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學校:班級:姓名:學號:………………………………………………………裝…………………………………………………….訂……..……………..………………………….線…………………………………………….………………………..….)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卷(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小小的提醒:書寫端正,字跡清楚,注意卷面整潔,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題 型 判斷題 選擇題 探究題 等 級 卷面書寫對題數一、判斷題:(本大題中1——15小題為原創(chuàng))1.做對比實驗時,我們一般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其他條件都保持不變。 ( )2.仙人掌的葉變形成刺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防止其他動物吃它。 ( )3.在探究蚯蚓喜歡干燥環(huán)境還是潮濕環(huán)境的實驗中,為了保護蚯蚓,我們選擇每次使用一條蚯蚓進行實驗。 ( )4.“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三種生物構成了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 )5.我們可以通過增加船底寬度的方法增加船的穩(wěn)定性。 ( )6.船艙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載重量。 ( )7.風帆可以穩(wěn)定地給帆船提供持續(xù)的動力。 ( )8.“蛟龍?zhí)枴笔且凰矣晌覈孕性O計、自主研制的載人潛水艇。 ( )9.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其中海洋植物約1萬種。海洋生物對維持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 )10.我國目前使用的電能大部分是由水力發(fā)電取得的。 ( )11.滴灌是目前農業(yè)灌溉技術中最為節(jié)水的灌溉技術之一。 ( )12.城中湖案例告訴我們,人們的行為可能會破壞環(huán)境,也能夠通過努力改善環(huán)境。 ( )13.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只要有溫度差,就會發(fā)生熱傳遞。 ( )14.保溫杯里的熱水不容易變冷,如果把冰塊放入保溫杯中,冰塊會加速融化。 ( )15.北京2022冬奧會采用了清潔、低碳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消耗的能源僅為傳統(tǒng)制冷系統(tǒng)的1/3至1/5。 ( )二、選擇題:(本大題中1、3——15小題為原創(chuàng))1.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發(fā)芽所必需的條件是 。A.光照、空氣、適宜的溫度 B.光照、土壤、適宜的溫度C.光照、水分、適宜的溫度 D.空氣、水分、適宜的溫度2.探究“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時,我們發(fā)現在黑暗環(huán)境中長大的綠豆苗 。(根據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課堂作業(yè)本》第3課課堂練習第1題改編)A.莖粗壯、葉呈綠色 B.莖細長、葉呈綠色C.莖粗壯、葉呈黃色 D.莖細長、葉呈黃色3.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中描寫了燕子具有 的行為。A.遷徙 B.求偶 C.換羽 D.冬眠4.我們自制生態(tài)瓶時,放入水草、浮萍等水生植物是為了 。A.美化生態(tài)瓶的環(huán)境 B.給動物提供氧氣和養(yǎng)料C.固定生態(tài)瓶中的土壤 D.給動物提供二氧化碳和養(yǎng)料5.我們用一次性筷子和橡皮筋做“竹筏”模型時,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A.我們首先要討論制作“竹筏”的方案B.可以將橡皮筋換成鐵絲,讓“竹筏”更堅固C.“竹筏”要盡量做的窄一點,這樣在水中更穩(wěn)定D.減少水槽中的水可以讓“竹筏”承載更多的貨物6.橡皮泥塊放在水中會下沉,做成小船后能浮在水面上,這是因為做成小船后橡皮泥受到的 。A.重力不變,浮力變小了 B.重力不變,浮力變大了C.浮力不變,重力增加了 D.浮力不變,重力減小了7.將打足氣的氣球慢慢按入水中,手能感覺到 的浮力。A.向上 B.向下 C.向兩邊 D.沒有規(guī)律8.船舵是用來操縱和控制穿的航向的工具,若將船舵往左偏轉,船會 。A.向左轉彎 B.向右轉彎 C.保持直行 D.向后倒退9.對于地球的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地球上如果沒有大氣層,生命將不再存在B.在太陽系中,地球是離太陽最近的星球C.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平均半徑約為6400千米D.地球上有巖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夠蓄積在地球表面10.我國水資源分布的特點是 。A.南多北少 B.南少北多 C.分布均勻 D.沒有規(guī)律11.小明嘗試用紙巾制作一張再生紙,下列方法正確的是 。A.撕碎→攪拌→擠壓吸水→平鋪→通風晾干B.攪拌→撕碎→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C.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D.攪拌→撕碎→擠壓吸水→平鋪→通風晾干12.水在被持續(xù)加熱的過程中,水的溫度會 。A.一直上升 B.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不變C.一直降低 D.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不變13.下列現象屬于水的蒸發(fā)的是 。A.雨后的水洼一段時間后就變干了 B.燒水時,水壺口冒出的“白氣”C.夏天吃雪糕時,雪糕周圍的“冷氣” D.清晨草上的露珠14.將一根銅絲折成如右圖形狀,在A點處用酒精燈加熱,B、C、D、E、F各點處的蠟熔化的先后順序是 。A.B→C→D→E→F B.F→B→C→E→DC.F→B→E→C→D D.F→E→D→C→B15.下面材料制成的相同外觀的杯子,用 杯裝水最容易燙手。A.陶瓷 B.玻璃 C.不銹鋼 D.塑料三、探究題:探究題一:(原創(chuàng))一路“象”北2020年3月,一群云南亞洲象就開始拖家?guī)Э冢x開西雙版納進入普洱市,并一路北上。遷徙是野象正常的生活習性。象群遷徙有助于大象尋找新的水源和居所。亞洲象受驚嚇后極有可能對人類發(fā)動攻擊,對象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柔性疏堵、投食引導。1.大象棲息地云南西雙版納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素有“植物王國”的美稱。下面植物中最不可能生長在該地區(qū)的是 。A.甘蔗 B.棕櫚樹 C.仙人掌 D.香蕉樹2.對于遷徙途中的大象,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A.準備大象喜歡的食物,投喂大象 B.及時避讓,不要驚動它們C.大象會損壞莊家,需要拿東西驅趕大象 D.仔細觀察大象的身體特征3.很多動物也有像大象這樣的遷徙習性。下列動物中,沒有遷徙行為的是 。A.北極狐 B.大馬哈魚 C.丹頂鶴 D.角馬4.遷徙是大象正常的生活習性。但如此遠距離的遷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科學家對于這次異常遷徙也各有說法,你覺得大象遷徙的原因可能是(請寫出至少兩點原因)。5.大象遷徙途中路過一片稻田,稻田里生活著水稻、田鼠、蛇、蚱蜢、青蛙等生物。(1)請寫出上面生物中包含的一條食物鏈: 。(2)稻田中的這些生物形成一個 。A.生物群落 B.生態(tài)系統(tǒng) C.生物種群 D.生物環(huán)境(3)大象的遷徙破壞了稻田,使稻田中的 數量減少。A.田鼠 B.蚱蜢 C.蛇 D.以上都正確(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稻田里的生物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B.同一種植物可能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C.如果人類大量獵殺蛇,稻田里的其他生物不會受到影響D.有些動物既吃別的生物,也會被別的動物捕食探究題二:(原創(chuàng))“中華第一舟”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以古湘湖的一座跨湖橋命名。2002年考古學家發(fā)現了獨木舟的相關遺跡,是我國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的獨木舟,堪稱“中華第一舟”。從古老的獨木舟和原始木筏,到今天高科技的大型船舶,船的發(fā)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的演變:舟筏時代、帆船時代、蒸汽機船時代、柴油機船時代,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是人類建造的最大的可移動建筑物。1.下面四種船中,在船的發(fā)展史中最古老的船是 。A.渡輪 B.帆船 C.獨木舟 D.搖櫓木船2.獨木舟是依靠 前行的船。A.人力 B.水力 C.風力 D.蒸汽機3.船的發(fā)展經歷的四個階段是依據 劃分的。A.船的形狀 B.船的動力 C.船的體積 D.船的材料4.經過觀察,可以發(fā)現大多數船的船頭都是尖的(如右圖),主要是為了 。A.保護船頭不受損壞 B.減小水的阻力C.撞開冰層、礁石等阻擋物 D.節(jié)約材料5.隨著船的發(fā)展,船的載重量不斷提升,下列提升載重量的方法最科學的是 。A.增加船的寬度 B.增加船的長度 C.增加船的深度 D.增加船的體積6.古人用漂浮的樹干造出了獨木舟,但它存在一定的缺陷,請寫出獨木舟的一個缺點:。7.學習了船的歷史,小明想動手做一艘小船,他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請寫出其中四個):、 、 、 。探究題三:(原創(chuàng))綠水青山更是金山銀山2021年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保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全國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30微克每立方米,全國地表水優(yōu)良水體比例為84.9%,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中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wèi)戰(zhàn)全面展開。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全民行動:生活垃圾分類、關燈一小時、少開一天車、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人民的習慣。1.通過學習,可以了解到我們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有(請寫出四個): 、、 、 。2.這是豆豆家一天的垃圾,讓我們和豆豆一起將這些垃圾進行分類。①礦泉水瓶 ②香蕉皮 ③餐巾紙 ④廢燈管⑤碎陶瓷 ⑥過期藥品 ⑦舊報紙 ⑧蛋殼(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3.下列做法與人們低碳生活不相符的是 。A.自帶飲用水,不購買瓶裝水 B.購買簡易包裝食品C.使用含磷洗衣粉 D.自帶購物袋4.對于減少垃圾的方法,你還有哪些建議(請寫出兩點建議)。探究題四:(原創(chuàng))保溫杯的“秘密”501班某實驗小組在進行杯子保溫性能的研究,在實驗中每次使用的杯子材料、大小、杯中水量都相同,并將實驗現象記錄在下表中,請仔細分析后回答下面的問題:序號 保溫方法 溫度開始 10分鐘后 20分鐘后1 杯子外沒有包東西,無蓋 95℃ 63℃ 45℃2 杯子外包毛巾,無蓋 95℃ 75℃ 60℃3 杯子外包毛巾,加蓋 95℃ 82℃ 75℃4 杯子嵌入塑料泡沫,加蓋 95℃ 85℃ 80℃1.我們選擇 號杯和 號杯來研究杯子有蓋和無蓋對保溫效果的影響;選擇 號杯和 號杯來研究杯子外包裝材料對保溫效果的影響;選擇 號杯和 號杯來研究杯子有外包裝和無外包裝對保溫效果的影響(請?zhí)顚懴鄳膶嶒炐蛱枺?br/>2.我們可以通過 來判斷杯子保溫性能的好差,從實驗記錄中可以發(fā)現 號杯保溫效果最好。3.分析實驗數據,我們可以發(fā)現杯子的保溫性能與 和 有關。4.通過以上數據,我們發(fā)現溫度下降的速度 。A.越來越快 B.越來越慢 C.保持不變 D.沒有規(guī)律5.20分鐘后,打開4號杯的杯蓋,發(fā)現杯蓋內壁有許多小水珠。這個現象被稱為 。A.凝結 B.蒸發(fā) C.融化 D.凝固6.實驗室內溫度約為25℃,一天后,1號杯中的水溫最接近 。A.0℃ B.100℃ C.45℃ D.25℃7.1號杯在降溫過程中,熱在杯壁中傳遞的方式是 。A熱對流 B.熱傳導 C.熱輻射 D.無法判斷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卷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一、判斷題:(每小題算0.5題,共7.5題)1 2 3 4 5 6 7 8√ × × × √ √ × √9 10 11 12 13 14 15√ × √ √ √ × √二、選擇題:(每小題算0.5題,共7.5題)1 2 3 4 5 6 7 8D D A B A B A B9 10 11 12 13 14 15B A C B A C C三、探究題:(題一算9題,題二算8題,題三算9題,題四算9題,共35題)探究題一(第4小題算2題,其余小題算1題)1.C 2.B 3.A4.①尋找棲息地;②象群首領迷路;③云南這一年氣溫較熱,大象北遷避暑……(合理即可)5.(1)水稻→田鼠→蛇 (2)A (3)D (4)C探究題二(第7小題每空算0.5題,其余小題算1題)1.C 2.A 3.B 4.B 5.D6.①載重量小;②行駛不穩(wěn)定;③動力不足……(合理即可)7.船的大小、船的形狀、船的材料、載重量、穩(wěn)固性、動力系統(tǒng) (選其中四個回答)探究題三(第1、2小題每空算0.5題,第3小題算1題,第4小題算2題)1.大氣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合理即可)2. (①⑦可回收物②⑧廚余垃圾④⑥有害垃圾③⑤其他垃圾)3.C4.①減少食物浪費;②少用一次性餐具;③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三個角度回答,合理即可)探究題四(第1、2、3小題每空算0.5題,其余小題算1題)1.2和3;3和4;1和22.溫度降低的速度 43.外包材料、有無加蓋4.B 5.A 6.D 7.B▲試卷共50題,答對42題以上為優(yōu)秀,答對30——42題(包括42題)為合格,30題以下為待合格。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