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徽省馬鞍山市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適應性考試(最后一卷)地理試題一、單選題大氣河是指大氣中一種長帶狀的強水汽通道,由較低緯度向較高緯度運動,主導中高緯度約90%的水汽輸送。研究顯示,大氣河對南極冰蓋質量增加有重要影響,但也可能導致南極局部區域冰蓋表面融化。圖為2020年2月6日南極半島受大氣河影響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大氣河能成為強水汽通道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下墊面 B.風速 C.溫度 D.海陸位置2.大氣河可以增加南極冰蓋質量的直接原因是( )A.水汽含量大 B.氣壓梯度大 C.緯度差異大 D.固態降水多3.2020年大氣河事件導致南極半島東側冰蓋表面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背風坡氣流下沉增溫②大氣的保溫作用增強③冰蓋的反射作用增強④大氣中水汽含量減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湖北省嘉魚縣2023年被評為“中國甘藍之鄉”。為解決甘藍種子被國外“卡脖子”的難題,嘉魚縣培育了本地品種“思特丹”,“思特丹”是專門針對長江中游氣候培育而成的,扛得住霜打雪凍,不容易裂球,采摘期能延續至來年2月份,錯開了傳統甘藍采摘期,“思特丹”現已成為長江流域越冬甘藍的主栽品種。甘藍的種植推動了嘉魚縣的鄉村振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嘉魚縣甘藍采摘期長,有利于( )A.降低產品運輸費用 B.提高市場競爭力 C.降低菜園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5.“思特丹”成為長江流域越冬甘藍主栽品種,主要得益于( )①品種適應性更強②品種技術更先進③嘉魚政府大力推廣④品種經濟效益更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甘藍種植在推動嘉魚縣鄉村振興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 )①優化人口結構②促進土地流轉③豐富傳統文化④改善生態環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輸沙通量是指地表垂直斷面上,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沙粒輸送量。科學家以退役的風力發電機葉片為原料,制成孔徑呈“上方大、下方小”的多孔沙障(如圖1)。經測試,孔隙度為20%的多孔沙障防風固沙效果最佳。圖2示意無沙障和20%孔隙度沙障下輸沙通量隨高度的變化。完成下面小題。7.孔隙度為20%的多孔沙障防沙效果最顯著的高度是( )A.2cm B.8cm C.14cm D.20cm8.在相同孔隙度條件下,相比均勻鉆孔,采用“上方大、下方小”不均勻鉆孔方式的優點是( )①減輕重量②提高穩定性③減小風阻④提高輸沙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該模式適宜推廣的地區是( )A.海南文昌 B.四川西昌 C.山西太原 D.甘肅酒泉海水越過正常高潮線進入鹽沼,經強烈蒸發,鹽類物質先后結晶,最終形成蒸發巖,蒸發巖是沉積巖的一種。受區域地質過程和海平面波動的影響,厚層的蒸發巖可能在淺海蒸發臺地的潮間——潮上帶大量發育(潮上帶是指平均高潮線與最大風暴潮線之間的海岸帶區域,常態下不被潮水淹沒,僅在大潮或風暴潮時被海水覆蓋)。圖示意某類蒸發巖的形成。完成下面小題。10.圖示蒸發巖( )①形成于濕熱環境②形成于干熱環境③生物化石豐富④具有層理構造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對蒸發臺地影響頻度最高的海水運動形式是( )A.潮汐 B.海嘯 C.洋流 D.風暴潮12.海平面上升對新蒸發巖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稀釋鹽類物質 B.輸入更多物源 C.增加蒸發能力 D.減少海水交換城市經濟等級的提升往往得益于集聚經濟的發展,一般情況下,集聚經濟效應越顯著,城市的經濟等級也越高。事實上,城市之間通過各種“流”建立聯系,導致集聚經濟的發生不限于城市內部空間,城市經濟增長也不是純內生過程。很多小城市通過鄰近大城市而實現經濟增長,有時甚至超過大城市本身;大城市的集聚也有可能限制周圍中小城市的經濟發展。圖為長三角滬蘇組群的經濟隸屬方向與強度(比值大于1為輻射型聯系模式;比值小于1則為虹吸型聯系模式)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2000—2020年,上海與圖中周邊城市的聯系特點呈現出( )A.先虹吸再輻射 B.先輻射再虹吸 C.輻射、虹吸并存 D.各級聯系加強14.經濟隸屬強度出現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A.空間距離遠近 B.功能互補強弱 C.交通布局差異 D.地域文化差異江南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杰出代表,揚州個園(32°30’N,119°54’E)是中國十大名園林之一。圖為某游客日落前半小時在揚州個園(開放時間:7:30~17:30)內拍攝的廊道景觀。完成下面小題。15.圖中走廊柱子的影子最可能的朝向( )A.東南 B.東北 C.西南 D.西北16.正午時穿過廊道頂部屋檐的光線與地面夾角為α,一年中α變化幅度約為( )A.90° B.67° C.47° D.23°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末次冰期長江中游江漢—洞庭盆地河湖水位大致經歷了全新世早期(階段Ⅰ)快速上升、全新世中期(階段Ⅱ)下降、全新世晚期(階段Ⅲ)再次上升的演變過程。這一水文環境演變過程影響了區域聚落分布、農業生產和文化興衰。研究發現海平面的升降會影響海水的頂托能力,從而影響河湖水位的升降。圖為江漢—洞庭地區全新世中后期地形變化圖。(1)簡述在理想狀況下河湖水位對海平面升降、泥沙淤積的響應模式。(2)簡析階段Ⅰ水位快速上升對江漢—洞庭盆地人類活動產生的影響。(3)描述由高低不平的切割平原逐漸演化為地勢起伏和緩的湖積平原的過程。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陰山山脈由互不相連的東段大青山,中段烏拉山和西段色爾騰山、狼山組成,是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如圖)。陰山巖畫是雕鑿在陰山巖石上的圖畫,巖畫的主題以動物為主,主要體現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巖畫通常分布在陰山的南面山腹,一直延伸到山頂,或在山溝北岸,畫面迎南,畫面向北的巖畫極少。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詳細記述:“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材料二 沙漠漆(也叫沙漠巖漆)是荒漠戈壁地區裸露巖石表面覆蓋的像漆一樣的獨特物質,巖畫是以沙漠漆作為畫布鑿刻而成的(如圖)。地理學家認為,“巖漆”是原始土壤發育的基礎,(1)分析陰山巖畫通常分布在南坡的原因。(2)巖畫是在巖石表面的“巖漆”上繪制的。簡述“巖漆”所在區域的原始土壤的形成過程。(3)為加強陰山山脈地區巖畫的保護,請提出合理性建議。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竹子是多年生淺根植物,喜溫濕,忌澇漬,生長快,固碳能力強。竹材韌性強,可制成多種結實耐用的生活用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和生態價值。貴州省赤水市地處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谷深坡陡,喀斯特地貌廣布,以豐富的竹資源被譽為“中國竹都”。近年來,當地不斷拓展并延長竹產業鏈條,實現了從竹林種植——竹加工業——竹生態產業的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的鄉村振興之路。圖示意赤水市竹產業發展過程。(1)分析赤水市成為“中國竹都”的有利地形條件。(2)與階段二相比,簡述階段三竹產業發展的特點。(3)從產業協同角度,分析發展竹產業給當地帶來的生態效益。參考答案1.C 2.D 3.A4.B 5.B 6.A7.A 8.C 9.D10.B 11.A 12.B13.C 14.B15.B 16.C17.(1)海平面上升導致河湖水位升高,海平面下降導致河湖水位降低;泥沙淤積使區域易發洪水泛濫,促進河湖水位上升。(2)水位上升,水域(湖泊)面積增加;水流速度變緩,堆積作用增強,洪水泛濫頻繁發生;土地(耕地)面積減少,不利于人類生產生活,導致文化衰落。(3)水位下降時期,在(溯源)侵蝕作用下,河流下切,沉積物被切割;后來水位上升,流速減慢,沉積作用增強,沉積物在地勢低的區域堆積,形成起伏和緩的湖積平原。18.(1)陰山南坡為陽坡和東南季風的迎風坡,氣候較為溫暖濕潤,適宜人居住,也利于畜牧業發展,可為巖畫創作提供較多的素材,故巖畫多;北坡氣候是冬季風的迎風坡,較為寒冷干燥,不利于人類居住,且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作用較強,不利于巖畫保存,故巖畫較少。(2)巖石經初期的風化形成風化殼,即“巖漆”;“巖漆”經過長期風化后不斷剝落成為碎屑物,久經風化碎屑物粒徑不斷減小;之后,植物不斷著生,(植物)有機殘體開始提供有機質,形成原始土壤。(3)建議: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外力作用對巖畫的破壞;提高科技水平,加強對巖畫的保護,并對損壞的巖畫進行修復;加強對陰山巖畫的研究和宣傳,使人們認識到巖畫的歷史文化價值,從而促進對巖畫的保護。19.(1)赤水市喀斯特地貌面積廣,地勢起伏大,排水條件好;土層薄,適宜淺根的竹子生長;平地少,不適宜種植糧食作物,適宜大規模種植竹子。(2)產業鏈延長,附加值提高;產業更多元化,產品種類增多;研發投入多,技術水平提升;三大產業協同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較快;品牌推廣力度加大。(3)第二、三產業對竹資源需求的增長,促使擴大竹林種植規模,提高竹林覆蓋率,石質荒漠化得到治理;竹子通過光合作用,竹材加工為家具、紙品等產品,增加了碳匯;竹林觀光和竹林康養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提高環境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