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大象的耳朵 課時 1課時 教師 徐晴教材 解析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講述了一群小動物都說大象的耳朵耷拉著有問題,于是大象開始不安,對自己的耳朵產生了懷疑,它想辦法讓自己的耳朵撐起來,結果反而更麻煩,最后大象意識到: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要正確對待別人的看法,要有自己正確的判斷,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盲目地改變自己,只要是對的,我們就應該堅持。教學 目標 文化自信:正確看待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語言運用:能根據文中的語句,說說大象的耳朵是怎樣的,并借助大象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 思維能力: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審美創造:品味童話故事的語言特點,表演含有自己見解的故事情節。重點 會認7個字,會寫“扇、似乎”兩個字; 難點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法 講授法、談話法學法 情景表演法教學準備 課件教學過程課前熱身,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禮物,盒子里有五樣寶貝,(屏幕出示扇子圖片)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歡哪一把?并說說為什么吧? 生:分別說出自己喜歡的,并表明原因。 師:瞧,這就是扇子的扇字,看看這個字的組成部分(屏幕出示“扇”字),你猜猜最早的扇子有可能是由什么制成的? 生:羽毛,因為扇這個字里有羽毛的羽。 師:最早的扇子就是諸葛亮手持的羽毛扇。一起來填空吧。(屏幕出示:一(把)扇子) 師:再提升難度(屏幕出示:一(扇)大門)。同學們,看到這個詞你有沒有疑問? 師:為什么大門要用扇?(屏幕出示大門圖)“羽”,就像鳥的翅膀,一張一合。那戶字頭,一般都在古時候表示什么?我來說一說。這個有一個詞:一家一戶,家中有門,在最開始,戶表示大門,所以扇在最早的意思表示門。于是有了這個詞組。我們說“一扇大門”。知道了扇字的來歷,那你們有沒有見過像扇子似的耳朵? 生:大象的耳朵。 板書課題,生書空,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物品圖引出需要掌握的生字,并導入課題。) 閱讀感悟,找到“變化”。 1.初讀課文,朗讀指導 出示讀文要求:自由朗讀,標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師:同時在文中找一找哪一句告訴我們:大象的耳朵長什么樣?又有什么用呢?讀完后抱臂坐端,我會給你點個贊。 生:讀文,并找答案。 師:先請一位同學回答第一個問題:請問大象耳朵長什么樣?在第幾小節。 生:在第1小節“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師:這一小節不要看他只有一行,其實并不好讀。注意一下,有兩個翹舌音,一個生字.同學們,自己再練一練。(屏幕出示該小節) 生:自由練讀。 師:糾正 “似”的讀音,翹舌音。組詞方式認識多音字:相似(si),似的(shi)。老師領讀,生再讀(流利、音準)。 師:那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呢?在第幾小節? 生:在第12小節。(屏幕出示句子) 師:同學們,有一個字我標注了拼音,你有什么發現? 生:扇是多音字。(屏幕出示:扇(四聲)子,扇(一聲)風),在四聲時表示物品,一聲表示動作),分別叫3名學生再讀第一小節和第12小節這兩句話。 師:我說問題,你讀句子。 (設計意圖:集中識記兩個多音字,通過課堂語境運用練習,讓學生及時消化。) 大象耳朵的樣子是哪一句?(生齊讀第一小節) 2、大耳朵有什么作用呢?(生讀第12小節) 師:有這么大作用呀,但是蟲子們不相信,非繞著大象飛來飛去。你們看,飛來了三只不知死活的蟲子。第一只小蟲子叫什么呀?跳舞(屏幕出示:舞) 師:孩子們“舞”字里面有幾豎?舞字下面像什么? 生:四個豎,下面像兩只跳舞的腿。 師:一只懸空,一只落地,是芭蕾舞的動作,記住這個字了嗎? 2.再讀課文,感知煩惱。 師:接下來這兩只蟲子成雙結對飛來。(屏幕出示:頭痛、心煩,并請男、女生分別讀出名字)。那說一說你有沒有“頭痛、心煩”的事情? 生:要出門了,鑰匙找不到了,很著急很心煩。 生:遇到了很難的數學題,做不出來,很頭痛。 師:看看“痛”字,你認識他的部首嗎? 生:病字頭。 師:凡是用到病字頭的字,都是代表難受、生病。“煩”字,左右兩個部分很有意思呢,左邊是“火”,代表火氣很大,那“頁”字代表什么呢?看看老師的動作,你猜猜看。(老師手指頭部)代表頭。火氣往上升,升到頭部,頭越來越熱,你難受嗎?煩嗎? 師:同學們,那你們現在可以把這兩個詞的難受、心煩讀出來嗎? (叫兩名學生讀,再請男女生分別讀;全班齊讀三個詞語) (設計意圖:通過文字構造特點解說,學生進行生活事件舉例,引導理解大象的內心煩躁情感,并體現大象耳朵的重要作用) 3.讀好文中對話 師:這句話是全文最長的句子了,不過老師有妙招,加上兩個停頓符號,這個長句一點都不難,同桌互相讀一讀。(屏幕出示第11小節) 生:同桌互讀。 師:三個詞要讀準,感情要到位,會停頓。(請三個小組帶頭人讀)。 師:不過,沒關系,大象有一對大耳朵,一扇就把蟲子扇跑了,他再也不會頭痛了。瞧,這個字就是本文要寫的筆畫較多的一個字(屏幕出示“痛”),它是什么結構的字? 生:半包圍。 師:本課中還有哪些半包圍的字? 生:扇、遇。 師:我來排排隊,痛和扇一隊,遇單獨為一隊。上邊這倆個字先寫外面,再寫里面,左上包圍。下邊這個字先寫里面,再寫外面,左下包圍。 (師:板書“痛”:病字頭,點壓豎中線,撇要伸展,里面是勇字心,和框齊平,先外后里。“遇”:下面的橫折鉤要比上面的部分寬點,豎中線使館簡筆畫,先里面后外面,捺要舒展。) 你們在課后田字格里,對這兩個字描一寫一。 (教師巡視,并指導書寫,提醒坐姿) 品讀問句,尋“變”之因。 (1)遷移運用問句。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2-8小節,邊讀邊找: 兔子和小羊見到大象都說什么了?找到后,用筆在前面打個勾。 生1:小兔子說:“咦,大象呀,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來了?” 生2:小羊說:“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著的呢?” 師:有什么神奇地發現?(屏幕出示兩句話) 引導學生觀察兩個關鍵點:他們都說大象的耳朵是耷拉著。(師板書:“耷拉”)。提問:耷拉著的耳朵是什么樣的? 生:垂下來。 師:“他們兩個都在問大象,這兩個句子中,你看看哪些地方讓你感覺到,他們兩是在問? 生:都有問號,有語氣詞“咦、呢;疑問詞:“怎么”。 關注了疑問符號,疑問詞,就可以感受到它們驚異、疑問的語氣了。 分別找幾名學生表演小兔和小羊,帶上動作、表情,把老師作為大象。 我發現,兔子、羊的耳朵都是豎著的(生用手表演豎著的耳朵,耷拉著的耳朵樣子)只有大象的耳朵是耷拉著的,當一個人的耳朵和別人長得都不一樣的時候,心里會有些奇怪的。(師板書:耷、豎。) (2).交流反饋 師;在剛才的朗讀中,你還發現哪些動物覺得他們的耳朵和大象的不一樣? 生:小兔、小羊、小鹿、小馬和小老鼠。(老師板書),全班齊讀 師:森林森林大變身,全班起立。 師:小鹿小鹿蹦蹦跳、小馬小馬跑得快,小老鼠吱吱叫,大象的耳朵真奇怪。(全老師帶動作,學生跟演) 這次,課文中可沒有告訴我們,動物們見到大象說了什么,只用了一句:“他們都在說我的耳朵”。誰來演演,是怎么說我的耳朵的呀? 請用你的動作、說的話、它的叫聲,來告訴我你是誰。(請學生表演,其他同學猜動物,老師點評) 師:作為一頭大象,被小兔說、小馬說。。。那我的耳朵到底有沒有問題呢?是不是生病了呢? 課后練習 代入角色,如果你是大象,聽了其他動物對你與眾不同之處的質疑,又會怎么想呢? 總結 我們班同學真是又會學習又會表演,期待我們下次一起學習。作業設計 請大家讀故事《與眾不同的麻雀》思考麻雀的與眾不同是一種錯誤嗎?板書設計 大象的耳朵對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