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專題(一) 用動量定理解答流體類問題和多過程問題知識點一 用動量定理解答流體類問題【重難突破】流體類模型流體及其特點 通常液體流、氣體流等被廣義地視為“流體”,質量具有連續性,通常已知密度ρ分析步驟 1 建立“柱狀模型”,沿流速v的方向選取一段柱形流體,其橫截面積為S2 微元研究,作用時間Δt內的一段柱形流體的長度Δl=vΔt,對應的質量為Δm=ρSvΔt3 建立方程,應用動量定理研究這段柱狀流體例1 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壓水槍清洗汽車,某高壓水槍噴口直徑為D,噴出水流的流速為v,水柱垂直射向汽車表面后速度變為零.已知水的密度為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柱對汽車的壓強與水柱橫截面積成正比B.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內噴出的水的質量為πρD2C.水柱對汽車的平均沖力為ρD2v2D.若高壓水槍噴口的出水速度變為原來的2倍,則水柱對汽車的平均沖力為原來的4倍【變式訓練1】 為測試某新車的性能,試驗員駕駛該車在某實驗路面上勻速行駛,運動過程中,前方空氣與車作用后迅速與車共速,產生空氣阻力.假設車頭碰到空氣前,空氣的速度為零,已知該車的迎風面積為S,空氣密度為ρ.在某次實驗時,該車勻速運動時功率為P,若忽略車與地面的摩擦力,則該實驗條件下空氣阻力的表達式為( )A. B.P2C.P D.知識點二 用動量定理解答多過程問題【重難突破】用動量定理解多過程問題(1)對于過程較復雜的運動,可分段應用動量定理,也可整個過程應用動量定理.(2)物體受多個力作用,力的方向和作用時間往往不同,列動量定理時應引起關注.例2 在蹦床比賽中,一個質量為60 kg的運動員,從離水平網面3.2 m高處自由下落,著網后沿豎直方向蹦回到離水平網面5.0 m高處.已知運動員與網接觸的時間為1.2 s,若把在這段時間內網對運動員的作用力當作恒力處理,求此力的大小.(g=10 m/s2)【變式訓練2】 高空墜物極易對行人造成傷害,若一枚質量約為50 g的雞蛋從一居民樓的26層墜下,與地面的碰撞時間約為2 ms,每層樓高約為3 m,則該雞蛋對地面產生的沖擊力約為(≈3.9)( )A.10 N B.102 N C.103 N D.104 N隨堂自主檢測1.舞中幡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雜技項目之一,在拋中幡表演中,雜技演員站在地上,將幡從胸口處豎直向上拋起,1.5 s后,在自己的胸口處開始接幡,并下蹲緩沖,經過0.5 s,將幡接穩在手中.若一根中幡質量約為20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假設忽略幡運動過程中所受的空氣阻力,雜技演員接幡過程中,幡對手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 )A.300 N B.500 NC.600 N D.800 N2.(多選)如圖,水平桌面上,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恒力F拉動下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運動t0后,速度大小增為vm,此時撤去F,物體繼續滑行2t0后停止運動.則( )A.整個過程中F所做的功為B.整個過程中F的沖量大小等于mvmC.F的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的3倍D.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因數等于3.福建屬于臺風頻發地區,各類戶外設施建設都要考慮臺風影響.已知10級臺風的風速范圍為24.5 m/s~28.4 m/s,16級臺風的風速范圍為51.0 m/s~56.0 m/s.若臺風迎面垂直吹向一固定的交通標志牌,則16級臺風對該交通標志牌的作用力大小約為10級臺風的( )A.2倍 B.4倍C.8倍 D.16倍溫馨提示:請完成課時素養評價3微專題(一) 用動量定理解答流體類問題和多過程問題知識點一重難突破[例1] 解析:高壓水槍單位時間噴出水的質量m=ρV=πρD2v,B錯誤;設水柱對汽車的平均沖力為F,垂直汽車表面方向,由動量定理得-FΔt=0-Δmv,Δt時間內水柱的質量為Δm=ρΔV=ρSvΔt=πρD2vΔt,解得水柱對汽車的平均沖力為F=πρD2v2,C錯誤;根據F=πρD2v2,若高壓水槍噴口的出水速度變為原來的2倍,則水柱對汽車的平均沖力為原來的4倍,D正確;水柱對汽車的壓強p===ρv2,水柱對汽車的壓強與水柱橫截面積無關,A錯誤.答案:D【變式訓練1】 解析:設Δt時間內,與該車碰撞的空氣的質量為Δm=ρ·ΔV=ρSv·Δt,對空氣,根據動量定理則有F·Δt=Δmv-0,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空氣對車的阻力f=-F,汽車勻速運動時,則有P=fv,聯立解得f=,A正確.答案:A知識點二重難突破[例2] 解析:方法一 分段法設運動員從高為h1處下落,則剛接觸網時的速度大小為v1=(方向向下),彈跳后上升的高度設為h2,則剛離網時的速度大小為v2=(方向向上),與網接觸過程中,運動員受到向下的重力mg和網對其向上的彈力F,規定豎直向上為正方向,由動量定理得(F-mg)Δt=mv2-m(-v1),解以上三式得F=mg+m,代入數值可解得F=1 500 N.方法二 整段法從3.2 m高處自由下落的時間為t1= =0.8 s,蹦到5.0 m高處的時間為t2= =1 s,整個過程中運動員始終受重力作用,僅在與網接觸的t0=1.2 s的時間內受到網對他向上的彈力FN的作用,設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對全過程應用動量定理得FNt0-mg(t1+t2+t0)=0,則FN=1 500 N.答案:1 500 N【變式訓練2】 解析:每層樓高約為3 m,雞蛋下落的總高度為h=(26-1)×3 m=75 m,自由下落時間為t1= = s= s≈3.9 s,一枚雞蛋的質量約為50 g,全過程根據動量定理可得mg(t1+t2)-Ft2=0,解得F== N=975.5 N≈1×103 N,該雞蛋對地面產生的沖擊力約為1×103 N,C正確.答案:C隨堂自主檢測1.解析:中幡豎直向上拋起,1.5 s后在胸口處接住,根據豎直上拋的對稱性,中幡下落到胸口的時間為t=0.75 s,則接幡時幡的速度v=gt=10×0.75 m/s=7.5 m/s,根據動量定理,規定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有(F+mg)t0=0-mv,解得手對幡的平均作用力為F=-500 N,方向豎直向上,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幡對手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500 N,B正確.答案:B2.解析:0~t0時間內,根據動量定理可得Ft0-ft0=mvm-0,t0~3t0時間內,根據動量定理可得-f·2t0=0-mvm,聯立可得F=3f,在此過程中F的沖量大小等于IF=3ft0=mvm,B、C正確;0~t0時間內,根據動能定理可得Fx1-fx1=-0,又F=3f,在此過程中F所做的功為WF=Fx1=,A錯誤;設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因數為μ,t0~3t0時間內,根據動量定理可得-μmg·2t0=0-mvm,解得μ=,D錯誤.答案:BC3.解析:設空氣的密度為ρ,風迎面垂直吹向一固定的交通標志牌的橫截面積為S,在時間Δt的空氣質量為Δm=ρSv·Δt,假定臺風迎面垂直吹向一固定的交通標志牌的末速度變為零,對風由動量定理有-F·Δt=0-Δmv,可得F=ρSv2,10級臺風的風速v1≈25 m/s,16級臺風的風速v2≈50 m/s,則有=≈4,B正確.答案:B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5張PPT)用動量定理解答流體類問題和多過程問題【重難突破】流體類模型流體及其特點 通常液體流、氣體流等被廣義地視為“流體”,質量具有連續性,通常已知密度ρ分析步驟 1 建立“柱狀模型”,沿流速v的方向選取一段柱形流體,其橫截面積為S2 微元研究,作用時間Δt內的一段柱形流體的長度Δl=vΔt,對應的質量為Δm=ρSvΔt3 建立方程,應用動量定理研究這段柱狀流體答案:D答案:A【重難突破】用動量定理解多過程問題(1)對于過程較復雜的運動,可分段應用動量定理,也可整個過程應用動量定理.(2)物體受多個力作用,力的方向和作用時間往往不同,列動量定理時應引起關注.例2 在蹦床比賽中,一個質量為60 kg的運動員,從離水平網面3.2 m高處自由下落,著網后沿豎直方向蹦回到離水平網面5.0 m高處.已知運動員與網接觸的時間為1.2 s,若把在這段時間內網對運動員的作用力當作恒力處理,求此力的大小.(g=10 m/s2)答案:1 500 N 答案:C1.舞中幡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雜技項目之一,在拋中幡表演中,雜技演員站在地上,將幡從胸口處豎直向上拋起,1.5 s后,在自己的胸口處開始接幡,并下蹲緩沖,經過0.5 s,將幡接穩在手中.若一根中幡質量約為20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假設忽略幡運動過程中所受的空氣阻力,雜技演員接幡過程中,幡對手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 )A.300 N B.500 NC.600 N D.800 N答案:B解析:中幡豎直向上拋起,1.5 s后在胸口處接住,根據豎直上拋的對稱性,中幡下落到胸口的時間為t=0.75 s,則接幡時幡的速度v=gt=10×0.75 m/s=7.5 m/s,根據動量定理,規定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有(F+mg)t0=0-mv,解得手對幡的平均作用力為F=-500 N,方向豎直向上,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幡對手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500 N,B正確.答案:BC3.福建屬于臺風頻發地區,各類戶外設施建設都要考慮臺風影響.已知10級臺風的風速范圍為24.5 m/s~28.4 m/s,16級臺風的風速范圍為51.0 m/s~56.0 m/s.若臺風迎面垂直吹向一固定的交通標志牌,則16級臺風對該交通標志牌的作用力大小約為10級臺風的( )A.2倍 B.4倍C.8倍 D.16倍答案:B1.一質量為2 kg的物塊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F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如圖所示,4 s末物塊速度的大小為( )A.1 m/s B.2 m/sC.4 m/s D.0答案:A 2.如圖所示,一個鋼珠自空中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沙坑中,不計空氣阻力,把在空中下落的過程視為過程Ⅰ,進入沙坑直到停止的過程視為過程Ⅱ,則( )A.過程Ⅱ中鋼珠的動量改變量等于零B.過程Ⅱ中阻力的沖量大小等于過程Ⅰ中重力的沖量大小C.整個過程中合外力的總沖量等于零D.過程Ⅰ中鋼珠動量的改變量大于重力的沖量答案:C解析:過程Ⅱ中鋼珠的速度變化量不為零,所以鋼珠動量的改變量不等于零,A錯誤;在整個過程中,根據動量定理知,總沖量為零,即過程Ⅱ中阻力的沖量大小等于過程Ⅰ中重力的沖量大小和過程Ⅱ中重力的沖量大小之和,所以過程Ⅱ中阻力的沖量大小大于過程Ⅰ中重力的沖量大小,B錯誤,C正確;過程Ⅰ中鋼珠只受重力,根據動量定理可知,過程Ⅰ中鋼珠動量的改變量等于重力的沖量,D錯誤.答案:A4.如圖甲,某同學手持電吹風垂直向電子秤的托盤吹風,圓形出風口與托盤距離較近且風速恒定,吹在托盤上的風會從平行于托盤方向向四周散開,簡化圖如圖乙.當電吹風設置在某擋位(吹風功率一定)垂直向托盤吹風時,電子秤示數與放上一質量為m的砝碼時一致,出風口半徑為r,空氣密度為ρ,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答案:B5.(多選)一輛玩具汽車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玩具汽車的質量為2 kg,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f始終為車重的0.1,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3 s時,汽車的加速度開始反向B.0~3 s內,牽引力的沖量大小為18 N·sC.3~4 s時間內因剎車額外產生的制動力的大小為12 ND.0~6 s內,汽車克服阻力f做的功為32 J答案:ABD解析:由v-t圖像可得,t=3 s時斜率由正值變為負值,所以t=3 s時汽車的加速度開始反向,A正確;0~3 s內,由動量定理可得I-0.1mgt1=mv1,其中t1=3 s,v1=6 m/s,解得0~3 s內牽引力的沖量大小為I=18 N·s,B正確;3~4 s內由圖像可知加速度大小a=6 m/s2,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0.1mg=ma,計算可得因剎車額外產生的制動力的大小為10 N,C錯誤;v-t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圖形的面積表示位移大小,0~4 s內汽車的位移大小x1=12 m,克服阻力f做的功為Wf=0.1mgx1=24 J,4~6 s內汽車的位移大小x2=4 m,克服阻力f做的功為W′f=0.1mgx2=8 J,0~6 s內克服阻力f做的功為Wf總=24 J+8 J=32 J,D正確.6.如圖乙所示,一質量m=4 kg的物體靜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因數μ=0.5,從t=0時刻開始對物體施加一水平力F,其大小如圖甲所示.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在t=1.0 s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A.1.25 m/sB.2.25 m/sC.2.75 m/sD.6.25 m/s答案:B7.(多選)水平推力F1和F2分別作用于水平面上等質量的甲、乙兩物體上,作用一段時間后撤去推力,物體將繼續運動一段時間后停下來.兩物體的v-t圖像如圖所示,圖中線段AB∥CD,則整個運動過程中( )A.F1的沖量大于F2的沖量B.F1的沖量等于F2的沖量C.兩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摩擦力對甲的沖量小于摩擦力對乙的沖量答案:CD解析:甲、乙先做加速運動,撤去推力后做減速運動.題圖中線段AB∥CD,表明甲、乙兩物體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相同,依題意,二者質量相等,由牛頓第二定律f=ma,兩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正確;因為整個運動過程中兩物體的動量改變量均為零,由IF+If=0,推力的沖量大小等于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沖量大小,由題圖可知,甲的運動時間小于乙的運動時間,所以摩擦力對甲的沖量小于摩擦力對乙的沖量,則F1的沖量小于F2的沖量,A、B錯誤,D正確.8.如圖,嫦娥六號于2024年6月2日6時23分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開啟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施的樣品采集任務.著陸前探測器先在離月面高度為h的圓軌道做周期為T的圓周運動,隨后實施降軌,當離月面高度為100 m時懸停避障.答案:B9.(16分)生活中常用高壓水槍清洗汽車,當高速水流射向物體,會對物體表面產生沖擊力,從而實現洗去污垢的效果.圖為利用水槍噴水洗車的簡化示意圖.已知水槍噴水口的橫截面積為S,水的密度為ρ,不計流體內部的黏滯力.假設水流垂直打到車身表面后不反彈,測得水槍管口單位時間內噴出水流體積為Q.(1)求水槍噴水口噴出水流的速度大小v; (2)高壓水槍通過動力裝置將水由靜止加速噴出,求噴水時動力裝置的輸出功率P至少有多大; (3)清洗車身時,汽車靜止不動,忽略水流噴出后在豎直方向的運動.計算水流對車身表面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 10.(16分)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等)在溝谷或山坡上產生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流動的全過程雖然只有很短時間,但由于其高速前進,具有強大的能量,因而破壞性極大.某課題小組對泥石流的威力進行了模擬研究,他們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模型: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個質量為m=4 kg的物體,讓其在隨時間均勻減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運動,推力F隨時間變化如圖乙所示,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因數為μ=0.5,g=10 m/s2.(1)求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答案:10 m/s2 (2)從出發經多長時間,速度達到最大?答案:2 s 解析:由圖像可知,F隨t變化的函數方程為F=60-20t,速度最大時,合力為0,即F=μmg,所以t=2 s.(3)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多長時間停下?答案:4.5 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粵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一章動量和動量守恒定律微專題(一)用動量定理解答流體類問題和多過程問題學案.docx 粵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一章動量和動量守恒定律微專題(一)用動量定理解答流體類問題和多過程問題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