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期2027屆3月月考化學試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O-16 S-32 Cu-64 Ba-137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 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環境 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中含大量的CO2 ,從而使雨水的pH<5.6B .汽車尾氣中NO ,主要來源于汽油、柴油的燃燒C .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氣中的NO和NO2作為肥料,實現氮的固定D .葡萄酒、果脯中加入適量SO2 以起到殺菌、抗氧化的作用2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25℃ , 101Kpa ,1 mol NO與NO2 的混合氣體中含有NA個N原子B .由 H2O2制得2.24LO2 ,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2NA C .1mol N2和3mol H2充分反應生成2mol NH3D .常溫下,0.01mol/L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數目為0.02NA3 . 下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 .收集 NH3 B .制取NH3 C .用丁圖中裝置和操作 檢驗銅和濃硫酸反應生 成的CuSO4 D .用該裝置進行 噴泉實驗A .A B .B C .C D .D4 .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 .在稀氨水中通入過量SO2 :2NH3·H2O+SO2 = 2NH4++SO32-+H2OB .FeO與稀硝酸反應:FeO + 2H+ = Fe2+ + H2OC .SO2通入溴水中:SO2 + Br2+ 2H2O = 4H + SO42- + 2Br -D .NH4HCO3溶液與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熱:NH4+ + OH- △ NH3 ↑ + H2O5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氯氣通入到石蕊試液中與二氧化硫通入到石蕊試液中的現象相同B .鋅與硫酸反應,因為硫酸濃度不同可生成不同的物質 C .SO2氣體通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BaSO3D .膽礬放在盛有濃硫酸的干燥器中變為白色粉末,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6. 下列有關硫和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A .在稀硫酸中加入銅粉,銅粉不溶解,再加入 Cu(NO3)2 固體,銅粉就會溶解B .某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該氣體的水溶液一定顯堿性 C . 白紙上滴加濃硫酸后變黑體現了濃硫酸的吸水性D .HNO3→NO→NO2 ,各步變化均能通過一步反應完成7 .下列變化的實質最相似的是A .濃硫酸和濃鹽酸在空氣中敞口放置時濃度均減小B .二氧化硫使品紅溶液、溴水褪色C .氨氣不能用濃硫酸干燥,碘化氫氣體也不能用濃硫酸干燥D .常溫下濃硫酸能用鐵制的容器盛放,也能用鋁制的容器盛放 8 .下列關于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氨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表現氨的還原性B .氨與氯化氫相遇產生白煙C .氨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D .液氨可用作制冷劑9 .如圖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環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過程②宜在土壤的缺氧區實現B .硫在自然界中既有游離態又有化合態C .硫元素的循環過程中既有硫的還原也有硫的氧化D .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脫硫10 .為精制食鹽,需除去粗鹽水中的Ca2+ 、SO42-和Mg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 ①②③依次是加入過量的NaOH 、Na2CO3 、BaCl2溶液B .加入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OH-和CO3 (2)-C .用蒸發結晶法從NaCl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固體時,應在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熱D .可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11 .物質的類別和核心元素的化合價使研究物質性質的兩個重要維度,下圖為氮、硫及其 部分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坐標軸左側區域代表的是氮及其化合物B . a → b → c → d → e 的轉化均能一步實現 C .c 、d均屬于酸性氧化物D .將c通入a溶液中,出現淡黃色沉淀,說明c有還原性12 .下列關于離子檢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無色無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則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 )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 中一定有SO42-C .向溶液中先加入H2O2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則原溶液中含Fe2+而不含Fe3+ D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中一定 有Cl-13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及尾氣處理儀器略去) ,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a 中試劑 b 中試劑 c 中試劑 實驗目的 裝置A 濃鹽酸 MnO2 無 制取并收集 Cl2B 濃氨水 堿石灰 濃硫酸 制備純凈的 NH3C 鹽酸 Na2SO3 飽和NaHSO3 溶液 除去SO2氣體 中的HClD 濃硫酸 Cu 品紅溶液 驗證 SO2 具有 漂白性14 .將1.92g 銅投入10mL一定濃度的硝酸中,銅完全溶解,產生標準狀況下的NO和NO2混 合氣體共672mL。反應結束后向溶液中加入70mL1mol. L一 1 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轉化為Cu(OH)2沉淀。若將盛有672mL該混合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標準狀況下 一定體積的氧氣,又可將氣體完全轉化為NO3- 。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與銅反應中,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為0.06molB .產生的混合氣體中,NO和NO2 的體積比為1:1 C .原硝酸濃度為10mol. L一1D .通入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168mL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15 .(本題15分)元素的“價-類”二維圖是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相關知識的重要模型和工具 , 下圖為硫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回答下列問題:(1)將SO2 通入以下溶液均會發生顏色變化,其中體現SO2 還原性的是_____(填標號)。A .使溴水褪色 B .使品紅溶液褪色C .使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 D .使H2S 溶液中出現淡黃色渾濁(2)W的濃溶液與金屬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中,取一定質量銅片和一定體積 18mol ·L-1 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完 畢,發現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所學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原因是 。②若將反應后的燒瓶中溶液繼續加熱至氣體完全排出,下列藥品中能用來證明反應結束后的燒瓶中確有余酸的是 (填字母)。a .鐵粉 b .BaCl2 溶液 c .銀粉 d .紫色石蕊溶液(4)焦硫酸鈉(Na2S2O7 )在“價-類”二維圖中的位置是 (填“Y”或“Z”)。(5)大蘇打(Na2S2O3 )在電影、紡織、農藥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從氧化還原角度分析,實驗室制備Na2S2O3 ,下列藥品組合合理的是 (填標號)。A . Na2S + S B . Na2SO3 + S C . Na2SO3 + Na2SO4 D . SO2 + Na2SO4(6)某部門收集的雨水樣品在不同時間測得的pH 如下表,該雨水樣品露置于空氣中酸性逐漸增強,這一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時間/h 0 2 4 6 8 10 12pH 5.0 4.8 4.5 4.3 4.2 4.0 4.0(7) 為了測定某工廠尾氣中SO2 的含量,將標準狀況下1.00L尾氣通入足量H2O2 溶液,再加入 足量BaCl2 溶液(尾氣中其它成分不反應) ,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到0.233g 沉淀。則尾氣中SO2 的體積分數為 。16 .(本題14分)某實驗室利用Cl2和SO2反應合成硫酰氯(SO2Cl2) 。已知:①SO2Cl2 的熔點 為-54. 1℃ , 沸點為69. 1℃ , 在空氣中遇水蒸氣發生劇烈反應,并產生大量HCl白霧,100℃ 以上分解生成SO2和Cl2.②實驗室合成SO2Cl2 的原理:SO2(g)+Cl2(g)SO2Cl2(l),且反應會 放出大量的熱。實驗裝置如圖(夾持儀器已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a(1) 裝置中堿石灰所起的作用 、 。(2) 裝置甲中導管a的作用是 。(3)裝置戊上方分液漏斗中最好選用 (填字母)。a .蒸餾水 b .飽和食鹽水 c .濃氫氧化鈉溶液 d .6.0mol·L-1鹽酸(4)裝置乙和丁盛放的試劑均是(5)SO2Cl2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裝置丙放置在冰水浴中的原因是 。(7)若將甲中產生的氣體通入BaCl2 溶液中,并同時通入氨氣,將產生白色沉淀,請寫出沉淀的化學式 。17 .(本題14分)A 、B 、C 、D 是四種常見氣體單質。E的相對分子質量比F小16 ,且F為 紅棕色;A為有色氣體;Z在常溫下為常見液體;Y與氧化銅加熱時反應除生成B和Z外 還有一種紫紅色的固體生成 。有關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與部分反應的生成 物略去)。( 1)A的化學式為 ,G的化學式為 。(2)寫出Y與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Y與E在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可反應生成B和Z ,這是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反應,可消除E對環境的污染,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氣體F和氣體SO2在通常條件下同時通入盛有BaCl2溶液的洗氣瓶中(如圖所示) ,洗氣瓶中是否有沉淀生成?(填“有”或 “沒有”) ,理由是(若有,用一個離子方程式表達): 。(5)從試劑柜中取一瓶G的濃溶液,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發現其溶液呈“黃色 ” ,其原因是 。 (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18 .(本題15分)氨既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圖為合成氨以及 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1)請寫出氧化爐內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從合成氣中分離出氨,主要利用了氨氣 的性質;從氨分離器中分離出的另兩種氣體可回到 (填寫裝置名稱)中再利用。(3)向吸收塔中通入過量A是 ,作用是 。(4) NH3極易溶于水,在標準狀況下,用充滿NH3 的燒瓶做噴泉實驗,水充滿整個燒瓶后所形成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 L一1 。(5)工業上常用氨氣與硝酸反應制備化肥硝酸銨,寫出檢驗銨根離子的實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與氮氧化物有關的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有 。酸雨 B.沙塵暴 C.光化學煙霧 D. 白色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