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六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所有答案都必須做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請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直接做在試題卷上無效。2.請在答題卷上寫明學校、班級、姓名、座位號。3.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50分鐘。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涂黑,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每小題2分)住房中有些系統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系統卻不是必需的,但有了它們能讓我們的生活錦上添花,以下符合這種類型的系統是 ▲ 。A. 供水系統 B. 供電系統 C. 采光系統 D. 智能系統陽陽發現了一個空塑料瓶(如右圖所示)放在桌子上很容易倒,為了使它更穩定,他應該 ▲ 。A.倒過來放 B.裝滿水再倒過來 C.裝半瓶水 D.裝半瓶水再倒過來3.測試塔臺模型時,以下幾個項目中不需要檢測的是 ▲ 。A.塔臺高度 B.抗風能力 C.抗震能力 D.塔臺自身重量4.2022年2月4日,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鳥巢體育館舉辦,下列關于“鳥巢”工程建設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鳥巢”工程在建設之前必須要先進行競標,選擇最優的方案B.“鳥巢”主體采用框架結構純粹只是為了美觀,吸引人的注意C.“鳥巢”在建設時主要使用鋼結構材料,使它更堅固D. “鳥巢”雖然是眾多著名設計師和工程師的作品,但竣工后也要進行嚴格的評估驗收5.下列關于工程和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技術離不開工程,沒有工程技術就沒什么用處 B.技術使工程規模更大,更易實施C.工程和技術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D.工程的需求促使技術的進步6.調查校園生物時,下列做法中,不合適的是 ▲ 。A.調查時應及時記錄花壇中動植物的名稱B.輕輕翻開巖石,尋找巖石下的小動物C.遇到不認識的植物,采摘下來回教室繼續研究D.可以從腳印、糞便、毛發等推測動物的痕跡7. 一只雌貓一次產的四只小貓毛色不完全相同,說明生物具有 ▲ 。A. 遺傳性 B. 變異性 C. 進化性 D. 適應性8. 將個人有無耳垂、下顎中央有無溝和單、雙眼皮以及卷、直發四個容貌特征進行組合,可以有 ▲ 不同的相貌組合。A. 4種 B. 8種 C. 16種 D. 32種9. 下列關于化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B.化石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古代生物的生活環境C.化石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D.化石具有收藏價值,我們在無意間發現化石后,可據為己有10. 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保護生物多樣性能為動植物的遺傳、育種提供寶貴的資源B.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C.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D.大力引進一些外來物種可以豐富我國的動植物資源11. 太陽時時刻刻都在發出光和熱,它是一顆充滿活力的 ▲ 。A. 行星 B. 衛星 C. 恒星 D. 彗星12. 通過下列星座 ▲ ,可以比較方便地找到北極星。A.大熊座 B. 小熊座 C. 天鵝座 D. 天鷹座壯壯觀察到了一次日全食的過程,拍下了幾張典型的照片,則日全食發生時觀察到太陽的變化情況為 ▲ 。① ② ③ ④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探素宇宙的工具也越來越先進,目前已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是 ▲ 。A.中國的“天眼”射電望遠鏡 B.意大利的伽利略望遠鏡C.澳大利亞的陣列射電望遠鏡 D.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15.下列對于浩瀚宇宙的認識,描述錯誤的是 ▲ 。A.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 B.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發光的恒星C.月球上夜晚能看到流星劃過月空 D.人們已用望遠鏡觀測到宇宙的邊緣16.下列杭州傳統民俗活動中發生的變化,與其他三種變化不一樣的是 ▲ 。A.剪紙 B.搗年糕 C.捏糖人 D.釀米酒17.下面的物質中,加入紫甘藍水后呈現紅色的是 ▲ 。A.小蘇打水 B. 肥皂水 C. 清水 D. 醋18.煤是由 ▲ 經過化學變化慢慢變成的。A.遠古植物 B.遠古微生物 C.浮游生物 D.人類制造出的19.下列有關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敘述錯誤的是 ▲ 。A.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要經歷化學變化B. 食物本身具有能量,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能被人體所吸收C. 我們身體的生長也是一種化學變化D. 人體的情緒變化也與化學變化有關20.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上升,下列活動對二氧化碳含量影響最小的是 ▲ 。A.火山噴發 B.化石燃料燃燒 C.微生物分解作用 D.森林被大量砍伐和焚燒判斷題(把“√”或“×”的小框涂黑,每小題1分)21.港珠澳大橋建造人工島,目的是為了方便游客觀光。………………………………( ▲ )22.框架結構的塔和實心的塔相比,抗風能力更強。……………………………………( ▲ )23.在制作塔臺模型時,可以不按照我們之前的設計進行。………………………………( ▲ )24.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 ▲ )25.蝸牛和蒼蠅都屬于昆蟲,因為它們都有觸角。………………………………………( ▲ )26.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有用的植物和有益的動物。……………………………………( ▲ )27.日食發生時,只有處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 )28.從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模型,看到的圖案都是一樣的。…………………………( ▲ )29.宇宙浩大深邃,科學家用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還是無法觀察到宇宙邊緣。………( ▲ )30.因為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空氣,所以空氣不是物質。……………………………( ▲ )31.觀察到“沒有明顯變化”和觀察到“有明顯變化”的現象同等重要。………………( ▲ )32.釘入木頭里的鐵釘比暴露在空氣中的鐵釘更容易生銹。……………………………( ▲ )科學探究題(每一大題12分,共48分)33.為了更好的支持課后托管“陽光排球”X課程的開展,第一小學計劃在排球場上建造一座塔臺,現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方案征集。【原創】(1)想要建造一座塔臺,各設計小組應該按順序經歷 ▲ 這些步驟。①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②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 ③實施建設④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⑤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①②④⑤③ B.⑤①②④③ C.⑤②④①③ D.①⑤②④③設計是工程建設的核心,各小組在設計時需明確塔臺的以下使用需求 ▲ 。①美觀 ②穩固 ③價廉 ④承重能力好 ⑤塔高越高越好 ⑥簡潔②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在設計塔臺模型時,小愛小組內的同學發生了分歧,他們應該 ▲ 。A.各自設計,互不干涉; B.組內討論分析,各自說明自己想法的優缺點,投票決定;C.以組長意見為準,讓她做決斷; D.這些想法都舍棄掉,重新想其他的方案;(4)在制作塔臺模型時,小愛小組下列操作有錯誤的是 ▲ 。A.制作塔臺模型要與設計方案相一致B.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C.使用多個三角形結構可以使塔臺穩固D.搭建結束后,才可以去檢查接口處是否牢固(5)在測試塔臺模型時,各小組用風扇測試塔臺的抗風能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他們應該選用不同規格的電扇進行吹風B.各小組電扇放置的位置和塔臺的距離要保持相同C.小愛先用電扇的最大風力吹,再慢慢降低風速D.如果塔臺在二級風力時倒塌了,說明它能承受的風力等級就是二級(6)在評價塔臺模型時,小愛組發現她們的塔臺模型承重能力很差,他們應 ▲ 改進。A.底部增加重量,使塔臺模型穩定; B.減少不必要的吸管結構,讓外形更加美觀;C.模型底部增加適量滾珠; D.在塔臺側面多制作三角形框架,使立柱更牢固;34.為了打造綠色校園,學校精心設計了校園環境,校園內的生物種類豐富了許多。【原創】(1)達達和同學對新校園進行了一次校園生物大搜索,并完成了校園生物調查表,以下是調查表中的部分地點,其中C地點最有可能是 ▲ 。生物名稱 螞蟻 蜘蛛 蝗蟲 蜜蜂 樟樹 桂花樹 狗尾草 苔蘚A地點 √ × × × × × × ×B地點 √ × √ × × × √ √C地點 √ √ √ × √ √ √ √A.籃球場 B.花壇 C.教室 D.廁所(2)達達想依據生物調查表,制作出生物分布圖,以下建議可行的是 ▲ 。A.填寫一些主要的生物就可以了,不用填寫所有的生物B.校園生物種類太多,我們可以用“圖注+編號”的方法繪圖C.繪制校園生物分布圖時不用標注不知名的動、植物D.可以簡寫生物的名稱,只要自己看懂就可以了(3)為了更系統的認識校園生物,達達計劃給生物分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不同的分類標準給生物分類,分類的結果都是一樣的B.生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是科學家對生物分類的重要標準C.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別和研究生物D.我們一般利用二歧分類法給生物進行分類(4)達達根據植物是否開花,把植物分成兩類,下列三種植物中, ▲ 屬于不開花植物。A.腎蕨 B.三葉草 C.荷花(5)達達了解到科學家根據動物的骨骼特征將動物分為兩大類: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下列屬于脊椎動物的是 ▲ 。A.螞蟻 B.麻雀 C.蝗蟲(6)生物多樣性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請你寫出保護校園生物多樣性的兩條建議。、 。35.“科技智慧創新,我為亞運賦能”,603班為了打造一個契合科技亞運主題的教室空間,計劃在班內創設一個“天文角”,豐富學生們的宇宙知識。【原創】小科打算組建一個項目小組,合作經歷“收集信息、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的太陽系模型制作的學習過程。首先,小組成員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是 ▲ ,按由近到遠的順序排列,地球位列第 ▲ 位。在制作太陽模型時,小科根據基本數據表,將比例縮小了10億倍,如果地球大小近似玻璃彈珠(直徑約1.3厘米)的話,同比例的太陽大小相當于 ▲ 。(太陽的直徑約為1400000千米)A.乒乓球(直徑約4厘米) B.籃球(直徑約25厘米) C.大氣球(直徑約140厘米)(3)小科按等比例縮小天體體積和與太陽的距離后,初步制成了模型。小新觀察后提出,還可在太陽系中增設“地月系”,完善模型功能。原來啊,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在繞著地球運動的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有趣的日食現象,請在下面方框中畫圖表示發生日食時,地球、太陽、月球之間的位置關系。(4)下列日期中,最有可能發生日食現象的是 ▲ 。A.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B.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C.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5)“天文角”內還有活動觀星盤,用于夜晚觀星。使用活動觀星盤的正確順序是 ▲ 。①根據活動觀星盤中的星座來認識其他星座②旋轉活動觀星盤,讓盤上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大致相同方位③組裝活動觀星盤④將活動關星盤舉過頭頂來觀察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④②(6)北京時間2021年5月15日,我國自主打造的探測器“祝融”號成功著陸于 ▲ ,這是我國首次在這顆星球上留下了中國的足跡,具有極為重要的科技意義。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月球36.小丁學習了《物質的變化》這個單元后,發現廚房也蘊藏著很多科學現象,讓我們跟隨小丁的腳步一起進入“家庭實驗室”吧!【原創】小丁將米飯放入嘴里咀嚼了一會,嘴里出現甜味,這是因為米飯中含有的 ▲ 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屬于 ▲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小丁想做冰糖葫蘆,就先把白糖放入鍋里進行加熱,發現固態白糖先變成了液態的糖,這種變化屬于 ▲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等白糖顏色慢慢變色后,要及時放入山楂串進行翻滾,否則繼續加熱白糖就會變成 ▲ (填顏色)的新物質。小丁將鐵鍋洗后平放在灶臺上,第二天鍋里出現一層紅褐色物質,如果把鍋倒扣過來放就沒有該物質,由此判斷該紅褐色物質是 ▲ ,說明該物質的產生和 ▲ 有關。小明在空玻璃瓶上套一個氣球,然后放入熱水中,發現氣球在熱水中迅速鼓起來。這主要是因為 ▲ 。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 ▲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小明利用課上所學的知識想到了第二種讓氣球鼓起來的方法,將氣球內的 ▲ 傾倒入玻璃瓶內的白醋中,氣球迅速鼓起,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 ▲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為了探究方法二中產生的是什么氣體,小丁將兩根點燃的火柴一上一下放置,然后將氣球內的氣體小心翼翼釋放出,并流到點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先熄滅,而上方的火柴沒有熄滅,說明該氣體具有 ▲ 、 ▲ 的性質。教科版科學六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答題卷(6) 、 。(1) 、 。 (2)[ A ][ B ] [ C ](3)(4)[ A ][ B ] [ C ](5)[ A ][ B ] [ C ](6)[ A ][ B ] [ C ] [ D ](1) 、 。(2) 、 。(3) 、 。(4) 、 。(5) 、 。(6) 、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