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考核心考點 化學與環境保護一.選擇題(共21小題)1.(2025 赤峰二模)2025年我國推動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強調空氣質量改善與綠色低碳發展。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某鋼鐵廠升級設備,實現工業廢氣超低排放B.推廣使用電動公交車,減少化石燃料消耗C.某化工企業為降低成本,將未處理的廢氣直接排放D.社區開展“藍天行動”,倡導居民減少露天燒烤2.(2025 江陽區二模)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提倡“節能減排,低碳行動”,下列行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B.減少使用私家車,多乘公交車C.大力發展新型能源,減少CO2的排放D.將廢紙、汽水瓶等收集起來,一次性焚燒3.(2025 沙坪壩區校級模擬)沙塵暴侵襲重慶,PM10濃度超2000pg/m3。五恒輻射空調系統有高效過濾能力,其過濾原理類似活性炭吸附,成為應對沙塵暴的理想方案。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該過程屬于物理變化B.沙塵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混合物屬于溶液C.PM10濃度過高,會使空氣質量指數級別升高,空氣質量變差D.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減少空氣污染4.(2025 安次區一模)社會發展需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環保理念的是( )A.垃圾分類回收 B.污水凈化后排放C.推廣使用電動汽車 D.大量使用塑料袋5.(2025 寧遠縣二模)節能降碳,你我同行。下列做法有助于節能降碳的是( )A.家居生活中,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B.課間休息時,及時關閉教室一體機屏幕C.炎熱夏季,將空調溫度設置最低D.每天選擇乘坐私家車上下學6.(2025 焦作二模)2025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與該理念不相符的是( )A.倡導生態農業B.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C.推廣使用一次性餐具D.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應用7.(2025 萊州市一模)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保護空氣質量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衛藍天”的措施有加強空氣質量監測,開發新能源,積極植樹造林等B.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航標燈、霓虹燈等C.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污染物有SO2、CO2、NO2、O2等D.酸性氣體未經處理排放到空氣中,可能導致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8.(2025 南寧二模)2025年中國環境日的主題為“美麗中國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發展光伏發電B.教科書循環使用C.植樹種草,增加綠地面積D.夏天把室內空調溫度設置到最低9.(2025 寧遠縣二模)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是中國水周,其目的在于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大量開采地下水,以滿足社會對水的需求C.水體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因此工業廢水可直接排放D.用噴灌、滴灌方法給農作物澆水可以節約水10.(2025 麒麟區一模)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空氣是工業制取氧氣的廉價、易得的原料B.臭氧層破壞與空氣污染有關C.空氣中的稀有氣體所占比例雖小,但用途廣泛D.人呼吸空氣時呼出的氣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11.(2025 龍口市一模)為監測環境中的空氣質量,化學小組利用數字傳感器測定了可吸入顆粒TSP(總懸浮顆粒物)。NO2、SO2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該地空氣質量影響最大的是TSPB.該地冬季里空氣的質量最差C.SO2和NO2易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D.TSP、SO2、NO2等含量越高,空氣質量指數越小12.(2025 南山區二模)下列實踐活動涉及的化學知識錯誤的是( )選項 實踐活動項目 化學知識A 自制活性炭凈水器 活性炭凈化后的水是純凈水B 自制微型空氣監測站 SO2屬于空氣污染物C 自制供氧器 O2能供給呼吸D 自制戶外火鍋燃料 可燃物燃燒放出熱量A.A B.B C.C D.D13.(2025春 哈爾濱期中)下列關于資源、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回收廢舊金屬可以節約金屬資源B.天然氣是較清潔的可再生能源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鈉D.氧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14.(2025春 長沙校級月考)世界水日為每年的3月22日,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球水資源的總儲量很多,但能被人類所利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B.水體有一定的自凈能力,所以可以向河流中隨意排放工廠廢渣、廢液C.經沉降、過濾、吸附、消毒后的水是純凈物D.為防治水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15.(2025 長沙模擬)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冰川保護”。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上總水儲量大,且淡水多B.冰川融化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C.冰川水和海水都可以直接飲用D.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可以有效減少冰川融化16.(2025 五華區一模)下列勞動實踐與化學知識沒有直接關聯的是( )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A 用SO2傳感器組裝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 SO2屬于空氣污染物B 給鐵欄桿刷油漆進行防銹處理 刷油漆破壞了鐵生銹的條件C 用石墨棒作電極材料 石墨很軟D 用鐵板和硫酸銅溶液制作金屬蝕刻畫 鐵和硫酸銅溶液能發生置換反應A.A B.B C.C D.D17.(2025 五華區一模)守護滇池生態,共建美好春城。下列做法與該理念相符的是( )A.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深埋有害垃圾C.工業用水重復利用 D.農業上過量使用化肥18.(2025 龍口市一模)2025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美麗中國我先行”,下列做法與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開發和利用太陽能電池B.生活垃圾集中深理處理C.多乘坐公交車上下班D.向煤炭中加入生石灰19.(2025 南山區二模)“建設綠美深圳,低碳深圳,山水深圳”。下列行為不符合該綠色理念的是( )A.鼓勵共享單車出行,減少污染B.工業廢氣直接排放,節約成本C.農業采用滴灌方式,節水灌溉D.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變廢為寶20.(2025 河北區二模)下列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相符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用汽油清洗油污 汽油與油污發生反應B 用含碳酸氫鈉的發酵粉制作發面食品 碳酸氫鈉屬于堿C 礦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 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D 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 空氣中的氧氣易溶于水A.A B.B C.C D.D21.(2025 西山區校級模擬)跨學科實踐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內容。下列跨學科實踐活動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 )選項 跨學科實踐活動 化學知識A 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屬于污染物B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 活性炭可以將硬水軟化C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天然氣灶火焰呈黃色時,應調小進風口D 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A.A B.B C.C D.D二.填空題(共4小題)22.(2025 碑林區校級三模)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春天的氣息為“春日經濟”注入了勃勃生機。輕便露營成為踏青主流。人們在草地上搭起帳篷、鋪上野餐墊,支起燒烤架,擺好各色餐食,成為春天親近大自然的“標配”。(1)采摘春菜成為“春日經濟”內容之一。蔬菜富含的有機營養素主要是 。(2)帳篷的骨架是鋁合金的,鋁耐腐蝕的原因是 。(3)野餐中,喝完的礦泉水瓶應該投入 (填字母)垃圾箱中。A.可回收垃圾B.廚余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4)野餐進行燒烤后,用灰或土掩蓋炭火。滅火的原理是 。23.(2025 渝中區校級模擬)中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CO2的捕集、儲存和利用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1)CO2的捕集:一是海洋封存生成碳酸;二是利用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O2,兩種固碳過程中反應物相同,但產物完全不同的原因是 。(2)CO2的儲存:直接將液化CO2注入地下。請從微觀角度解釋CO2液化過程是物理變化的原因: 。(3)CO2的利用:我國科學家實現了CO2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有關物質的轉化過程如下:①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反應Ⅰ的基本類型為: 。(4)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以減少CO2的排放B.大力推廣使用干冰實現人工增雨,緩解旱情C.利用和開發風能、太陽能、氫能等清潔能源D.植樹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O224.(2025 雙城區一模)國家為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證居民和企業用氣安全,保護環境,因而大力推進天然氣替代液化石油氣工程的進程,通過下表列出的關于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分別燃燒時熱值、理論空氣需求、環保等方面的對比數據初步了解替代原因。物質 數值 項目 天然氣 液化石油氣熱值(質量標準) 約55MJ/kg 約46MJ/kg理論空氣需求 10﹣11m3空氣/m3燃料 23﹣25m3空氣/m3燃料CO2排放(單位熱值) 較低(0.18kg/MJ) 較高(0.21kg/MJ)污染物(硫的氧化物) SOx:0.0001=0.0005g/MJ SOx:0.0005﹣0.001g/MJ根據表格提供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等質量的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完全燃燒后,天然氣比液化石油氣放出的熱量 (填“多”或“少”)。(2)使用天然氣相對于液化石油氣可能會降低由空氣污染帶來 環境問題。(3)理論分析,將家用液化石油氣灶改為天然氣灶,需將進風口調 (填“大”或“小”)。25.(2025 順義區一模)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彰顯了大國的責任與擔當。(1)目前我國仍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氣。(2)下列行為,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填序號)。A.自備購物袋B.使用一次性餐具C.教室人空未關燈(3)氫氣是理想的清潔能源,原因是 。中考核心考點 化學與環境保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1小題)1.(2025 赤峰二模)2025年我國推動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強調空氣質量改善與綠色低碳發展。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某鋼鐵廠升級設備,實現工業廢氣超低排放B.推廣使用電動公交車,減少化石燃料消耗C.某化工企業為降低成本,將未處理的廢氣直接排放D.社區開展“藍天行動”,倡導居民減少露天燒烤【考點】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專題】化學與環境保護.【答案】C【分析】A.根據鋼鐵廠升級設備對空氣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B.根據推廣使用電動公交車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C.根據化工企業直接排放未處理廢氣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D.根據社區開展“藍天行動”對空氣質量的改善作用,進行分析。【解答】解:A、鋼鐵廠升級設備,實現工業廢氣超低排放,可減少廢氣中污染物的排放,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故A正確;B、推廣使用電動公交車,可減少以化石燃料為能源的公交車使用,從而降低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既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又能改善空氣質量,故B正確;C、化工企業將未處理的廢氣直接排放,廢氣中含有大量有害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氯化氫、有機廢氣等,會嚴重污染空氣,不符合空氣質量改善與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故C錯誤;D、露天燒烤會產生大量油煙、有害氣體等污染物,社區開展“藍天行動”,倡導居民減少露天燒烤,可減少這些污染物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符合要求,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環境保護與綠色低碳發展的相關知識。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進行解題。2.(2025 江陽區二模)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提倡“節能減排,低碳行動”,下列行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B.減少使用私家車,多乘公交車C.大力發展新型能源,減少CO2的排放D.將廢紙、汽水瓶等收集起來,一次性焚燒【考點】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答案】D【分析】A.根據減少一次性餐具對碳排放的影響,進行分析;B.根據減少私家車使用對碳排放的影響,進行分析;C.根據發展新型能源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進行分析;D.根據廢紙和汽水瓶焚燒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解答】解:A.一次性餐具制作過程消耗能源和資源,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能節約資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確;B.減少使用私家車次數,多乘公交車,既能節約能源,也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正確;C.大力發展新型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溫室效應,凈化空氣,故C正確;D.將廢紙、汽水瓶等收集起來,一次性焚燒,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節能減排措施。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日常生活中節能減排的具體行動進行解題。3.(2025 沙坪壩區校級模擬)沙塵暴侵襲重慶,PM10濃度超2000pg/m3。五恒輻射空調系統有高效過濾能力,其過濾原理類似活性炭吸附,成為應對沙塵暴的理想方案。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該過程屬于物理變化B.沙塵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混合物屬于溶液C.PM10濃度過高,會使空氣質量指數級別升高,空氣質量變差D.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減少空氣污染【考點】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專題】空氣與水.【答案】B【分析】空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有兩個:有害氣體和粉塵。有害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氣體;粉塵主要指一些固體小顆粒。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有:工廠排放的廢氣經過處理再排放、植樹造林、合理開發新能源、禁止公共場合燃放煙花爆竹等。【解答】解:A、五恒輻射空調系統有高效過濾能力,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B、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沙塵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穩定,屬于懸濁液,不屬于溶液,錯誤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C、PM10是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之一,PM10濃度過高,會使空氣質量指數級別升高,空氣質量變差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D、推廣使用清潔能源,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從而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排放,減少空氣污染,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是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環保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重視,關于“三廢”的處理問題,是中考的熱點問題,化學上提倡綠色化學工藝,要從源頭上杜絕污染。本考點基礎性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4.(2025 安次區一模)社會發展需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環保理念的是( )A.垃圾分類回收 B.污水凈化后排放C.推廣使用電動汽車 D.大量使用塑料袋【考點】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答案】D【分析】A.根據垃圾分類回收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B.根據污水凈化后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C.根據推廣使用電動汽車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D.根據大量使用塑料袋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既可以節約資源,又有利于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符合低碳環保理念,故A正確;B、污水凈化后排放,有利于減少水污染,符合低碳環保理念,故B正確;C、推廣使用電動汽車,既可以節約資源,又有利于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符合低碳環保理念,故C正確;D、大量使用塑料袋,會導致白色污染,不利于保護環境,不符合低碳環保理念,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低碳環保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理解和實踐低碳環保理念對于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5.(2025 寧遠縣二模)節能降碳,你我同行。下列做法有助于節能降碳的是( )A.家居生活中,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B.課間休息時,及時關閉教室一體機屏幕C.炎熱夏季,將空調溫度設置最低D.每天選擇乘坐私家車上下學【考點】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答案】B【分析】A.根據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B.根據及時關閉電器設備對節能的影響,進行分析;C.根據空調溫度設置對能耗的影響,進行分析;D.根據乘坐私家車對碳排放的影響,進行分析。【解答】解:A、家居生活中,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不能節能降碳,故A錯誤;B、課間休息時,及時關閉教室一體機屏幕,可以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節能降碳,故B正確;C、炎熱夏天,將空調溫度設置最低,會造成能源的浪費,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節能降碳,故C錯誤;D、每天選擇乘坐私家車上下學,會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節能降碳,該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節能降碳的實際應用。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節能措施和環保理念進行解題。6.(2025 焦作二模)2025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與該理念不相符的是( )A.倡導生態農業B.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C.推廣使用一次性餐具D.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應用【考點】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專題】空氣與水.【答案】C【分析】A.生態農業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等方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B.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填埋和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時通過回收再利用節約資源。C.一次性餐具通常由塑料、木材等材料制成,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資源,且使用后難以降解,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D.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具有清潔、可持續的特點,推廣其使用可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解答】解:A、倡導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注重資源循環利用和減少污染,與該理念相符,故A不符合題意;B、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與該理念相符,故B不符合題意;C、推廣使用一次性餐具,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并且產生大量垃圾,不利于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與“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不相符,故C符合題意;D、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應用,能減少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降低能源開發對環境的破壞,與理念相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簡單,題目覆蓋了生態農業、垃圾分類、一次性餐具使用、可再生能源開發等知識點,題目以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背景,將化學知識與環保理念相結合,具有一定的創新性。7.(2025 萊州市一模)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保護空氣質量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衛藍天”的措施有加強空氣質量監測,開發新能源,積極植樹造林等B.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航標燈、霓虹燈等C.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污染物有SO2、CO2、NO2、O2等D.酸性氣體未經處理排放到空氣中,可能導致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考點】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稀有氣體的用途.【專題】空氣與水.【答案】C【分析】空氣是重要資源,保護空氣質量至關重要,我們需要了解與空氣相關的一些知識,比如保護空氣的措施、空氣中各成分的用途、空氣污染指數相關污染物以及酸雨形成原因等。【解答】解:A.加強空氣質量監測能及時了解空氣質量狀況,為環保措施提供依據;開發新能源可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污染物排放;積極植樹造林,樹木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顆粒物等,這些措施都有助于“保衛藍天”,故A選項說法正確;B.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利用這一性質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像航標燈、霓虹燈等,故B選項說法正確;C.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污染物有SO2、NO2、O3、可吸入顆粒物等,而CO2雖然會導致溫室效應,但它是空氣的成分,不屬于空氣污染物,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故C選項說法錯誤;D.正常雨水的約為5.6,酸性氣體如SO2、NO2等未經處理排放到空氣中,與水反應生成酸,會使雨水酸性增強,可能導致雨水的pH<5.6,從而形成酸雨,故D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簡單,考察了對空氣質量保護、空氣污染物的理解以及酸雨形成的原因,通過本題,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空氣污染物的種類、來源以及危害,同時認識到保護空氣質量的重要性,在解答此類問題時,我們需要準確理解相關概念,并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8.(2025 南寧二模)2025年中國環境日的主題為“美麗中國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發展光伏發電B.教科書循環使用C.植樹種草,增加綠地面積D.夏天把室內空調溫度設置到最低【考點】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專題】空氣與水.【答案】D【分析】根據樹立環保意識,踐行環境友好生活方式,要減少污染、保護環境,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發展光伏發電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故A不符合題意。B、教科書循環使用,可以減少森林的砍伐,樹木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環使用會減少植物的消耗,植物多了會凈化空氣,減少可吸入顆粒物污染,故B不符合題意。C、植樹種草,增加綠地面積,可以凈化空氣,減少沙塵暴天氣,保護環境;故C不符合題意。D、夏天為了更涼快,把室內空調溫度設置到很低,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會增加發電對環境的污染,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了解保護環境的措施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9.(2025 寧遠縣二模)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是中國水周,其目的在于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大量開采地下水,以滿足社會對水的需求C.水體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因此工業廢水可直接排放D.用噴灌、滴灌方法給農作物澆水可以節約水【考點】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水資源狀況;水資源的污染與防治.【專題】空氣與水.【答案】D【分析】保護水資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解答】解:A.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目前全球面臨淡水短缺問題。故選項A說法錯誤;B.過度開采地下水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水質惡化等生態問題。故選項B說法錯誤;C.工業廢水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遠超水體自凈能力,直接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故選項C說法錯誤;D.噴灌和滴灌是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以節約用水,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故選項D說法正確;故選:D。【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知識等。10.(2025 麒麟區一模)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空氣是工業制取氧氣的廉價、易得的原料B.臭氧層破壞與空氣污染有關C.空氣中的稀有氣體所占比例雖小,但用途廣泛D.人呼吸空氣時呼出的氣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考點】氧氣的工業制法;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稀有氣體的用途.【專題】空氣與水.【答案】D【分析】A、空氣的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B、根據環保的知識來分析;C、根據稀有氣體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D、根據呼出氣體的成分來分析。【解答】解:A、工業制取氧氣其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首先從液化空氣中分離出氮氣,然后再得到純度較高的氧氣,故空氣是工業制取氧氣的廉價、易得的原料,選項說法正確,故A不符合題意;B、臭氧層破壞與空氣污染有關,選項說法正確,故B不符合題意;C、空氣中稀有氣體約占0.94%,含量少,其化學性質不活潑,但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廣泛的用途,如用作保護氣,制電光源等,選項說法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D、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大部分是氮氣,除了水、二氧化碳、氧氣外,還有稀有氣體,選項說法不正確,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工業制氧氣的原理、環保的知識、稀有氣體的用途以及呼出氣體的成分是解題的關鍵。11.(2025 龍口市一模)為監測環境中的空氣質量,化學小組利用數字傳感器測定了可吸入顆粒TSP(總懸浮顆粒物)。NO2、SO2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該地空氣質量影響最大的是TSPB.該地冬季里空氣的質量最差C.SO2和NO2易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D.TSP、SO2、NO2等含量越高,空氣質量指數越小【考點】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專題】空氣與水.【答案】D【分析】由圖中信息進行分析,提取出有用信息,結合環境污染的知識進行解答。【解答】解:A、由圖中信息可知,對該地空氣質量影響最大的是TSP,故選項A說法正確;B、由圖中信息可知,該地冬季空氣中污染物的含量最高,因此冬季污染最嚴重,故選項B說法正確;C、SO2和NO2易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故選項C說法正確;D、TSP、SO2、NO2等含量越高,空氣質量指數越大,故選項D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學會分析圖中信息。12.(2025 南山區二模)下列實踐活動涉及的化學知識錯誤的是( )選項 實踐活動項目 化學知識A 自制活性炭凈水器 活性炭凈化后的水是純凈水B 自制微型空氣監測站 SO2屬于空氣污染物C 自制供氧器 O2能供給呼吸D 自制戶外火鍋燃料 可燃物燃燒放出熱量A.A B.B C.C D.D【考點】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氣的用途;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專題】化學與能源;空氣與水.【答案】A【分析】A、根據活性炭的性質來分析;B、根據空氣污染物來分析;C、根據氧氣的性質來分析;D、根據燃燒放熱來分析。【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不能除去水中所有的雜質,則得到的水不是純水,故選項A說法錯誤;B、用微型空氣質量檢測儀測SO2含量,是因為二氧化硫會引起酸雨,屬于空氣污染物,故選項B說法正確;C、制作供氧器,是因為氧氣能供給呼吸,故選項C說法正確;D、可燃物燃燒均放出熱量,則可用燃料做火鍋,故選項D說法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二氧化硫對環境的影響等是解題的關鍵。13.(2025春 哈爾濱期中)下列關于資源、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回收廢舊金屬可以節約金屬資源B.天然氣是較清潔的可再生能源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鈉D.氧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考點】金屬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常見能源的種類、能源的分類;海洋中的資源;空氣的成分.【專題】化學與能源;空氣與水;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A【分析】A、根據回收廢舊金屬的意義來分析;B、根據能源的分類來分析;C、根據海水的成分來分析;D、根據空氣的組成來分析。【解答】解:A、回收廢舊金屬能節約金屬資源、減少污染,故A說法正確;B、天然氣是一種化石能源,在短期內得不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說法錯誤;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C說法錯誤;D、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故D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回收廢舊金屬的意義、能源的分類、海水以及空氣的成分是解題的關鍵。14.(2025春 長沙校級月考)世界水日為每年的3月22日,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球水資源的總儲量很多,但能被人類所利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B.水體有一定的自凈能力,所以可以向河流中隨意排放工廠廢渣、廢液C.經沉降、過濾、吸附、消毒后的水是純凈物D.為防治水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考點】水的凈化方法;水資源狀況;水資源的污染與防治;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專題】空氣與水.【答案】A【分析】A、根據地球上淡水資源現狀來分析;B、根據防治水污染的做法來分析;C、根據凈化水的方法來分析;D、根據防治水污染的做法來分析。【解答】解:A、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地球上的總儲水量很大,但能被人類所利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且分布不均,故選項A說法正確;B、水體有一定的自凈能力,但水體自凈能力有限,隨意排放廢渣、廢液會超出其自凈能力,會導致水體污染,故選項B說法錯誤;C、經沉降、過濾、吸附、消毒后的水還含有可溶性雜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C說法錯誤;D、化肥農藥可以提高糧食產量,禁止使用化肥農藥是不現實的,為防治水污染,應該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故選項D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凈化水的方法與原理、防治水污染的做法以及淡水資源現狀是解題的關鍵。15.(2025 長沙模擬)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冰川保護”。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上總水儲量大,且淡水多B.冰川融化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C.冰川水和海水都可以直接飲用D.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可以有效減少冰川融化【考點】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水資源狀況.【專題】空氣與水.【答案】D【分析】保護水資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解答】解:A、地球上總水儲量很大,但淡水資源并不充裕,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更少,只占全球水儲量的2.53%,且大部分分布在兩極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凍土層中,難以利用,選項說法錯誤,故A不合題意;B、冰川融化會對環境造成諸多影響,比如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生態問題,影響生物多樣性等,選項說法錯誤,故B不合題意;C、冰川水中可能含有一些雜質和微生物等,不能直接飲用;海水含有大量鹽分等物質,直接飲用會導致人體脫水等問題,也不能直接飲用,選項說法錯誤,故C不合題意;D、全球氣候變暖是導致冰川加速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可以有效減少冰川因溫度升高而融化的速度和量,選項說法正確,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知識等。16.(2025 五華區一模)下列勞動實踐與化學知識沒有直接關聯的是( )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A 用SO2傳感器組裝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 SO2屬于空氣污染物B 給鐵欄桿刷油漆進行防銹處理 刷油漆破壞了鐵生銹的條件C 用石墨棒作電極材料 石墨很軟D 用鐵板和硫酸銅溶液制作金屬蝕刻畫 鐵和硫酸銅溶液能發生置換反應A.A B.B C.C D.D【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置換反應及其應用;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專題】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空氣與水;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金屬與金屬材料.【答案】C【分析】A、根據空氣污染物的種類來分析;B、根據鐵銹蝕的條件及其防銹措施來分析;C、根據石墨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D、根據化學反應的特點來分析。【解答】解:A、用SO2傳感器組裝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是因為二氧化硫屬于空氣污染物之一,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B、鐵與氧氣和水接觸會發生銹蝕,給鐵欄桿刷油漆可以隔絕氧氣和水,破壞了鐵生銹的條件,達到防銹目的,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C、用石墨作電極是因為石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與石墨很軟無關,故選項C符合題意;D、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造成空氣污染的物質、鐵銹蝕的條件與防銹措施、石墨的性質與用途以及置換反應的判斷方法是解題的關鍵。17.(2025 五華區一模)守護滇池生態,共建美好春城。下列做法與該理念相符的是( )A.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深埋有害垃圾C.工業用水重復利用 D.農業上過量使用化肥【考點】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專題】空氣與水.【答案】C【分析】保護水資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解答】解: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會污染水體,故A做法錯誤;B、深埋有害垃圾,能導致有害物質滲入土壤、地下水,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B做法錯誤;C、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節約水資源,減少廢水排放,有效保護水體環境,故C做法正確;D、農業上過量使用化肥,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引發藻類暴發,破壞生態,故做法錯誤。故選:C。【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知識等。18.(2025 龍口市一模)2025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美麗中國我先行”,下列做法與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開發和利用太陽能電池B.生活垃圾集中深理處理C.多乘坐公交車上下班D.向煤炭中加入生石灰【考點】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專題】空氣與水.【答案】B【分析】A.根據太陽能電池的環保特性,進行分析;B.根據生活垃圾集中深埋處理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C.根據多乘坐公交車對環境的積極影響,進行分析;D.根據向煤炭中加入生石灰的作用及其環境影響,進行分析。【解答】解:A.開發和利用太陽能電池,可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碳排放,符合“美麗中國我先行”的理念,故A正確;B.生活垃圾集中深埋處理雖然可以減少垃圾堆積,但可能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不符合環保理念,故B錯誤;C.多乘坐公交車上下班可以減少私家車的使用,降低尾氣排放,符合環保理念,故C正確;D.向煤炭中加入生石灰可以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空氣污染,符合環保理念,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進行解題。19.(2025 南山區二模)“建設綠美深圳,低碳深圳,山水深圳”。下列行為不符合該綠色理念的是( )A.鼓勵共享單車出行,減少污染B.工業廢氣直接排放,節約成本C.農業采用滴灌方式,節水灌溉D.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變廢為寶【考點】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垃圾分類與回收利用;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專題】化學與環境保護.【答案】B【分析】A、根據共享單車出行,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進行解答;B、根據工業廢氣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進行解答;C、根據使用噴灌、滴灌技術可以節約水資源進行解答;D、根據分類回收垃圾,能節約資源進行解答.【解答】解:A、鼓勵共享單車出行,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說法正確,故A不符合題意;B、工業廢氣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說法錯誤,故B符合題意;C、農業采用滴灌方式,能節約用水,說法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D、分類回收垃圾,既能節約資源,也能保護環境,說法正確,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環境保護,注意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明確環境和人類發展的關系及環境保護意識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20.(2025 河北區二模)下列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相符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用汽油清洗油污 汽油與油污發生反應B 用含碳酸氫鈉的發酵粉制作發面食品 碳酸氫鈉屬于堿C 礦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 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D 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 空氣中的氧氣易溶于水A.A B.B C.C D.D【考點】常見的氧化物、酸、堿和鹽的判別;氧氣的用途;能判斷溶解和乳化的現象;垃圾分類與回收利用.【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物質的分類;空氣與水.【答案】C【分析】A.根據汽油能溶解油污,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碳酸氫鈉的性質來分析;C.根據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分析;D.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分析。【解答】解: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而不是汽油與油污發生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B.用含碳酸氫鈉的發酵粉制作發面食品,碳酸氫鈉屬于鹽而不是堿,故選項說法錯誤;C.礦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故選項說法正確;D.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空氣中的氧氣不易溶于水,而不是易溶于水,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點評】本考點屬于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也體現了性質決定用途,一定要加強記憶,綜合應用,本考點主要出現在填空題和選擇題中。21.(2025 西山區校級模擬)跨學科實踐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內容。下列跨學科實踐活動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 )選項 跨學科實踐活動 化學知識A 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屬于污染物B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 活性炭可以將硬水軟化C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天然氣灶火焰呈黃色時,應調小進風口D 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A.A B.B C.C D.D【考點】幾種常見堿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簡易凈水器的構成及凈水原理.【專題】化學與能源;空氣與水;常見的堿 堿的通性.【答案】D【分析】A、根據空氣污染物的種類來分析;B、根據活性炭的性質來分析;C、根據促進燃料充分燃燒的措施來分析;D、根據氫氧化鈣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空氣的成分之一,不屬于空氣污染物,故A說法錯誤;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即不能將硬水軟化,故B說法錯誤;C、天然氣灶火焰呈黃色,這是因為氧氣不足,天然氣燃燒不充分造成的,應調大進風口,故C說法錯誤;D、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是一種堿,能與酸性物質反應,因此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D說法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物質的性質與用途、造成空氣污染的物質、促進燃料充分燃燒的措施是解題的關鍵。二.填空題(共4小題)22.(2025 碑林區校級三模)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春天的氣息為“春日經濟”注入了勃勃生機。輕便露營成為踏青主流。人們在草地上搭起帳篷、鋪上野餐墊,支起燒烤架,擺好各色餐食,成為春天親近大自然的“標配”。(1)采摘春菜成為“春日經濟”內容之一。蔬菜富含的有機營養素主要是 維生素 。(2)帳篷的骨架是鋁合金的,鋁耐腐蝕的原因是 鋁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 。(3)野餐中,喝完的礦泉水瓶應該投入 A (填字母)垃圾箱中。A.可回收垃圾B.廚余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4)野餐進行燒烤后,用灰或土掩蓋炭火。滅火的原理是 隔絕氧氣(或空氣) 。【考點】食品、藥品與健康食品中的有機營養素;垃圾分類與回收利用;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專題】化學與能源;金屬與金屬材料;化學與生活.【答案】(1)維生素。(2)鋁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3)A。(4)隔絕氧氣(或空氣)。【分析】(1)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為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其中有機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糖類、油脂和維生素。(2)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這層薄膜可以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從而起到保護作用,使鋁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3)可回收垃圾是指適宜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4)滅火的原理有三種: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或空氣)、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解答】解:(1)蔬菜富含的有機營養素主要是維生素,維生素在人體的新陳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許多蔬菜都是維生素的良好來源;故答案為:維生素。(2)鋁耐腐蝕的原因是鋁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這層薄膜可以阻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故答案為:鋁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3)礦泉水瓶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屬于可回收材料,所以喝完的礦泉水瓶應該投入可回收垃圾垃圾箱中;故答案為:A。(4)野餐進行燒烤后,用灰或土掩蓋炭火,滅火的原理是隔絕氧氣(或空氣),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這三個條件,當用灰或土掩蓋炭火時,炭火與氧氣(或空氣)隔絕,燃燒就不能繼續進行,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答案為:隔絕氧氣(或空氣)。【點評】本題難度簡單,題目涵蓋了營養學(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金屬的化學性質、垃圾分類以及滅火原理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通過“春日經濟”中輕便露營這一生活場景,將不同領域的化學知識相結合,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體現了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23.(2025 渝中區校級模擬)中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CO2的捕集、儲存和利用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1)CO2的捕集:一是海洋封存生成碳酸;二是利用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O2,兩種固碳過程中反應物相同,但產物完全不同的原因是 反應的條件不同 。(2)CO2的儲存:直接將液化CO2注入地下。請從微觀角度解釋CO2液化過程是物理變化的原因: CO2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但CO2分子本身并未變化 。(3)CO2的利用:我國科學家實現了CO2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有關物質的轉化過程如下:①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3H2CH3OH+H2O 。②反應Ⅰ的基本類型為: 分解反應 。(4)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 A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以減少CO2的排放B.大力推廣使用干冰實現人工增雨,緩解旱情C.利用和開發風能、太陽能、氫能等清潔能源D.植樹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O2【考點】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反應類型的判定.【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答案】(1)反應的條件不同。(2)CO2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但CO2分子本身并未變化。(3)①CO2+3H2CH3OH+H2O;②分解反應。(4)A。【分析】(1)兩種固碳過程中反應物相同但產物不同的原因需要從反應條件和反應機理上進行分析;(2)CO2液化過程的微觀解釋需要從物理變化的定義和分子間作用力的變化來分析;(3)CO2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過程中,需要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和反應類型進行分析;(4)實現“碳中和”的措施需要從可行性和實際操作的角度進行分析。【解答】解:(1)兩種固碳過程中反應物相同,但產物完全不同的原因是反應的機理和條件不同。在海洋封存過程中,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這是一個簡單的酸堿反應。而在光合作用中,CO2與水在光能和葉綠體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O2,這是一個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涉及到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故答案為:反應的條件不同。(2)CO2液化過程是物理變化的原因是,在液化過程中,CO2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但CO2分子本身并未變化,沒有生成新的物質。物理變化是指物質狀態的改變,而不涉及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改變。故答案為:CO2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但CO2分子本身并未變化。(3)①在一定條件下,CO2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故答案為:CO2+3H2CH3OH+H2O;②反應Ⅰ的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因為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新物質。故答案為:分解反應。(4)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以減少CO2的排放。因為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來源,完全禁止使用不現實,應該逐步減少使用,同時開發和利用清潔能源,而大力推廣使用干冰實現人工增雨,緩解旱情,利用和開發風能、太陽能、氫能等清潔能源,植樹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O2,可實現碳中和,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碳中和的概念、CO2的捕集、儲存和利用,以及實現碳中和的措施。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24.(2025 雙城區一模)國家為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證居民和企業用氣安全,保護環境,因而大力推進天然氣替代液化石油氣工程的進程,通過下表列出的關于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分別燃燒時熱值、理論空氣需求、環保等方面的對比數據初步了解替代原因。物質 數值 項目 天然氣 液化石油氣熱值(質量標準) 約55MJ/kg 約46MJ/kg理論空氣需求 10﹣11m3空氣/m3燃料 23﹣25m3空氣/m3燃料CO2排放(單位熱值) 較低(0.18kg/MJ) 較高(0.21kg/MJ)污染物(硫的氧化物) SOx:0.0001=0.0005g/MJ SOx:0.0005﹣0.001g/MJ根據表格提供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等質量的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完全燃燒后,天然氣比液化石油氣放出的熱量 多 (填“多”或“少”)。(2)使用天然氣相對于液化石油氣可能會降低由空氣污染帶來 酸雨 環境問題。(3)理論分析,將家用液化石油氣灶改為天然氣灶,需將進風口調 小 (填“大”或“小”)。【考點】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專題】化學與能源.【答案】(1)多;(2)酸雨;(3)小。【分析】(1)根據題干信息來分析;(2)根據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來分析;(3)根據化學方程式來分析。【解答】解:(1)由表格數據可知,等質量的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完全燃燒后,天然氣比液化石油氣放出的熱量多;(2)使用天然氣相對于液化石油氣產生的二氧化硫更少,可能會降低由空氣污染帶來酸雨環境問題;(3)由表格數據可知,等體積的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燃燒時,液化石油氣需要的空氣更多,因此理論分析,將家用液化石油氣灶改為天然氣灶,需將進風口調小。故答案為:(1)多;(2)酸雨;(3)小。【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等。25.(2025 順義區一模)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彰顯了大國的責任與擔當。(1)目前我國仍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 石油 和天然氣。(2)下列行為,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 (填序號)。A.自備購物袋B.使用一次性餐具C.教室人空未關燈(3)氫氣是理想的清潔能源,原因是 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 。【考點】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專題】化學與能源;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答案】(1)石油;(2)A;(3)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分析】(1)化石燃料是一類重要的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這些能源的形成與地質年代的生物遺骸有關,經過長時間的地質作用而形成。在現代能源結構中,化石燃料仍然占據重要地位。(2)低碳理念強調減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以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在日常生活中,選擇符合低碳理念的行為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影響。(3)氫氣作為一種能源,其燃燒產物是水,不會產生有害的污染物,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清潔能源。【解答】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這些能源在現代能源結構中仍然占據重要地位,但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的關注,逐漸轉向更清潔、更可持續的能源是必要的。(2)符合低碳理念的行為是A.自備購物袋,因為這樣可以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從而減少塑料生產和處理過程中的碳排放。B.使用一次性餐具和C.教室人空未關燈都不符合低碳理念,因為這些行為會增加資源消耗和能源浪費。(3)氫氣是理想的清潔能源,原因是其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故答案為:(1)石油;(2)A;(3)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石燃料的種類、低碳生活理念以及清潔能源特點的理解和應用。通過了解化石燃料的種類、識別符合低碳理念的行為以及理解氫氣作為清潔能源的優點,可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源節約意識。這類題目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還能引導他們關注環境問題,培養社會責任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