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級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答案無效地理答題卡371)姓名班級考號爻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個人信息填寫清楚。中2習4刀8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準專0 23④893、必須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4、保持答題卡清潔、完整,嚴禁折疊、不要弄破,嚴禁在答題卡上作任何標記,嚴禁使用涂證0 23I④6I89項改液和修正帶。號I2I3習刀890① ④6I89選擇題1B D6B圍網)11B網D16B@D21BD網DABCD7圍@D12B@D17 B]C]D]22 A]B][C]D3A網8AB網13AB網可18B網可23AB網可9A]B]C]D]14A@回19A@回24aB回D5A幻BD10AB@D15AB )20AB@回25A B網26 A]B [C]D31AB圍@D37(2.27AB回@回32AB回@D28AB )33AB@可29AB回@34AB回回30 LA 1B]C]D35B@D非選擇題36(1)36(2).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答案無效地理第1頁共2頁地理第2頁共2頁■2023級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一、單選題(共35個小題,每題2分,共70分)資源詛咒系數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主要是第二產業發展)與地區資源優勢偏離程度的指標,指數越大,資源遭受詛咒即資源沒有帶來相應的財富,沒有帶動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的程度越高。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廣東省資源詛咒系數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資源利用率高 B. 資源豐富 C. 人口過多 D. 氣候濕潤2.為改變山西省資源詛咒系數高的現狀,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改變單一的產業結構,注重資源的綜合開發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資源利用率?、蹟U大資源的開發和輸出,促進經濟發展 ④轉變資源輸出方式,減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推測下列省級行政區資源詛咒系數最低的是( )A. 貴州 B. 上海 C. 內蒙古 D. 青海圖1為“福建一海島電力互補系統某一時段工作狀態示意圖”,圖2為“該海島平均風速變化統計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4.圖1所示電力互補系統工作狀態最可能出現在( )A. 2點至4點 B. 12點至14點 C. 17點至19點 D. 20點至22點5.該電力互補系統可以( )①節約水能資源 ②充分利用太陽輻射能③減少風能浪費 ④降低供電系統波動性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愛爾蘭島全島人口不到700萬,平均人口密度72.5人/km2(2022年),但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居世界前列。2020年愛爾蘭57%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能源消費,當地石油等能源大量依賴進口,其中約2/5用于建筑供暖。近年來,為減少碳排放、維護能源安全,愛爾蘭積極發展集中供暖并探索開發可再生能源。下圖示意愛爾蘭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列各題。6.愛爾蘭能源安全問題來自( )A. 能源自給率較低 B. 建筑供暖比重大C. 能源消費量較大 D. 溫室氣體排放量大7.長期以來愛爾蘭多為各家庭自行供暖。但自俄烏沖突以來特別是2022年冬季氣溫雖持續數月下降,大多數愛爾蘭家庭卻減少使用家庭供暖,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居住特別分散 B. 消費習慣徹底改變C. 基礎設施完全老化 D. 能源價格大幅飆升8.愛爾蘭適宜進行規?;_發的可再生能源是( )A. 太陽能 B. 風能 C. 水能 D. 潮汐能按照生物生產力的大小,我國耕地分為高、中、低三等,高等級耕地主要分布在南方水田農業區,同時又存在著北糧南運現象,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下圖是“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略圖”。完成下列各題。9.造成我國北方旱地農業區高等級耕地占比低于南方水田農業區的主要因素( )A. 氣候 B. 地形 C. 交通 D. 科技10.促使我國北糧南運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北方地區生態建設?、谀戏降貐^城鎮化 ③南水北調工程開通?、芪鳉鈻|輸工程實施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集約利用林地和草地能夠( )A. 擴大糧食播種面積 B. 提高糧食生產效率C. 優化國民飲食結構 D. 促進糧食有效流通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自2020年起,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銅仁市位于貴州省東北部、武陵山區腹地,具有耕地總量少、耕地質量不高等特點,耕地“非糧化”問題顯著。為促進銅仁市耕地的高效利用,當地采取并落實“占補平衡”制度,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等措施,因地制宜促使耕地“趨糧化”發展。下圖為“貴州省位置及地形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2.造成銅仁市耕地質量不高的原因是( )A. 耕作歷史悠久 B. 洪澇災害頻繁 C. 風力侵蝕嚴重 D. 巖溶地貌廣布13.為促進耕地的高效利用,防止耕地“非糧化”,銅仁市還可以( )A. 開發撂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B. 大力發展旅游業等第三產業C.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D. 退耕還林還草進行生態修復輪作是指在同一地塊上有序地輪換或者組合種植不同作物,休耕是指在一段時期內不耕種,但仍進行耕地管理和保護。我國重點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帶開展輪作試點,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和生態嚴重退化區開展休耕試點。下圖示意2020年我國輪作和休耕試點省區及其面積。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4.我國推進耕地輪作和休耕制度的前提是( )A.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B. 提高農業生產技術C. 農業生態環境良好 D. 根本解決三農問題15.河北省休耕試點面積大于輪作面積的原因是( )A. 重金屬污染 B. 土地退化 C. 水資源短缺 D. 氣候冷涼16.與黑龍江省相比,河南省休耕和輪作面積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積小 B. 耕地質量高 C. 人口壓力大 D. 復種指數高歐洲西部的荷蘭原有海岸沙丘因自然原因遭到破壞,沿海低地澇災風險增加。2011年荷蘭人開始通過人工拋沙(從附近海域抽取泥沙輸送到近岸形成新土地)對海岸進行綜合整治。下圖示意荷蘭海岸沿52°N緯線地形剖面。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7.過去,荷蘭人使用風車抽水排澇主要利用當地穩定的( )A. 東北風 B. 東南風 C. 西北風 D. 西南風18.荷蘭人通過人工拋沙對海岸進行綜合整治獲得的效益有( )①增加陸地面積 ②沿海澇災風險減小?、鄯奖愦巴?俊、鼙Wo原有海岸沙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4年3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未來幾年將全面實施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了解決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我國多地積極探索農業生產托管模式(農戶等經營主體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的農業經營方式)。規模化是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主要形式,耕地集中連片是農業生產托管的前提條件。完成下列各題。19.下列農業生產適宜大范圍推廣農業生產托管模式的是( )A. 云貴高原花卉種植 B. 華北地區小麥種植C. 南方丘陵茶樹種植 D. 興化垛田水稻種植20.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相比,農業生產托管能夠( )①提高土地單產 ②減少土地撂荒 ③增加營銷成本?、芴岣咄寥劳笟庑?br/>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神府煤礦區位于陜西省北部,是毛烏素沙地與黃土丘陵溝壑兩大地貌類型交錯過渡地帶,西部為風沙草灘,東部和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神府煤礦區是典型的高強度煤炭開發區,專家建議對該煤礦區應主要采取保水開采(防治采場突水的同時,對水資源進行有意識的保護,使煤炭開采對礦區水文環境的擾動量小于區域水文環境容量)的方式采煤。下圖示意神府煤礦開采強度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21.推測神府煤礦區西部未大面積開發的主要原因是( )A. 避免破壞地表植被,引發土地荒漠化B. 西部距離核心礦區遠,煤炭運輸不方便C. 西部地質結構不穩定,易引發礦難事故D. 西部煤層含雜質較多,開發經濟效益低22.專家建議該煤礦區主要采取保水開采的方式采煤的目的有( )①避免土地沙化?、谔岣呙旱V經濟效益?、鄯乐沟孛嫣、鼙Wo地表植被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3.下列減輕神府煤礦區煤炭開采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有效且可行的措施是( )A. 實施人為干預,恢復地表植被 B. 跨流域調水,回灌采空區C. 封閉開采區,使其自然修復 D. 關閉當地煤礦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與經濟帶。近年來綠色發展已經成為黃河流域實現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努力方向。下圖分別為“2010年、2018年黃河流經的省級行政區綠色發展水平空間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24.2010~2018年,黃河流域綠色發展水平( )A. 九省之間差距總體縮小 B. 山西省總體水平保持不變C. 四川省與青海省均最低 D. 中下游省區高于上游省區25.未來黃河流域綠色發展水平提升的關鍵所在是( )A. 基礎設施建設 B. 經濟發展水平 C. 生態技術創新 D. 區域同步發展讀漫畫“嫁禍于人”,完成下列各題。26.漫畫中描述的現象屬于( )A. 垃圾轉移 B. 固體廢棄物的回收 C. 固體廢棄物的再利用 D. 垃圾分類27.漫畫中的現象多發生在( )A.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B. 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C. 發達國家→發達國家 D. 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下圖為歐洲西部局部區域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28.若圖中P處突然發生原油泄漏,其主要擴散的方向是( )A. 西北 B. 東北 C. 西南 D. 東南29.原油泄漏對沿線受影響的國家造成直接危害的產業部門最可能是( )A. 木材加工工業 B. 化工工業 C. 采油工業 D. 海洋漁業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下圖為“2014~2019年(第1季度)我國進口固體廢棄物量及變化情況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30.進口固體廢棄物對我國的危害有( )①加劇環境污染?、诳衫觅Y源減少?、奂涌觳【鷶U散?、茉铣杀驹黾?br/>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31.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的最主要目的是( )A. 促進就業率上升 B. 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C.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D. 保護我國生態環境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庫,在全球碳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河北圍場地區地處冀北山地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下圖為“該地落葉松人工林的碳儲量動態變化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疏伐:在幼齡林后至成熟林前為調節樹種個體間矛盾而進行的撫育性采伐。主伐:也稱“森林采伐”。一般指用材林木到達成熟齡時為生產木材而進行的采伐。32.采伐后碳儲量下降,表現最明顯的是( )A. 土壤碳儲量 B. 生物碳儲量 C. 林產品碳儲量 D. 總碳儲量33.除建人工林外,固碳措施還可以( )A. 減少化石能源消費量 B. 將CO2封存到海洋C. 使用風能等清潔能源 D. 完善碳市場交易機制近年來研究發現,海水養殖系統對增強海洋的碳固定有重要作用,人工濕地是大規模海水養殖區域處理尾水的主要措施之一。下圖為“人工濕地示意圖”(注:復合土工膜是一種防滲膜)。完成下列各題。34.海水養殖系統對海洋固碳作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A. 尾水吸收大氣中的碳 B. 藻類和貝殼固碳C. 降低海洋中碳存儲量 D. 減少海水碳排放35.海水養殖系統中,人工濕地的主要作用是( )A. 美化環境 B. 凈化空氣 C. 凈化水質 D. 保護海灘二、非選擇題(共30分)3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烏蘇里江流域濕地不僅有森林、灌木、草本和水生生物等建構良好生態系統的基礎,還有丹頂鶴等上百種珍稀動物“定居”于此。烏蘇里江流經濕地時,表層土壤在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的同時,眾多的營養物質也被儲存其中,為動植物提供豐富養料。隨著當地人口的增加、土地的開墾和用水的增加,流域內很多自然濕地都在萎縮。如今,伴隨著黑瞎子島等眾多濕地被設立為自然保護區,越來越多的自然濕地得到了保護。簡析烏蘇里江流域設立濕地保護區對當地生態安全的意義。(8分)近百年我國東北地區平均氣溫上升了1.43 ℃,是全球升溫速率的兩倍。氣候變化劇烈、暖干化趨勢明顯、干旱災害頻繁發生,對該地區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帶來了巨大挑戰。其中,大豆中熟品種北移至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大部分地區,大豆的中晚熟品種北移至黑龍江省南部地區,晚熟品種北移至遼北地區。(2)簡要評價氣候變暖對三江平原農作物生產的影響。(8分)3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2年9月27日,由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海底管道在丹麥海域發生爆炸,造成歐洲能源供應緊張局面急速升級。北溪1號、2號是由俄羅斯修建的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每年可為歐洲西部輸送數百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作為能源和化工原料。目前,德國實施“能源轉型”戰略,并取得巨大成功,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超過40%。下圖為“北溪1號、2號輸氣管道及破壞海域位置示意圖”。(1)分析德國實施“能源轉型”戰略的推動力。(6分)(2)從能源安全角度說明北溪輸氣管道遭到破壞對德國發展的不利影響。(8分)2023級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答案1. 【答案】A【解析】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廣東省資源分布較少,故B錯;廣東省科技較發達,資源利用率高,故A正確;人口過多,不是影響資源詛咒系數的主要原因,故C錯;氣候濕潤與資源詛咒系數關系不大,故D錯。2. 【答案】B【解析】根據題意,改變單一的產業結構,注重資源的綜合開發是降低山西省資源詛咒系數的可行措施,故①正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資源利用率,可以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故②正確;單純擴大資源的開發和輸出,無法帶動經濟的高速發展,不會降低資源詛咒系數,故③錯;轉變資源輸出方式,減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可以有效地帶來環境效益,降低資源詛咒系數,故④正確。B正確。3. 【答案】B【解析】閱讀材料可知,資源詛咒系數越大,資源遭受詛咒即資源沒有帶來相應的財富,沒有帶動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的程度越高。上海的實際經濟發展水平最高,各種礦產資源最少,所以是選項中資源詛咒系數最低的省級行政區,故B正確;其他三個省級行政區礦產資源都比上海豐富,但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資源詛咒系數較高,故A、C、D錯。4. 【答案】A【解析】由圖示信息可知,此時風力發電正常,水力發電暫停。風力發電廠產生的能量用于水泵抽水,將下水庫的水抽到上水庫。此工作狀態最可能出現在本地日常負荷較小,即用電量較小,且風力發電量強,即風速大的時間段。結合圖2可知,2點至4點風力較大,且此時用電量較小,A正確。12點至14點風速較小,風力發電量小,B錯誤。17點至19點、 20點至22點用電量較大,C、D錯誤。5. 【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該電力互補系統并不能節約水能資源,與充分利用太陽輻射能關系不大,①②錯誤。電力互補系統可以減少風能浪費,同時又可以降低供電系統波動性,③④正確。6. 【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愛爾蘭石油等能源大量依賴進口,自給率低,嚴重影響能源安全,A正確;能源使用中供暖比重較大、能源消費量較大及溫室氣體排放量大都不是愛爾蘭能源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B、C、D錯誤。7. 【答案】D【解析】俄烏沖突以來,美國要挾歐盟制裁俄羅斯,禁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同時高價向歐洲出口液化天然氣,導致歐洲能源價格大幅飆升,大多數愛爾蘭家庭難以支付高額取暖費用,不得不減少使用家庭供暖,D正確。8. 【答案】B【解析】愛爾蘭地處西風帶,西鄰大西洋,風能資源豐富且較穩定,海岸線長,可大規模開發風能資源,B正確;愛爾蘭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晴天少,太陽能資源不豐富;愛爾蘭島嶼面積小,河流短促,水能資源有限;潮汐能有間歇性,目前開發利用有限,A、C、D錯誤。9. 【答案】A【解析】材料提及,按照生物生產力的大小,高等級耕地主要分布在南方水田農業區,相較于北方地區,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水分條件更好,土地生產力更高,A正確;北方平原面積更大,南方地形并無優勢,B錯誤;南方、北方地區交通、技術條件在農業發展上差異較小,排除C、D選項。10. 【答案】C【解析】北方糧食生產供給增強,這得益于北方農業綜合開發、商品糧基地建設以及水利設施的改善等,南水北調工程開通緩解了北方地區水資源緊張狀況,利于農業穩定發展,③正確;南方地區市場活躍,經濟蓬勃發展,為農業人口提供了更多的進城就業機會,促使他們脫離了原來的農業生產勞動,糧食供需矛盾加劇,②正確;北方地區生態建設并不會提高糧食產量,對北糧南運作用不大,①錯誤;西氣東輸主要緩解能源問題,并非糧食問題,④錯誤。故選C。11. 【答案】A【解析】通過集約林地、草地等其他農用地,可以補足同等數量、質量的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可以確保開墾耕地與所占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增加糧食播種面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A正確;集約利用林地和草地,并不能提高糧食生產效率,B錯誤;林地和草地調整,對國民飲食結構影響不大,C錯誤;流通與市場、交通有關,與林草地治理無關,D錯誤。12. 【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銅仁市位于貴州省東北部,巖溶地貌廣布,地表崎嶇,石漠化嚴重,土層薄,肥力低,土壤貧瘠,D正確;耕作歷史與耕地質量關系不大,A錯誤;該地區地表水下滲嚴重,洪澇災害少,B錯誤;該地區水蝕嚴重,風蝕不嚴重,C錯誤。13. 【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是否開發為耕地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不能盲目地擴大耕地面積,A錯誤;大力發展旅游業等第三產業、退耕還林還草進行生態修復不屬于耕地的高效利用,B、D錯誤;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可以在現有農田基礎上提高糧食產量,促進耕地的高效利用,防止耕地“非糧化”,C正確。14. 【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輪作和休耕都是為了使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同時也會導致當年的糧食產量減少,所以推進耕地輪作和休耕制度的前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故A正確;推進耕地輪作和休耕制度與農業生產技術提高關系不大,故B錯誤;保持農業生態環境的良好狀態,是輪作和休耕的目的,不是前提,故C錯誤;輪作和休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故D錯誤。15. 【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休耕試點主要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和生態嚴重退化區。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水資源緊張,為了發展農業生產,大量開采地下水,在很多地方形成地下水漏斗區,所以河北省休耕試點面積大于輪作面積的原因是水資源短缺,故C正確;河北重金屬污染較輕,故A錯誤;河北省土地退化不嚴重,故B錯誤;河北位于華北地區,氣候相對較溫暖,故D錯誤。16. 【答案】C【解析】河南平原廣布,耕地面積大,故A錯誤;黑龍江省耕地質量高于河南省,故B錯誤;河南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比黑龍江小,人口壓力大,所以休耕和輪作面積較小,故C正確;復種指數的高低與休耕和輪作面積大小無關,故D錯誤。17. 【答案】D【解析】荷蘭位于歐洲西部,在52°N附近,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北半球的盛行西風為西南風,故荷蘭人使用風車抽水排澇主要利用當地穩定的西南風,D正確,A、B、C錯誤。18. 【答案】B【解析】根據圖示信息,人工拋沙后,新土地高出海平面,增加了陸地面積,①正確;人工拋沙后,新土地高出海平面,積水易下滲,沿海澇災風險減小,②正確;受到新沙丘的阻擋,原有海岸沙丘受破壞的概率減小,保護原有海岸沙丘,④正確;人工拋沙后沿岸海水變淺,不利于船舶停靠,③錯誤。所以選B。19. 【答案】B【解析】由材料“規模化是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主要形式,耕地集中連片是農業生產托管的前提條件”可知,云貴高原花卉種植、南方丘陵茶樹種植、興化垛田水稻種植都不適宜進行大型機械化生產。華北地區地形平坦開闊,耕地集中連片,其小麥種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有利于推廣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故選B。20. 【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相比,農業生產托管能夠實現規模生產、集約化經營,有利于農業技術推廣,提高土地單產,減少土地撂荒,①②正確;農業生產托管涉及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環節,不涉及營銷,沒有提到對土壤治理的相關措施,不一定提高土壤透氣性,③④錯誤。故選A。21. 【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神府煤礦區西部為風沙草灘,且臨近毛烏素沙地,為避免煤炭開采造成地表植被破壞從而引發土地荒漠化,西部未大面積開發,A項正確;西部緊鄰中部高強度開采區和北部極高強度開采區,距核心礦區并不遠,B項錯誤;西部地質結構和煤層含雜質狀況材料中均沒有體現,C、D項錯誤。22. 【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保水開采方式對水資源擾動量小,對地下水水位影響小,減少地下水流失,可避免土地沙化、防止地面坍塌,對地面植被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①③④正確;保水開采的主要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不是提高經濟效益,②錯誤。綜上可知,C項正確,A、B、D錯。23. 【答案】A【解析】實施人為干預恢復地表植被,對于恢復礦區的生態環境效果顯著,A正確;跨流域調水投入較大,B錯誤;采礦區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自然修復的效果不明顯,C錯誤;關閉當地煤礦不符合實際,D錯誤。24. 【答案】A【解析】根據兩圖對比可知,2010年,黃河流域綠色發展水平最低的為0.236 4,最高的為0.564 9~0.643 7,而2018年最低的為0.355 3,最高的為0.586 2~0.725 5,九省之間差距總體縮小,A正確;山西省總體水平有所提高,B錯誤;2010年四川省綠色發展水平最低,2018年青海省綠色發展水平最低,C錯誤;2010年山東省(位于中下游省區)綠色發展水平低于內蒙古自治區(位于中上游省區),D錯誤。25. 【答案】C【解析】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與經濟帶,實現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其努力的方向,因此未來黃河流域綠色發展水平提升的關鍵所在是生態技術創新,而不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水平,A、B錯誤,C正確;區域各省區應因地制宜,不可能實現區域同步發展,D錯誤。26. 【答案】A【解析】漫畫題目“嫁禍于人”是題眼,漫畫中衣服上的“洋垃圾”三個字是關鍵,說明漫畫描述的是垃圾轉移現象。27. 【答案】A【解析】由于發展中國家環境標準低,固體廢棄物尤其是危險廢棄物的處理費用低,這種差價使一些發達國家垃圾商把大批有害的廢棄物跨境轉移到發展中國家。28. 【答案】B【解析】石油泄漏后擴散的方向主要受洋流影響,圖示地區位于歐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原油泄漏后將向東北方向擴散。29. 【答案】D【解析】石油污染對沿線受影響的國家造成直接危害的產業部門是漁業部門。30. 【答案】B【解析】固體廢棄物可能含有一些病菌并且有一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加大我國的環境治理壓力,加快病菌的擴散,①③正確;但是其中一些可利用的能夠增加原料來源,降低原料成本。故選B。31. 【答案】D【解析】進口固體廢棄物能夠增加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口,促進就業率上升,禁止進口會使行業就業人口減少,A錯誤。進口固體廢棄物能夠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B錯誤。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是靠技術水平的提高,不是靠禁止進口廢棄物,C錯誤。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棄物可以減輕我國環境污染,保護我國生態環境,故選D。32. 【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采伐后森林植被減少,碳儲量下降,表現最明顯的是生物碳儲量,B正確;土壤碳儲量變化不大、林產品碳儲量增加,A、C錯誤;總碳儲量因生物體儲量下降而下降,D錯誤。33. 【答案】B【解析】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費量,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減排的措施,不是固碳的措施,A錯誤;將二氧化碳封存到海洋中,可以起到固碳的作用,B正確;使用風能等清潔能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減排的措施,不是固碳的措施,C錯誤;完善碳交易市場是為促進溫室氣體減排,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是減排措施,不是固碳措施,D錯誤。34. 【答案】B【解析】海洋養殖系統主要利用藻類與貝殼通過生物固碳和有機固碳,吸收大量的碳,增加海洋中的碳存儲,降低大氣中的碳,不是通過尾水吸收碳,B正確,A、C錯誤;吸收碳不是減少碳排放,D錯誤。35. 【答案】C【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海水養殖的尾水從進水口進,經過人工濕地過濾從出水口流出,故人工濕地主要作用是凈化水質,C正確,A、B、D錯誤。【答案】(1)保護自然本底(保護自然環境);貯備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局地氣候等。(2)有利影響:農作物生長期延長;農作物凍害減少;增加農作物可種植面積。不利影響:氣候暖干,干旱災害加??;氣候變暖,土壤有機質分解快,黑土的肥力會降低;冬季變暖使得農業害蟲更容易越冬。37. 【答案】(1)德國長期使用煤炭資源,造成環境污染嚴重;煤礦開發早,大部分已經枯竭,開采難度加大,生產成本過高;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都依賴進口,急需開發新能源。(2)加劇德國能源緊張局面,造成能源價格上漲;不利于德國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動搖德國在歐洲的天然氣運輸樞紐地位和能源定價權;不利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影響居民生活質量;不利于能源進口渠道的拓寬,威脅德國能源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級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答題卡.pdf 山東省聊城市某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docx 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地理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