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2025學年浙教版(2024)第二學期七下科學期末學習評價(3)(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2025學年浙教版(2024)第二學期七下科學期末學習評價(3)(含解析)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下科學期末學習評價(三)
解析及參考答案
(范圍:全冊 時間:120分鐘,滿分1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
1.將粉狀或粒狀的熱固性塑料填入模具后加熱、加壓,壓制成型的塑料制品制造技術是( )
A. 擠出成型 B. 注射成型 C. 模壓成型 D. 澆鑄成型
【答案】C
【解析】文中對模壓成型的定義為 “將粉狀或粒狀的熱固性塑料填入模具后加熱、加壓,壓制成型” ,C 選項符合。
2.如圖表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根、莖、葉在結構層次上屬于a B.c可以表示為植物體的系統
C.人的大腦、皮膚在結構層次上屬于b D.一棵楊樹在結構層次上屬于e
【答案】C
【解答】
A、根、莖、葉在結構層次上屬于b器官,A錯誤。
B、c可以表示為植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沒有系統。B錯誤。
C、人的大腦、皮膚都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屬于器官b。C正確。
D、一棵楊樹在結構層次上屬于c植物體。D錯誤。
3.如圖模型表示母體與胚胎進行物質交換,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
A.A可表示氧氣 B.B可表示母乳 C.C可表示營養物質 D.D可表示二氧化碳
【答案】B
【解答】解:胚胎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血液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同時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臍帶、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因此模型圖中A可以表示氧氣,B不能表示母乳,C可以表示營養物質,D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所以,其中不合理的是母乳。
4.圖甲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示意圖,圖乙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中幼苗細胞的干重和鮮重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種子吸水萌發,其中H由胚軸發育而來
B.圖乙中,X曲線表示幼苗細胞有機物(干重)的變化曲線
C.圖甲中,種子萌發時,子葉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
D.圖乙中,X曲線的cd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時吸收了水分
【答案】C
【解析】
A.圖甲中,菜豆種子是由花中胚珠發育而來的;H是幼葉,是由胚芽發育而來的,A錯誤。
B.圖乙中,大豆在萌發過程中,由于不斷地吸水,因此其鮮重是不斷增加的,所以曲線X表示種子萌發的鮮重,B錯誤。
C.圖甲中,種子萌發時,子葉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C正確。
D.圖乙中,X曲線的ab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大量吸水,cd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D錯誤。
5. 通過電解水的實驗探究水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過程中長頸漏斗中的液面保持不變
B.該實驗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C.a管和b管中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約為1:2
D.b管中產生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得更旺
【答案】D
【解析】
A、實驗過程中,a、b中產生氣體,把液體壓入長頸漏斗中,長頸漏斗內液面高度上升,故選項不正確。
B、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不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故選項不正確。
C、a管和b管產生的氣體的質量比約為1:8,故選項不正確。
D、b管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氧氣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得更旺,故選項正確。
6.認真分析測定相對原子質量的示意圖,推斷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
A.12 B.16 C.5 D.10
【答案】B
【解析】
由左圖,碳12原子的與1個氫原子的質量相等,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
1個碳12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個碳12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個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4倍,則個碳12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右圖中,左盤上有1個碳12原子和個碳12原子,則左盤上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4=16;故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16。
7.思維導圖有助于建構知識,如圖是小金建立有關物質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的思維導圖,其中“▲”應填入的是(  )
A.元素 B.中子 C.電子 D.質子
【答案】A
【解析】分子、原子和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基本粒子。原子構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宏觀上,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其中“▲”應填入的是元素。
8.人體吸入的O2有2%轉化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體衰老,被稱為“奪命殺手”,我國科學家嘗試用Na2SeO3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價是(  )
A.+2 B.+4 C.+6 D.﹣2
【答案】B
【解析】設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x。(+1)×2+x+(﹣2)×3=0 x=+4
9.在使用天平時,分度盤上的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若以下四種情景中出現該狀況時,后續的操作應該是(  )
A.在天平調平時,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B.在測量某物體質量時,繼續加砝碼
C.在測量某物體質量時,繼續向左移動游碼
D.在稱取11g食鹽時,繼續向右移動游碼
【答案】B
【解析】
A、在天平調平時,向右調節平衡螺母,故A錯誤;
BC、在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發現指針略向左偏,即右盤中的砝碼較輕,可以向右盤加砝碼或將游碼向右移動即可,故B正確,C錯誤;
D、在稱取11g食鹽時,因為是定量,故應減小食鹽的數量,故D錯誤。
10.某同學使用天平測量燒杯中鹽水的質量時,操作步驟如下:①把鹽水到入空燒杯中,測出總質量;②調節天平平衡;③測出空燒杯的質量;④算出杯中鹽水質量。上述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答案】D
【解析】調節天平平衡,測量空燒杯的質量m1,將待測食鹽水倒入空燒杯中,測出總質量m2,算出食鹽水的質量m=m2﹣m1,所以合理的順序為:②③①④。
11.如圖為某晶體的狀態變化過程,甲、乙、丙對應固、液、氣三種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乙的過程需要放熱
B.BC段對應的狀態是固液共存態
C.DE段對應的溫度為該晶體的熔點
D.白霧形成對應的狀態變化過程是乙→丙
【答案】B
【解析】
A、甲→乙的過程是熔化,需要吸熱,故A錯誤;
B、BC段是晶體熔化的過程,對應的狀態是固液共存態,故B正確;
C、DE段是液體沸騰的過程,對應的溫度為液體的沸點,故C錯誤;
D、白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對應的狀態變化過程是丙→乙,故D錯誤;
12.讀四幅局部等高線圖,其中能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讀圖可知,A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B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C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D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
13.據圖關于被子植物的根以及無機鹽對植物生長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②是根尖伸長區,是根尖生長最快的部位
B.①是根尖根毛區,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主要部位
C.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繁茂
D.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
【答案】B
【解析】
A、②是伸長區,伸長區位于分生區稍后的部分,細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長,是根生長最快的部分,A正確。
B、①成熟區,也稱根毛區,表皮細胞的細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積,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不能吸收有機物,B錯誤。
C、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其中含氮的無機鹽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使葉色濃綠,C正確。
D、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鉀肥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D正確。
14.鹽拌黃瓜時,黃瓜細胞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狀態,原因是
A.b濃度小于a濃度,細胞吸水
B.b濃度大于a濃度,細胞吸水
C.a濃度小于b濃度,細胞失水
D.a濃度大于b濃度,細胞失水
【答案】C
【解析】細胞吸水和失水是由于外界溶液濃度與細胞液濃度不同而引起的現象。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當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發生質壁分離復原。植物細胞的失水過程中,細胞壁的結構和滲透壓會對細胞內水分的保持起到重要作用。細胞膜上的滲透調節蛋白也參與調控細胞的失水過程,確保細胞內外水分的平衡。鹽拌黃瓜時, 外界溶液的溶度大于黃瓜細胞液中的溶度,所以細胞會失水而萎焉。
15.一位農民種植番薯的產量總是比鄰近地低,懷疑地里可能缺乏某種肥料,他將地分成等面積的四塊,僅施肥不同,實驗結果如下表.據表判斷該種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塊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況 不施肥 磷、鉀肥 磷、氮肥 鉀、氨肥
番薯產量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早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由表中施肥情況可以看出,乙和丁都含有鉀肥,番薯產量較高,甲和丙不含鉀肥,番薯產量較低,所以該種地最可能缺乏的是鉀肥,C正確,ABD錯誤。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分析下列科學現象,回答問題:
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B、木炭能在空氣中燃燒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發出白光,放熱
D、石蠟熔化 E、氧氣在通常狀況下是無色氣體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實驗現象的是    。
【答案】B;A;C
【解析】在描述物質的性質時通常含有“可以”“能”“是”等字詞,變化通常是指物質的狀態和種類發生了改變,其中判斷一種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的標準是看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質。
17.酒精燈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為探究酒精燈火焰的溫度,如圖小外同學取一根小木棒放在酒精燈的焰心部位,一定時間后觀察現象。
(1)對于“一定時間”較合理的是(  )
A.2分鐘 B.20秒 C.2秒 D.0.2秒
(2)小外要判斷火焰不同部分溫度的高低,需觀察的是   ;
(3)由實驗現象可以得出酒精燈火焰溫度最高的部位是   。
【答案】(1)C (2)木棒的顏色變化(變焦程度) (3)外焰
【解析】
(1)根據木棒放在火焰上后隨加熱時間的變化規律判斷;
(2)將木棒放在火焰上后,在開始燃燒前會碳化,且溫度越高,碳化的越厲害,顏色越深。
(3)木棒碳化程度最高的位置,火焰的溫度最高。
18.《中國制造 2025》提出 “三步走” 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 2025 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 2035 年達到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 2045 年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中國制造和中國智造在不遠的將來,將成為世界上亮麗的中國名片。我國許多城市已經啟動 “智慧城市” 建設,先進的技術設計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1)我國中小學生近視率令人擔憂,目前市場上有哪些預防近視的產品?各類產品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所示是一款坐姿矯正器,請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從功能、結構、材料、工藝等任意一方面,寫出它的設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如護眼光度筆、正姿護眼筆等。護眼光度筆:通過監測光線亮度,告知用戶當前光線亮度是否適合于各種應用場景等。正姿護眼筆:通過紅外傳感器檢測到書寫者姿勢不對或低頭時,與芯片配合控制機械裝置將筆尖縮回,姿勢正確后,筆尖伸出可以繼續書寫。
(2) 該產品運用人體工程學、材料學等知識,采用塑料材質,遵循經濟原則,可以節省成本;上面用硅膠鋪墊,便于皮膚接觸;下面固定在課桌上,可以調節高低,從而達到預防近視的目的。
【解析】這道題是結合生活實際的簡答題。(1) 根據對市場預防近視產品的了解進行回答,護眼光度筆利用光線監測功能,正姿護眼筆利用傳感器和機械控制原理。(2) 從坐姿矯正器的功能、結構、材料、工藝等方面分析,答案從材料節省成本、接觸舒適性和高度調節功能闡述其預防近視的設計用意。
19.同一個玉米棒上出現不同顏色的玉米籽粒(如圖甲),有時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樣。查閱資料發現這與“花粉直感”這一現象有關。“花粉直感”指的是:傳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響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關色澤、品質等。請結合玉米花(圖乙)和玉米傳粉示意圖(圖丙)回答下列問題:
(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 (選填“昆蟲”或“風力”)傳粉。
(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 (選填“①”“②”“③”或“④”)傳粉情況。
(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致,請你提出一條有效可行的種植方法? 。
【答案】(1)風力 (2)③ (3)籽粒顏色不同的玉米分開種植,以免相互傳粉
【解析】
(1)風媒花一般都比較小,沒有艷麗的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輕盈,容易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它們的柱頭常有分叉和黏液,容易接受花粉。蟲媒花多具特殊氣味以吸引昆蟲;多半能分泌蜜汁;花大而顯著,并有各種鮮艷顏色。圖乙的玉米花,花粉多而輕,容易被風吹到遠的地方,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完成傳粉;據此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風力傳粉。
(2)傳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響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關色澤、品質等。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是接受了黃粒玉米的花粉的緣故。分析圖丙的傳粉情況:①④為自花傳粉;②是白粒玉米的花粉傳到了黃粒玉米的柱頭上,③是黃粒玉米的花粉傳到了白粒玉米的柱頭上。因此,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③傳粉情況。
(3)為去除“花粉直感”效應,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致,種植玉米時,籽粒顏色不同的玉米要分開種植,以免相互傳粉。
20.請用化學符號表示。
(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 (2)2個鐵離子   ;
(3)3個氮分子   ; (4)氦氣的化學式   。
【答案】(1)Al (2)2Fe3+ (3)3N2 (4)He
21.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曾為少年兒童做過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如圖所示,試分析:
(1)子火焰中燃燒的是   態物質,這是由于部分蠟燭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
(2)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導管不宜太長,原因是   。
【答案】氣;升華; 若導管過長,氣態物質會在導管中冷凝,不能從導管末端排出
【解析】
(1)部分蠟燭受熱直接從固態升華為氣態的氣體,所以子火焰中燃燒的是氣態物質。
(2)若導管過長,氣態物質會在導管中冷凝,不能從導管末端排出。
22.如圖是小平在學習了植物的某項生理活動后建構的概念圖。
(1)圖中①處的植物生理活動是     ;
(2)結構②是如何調節生理活動①的強弱的?    。
【答案】(1)蒸騰作用;(2)植物體內水分充足,保衛細胞吸水,氣孔變大,蒸騰作用增強;植物體內水分不足,保衛細胞失水,氣孔變小,蒸騰作用減弱
【解析】
(1)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通過蒸騰作用能夠增加大氣的濕度,增加降水量,參與自然界的水循環。所以圖中①處的植物生理活動是蒸騰作用。
(2)結構②氣孔的開閉受保衛細胞的控制,植物體內水分充足,保衛細胞吸水,氣孔變大,蒸騰作用增強;植物體內水分不足,保衛細胞失水,氣孔變小,蒸騰作用減弱。
三、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每年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洗手看似簡單,殊不知其中大有學問。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兩位同學利用盛有無菌培養基的培養裝置,分別設計了洗手能減少手上細菌數量的驗證實驗。(注:細菌在培養基上大量繁殖會形成菌落。)
(1)你認為 同學的設計更合理。
(2)該實驗的變量是 。
(3)一段時間后發現C培養裝置中的菌落數量明顯少于B,則該實驗的結論是 。
【答案】(1)乙 (2)是否洗手 (3)洗手能減少手上細菌數量
【解析】
(1)在科學實驗中,往往只選擇一個變量。為研究變量對研究對象的影響,需要設計對照實驗,這樣可以增強實驗結論的說服力。在對照實驗中,除了已選擇的實驗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應完全相同。在上述實驗中,甲同學沒有設計對照實驗,而乙同學設計了對照實驗,更具有說服力。
(2)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兩位同學利用盛有無菌培養基的培養裝置,分別設計了洗手能減少手上細菌數量的驗證實驗,該實驗的變量是是否洗手。
(3)一段時間后發現C培養裝置中的菌落數量明顯少于B,則該實驗的結論是洗手能減少手上細菌數量。
24.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如圖甲燒杯上方蓋上紙板的目的是 。
(2)由圖丙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是     ℃。
(3)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選填“空氣”或“水蒸氣”)。
(4)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     (填字母)。
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
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
【答案】(1)減慢水分蒸發,減少熱量損失,縮短實驗時間。(2)99;(3)水蒸氣;(4)BC。
【解析】
(1)圖甲燒杯上方蓋上紙板的目的是減慢水分蒸發,減少熱量損失,縮短實驗時間。
(2)如圖丙所示,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9℃;
(3)水沸騰后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所以氣泡內是水蒸氣;
(4)
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上調整,故A錯誤;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說法正確,故B正確;
C.紙鍋燒水實驗中,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且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說法正確,故C正確。
25.寒冷的冬天,小舟發現水結成了冰,而旁邊的糖水卻沒有結冰。水中加糖能改變水的凝固點嗎?小舟取兩支規格相同的試管,常溫下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水和糖水,放置在﹣8℃的恒溫箱中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試管中液體的結冰情況,結果如表所示:
1分鐘 3分鐘 5分鐘 6分鐘 9分鐘 12分鐘
水 沒有結冰 開始結冰 冰塊較多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
糖水 沒有結冰 沒有結冰 開始結冰 結冰較多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
(1)小舟完成上述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     。
(2)分析表中實驗結果,小舟認為在水中加糖可以改變凝固點。小普認為,該結論的證據還不夠充分,請你分析完善該實驗還需要進行的測量操作是     。
(3)完善實驗后,小舟同學用食鹽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同樣的現象。請結合該實驗現象和結論,分析有冰雪的冬天,公路上撒上食鹽冰雪更易熔化的原因:    。
【答案】(1)秒表、天平;(2)測量糖水和水凝固時的溫度;(3)食鹽可以降低冰雪的熔點。
【解析】
(1)本實驗中需要測量出水和糖水結冰的時間及它們的質量,故完成上述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天平;
(2)等質量的水和糖水,放置在﹣8℃的恒溫箱中,水先結冰,糖水后結冰,測量出糖水和水凝固時的溫度,可以說明水中加糖可以改變凝固點;
(3)在有冰雪的公路上撒上食鹽,能夠降低冰雪的熔化溫度,使冰雪更易融化。
26.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0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則鹽水的質量是     g.再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鹽水的密度為
    kg/m3。
(3)小聰同學在實驗中先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倒入鹽水后測出其總質量m2.在將鹽水倒入量筒的過程中,發現由于鹽水較多,無法全部倒完,他及時停止了操作。同組同學討論后認為仍可繼續完成實驗,于是小聰讀出此時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又加了一個步驟,順利得出了鹽水的密度。你認為增加的步驟是:    ,請幫小聰寫出計算鹽水密度的表達式ρ=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析】
(1)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圖甲可知,燒杯與鹽水的總質量:m總=50g+10g+2g=62g,
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m總﹣m杯=62g﹣30g=32g;
由圖乙所示量筒可知,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30mL=30cm3;
鹽水的密度:ρ1.07g/cm3=1.07×103kg/m3;
(3)倒入鹽水后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與剩余鹽水和燒杯總質量差就是倒入量筒中鹽水質量,
所以增加的步驟為:用天平測出剩余鹽水和燒杯總質量m3;
即倒入量筒中鹽水質量m=m2﹣m3,
所以鹽水密度的表達式ρ。
27.科學課上同學們開展了“制作爛柯山等高線地形圖”的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包括山體模型制作、等高線地形圖繪制和評價交流等環節。
【觀察】制作山體模型前,先利用衛星云圖觀察爛柯山山體輪廓并確定其主峰的海拔高度為164米。
(1)【制作】某同學按圖甲流程,初步制作出山體模型,并在山體上畫出了所有等高線。他在畫線時,所墊每塊橡皮的高度一致,是為了   。
(2)【應用】若要把山體模型上的等高線按原來的位置描繪到白紙上,形成圖乙所示的等高線地形圖,具體的操作是   。
(3)依據同學描繪的等高線地形圖(圖乙),若要登上頂峰,你會選擇從A、B哪一側登山,請說明理由。   
(4)【評價】評價量規既是作品制作過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級評定的依據。下表為某小組制定的量規,請將表中“_?_”處內容補充完整。
等高線地形圖評價量規
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材料 與匹配 材料環保易得,制作的山體模型輪廓易調整與實際輪廓匹配度高 材料環保易得,制作的山體模型輪廓不易調整與實際輪廓存在較大差異 材料不環保,山體模型輪廓無法調整與實際輪廓存在較大差異
作圖 與標注 曲線封閉,海拔標示正確,比例尺清晰明確 曲線封閉,    曲線未封閉,缺少海拔標示和比例尺
(5)【改進】根據量規中“材料與匹配”評價指標,有同學認為用土豆制作的山體模型很難修整,與實際輪廓存在較大差異,只能評為“合格”。為了使“材料與匹配”評價指標達到“優秀”水平,請將表中“?”處內容補充完整。
所選材料 選擇理由
橡皮泥    
【答案】(1)保證等高距相同
(2)將山體模型沿等高線切開,從底層依次向上,將切開的部分垂直投影到紙上,將投影的曲線畫成平滑的曲線即可。
(3)B,B坡等高線較疏,坡度較緩,容易攀登。
(4)比例尺不明確或沒有標示海拔高度
(5)容易修改造型
【解析】
(1)他在畫線時,所墊每塊橡皮的高度一致,是為了保證等高距的高度相同。
(2)若要把山體模型上的等高線按原來的位置描繪到白紙上,形成圖乙所示的等高線地形圖,步驟:首先將山體模型沿等高線切開,從底層依次向上;其次,將切開的部分垂直投影到紙上;再次,將投影的曲線畫成平滑的曲線即可。
(3)從B攀登更容易,原因:B坡的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容易攀登,而A坡等高線稠密,坡度較陡, 難以攀登。
(4)優秀的等高線模型曲線封閉,海拔標示正確,比例尺清晰明確;而合格的等高線模型曲線封閉,比例尺不明確或海拔沒有標示。
(5)為了使“材料與匹配”評價指標達到“優秀”水平所選材料應用橡皮泥,理由:橡皮泥容易修改造型,能根據需求做出不同的模型。
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28、31、32小題各8分,29小題6分,30小題5分,共35分)
28.模型構建是研究和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如圖為生物興趣小組根據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一章內容所建立的模型。其中的①~⑥表示生殖發育過程,A、B、C表示發育時期。請據圖回答:
(1)與家蠶相比,蝗蟲不經過的發育時期是    (填圖中字母代號)。
(2)青蛙被稱為“田園衛士”,它的生殖過程①在    中完成。
(3)鳥類的生殖發育階段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   、
孵卵和育雛。
(4)該模型所代表的動物生殖方式為    生殖。
【答案】(1)B;(2)水;(3)產卵。(4)有性。
【解析】
(1)家蠶的發育經過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時期。蝗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A幼蟲、C成蟲三個時期,與家蠶相比,蝗蟲不經過的發育時期是B蛹期。
(2)青蛙被稱為“田園衛士”,它的生殖過程①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
(3)鳥類的生殖發育階段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階段。
(4)有性生殖是一種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來產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圖中生物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屬于有性生殖。
29.2024年是門捷列夫誕辰190周年。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內容,請根據表中信息完成相關問題。
(1)核廢水放射性元素氚3H在圖中位置    (填序號)。
(2)門捷列夫預測了鎵(Ga)元素的存在,并命名為“類鋁”(與鋁化學性質相似),鎵應該在    族。
(3)觀察每一周期元素,你有什么發現    。(寫出一條)
【答案】(1)①。(2)ⅢA。
(3)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加。
【解析】
(1)核廢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氚(3H)是氫元素的一種同位素,其質子數為1,與氫元素的質子數相同,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應與氫元素相同。觀察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氫元素位于第一周期的第IA族,對應圖中的①位置。所以,核廢水放射性元素氚(3H)在圖中的位置是①;
(2)門捷列夫預測了鎵(Ga)元素的存在,并命名為“類鋁”,說明鎵與鋁的化學性質相似,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其最外層電子數決定,觀察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我們可以發現它位于第三周期的第IIIA族,其最外層電子數為3,因此,與鋁化學性質相似的鎵元素也應該位于第ⅢA族;故答案為:ⅢA。
(3)觀察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周期元素,我們可以發現多個規律,其中一條明顯的規律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加,這是因為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數進行排序的,而原子序數又等于原子的核電荷數,即等于原子的質子數,也等于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在同一周期中,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逐漸增強,使得外層電子更加穩定地排布在更遠的軌道上,即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加;故答案為: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加。
30.如圖甲是植物根尖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標號②所示部位叫   ,顯示細胞伸長最快的部位是標號   所示的部分。
(2)圖乙是“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路徑”圖解,其中A所示的是   (填結構名稱),B 的主要功能是   ,
(3)圖乙中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中運輸的基本路徑是   (選填序號)。
A.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 B.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
C.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 D.葉中等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
【答案】分生區;③;根毛區;運輸水分與無機鹽;C
【解析】
(1)②分生區被根冠包圍著,屬于分生組織,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③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
(2)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圖乙是“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路徑”圖解,其中A所示的是根毛區。B是導管,主要功能是運輸水分與無機鹽。
(3)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導管是為一串管狀死細胞所組成,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當根毛細胞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一定方式進入根部的導管,然后植物就通過根、莖、葉中的導管把水分和無機鹽運輸到植物體的全身,即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中運輸的基本路徑是: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故答案為:C。
31.某小組同學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并繪制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要完成該實驗,除圖中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
(2)由圖乙可知:冰是     (晶體/非晶體),理由是     ;
(3)實驗過程中,燒杯中氣泡出現如圖丙現象,該現象出現的時間最接近圖乙中的     。
A.第4分鐘 B.第8分鐘 C.第16分鐘 D.第28分鐘
【答案】(1)停表;(2)晶體;有固定的熔點;(3)D。
【解析】(1)實驗過程中需要記錄時間,因此還需要停表;
(2)根據圖乙可知,冰在BC段內雖然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即它有固定的熔點,因此冰是晶體;
(3)根據圖丙可知,燒杯底部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直到水面破裂,因此水處于沸騰狀態。根據圖乙可知,D點時,即第28分鐘時,水開始沸騰,故選D
32.2023年5月,溫州文成的仙花谷蜂蜜入選浙江省共富農產品品牌之一。蜂蜜密度是檢驗蜂蜜品質的常用指標,優質蜂蜜的密度為1.3~1.4克/厘米3,劣質蜂蜜的密度會偏小。小明選擇溫州文成的仙花谷蜂蜜和常見槐花蜜做了如下探究:
(1)仙花谷蜂蜜常溫下為液態,具有濃香氣味,高溫時易分解產生酸性物質。據此寫出仙花谷蜂蜜的一條物理性質:   。
(2)取一瓶仙花谷蜂蜜,按圖甲測量:用精密電子秤測量其質量為700克,將部分蜂蜜倒入量筒后,再次測量,其質量為618.4克。通過計算說明仙花谷蜂蜜是否為優質蜂蜜。
(3)小明想通過比較質量來判斷兩種蜂蜜的密度大小。他調節天平平衡時忘記將游碼從1克處歸零,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倒入相同體積的兩種蜂蜜,天平再次平衡時如圖乙所示。判斷燒杯中仙花谷蜂蜜的質量m1和槐花蜜的質量m2的大小,并說明理由:  。
【答案】(1)常溫下為液態;具有濃香氣味
(2)ρ =m/V= (700克﹣618.4克)/60厘米3=1.36克/厘米3
1.3克/厘米3<1.36克/厘米3<1.4克/厘米3,是優質土蜂蜜
(3)評分標準:判斷1分,理由2分,如果判斷錯誤,但理由相匹配,邏輯自洽,得2分滿分示例: m1 =m2,游碼雖未歸零,但天平是在此基礎上調平的,所以兩側蜂蜜質量相同。2分示例1:m1>m2,因為游碼讀數為1克,左側鮮花谷蜂蜜的質量等于右側槐花蜜的質量加上游碼的讀數。2分示例2:m1>m2,因為游碼讀數從1克變成了1.4克,左側鮮花谷蜂蜜的質量等于右側槐花蜜的質量加上0.4克。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解析】物理性質是是指物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密度等于質量除以體積。
(1)常溫下為液態;具有濃香氣味為物理性質。
(2)仙花谷蜂蜜的密度
對比密度
仙花谷蜂蜜是優質土蜂蜜。
(3)游碼雖未歸零,但天平是在此基礎上調平的,放物體后游碼沒有移動,所以兩側蜂蜜質量相同,。
(
13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下科學期末學習評價(三)
(范圍:全冊 時間:120分鐘,滿分1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
1.將粉狀或粒狀的熱固性塑料填入模具后加熱、加壓,壓制成型的塑料制品制造技術是( )
A. 擠出成型 B. 注射成型 C. 模壓成型 D. 澆鑄成型
2.如圖表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根、莖、葉在結構層次上屬于a B.c可以表示為植物體的系統
C.人的大腦、皮膚在結構層次上屬于b D.一棵楊樹在結構層次上屬于e
3.如圖模型表示母體與胚胎進行物質交換,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
A.A可表示氧氣 B.B可表示母乳 C.C可表示營養物質 D.D可表示二氧化碳
4.圖甲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示意圖,圖乙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中幼苗細胞的干重和鮮重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種子吸水萌發,其中H由胚軸發育而來
B.圖乙中,X曲線表示幼苗細胞有機物(干重)的變化曲線
C.圖甲中,種子萌發時,子葉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
D.圖乙中,X曲線的cd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時吸收了水分
5. 通過電解水的實驗探究水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過程中長頸漏斗中的液面保持不變
B.該實驗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C.a管和b管中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約為1:2
D.b管中產生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得更旺
6.認真分析測定相對原子質量的示意圖,推斷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
A.12 B.16 C.5 D.10
7.思維導圖有助于建構知識,如圖是小金建立有關物質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的思維導圖,其中“▲”應填入的是(  )
A.元素 B.中子 C.電子 D.質子
8.人體吸入的O2有2%轉化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體衰老,被稱為“奪命殺手”,我國科學家嘗試用Na2SeO3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價是(  )
A.+2 B.+4 C.+6 D.﹣2
9.在使用天平時,分度盤上的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若以下四種情景中出現該狀況時,后續的操作應該是(  )
A.在天平調平時,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B.在測量某物體質量時,繼續加砝碼
C.在測量某物體質量時,繼續向左移動游碼
D.在稱取11g食鹽時,繼續向右移動游碼
10.某同學使用天平測量燒杯中鹽水的質量時,操作步驟如下:①把鹽水到入空燒杯中,測出總質量;②調節天平平衡;③測出空燒杯的質量;④算出杯中鹽水質量。上述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1.如圖為某晶體的狀態變化過程,甲、乙、丙對應固、液、氣三種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乙的過程需要放熱
B.BC段對應的狀態是固液共存態
C.DE段對應的溫度為該晶體的熔點
D.白霧形成對應的狀態變化過程是乙→丙
12.讀四幅局部等高線圖,其中能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13.據圖關于被子植物的根以及無機鹽對植物生長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②是根尖伸長區,是根尖生長最快的部位
B.①是根尖根毛區,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主要部位
C.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繁茂
D.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
14.鹽拌黃瓜時,黃瓜細胞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狀態,原因是
A.b濃度小于a濃度,細胞吸水
B.b濃度大于a濃度,細胞吸水
C.a濃度小于b濃度,細胞失水
D.a濃度大于b濃度,細胞失水
15.一位農民種植番薯的產量總是比鄰近地低,懷疑地里可能缺乏某種肥料,他將地分成等面積的四塊,僅施肥不同,實驗結果如下表.據表判斷該種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塊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況 不施肥 磷、鉀肥 磷、氮肥 鉀、氨肥
番薯產量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無法確定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分析下列科學現象,回答問題:
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B、木炭能在空氣中燃燒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發出白光,放熱
D、石蠟熔化 E、氧氣在通常狀況下是無色氣體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實驗現象的是    。
17.酒精燈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為探究酒精燈火焰的溫度,如圖小外同學取一根小木棒放在酒精燈的焰心部位,一定時間后觀察現象。
(1)對于“一定時間”較合理的是(  )
A.2分鐘 B.20秒 C.2秒 D.0.2秒
(2)小外要判斷火焰不同部分溫度的高低,需觀察的是   ;
(3)由實驗現象可以得出酒精燈火焰溫度最高的部位是   。
18.《中國制造 2025》提出 “三步走” 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 2025 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 2035 年達到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 2045 年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中國制造和中國智造在不遠的將來,將成為世界上亮麗的中國名片。我國許多城市已經啟動 “智慧城市” 建設,先進的技術設計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1)我國中小學生近視率令人擔憂,目前市場上有哪些預防近視的產品?各類產品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所示是一款坐姿矯正器,請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從功能、結構、材料、工藝等任意一方面,寫出它的設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同一個玉米棒上出現不同顏色的玉米籽粒(如圖甲),有時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樣。查閱資料發現這與“花粉直感”這一現象有關。“花粉直感”指的是:傳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響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關色澤、品質等。請結合玉米花(圖乙)和玉米傳粉示意圖(圖丙)回答下列問題:
(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 (選填“昆蟲”或“風力”)傳粉。
(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 (選填“①”“②”“③”或“④”)傳粉情況。
(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致,請你提出一條有效可行的種植方法? 。
20.請用化學符號表示。
(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 (2)2個鐵離子   ;
(3)3個氮分子   ; (4)氦氣的化學式   。
21.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曾為少年兒童做過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如圖所示,試分析:
(1)子火焰中燃燒的是   態物質,這是由于部分蠟燭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
(2)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導管不宜太長,原因是   。
22.如圖是小平在學習了植物的某項生理活動后建構的概念圖。
(1)圖中①處的植物生理活動是     ;
(2)結構②是如何調節生理活動①的強弱的?    。
三、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每年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洗手看似簡單,殊不知其中大有學問。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兩位同學利用盛有無菌培養基的培養裝置,分別設計了洗手能減少手上細菌數量的驗證實驗。(注:細菌在培養基上大量繁殖會形成菌落。)
(1)你認為 同學的設計更合理。
(2)該實驗的變量是 。
(3)一段時間后發現C培養裝置中的菌落數量明顯少于B,則該實驗的結論是 。
24.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如圖甲燒杯上方蓋上紙板的目的是 。
(2)由圖丙可知,實驗中水的沸點是     ℃。
(3)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選填“空氣”或“水蒸氣”)。
(4)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     (填字母)。
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
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
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
25.寒冷的冬天,小舟發現水結成了冰,而旁邊的糖水卻沒有結冰。水中加糖能改變水的凝固點嗎?小舟取兩支規格相同的試管,常溫下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水和糖水,放置在﹣8℃的恒溫箱中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試管中液體的結冰情況,結果如表所示:
1分鐘 3分鐘 5分鐘 6分鐘 9分鐘 12分鐘
水 沒有結冰 開始結冰 冰塊較多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
糖水 沒有結冰 沒有結冰 開始結冰 結冰較多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
(1)小舟完成上述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     。
(2)分析表中實驗結果,小舟認為在水中加糖可以改變凝固點。小普認為,該結論的證據還不夠充分,請你分析完善該實驗還需要進行的測量操作是     。
(3)完善實驗后,小舟同學用食鹽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同樣的現象。請結合該實驗現象和結論,分析有冰雪的冬天,公路上撒上食鹽冰雪更易熔化的原因:    。
26.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0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則鹽水的質量是     g.再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鹽水的密度為
    kg/m3。
(3)小聰同學在實驗中先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倒入鹽水后測出其總質量m2.在將鹽水倒入量筒的過程中,發現由于鹽水較多,無法全部倒完,他及時停止了操作。同組同學討論后認為仍可繼續完成實驗,于是小聰讀出此時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又加了一個步驟,順利得出了鹽水的密度。你認為增加的步驟是:    ,請幫小聰寫出計算鹽水密度的表達式ρ= 。
27.科學課上同學們開展了“制作爛柯山等高線地形圖”的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包括山體模型制作、等高線地形圖繪制和評價交流等環節。
【觀察】制作山體模型前,先利用衛星云圖觀察爛柯山山體輪廓并確定其主峰的海拔高度為164米。
(1)【制作】某同學按圖甲流程,初步制作出山體模型,并在山體上畫出了所有等高線。他在畫線時,所墊每塊橡皮的高度一致,是為了   。
(2)【應用】若要把山體模型上的等高線按原來的位置描繪到白紙上,形成圖乙所示的等高線地形圖,具體的操作是   。
(3)依據同學描繪的等高線地形圖(圖乙),若要登上頂峰,你會選擇從A、B哪一側登山,請說明理由。   
(4)【評價】評價量規既是作品制作過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級評定的依據。下表為某小組制定的量規,請將表中“_?_”處內容補充完整。
等高線地形圖評價量規
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材料 與匹配 材料環保易得,制作的山體模型輪廓易調整與實際輪廓匹配度高 材料環保易得,制作的山體模型輪廓不易調整與實際輪廓存在較大差異 材料不環保,山體模型輪廓無法調整與實際輪廓存在較大差異
作圖 與標注 曲線封閉,海拔標示正確,比例尺清晰明確 曲線封閉,    曲線未封閉,缺少海拔標示和比例尺
(5)【改進】根據量規中“材料與匹配”評價指標,有同學認為用土豆制作的山體模型很難修整,與實際輪廓存在較大差異,只能評為“合格”。為了使“材料與匹配”評價指標達到“優秀”水平,請將表中“?”處內容補充完整。
所選材料 選擇理由
橡皮泥    
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28、31、32小題各8分,29小題6分,30小題5分,共35分)
28.模型構建是研究和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如圖為生物興趣小組根據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一章內容所建立的模型。其中的①~⑥表示生殖發育過程,A、B、C表示發育時期。請據圖回答:
(1)與家蠶相比,蝗蟲不經過的發育時期是    (填圖中字母代號)。
(2)青蛙被稱為“田園衛士”,它的生殖過程①在    中完成。
(3)鳥類的生殖發育階段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   、
孵卵和育雛。
(4)該模型所代表的動物生殖方式為    生殖。
29.2024年是門捷列夫誕辰190周年。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內容,請根據表中信息完成相關問題。
(1)核廢水放射性元素氚3H在圖中位置    (填序號)。
(2)門捷列夫預測了鎵(Ga)元素的存在,并命名為“類鋁”(與鋁化學性質相似),鎵應該在    族。
(3)觀察每一周期元素,你有什么發現    。(寫出一條)
30.如圖甲是植物根尖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標號②所示部位叫   ,顯示細胞伸長最快的部位是標號   所示的部分。
(2)圖乙是“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路徑”圖解,其中A所示的是   (填結構名稱),B 的主要功能是   ,
(3)圖乙中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中運輸的基本路徑是   (選填序號)。
A.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 B.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
C.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 D.葉中等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
31.某小組同學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并繪制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要完成該實驗,除圖中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
(2)由圖乙可知:冰是     (晶體/非晶體),理由是     ;
(3)實驗過程中,燒杯中氣泡出現如圖丙現象,該現象出現的時間最接近圖乙中的     。
A.第4分鐘 B.第8分鐘 C.第16分鐘 D.第28分鐘
32.2023年5月,溫州文成的仙花谷蜂蜜入選浙江省共富農產品品牌之一。蜂蜜密度是檢驗蜂蜜品質的常用指標,優質蜂蜜的密度為1.3~1.4克/厘米3,劣質蜂蜜的密度會偏小。小明選擇溫州文成的仙花谷蜂蜜和常見槐花蜜做了如下探究:
(1)仙花谷蜂蜜常溫下為液態,具有濃香氣味,高溫時易分解產生酸性物質。據此寫出仙花谷蜂蜜的一條物理性質:   。
(2)取一瓶仙花谷蜂蜜,按圖甲測量:用精密電子秤測量其質量為700克,將部分蜂蜜倒入量筒后,再次測量,其質量為618.4克。通過計算說明仙花谷蜂蜜是否為優質蜂蜜。
(3)小明想通過比較質量來判斷兩種蜂蜜的密度大小。他調節天平平衡時忘記將游碼從1克處歸零,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倒入相同體積的兩種蜂蜜,天平再次平衡時如圖乙所示。判斷燒杯中仙花谷蜂蜜的質量m1和槐花蜜的質量m2的大小,并說明理由:  。
(
13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孟津县| 黄陵县| 宝清县| 台安县| 余姚市| 衡水市| 西和县| 仁化县| 九龙城区| 舟山市| 安吉县| 鸡西市| 阿拉善右旗| 上高县| 大丰市| 巴彦淖尔市| 齐齐哈尔市| 绩溪县| 彰化市| 通江县| 静乐县| 同心县| 肇东市| 忻城县| 文化| 云浮市| 西乌| 颍上县| 登封市| 仁怀市| 荔波县| 正安县| 普格县| 色达县| 威海市| 河北省| 德昌县| 荣成市| 诸暨市|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