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溫泉,地熱(能源)豐富。(4)冰島城市居民家庭集中供暖所生產的暖氣的兩個主要能源資源是地熱能和水能資源。地熱能優勢:清潔無污染,屬于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盡;能源供應穩定,受季節、氣候等外界因素影響小。水能優勢:清潔可再生;發電成本相對較低,技術成熟;對環境破壞較小,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解答】解:(1)根據地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冰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極圈,北臨格陵蘭海,西北隔丹麥海峽與格陵蘭島相鄰,東北部為挪威海。經緯度范圍是63°N﹣66°N,14°W﹣26°W,完全位于北半球,跨東西半球。(2)冰島人口密度低,地廣人稀,鐵路運輸需求量小。地勢起伏大,修建鐵路的技術難度和成本較高。冰島氣候寒冷,多凍土、強風等惡劣天氣,影響鐵路建設和維護,增加建設和運營成本。因此冰島全境無鐵路。(3)冰島是位于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由于板塊的張裂拉伸作用,地質構造運動活躍,多火山、溫泉,地熱(能源)豐富。(4)冰島有地熱能和水能,地熱能是因為位于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多地震和火山;水能是因為地勢不平坦,地勢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大部分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較為均勻,河流補給充足,落差大,水能豐富;地熱能優勢:清潔無污染,屬于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盡;能源供應穩定,受季節、氣候等外界因素影響小。水能優勢:清潔可再生;發電成本相對較低,技術成熟;對環境破壞較小,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故答案為:(1)歐洲西部,大西洋北部,西經約14°﹣26°之間,北緯約63°﹣66°之間,完全位于北半球,跨東西半球;(2)臺地地形邊緣陡峭,鐵路修建和運行困難;多海港,環島海運比鐵路性價比更高;人口稀少,鐵路貨源分散,公路更靈活;(3)位于亞歐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地熱能源豐富;(4)地熱,水能;清潔;本國資源豐富,成本低;節約能源進口外匯;保障了能源自給的安全等。【點評】本題以冰島地理位置圖為材料,涉及冰島的海陸位置、鐵路、溫泉、能源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