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1.(2025六下·福田期中)住房是我們每天生活的地方。以下不屬于住房的基本結構的是( )。A.墻 B.空調 C.梁【答案】B【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住房的基本結構通常指支撐房屋主體、保證居住安全的構造部分,如墻用于分隔空間和承重,梁承擔荷載、維持結構穩定。而空調屬于家用電器,主要用于調節室內溫度,并非房屋建筑的基本結構組成部分,故答案選 B。2.(2025六下·福田期中)關于我們的住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間住房的建造過程很重要,設計不重要B.住房建造完成后需要驗收,驗收合格才能使用C.一間住房包含了許多系統,各個系統互不相關【答案】B【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住房建造中設計是基礎,需規劃功能與結構;建造后驗收是保障安全的關鍵,不合格會有隱患。住房的給排水、電氣等系統相互關聯,共同服務居住需求,故正確答案為 B。3.(2025六下·福田期中)港珠澳大橋建造過程中,工程師設計了海底沉管隧道,主要原因是( ?。?。A.降低技術難度 B.降低施工成本 C.保證通航順暢【答案】C【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橋橫跨伶仃洋,該海域航運繁忙。設計海底沉管隧道(而非全程架橋),是為避免橋梁高度影響大型船舶通航。沉管隧道技術復雜、施工成本高,其核心目的是在交通建設與航運需求間實現平衡,故答案選 C。4.(2025六下·福田期中)搭建塔臺模型時,一般按照( )的順序搭建更合適。A.從上往下 B.從下往上 C.從任意部位開始【答案】B【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搭建塔臺模型時,從下往上是更科學的順序。底部是塔臺的支撐基礎,先搭建可確保結構穩定,避免上層施工時因底座不穩導致坍塌。若從上往下或任意部位開始,易因受力不均出現傾斜或倒塌,無法保證模型的穩固性,故答案選 B。5.(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住房建造的過程中,小慧想要一個獨立的衛生間,最遲需要在( )前確定。A.選址 B.建造 C.設計【答案】C【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住房建造中,功能布局需在設計階段提前規劃。獨立衛生間的位置、管道走向等需與建筑結構、水電系統匹配,若設計階段未確定,建造時改動會增加成本,選址階段主要確定建房位置,與功能分區無關。因此最遲需在設計前明確,答案選 C。6.(2025六下·福田期中)小智在制作塔臺模型時有了新改進,應該( ?。?br/>A.立即在模型上改進B.在模型上改進后修改設計圖C.修改設計圖后,再按照設計圖改進模型【答案】C【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模型時,若有新改進應先修改設計圖,再按圖施工。直接在模型上改動可能因缺乏整體規劃導致結構失衡;先改模型再改圖易出現設計與實物不符。設計圖是施工依據,先優化圖紙能確保改進的科學性和模型各部分的協調性,避免返工,故答案選 C。7.(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測試時,發射塔抗風能力得分較低,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A.調整發射塔的位置,離風扇遠一些B.減輕發射塔底部的重量C.增加發射塔的底面積,調整重心【答案】C【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發射塔抗風能力弱時,增加底面積、調整重心可增強穩定性,因更大底面積能分散風力,降低重心可減少傾覆風險。離風扇遠未從結構改進,測試失去意義;減輕底部重量會削弱支撐,使抗風能力更差。故可行做法為C。8.(2025六下·福田期中)工程的建設過程有很多相似的步驟,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①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②制作一個模型 ③實施建設④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⑤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A.④①②⑤③ B.①④③②⑤ C.①④②③⑤【答案】A【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工程建設需遵循科學流程:首先明確待解決問題,再在限制條件下設計方案,依方案制作模型,測試模型并改進,最后實施建設。B、C 選項將設計置于明確問題前,且 C 選項跳過測試直接建設,均不符合工程邏輯,故正確排序為 A。9.(2025六下·福田期中)小智在校園中進行生物調查時,不需要用到下列工具中的( )。A.扳手B.小鏟子C.放大鏡【答案】A【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校園生物調查中,小鏟子可用于挖掘土壤觀察植物根系或小動物,放大鏡能輔助觀察生物細節。而扳手是用于擰轉螺栓、螺母等的工具,與生物調查的觀察、采集等需求無關,因此不需要用到扳手,答案選 A。10.(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開展校園生物大搜索的過程中,小智發現了一只毒蜈蚣,他應該( ?。?br/>A.通知保安將它打死B.將它扔出校園C.在它生活的地方周圍插上告示牌【答案】C【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發現毒蜈蚣時,打死或扔出校園可能破壞生態平衡,且操作不當有被咬傷風險。在其生活區域插告示牌既能提醒師生注意安全,又能保留生物棲息地,符合生態保護原則。故正確做法為C。11.(2025六下·福田期中)利用豌豆實驗,發現生物規律的科學家是( ?。?。A.巴斯德 B.孟德爾 C.達爾文【答案】B【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利用豌豆實驗發現生物遺傳規律的是孟德爾。他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揭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奠定了遺傳學基礎。巴斯德主要貢獻在微生物學領域(如巴氏消毒法),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均與豌豆實驗無關。故答案選 B。12.(2025六下·福田期中)根據仿生學原理,下列哪項與蜻蜓無關 ( ?。?br/>A.復眼照相機 B.直升機 C.雷達【答案】C【知識點】仿生技術【解析】【分析】仿生學中,蜻蜓復眼結構啟發了復眼照相機的設計,其飛行原理為直升機的螺旋槳技術提供了參考。而雷達的工作原理模仿的是蝙蝠的回聲定位,與蜻蜓無關。因此選 C。13.(2025六下·福田期中)根據個人“發際V形或平”“單、雙眼皮”、“有無耳垂”和“卷、直發”四組性狀進行組合,可以有( ?。┎煌慕M合。A.8種 B.16種 C.32種【答案】B【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每組性狀有 2 種表現形式,四組性狀的組合數為 2×2×2×2=16 種。例如 “發際 V 形、雙眼皮、有耳垂、卷發” 與 “發際平、單眼皮、無耳垂、直發” 為不同組合。因此正確答案為 B。14.(2025六下·福田期中)遠古生物猛犸象適應寒冷環境的生物特征是( ?。?。A.外形高大,有粗壯的腿B.嘴部有一對彎曲的大門牙C.披著細密的長毛,脂肪層極厚【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分析】猛犸象適應寒冷環境的關鍵特征是披著細密長毛和極厚脂肪層,長毛可阻隔冷空氣,脂肪層能儲存能量并保溫。外形高大、腿粗壯和彎曲大門牙是其生存特征,但與抗寒無直接關聯。因此選 C。15.(2025六下·福田期中)松樹的葉子長成針狀,這有利于( ?。?br/>A.減少葉子表面的光照量B.減少植物體水分的蒸發C.增強植物體水分的蒸發【答案】B【知識點】葉子的形態與生長環境【解析】【分析】 松樹原來是寒帶和高山生長的植物,由于長期在寒冷的條件下生活,形成了獨特的御寒構造,松樹的葉片都縮小成為針狀葉,內部水分不容易蒸發和散失,減少了水分的蒸發。16.(2025六下·福田期中)窗戶既是通風系統的一部分,也是采光系統的一部分。( )【答案】正確【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窗戶具備通風和采光雙重功能。通風時,可通過開啟窗戶促進室內外空氣流通,屬于建筑通風系統的組成部分;采光時,玻璃材質能讓光線進入室內,是自然采光系統的重要環節。因此題干表述正確。17.(2025六下·福田期中)“鳥巢”和埃菲爾鐵塔的主體都是鋼結構。( )【答案】正確【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鳥巢”(國家體育場)的主體結構采用鋼結構編織式 “鳥巢” 造型,具有高強度和穩定性;埃菲爾鐵塔作為經典鋼結構建筑,主體由大量鋼鐵構件鉚接而成。二者均以鋼結構為核心支撐,因此題干表述正確。18.(2025六下·福田期中)投標發布會上,我們可以對別人的標書提出質疑。( )【答案】正確【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 在投標發布會上,投標人可以對別人的標書提出質疑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投標企業在參與公開招標過程中,若發現標書中存在不明確的內容、明顯的文字或計算錯誤,或者對標書的編制、條款理解存在偏差,都有權向招標方提出質疑。這種質疑的提出有助于維護招投標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確保所有投標企業都能在同等條件下參與競爭 。19.(2025六下·福田期中)為了提高塔臺的抗震、抗風能力,我們可以用膠帶將塔臺固定在桌面上。( )【答案】錯誤【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用膠帶將塔臺固定在桌面屬于臨時固定方式,膠帶的粘接力有限,無法有效抵抗較強的地震力或風力,且可能影響結構本身的受力變形能力,反而可能因局部固定導致應力集中。提高抗震抗風能力應通過優化結構設計(如三角形支撐、加重底座等),而非簡單膠帶固定,故題干錯誤。20.(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制作塔臺模型時,我們應堅持完全按照設計圖進行制作。( )【答案】錯誤【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在實際制作模型的活動中,如果對塔臺模型的設計有了新的想法,要經過小組研討后,先修改圖紙再實施制作,所以完全按照設計圖進行制作的說法不正確。21.(2025六下·福田期中)用米尺緊貼塔臺的一根立柱來測量塔臺的高度。( )【答案】錯誤【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塔臺立柱可能并非垂直于地面,或塔臺頂部結構超出立柱高度,用米尺緊貼單根立柱測量易因測量路徑非豎直或未涵蓋整體結構導致誤差。正確測量應確保米尺垂直于地面,從塔臺底座基準面量至最高點,或采用多次測量取均值等科學方法,故題干做法錯誤。22.(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進行校園生物大搜索的過程中,土壤中的蚯蚓也應該被記錄下來。( ?。?br/>【答案】正確【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在進行校園生物大搜索的過程中,要對校園生物進行較全面的調查,包括土壤中的生物。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23.(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進行校園生物大搜索的過程中,只需要記錄生物的名稱就可以了。( ?。?br/>【答案】錯誤【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組織校園生物調查前,要讓學生制定調查計劃。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校園生物進行較全面的調查,以使發現的校園生物數量最大化。根據對校園生物的調查,需要記錄生物的名稱、特點、生活習性等,不能只記錄它們的名稱。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24.(2025六下·福田期中)生物的變異都是可遺傳的。( )【答案】錯誤【知識點】變異【解析】【分析】生物變異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僅由環境因素引起、未改變遺傳物質的變異(如曬黑的膚色)不可遺傳;而由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或染色體變異導致遺傳物質改變的變異(如白化?。┎趴蛇z傳。因此并非所有變異都能遺傳,題干表述錯誤。25.(2025六下·福田期中)科學家將通過化石獲得的古代生物信息,與現代生物特征進行比較,無法推測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 ( )【答案】錯誤【知識點】化石【解析】【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茄芯抗派锏闹饕罁?,根據化石可能推斷出古生物形態,生活的地質年代、生活環境、生活習性、與現代生物的區別、環境和氣候的變化等信息。科學家將通過化石獲得的古代生物信息,與現代生物特征進行比較,可以推測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題干錯誤。26.(2025六下·福田期中)將下列建造過程與內容對應地連起來。評估交流 建造前整體測試人員分配 建造中分工搭建局部微調 建造后確定選址【答案】【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建造流程遵循 “規劃 - 實施 - 優化” 邏輯。建造前需確定選址并合理分配人員;建造中通過分工搭建實現結構成型,同時進行整體測試確保進度與質量;建造后針對測試問題局部微調,最后通過評估交流總結改進。各環節前后銜接,保障建造項目有序推進。27.(2025六下·福田期中)請利用二歧分類法對動物進行分類,在橫線上填入分類名稱。【答案】【知識點】動物的分類【解析】【分析】我們可以利用二歧分類法對動物進行分類,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的體內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卵生是通過下蛋繁殖后代,昆蟲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有觸角,胸部有足。鴿子、蛇、鯨魚是脊椎動物;鴿子是卵生會飛的動物,蛇是卵生不會飛的動物,鯨魚不是卵生的;蜘蛛、蝴蝶是無脊椎動物,蝴蝶是昆蟲,蜘蛛不是昆蟲屬于節肢動物,蜘蛛的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 其次,脊椎動物又能分為生活在水中,如魚,和非生活在水中,如狗。非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又能根據繁殖方式分為胎生,如熊貓,和卵生,如雞。28.(2025六下·福田期中)某校幾個科學小組在對自己搭建的塔臺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下所示 設計方案 塔高 頂端承重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統計 分工合作 美觀A組 3分 62cm 7本書 三級 三級 9.6元 3分 3分B組 2分 59cm 3本書 二級 一級 7.8元 3分 2分C組 2分 50cm 5本書 三級 三級 6.8元 3分 2分(注:每一項的評分區間為 1~3分)分析以上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頂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組,這一組塔臺主要存在的問題是 (2)我們一般用 去測量塔臺的高度,C組塔臺的高度沒有達到60厘米,如果評分的話只能得到 分。(3)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組,可適當增加 ?。ㄌ睢吧喜俊被颉跋虏俊保┑闹亓俊?br/>(4)綜合考慮,你覺得這三組塔臺較合理的是 組。你的理由是 。【答案】A;成本高;米尺;1;B;下部;A;抗震,防風,承重 能力比較強,而且達到了60 厘米的高度【知識點】認識工程;塔臺【解析】【分析】(1)頂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A 組,這一組塔臺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塔高未達 60 厘米(實際 62cm 接近但可能未達設計標準),且成本較高(9.6 元為三組最高),可能存在材料浪費或結構設計冗余的情況。(2)我們一般用米尺去測量塔臺的高度,C 組塔臺的高度為 50cm,未達到 60 厘米,根據評分區間 1~3 分,結合其明顯低于標準的情況,評分只能得到 1 分(因 50cm 與 60cm 差距較大,處于評分低端)。(3)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B 組(評分為一級),可適當增加下部的重量。增加下部重量能降低重心,增強結構穩定性,使塔臺在震動時更不易傾覆,是提升抗震能力的常見科學方法。(4)綜合考慮,較合理的是 A 組。理由是:A 組頂端承重(7 本書)、抗風(三級)、抗震(三級)能力均為三組最強,塔高接近 60cm 且設計方案評分最高(3 分),雖成本略高,但綜合性能優勢顯著,體現了更好的結構設計合理性和實用性。29.(2025六下·福田期中)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有關問題。2024年的流感新毒株真是來勢洶洶啊!這次的新毒株主要有KP.2和KP.3兩種。新毒株感染人體后,在宿主細胞內復制并釋放出大量病毒顆粒,導致機體免疫反應和炎癥過程加劇,引起發熱、頭痛等癥狀?;颊呖赡艹霈F高熱、寒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典型癥狀,以及干咳、喉嚨痛等呼吸道癥狀。感染后的癥狀大致如下:第1步:只是輕微的感冒癥狀;第2步:手腳酸軟,感覺特別疲倦;第3步:嗓子開始干澀、發炎;第4步:體溫上升至低、高燒階段。預防2024年流感的關鍵措施是接種疫苗,特別是對于老年人、兒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尤為重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風險。(1)流感病毒家族能不斷繁衍壯大,是因為病毒容易發生 現象,使病毒變得多種多樣。(2)變異毒株具有更強的感染性和逃避中和抗體的能力,這種變異對人類是有害的。但人類也應用變異改善了生活,請舉出一例: 。(3)不僅僅是流感病毒,我們生活的家園中其他各種各樣的生物也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生物多樣性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B.生物的種類繁多,我們只需要保護目前有使用價值的生物物種C.每個物種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4)目前,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 (寫出一條即可)【答案】(1)變異(2)超級雜交水稻或抗倒伏小麥(3)B(4)建立自然保護區【知識點】生物多樣性;變異【解析】【分析】(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如 RNA)結構不穩定,復制過程中易發生堿基對的替換、缺失或插入等突變,導致病毒抗原性改變,形成新毒株。這種變異特性使病毒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統識別,不斷繁衍擴散,是流感病毒家族多樣性的根本原因。(2)人類利用植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中的優勢,不斷改善著人類生活,正因為植物的遺傳現象,才呈現出植物的多樣性。比如使用雜交技術育種的超級雜交水稻或抗倒伏小麥以及不同品種的玉米、蔬菜、水果、觀賞植物等。(3)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遺傳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每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都有獨特功能,如維持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并非僅保護有直接使用價值的物種。A 正確,生物多樣性通過食物鏈等維持生態平衡;C 正確,每個物種有獨特基因庫,應與自然和諧共處。B 忽略了生物的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說法不合理。(4)目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采取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2,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3,建立動物精子庫。4.頒布相關法律法規。5.宣傳教育。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我國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通過設立三江源、大熊貓等國家公園,以及劃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等,有效保護了眾多陸地生態系統類型、高等植物群落和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植物種類。(1)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生物子代和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叫做變異。流感病毒家族能不斷繁衍壯大,是因為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現象,使流感病毒變得多種多樣;(2)人類利用植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中的優勢,不斷改善著人類生活,正因為植物的遺傳現象,才呈現出植物的多樣性。比如使用雜交技術育種的超級雜交水稻或抗倒伏小麥以及不同品種的玉米、蔬菜、水果、觀賞植物等。(3)A.生物多樣性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并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正確;B.生物的種類繁多,我們不僅需要保護目前有使用價值的生物物種,其他的是生物也要保護好,錯誤;C.每個物種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正確;所以B符合題意。(4)目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采取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2,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3,建立動物精子庫。4.頒布相關法律法規。5.宣傳教育。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30.(2025六下·福田期中)請結合“小小工程師”和“生物的多樣性”兩個單元的學習經歷,舉例說明你做得好的地方,并進行自我評價。【答案】我的事例:在“小小工程師”單元里,我和同學們一起制作了一個塔臺模型。制作過程中,我嘗試使用不同方式來搭建塔臺,最終利用三角形支撐讓塔臺能夠穩固,使其抗風抗震能力都較強。 在“生物的多樣性”單元里,我觀察了校園里的多種植物,記錄下它們的葉子顏色、形狀以及開花時間,認真完成了觀察報告。我的自我評價:我能夠主動思考并提出改進方案,表現出一定的創新能力。我能耐心細致地進行觀察和記錄,并學會用表格或圖標來展示數據。在與同學合作時,我愿意傾聽大家的想法,也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團隊合作意識有所提升。【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 在“小小工程師”單元中,我通過動手實踐和團隊合作,成功設計并制作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 在制作過程中,我負責設計和組裝機械的傳動部分,通過不斷調整和優化設計,最終使裝置能夠順利完成預期功能。這個經歷不僅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讓我深刻理解了工程設計的復雜性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在“生物的多樣性”單元中,我通過觀察和記錄,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參與了一次校園內的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記錄了多種植物的種類和分布情況。通過這次活動,我了解到生物多樣性對于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我還參與制作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海報,通過生動的圖片和文字,向同學們傳達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1 / 1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1.(2025六下·福田期中)住房是我們每天生活的地方。以下不屬于住房的基本結構的是( )。A.墻 B.空調 C.梁2.(2025六下·福田期中)關于我們的住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間住房的建造過程很重要,設計不重要B.住房建造完成后需要驗收,驗收合格才能使用C.一間住房包含了許多系統,各個系統互不相關3.(2025六下·福田期中)港珠澳大橋建造過程中,工程師設計了海底沉管隧道,主要原因是( ?。?。A.降低技術難度 B.降低施工成本 C.保證通航順暢4.(2025六下·福田期中)搭建塔臺模型時,一般按照( ?。┑捻樞虼罱ǜ线m。A.從上往下 B.從下往上 C.從任意部位開始5.(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住房建造的過程中,小慧想要一個獨立的衛生間,最遲需要在( )前確定。A.選址 B.建造 C.設計6.(2025六下·福田期中)小智在制作塔臺模型時有了新改進,應該( )。A.立即在模型上改進B.在模型上改進后修改設計圖C.修改設計圖后,再按照設計圖改進模型7.(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測試時,發射塔抗風能力得分較低,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A.調整發射塔的位置,離風扇遠一些B.減輕發射塔底部的重量C.增加發射塔的底面積,調整重心8.(2025六下·福田期中)工程的建設過程有很多相似的步驟,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①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②制作一個模型 ③實施建設④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⑤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A.④①②⑤③ B.①④③②⑤ C.①④②③⑤9.(2025六下·福田期中)小智在校園中進行生物調查時,不需要用到下列工具中的( )。A.扳手B.小鏟子C.放大鏡10.(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開展校園生物大搜索的過程中,小智發現了一只毒蜈蚣,他應該( )。A.通知保安將它打死B.將它扔出校園C.在它生活的地方周圍插上告示牌11.(2025六下·福田期中)利用豌豆實驗,發現生物規律的科學家是( )。A.巴斯德 B.孟德爾 C.達爾文12.(2025六下·福田期中)根據仿生學原理,下列哪項與蜻蜓無關 ( ?。?br/>A.復眼照相機 B.直升機 C.雷達13.(2025六下·福田期中)根據個人“發際V形或平”“單、雙眼皮”、“有無耳垂”和“卷、直發”四組性狀進行組合,可以有( ?。┎煌慕M合。A.8種 B.16種 C.32種14.(2025六下·福田期中)遠古生物猛犸象適應寒冷環境的生物特征是( ?。?。A.外形高大,有粗壯的腿B.嘴部有一對彎曲的大門牙C.披著細密的長毛,脂肪層極厚15.(2025六下·福田期中)松樹的葉子長成針狀,這有利于( )A.減少葉子表面的光照量B.減少植物體水分的蒸發C.增強植物體水分的蒸發16.(2025六下·福田期中)窗戶既是通風系統的一部分,也是采光系統的一部分。( )17.(2025六下·福田期中)“鳥巢”和埃菲爾鐵塔的主體都是鋼結構。( )18.(2025六下·福田期中)投標發布會上,我們可以對別人的標書提出質疑。( )19.(2025六下·福田期中)為了提高塔臺的抗震、抗風能力,我們可以用膠帶將塔臺固定在桌面上。( )20.(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制作塔臺模型時,我們應堅持完全按照設計圖進行制作。( )21.(2025六下·福田期中)用米尺緊貼塔臺的一根立柱來測量塔臺的高度。( )22.(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進行校園生物大搜索的過程中,土壤中的蚯蚓也應該被記錄下來。( ?。?br/>23.(2025六下·福田期中)在進行校園生物大搜索的過程中,只需要記錄生物的名稱就可以了。( ?。?br/>24.(2025六下·福田期中)生物的變異都是可遺傳的。( )25.(2025六下·福田期中)科學家將通過化石獲得的古代生物信息,與現代生物特征進行比較,無法推測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 ( )26.(2025六下·福田期中)將下列建造過程與內容對應地連起來。評估交流 建造前整體測試人員分配 建造中分工搭建局部微調 建造后確定選址27.(2025六下·福田期中)請利用二歧分類法對動物進行分類,在橫線上填入分類名稱。28.(2025六下·福田期中)某校幾個科學小組在對自己搭建的塔臺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下所示 設計方案 塔高 頂端承重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統計 分工合作 美觀A組 3分 62cm 7本書 三級 三級 9.6元 3分 3分B組 2分 59cm 3本書 二級 一級 7.8元 3分 2分C組 2分 50cm 5本書 三級 三級 6.8元 3分 2分(注:每一項的評分區間為 1~3分)分析以上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頂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組,這一組塔臺主要存在的問題是 (2)我們一般用 去測量塔臺的高度,C組塔臺的高度沒有達到60厘米,如果評分的話只能得到 分。(3)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組,可適當增加 ?。ㄌ睢吧喜俊被颉跋虏俊保┑闹亓?。(4)綜合考慮,你覺得這三組塔臺較合理的是 組。你的理由是 。29.(2025六下·福田期中)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有關問題。2024年的流感新毒株真是來勢洶洶啊!這次的新毒株主要有KP.2和KP.3兩種。新毒株感染人體后,在宿主細胞內復制并釋放出大量病毒顆粒,導致機體免疫反應和炎癥過程加劇,引起發熱、頭痛等癥狀?;颊呖赡艹霈F高熱、寒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典型癥狀,以及干咳、喉嚨痛等呼吸道癥狀。感染后的癥狀大致如下:第1步:只是輕微的感冒癥狀;第2步:手腳酸軟,感覺特別疲倦;第3步:嗓子開始干澀、發炎;第4步:體溫上升至低、高燒階段。預防2024年流感的關鍵措施是接種疫苗,特別是對于老年人、兒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尤為重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風險。(1)流感病毒家族能不斷繁衍壯大,是因為病毒容易發生 現象,使病毒變得多種多樣。(2)變異毒株具有更強的感染性和逃避中和抗體的能力,這種變異對人類是有害的。但人類也應用變異改善了生活,請舉出一例: 。(3)不僅僅是流感病毒,我們生活的家園中其他各種各樣的生物也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生物多樣性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B.生物的種類繁多,我們只需要保護目前有使用價值的生物物種C.每個物種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4)目前,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 (寫出一條即可)30.(2025六下·福田期中)請結合“小小工程師”和“生物的多樣性”兩個單元的學習經歷,舉例說明你做得好的地方,并進行自我評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住房的基本結構通常指支撐房屋主體、保證居住安全的構造部分,如墻用于分隔空間和承重,梁承擔荷載、維持結構穩定。而空調屬于家用電器,主要用于調節室內溫度,并非房屋建筑的基本結構組成部分,故答案選 B。2.【答案】B【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住房建造中設計是基礎,需規劃功能與結構;建造后驗收是保障安全的關鍵,不合格會有隱患。住房的給排水、電氣等系統相互關聯,共同服務居住需求,故正確答案為 B。3.【答案】C【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橋橫跨伶仃洋,該海域航運繁忙。設計海底沉管隧道(而非全程架橋),是為避免橋梁高度影響大型船舶通航。沉管隧道技術復雜、施工成本高,其核心目的是在交通建設與航運需求間實現平衡,故答案選 C。4.【答案】B【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搭建塔臺模型時,從下往上是更科學的順序。底部是塔臺的支撐基礎,先搭建可確保結構穩定,避免上層施工時因底座不穩導致坍塌。若從上往下或任意部位開始,易因受力不均出現傾斜或倒塌,無法保證模型的穩固性,故答案選 B。5.【答案】C【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住房建造中,功能布局需在設計階段提前規劃。獨立衛生間的位置、管道走向等需與建筑結構、水電系統匹配,若設計階段未確定,建造時改動會增加成本,選址階段主要確定建房位置,與功能分區無關。因此最遲需在設計前明確,答案選 C。6.【答案】C【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模型時,若有新改進應先修改設計圖,再按圖施工。直接在模型上改動可能因缺乏整體規劃導致結構失衡;先改模型再改圖易出現設計與實物不符。設計圖是施工依據,先優化圖紙能確保改進的科學性和模型各部分的協調性,避免返工,故答案選 C。7.【答案】C【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發射塔抗風能力弱時,增加底面積、調整重心可增強穩定性,因更大底面積能分散風力,降低重心可減少傾覆風險。離風扇遠未從結構改進,測試失去意義;減輕底部重量會削弱支撐,使抗風能力更差。故可行做法為C。8.【答案】A【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工程建設需遵循科學流程:首先明確待解決問題,再在限制條件下設計方案,依方案制作模型,測試模型并改進,最后實施建設。B、C 選項將設計置于明確問題前,且 C 選項跳過測試直接建設,均不符合工程邏輯,故正確排序為 A。9.【答案】A【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校園生物調查中,小鏟子可用于挖掘土壤觀察植物根系或小動物,放大鏡能輔助觀察生物細節。而扳手是用于擰轉螺栓、螺母等的工具,與生物調查的觀察、采集等需求無關,因此不需要用到扳手,答案選 A。10.【答案】C【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發現毒蜈蚣時,打死或扔出校園可能破壞生態平衡,且操作不當有被咬傷風險。在其生活區域插告示牌既能提醒師生注意安全,又能保留生物棲息地,符合生態保護原則。故正確做法為C。11.【答案】B【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利用豌豆實驗發現生物遺傳規律的是孟德爾。他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揭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奠定了遺傳學基礎。巴斯德主要貢獻在微生物學領域(如巴氏消毒法),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均與豌豆實驗無關。故答案選 B。12.【答案】C【知識點】仿生技術【解析】【分析】仿生學中,蜻蜓復眼結構啟發了復眼照相機的設計,其飛行原理為直升機的螺旋槳技術提供了參考。而雷達的工作原理模仿的是蝙蝠的回聲定位,與蜻蜓無關。因此選 C。13.【答案】B【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每組性狀有 2 種表現形式,四組性狀的組合數為 2×2×2×2=16 種。例如 “發際 V 形、雙眼皮、有耳垂、卷發” 與 “發際平、單眼皮、無耳垂、直發” 為不同組合。因此正確答案為 B。14.【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分析】猛犸象適應寒冷環境的關鍵特征是披著細密長毛和極厚脂肪層,長毛可阻隔冷空氣,脂肪層能儲存能量并保溫。外形高大、腿粗壯和彎曲大門牙是其生存特征,但與抗寒無直接關聯。因此選 C。15.【答案】B【知識點】葉子的形態與生長環境【解析】【分析】 松樹原來是寒帶和高山生長的植物,由于長期在寒冷的條件下生活,形成了獨特的御寒構造,松樹的葉片都縮小成為針狀葉,內部水分不容易蒸發和散失,減少了水分的蒸發。16.【答案】正確【知識點】房屋【解析】【分析】窗戶具備通風和采光雙重功能。通風時,可通過開啟窗戶促進室內外空氣流通,屬于建筑通風系統的組成部分;采光時,玻璃材質能讓光線進入室內,是自然采光系統的重要環節。因此題干表述正確。17.【答案】正確【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鳥巢”(國家體育場)的主體結構采用鋼結構編織式 “鳥巢” 造型,具有高強度和穩定性;埃菲爾鐵塔作為經典鋼結構建筑,主體由大量鋼鐵構件鉚接而成。二者均以鋼結構為核心支撐,因此題干表述正確。18.【答案】正確【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 在投標發布會上,投標人可以對別人的標書提出質疑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投標企業在參與公開招標過程中,若發現標書中存在不明確的內容、明顯的文字或計算錯誤,或者對標書的編制、條款理解存在偏差,都有權向招標方提出質疑。這種質疑的提出有助于維護招投標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確保所有投標企業都能在同等條件下參與競爭 。19.【答案】錯誤【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用膠帶將塔臺固定在桌面屬于臨時固定方式,膠帶的粘接力有限,無法有效抵抗較強的地震力或風力,且可能影響結構本身的受力變形能力,反而可能因局部固定導致應力集中。提高抗震抗風能力應通過優化結構設計(如三角形支撐、加重底座等),而非簡單膠帶固定,故題干錯誤。20.【答案】錯誤【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在實際制作模型的活動中,如果對塔臺模型的設計有了新的想法,要經過小組研討后,先修改圖紙再實施制作,所以完全按照設計圖進行制作的說法不正確。21.【答案】錯誤【知識點】塔臺【解析】【分析】塔臺立柱可能并非垂直于地面,或塔臺頂部結構超出立柱高度,用米尺緊貼單根立柱測量易因測量路徑非豎直或未涵蓋整體結構導致誤差。正確測量應確保米尺垂直于地面,從塔臺底座基準面量至最高點,或采用多次測量取均值等科學方法,故題干做法錯誤。22.【答案】正確【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在進行校園生物大搜索的過程中,要對校園生物進行較全面的調查,包括土壤中的生物。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23.【答案】錯誤【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解析】【分析】組織校園生物調查前,要讓學生制定調查計劃。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校園生物進行較全面的調查,以使發現的校園生物數量最大化。根據對校園生物的調查,需要記錄生物的名稱、特點、生活習性等,不能只記錄它們的名稱。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24.【答案】錯誤【知識點】變異【解析】【分析】生物變異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僅由環境因素引起、未改變遺傳物質的變異(如曬黑的膚色)不可遺傳;而由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或染色體變異導致遺傳物質改變的變異(如白化?。┎趴蛇z傳。因此并非所有變異都能遺傳,題干表述錯誤。25.【答案】錯誤【知識點】化石【解析】【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茄芯抗派锏闹饕罁?,根據化石可能推斷出古生物形態,生活的地質年代、生活環境、生活習性、與現代生物的區別、環境和氣候的變化等信息??茖W家將通過化石獲得的古代生物信息,與現代生物特征進行比較,可以推測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題干錯誤。26.【答案】【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建造流程遵循 “規劃 - 實施 - 優化” 邏輯。建造前需確定選址并合理分配人員;建造中通過分工搭建實現結構成型,同時進行整體測試確保進度與質量;建造后針對測試問題局部微調,最后通過評估交流總結改進。各環節前后銜接,保障建造項目有序推進。27.【答案】【知識點】動物的分類【解析】【分析】我們可以利用二歧分類法對動物進行分類,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的體內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卵生是通過下蛋繁殖后代,昆蟲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有觸角,胸部有足。鴿子、蛇、鯨魚是脊椎動物;鴿子是卵生會飛的動物,蛇是卵生不會飛的動物,鯨魚不是卵生的;蜘蛛、蝴蝶是無脊椎動物,蝴蝶是昆蟲,蜘蛛不是昆蟲屬于節肢動物,蜘蛛的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 其次,脊椎動物又能分為生活在水中,如魚,和非生活在水中,如狗。非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又能根據繁殖方式分為胎生,如熊貓,和卵生,如雞。28.【答案】A;成本高;米尺;1;B;下部;A;抗震,防風,承重 能力比較強,而且達到了60 厘米的高度【知識點】認識工程;塔臺【解析】【分析】(1)頂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A 組,這一組塔臺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塔高未達 60 厘米(實際 62cm 接近但可能未達設計標準),且成本較高(9.6 元為三組最高),可能存在材料浪費或結構設計冗余的情況。(2)我們一般用米尺去測量塔臺的高度,C 組塔臺的高度為 50cm,未達到 60 厘米,根據評分區間 1~3 分,結合其明顯低于標準的情況,評分只能得到 1 分(因 50cm 與 60cm 差距較大,處于評分低端)。(3)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B 組(評分為一級),可適當增加下部的重量。增加下部重量能降低重心,增強結構穩定性,使塔臺在震動時更不易傾覆,是提升抗震能力的常見科學方法。(4)綜合考慮,較合理的是 A 組。理由是:A 組頂端承重(7 本書)、抗風(三級)、抗震(三級)能力均為三組最強,塔高接近 60cm 且設計方案評分最高(3 分),雖成本略高,但綜合性能優勢顯著,體現了更好的結構設計合理性和實用性。29.【答案】(1)變異(2)超級雜交水稻或抗倒伏小麥(3)B(4)建立自然保護區【知識點】生物多樣性;變異【解析】【分析】(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如 RNA)結構不穩定,復制過程中易發生堿基對的替換、缺失或插入等突變,導致病毒抗原性改變,形成新毒株。這種變異特性使病毒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統識別,不斷繁衍擴散,是流感病毒家族多樣性的根本原因。(2)人類利用植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中的優勢,不斷改善著人類生活,正因為植物的遺傳現象,才呈現出植物的多樣性。比如使用雜交技術育種的超級雜交水稻或抗倒伏小麥以及不同品種的玉米、蔬菜、水果、觀賞植物等。(3)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遺傳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每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都有獨特功能,如維持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并非僅保護有直接使用價值的物種。A 正確,生物多樣性通過食物鏈等維持生態平衡;C 正確,每個物種有獨特基因庫,應與自然和諧共處。B 忽略了生物的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說法不合理。(4)目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采取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2,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3,建立動物精子庫。4.頒布相關法律法規。5.宣傳教育。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我國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通過設立三江源、大熊貓等國家公園,以及劃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等,有效保護了眾多陸地生態系統類型、高等植物群落和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植物種類。(1)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生物子代和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叫做變異。流感病毒家族能不斷繁衍壯大,是因為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現象,使流感病毒變得多種多樣;(2)人類利用植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中的優勢,不斷改善著人類生活,正因為植物的遺傳現象,才呈現出植物的多樣性。比如使用雜交技術育種的超級雜交水稻或抗倒伏小麥以及不同品種的玉米、蔬菜、水果、觀賞植物等。(3)A.生物多樣性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并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正確;B.生物的種類繁多,我們不僅需要保護目前有使用價值的生物物種,其他的是生物也要保護好,錯誤;C.每個物種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正確;所以B符合題意。(4)目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采取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2,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3,建立動物精子庫。4.頒布相關法律法規。5.宣傳教育。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30.【答案】我的事例:在“小小工程師”單元里,我和同學們一起制作了一個塔臺模型。制作過程中,我嘗試使用不同方式來搭建塔臺,最終利用三角形支撐讓塔臺能夠穩固,使其抗風抗震能力都較強。 在“生物的多樣性”單元里,我觀察了校園里的多種植物,記錄下它們的葉子顏色、形狀以及開花時間,認真完成了觀察報告。我的自我評價:我能夠主動思考并提出改進方案,表現出一定的創新能力。我能耐心細致地進行觀察和記錄,并學會用表格或圖標來展示數據。在與同學合作時,我愿意傾聽大家的想法,也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團隊合作意識有所提升。【知識點】認識工程【解析】【分析】 在“小小工程師”單元中,我通過動手實踐和團隊合作,成功設計并制作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 在制作過程中,我負責設計和組裝機械的傳動部分,通過不斷調整和優化設計,最終使裝置能夠順利完成預期功能。這個經歷不僅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讓我深刻理解了工程設計的復雜性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在“生物的多樣性”單元中,我通過觀察和記錄,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參與了一次校園內的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記錄了多種植物的種類和分布情況。通過這次活動,我了解到生物多樣性對于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我還參與制作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海報,通過生動的圖片和文字,向同學們傳達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