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編寫說明一、出題思路:本試卷為新教科版(2017版)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模擬卷,面向全體五年級學生,主要考查學生對于科學概念的理解,科學能力的發展,科學知識的應用,以及愛國主義教育與科技、科學教育的雙滲透。出題的方式變得更加的活絡,大大減少了記憶、背誦式的答題方式,而增加了閱讀與理解的題目與知識,提高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題目類型的比例,同時配合了圖形題、簡答題、主觀題等,來窺探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程度。本試卷的創新與特色之處在于探究題的四大題是以單元為單位,運用項目化的學習方式,從以往單一的學科知識走向融合多個學科的知識與內容。從出題的角度來看,項目一《光》通過古代文學典故為題干,從中挖掘出跟科學有關的知識外,更多的在向學生傳遞典故中的主人公勤奮、刻苦學習的正能量,將思政課的思想融入其中。項目二《地球表面的變化》則是將重大的國際事件湯加火山噴發與我們的科學學習相關聯,目的是讓學生樹立宏大環境觀與全球生態觀,從中領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生態發展理念。項目三《計量時間》則是將我國的重大科學技術成就融入科學學習,在了解最新科技進步與發展的同時,感嘆祖國的偉大與強盛,將愛國主義的深厚情感融入其中。項目四《健康生活》則是將目前的學習方向重視閱讀、理解、思維的思想全面的融合在題目中,學生不僅要讀通題目綱要,更要理解其中每句話的含義,甚至是一個“他與她”的區別,同時還要思考與理解其中的部分語段,將閱讀理解提升到新的高度,從而打破以往的死記硬背模式,在習題中還有需要計算體重指數的內容,有需要判斷正確的鍛煉方式的內容,有需要主觀思考健康學習生活的安排等內容,真正的做到了語文、數學、科學、體育、心理健康等學科的融合,也算是項目化學習活動的一次大膽嘗試。本試卷所考查的內容大部分來自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教材,出題的模板采用蕭山區期末測試卷的出題方式。二、知識分布:試卷涵蓋了《光》、《地球表面的變化》、《計量時間》、《健康生活》四個單元的學習內容,主要知識點在試卷中均有所體現,具體涉及到以下科學概念:單元 知識點光 1.自身能發光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光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的現象叫反射。 4.光從一種介質斜射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叫折射。 5.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 6.牛頓發現了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彩色輪快速轉動會呈現灰白色。 7.通過三棱鏡可以將白光折射出七種色光,形成彩虹。地球表面的變化 1.地球內部有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2.地球表面崎嶇不平,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種地形。 3.地殼運動是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形成的原因。 4.地殼主要是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巖石構成。 5.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會對人類產生一定的影響。 6.人類的活動也會改變地表形態。 7.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在不斷變化,有時緩慢如風、水等作用,有時劇烈如地震、火山噴發等。計量時間 1.日晷利用光影變化來記錄時間的工具,但受到太陽的限制,晚上和雨天都無法計時。 2.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繩長短有關,與擺幅大小、擺錘輕重無關。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擺繩越長擺動越慢。 3.陽光下物體影子變化規律是早上長,中午短,傍晚長。 4.受水型水鐘通過接水來計時,水流速度是水多時流速快,水少時流速慢,所以先刻度大,后慢慢變小。 5.擺具有單位時間內擺動次數不變的性質,我們稱之為等時性。 6.機械擺鐘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夏天變長走時變慢,冬天變短走時變快。健康生活 1.骨、關節、肌肉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身體的各種運動。 2.心臟、血管、血液組成了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承擔體內物質的運輸。 3.腦、脊髓、神經組成了人體的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4.腦是神經中樞,管理我們的生命活動,幫助我們控制情緒。 5.充足的睡眠、堅持體育鍛煉、保持愉悅的心情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于身體健康。 6.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三、試卷結構:本試卷試題從內容結構上看各單元的比例相對比較平衡,判斷題第三單元的內容涵蓋略多于其他幾個單元,探究題第一單元的題量略于其他三個單元,但分數比值的分配上第二、四單元則占比較高,但不影響整體考查。從考核目標分布上看對知識的識記、理解、應用三塊比值相當,這符合命題的要求和未來學習發展的趨勢。從難度分布上看易答題占58.62%,確保了基礎薄弱學生能夠有足夠的得分,難度適中的題目占24.14%,五分之四的學生能順利通過,較難題占比17.24%,試題增加了挑戰性,也便于拉開一定的層次。總體上來說,通過這份試卷可以很好地顯示出學生科學學習和科學探究所經歷的過程及一學期努力付出后的所得。試卷結構 內容 比例判斷題 選擇題 探究題 總占比內容分布 光 3 5.17% 5 8.62% 8 13.79% 16 27.59%地球表面的變化 3 5.17% 5 8.62% 5 8.62% 13 22.41%計量時間 5 8.62% 4 6.90% 7 12.07% 16 27.59%健康生活 3 5.17% 4 6.90% 6 10.34% 13 22.41%目標分布 知識記憶 21 36.21%概念理解 20 34.48%生活應用 17 29.31%難度分布 容易題 34 58.62%難度適中題 14 24.14%較難題 10 17.24%雙向細目表版塊 題號 單元 節數 錯題 人數 命題意圖 能力要求 難易程度 試題來源識記 理解 應用 易 中 難 原創 改編判 斷 題 1 1-1 3 考查光源的概念 √ √ √2 1-2 1 考查學生對光沿直線傳播的理解 √ √ √3 1-6 11 考查學生對反光鏡制作原理的識記 √ √ √4 2-1 9 考查對中國地形特點的了解 √ √ √5 2-2 5 考查學生對地殼結構的識記 √ √ √6 2-4 4 考查學生對火山噴發模擬實驗的理解 √ √ √7 3-4 2 考查學生對擺的等時性特點的識記 √ √ √8 3-1 34 考查學生對日晷計時原理的理解 √ √ √9 3-5 12 考查學生對擺長影響擺動速度的理解 √ √ √10 3-3 41 考查學生對水鐘制作要領的掌握 √ √ √11 3-5 38 考查學生對科學史的了解 √ √ √12 4-2 13 考查學生對人體結構的了解 √ √ √13 4-4 9 考查對大腦和神經系統在人體中作用的理解 √ √ √14 4-6 1 考查學生對管理情緒所學知識的應用 √ √ √選 擇 題 1 1-1 8 考查學生對題目文字意圖的理解 √ √ √2 1-2 2 考查學生對光的傳播特性的識記 √ √ √3 1-3 9 考查學生對光的反射產生原因的理解 √ √ √4 1-6 14 考查學生對光的反射現象日常景象的理解 √ √ √5 1-5 29 考查學生對科學人物、科學史的了解 √ √ √6 2-1 5 考查學生對地球地形地貌的了解 √ √ √7 2-3 22 考查學生對香港地質公園巖層的識記 √ √ √8 2-4 20 考查學生對巖層形成類型的理解 √ √ √9 2-5 27 考查學生對風的作用所形成幾種地形的理解 √ √ √10 2-1 4 考查學生對本地地形的識記 √ √ √11 3-1 23 考查學生對日影變化的理解 √ √ √12 3-3 7 考查學生對水鐘制作的原理應用 √ √ √13 3-5 6 考查對影響擺快慢因素的理解和閱讀能力 √ √ √14 3-7 2 考查對時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重要性的理解 √ √ √15 4-2 3 考查學生對人體運動器官結構的了解 √ √ √16 4-3 6 考查學生對于保護心臟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 √ √17 4-5 0 考查學生對神經系統作用的理解 √ √ √18 4-6 1 考查學生對管理情緒的日常應用的理解 √ √ √探 究 題 項目一 1 1-2/4 8 將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理念融入其中,在完成習題的同時了解成語典故、感受思想、傳遞精華。考查的內容仍舊以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等特點性質為主。 √ √ √2 1-1 0 √ √ √3 1-3~6 7 √ √ √4 1-3~6 14 √ √ √5 1-3~6 36 √ √ √6 1-5 1 √ √ √7 1-4 8 √ √ √8 1-6 3 √ √ √項目二 1 2-2 5 將重要的國際事件與生態環境相掛鉤,在考查學生對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形成原因的同時,更多的是融入環保意識和改善與治理環境的責任擔當。 √ √ √2 2-3/4 31 √ √ √3 2-1 34 √ √ √4 2-7 2 √ √ √5 2-7 25 √ √ √項目三 1 3-1 1 以時間測量工具的科學發展史作為題目線索,旨在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人類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及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考查的知識內容仍以擺的特性及擺擺動快慢的影響因素為主要方向。 √ √ √2 3-2 7 √ √ √3 3-4 3 √ √ √4 3-5 14 √ √ √5 3-5 12 √ √ √6 3-5 9 √ √ √7 3-5 41 √ √ √項目四 1 4-1 44 以培養學生仔細閱讀及辨析思考的能力為本題的主要意圖,重點考查學生對健康生活中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及主觀理解,更加體現個體思維的發展與展示。 √ √ √2 4-2 7 √ √ √3 4-3 11 √ √ √4 4-3 50 √ √ √5 4-1~7 32 √ √ √6 4-7 8 √ √ √合計 58 / 21 20 17 34 14 10 58 0備注:試卷的難易程度是根據被測的81位同學每題的錯題人數來計算的,小于10人為容易,大于10人小于30人為中等,大于30人為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時間:40分鐘)小小的提醒:書寫端正,字跡清楚,注意卷面整潔,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題型 判斷題 選擇題 探究題 書寫 等級對題數判斷題:1. 正在播放電視節目的電視機是一個光源。 ( )2. 一條S形彎曲的小巷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盡頭。 ( )3. 潛望鏡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 )4. 中國的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地勢呈現西低東高。 ( )5. 地球的結構由外到內分別是地殼、地核、地幔。 ( )6. 在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中,土豆泥模擬了地球內部的巖漿。 ( )7. 機械擺鐘利用了擺具有等時性的特點制成的。 ( )8. 中國古人發明了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變化來記錄一段時間的工具——日晷。 ( )9. 要將1分鐘擺15次的單擺改造成1分鐘擺20次,可以將擺長縮短。 ( )10.一個泄水型水鐘我們要將刻度畫在接水的瓶子上。 ( )11.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發現了單擺具有等時性。 ( )12.人體內有200多塊肌肉組成。 ( )13.大腦是人身體的總指揮,神經系統是身體的聯絡員。 ( )14.當我們悲傷時可以通過大哭一場來釋放內心的情緒。 ( )二、選擇題:1. 以下不屬于光源特征的是( )。A.太陽 B.自己發光 C.可見光 D.正在發光光是沿( )傳播的。A.曲線 B.直線 C.拋物線 D.波浪線3. 光遇到( )不能發生折射,大多數的光會被反射回去。A.透明物體 B.半透明物體 C.不透明物體 D.教室窗戶4.以下是描述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A.坐井觀天 B.湖中倒影 C.雨后彩虹 D.月下人影5. 涂有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彩色輪,快速轉動時會呈現灰白色,這一現象是( )發現的。A.瓦特 B.愛迪生 C.牛頓 D.達芬奇6. 從衛星上看地球,它是一個藍色星球,藍藍的是地球上的海洋,它占到了總面積的( )。A. 30% B.50% C.70% D.90%在香港地質公園內彎曲的巖層是由于( )原因而造成的。A.火山噴發 B.地震 C.雨水侵蝕 D.板塊擠壓8. 以下屬于巖漿噴發而形成的巖石是( )。A.砂巖 B.板巖 C.頁巖 D.花崗巖9. 沙漠是由于大風的( )作用而形成的。A.侵蝕 B.搬運 C.沉積 D.拍打10. 蕭山和紹興位于錢塘江的出海口,因此我們這里屬于( )地形。A.平原 B.盆地 C.高原 D.山地11. 測得一根豎直插在地上的細木棒在太陽下的影子長度是2米,半小時后發現影子長2.4米,此時可能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傍晚12. 一位同學制作了一個“受水型”水鐘,如右圖所示,它的時間刻度表可能是( )。A. B. C.13.一個擺在15秒鐘內擺了16次。如果在細繩上再掛上2個螺帽,細繩長度不發生變化。那么這個擺在15秒鐘( )。A.擺動8次左右 B.擺動16次左右 C.擺動24次左右 D.擺動32次左右14. 下面哪種情況需要最精確的計時。( )A.火箭發射 B.奧運會跑步比賽 C.課堂實驗時 D.早上起床15. (BC) (BC)在模擬人體手臂的曲臂和伸臂的過程中,短木棍相當于人體的( ) (BC)。A.關節 B.骨骼 C.肌肉 D.韌帶16.以下不利于保護心臟的措施是( )。A.經常鍛煉身體,讓我們變得更強健; B.合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C.雙休日一整天都去打籃球,鍛煉身體; D.多吃零食,讓心臟有足夠的營養;17.( )是我們人身體的聯絡員。A.運動系統 B.消化系統 C.神經系統 D.內分泌系統18. 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因為一件小事被冤枉了,我該怎么做?()A.找該同學當面理論 B.咬牙切齒,打那個同學一頓,找回公道C.將所有的不愉快都藏在心底 D.深呼吸,平靜心理,把事情的經過告訴老師三、探究題:項目一 《光》故事一:鑿壁偷光西漢宰相匡衡從小因為家貧,沒有條件進學堂,他白天幫人干活,晚上沒錢買燈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墻上鑿一個洞,借隔壁的燈光來讀書,甚至到有書的人家去免費幫工換取書本,他刻苦學習終于在漢元帝時期當上太子少傅。故事二:囊螢映雪“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車胤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映雪是晉代孫康同樣由于家境貧困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將月光映出來的,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看書。寬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當了一個大官。1.上面的兩個故事不僅讓我們知道了古人是如何勤奮學習的,而且讓我們明白了一些科學知識,“鑿壁偷光”主要是利用了( )的科學原理,“囊螢映雪”中的映雪則是利用了( )的科學原理。A.光是可以發生折射的 B.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C.光會發生反射 D.光的速度很快2.“囊螢映雪”的故事中屬于光源的是( )。A.雪 B.螢火蟲 C.月亮 D.書本3.下面四幅圖中,哪副圖中的現象是利用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A.鉛筆彎折① B.水中倒影② C.手影游戲③ D.鏡中成像④4.上面四張圖中,哪兩張圖所反映光的原理是相同的(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5.下面這幾種生活中的現象,跟第二題圖①原理相同的是( )。A.汽車后視鏡觀察后方道路 B.放大鏡聚光取火C.潛水艇觀察水面情況 D.用激光測量距離6.我們可以用( )來制造彩虹。A.放大鏡 B.三棱鏡 C.望遠鏡 D.平面鏡7.根據圖1的經驗,我們用魚叉去叉魚時,應該往比實際看到的魚( )的地方叉。A.深 B.淺 C.原來 D.前8.小貓在池塘邊欣賞自己的影像,下面正確的是( )。項目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2022年1月15日12時27分,距離我們一萬多公里的南太平洋上,有一個只有10萬人口的島國——湯加,發生了海底火上噴發,這次火山噴發的威力相當于1000顆原子彈爆發,直沖云霄的火山灰柱形成直徑超5000米,高達20000米的蘑菇云(見圖2),隨后便是火山灰雨和大范圍的海嘯。湯加更是一夜之間舉國失聯。這次災難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1.請在圖1的方框內填上地球構造相應部位的名稱。圖1 圖22.地震和火山是改變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兩種主要方式,從圖1中我們知道,地震一般發生在 ,火山噴發一般發生在 、 。3.根據所學的知識,請將我國所對應的五種主要地形特點進行連線。長江中下游 山地 四周地勢高,中間低平太行山 平原 地貌寬廣、平坦、海拔較低內蒙古 盆地 起伏很大,坡度陡峻蕭山南部 丘陵 地面開闊,海拔較高塔里木 高原 坡度較緩,海拔不高4.天宮空間站的三位宇航員在經過祖國的上空時,可以看到兩條河流長江與黃河,其中黃河的顏色特別黃,這是因為它終年含有大量泥沙,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黃河兩岸的居民沒有環保意識,不斷向黃河水內排放污水;B.由于黃土高原上的植被消失,泥沙被雨水帶入河內;C.黃河發源地的水本來就是黃色的;D.黃河上游的印染廠將黃色的印染水排到了水里;5.從湯加火山我們知道人類在自然面前非常的渺小,黃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不僅使黃河成為了地上河,而且水質對周圍的居民生活也產生了影響,對于改善黃河流域的水質,你有什么好的建議?(至少寫2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項目三 《計量時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我們的祖先非常聰明,很早就發明了利用太陽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變化來記錄時間的儀器1,但該儀器會受到太陽這個條件的限制;于是又發明了利用水來記錄時間的儀器2,但該儀器會受到水分蒸發的影響而不怎么精準;慢慢的機械時鐘、石英鐘、原子鐘都應運而生,我國最近組網完成的北斗導航系統中就使用了我們自己研制的高精度銣原子鐘,每2000萬年誤差才1秒。1.資料中所提到的儀器1是指( )。A.水鐘 B.擺鐘 C.日晷 D.沙漏2.在使用儀器2時,若同一個容器分別裝300毫升水和裝100毫升水,我們會發現( )。A.漏完不同量的水所需要的時間是相同的;B.300毫升水剛開始時的滴速要比100毫升水剛開始時的滴速快;C.100毫升水前10毫升水滴完的時間跟最后10毫升水滴完的時間相同;D.100毫升水剛開始時的滴速要比300毫升水剛開始時的滴速快;3.機械擺鐘是利用了擺在單位時間內具有擺動次數相同的特性制成的,這一特性我們叫做( )。A.擺的等次性 B.擺的等時性 C.擺的擺動性 D.擺的波動性 4.我們在探究影響擺動速度時,主要從 、 、 三方面進行研究。5.右表是小麗用兩塊磁鐵做擺錘進行實驗的記錄,小麗正在研究( )。A.擺的快慢與擺錘重量的關系;B.擺的快慢與擺幅大小的關系;C.擺的快慢與擺繩長短的關系;D.擺的快慢跟擺動的力度有關;6.小麗在測量擺長30厘米,擺錘為一塊磁鐵,你認為這個擺每分鐘擺動次數大約為( )。A.47次 B.55次 C.65次 D.30次7.家里的機械擺鐘在一年四季中會出現走時變快或變慢的情況,請你用所學的知識綜合分析具體的走時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冬天越走越快 B.夏天越走越快 C.夏天和冬天越走越快,春秋不變 D.不發生變化項目四 《健康生活》小涵身高150CM,體重94斤,她堅持每天晚飯后立刻到小區樓下進行鍛煉,在爸爸的配合下她完成了一個50米往返跑,和一組200個的跳繩,隨后就上樓開始寫作業了,從18:30分寫到19:30,然后從19:30看課外書到20:30,接著刷牙洗臉,在21:00前上床睡覺。請你根據我們的健康體質標準給小涵診斷一下,她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學生 五年級男生體質范圍 五年級女生體質范圍體重指數(BMI) (kg/㎡) 肥胖:≥24.2 肥胖:≥23.0低體重:≤14.3 超重:21.5~24.1 低體重:≤13.7 超重:20.6~22.9正常:14.4~21.4 正常:13.8~20.51.小涵的體重指數屬于( )。A.正常 B.超重 C.肥胖 D.低體重2.小涵在做跳繩的運動中,( )讓手腕能靈活轉動。A.肌肉 B.骨骼 C.管節 D.關節3.小涵跳完200個繩后,立馬用手摸了一下自己1分鐘的脈搏,下面哪個數據更接近小涵的實際情況?( )A.50次以下 B.50~70次 C.70~90次 D.100次以上4.小涵跳完繩后感覺自己的呼吸次數變快了,因為我們人體在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 ,當它們通過肺進入我們的血液后又通過 、 等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時將不需要的 帶出體外。5.鑒于小涵的生活方式、體質指標及你所學的知識,找一找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請你寫一份每天放學后(17:00開始)的學習與生活的時間管理計劃表,要求條理清晰,內容合理,不少于4個時間段。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 2 3 4 5 6 7√ × × × × × √8 9 10 11 12 13 14× √ × √ × √ √一、判斷題(每個空格算0.5題,共7題)二、選擇題:(每個空格算1題,共18題)1 2 3 4 5 6 7 8 9A B C B C C B D C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A C C B A B C C D三、探究題:項目一(共1+0.5+0.5+0.5+0.5+0.5+0.5+0.5=4.5題)1.B \C 2.B 3.C 4.D 5.B 6.B 7.A 8.C項目二(共0.5+1.5+1.5+2.5+0.5+2=8.5題)見右圖 2.地殼,地殼、地幔 3.見下面 4.B長江中下游 山地 四周地勢高,中間低平太行山 平原 地貌寬廣、平坦、海拔較低內蒙古 盆地 起伏很大,坡度陡峻蕭山南部 丘陵 地面開闊,海拔較高塔里木 高原 坡度較緩,海拔不高5.多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保護環境,保護水源不受污染;項目三(共0.5+0.5+0.5+1.5+0.5+0.5+0.5=4.5題)1.C 2.B 3.B 4.擺繩長短、擺幅大小、擺錘輕重 5.C 6.B 7.A項目四(共0.5+0.5+0.5+2+2+2=7.5題)B 2.D 3.D 4.氧氣、心臟、血管、二氧化碳飯后立刻去運動對身體不好;跑步和跳神訓練的量太少;長時間學習中間需要休息一下;6.言之有理即可,但不能少于四個時間段;整張試卷共折算成50題,對42題以上者為優秀,對30-42題者為合格,對30題以下者為待合格。★ 卷面書寫等級評定:1.優秀:① 整張試卷整潔、清晰,無太多的涂改;② 書寫工整、規范、美觀;③ 使用黑色水筆答題。2.合格:① 整張試卷基本整潔、清晰,無過多的涂改;② 書寫較為工整、美觀;③ 沒有使用黑色水筆答題。3.待合格:① 整張試卷皺巴骯臟,多處涂改且不清楚;② 書寫非常不工整、規范,字跡潦草;③ 整張試卷答題極少答或不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含答案).docx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設計說明) .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