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疆2025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地理試題考生須知: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試采用開卷、筆試方式,學生可帶教材和地圖冊作為參考資料,但須獨立作答。2.本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組成,試題卷共8頁,答題卷共2頁。3.考生必須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地理課上,學生們進行了“消失的紙船”實驗。圖1為學生實驗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在兩組實驗中,分別沿桌面和傘面由近及遠移動紙船,可以觀察到A.甲組實驗紙船逐漸消失 B.甲組實驗紙船更加清晰C.乙組實驗紙船逐漸消失 D.乙組實驗紙船更加清晰2.該實驗揭示的地理事實是A.天圓如張蓋 B.地球是一個圓形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一個球體2025年1月28日(除夕),央視春晚以其無與倫比的精彩演出,再次征服了全球華人的心。圖2為地球公轉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央視春晚直播時,地球公轉所處的位置在A.甲乙之間 B.乙丙之間C.丙丁之間 D.丁甲之間4.除夕至元宵節(jié)(2月12日)期間,新疆晝夜長短及變化情況是①晝短夜長 ②晝漸長夜?jié)u短③晝長夜短 ④晝漸短夜?jié)u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作為新能源汽車制造和出口大國,我國不斷加強技術革新,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全球出口戰(zhàn)略布局,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圖3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航線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5.我國新能源汽車運往英國的航線途經亞非兩大洲的分界線M是A.白令海峽 B.土耳其海峽 C.蘇伊士運河 D.巴拿馬運河6.為開拓英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中英兩國進行的經貿商談被稱為A.南南合作 B.南北對話 C.東西合作 D.東西對話水上浮島,指收集湖中的水草和浮萍,固定后形成浮在水面上的生產生活區(qū)域。浮島能隨水位變化而自由浮動,有效避免洪澇災害。圖4為東南亞緬甸某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及景觀圖。據此完成7~8題。7.該地區(qū)的雨季一般出現(xiàn)在A.1-4月 B.4-7月 C.6-9月 D.9-12月8.水上浮島的民居建筑特征與其功能搭配正確的是A.木樓眾多——抵御臺風 B.底層架空———利于防蟲C.墻壁較薄———利于保暖 D.屋頂傾斜————利于排水位于西西伯利亞平原北部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是中國在俄羅斯實施的首個特大型能源合作項目。圖5為俄羅斯亞馬爾天然氣運送到東亞港口航線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9.亞馬爾天然氣項目建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是A.距大城市遠,生活成本低 B.重工業(yè)落后,缺乏機械C.地形起伏大,施工難度高 D.寒冷期長,施工時間短10.通過北冰洋航線將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運至日本、中國等地,運輸?shù)淖罴褧r間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沙特阿拉伯“埃爾奧拉:阿拉伯半島的奇跡綠洲”于2024年1月6日至3月22日在故宮博物院展出,旨在加強中沙兩國在考古、文化和旅游等領域的交流。圖6為埃爾奧拉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1~12題。11.“埃爾奧拉:阿拉伯半島的奇跡綠洲”展覽中的珍貴文物源自A.西亞 B.東亞 C.南亞. D.東南亞12.針對當?shù)厮Y源短缺問題,下列解決措施科學合理的是①人工降雨 ②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③海水淡化 ④大力開采地下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我國雜交水稻香飄非洲,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非洲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我國的農業(yè)專家選育了適合撒哈拉以南非洲環(huán)境的水稻品種,帶去了先進的農業(yè)設備,還對當?shù)厝藛T進行了技術培訓。據此完成13~14題。13.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短缺問題嚴重,其主要原因是①人口增長過快 ②單一商品經濟 ③自然資源匱乏 ④干旱災害頻發(f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我國的農業(yè)援助有利于非洲國家A.提高糧食價格 B.改善交通狀況C.控制人口增長 D.保障糧食供給2024年11月1日,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廣州出征,于2025年4月8日返回上海。據此完成15~16題。15.“雪龍”號破冰船依附強大的破冰功能出征南極,該地區(qū)冰層厚的主要原因是A.酷寒 B.烈風 C.居民少 D.降水多16.對極地地區(qū)開展科學考察的主要意義是A.開發(fā)豐富的生物資源 B.開展極地環(huán)境研究C.開辟游客觀光休憩區(qū) D.開采固體淡水資源2024年12月27日,日喀則射電望遠鏡(海拔4100米)正式落成啟用。圖7為我國射電望遠鏡“六站一中心”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7~18題。17.日喀則位于A.青藏高原 B.半濕潤區(qū) C.熱帶季風氣候區(qū) D.地勢第二級階梯18.圖中緯度最低的射電望遠鏡所在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是A.新 B.藏 C.吉 D.云“海葵一號”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海上油氣加工廠,首創(chuàng)了臺風天氣下仍能遠程操控生產的“臺風生產模式”,改變了以往人員撤離后,不得不停工停產的狀況。圖8為“海葵一號”位置示意及景觀圖。據此完成19~20題。19.“海葵一號”海上油氣加工廠位于A.南海 B.東海 C.黃海 D.渤海20.相比傳統(tǒng)模式,“臺風生產模式”的主要優(yōu)勢是A.杜絕設備受損 B.保證連續(xù)作業(yè) C.節(jié)約生產成本 D.減少技術投資2024年9月,長江珍稀特有魚類秋季增殖放流活動在宜賓舉行。定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是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的具體舉措,對修復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起到促進作用。圖9為長江流域圖。據此完成21~22題。21.本次增殖放流的活動地點位于長江的A.源頭 B.上游 C.中游 D.下游22.長江增殖放流活動的意義主要有①恢復魚類數(shù)量,修復水域生態(tài)環(huán)境 ②引進新品種,促進漁業(yè)發(fā)展③補充了珍稀特有魚類野外種群資源 ④維護長江的水生生物多樣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為確保糧食安全,國家提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zhàn)略,同時進一步強調“必須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據此完成23~24題。23.“藏糧于地”的“地”是指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24.對“藏糧于技”的正確理解是A.增加耕地面積,保證糧食生產 B.加大化肥的使用,增加糧食單產C.提高育種水平,確保種子安全 D.加大勞動力投入,提高生產效率北京中軸線是自元、明、清以來形成的城市建筑東西對稱布局的核心軸線,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中軸線。2024年7月27 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10為北京中軸線示意圖。據此完成25~26題。25.北京中軸線的申遺成功,進一步凸顯出北京的城市職能是A.全國政治中心B.國際交往中心C.全國文化中心D.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26.對北京中軸線的合理利用,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注重保護、杜絕開放B.重新粉刷、美化亮化C.加大宣傳、發(fā)展旅游D.保持原貌、合理修繕2025年4月4日,“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省黃陵縣舉行,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再次相聚黃帝陵,共同緬懷人文初祖、共敘同胞血脈親情。圖11為我國臺灣省位置圖。據此完成27~28題。27.臺灣同胞參加黃帝陵清明公祭典禮,說明了A.“黃土風情”富有地方特色,吸引力強B.臺灣與祖國大陸近在咫尺,交通便利C.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D.臺灣人民和祖國大陸系同根同祖28.下列關于臺灣省自然環(huán)境的描述,正確的是A.溫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B.西部多長河,水能較豐富C.海岸平直,優(yōu)良港灣較少D.山脈縱貫南北,平原狹小2024年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順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樣。探測器還搭載了歐洲空間局、法國、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研設備,協(xié)同開展科學探測任務。據此完成29~30題。29.探測器順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樣,主要得益于我國A.歷史悠久 B.科技先進 C.人口眾多 D.農業(yè)發(fā)達30.探測器搭載多國科研設備,協(xié)同開展科學探測,體現(xiàn)了①開放包容態(tài)度 ②共同發(fā)展理念 ③人地協(xié)調觀念 ④共同富裕思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8分,共40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到附近的森林公園開展登山研學活動。圖12a為等高線地形圖,圖12b為泥石流逃生方向示意圖。(1)圖12a中等高距是 米,王村在李村的 方向。(2)圖12a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適合攀巖運動的是 地,理由是 ;最適合野外露營的是 地。(3)圖12a中①、②兩處,表示山脊的是 處,容易發(fā)生泥石流的是 處;當泥石流發(fā)生時,圖12b中A、B、C三個逃生方向,你認為正確的是 。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大豆原產于我國,是一種溫帶作物。大豆被引入巴西后,研發(fā)了耐熱的改良品種。目前,巴西大豆遠銷亞洲、非洲、歐洲各國,是我國與巴西貿易中的重要商品。圖13為巴西城市、河流及大豆產區(qū)分布圖。(1)從南北半球來看,巴西主要位于 半球;從海陸位置來看,巴西東臨 洋。(2)巴西人口和城市大多分布在 地區(qū)。(3)巴西大豆產區(qū)主要位于 (地形區(qū)),該地形區(qū)適宜大豆生產的有利條件有 。(4)亞馬孫河流域分布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 (植被),具有巨大的環(huán)境效益,請你列舉出其中兩條: 。(2分)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通過比賽形式,重溫經典詩詞,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古詩詞中也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圖14為我國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分布圖。(1)詩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反映了我國 高原的地表景觀;“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述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中 地區(qū)的典型景觀。(2)詩句“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反映了我國冬季氣溫南北溫差 的特點,造成這種特點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3)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玉門關位于圖中的 區(qū),“春風”是指圖中的 風,“春風”不度“玉門關”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4)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中“山寺桃花”四月“始盛開”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3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落實“雙碳”目標,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新能源及其相關產業(yè)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引擎。圖15為我國新能源主要分布圖。(1)我國新能源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區(qū)域中的 地區(qū)和 地區(qū)。(填名稱)(2)甲地區(qū)與乙地區(qū)的分界線是① (山脈)——② (河流)一線。(3)因丁地區(qū)地處亞歐板塊與 板塊交界地帶,巖漿活動頻繁, 資源豐富。該地區(qū)太陽能資源也很豐富,主要原因是 。(4)用新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此舉的意義有 。3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2024年11月28 日上午,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于田縣,隨著最后一段沙地栽上紅柳、梭梭、玫瑰等固沙苗木,長達3046千米的環(huán)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xiàn)全面鎖邊“合龍”,從而達到了固定沙丘、降低風沙流動速度的目的。圖16a為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城鎮(zhèn)和交通線的分布圖,圖16b為“綠色圍脖”示意及景觀圖。(1)新疆于田縣鎖邊“合龍”種植的固沙苗木適應了當?shù)? 的自然環(huán)境,形成這種自然環(huán)境特征的主要原因有 。(2)受水源影響,塔里木盆地的城鎮(zhèn)和交通線多呈 狀分布在盆地邊緣,綠色阻沙防護帶也呈現(xiàn)出這種分布特點。盆地邊緣的水源主要來自 和 。(3)簡述新疆建設環(huán)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綠色阻沙防護帶的意義。(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