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5月初一階段性質量監測地理一、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符合題意的選項序號,在答題卡的對應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題2分,共10分。)2025年2月7日,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了《南極秦嶺站配套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新聞,報道了秦嶺站新能源系統的風機、光伏、氫能等關鍵設備已完成組裝工作,意味著我國在極地能源領域已實現綠色科考。閱讀資料,完成1-2題。1.下列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與實現綠色科考密切相關的是( )①緯度高,太陽輻射強烈 ②風速大,素有“風庫”之稱③冰雪覆蓋,冰雪能夠反射大量的太陽輻射 ④屬于無人區,環境污染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極地新能源系統的使用對我國南極科考的意義有( )①向國際展現了我國科研實力 ②實現南極地區全年科考③能夠更好地保護極地地區的生態環境 ④可以擺脫傳統能源的使用⑤有效降低科考成本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東南亞地區包含17000余座島嶼及部分半島,海洋和叢林分隔開不同的人群,形成多樣的民族和文化。蘇門答臘島面積約4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六大島。位于馬來半島南端的新加坡,位置優越,環境優美,素有“花園城市”之稱。讀東南亞部分國家及地區分布圖,完成3-5題。3.蘇門答臘島村鎮的分布特點是( )A.全島均勻分布 B.多分布在沼澤地 C.多分布在西部山區 D.沿海、沿河分布4.對蘇門答臘島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B.西部沿海多沼澤C.河流稀少,內流河多 D.植被覆蓋率低5.2024年1月中國與新加坡、泰國簽署互免簽證協定后,赴東南亞的中國游客數量呈現大幅增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互免簽證是為了方便兩地人們的往來②中國游客赴東南亞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購物③中國游客的到來促進了東南亞旅游業的發展④距離近、語言相通、氣候相同是吸引中國游客的優勢條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請將答案按要求寫在答題卡的對應位置上。2個小題,共20分。)6.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材料一:加拿大森林面積約3.67億公頃,居全球第三位,占世界森林覆蓋面積的9%。該國林業出口的主要市場是美國和西歐,近年來對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出口也有所增加,中國目前占加拿大紙漿出口的34%。材料二:加拿大國土面積約998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2023年加拿大人口總數首次突破4000萬,其中人口增長的96%來自移民。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4%時,稱為深度老齡化。圖為:加拿大人口和資源分布示意圖、人口比例統計圖(1)描述加拿大鐵路分布特點,并從氣候、資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三個角度分析成因。(4分)(2)結合圖文資料,說出加拿大面臨的人口問題,并為其出謀劃策。(4分)(3)加拿大森林資源豐富,有人建議大力開發,有人反對,對此爭論不休。請表達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4分)7.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材料一:小麥喜溫涼,較耐旱,是一種在世界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印度和俄羅斯根據自身地理條件種植小麥,成為全球小麥主要生產國、出口國。材料二:俄羅斯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一,平原廣闊,黑土地廣布,耕地面積約為1.24億公頃,與我國相當。人口約1.4億,僅為我國1/10,耕作需采用大型機械生產。2021年俄羅斯小麥產量為7516萬噸,占全球小麥產量的9.65%;俄小麥出口量為3200萬噸,占全球出口量的15.76%。圖為:印度水稻和小麥分布圖、俄羅斯小麥分布圖、新德里和莫斯科氣溫曲線及降水量柱狀圖(1)俄羅斯與印度雖為小麥出口大國,但兩國在小麥種植方面各有短板。請結合自然環境分析影響俄羅斯和印度農業生產的主要不利條件。(2分)(2)結合圖文材料,簡述俄羅斯能夠大量出口小麥的社會經濟原因。(2分)(3)伏爾加河是俄羅斯的“母親河”,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兩條河流均為流域內各城市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請列舉兩河的共同貢獻。(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