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南京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地理試題一、單選題秦嶺站(74° 56' S,163° 42' E)是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之后,我國建設的第五座南極考察站,填補了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考察空白。2025年2月7日是秦嶺站開站一周年的日子,當天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約為16°S。圖左示意南極地區我國主要考察站的分布,圖右示意秦嶺站景觀。完成下面小題。1.該日秦嶺站太陽位于正南方時,濟南(36°40′N,117°02′E)的地方時約為( )A.3時 B.9時 C.15時 D.21時2.一年中,理論上秦嶺站可進行光伏發電的天數長達( )A.一個半月 B.三個月 C.九個月 D.十個半月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此次地震( )A.震中臨近板塊生長邊界 B.震源位于莫霍界面以上C.引起火山噴發危及印度 D.引發海嘯危及孟加拉國4.在震后防災減災中,可運用( )A.RS為救援車隊規劃路線 B.GPS對余震進行實時預報C.GIS監測堰塞湖形成狀況 D.BDS動態監測滑坡體位移瓊州海峽每年1—3月特別是春節期間多霧,大霧天氣對瓊州海峽通航、公路交通和航空運輸等均會產生影響。2025年1月某日,受天氣系統影響,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出現能見度較低的大霧天氣。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1月某日某時刻近地面氣壓場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據圖判斷,影響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的M是( )A.南下的冷鋒 B.北上的暖鋒 C.熱帶氣旋 D.高壓脊6.此時刻前后,天氣由雨雪轉霧的城市可能是( )A.鄭州 B.合肥 C.廣州 D.海口7.每年春節期間,瓊州海峽易出現大霧天氣的主要原因是( )A.陸地輻射冷卻強烈,水汽凝結形成輻射霧 B.冷空氣南下減弱后,暖濕氣流平流至冷海面冷卻凝結C.暖濕氣流與冷氣團交匯,形成鋒面霧 D.春節期間工業排放增多,凝結核豐富下圖為葉爾羌河流域示意圖,隨著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啟用,該流域的春旱缺水和千年水患得以明顯改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葉爾羌河徑流補給來源地是( )A.冰川融水 B.大氣降水C.天山山脈 D.喀喇昆侖山9.該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防洪成本 B.減少南疆火電總量C.調節下游徑流 D.延長航運通航里程云瀑指在大氣相對穩定時,山地中的云霧被風吹過山脊,受自身重力的影響,呈現傾瀉而下的流云現象。2024年9月3日清晨,江西廬山出現了壯觀的云瀑現象(圖1)。圖2示意廬山位置及周邊環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廬山云瀑多發的條件主要有( )①對流運動活躍 ②山體高差較大 ③水汽來源充足 ④清晨大風多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廬山云瀑大多在山腰處消散,主要是因為( )A.氣溫升高 B.光照增強 C.風力增大 D.植被增多12.圖中甲處云瀑的流向大致是( )A.東北 B.東南 C.西北 D.西南下圖為“我國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帶譜示意圖”。據該山地海拔2500~3400m間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實驗資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60mm,水量支出中蒸發占28%,下滲占2%,不產生地表徑流。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3.該小流域內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發 B.植物截留和蒸騰C.地下徑流 D.轉化為固態水14.甲表示的自然帶是A.山地落葉闊葉林帶 B.山地草原帶C.山地常綠闊葉林帶 D.荒漠帶生態脆弱區又稱生態交錯區,是指兩種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的交界過渡區域,如圖為我國某生態脆弱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5.該生態脆弱區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為( )A.土地鹽堿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 D.黑土退化16.根據我國主體功能區劃分,該生態脆弱區屬于( )A.優化開發區域 B.重點開發區域 C.限制開發區域 D.禁止開發區域2025年春運,涉及約90億人次的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往返流動,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遷移”。下圖為2025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統計圖(部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下列省份,春運旅客集中出發地規模最大的是( )A.湖南 B.江西 C.廣東 D.海南18.2月3日人員流動量較多的主導因素是( )A.交通因素 B.環境因素C.天氣因素 D.經濟因素19.為緩解春運帶來的交通壓力,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出行成本B.東部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C.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過年,反向春運D.增加運力供給,大力提倡航空運輸工業遺存的保護利用在打造城市工業文化新業態、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市西煤氣廠曾是19世紀荷蘭最大的煤氣生產工廠,閑置多年后經歷了三階段的臨時性利用(下圖),是世界上成功的工業遺存改造再利用項目之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從節約改造利用成本角度推測,規劃討論期內單一倉儲功能的服務對象最可能是( )A.火車站 B.商業中心 C.能源公司 D.糧油公司21.改造停滯期,西煤氣廠項目部決定嘗試將一部分建筑遺存改造成臨時場所,主要而向文化或藝術相關領域的群體招租,此舉的主要目的是( )A.尊重工業歷史文脈 B.打造文化藝術中心C.推進地區產業轉型 D.提高場地利用價值22.西煤氣廠工業遺存三個階段功能變遷的主導因素是( )A.環境 B.市場 C.交通 D.政策二、綜合題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30年間,青藏高原冰川面積減少15%,若全球變暖保持現在趨勢,至2070年時,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積將減少43%。材料二:日喀則白朗縣地處雅魯藏布江的支流年楚河谷地,受氣候條件限制,該地區露天栽培蔬菜時間較短,大棚設施是蔬菜生產的主要方式,保證了蔬菜的全年供應。材料三:左圖為青藏高原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右圖為白朗縣氣溫與降水量統計圖。(1)請在下圖中繪制夏季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的大氣運動示意圖。(2)說明圖示區域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并分析原因。(3)結合材料推測未來三江源地區河流流量的變化并說明原因。(4)與露天栽培相比,白朗縣利用溫室大棚種植蔬菜的優勢。24.根據材料,完成以下題目。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長約為3046公里,邊緣風沙作用極為強烈,且流動沙丘向外擴展,年均降水量不超過100毫米,蒸發量卻超過2500毫米。2024年11月28日上午,沙漠邊緣最后285公里鎖邊任務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合龍”,沙漠鎖邊工程圓滿完成。工程綜合運用工程固沙、光伏治沙和生物治沙,在高大沙丘地區采用梯田治沙模式,通常就地抽取地下水并在沙丘頂部建水池,利用高度差進行灌溉。當地民眾種植肉蓯蓉和沙漠玫瑰等,將防沙治沙和林果農產業結合發展。圖左為塔克拉瑪干沙漠區域圖。圖右為梯田治沙模式圖。(1)分析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難度大的自然原因。(2)分析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圓滿完成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3)分別說明在山丘頂部修建水池工程進行灌溉的利與弊。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形成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層級結構。與城市群相比,都市圈更接近同城化聯系的通勤生活圈。作為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長三角共有六大都市圈,分別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寧波都市圈。材料二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鎮江、揚州、準安、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八個城市產業各有亮點,互補性強,既有智能電網、軟件信息、集成電路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又有資本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等。材料三下面圖甲為長三角六大都市圈示意圖,圖乙為長三角五個都市圈中心城市2021年三次產業GDP占比統計圖。 (1)說出蘇錫常都市圈相對于其他都市圈的不同點。(2)相較于其他中心城市,上海的產業結構有什么不同?請分析原因。(3)結合材料二從產業協調發展角度,推測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和淮安兩城市的主導產業。參考答案1.D 2.C3.B 4.D5.A 6.B 7.B8.D 9.C10.C 11.A 12.C13.B 14.B15.C 16.C17.C 18.D 19.C20.C 21.D 22.D23.(1)(2)規律: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成因:東南部: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形成豐富的地形雨;西北部:地勢抬升/深入高原內部,降水逐漸減少。(3)變化:河流流量先增加,后減少。原因:冰川融水是三江源地區河流重要的補給來源/氣候變暖會導致短時期內冰川融化(或凍土解凍)加劇,河流流量增加。后因冰川縮小(或冰川融水補給減少),河流流量減少。(4)充分利用太陽光能(溫室效應),冬季明顯改善大棚內熱量;防止干旱少雨時,空氣或土壤水分的蒸發;防止氣象災害(低溫、霜凍等)對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24.(1)沙漠鎖邊里程長,工程量大;年均降水量少,而且蒸發量大,氣候干旱;沙漠 邊緣風沙作用極為強烈,多流動沙丘且向外擴展,施工條件惡劣。(2)發展林果業、光伏發電、沙漠旅游,帶動產業發展,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當地 生存環境,鞏固民族固結。(3)利:靠沙丘高度差進行灌溉,能耗低,灌溉范圍大。弊:水面裸露,加大蒸發量,浪費水資源。25.(1)沒有明確的中心城市;大部分地區被上海都市圈覆蓋;范圍較小、通勤距離短;城市平均GDP較高。(2)不同:第三產業比重較其他城市高;第一、二產業比重較其他城市低。原因:上海作為中心城市,經濟實力強,擁有高度發達的現代服務業;上海與周邊城市協同發展,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上海以研發設計、營銷為主,而周邊城市承接了上海轉移的第二產業等。(3)南京:以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產業,如智能電網、軟件信息、集成電路等。淮安: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產業,如服裝制造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